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 神州谣》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 神州谣》教学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7a011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49.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神州谣》教学反思(一)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成功之处: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神州谣》教学反思(二)《神州谣》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
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
“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
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
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bb4f1e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c.png)
《神州谣》教学反思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州谣》教学反思1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神州谣》教学反思2《神州瑶》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童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在讲第一课时时,我注重把识字和感受中国的山川美作为学习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准确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或造句。
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发现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https://img.taocdn.com/s3/m/3d96d094d1f34693daef3eb3.png)
《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本堂的一重要教学手段是图文结合,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认读生字,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握课文特色,挖掘与之配合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课一得。
本节课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良好,学生的识字学习热情高涨,尤其在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画面”这一难点时。
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
在图片展示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不足之处是在突破教学难点示范赏析“黄河奔,长江涌”后,应放手多让学生发表感受,多让学生朗读感悟,老师的参与有点多。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1c2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第【1】篇〗在本次教学中引入各地地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对“神州”一词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从课题入手,解决“州”字的读写。
在识字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为己用。
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同时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会在小组中主动探究交流,不仅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在读中问,在问中学,在学中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第【2】篇〗《神州瑶》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童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在讲第一课时时,我注重把识字和感受中国的山川美作为学习的重点。
在识字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准确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或造句。
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发现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
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
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
今后的课堂,我要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多一些教育机智,把关注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节课结束,我感觉本节课的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却暴露了很多的不足。
比如:语言不够亲切,缺少童趣,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1bed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b.png)
《识字1:神州谣》教学反思
一、本课是识字课,识字教学是重点之一。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如猜字游戏、看字形演变、生字与熟字组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然后回归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义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二、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首先,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借助语言文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然后借助图片启发想象,进一步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同时借助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各民族的深情厚谊,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80af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通用7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 1《神州谣》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全文有四个小节。
第1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2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3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4小节写了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儿歌句式整齐,每节四句,每句三字,韵脚a和ong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第1、第3节押a韵,第2、第4节押o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由于本课是识字课,所以识字教学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如猜字游戏,看字形演变,生字与熟字组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然后回归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义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教学中,我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首先,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借助语言文字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然后借助启发想象,进一步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同时借助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各民族的深厚情谊,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课后拓展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词后又推荐了一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反思 2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d681e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神州谣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韵文,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并以启发学生想象,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进行交流。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板块主题是识字,所以本课设计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同时以课件辅助理解文中的“涌”“州”等新接触的、难以理解的字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教学目标:1.认识“涌、峰、耸、州”等字,会写“州、岛、民、族”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3.想象画面,抓关键词感受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美。
模仿写法编歌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识记“州”字1.师: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一只大公鸡)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神州”。
“州”是翘舌音,谁来读。
(正音)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写课题。
(齐读课题)3.识记“州”字。
①记字形。
“州”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川)字理识记“州”。
川指河流,那些点就是一个个小岛,州呀就是水中的一块陆地。
(出示)②联系生活组词。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名中有“州”字吗?(广州、苏州、杭州、扬州等,出示)③书写“州”字。
指导书写:中间稍短,三点朝向不一。
(引导学生发现,三点有什么不一样呢?)二、初读课文,检查正音1.出示自读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
①请四位小朋友分节朗读,相机正音,难读的句子再读一遍:后鼻音“涌、峰、耸”,前鼻音“奋”,“繁荣”。
②同桌互读。
小朋友把一个个难读的字都读准了,现在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要读得比第一遍更好哦!三、学习第一节,感知中国美1.认识别称。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d7b32825c52cc58bd6beee.png)
《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
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
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观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观课记录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cbd2f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观课记录及教学反思刘老师:今天听了牛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神州谣》一课,从课上,能感受到教师对文本钻研的深度、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感受到教师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引领学生由浅层的文字走向深入。
让我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也让我对于孩子们刮目相看。
神州谣是一篇识字课,在经过第一课扎实的识字后,牛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不错的阅读课。
在整堂课中教师的核心思想是“教—学—评一致性”,其设计思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的问题。
孟老师:牛老师整体个人素质较好,教态大方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流畅。
在教学中牛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说话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
但在感悟第一小节中我建议应适当加入图片,图文结合,再去感悟“山川美,可入画”更好一些。
当学生说到用“自豪”与“赞美” 的语气来读时,教师仅让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而忽略用自傲的语气来读。
学情抓得不精准。
建议教师改正。
张老师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读出了节奏,读出了感情。
但在对于第二小节的仿写中,牛老师的设计过于单一。
在我们的国家,著名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非常多,比如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西安兵马俑,还有杭州,西湖,漓江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素材,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景观,结合第二小节进行仿写。
另外在历史上有非常多的诗人对黄河长江、长城有描写,比如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让学生在下课之后搜集整理和黄河、长江有关的诗进行读和背诵。
识字 1《神州谣》教后反思《神州谣》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气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949a7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反思第【1】篇〗本次大教研活动我选的课题是《神州谣》,教学目标主要是朗读和识字,借以感受中国的山川美。
上完课后,总体感觉,目标是基本达成了,但在上课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不足。
正如聂校长所说,语言过于书面化,不富有童趣,生本意识不强。
我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两个大问题,每次上课,总是容易忽略倾听坐着的学生的“私语”,忽略他们的.课堂行为,在抛出问题时,也没有根据儿童特点设计一些更贴近他们的自然亲切的语言。
为此,在近期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设计儿童化的语言。
就拿这堂课来说,我在介绍中国美景时,使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晦涩难懂。
再者,在朗读指导时,对于孩子不太好的表现有些嘲讽。
对于低段的孩子们来说,有时候,我应及时地哄一哄,多鼓励。
识字方面,在上课时给某个生字编个小故事,给某个内容编个儿歌,相信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
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
在课堂上的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另外的四十多个孩子就被忽略了,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没兴趣时,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时,他们就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
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
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
以后的课堂,我要多点灵动,多点随机应变,把关注点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
另外,文本解读也不能马虎。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总是被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或者当学生出现各种答案我却点到为止,不能再进一步,这都是文本解读不深入的原因,我想,未来我应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反思第【2】篇〗《神州谣》教学反思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注重了学生两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引导学生感知祖国“山川美”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建立起了文字与画面的联系,因而学生能够凭借对图画的观感自然生发对祖国山川气势汹涌、雄伟壮观的由衷赞叹,进而激发起内心的自豪之情。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一:神州谣》教学反思2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一:神州谣》教学反思2](https://img.taocdn.com/s3/m/131e94e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1.png)
《识字一:神州谣》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一、成功之处: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本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图文结合,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认读生字,学生的习得效果良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握课文特色,挖掘与之配合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课一得。
本节课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良好,学生识字的学习热情高涨,尤其在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画面”这一难点时。
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
在图片展示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二、不足之处:(一)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二)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三)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四)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三、改进措施:(一)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二)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三)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四)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案与教学反思)识字1 神州谣
![(教案与教学反思)识字1 神州谣](https://img.taocdn.com/s3/m/20f4fd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0.png)
识字1神州谣[教学目标]1.会认“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一、单元导入1.出示祖国地图,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哪些名字吗?我么也被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打开目录,看看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哪些课文?第二单元我们将开启中国传统文化之旅,《神州谣》带我们欣赏祖国风光,《传统节日》带我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贝”的故事》带我们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中国美食》带我们品尝中国美食。
2.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在中国民间流传的歌通常称为神州谣。
它就像歌曲《大中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
(听歌曲《大中国》板书课题)3.出示“州”字的汉字演变图,与“川洲”比较。
生活中,你听过“州”这个字吗?我们的家乡丹江口曾经也叫“均州”,水库下淹没的这座千年古城就是均州古城,现在在丹江口还有很多地方用“州”命名,如均州老街、均州码头。
学习书写“州”字。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会写字做上标记!2.读课后的生字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齐读、指读、开火车认读。
)3.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浓”都是三点水旁,“隔、陆”都是双耳旁。
(2)利用熟字识记。
加一加:“耸、峡、浓、奋、华”。
换一换:通-涌;锋-峰。
(3)联系生活识记。
如,结合地名识记,峡—三峡。
(4)结合语境识记。
“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借助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4.识字游戏:唱歌谣,你认识这些“音符”吗?三、指导书写,读记词语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任选其中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对“岛”进行指导。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https://img.taocdn.com/s3/m/07a4db5aaaea998fcc220ef5.png)
《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本堂的一重要教学手段是图文结合,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认读生字,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握课文特色,挖掘与之配合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课一得。
本节课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良好,学生的识字学习热情高涨,尤其在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画面”这一难点时。
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
在图片展示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不足之处是在突破教学难点示范赏析“黄河奔,长江涌”后,应放手多让学生发表感受,多让学生朗读感悟,老师的参与有点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州谣》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ac504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7.png)
【导语】《神州谣》是内容丰富的歌谣。
歌谣句式整齐,⽓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化灿烂,⼭川壮美,风景如画。
表达了中华⼉⼥盼望祖国统⼀,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的愿望。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神州谣》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神州谣》原⽂ 我神州,称中华, ⼭川美,可⼊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陆,是⼀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篇⼆】⼩学⼆年级语⽂《神州谣》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篇课⽂是识字单元的第⼀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主动探究学习的能⼒。
神州⼤地,⼭河壮美;中华⽂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开拓创新。
本课⽂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句都⽓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息,体现了中华⼉⼥盼望两岸统⼀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 学⽣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但对⽂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些地⽅,学⽣可能不知道在哪⾥。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感悟。
三、教学⽬标: 1、会认10个⽣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 教学难点: 1、9个⽣字的书写 2、感受汉字的鲜活⽣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预习⽣字(学⽣) 六、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 1、同学们,今天⽼师给你们带来了⼀段⾳乐,你们想听听吗? 播放《三字经》 2、板书课题,引导学⽣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 (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 (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 (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 3、齐读课题《神州谣》 ⼆、随⽂识字,初读课⽂。
新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神州谣》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神州谣》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7fad53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6.png)
新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教学反思《神州谣》是一篇歌颂祖国和人民的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理解记忆,提升识字效率。
全文有4个小节,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山川美丽如画的国家;写出了我国的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壮观;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祖国的辉煌。
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分组认读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对比拼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鼻音和边音的字。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教学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因此可以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与体会,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明快的节奏。
3.理解运用教学时借助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在情感提升的基础上,回归文本。
4.合作探究,读中记字。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样化的识字形式,让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在多样性、趣味性的语境中,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识字,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运用自主识字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记技巧,加深对本课生字、词语的记忆。
依托文本,通过朗读发现生字、记住字形;通过听读体会生字的意思;通过朗读体验情感。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义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5.发挥想象,读中悟情。
为了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的画面”这一难点,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的情景。
在展示图片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我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来感受文字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民族的繁荣昌盛,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6.拓展创编,读后实践。
《神州谣》教学反思10篇
![《神州谣》教学反思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ee928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f.png)
《神州谣》教学反思(10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一:《神州谣》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儿歌,旨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韵律,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虽然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在激发其深层次的爱国情怀方面,我的方法还略显单一。
未来,我将尝试通过更多的情感引导、故事分享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加投入,真正体会到“神州”二字的分量。
教学反思二:《神州谣》作为一首童谣,其语言简练、韵律优美,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和审美能力的绝佳材料。
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欣赏语言艺术方面做得还不够。
未来,我将增加对童谣语言特点的分析,如押韵、对仗等,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神州谣”,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三:《神州谣》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是拓展学生视野、增强文化底蕴的好机会。
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文化知识的融入和拓展上做得不够系统,有时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
未来,我将更深入地挖掘每句歌词背后的文化故事,设计专题性的学习活动,如“神州地图绘制”、“神州历史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教学反思四:在《神州谣》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多媒体资源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有待提高。
未来,我将探索更多高质量的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VR体验等,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更直观地感受“神州”之美。
教学反思五:在《神州谣》的学习中,学生应当是主角,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至关重要。
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上,对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充分。
未来,我将设计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如小组合作创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六:《神州谣》不仅是一首知识性的儿歌,更是一篇情感丰富的作品。
反思中,我发现自己在情感教育的深化上做得还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歌词中的情感元素。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参考3)](https://img.taocdn.com/s3/m/e709820df46527d3250ce05b.png)
《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本堂的一重要教学手段是图文结合,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认读生字,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握课文特色,挖掘与之配合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课一得。
本节课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良好,学生的识字学习热情高涨,尤其在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画面”这一难点时。
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
在图片展示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不足之处是在突破教学难点示范赏析“黄河奔,长江涌”后,应放手多让学生发表感受,多让学生朗读感悟,老师的参与有点多。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神州谣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5535c05a8102d277a22f23.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一曲《神州谣》,以三字经的形式诉说着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上课伊始,我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从而对祖国产生了自豪和热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在读文赏析的过程中,我引领孩子打着节拍反复有感情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处: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改进措施: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附赠材料怎样掌控你的课堂目标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定的位置。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置,这当然没错。
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不远的学生。
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反思
![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336d9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3.png)
2024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学反思1
《神州瑶》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童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中华儿女期盼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在讲第一课时时,我注重把识字和感受中国的山川美作为学习的重点。在识字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准确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或造句。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问,我的关注点在回答问题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长此以往,当听的孩子发现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容易开小差,游离到了课堂之外。而发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许精彩,但坐着的孩子,他们会质疑、会认同,他们也会有精彩之处。我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一股脑儿地按着设定环节走下去,把与自己设计无关的都排除了。今后的课堂,我要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多一些教育机智,把关注重心移动,关注到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改进措施:
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 神州谣教学反思
《识字一:神州谣》教学反思
(一)
本课是一篇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引导学生先将课文熟读成诵,然后结合平时搜集的内容和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说一说祖国的山河、民族等内容,联系实际,学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
文章虽短,但识字量和写字量丝毫没减,因此,本文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要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识字、记字,根据已学过的汉字来记住汉字,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
《神州谣》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神州谣》是篇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全文共有4个小节,第1小节总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山川美丽如画的国家;第2小节写出了我国的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壮观;第3小节写了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第4小节写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祖国的辉煌。
教学重点是认识要求会认的生字15个,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教学生字时,我运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让学生记。
如教学“泉”字,上下结构,白水为泉。
学生掌握了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在这个字中要把“白”字写得扁一点,在田字格中,上下部件正好分居横中线的上下。
学生在书写时,教师提点后都能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文中的儿歌部分与课文的插图结合,适当地补充一些图片:比如,桂林山水图,长城图,九寨沟图,草原图……学生边欣赏,老师边进行简单解说。
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祖国真美呀!
3.依托文本朗读识字,提升识字效率。
通过朗读发现生字、记住字形,通过听读体会生字的意思,通过朗读体验情感。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意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深刻。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感觉我的成功之处是:1.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加深印象,巩固生字。
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课堂效果非常好。
2.我以文本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识字形式让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在多样性、趣味性的语境中,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识字,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需要加强,可以发贴画等奖励,把奖励落到实处。
2.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3.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有助于活跃气氛,在字词教学上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在教学生字时,我运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让学生识记。
如教学“泉”字,上下结构,白水为泉。
学生掌握了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在这个字中要把“白”字写得扁一点,在田字格中,上下部件正好分居横中线
的上下。
学生在书写时,教师提点后都能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文中的儿歌部分与课文的插图结合,适当地补充一些图片:比如,桂林山水图,长城图,九寨沟图,草原图……学生边欣赏,老师边简单解说。
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祖国真美呀!补充《早发白帝城》的古诗,学生身临其境,青山绿水。
借用美术用品(蜡笔,油画棒……)让学生在纸上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学生边作画,边诵读韵文,学生对于课文记忆深刻。
课文中的“什么”一词,可以说上许多话,但学生对于“问”的语气掌握不好,问号的使用还需要加强指导。
有的学生能说,却不能正确地写一句问句。
二、成功之处: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流利朗读课文。
本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图文结合,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认读生字,学生的习得效果良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握课文特色,挖掘与之配合的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课一得。
本节课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良好,学生识字的学习热情高涨,尤其在突破“利用关键字感受壮美画面”这一难点时。
我利用静态图和动态图直观地让学生看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耸入云。
在图片展示的时候配以激昂慷慨的解说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
赏析完后,师生加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层次,读出画面。
三、不足之处:1.课前没有布置搜集关于祖国山川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
2.课文可以借助相关歌曲渲染情感。
3.板书书写过于简单、书写不及时。
4.诵读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齐读和个别读,而轻视了师生读、男女生对读、组内互读等形式。
四、改进措施:1.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前搜集资料,为课上的资料介绍节省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好习惯。
2.备课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有层次。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在读中品味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
4.今后在设计课时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