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试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莲说》位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这一单元开始,文言文都采取集中编排的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一个由表及里的效果。
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它文字优美,意蕴深远,借托物言志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古人的君子之风。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难词难句,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衬托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正衬、反衬在文中的作用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1、情景教学法
2、自主质疑法
学法:1、诵读法
2、合作交流法。
五、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造阶段,因此,他们乐于从美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学生虽已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对文言文的赏析能力还较低。因此,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诵读、讨论、创作中来,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分析研讨课文—课外作业设计—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简介莲的动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又叫做莲花,它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吟诵的对象。在北宋时期,就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他凭栏远望,看着自己亲手种的莲花,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一篇传世名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爱莲说》。
2、初步感知课文。
一解题
1.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马说》,复习“说”的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2.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二诵读课文
1、听录音,然后朗读:
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3齐读课文。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疏通文意
参考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出示下列句子检查翻译情况)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分析研讨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后合作探究:
(1)、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作者通过外形的描写,用一句话概括了莲的内在气质,请同学们找出。
莲,花之君子者也。
(4)、作者借花喻人,揭示了花中蕴涵的君子品质,请把描写莲花的句子与揭示君子品质的句子连线。
莲君子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不攀附权贵
中通外直独立高洁
不蔓不枝美名远扬
香远益清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亭亭净植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尊敬(5)、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几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学生分组讨论)
花象征感情作用
莲花花之君子者赞美主旨
(周敦颐)
菊花花之隐逸者惋惜正衬
(陶渊明)
牡丹花之富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