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铜合金中各元素的测定
铝合金中硅_镁_铜_铁_锰元素的测定
![铝合金中硅_镁_铜_铁_锰元素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0305d43336c1eb91a375d40.png)
3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熔炉铝液中硅、镁、铜、 铁、锰 5 种元素的含量为硅 0.537%、镁 0.354%、铜 0.088%、锰 0.151%、铁 0.234%,与表 1 相比较,得出硅 的含量偏高,镁的量不足,其他 3 种元素符合国标的 要求,为了达到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的硬度和韧性适 中,可参考标准中的数值向炉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低 硅的铝原料即可。
/
铜
3 0.057
0.053
/
平均值 0.058
0.055
/
1 0.014
0.008
/
2 0.015
0.008
/
锰
3 0.016
0.008
/
平均值 0.015
0.008
/
1 0.163
0.161
/
2 0.164ຫໍສະໝຸດ 0.162/铁
3 0.164
0.16
/
平均值 0.164
0.161
/
含量% 0.537 0.354 0.088 0.0151 0.234
选用硅钼杂多酸光度法来测定。在一定的 pH 下, 硅酸与钼酸生成黄色的硅钼杂多酸( 硅钼黄),硅钼黄 最大吸收波长为 350~355 nm。硅钼黄被硫酸亚铁等 还原剂所还原,产物为硅钼蓝,最大吸收波长为 810 nm。 1.3.2 镁的分析原理
选用偶氮氯膦 I 光度法。此方法是用三乙醇胺掩 蔽铁,用邻菲罗啉掩蔽铜镍,用酒石酸掩蔽钙等元素, 在 pH 为 9.45~9.75 条件下,与二价镁离子形成紫红 色配合物,于 580 nm 波长下测定。 1.3.3 铜的分析原理
以此为参比,在波长 580 nm 处测定吸光度,按下式计 算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中的含镁量。
实验二 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实验二 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b44c52844769eae009edc3.png)
实验一有色合金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 观察常见的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及轴承合金等有色金属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
2. 了解有色金属中合金元素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说明(一)铝合金1.铸造铝合金:应用最广泛的铸造铝合金为含有大量硅的铝合金,即所谓硅铝合金。
典型的硅铝合金牌号为ZL102,含硅11~13%,在共晶成分附近,因而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铸件致密,不容易产生铸造裂纹。
铸造后几乎全部得到共晶组织即粗大灰色针状的共晶硅分布在白亮色的α-Al固溶体基体上,这种粗大的针状硅晶体严重降低合金的塑性,因此通常在浇铸时向合金溶液中加入2~3%的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合金共晶点向右移,原来的合金变成亚共晶,其组织为枝晶状初生α固溶体(白亮色)+细的(α+Si)共晶体(黑色),如图1-1所示,从而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
(a)未经变质处理(b)变质处理图1-1 铸造铝合金(ZL102)的显微组织500X2.形变铝合金:硬铝是Al-Cu-Mg系合金,是重要的形变铝合金,具有强烈的时效强化作用,经时效处理后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故而称Al-Cu-Mg系合金为硬铝合金。
在Al-Cu-Mg系中,形成了CuAl2(θ相)、CuMgAl2(S相),这两个相在加热时均能溶入合金的固溶体内,并在随后的时效热处理过程中通过形成“富集区”、“过渡相”而使合金达到强化。
如图1-2所示。
(a)铸态(b)时效板材图1-2 硬铝(ZL12)的显微组织 100X(二)铜合金1. 普通黄铜普通黄金是Cu-Zn合金,其含锌量均在45%以下,根据Cu-Zn合金状态图,含锌量在32%以下的黄铜(如H80、H70)为α相固溶体的单相组织;而含锌量在32~45%之间的黄铜(H62、H59)则为(α+β)两相组织。
(1)α单相黄铜:含锌在36%以下的黄铜属单相α固溶体,典型牌号有H70。
铸态组织为α固溶体呈树枝状,经变形和再结晶退火,其组织为多边形晶粒,有退火孪晶。
铝合金中铜、铁、硅、镁、锰元素化验分析方法
![铝合金中铜、铁、硅、镁、锰元素化验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364f8dec3a87c24028c446.png)
铝合金中铜、铁、硅、镁、锰元素化验分析方法铝一、测铜、铁、镁、锰1、化学试剂:(1)硝酸:1+1 (2)40%HF(3)硼酸—尿素混合液:称10克硼酸溶于水中后,加尿素5克溶后稀至1000毫升,摇匀。
(4)PH9.2缓冲溶液:称氯化铵54克溶于适量水中,溶后加氨水7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
(5)BCO溶液:0.05%在分析天平上称BCO0.25克溶于50毫升热乙醇(1+2)中,溶完后加水至500毫升,溶不清可过滤。
(6)柠檬酸铵:50% (7)抗坏血酸:0.2%(2—3天使用) (8)邻菲罗啉:0.4%乙醇(1+2)溶液(9)六次甲基四胺:30% (10)氨水:1+1(当天配制) (11)三乙醇胺:1+1(12)EGTA—Pb溶液:在分析天平上称EGTA0.19克,加水200毫升,加热溶解,滴加氢KCB不锈钢齿轮泵氧化钠(10%)溶液助溶,溶完后调至中性;另取氯化铅0.153克(硝酸铅0.182克),溶于300毫升水中,将上述两液合并,调至中性,加水至1升。
(13)四乙烯五胺:1%(14)偶氮氯膦I:0.025%(华师大产)(15)PH10.5缓冲溶液:称硼砂21克,氢氧化钠4克,加水溶后至1升。
(16)EDTA—Na2:5%2、分析方法:称0.1000克细薄样,置四氟烧杯中,加入硝酸(1+1)8毫升,HF2毫升,室温溶解,溶后加200毫升硼酸—尿素溶液(用容量瓶加),摇匀即为母液。
(1)铜的测定:分取YHB轴头齿轮油泵母液20毫升于250毫升高型烧杯中,加柠檬酸铵(50%)5毫升,氨水(1+1)2毫升,PH 9.2缓冲液5毫升,BCO溶液10毫升,摇匀后可放置10分钟(放置时间视室温而定),于第二通道以水作参比测定。
(2)铁的测定:分取母液20毫升高型烧杯中,加抗坏血酸(0.2%)10毫升,邻菲罗啉溶液5毫升,六次甲基四胺溶液5毫升,摇匀后于第一通道以水作参比测定。
(3)镁的测定:分取YHB立式齿轮泵母液5毫升于250毫升高型烧杯中,加入三乙醇胺(1+1)5毫升,邻菲罗啉5毫升,EGTA—Pb溶液20毫升,四乙烯五胺溶液2毫升,PH10.5缓冲液5毫升,偶氮氯膦I溶液5毫升,每加入一种试剂都要摇匀,然后将显色液的一半中滴加EDTA—Na2两滴。
实验三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铜滴定法)
![实验三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铜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dae507ba1aa8114431d91e.png)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EDTA 置换滴定法一、方法原理铝离子(Al 3+)与EDTA 络和反应的速度较慢,不能用直接法来滴定,因此采用置换滴定法。
首先加入过量的EDTA 溶液(不必定量),调节pH = 3.5左右(用甲基橙指示剂指示),煮沸2~3min ,使Al 3+与EDTA 完全络合。
同时其他干扰离子也与EDTA 反应,用六次甲基四胺调节pH 为5~6,用PAN 指示剂(1-(2-吡啶偶氮)-2-萘酚)指示,趁热用铜标准溶液除去过剩的EDTA 。
此时,加入适量的NH 4F ,利用F -与Al 3+生成更稳定络合物这一性质,置换出与Al 3+等物质的量的EDTA 。
经加热煮沸后,再用铜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此可计算出试样中铝的含量。
反应如下:AlY - + 6F - = AlF 63- + Y 4- , Y 4- + Cu 2+ = CuY 2-煮沸后趁热滴定是为了防止PAN 指示剂僵化。
二、实验试剂(1) HCl-HNO 3混合酸:在500mL 水中加400mLHCl 、100mLHNO 3,混匀。
(2) 20%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 0.02 mol/L EDTA 溶液(4) 1% NaOH 溶液(5) 甲基橙指示剂(6) 0.1% PAN 指示剂(7) 0.01mol/L CuSO 4标准溶液:称2.500 g CuSO 4·5H 2O ,于1000mL 大烧杯中,加入1:1 H 2SO 42~3滴,蒸馏水溶解并稀释为1L 。
三、分析步骤准确称取试样0.10g (准确到0.0002g )于小烧杯中,加入5mL HCl-HNO 3混合酸和5mL 水,于电热板上小心加热溶解。
取下冷却后,慢慢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吸取25.00mL 试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20 mL ,0.02 mol/L EDTA 15.00mL 。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慢慢滴加1% NaOH 溶液,使溶液变为橙色。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49ba7116edb6f1aff001fa9.png)
定量分析综合实验——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研究报告班级:05091135姓名:***2008年1月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一、铝含量的测定(置换滴定法):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时,先调节溶液pH为3.5,加入过量的EDTA煮沸,是Al3+与EDTA 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即可求得Al3+的含量。
但返滴定法选择性不高,所有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金属离子都干扰测定,在复杂试样中的铝测定,需要在返滴定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置换滴定法测定。
利用F-和Al3+生成更稳定的AlF63-性质,加入NH4F以置换出与Al3+等量络合的EDTA,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之,从而精确计算Al3+的含量。
置换滴定法测定Al3+时,Ti4+、Zr4+、Sn4+发生与Al3+相同的置换反应而干扰Al3+的测定,这时可以加入络合掩蔽剂将他们掩蔽。
根据滴定所消耗的体积,再由下式计算出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250*(CV)Zn Mw(Al)= *100%20*0.1006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邻二氮菲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含量在0.1~6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显色前需要用盐酸羟胺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再根据下式即可计算式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再由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铁的含量:50*CVMw(Fe)%= *100%20*m三、铜含量的测定1、碘量法测铜:以浓硝酸溶解,尿素溶液分解氮氧化物,加氟化钠,冷至室温,加碘化钠,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2Cu2++4I-==Cu2I2 ↓+I2I2+2S2O32-==2 I-+S4O62-Cu2I2+2SCN-==Cu(SCN)2↓并以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铜的含量:250*CV(Na2S2O3)Mw(Cu)= *100%20*0.9801测定范围(铜含量)0.1%。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e7e49f04b73f242336c5fde.png)
I C S77.120.10H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T20975.3 2020代替G B/T20975.3 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M 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a l u m i n i u ma n da l u m i n i u ma l l o y sP a r t3: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c o p p e r c o n t e n t2020-06-02发布2021-04-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前 言G B /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37个部分: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第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镓含量的测定 丁基罗丹明B 分光光度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22部分:铍含量的测定; 第23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第24部分:稀土总含量的测定;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第27部分:铈㊁镧㊁钪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8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9部分: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30部分:氢含量的测定 加热提取热导法; 第31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32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第33部分:钾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4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5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第36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㊂Ⅰ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本部分为G B /T20975的第3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 B /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部分代替G B /T20975.3 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㊂本部分与G B /T20975.3 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使用安全警示;增加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2章); 增加了 术语和定义 (见第3章); 删除了 电解重量法 ,(见2008年版的方法三 电解重量法); 删除了 草酰二酰肼分光光度法 (见2008年版的方法四草酰二酰肼分光光度法); 修改了 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 的精密度(见4.7,2008年版的第8章); 修改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的精密度(见5.7,2008年版的第17章); 增加了硫代硫酸钠滴定法(见第6章); 增加了 试验报告 (见第7章)㊂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㊂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 /T C243)归口㊂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㊁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㊁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㊁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㊁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㊁昆明冶金研究院㊁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㊁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㊁广东省韶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㊁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㊁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志辉㊁张燕㊁席欢㊁姚永峰㊁贾梦琳㊁赵欢娟㊁郭燕瑶㊁周兵㊁刘维理㊁张馨予㊁原建昌㊁吴庆春㊁范树辉㊁延凤泊㊁袁齐㊁邱伟明㊁刘朝方㊁熊晓东㊁杨永刚㊁王悦㊂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6987.3 1986㊁G B /T6987.3 2001;G B /T6987.29 2001; G B /T20975.3 2008㊂Ⅱ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警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㊂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㊂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㊂1 范围G B /T20975的本部分规定了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铝及铝合金中铜含量㊂本部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中铜含量的仲裁测定㊂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0.0005%~0.01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范围:0.0050%~8.00%;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范围:3.00%~70.00%㊂注:铜质量分数为0.0050%~0.012%时,采用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为仲裁检验方法;铜质量分数为3.00%~8.00%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为仲裁检验方法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 B /T8005.2 铝及铝合金术语 第2部分:化学分析G B /T8170 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术语和定义G B /T8005.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新亚铜灵分光光度法4.1 方法提要试料用盐酸㊁硝酸溶解,用盐酸羟胺将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于p H4.5左右用三氯甲烷萃取新亚铜灵与一价铜离子形成的有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60.0n m 处测量其吸光度,以此测定铜含量㊂4.2 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实验室二级水㊂4.2.1 氢氟酸(ρ=1.14g /m L )㊂4.2.2 三氯甲烷㊂4.2.3 盐酸(1+1)㊂4.2.4 硝酸(1+1)㊂1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4.2.5 硫酸(1+1)㊂4.2.6 氨水(1+1)㊂4.2.7 盐酸羟胺溶液(100g /L )㊂4.2.8 柠檬酸铵溶液(500g /L )㊂4.2.9 新亚铜灵乙醇溶液(1g /L ):称取0.1g 2,9-二甲基-1,10-菲啰啉于烧杯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 L (放置过夜)㊂4.2.10 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 铜(w C u ȡ99.99%),置于预先盛有20m L 水和10m L 硝酸(4.2.4)的400m L 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待溶解完全后,置于水浴上蒸发至结晶开始析出,用水溶解,移入1000m L 容量瓶中,混匀㊂此溶液1m L 含1m g 铜㊂4.2.11 铜标准溶液:移取5.00m L 铜标准贮存溶液(4.2.10)置于50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此溶液1m L 含0.01m g 铜㊂4.2.12 刚果红试纸㊂4.3 仪器分光光度计㊂4.4 试样将样品加工成厚度不大于1mm 的碎屑㊂4.5 分析步骤4.5.1 试料称取质量(m 0)为0.50g 的试样(4.4),精确至0.0001g ㊂4.5.2 平行试验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㊂4.5.3 空白试验随同试料(4.5.1)做空白试验㊂4.5.4 测定4.5.4.1 将试料(4.5.1)置于250m L 烧杯中,加入5m L 水和15m L 盐酸(4.2.3)㊂待试料完全溶解后加入2m L 硝酸(4.2.4),加热煮沸2m i n ~3m i n ,驱除氮氧化物(空白蒸发至2m L 左右),用少量水洗杯壁,冷却至室温㊂以慢速滤纸过滤(如清亮可不过滤)㊂用热盐酸(4.2.3)洗涤滤纸和残渣8次~10次㊂收集滤液和洗液于400m L 烧杯中,如有大量残渣,将滤纸连同残渣置于铂坩埚中,烘干后于550ħ灰化完全(不要燃烧),冷却㊂加入2m L 硫酸(4.2.5)和5m L 氢氟酸(4.2.1),逐滴滴入硝酸(4.2.4)至溶液清亮㊂加热蒸发至冒硫酸烟,于700ħ灼烧10m i n (不超过700ħ),冷却㊂加入尽量少的盐酸(4.2.3)和数毫升水,加热使沉淀完全溶解(如浑浊需过滤),将此溶液合并于主试液中㊂4.5.4.2 在试液中加入8m L 柠檬酸铵溶液(4.2.8),5m L 盐酸羟胺溶液(4.2.7),混匀,加入5m L 新亚铜灵乙醇溶液(4.2.9),投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4.2.12),用氨水(4.2.6)调到刚果红试纸变红色后,改用pH 试纸再继续小心调至p H 值约4.5,将试液移入250m L 分液漏斗中,使体积约60m L ~70m L ,加入10.00m L 三氯甲烷(4.2.2)萃取2m i n ㊂4.5.4.3 将有机相的部分试液移入1c m 吸收池中,以三氯甲烷(4.2.2)作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2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460.0n m 处测量其吸光度,将所测得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铜质量(m 1)㊂4.5.5 工作曲线的绘制移取0m L ㊁0.50m L ㊁1.00m L ㊁2.00m L ㊁3.00m L ㊁4.00m L ㊁5.00m L ㊁6.00m L 铜标准溶液(4.2.11)于一组250m L 烧杯中,各加入20m L 水和3m L 盐酸(4.2.3),混匀㊂以下按4.5.4.2进行,无需调整pH 值,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60.0n m 处测量其吸光度㊂以铜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㊂4.6 试验数据处理铜含量以铜质量分数w C u 计,按式(1)计算:w C u =m 1ˑ10-3m 0ˑ100% (1)式中:m 1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铜质量,单位为毫克(m g);m 0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㊂铜质量分数ȡ0.0010%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铜质量分数<0.0010%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㊂数值修约执行G B /T8170 2008中3.2㊁3.3㊂4.7 精密度4.7.1 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 ,超过重复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重复性限r 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1w C u /%0.00070.00170.00370.00610.011r/%0.00010.00020.00030.00040.0014.7.2 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 ,超过再现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再现性限R 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2w C u /%0.00070.00170.00370.00610.011R/%0.00010.00030.00050.00070.002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1 方法提要试料用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7n m 处,用空气-乙炔(或一氧化二氮-乙3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炔)贫燃性火焰测量铜吸光度,以此测定铜含量㊂5.2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实验室二级水㊂5.2.1 纯铝(w A l ȡ99.99%,w C u ɤ0.0010%)㊂5.2.2 氢氟酸(ρ=1.14g /m L )㊂5.2.3 硝酸(ρ=1.42g /m L )㊂5.2.4 过氧化氢(ρ=1.10g /m L )㊂5.2.5 盐酸(1+1)㊂5.2.6 硫酸(1+1)㊂5.2.7 铝溶液(20m g/m L ):称取20.00g 纯铝(5.2.1)置于1000m L 烧杯中,盖上表皿,分次加入总量为600m L 的盐酸(5.2.5)㊂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缓慢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数滴过氧化氢(5.2.4),煮沸数分钟以分解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㊂将溶液移入10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5.2.8 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g 铜(w C u ȡ99.95%),置于250m L 烧杯中,盖上表皿,加入5m L 硝酸(5.2.3),缓慢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㊂将溶液移入10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此溶液1m L 含1m g 铜㊂5.2.9 铜标准溶液A :移取100.00m L 铜标准贮存溶液(5.2.8)置于10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㊂此溶液1m L 含0.1m g 铜㊂5.2.10 铜标准溶液B :移取50.00m L 铜标准贮存溶液(5.2.8)置于10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时现配)㊂此溶液1m L 含0.05m g 铜㊂5.3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铜空心阴极灯㊂仪器应满足下列条件:特征浓度:在与测量试料溶液基体一致的溶液中,铜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033μg /m L ;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吸光度10次,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吸光度平均值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为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70㊂5.4 试样将样品加工成厚度不大于1mm 的碎屑㊂5.5 分析步骤5.5.1 试料称取质量(m 2)为1.00g 的试样(5.4),精确至0.0001g ㊂5.5.2 平行试验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㊂5.5.3 空白试验称取1.00g 纯铝(5.2.1)代替试料(5.5.1),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㊂4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5.5.4 测定5.5.4.1 将试料(5.5.1)置于250m L 烧杯中,盖上表皿,加入约10m L 水,分次加入总量为30m L 盐酸(5.2.5),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缓慢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㊂滴加适量的过氧化氢(5.2.4),加热煮沸10m i n,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㊂5.5.4.2 如有不溶物需用定量滤纸过滤㊁洗涤,保留此溶液为主滤液,将残渣连同滤纸置于铂坩埚中,灰化(勿使滤纸燃着),在约550ħ灼烧,冷却㊂加入2m L 硫酸(5.2.6)和5m L 氢氟酸(5.2.2),并逐滴加入硝酸(5.2.3)至溶液清亮(约1m L ),加热蒸发至干㊂在约700ħ下灼烧10m i n ,冷却㊂用尽量少的盐酸(5.2.5)和少量水溶解残渣(必要时过滤),将此溶液合并于主滤液中㊂5.5.4.3 按表3将试液或处理不溶物后合并的试液移入相应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表3铜质量分数w C u /%试液总体积V 0/m L分取体积V 1/m L测试体积V /m L补加盐酸/m L0.0050~0.050100 >0.050~0.501000>0.50~5.0050020.0010010>5.00~8.00100010.00250255.5.4.4 按表3移取相应体积的试液于相应容量瓶中,补加相应体积的盐酸(5.2.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将空白试验溶液及试液于原子吸光谱仪波长324.7n m 处,以空气-乙炔贫燃性火焰,以水调零,测量铜的吸光度㊂用试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铜的质量浓度(ρ)㊂5.5.5 工作曲线的绘制5.5.5.1 根据试料中铜的质量分数,系列标准溶液的制备分为以下4种:a ) 铜的质量分数为0.0050%~0.050%时,移取0m L ㊁1.00m L ㊁2.00m L ㊁4.00m L ㊁6.00m L ㊁8.00m L ㊁10.00m L 铜标准溶液B (5.2.10),分别置于一组100m L 容量瓶中,加入50.0m L 铝溶液(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b ) 铜质量分数为>0.050%~0.50%时,移取0m L ㊁1.00m L ㊁2.00m L ㊁4.00m L ㊁6.00m L ㊁8.00m L ㊁10.00m L 铜标准溶液B (5.2.10),分别置于一组100m L 容量瓶中,加入5.0m L 铝溶液(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c ) 铜质量分数为>0.50%~5.00%时,移取0m L ㊁2.00m L ㊁4.00m L ㊁8.00m L ㊁12.00m L ㊁16.00m L ㊁20.00m L 铜标准溶液A (5.2.9),分别置于一组100m L 容量瓶中,加入2.0m L 铝溶液(5.2.7)㊁10m L 盐酸(5.2.5)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d ) 铜质量分数为>5.00%~8.00%时,移取0m L ㊁4.00m L ㊁5.00m L ㊁6.00m L ㊁7.00m L ㊁8.00m L铜标准溶液A (5.2.9),分别置于一组250m L 容量瓶中,加入0.5m L 铝溶液(5.2.7)㊁25m L 盐酸(5.2.5),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5.5.5.2 将系列标准溶液(5.5.5.1)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7n m 处,用空气-乙炔贫燃性火焰,以水调零,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㊂以铜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减去 零 浓度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㊂5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5.6 试验数据处理铜含量以铜质量分数w C u 计,按式(2)计算:w C u =ρV 0V ˑ10-3m 2V 1ˑ100% (2)式中:ρ自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 g /m L );V 0 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V 测试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m 2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V 1 分取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㊂铜的质量分数ȡ1.00%时,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铜的质量分数<1.00%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数值修约执行G B /T8170 2008中3.2㊁3.3㊂5.7 精密度5.7.1 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 ,超过重复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重复性限r 按表4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4w C u /%0.00590.0961.523.836.31r/%0.00080.0060.110.120.235.7.2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 ,超过再现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再现性限R 按表5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5w C u /%0.00590.0961.523.836.31R/%0.00100.0080.140.190.246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6.1 方法提要试样用盐酸㊁硝酸分解㊂在氟化物存在下,用硫酸驱除硅和硝酸,然后在p H3.0~4.0的氟化氢铵溶液中,铜(Ⅱ)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亚铜并析出等物质的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铜含量㊂6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6.2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实验室二级水㊂6.2.1 无水碳酸钠㊂6.2.2 盐酸(1+1)㊂6.2.3 硝酸(1+1)㊂6.2.4 硫酸(1+1)㊂6.2.5 硫酸(1+17)㊂6.2.6 氨水(1+1)㊂6.2.7 硫氰酸钾(100g /L ):称取10g 硫氰酸钾溶于50m L 水中,稀释至100m L ,必要时过滤㊂6.2.8 氟化氢铵溶液(200g /L ):称取200g 氟化氢铵溶于800m L 水中,稀释至1000m L ,贮存于聚乙烯瓶中㊂6.2.9 碘化钾溶液(200g /L ):称取200g 碘化钾溶于800m L 水中,稀释至1000m L ,置于棕色试剂瓶中贮存于暗处㊂6.2.10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6K 2C r 2O 7)=0.1000m o l /L ]:称取4.9030g 基准重铬酸钾(预先在140ħ烘干2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置于300m L 烧杯中,用水溶解,移入1000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6.2.1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 1ʈ0.1m o l /L ): 配制:称取26g 硫代硫酸钠(N a 2S 2O 3.5H 2O )或16g 无水硫代硫酸钠(N a 2S 2O 3)溶于热水,冷却后,移入1000m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㊂ 标定:移取20.00m 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6.2.10)于500m L 锥形瓶中,加入10m L 碘化钾(6.2.9)及20m L 硫酸(6.2.5),混匀,于暗处放置10m i n ,加50m L 水,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黄绿色)加入5m L 淀粉指示剂(6.2.12),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V 3㊂同时做空白试验㊂计算:由式(3)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 1=c (1/6K 2C r 2O 7)V 2V 3-V 4(3)式中: c (1/6K 2C r 2O 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 /L ); V 2 移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 V 3标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 V 4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㊂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㊂数值修约执行G B /T8170 2008中3.2㊁3.3㊂6.2.12 淀粉指示剂(5g /L ):称取1g 淀粉用水润湿,加入200m L 沸水,再煮至透明冷却,现用现配㊂6.3 试样将样品加工成厚度不大于1mm 的碎屑㊂6.4 分析步骤6.4.1 试料按表6称取试样(6.3)的质量(m 3),精确至0.0001g㊂7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表6铜的质量分数w C u /%试料质量m 3/g 加入盐酸/m L 3.00~10.000.8020>10.00~20.000.5015>20.00~70.000.20156.4.2 平行试验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㊂6.4.3 测定6.4.3.1 将试料(6.4.1)置于500m L 锥形杯中,按照表6加入盐酸(6.2.2),加热溶解至出现铜粉或铜片后加入2.5m L 氟化氢铵溶液(6.2.8)和10m L 硝酸(6.2.3),继续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㊂加入10m L 硫酸(6.2.4),加热至刚刚冒硫酸烟,冷却,加入约40m L 水,摇匀㊂6.4.3.2 向溶液(6.4.3.1)中慢慢滴加氨水(6.2.6)至刚刚出现浑浊,加入3m L 氟化氢铵溶液(6.2.8),摇动并用水吹洗杯壁㊂稀释至100m L 左右摇匀(控制酸度范围在p H 3~4之间),冷却至室温,加入10m L 碘化钾溶液(6.2.9),摇匀,此时出现棕黄色沉淀,迅速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6.2.11)滴定至溶液淡黄色,加入3m L 淀粉指示剂(6.2.12),继续滴至溶液浅蓝色,加入10m L 硫氰酸钾(6.2.7),再滴定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 5㊂6.5 试验数据处理铜含量以铜质量分数w C u 计,按式(4)计算:w C u =c 1V 5ˑ63.546ˑ10-3m 3ˑ100% (4) 式中:c 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 /L );V 5 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63.546 铜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 /m o l );m 3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2位,数值修约执行G B /T8170 2008中3.2㊁3.3㊂6.6 精密度6.6.1 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 ,超过重复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重复性限r 按表7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7w C u /%3.605.7713.0020.5240.5649.9159.04r /%0.220.170.180.440.520.620.658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6.6.2 再现性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 ,超过再现性限R 的情况不超过5%㊂再现性限R 按表8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㊂表8w C u /%3.605.7713.0020.5240.5649.9159.04R /%0.200.230.250.600.901.201.50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 本部分编号㊁名称及所用的方法;b ) 关于识别样品㊁实验室㊁分析日期㊁报告日期等所有的必要的信息;c ) 以适当的形式表达试验结果;d )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e ) 审核㊁批准等人员的签名㊂9G B /T 20975.3 2020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中的铝、铜、铁、硅、镍、铅和镉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中的铝、铜、铁、硅、镍、铅和镉](https://img.taocdn.com/s3/m/3671a8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5.png)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中的铝、铜、铁、硅、镍、铅和镉李颖;冯秀梅;陆筱彬;陈连芳;陈君【摘要】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ZnAl6Cu1中铝、铜、铁、硅、镍、铅和镉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元素的分析条件,比较了不同制样方式及不同放置时间对铝强度的影响.在最佳的仪器分析条件下,测定了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及主、次元素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结果表明:各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均满足标准要求,Cd和Pb元素的定量限稍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铝、铜、铁元素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2.1%~5.9%,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5(005)004【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锌铝铜;元素;分析【作者】李颖;冯秀梅;陆筱彬;陈连芳;陈君【作者单位】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4;TH744.15我国锌矿丰富,以锌合金替代铝合金和铜合金,在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成本以及合理使用本国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ZnAl6Cu1是铸造Zn-Al系合金,加入少量铜可提高其强度和耐蚀性。
ZnAl6Cu1既可直接铸造也可进行变形加工,熔点低,铸造加工性能好,可用于各种机械制造。
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用于锌合金的分析,具有制样方法简单、分析含量范围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较快、成本低等优点[1-3]。
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锌铝铜合金中7种元素进行分析,通过设立合适的分析条件来减少背景及元素间的干扰,使分析结果更准确、稳定,可应用于日常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214eae83d049649b665859.png)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编制说明(送审稿)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号)文件精神,《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负责,项目计划编号为,完成时间为年。
年月日~月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云南省昆明市组织召开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会议对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部分: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任务落实,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负责起草,参与起草单位有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理化中心、昆明冶金研究院、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所、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韶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验所。
项目编制工作组单位简介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是我国南方从事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化工产品、再生资源质量检测、欧盟环保()指令的有害物质检测、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咨询、评价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
先后隶属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年月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为广东省科学院属下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
中心是一个检测设备配套齐全、检测技术完备、人员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检测机构。
近十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
累计申请专利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件。
承担国家、省级各类项目余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余项,发表专著部,发表论文余篇。
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始建于年,年转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研究所坚持自主创新,形成了稀贵金属功能材料与焊接材料、铝合金功能材料与焊接材料、其他有色金属材料研发生产体系。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铜合金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铜合金](https://img.taocdn.com/s3/m/0be6a9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5.png)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合金中Ni、Zn、Mn、Fe、Pb摘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铜合金中Ni、Zn、Mn、Fe、Pb等元素,研究了基体元素和主量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干扰,选择适当的分析线及工作条件,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能满足国内外常见牌号铜合金中多种元素的分析。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 铜合金; 元素1 前言铜合金一般分为黄铜、青铜、白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铜合金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锌、硅、铝、锡、铅、锰、铁等。
例如铅黄铜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耐磨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等等。
铜合金中合金元素的不同,应用也不同,测定铜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非常重要。
铜合金的分析方法非常多,原子吸收作为非常成熟的分析设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其优越性。
本文采用盐硝混酸溶解铜合金,采用标准曲线法、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
本方法已成功用于黄铜、锡青铜、铍青铜、铝青铜、硅青铜、铅黄铜等材料的测试。
2 实验部分2.1 仪器及工作参数日本岛津公司AA-6800F型原子吸收光谱仪;Ni、Zn、Mn、Fe、Pb空心阴极灯。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1:2.2 试剂及标准实验用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去离子水。
镍标准溶液: 1 mg/ml;锌标准溶液: 0.1 mg/ml;锰标准溶液: 1 mg/ml;铁标准溶液: 1 mg/ml;铅标准溶液: 2 mg/ml;铜溶液: 5 mg/ml;硝盐混酸:(1+1+2)2.3 实验方法2.3.1 试样的处理:准确称取0.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 硝盐混酸(1+1+2),加热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根据待测元素的含量,适当稀释溶液,并补充硝盐混酸。
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于六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相当的铜溶液作为基底。
根据测量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依次加入不同体积待测溶液的标准溶液,加入20ml硝盐混酸,稀释至刻度,混匀。
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71748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c.png)
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1. 分光光度法,就像给铜含量做一个特别的“拍照”!比如说,我们把合金溶解后,让它和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有颜色的物质,然后通过测量颜色的深浅来确定铜含量。
哎呀,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可厉害啦,就好像有一双超级敏锐的“眼睛”在盯着铜呢!比如把合金样品放进去,它就能精确地检测到铜的存在和含量。
哇塞,科技的力量呀!
3. 碘量法哦,就如同一场有趣的“化学反应大作战”!打个比方,让合金和一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通过碘的用量来推算铜含量,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4. 电解法呀,感觉像是在给铜来一场“分离之旅”!好比把合金放入电解槽中,让铜乖乖地析出来,从而知道它的含量呢。
这可真妙呀!
5. X 射线荧光光谱法,那简直是像有个“神秘射线探测器”在工作呢!举个例子,用它一照合金,就能知道里面铜含量多少啦,好厉害哟!
6. 电化学分析法,这不就是给铜含量做一次“电子体检”嘛!就像我们体检抽血一样,从合金中获取信息来确定铜含量呢。
真的很新奇呢!
我觉得呀,这些测定方法都各有各的神奇之处,都能帮助我们准确了解合金中铜的含量呢!。
铝及铝合金及其成分检测方法介绍
![铝及铝合金及其成分检测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314c8390066f5335a8121e7.png)
铝及铝合金及其成分检测方法介绍
9×××系:该系是备用合金
2.铝合金材料系列牌号的检测
2.1 检测的必要性
由于铝合金的分类不同,所以各种系列铝合金有其特定用途。
然而大部分铝合金的产品,仅从外观是无法判断是否为合适牌号,可导致铝材的混用和错用情况发生,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2 检测的标准方法
目前国标规定的铝合金检测(仪器分析)标准方法,如下:
①GB/T 20975.25-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5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②GB/T 20975.26-2013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③GB/T 7999-2007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
④SN/T 1112-2002 铝锭中化学成分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 AES)法
目前判断铝合金牌号的标准,如下:
①GB/T 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②GB/T 1173-2013 铸造铝合金
③GB/T 15115-2009 压铸铝合金
④ASTM B179-2014 所有铸造工艺铸件用铝合金锭和溶融铝合金的规格
⑤ASTM B209M-2014 铝及铝合金薄板和中厚板的技术规范(米制)
结束语
通过以上标准规定的标准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铝合金的各种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的含量。
由测定结果可以: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铝合金是否为同种铝合金;判断铝合金是否为指定的牌号(包括国标和美标牌号);推荐未知牌号的铝合金合适的牌号(按需要可推荐国标和美标牌号)。
铝合金中的铜、铁、硅、镁、锰、钛测定
![铝合金中的铜、铁、硅、镁、锰、钛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9a7dbe07e21af45b207a86c.png)
铝合金中的铜、铁、硅、镁、锰、钛测定一、测铜、铁、镁、锰1、化学试剂:(1)硝酸:1+1 (2)40%HF(3)硼酸-尿素混合液:称10克硼酸溶于水中后,加尿素5克溶后稀至1000毫升,摇匀。
(4)PH9.2缓冲溶液:称氯化铵54克溶于适量水中,溶后加氨水7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
(5)BCO溶液:0.05%在分析天平上称BCO0.25克溶于50毫升热乙醇(1+2)中,溶完后加水至500毫升,溶不清可过滤。
(6)柠檬酸铵:50% (7)抗坏血酸:0.2%(2-3天使用)(8)邻菲罗啉:0.4%乙醇(1+2)溶液(9)六次甲基四胺:30%(10)氨水:1+1(当天配制)(11)三乙醇胺:1+1(12) EGTA-Pb溶液:在分析天平上称EGTA0.19克,加水200毫升,加热溶解,滴加氢氧化钠(10%)溶液助溶,溶完后调至中性;另取氯化铅0.153克(硝酸铅0.182克),溶于300毫升水中,将上述两液合并,调至中性,加水至1升。
(13)四乙烯五胺:1%(14)偶氮氯膦I:0.025%(华师大产)(15)PH10.5缓冲溶液:称硼砂21克,氢氧化钠4克,加水溶后至1升。
(16)EDTA-Na2:5%(17)定锰混合液:硝酸450毫升,磷酸72毫升,硝酸银7.2克,用水稀释至2升,摇匀,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2、分析方法:称0.1000克细薄样,置四氟烧杯中,加入硝酸(1+1)8毫升,HF2毫升,室温溶解,溶后加200毫升硼酸-尿素溶液(用容量瓶加),摇匀即为母液。
(1)铜的测定:分取母液20毫升于250毫升高型烧杯中,加柠檬酸铵(50%)5毫升,氨水(1+1)2毫升,PH9.2缓冲液5毫升,BCO溶液10毫升,摇匀后可放置10分钟(放置时间视室温而定),于第二通道以水作参比测定。
(2)铁的测定:分取母液20毫升于250毫升高型烧杯中,加抗坏血酸(0.2%)10毫升,邻菲罗啉溶液5毫升,六次甲基四胺溶液5毫升,摇匀后于第一通道以水作参比测定。
铜合金检验报告标准
![铜合金检验报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bbaf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c.png)
铜合金检验报告标准
1. 化学成分,铜合金的化学成分是其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
包
括铜含量、锌含量、镍含量等元素的含量分析。
通常会根据国家标
准或国际标准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和报告,比如GB/T 2040-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定火法重量法和光度法》。
2. 物理性能,铜合金的物理性能也是检验的重要内容,包括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会根据相关的标准进
行测试和报告,比如GB/T 5231-2001《铜及铜合金拉伸试验方法》。
3. 表面质量,铜合金制品的表面质量也是需要检验的内容,包
括表面光洁度、氧化层、裂纹、气孔等。
这些表面质量的检验会根
据相关的标准进行评定和报告,比如GB/T 1176-1987《铜及铜合金
表面缺陷检验方法》。
4. 尺寸偏差,铜合金制品的尺寸偏差也是需要检验的内容,包
括外径、内径、长度、平行度等尺寸偏差的检验。
通常会根据相关
的标准进行尺寸偏差的检测和报告,比如GB/T 1804-2000《铜及铜
合金制品尺寸允许偏差》。
总的来说,铜合金的检验报告标准涉及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和报告。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铜及铜合金铝量测定(滴定法)
![铜及铜合金铝量测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fc935a3b3567ec102d8ab9.png)
网
3.14 二甲酚橙溶液(2g/L)
3.1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 2EDTA)标准溶液 c(C10H14N2O8Na2 2H2O)=0.025
mol/L 将 9.3g Na2EDTA 溶于约 200mL 热水中 冷却移入 1 00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3.16 铝标准溶液 称取 1.000g 纯铝置于 150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 加入 20mL
0.02698 与 1.00mL 锌标准滴定溶液 c(Zn)=1.000 mol/L 质量 g/mol
中
相当的铝
国
分
析
网
4.2.5 加入 2 滴对硝基酚溶液 用氨水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然后滴加盐酸(1mol/L)
至溶液变无色 再根据铝含量按表 2 加入一定过量的盐酸(1mol/L) 加水至溶液
体积约 100mL 加热煮沸约 1.5min 冷却
4.2.6 加入 5mL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4 滴二甲酚橙液 用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
3. 试剂 3.1 氟化钠
3.2 硝酸(1+1) 3.3 盐酸(1+1) 3.4 盐酸(1+1)
国
3.5 盐酸 c(HCl)=1 mol/L
分 3.6 氨水( 0.90g/mL)
3.7 缓冲溶液 将 120g 无水乙酸钠溶解于水中 释至 1 000mL 混匀 此溶液约为 pH4.4
pH2 3 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3.0mL 烧杯中 以下按 13.2.4 13.2.7
条进行
按下式计算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式中 c 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mol/L
加入 130mL 盐酸(4.3)
ic滴定法定量测试金属材料元素成分
![ic滴定法定量测试金属材料元素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b35a6f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4.png)
ic滴定法定量测试金属材料元素成分摘要:一、引言二、IC 滴定法的原理和特点三、IC 滴定法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定量测试中的应用四、IC 滴定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金属材料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与其元素成分紧密相关。
因此,对金属材料元素成分的定量测试至关重要。
近年来,IC 滴定法作为一种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的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IC 滴定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定量测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IC 滴定法的原理和特点IC 滴定法,即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电位滴定原理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溶液中离子活度与电位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准确测定。
IC 滴定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高精度:IC 滴定法可以准确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活度,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定量分析。
2.广泛适用性:IC 滴定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3.简便快捷:IC 滴定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效率的要求。
4.可靠性高:IC 滴定法不受试样颜色、浊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三、IC 滴定法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定量测试中的应用IC 滴定法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定量测试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铁中元素成分的测定:IC 滴定法可以准确测定钢铁中的锰、镍、钼等元素的含量,有助于优化钢铁的性能和质量。
2.铝合金中元素成分的测定:IC 滴定法可以有效地测定铝合金中的硅、镁、锌等元素的含量,为铝合金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3.铜合金中元素成分的测定:IC 滴定法可以精确测量铜合金中的镍、钴、锌等元素的含量,有助于提高铜合金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
四、IC 滴定法的优势与局限性IC 滴定法在金属材料元素成分定量测试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优势:IC 滴定法具有高精度、广泛适用性、简便快捷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满足金属材料元素成分的定量测试需求。
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铜合金中铜铝锌铅铁镍锰元素测定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铜合金中铜铝锌铅铁镍锰元素测定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b7fd11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3.png)
铜合金中铜铝锌铅铁镍锰元素测定法铜合金就是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
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
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
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
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铜合金中铜铝锌铅铁镍锰元素测定法:元素分析仪可测定铜合金中的铜、铝、锌、铅、铁、镍、锰等元素的化学成分。
一、铜的测定:EDTA光度法方法提要:试样经浓盐酸—过氧化氢分解,驱尽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的CU2+和EDTA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
EDTA既是显色剂,又是隐蔽剂,铜合金中的其它金属元素基本不干扰,因而形成了高含量铜的光度法测定。
试剂:盐酸:P=1.19b、过氧化氢:30%C、EDTA:4%分析操作步骤:称取试样100mg2份于50ml钢铁量瓶中,一作显色液,另一份作参比液。
显色液:加入3ml盐酸,2ml过氧化氢,摇匀后低温加热溶解完全,煮沸驱尽过量的过氧化氢,取下稍冷,加入5mlEDTA溶液,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
参比液:同上操作,驱尽过氧化氢后直接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
于TP-BS3A型元素分析仪第三通道测量含量。
二、铝、锌、铅、铁、镍、锰的联合光度法测定母液制备:试剂及分析操作步同—中参比液的制备。
1、铝的测定:铬天青S光度法试剂:a、2.4一二硝基苯酚:0.2%用1+1的无水乙醇配制;b、硫脲:5%c、氟化铵:0.5%d、六次甲基四胺:30%e、铬天青S:0.025%,用1+1的无水乙醇配制f、氨水:1+5g、硝酸:1+20分析操作步骤:分取2ml母液于100ml量瓶中(2份),作显色液和参比液。
显色液:加2滴2.4一二硝基苯酚,用氨水调至溶液刚变黄,再用稀硝酸,滴至无色并过量2ml,加入10ml硫脲,摇匀,精确加入5ml铬天青S溶液,摇匀,加入1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铜合金中Pb、Zn、Sn元素的检测方法
![铜合金中Pb、Zn、Sn元素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ef00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d.png)
铜合金中Pb、Zn、Sn元素的检测方法摘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光谱法测定了铜合金中Pb、Zn、Sn元素,研究了主量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干扰,选择适当的分析线及工作条件,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光谱法主要优点是能够准确、快速、简便,能满足国内外常见牌号铜合金中多种元素的分析。
全国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学术会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同时测定铜合金中主量、常量、微量元素的方法探讨。
通过对仪器分析谱线的研究及测试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铜合金中主量、常量、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方法,应用于铜合金中所有元素的测定。
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法铜合金主量、常量和微量元素引言:铜合金一般分为黄铜、青铜、白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铜合金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锌、硅、铝、锡、铅、锰、铁等。
例如铅黄铜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耐磨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等等。
铜合金中合金元素的不同,应用也不同,测定铜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非常重要。
目前铜合金的分析方法有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但对于一次溶样一份母液同时测定主量、常量、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仪器分析谱线的研究及测试条件的优化,探讨了铜合金中主量、常量、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条件,灵敏线测定微量元素,次灵敏线测定常量元素,弱线测定主量元素,建立了铜合金中主量、常量、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方法,应用于铜合金中所有元素的分析测定。
铜合金的分析方法非常多,原子吸收作为非常成熟的分析设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其优越性。
一、ICAP6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铜合金中Pb、Zn、Sn元素1. 实验部分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iCAP6300 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ThermoFisher 公司):玻璃同心雾化器,垂直炬管。
铝合金中镁、铁、锰、铜、锌、镍的测定
![铝合金中镁、铁、锰、铜、锌、镍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46f8ed976a20029bd642dfc.png)
摘 要 : 绍 丁用 I P—A S法 同时 洲 定 拓 旮 空 中镬 、 、 、 、 、 元 素 的 方 法 . 定 结 果 与 标 介 c E 轶 锰 铜 锌 镍 制
准 值 相 符 , 培 出 了谊 方 法 的精 密度 、 确 度 。 并 准
裹 2 标 准 焉 列溶 液 的 质量 井 数 ;
1 s 分 析 步 骤 .
mL 过 氧 化 氢 ( + 1 , 慢 加 热 至 完 全 溶解 。煮 沸 到 1 )缓 出 现 大 气 泡 , 下 冷 却 , 溶 液 转 移 到 j 容 量 取 将 OmI
称取 试样 0 2 O , 于 10 . 0 g 置 0 mL的 锥 形 瓶 中 . 5 加 入 2 盐酸 (+1 , 剧烈反 应停 止后 , 入 2 0mL 1 )待 加
1 2 仪器及 工作条 件 . I P-2 7 C - 0 0型 时序式 电感 耦合 等离 子体发 射 光
谱 仪 . R 发 生 器 频 率 为 4 . 8MHz 入 射 功 率 为 其 F 06 ;
以配制 标准储 备 液 , 再按 要 求 配制 相应 的标 准 系列
溶液t 表 2。 见 )
经 济各个 领域产 生重 大的 影响 。 目前应用 于铝 合金 化 学成 分分 析 的 方法 比较 多 , 中有 已颁 布的 国家 其 标 准方法 , 还有未 纳入 标准方 法 的仪 器分 析方 法 随 着社 会 的进步 , 学技 术 突飞猛进 , 多 实验室 的仪 科 许
为 1 0 1 mi 观 察 高度在线 圈上 方 1 I1延迟 . 3 / n: I 5NN ; 时 间 为 3 ; 分 次 数 为 3次 ; 液 提 升 量 为 2 0 0 积 试
合金元素测试
![合金元素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51065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9.png)
合金元素测试一、引言合金元素测试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准确测定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业效率以及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合金元素测试的目的1.质量控制:通过测试合金元素,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符合预设标准。
这种质量控制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材料鉴别:合金元素测试有助于确定合金的类型、组成和来源,从而为材料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3.性能评估: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通过测试合金元素,可以对材料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估,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三、测试方法概述1.化学分析法:该方法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溶解、分离和测定合金样品中的元素来获得元素含量。
常用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等。
2.仪器分析法:包括光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特定的仪器检测合金样品中的元素。
其中,光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3.显微分析法:利用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并利用能谱仪确定元素分布。
该方法适用于表面分析,尤其适用于对微小区域进行元素分析。
4.物理测试法:通过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推算出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高温环境下材料的测试。
四、实际应用1.钢铁工业: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通过测试合金元素,控制钢的成分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对钢板进行合金元素测试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有色金属工业:在铝、铜、镍等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中,测试合金元素的含量对于确保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至关重要。
例如,飞机制造业需要高纯度铝合金以保持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3.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极为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合金中Si、Cu、Fe、Mn、Ti、Mg、Cr、
Pb、Zn元素的测定
母液的配制:
1、硝酸溶液:1+1
2、氢氟酸:市售
3、饱和硼酸溶液:30克硼酸加500ml水加热溶解后冷却
称取样品100mg置于塑料烧杯中,加入硝酸溶液(1+1)6ml,用塑料吸管加入氢氟酸2ml,室温溶解(若有少量不溶物,可低温加热溶解)后,驱除黄烟,加入饱和硼酸溶液40ml,摇动片刻,加入蒸馏水200ml,摇匀,此为母液。
一、硅的测定(1)
1、化学试剂:
(1)钼酸铵溶液:5%
(2)硫草混酸:62.5ml硫酸慢慢加入435ml水中搅匀,加草酸铵7.5g溶解。
(3)硫酸亚铁铵溶液6%:每500ml溶液中加1ml浓硫酸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5ml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钼酸铵溶液5ml,于沸水浴中加热30秒,取下,加入硫草混酸40ml,硫酸亚铁铵溶液10ml,稀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
二、铜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PH9.2缓冲液—柠檬酸三铵混合液:PH9.2缓冲液450ml与柠檬酸三铵
溶液(5%)50ml混合。
PH9.2缓冲液:27克氯化铵,31.5ml氨水用水稀至500ml
柠檬酸三铵溶液(5%):柠檬酸三铵2.5克+50ml蒸馏水(2)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溶液:称取BCO0. 5g溶于60ml热乙醇(1+2)
中(水浴),溶完后加入蒸馏水450ml。
乙醇(1+2):20ml 无水乙醇+40ml蒸馏水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1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PH9.2缓冲液—柠檬酸三铵混合液20ml,双环乙酮草酰二腙(BCO)溶液溶液5ml,加水40ml摇匀,放置10分钟,以水为参比。
三、铁的测定(2)
1、化学试剂:
(1)0.2%抗坏血酸
(2)0.4%邻菲罗啉溶液:乙醇1+2配制
(3)30%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2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抗坏血酸,5ml邻菲罗啉溶液,5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摇匀,以水为参比。
四、锰的测定(2)
1、化学试剂:
(1)定锰溶液:硝酸银1g溶于470ml蒸馏水中,加入磷酸10ml,硝酸20ml。
(2)过硫酸铵溶液:20%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2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定锰溶液5ml,过硫酸铵溶液5ml,加热至微沸30s,取下放置1分钟,流水冷却,以水为参比。
五、钛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抗坏血酸溶液:1%(1+1乙醇溶液)
(2)二安替比啉甲烷4%:10ml硫酸加入60ml蒸馏水中,加入30ml盐酸,
加入4g二安替比啉甲烷。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2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抗坏血酸溶液,10ml二安替比林甲烷,放置15-20分钟,以水为参比。
六、镁的测定(4)
1、化学试剂:
(1)三乙醇胺溶液:1+1
(2)乙二胺:1+50
(3)偶氮氯瞵Ⅰ:0.025%
(4)EDTA—2Na:5%
(5)邻菲罗啉溶液:0.4% 乙醇1+2配制
(6)缓冲溶液(PH=10.5):取21g硼砂,4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至1000ml。
(7)EGTA—Pb溶液:称取EGTA0.19g于2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并滴
加氢氧化钠(10%)至刚好溶解;另取氯化铅0.153g
溶于200ml水中,冷却,调至中性,将两液混合加
水稀至1000ml。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5ml于100ml两用瓶中,依次加入5ml三乙醇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20ml EGTA—Pb溶液,2ml乙二胺溶液,,5ml缓冲溶液(PH=10.5),5ml偶氮氯瞵Ⅰ溶液,每加一种试剂均要摇匀,以水稀至100ml,摇匀。
倒出部分溶液,滴加EDTA溶液5~6滴褪色为参比。
七、铬的测定(2)
1、化学试剂:
(1)硫磷混酸:470ml水中加硫酸15ml,磷酸15ml;
(2)高锰酸钾溶液:0.2%
(3)尿素溶液:10%
(4)亚硝酸钠溶液:2%
(5)二苯偕肼溶液:称取邻苯二甲酸酐4g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水浴溶
解),加入二苯偕肼0.5g,溶解后存于棕色瓶中。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2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硫磷混酸10ml,加热至沸,滴加高锰酸钾至恰呈红色,继续加热2分钟,取下稍冷却,加入尿素溶液5ml,滴加亚硝酸钠至红色刚好褪去,加入二苯偕肼溶液1ml。
以水为参比。
八、锌的测定(2)
1、化学试剂:
(1)氯化铵溶液:10%
(2)氟化钠溶液:5%过滤后使用
(3)硝酸:1+3,1+1
(4)氨水:1+1
(5)盐酸:1+20
(6)对硝基苯酚:0.1%乙醇溶液
(7)抗坏血酸溶液:1%现配
(8)PH=5.8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50g乙酸铵溶于水中并稀至550ml,
加入冰乙酸6ml搅匀;
(9)0.1%二甲苯酚橙溶液:0.5g试剂溶于少量水中,稀至500ml
(10)硫脲溶液:5%
2、分析步骤
吸取母液10ml于50ml两用瓶中,加入硝酸(1+3) 1ml,氯化铵10ml,对硝基苯酚1滴,以(1+1)氨水滴至恰呈黄色,滴加(1+20)盐酸至无色,加硫脲2ml,抗坏血酸1ml,氟化钠5ml,缓冲溶液10ml,摇匀准确加入二甲苯酚橙溶液3ml,稀至刻度。
九、锡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硫酸溶液:取45ml硫酸于100 ml水中,冷却后,以水稀至200ml;
(2)氢氟酸
(3)过氧化氢
(4)硝酸:(1+1)
(5)酒石酸溶液5%
(6)抗坏血酸2%现配
(7)动物胶溶液0.25%现配
(8)苯基荧光酮溶液(0.3g/L):取0.1克苯基萤光酮溶于150ml乙醇中,
加入10ml硫酸溶液,7ml水,放置一天,
过滤定至瓶中,用乙醇稀到330ml。
2、分析步骤
取试样250mg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硫酸溶液19ml,中温慢慢加热至基本无小气泡,待反应停止后,(如瓶中溶液过份蒸发,可适当补加少许水,)加入过氧化氢5~6滴,用塑料滴管滴加入氢氟酸2ml,摇动片刻,加热至无小气泡,滴加硝酸(1+1)至清亮过滤,过滤后以水稀至刻度。
吸取母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补加硫酸溶液2.4ml,加入酒石酸溶液(5%)2ml,抗坏血酸(2%)5ml,动物胶溶液(0.25%)2ml,苯基荧光酮溶液(0.3g/L)2.5ml,以水稀至刻度,放置40min。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盐酸
(2)过氧化氢(30%)
(3)EDTA:5%
2、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40mg于100mg两用瓶中,加入盐酸2ml,过氧化氢(30%)1ml,中温加热溶解后,加少量水冲洗瓶内壁,加热煮沸,取下流水冷却后,加入EDTA10ml,用水稀至刻度。
铜合金中铅、铁的测定
母液的配制:
1、化学试剂:
(1)盐酸
(2)过氧化氢(30%)
2、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00mg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盐酸2ml,过氧化氢(30%)1ml,中温加热溶解后,加少量水冲洗瓶内壁,加热煮沸,取下流水冷却后,用水稀至刻度。
铅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磷酸:1+4
(2)铜合金铅试剂:0.05%
2、分析步骤
空白液:于50ml两用瓶中,加4ml磷酸,9ml铜合金铅试剂,稀至刻度。
显色液:取2ml母液于50ml两用瓶中,加4ml磷酸,9ml铜合金铅试剂,用水稀至刻度。
铁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抗坏血酸溶液:0.2%
(2)二安替比啉甲烷:1%(用盐酸2+98配置)
2、分析步骤
取母液5ml于50ml两用瓶中。
显色液:加入二安替比啉甲烷10ml,稀至刻度,5分钟后,以空白为参比。
空白液:加入抗坏血酸溶液20ml,稀至刻度。
注:含锡试样,应在移取母液后,加入10%氯化铵溶液10ml。
若试样不含Ti,空白液可直接用水代替。
磷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混和酸:水280ml+盐酸60 ml +硝酸160 ml
(2)过氧化氢(1+9):过氧化氢10 ml +水90 ml
(3)钒酸铵溶液(2.5g/ L):称取1.25g钒酸铵溶解于250ml水中,加
10ml硝酸(1+1),用水稀至500ml (4)钼酸铵溶液(50g/ L):钼酸铵25g加水至500 ml
2、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0.5克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混合酸40ml,低温加热溶解后,加入过氧化氢(1+9)2ml,继续加热微沸2~3分钟,取下稍冷,加入20ml 钒酸铵溶液,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显示液:取25ml于50ml两用瓶中加10ml钼酸铵溶液,以水稀至刻度,摇匀
放置5分钟。
空白液:取25ml于50ml两用瓶中以水稀至50ml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