第四章 理解篇之句法结构分析(2)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第四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客观存在的语法3.主观认识的语法4.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5.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7.词法(形态学)和句法(造句法)8.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9.核心语法(小语法)和外围语法(大语法)10.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11.语法形式12.语法意义13.语法手段14.词法手段15.句法手段16.综合性语言17.分析性语言18.虚词、语类选择、语序19.语法范畴20.词法范畴、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句法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21.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22. 重音、轻读23.词类24.体词性词组、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离心词组25.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
26.多重复句 27.句组二、简答和论述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2.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语法和语音、语法和语汇、语法和修辞、语法和语境、语法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家研究语法,首先必须限定某个范围,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不同,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最重要的有:4.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上面(1)5.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语法的区别:上面(2)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区别:上面(3)7.语法现象的分类(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8.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的区别:9.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10.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11.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12.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13.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为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为什么说这种语法分类是一种较新的观点,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4.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15.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16.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17.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18.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19.语法手段中的词法手段有哪些?20.语法手段中的句法手段有哪些?21.词的轻重音的作用:22.词的重叠的作用:23.语序的作用:24.语调的作用:25.类别范畴的表现形式:26.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27.词缀和词尾有哪些不同?2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29.词法范畴中的体词性范畴和谓词性范畴各包括哪些内容?30. 什么是句法范畴?请结合例子论述句法范畴所包括的内容.31.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32.不同语言的不同虚词形式:33.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类选择形式.34.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法意义和不同的语法范畴.35.外语中的主句、小句、从句.36.英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可以分为七种主要句型.37.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分类和英语不同38.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的区别39.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40.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4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42.划分词类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标准:43.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44.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数量和类型?45.如何理解词组作为一种语法单位,它与词这种语法单位实际上是同质不同量的关系?46.词类和词组的聚合类的关系?47.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三种特殊词组:48.句子的类型49.什么叫复句,复句的判断标准是什么?50.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及其原则:51.多重复句与句组的区别:52.要不要把句组作为一级语法单位?53.句组要不要作为语法单位?(请答出各种不同意见的根据所在)54.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55.句组的三种意义关系和三类衔接形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现代汉语是中国人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句法结构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句子内部的组成结构及其运用规则。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分析是掌握语言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分类、分析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句法结构是指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的组织形式,包含了句子中各成份间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结构的运用规则。
句法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的意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可以分为五个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1. 简单句:是指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句子,句子结构最为简单。
例如:“我打球。
”2. 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地位的句子通过并列连词连接构成的句子。
例如:“他很聪明,但很懒。
”3. 复合句:是指由一个句子作主句,加上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看书,因为书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4. 疑问句:是指用于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通常以疑问词开头。
例如:“你在哪里学习汉语?”5. 祈使句:是指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等语气的句子,通常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开头。
例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二、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分类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按照句子中各成份的功能和分类,分为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主语从句结构、宾语从句结构等多种形式。
1. 主谓结构:主要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是汉语中最简单的句子结构。
例如:“我走了。
”2. 并列结构:两个或多个谓语作用于同一个主语或宾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例如:“我们喝茶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构成的简单句结构。
例如:“我吃了饭。
”4. 主系表结构:句子主要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表达主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等概念。
语言学第四章 ppt课件

性关系
语言学第四章
• EX:
• The _______ smiles.
•
man
•
boy
•
girl
语言学第四章
4.1.2 Relation of Substitutability
• 替代关系 • The Relation of Substitutability
• ,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聚合关系) by Hjemslev(丹麦语言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 创始人和主要理论家 ).To make it more understandable, they are called Vertical Relations(垂直关系) or Choice Relations.
语言学第四章
On the level of syntax, we distinguish for any construction in a language its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operties.
The external syntax of a 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that is to say, anything speakers know about the construction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larger syntactic contexts in which it is welcome.
语言学第四章
Any syntactic string of words ranging from sentences over phrasal structures to certain complex lexemes.(词的单位)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第四章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第四章
第四章是关于汉语中的动词短语分析的内容。
动词短语是由动词和它的补足语构成的结构,用来描述动作、状态或者发生的事件。
本章的内容包括动词短语的结构和分类,以及动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角色。
动词短语的结构由动词和它的补足语组成,补足语可以是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状语补足语等。
动词短语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的顺序可以有多种情况,相同的动词可以有不同的结构。
根据动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角色,可以将动词短语分为及物动词短语和不及物动词短语。
及物动词短语中的动词需要带有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短语中的动词不需要宾语,只有主语。
在句法功能上,动词短语可以充当谓语、主语、宾语、状语等。
根据动词短语的语义角色,可以将其分为施事者、受事者、工具、目标等。
了解和分析动词短语的结构、句法功能和语义角色对于准确理解和使用汉语非常重要。
通过对动词短语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四章语法第二节组合规则

练习 指出下列词语的构词方式: 轻松 对虾 烂漫 波动 改良 儒家 芙蓉 政变 色拉 飞快 文字 烧饼 刷新 花束 沙发 钳子 旗手 耐性 结晶 胆怯 助手——机械手;坐化——丑化; 碟子——鱼子;面儿——宠儿
二、语法意义
1、定义: 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 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思考: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有什么区别?
• • • • •
练习: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他在北京住了三天 2、合同的签订出乎意料地顺利 3、她和弟弟挨得紧紧地坐着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有个女孩名叫 婉君》 • 5、他们夫妻两个值得我们学习 • 6、我们走进一个宽敞的教室里
• • • •
7、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他做得比较好 8、我知道他喜欢看武侠小说 9、他的动作又干净又利落 10、我知道的事实是同学们评小王为优 秀干部 • 11、这是我关于工厂扩建的一些设想 • 12、那是一个黑瘦的、乞丐似的男子
• • • • •
(1)词形变化: 词形变化主要包括三种: 附加、异根、内部屈折。 ①附加法(加缀法): 利用词尾或词缀的增减变换来表示不同的语 法意义的手段。 • book – books ; look –looks • look – looked ; work – working
• ②异根法: • 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 意义。 • go—went;We–us ; • Good—better—best; • be – is — am —are— was — were
4、派生词可分为两类:
(1)前附式: 例如:“老板”、“阿哥”、“第二”、 unknow、enable、impossible、rebuild (2)后附式: 例如:“记者”、“凳子”、“成员”、“鱼 儿”、“作者”、reader、voiceless、 friendship、workable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第四章.doc

第四章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找出句法结构中的句法成分、指明成分中词语类别和词、语、句的整体类型或格式等,也就是对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法单位的类型的分析。
语言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每个人都会感觉语言十分熟悉,因为人们自懂事以来,就一直在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接受信息;用语言来学知识、学文化;用语言来跟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巩固自己的认识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言又是陌生的,因为人们对语言,说实在的,了解得太少太少了,语言中任何一种现象,我们至今还难以给它作出十分明确而圆满的解释与说明。
所谓“句法分析”,如本章开头所说,是指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
譬如说,为什么“咬死了猎人的狗”有歧义,而“咬死了猎人的鸡”没有歧义?“屋里放着鲜花”和“屋里跳着舞”,词类序列相同,都是“处所短语+动词+着+名词”,但是人们会明显地感到,前者表示存在,表静态,后者表示活动,表动态。
人们的这种感觉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为什么我们可以说“温柔点儿!,“开心儿!”,但不能说“崇高点儿!”“伟岸点儿!”?这为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同样,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能人了”“老夫老妻了”,但似乎不说“战士了”“实习生了”“婴儿了”?这又为什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再譬如,“打猎的猎人”和“打猎的工具”都是“定一中”偏正结构,而且都是由“打猎的”作定语。
但是,前者在一定的语境里,中心语“猎人”可以省去不说,如“打猎的还没来”;后者中心语“工具”则在任何语境里都不能省去,“打猎的工具找不着了”,不能说成“*打猎的找不着了”。
这是为什么?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多了。
为了解释说明这些饶有趣味的现象,我们就得想出一些分析方法来,并尽可能从理论上来加以说明。
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的分析方法,有常用的一些句法分析法,包括变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
第一节层次分析法研究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句法结构分析方法【已阅】

句法结构分析⽅法【已阅】学习要点:熟练掌握三种句法结构分析⽅法,并应⽤于具体句⼦的分析。
掌握三种层次分析⽅法。
⼀、句法结构分析的⽅法 句法结构分析,也叫句法分析。
对句法结构进⾏分析的⽅法有: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
(⼀)句⼦成分分析法句⼦成分分析法是传统语法中通⽤的分析句⼦的⽅法,也叫中⼼词分析法。
由于句⼦与词组在结构上基本⼀致,因⽽句⼦成分分析法实际上也是句法成分分析法。
分析时要求⼀举找出整个结构的两个中⼼词──名词中⼼词和动词中⼼词,以作为该结构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主语和谓语。
其分析⼿续是:先看清整个结构的主要成分,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再看充任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以决定谓语后⾯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最后指出附加在主、宾之前,谓语前后的所有附加成分。
例如对“这些⼯⼈⽴刻造好了⼀座桥”这⼀结构该作这样三步分析:A、这些⼯⼈⽴刻造好了⼀座桥......第⼀步分析==== ─B、这些⼯⼈⽴刻造好了⼀座桥......第⼆步分析==== ─ ^^C、(这些)⼯⼈[⽴刻]造<好>了(⼀座)桥......第三步分析==== ─ ^^或:这些⼯⼈⽴刻造好了⼀座桥()===[ ] ─<>()^^(===表⽰主语,──表⽰谓语,^^^表⽰宾语,()表⽰定语,[ ]表⽰状语,< >表⽰补语)这种分析⽅法的优点是句法结构中各词之间的关系主次分明,有提纲挈领的作⽤。
同时这种⽅法也有很⼤的局限性:忽视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把六⼤句法成分放在同⼀个平⾯来分析;抽出的“主⼲”(中⼼词)往往不能概括整个结构的意义。
例如“错误思想必须清除”,其主⼲“思想清除”⽆法概括整个结构的意义。
“思想”与“清除”并不直接进⾏组合,⽽是“错误”先与“思想”组合成“错误思想”,“必须”先与“清除”组合成“必须清除”,然后由“错误思想”与“必须清除”组合成⼀个⼤的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语言学教程[第四章句法:从语词到篇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教程[第四章句法:从语词到篇章]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3eec6d65022aaea998f0f6d.png)
第四章句法:从语词到篇章复习笔记I.句法1.定义句法就是研究语言不同成分组成句子的规则或句子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
2.句法关系(1)位置关系位置关系或词序指的是一门语言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位置关系是任何人类语言中的基本句法关系,也是语言的句法可接受性和语义可理解性的要求。
(2)替代关系替代关系指在相同的句子结构中,语法上可以互相代替的词类或语词的集合,它还可指由多个词组成的词组,语法上代替特定集合中的单个语词。
(3)同现关系共现关系指不同词类的不同词汇集合允许另一个词类或集合的词出现构成一个句子或句子的某一特定成分。
II.传统语法学派传统语法认为句子是词的序列。
因此句子构造的研究涉及了对词的大量研究,例如词类是对词进行的分类,主语、谓语是对词的功能的描写等。
这些词类和功能有时叫做范畴。
1.数、性和格(1)数是用来分析词类的语法范畴,有单数、双数和复数等。
在英语中,数主要是名词的范畴,包括两种形式:单数和复数。
数还体现在代词和动词的屈折变化上。
(2)性指的是依照性别把名词分成不同类别的语法范畴。
性主要也是名词和代词的范畴。
在英语中,性的差别是自然的,由动物本身的生理性别决定。
然而准确地讲,性在这里指的是语法性,语法性主要有阴性、阳性和中性三种。
(3)格主要是名词的屈折范畴,它典型地标识着它们和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中,代词一般有三种格。
即:主格、宾格和属格;名词只有两种格:普通格和属格。
2.时态与体时态与体是动词的两个重要范畴,传统语法没有对它们加以区分。
时态与体之间的区别在于:时态是指示性的,也就是说指明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相关;体则不是指示性的,指明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没有关系,却与叙述中描写或暗示的另一个事件的时间相关。
3.一致关系与支配关系一致关系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语言结构中,词和短语之间利用至少它们中的一个所携带的屈折形式互相匹配的句法关系。
支配关系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些词的形式受另一种其他类型词的控制。
曲式分析总结2

第四章乐段第一节乐段(一)摘要:定义、次级单位、标记。
一、定义: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并且使用完全终止来结束的基础性的结构单位。
二、乐段以下的单位:标记与标准1、结构单位乐段——乐句——乐节——乐汇2、标记单词或词汇——分句——句子——自然段3、标准复合节拍,中等速度,8小节一个乐段;1,2,a4,A8即为标准。
①、可以依据标准为参照来划分;②、不可机械地照搬标准。
三、乐汇1、定义:乐汇是含有一个节拍重音的片断,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结构单位。
小节的本质就是强拍,一个小节等于一个强拍加一个或几个弱拍。
2、乐汇的种类:⑴、完全乐汇:弱起强收的抑扬格强起弱收的扬抑格《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弱起弱收的抑扬抑格⑵、不完全乐汇:如《春之歌》、《十一月》3、乐汇的结构:单结构、复结构《梦幻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4、乐汇与动机、乐段与主题的关系:如《六月》第二节乐段(二)摘要:乐句及其种类、结构划分的依据、句间关系、引起乐段复杂化的手法。
一、乐句:乐段的次级结构单位,以某种和声终止式收束、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且能表达某种乐思的句法结构单位。
1、方正乐句:慢速度、复合节拍是2小节,中等速度单拍子是4小节,快速度单拍子8小节的均为方正乐句。
2、非方正乐句:和方正乐句相对,可以分两种情况;a、独立构思的非方正乐句;如《双飞蝴蝶主题变奏》、《都达尔和玛利亚》,9,II;b、在方正乐句基础上扩大或缩小而形成的。
例如:《六月·船歌》呈示段的第二句、《春之歌》呈示段的第二句3、分句:相当于语言中的从句4、大乐句:含有分句的从句。
例如《苗岭的早晨》二、结构划分的依据乐段分析的首要问题是在乐段基础上作结构划分,所以必须了解如何确定句逗。
1、句逗的标志是:⑴、长音(尤其是调式中稳定音级的长音,如主音、属音)⑵、休止符⑶、重复关系——同分异合(即使2个结构相连很紧,也需要分开);⑷、对比关系(音区、音色、力度、节奏、情绪)⑸、和声终止式或非和声性的终止进行⑹、隐藏于音乐表面之后的特殊规律(仁者见仁)如《梦幻曲》、《六月船歌》2、乐段划分的要点——要求一分到底⑴、根据音乐的自然呼吸⑵、参照各级单位的基准长度⑶、借助各种句读标志⑷、注意发现有特点的规律性现象。
“张谊生版”现代汉语(第四章语法)

(三)稳固性
从语言现象的历史演变看,总体而言,语法变化比起语音、 词汇(甚至比基本词汇变化)要缓慢得多。 《论语》:子曰(先生说)、厩焚(马房烧了)(主—谓) 《尚书》:“断竹(砍伐竹子),续竹(制作猎具),出土 (用猎具投掷土块),逐鹿(追捕野兽)。”(动—宾)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永州的山野间出产一种 奇异的蛇。)(主—谓—宾) 以上例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所用的词语跟现在的说法完 全不一样,但是,二者的语法构造却是完全相同的。
4.语法体系 (1)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 规律的系统性;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 自成系统的。这是语法的自然系统。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 (2)指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由于语法学者观点不同,掌握 的材料不一样,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不一样造成的,带有主观性。因此,一个民族语言 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教材:语法是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 规律。 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对语言单位的组合及其意义的 运用和理解。如: 妹妹不吃白菜。(√) 白菜妹妹不吃。(√) *不白菜妹妹吃。(×) *白菜不妹妹吃。(×)
人际语言交流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但是因为 人们从小生活在特定的语言社会环境中,有意无意 中基本掌握并大体正确运用了该语言的规则,应用 较为自如而自身并不感觉特别罢了。 因此认为不用学习语法,也能说好现代汉语的观点 是错误的。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虚词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组合,怎么组合,组合后 表示什么样的附加意义,都是区分各类虚词的重要 标准。 例1:“的”是结构助词,可以和代词、名词组成 定中短语。“我的(祖国)”、“(阿宝的)愿望” 例2:“但是”是表示转折意义的连词。 “虽然天气不好,但是我们还得来上课。”
精讲-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例题
【简答题】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案】“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语言 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 ,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 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 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解析】语法规则的递归性就是指规则的重复使用。P138
一、语法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一)语法和语法学 “语法”这个术语在使用时有两个不同的涵义: 一种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 种语感,这时的“语法”指语法规律; 另一种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 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就是“语法规则”。 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
(一)语法的高度抽象性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 类的概括。例如汉语中的句子: 1.小明喝牛奶。 2.妈妈已经吃过饭了。 3.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二、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二)强大的递归性 即相同的语法规则可以重复使用。例如下面的句子无论多长,都遵循 着“主语+谓语”和“谓语=动词+宾语”结构的套叠。 1.小明在看书。 2.隔壁的小明在看他的书。 3.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小明在家里看他的辅导书。 4.李阿姨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小明在家里看他昨天从图书馆店借来的 他一直想要的辅导书
语言学概论
华夏大地教育网 主讲人 林刚老师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本章导学
问题:平常说话需要思考说出的话是否符合规则? 有的说:不需要,往往脱口而出。(语言获得-母语) 有的说:需要思考规则,尤其是讲外语时。(语言习得-外语) 就像下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样,人们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 一些公认的习惯和规则,语言的习惯和规则,或者说组词造句 的规则,就是“语法”。 第四章,我们将要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英语句法结构解析

英语句法结构解析
句法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词法分析:将句子中的词语进行词性标注,确定每个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例如,句子 "Mary is reading a book" 中,"Mary" 是名词,"is" 是动词,"reading" 是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a" 是冠词,"book" 是名词。
2.短语分析:将词语组织成短语,确定短语之间的关系。
例如,句子 "Mary is reading a book" 中,"is reading" 是动词短语,"a book" 是名词短语。
3.句子成分分析:确定句子的主谓结构,找到主语和谓语,并确定其他成分的修饰关系。
例如,句子 "Mary is reading a book" 中,"Mary" 是主语,"is reading" 是谓语,"a book" 是主语的补语。
4.句子结构分析:确定句子的整体结构,包括主从句、并列句等。
例如,句子 "Mary is reading a book because she likes to read" 中,"because she likes to read" 是一个原因从句。
通过进行英语句法结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帮助我们用更准确的方式进行表达和理解。
第四章 语法第二节 组合规则

有时述语所支配涉及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 动作行为直接支配的对象,叫直接宾语, 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性成分;一个是动 作行为间接关涉到的对象,叫间接宾语, 一般是表示人的名词性成分。 如“给他一本书、收你三百块钱”。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也可以都是指人的或都 是指物的,如“交给她一个孤儿,借图书 馆一本书”。
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派生词缀——性质是词缀 屈折词缀——性质是词尾
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屈折词缀叫做 变词语素。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如: jump\farmer都是词干。
词的结构一般可分为词干和词尾两大部分, 如 teachers,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 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 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 彼此组合成词。 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词根语素,构词词 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
主谓关系、偏正关系、述宾关系、述补关系 和联合关系。 各种语言中的基本句法关系大体是相同的, 只是表现这五种句法关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1、主谓关系 主谓关系就是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 一种句法关系,从表达的角度看,主语是 陈述的对象,即话题(主题),谓语是对 所提出的对象的陈述和说明,二者是陈述 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即陈述和被陈述 的关系。
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 附加成分,所以,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 成分和后加成分。它们主要的作用是构成 新的词。
2、复合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称为 合成词,其中由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规则 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根据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把复合词分 成五种构造方式:
(1)并列式:“途径、关闭、寒冷、生死、 血肉、国家、忘记”。 (2)偏正式:“飞机、拖鞋、金黄、雪白、 龟缩、卷烟”。giant-cell(巨细胞)、 consulting-room(诊室)、middle-of-term (期中) (3)补充式:“扩大、证明、推翻、打倒、 压缩”。 “船只、纸张、马匹、房间、车辆、花朵”。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三、分析题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主语谓语状语中心语介宾述补(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动宾定中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定中动宾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
——我把杯子打破了。
——杯子被我打破了。
——杯子我打破了。
——杯子我把它打破了。
——我打破的是杯子。
——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
——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
——我打破了杯子了么?(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
——小王我们找到了。
——小王被我们找到了。
——我们把小王找到了。
——小王是我们找到的。
——我们找到的是小王。
—2)我们找到了小王。
——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
——我们找到了小王了?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关心人的是他母亲(2)虚构故事吓坏人——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3)咬死猎人的狗——狗咬死了猎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4)鸡不吃了——鸡不吃食物了——我们不吃鸡了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第四章语法第二节组合规则

• 3、复合词的五种构造方式: 复合词的五种构造方式: • (1)联合式(并列式):例如“途径”、“关 联合式(并列式) 例如“途径” 寒冷” 生死” 骨肉” 闭”、“寒冷”、“生死”、“骨肉”、 国家” 忘记” “国家”、“忘记” • (2)偏正式:例如“飞机”、“拖鞋”、 偏正式:例如“飞机” 拖鞋” “金黄”、“雪白”、“龟缩”、“卷烟” 金黄” 雪白” 龟缩” 卷烟” • (3)中补式(补充式):例如“扩大”、 中补式(补充式) 例如“扩大” 证明” 推翻” 打倒” 压缩” “证明”、“推翻”、“打倒”、“压缩”、 船只” 纸张” “船只”、“纸张” • (4)动宾式(支配式):例如“司令”、 动宾式(支配式) 例如“司令” 叹气” 挂钩” 跳舞” 站岗” “叹气”、“挂钩”、“跳舞”、“站岗”、 鞠躬” “鞠躬” • (5)主谓式(陈述式):例如“月亮”、“脸 主谓式(陈述式) 例如“月亮”
• (2)重音: 重音: • 定义: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的重读或轻读 定义: 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手段。 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手段。 • 买卖 • ′ export (n.)—ex ′ port (v.) (n.)— • import [ ′imp : כt ]输入,名词 输入, • import[ im ′ p : כt ]输入,动词 import[ 输入, • 老子 大意 人家
• 如: • 1、我们国家已经迎来了一个山花烂漫 的春天。 的春天。 • 2、听说,校长要请新生提意见。 听说,校长要请新生提意见。 • 思考: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思考: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 六、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 1、组合的层次性 • 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找直接组成成分来分析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找直接组成成分来分析 句法结构层次的方法, 句法结构层次的方法,它利用图形分析句子或词 组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别都标出来, 组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别都标出来, 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性意义。 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3. This explosion (of technology) is already freeing vast numbers of people from their traditional bondage to nature, and now at last we have it in our power to free mankind once and for all from the fear which is based on want. • it指代什么? • 译文:科技的迅猛发展将广大人民从自然界的 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今,我们终于有能力 使人类彻底摆脱对贫困的恐惧。
• e.g.: • I missed the start of the exam because my bus was late. • You should leave early if you want to miss the rush hour. • I'm trying to find an excuse for missing the office party. • He didn't miss his wallet until the waiter brought the bill. • Miss: to notice that something is lost or absent. • 参考译文:少一两粒宝石是绝不会知道的。
• 13. He is ignorant to a proverb. • proverb: well known. to a proverb:nctual to a proverb. • 14. The man was generous to a fault. • to a fault: to an excessive degree. • 译文:他过于宽大。 • 15. He has to answer to me for the letter. • What was the answer to question 4? • I am answerable to the company for the use of this equipment.
• 28. He was glad because he wouldn't have to send me away without buying anything. • 译文1:他所以高兴是因为他用不着一点东西不 买就打发我走。 • 译文2:他总算能买点什么让我带走,这令他很 高兴。 • 29. In Europe, Heath's name was well known, if not a household word. • if not: perhaps; indicating possibility of being more remarkable. • 译文:在欧洲,希斯的名字广为人知,也可以 说家喻户晓。
• 2. He has never recovered her loss. (her=her mother) • her loss=the loss of her mother. • 参考译文: • 1. 他永远没有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 • 2. 他永含失恃之悲。
• 3. The lecturer carried his audience with him. • carry: • Underground cables carry electricity to all parts of the city. • Malaria is a disease carried by mosquitoes. • The bill was carried by 210 votes to 160. • His acting carried the house. • carry: attract. • 他的演技博得满堂喝采。 • 译文1. 讲演者博得全场喝彩。 • 译文2. 那位演讲者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 • • • • • • • •
19. Eighty poor fellow perished. 20. He did not see the movie out. 21. We searched him to no purpose. 22. One fine morning he found himself a ruined man. 23. Men of millions are possessed with the idea. 24. It is two years come Christmas. 25. All my advice falls flat on him. 26. He got married accepting a leap-year proposal. 27. It is no proof that one cannot do a thing because one does not like it.
• • • •
30. It is warm, not to say hot. not to say: and possibly even. 译文:天气很暖和,甚至有点儿热。 31. Tom leaped to his feet, moving with surprising agility. • 译文1:汤姆纵身跳了起来,他来回走动,显得 很灵巧,这真使人感到吃惊。 • 译文2:汤姆猛地站了起来,动作异常敏感。 • 评析:leap 和move这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并非 先后关系。
• answer to sb (for sth) =be responsible to sb 向 某人承担责任; 向某人负责; 对某人承担後果. • 译文:关于那封信他必须对我负责。 • 16. He identified himself with the masses. • 译文:他与群众打成一片。 • 17. I would rather have his room than his company. • 译文:我宁愿他不在这里。 • 18. He said nothing to that effect. • to that effect: with that general meaning. • 译文:没有说一点含有那种意思的话。 • The letter is to the effect that...
• 4. The wind blows south. • 译文:风从南边吹来。 • 评析:指风时,意为“从那个方向来”,除此 以外,则是“朝那个方向去”,如“The river flows south"译为“河水向南流去”。 • 5. There was no living in the island. • 译文:那岛不能居住。 • 评析:There is no + -ing 是一个特定结构,意 为“无法做某事”、“不可能做某事”,相当 于“It is impossible to do ……”,或者相当于 “Nobody can …… ” • There is no blocking the wheel of history.
• 11. He may be drowned for all I care. • for all I care= I don't care if... • For all I care, you can leave whenever you want to. • 译文:就算他会淹死,我也不在乎。 • 12.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 译文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译文2: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 • it is .....that (who)的结构,都含有“无论怎样... 都不免”的意思。
理解篇之句法结构分析
张世锋 外国语学院
教学内容
• • • • • 相似句 费解句 修饰结构疑难句 “多枝共干”式结构 晦涩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 费解句:
• 因为某些词法、句法不太符合中国 读者和译者的思维模式、句法模式, 因此便觉得其难,理解破费周折, 稍不小心就容易译错。
• 1. One or two of the jewels would never be missed.
• 32. One observer believed Kissinger's genius was an ability to tell nine different stories to nine people, and keep them all straight. • them: 指代“stories”, straight: accurately fitted,clear. • 译文:一位观察家认为,基辛格的天才就在于 对九个人将九种不同的话,而且记得清清楚楚。
• • • • • • • • •
8. The smoke betrayed where the dwelling lay. 译文:炊烟起处有人家。 9. Curses come home to roost(v.栖息,n.鸟巢). 译文1:害人终害己。 译文2:诅咒他人,反而应验到自己身上。 译文3:诅咒他人应验自己。 10. He was strong in his time. 译文:他年轻时身体强壮。 in one's time=when he was young; in one's age=when he was old.
• 7. The apple are good and ripe. • good and: completely, very. 类似的结构还有: nice and=pleasantly; rare and=rarely: • e.g.: • Drink your coffee while it's good and hot. • good and mad. • This orange is nice and juicy. • it's nice and 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