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1)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比例尺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地图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建筑图纸等含有比例尺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比例尺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尺的应用。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强调比例尺的三要素: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关系。

3. 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介绍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如1:1000;图形比例尺则是通过绘制一条带有标记的线段来表示,如1厘米代表1000米。

4. 比例尺的应用(1)地图比例尺的应用结合地图实例,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2)建筑图纸比例尺的应用展示建筑图纸,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建筑物的实际尺寸。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例尺在建筑图纸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提醒学生注意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生:以一当十。

(指名回答)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

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

(指名回答)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

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二、意义构建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生画师巡视)(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

四3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3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猜,一只小蚂蚁从我们这里一直爬到北京,只用了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给予肯定评价)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却可以用一张并不是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中国地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生1: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生2:它们都按一定的比缩小了。

2.设疑。

四幅中国地图都是按怎样的比缩小的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画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比例尺的认识)操作指导在展示中国地图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探究,了解比例尺的意义1.导学提纲。

(自学教材52页例1上面的文字内容)(1)什么叫作比例尺?比例尺是比还是尺?(2)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比例尺有什么作用?(4)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2.交流汇报。

预设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

授课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并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求实际距离。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单位之间的换算:1米=()厘米1千米=()米1千米=()厘米师:请同学们在自身纸上画出长9米,宽7米的教室地面来。

生1:哪有那么大的本子?不够画怎么办?生2: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图形的放缩,把教室的长和宽都缩小一定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

师:你的想法很对,跟笑笑同学的想法一样(用课件出示笑笑家的平面图),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新问题?生:在图的右下方有“比例尺1:100”师:观察真仔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建构有意义师:笑笑家的平面图是按照什么比来画的?也就是把实际的大小给放大还是缩小了?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同学讨论并汇报:(1)图上距离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3)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比例尺有这样的意义,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练一练: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师: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出示三幅不同大小的中国地图,让同学们说说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让同学们体会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运用比例尺大一幅大图给缩小,形状并没有发生改变。

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听好了。

老师从青坑到英德坐汽车用了一个半小时,为什么一只蚂蚁从青坑到英德只用了5秒钟呢?课件出示一系列数值比例尺,引导学生归纳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1)》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1)》优质教案

第4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12000000=1 :500000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 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 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

2.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 地图上的距离÷ 实际距离。

3. 比例尺的应用: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比例尺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比例尺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程度。

3. 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4.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新知”部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节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节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节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节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4单元的第3节,主要讲解比例尺的认识。

教材中包含了比例尺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进行比例尺的换算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分类和换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尺的换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尺。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分类和换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尺子、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分类和换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比例尺的换算。

3. 例题讲解: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比例尺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尺的认识1. 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分类:放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3. 换算方法: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说明比例尺的分类。

答案: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答案:1:1000000 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或者10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地图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并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比例尺的实际应用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_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_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_》摘要:人教版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学习容,运用比例尺有关知识通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生活些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有关知识通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义生活些实际问题【学习程人教版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学习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53,5,55页【学习目标】、让学生实践活动体验生活要比例尺、通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义了比例尺含义3、运用比例尺有关知识通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生活些实际问题、学生主探合作交流逐步形成分析问题、问题能力和创新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习惯【学习重】正确理比例尺含义【学习难】运用比例尺有关知识通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义生活些实际问题【学习程】、激趣引入、师学们今天我们上新课前先猜脑筋急弯我们每天上学到学校要0分钟可是只蚂蚁只用了5秒钟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设计图利用学生感兴趣话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知欲】、引入新知师说说你是怎么猜到?那么今天我就向介绍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二、交流学习初步感知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根据课前预习提纲组交流形成共识学习提示()什么是比例尺?你哪见?()你会比例尺吗?怎样?(3)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你会改写吗?改写要什么?()你觉得学习比例尺知识对我们生活有什么用?【设计图渗透翻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学习识和预习能力】展示汇报完善认知选择汇报容(指名答)其他组补充【设计图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3 观看微课提升认识我们看看老师学到知识和你们相吗?看谁会听课【设计图通微课从两各层次助学生学习丰富和完善对节知识掌握;二通练习规答题基方法及写格式】桌说化知识和桌说说你收获吧【设计图加深理记忆知识从而问题】三、尝试练习巩固知识设计座厂房平面图上用0厘米距离表示地面上0米距离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比比例尺是∶6000000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距离是5厘米.南京到北京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千米? 3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60米你能按000比例将它画纸上吗?【设计图通不层次题目分析答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效】四全课总结师通前面学习你能谈谈己收获吗?【设计图利用板将节知识进行梳理助学生化知识】板设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数值比例尺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设计图板容是学生展示步板能够加深记忆助学生结更梳理知识形成知识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1 比例尺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1 比例尺  人教版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比例的应用》中的第一课时《比例尺》。

学情分析:比例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概念,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去找出比例尺,讨论比例尺的意义,从而利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不同的地图,量出地图上相同两地距离,讨论不同地图上,图上距离为什么不一样。

(二)数学思考:能找出地图上所有的比例尺,掌握比例尺的意义。

(三)问题解决:利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事先调查的数据表、各地地图若干份、5米卷尺若干把、课件。

教学过程:一、汇报数据,理解概念。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数据。

学生在课前分小组完成调查的数据,并完成了表1中的内容。

表12、理解图上距离。

(1)每个小组用不同的地图,量出深圳到广州,深圳到北京的距离。

(2)学生分组讨论:①地图上量这样的距离叫什么距离?(图上距离)②为什么同是两地,图上距离不一样?(3)汇报结果:地图有大有小,不同地图;比例尺不一样。

3、理解比例尺。

(1)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2)引出概念: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3)剖析关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二、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师生共同解决例题1中的问题。

例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 。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12000000=1:50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第1课时 比例尺(1)——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1课时  比例尺(1)——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100)
(。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1 100

(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4)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100 )cm或( 1 )m

你还见过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吗?
例如,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
,这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写成 1

100000000
一幅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 ,这是 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 50km的实际距离。
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 数值比例尺吗?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提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关键 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6m=600cm
4∶600=1∶150
6m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15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cm=20mm 20∶5=4∶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4∶1。
(教材P54 练习十T1)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 尺表示出来吗?
30000000cm=300km
0 300km
(教材P54 练习十T2)
3.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6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4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想一想
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比例尺的应用,包括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3.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地图、建筑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幅地图为例,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举例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1:1000、1/1000等。

3. 比例尺的应用:讲解比例尺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中的应用,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对应实际距离1000厘米。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尺计算:以一个建筑设计图为例,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定义;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 比例尺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中的应用;4.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比例尺的概念。

2. 请用一个例子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一张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为1:1000,求实际距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例尺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比例尺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一、引入。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例尺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究。

学习任务一:把实际距离画在纸上师: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

由现场听课的部分老师来自山东菏泽引出“菏泽到北京大约600千米”,提出学习任务1:你能在纸上画出这段距离吗?学生尝试画图,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全班交流。

让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讲解自己是怎样在纸上画出600千米的。

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逐次进行板书(有序排列,一列是“图上距离”,另一列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6厘米 600千米3厘米 600千米10厘米 600千米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不同点:缩小的比例不同。

师:在画图上,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比例尺。

归纳:一幅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任务二:求比例尺师:以6厘米这幅图为例,怎样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呢?1.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先统一单位,再化简成前项是1的比。

3.让学生独立求出另两幅图的比例尺,巩固求比例尺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两种比例尺表示方法的互化出示地图,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讨论1:如何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强调线段比例尺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带上单位。

讨论2.如何将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全班交流。

三、练习。

1.认识“放大比例尺”2.分层练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2】篇〗课题比例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丈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喜欢脑筋急转弯吗?老师给大家出一个,临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600km,开车大约需要7小时,可是一只蚂蚁只用了5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临沂,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猜:蚂蚁可能在从北京到临沂的地图上爬。

师:对了。

蚂蚁爬的是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板书:图上距离)而我们开车所行的是从临沂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板书:实际距离)师:看,在这幅地图上(出示第一幅地图)从临沂到北京蚂蚁只用了4秒钟,(出示第二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上蚂蚁用4秒钟还能到达吗?(出示第三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上呢?师:为什么同样是从临沂到北京,有的只需4秒钟就能到达,而有的却到达不了呢?(地图有大有小)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地图,它们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却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才说,可先让学生说)是因为人们在制作这三幅地图时所用的比例尺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自主学习我能行1、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生1:什么叫比例尺?生2:怎样求比例尺?生3:比例尺是尺吗?生4:比例尺有几种形式?看来对于比例尺我们同学有许多的疑问,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你们从书上了解到什么叫比例尺?(是个比板书于课题后)前项是什么?后项呢?(在板书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中加入“:”)那就是说只要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能求出比例尺,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按表现形式比例尺可以分为几种。

(1)师:像1:100,1:5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我们叫它(数值比例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尺》(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它是地图绘制和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图上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地图上的两城市间距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通过比例尺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实际距离为500公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尺的定义和比例尺的转换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比例尺的换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和比例尺绘制一个缩小版的学校平面图。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例尺》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数量关系与空间观念:通过比例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图距离计算、平面图绘制等,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比例尺》这一章节,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准,导致在后续的计算和应用中出错。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举例:如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公里,比例尺为1:100000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1 比例尺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1 比例尺   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1 比例尺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比例尺的应用;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2)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1)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分数表示,如1:100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00厘米。

3. 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 = 地图上的距离÷ 实际距离;(2)举例说明:如果地图上的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实际距离为500公里,求比例尺。

4. 比例尺的应用(1)地图上的比例尺;(2)建筑设计图纸的比例尺;(3)其他实际应用场景。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例尺?(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1)总结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2)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尺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1)|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比例尺。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应用3.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地图、设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 比例尺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

4. 练习与讨论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比例尺的拓展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例尺应用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教学内容《比例尺》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3.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地图、平面图等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平面图、比例尺模型。

2. 学具: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平面图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比例尺的存在,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好奇心。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比例尺的定义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3. 讲解:教师对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换算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比例尺的应用。

4. 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2. 板书内容: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换算方法比例尺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提高题: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的距离、面积等。

3. 拓展题:研究比例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摄影、工程设计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比例尺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千米=( )米=( )厘米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二、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

(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知识。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让学生读题。

指名回答:“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0厘米 : 10米请你独立尝试一下,全班交流,校对答案。

教师总结: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然后化简。

然后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第一课时)教案

比例尺(第一课时)教案
师:其实老师也画了一幅,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么?(出示长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
师:在绘制平面图或者地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个时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者 。
活动二:比例尺的认识
师:你认识图中的比例尺么?
活动要求:①结合书本,向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认识;
②全班汇总信息,小结。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纸,请你和同伴讨论一下这样的比例尺有怎么样的实际意义?
全班补充:比例尺的新信息(可以从用途,前后项,形式等方面总结)
师:今天大家对比例尺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们喜欢线段比例尺还是数值比例尺?(举手投票)好的,那么既然喜欢两种的同学都有,我们就来把两种比例尺改写一下吧。
活动三:比例尺的转化与计算
你能将两幅地图中的比例尺分别换成另一种形式么?请你和同桌各自选择一种比例尺进行转换,并与ta说一说你是怎么换的。
50米()
1:99000()
活动反思:你觉得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今天的知识已经学习完毕了,你是否真的掌握了么?来练习一下吧。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课时学习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写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并能分类不同的比例尺,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
3.学生能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掌握两种比例尺之间的转化,学会计算比例尺。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比例尺计算问题。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4单元《比例尺1》教案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4单元《比例尺1》教案

3.比例的应用4.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内容教科书P51例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

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100,宽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 200,宽缩小到原来的1400,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

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

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100,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用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1)]【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尺(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
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