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01.06.29•【文号】•【施行日期】200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2001年6月29日)第一章总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候选人应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为范围。

(三)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确定。

(四)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除“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的第三条和第五条中涉及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候选人有关内容外,本细则的其他条款均适用。

(六)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

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一)推荐院士候选人通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二)院士单独推荐候选人。

1.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不超过2名(含所推荐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其中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资深院士不参加对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选举。

2.院士必须对所推荐的候选人确实了解,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提出对被推荐人的评价意见,并请被推荐人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
(院士提名用)
被提名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或专长:
拟提名学部:
提名院士:
中国工程院印制
2023年度
一、基本信息
二、重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
三、重要经历(十项以内)
四、重要学术团队兼职(六项以内)
五、在工程科技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奉献(限3000字)
六、重要科技奖项[涉及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关科技奖项,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重要合作者]
七、发明专利情况[限填六项以内。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行的发明专利名称,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重要合作者,本人在专利发明和实行中的重要奉献。

如无实行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行]
八、论文和著作[限填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十篇(册)以内。

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论文、著作名称,年份,排名,重要合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限填五项以内)
十、候选人个人声明
十一、候选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候选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对候选人政治表现、廉洁自律、道德品行等方面出具意见,并对候选人《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涉密情况进行审核,限600字以内)
十二、院士提名意见(对被提名人成就、奉献和学风道德的评价,600字以内)。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最全名单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最全名单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最全名单公布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

6月8-13 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

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我院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了对候选人的投诉。

10月下旬,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会议,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

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

新当选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 人,占95.7%,女性3人,占4.3%;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61岁至70岁(含)的12人,占17.1%;70岁以上的2人,占2.9%。

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为我院院士。

共有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了新当选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学科方向均有新当选院士。

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

本次增选后,我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49名,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工程科技界的影响。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10
王清月
64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天津大学
11
王锡凡
66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12
卢柯
37
材料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13
史忠植
61
计算机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4
叶定友
62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15
叶培建
58
空间飞行器总体与信息处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6
左铁钏(女)
62
激光技术
31
饶子和
52
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
32
席焕久
57
人类学
锦州医学院
33
徐汝梅
64
昆虫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34
郭爱克
63
神经科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5
高琼
49
生态系统模拟
北京师范大学
36
康乐
44
昆虫生态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37
曹志洪
61
土壤农化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8
曹雪涛
38
免疫学
第二军医大学
27
沙金庚
54
古生物学、地层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邵明安
46
土壤物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9
陆大道
62
经济地理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30
陈军
46
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1
陈旭
66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10.12.24•【文号】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施行日期】2010.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协: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将于2011年1月开始。

现将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经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九次会议确定,2011年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各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到各学部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该学部的增选名额。

二、各归口初选部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所属单位推荐并初选院士候选人。

凡双重领导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由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选。

推荐工作必须坚持院士标准,认真审议,严格把关。

三、请各归口初选部门要特别注意推荐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46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四、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章中“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的规定,凡2005、2007和2009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2011年停止1次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五、推荐院士候选人需填写和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附件材料》)。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摘要:1.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2.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3.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4.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正文:一、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院士增选是指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中,由一定数量的院士按照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新的院士的过程。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代表着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

院士增选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院士增选的流程主要包括推荐、资格审查、初选、终选等环节。

推荐环节通常由院士、学术团体、有关部门等推荐候选人;资格审查环节是对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初选环节是由各学部常委会根据一定比例选出初选候选人;终选环节是由全体院士投票选举产生新院士。

院士增选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就、科技贡献、道德品质等方面。

学术成就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等;科技贡献主要评价候选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应用价值等;道德品质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等。

三、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院士增选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推荐环节,有时存在过于注重关系、地域等因素的现象;在评审环节,有时存在学术不端、人情票等问题;在增选结果方面,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人才可能因为票数不足等原因未能当选。

四、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针对院士增选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完善推荐制度,规范推荐程序,减少不正之风;二是严格评审程序,加强学术诚信审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三是优化院士结构,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提高增选的代表性;四是加强对院士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院士退出机制,维护院士队伍的纯洁性。

总之,院士增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频域滤波的高光去除方法

频域滤波的高光去除方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50,051205(2013)L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C2013《中国激光》杂志社基于频域滤波的高光去除方法柴玉亭1 王 昭2 高建民1 黄军辉21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 结构光三维测量广泛应用于测量物体外轮廓,但使用这种技术测量金属零部件时,会由于金属表面的局部强反射形成高光区域,这种高光致使相机饱和、信息丢失,造成条纹中心提取不准确,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避免高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结构光测量系统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高光去除方法———频域滤波法。

该方法将高光视作噪声,通过对比分析漫反射光条和高光光条频谱分布的不同,制作合适的滤波器以滤除高光。

通过3dsmax软件仿真,模拟高光效果,测试频域滤波后的条纹中心提取精度比不滤除前提高0.8pixel。

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叶片测量中,较好地解决了其中的高光问题。

仿真和实验均证明,频域滤波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光对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准确度的影响。

关键词 测量;结构光三维测量;高光去除;频域滤波;条纹中心中图分类号 TH7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788/LOP50.051205Highlight Removal Based on Frequency-Domain FilteringChai Yuting1 Wang Zhao2 Gao Jianmin1 Huang Junhui 2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烄烆烌烎China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3D)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structured light is widely used in objects′outlinemeasurement.However,when it is applied to measure 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parts,some parts of intense reflection(highlight or specular light)on the surface of metal components would form highlight area.The intense reflected light canmake CCD saturate and cause the extraction of center of light stripe inaccurate,and then errors would appear in themeasurement results.Thus,it i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to find a way to avoid highlight.We try to use the characteristicof structured light measurement system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of highlight removal———frequency-domain filtering.Highlight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noise,and this metho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light frequency spectrum anddiffuse light frequency spectrum to make frequency filtering,and then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highlight.Simulatinghighlight in 3dsmax software,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et 0.8pixel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light stripe extraction.Results of real blade test are also provided and prove that it is a better solution in actual blade test.Both simulation andexperiment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extraction of light stripe center.Key words measurement;structured light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highlight removal;frequency-domainfiltering;light stripe centerOCIS codes 120.3930;120.2440;120.5700;120.6650 收稿日期:2013-01-14;收到修改稿日期:2013-03-06;网络出版日期:2013-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8042)资助课题。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39
赵思雄
64
大气科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0
莫宣学
66
岩石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1
郭正堂
41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42
郭华东
54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43
钱永甫
66
气象学
南京大学
44
高山
42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5
高抒
48
海洋地质与自然地理
南京大学
14
吴培亨
65
超导电子学
南京大学
15
张树霖
69
半导体光谱学
北京大学
16
张铃
67
计算机应用
安徽大学
17
李建中
54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李征帆
68
电磁场与微波
上海交通大学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9
李爱珍(女)
68
半导体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
李景镇
64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1
杜国同
5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22
杨福民
62
天体测量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23
苏毅
63
应用激光技术与光电测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24
陈天平
64
信息处理、系统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使用说明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使用说明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使用说明书中国工程院增选工作办公室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一、系统概述 (1)二、系统安装与运行 (1)三、院士提名操作流程 (4)(一)候选人提名 (4)(二)打印功能 (9)(三)数据交互 (10)四、特别提名小组提名操作流程 (12)(一)候选人提名 (13)(二)打印功能 (13)(三)数据交互 (14)五、有关学术团体提名操作流程 (14)(一)候选人提名 (14)(二)提名管理 (15)(三)打印功能 (18)(四)数据交互 (18)六、有关问题及注意事项 (18)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用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工作,是院士或学术团体在提名候选人时进行数据信息录入、汇总、管理和打印输出的工具软件。

一、系统概述1.系统功能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系统由候选人提名、提名管理、打印功能、数据交互等四个模块组成。

系统可实现院士候选人基本信息的新增、查阅和修改,能够完成提名数据管理,可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打印和候选人电子数据的存盘、读取等功能。

2.系统运行软件环境●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XP、Windows2003、Windows7和Windows10等操作系统。

●本系统在工作中须调用Office相关软件,为保证软件运行顺利,请确保计算机已安装正版Office2003及Office2007、Office2010等版本。

推荐使用Windows7、Office2007软件环境。

●安装系统前请先卸载旧版提名软件。

3.系统运行硬件环境建议使用2GHz或更快的处理器,2G以上RAM,硬盘剩余空间不低于2.5G。

使用本系统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操作失误影响使用。

为方便用户理解软件功能,说明书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了归类表述,请用户对照查阅。

为形象地演示操作流程,文中对各步骤附加了插图,文中提及候选人相关信息等均为虚拟数据,特此说明。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09.01.13•【字号】苏科政[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苏科政[2009]14号)各省辖市科技局、省各有关部门:200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已正式启动。

为切实做好我省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08〕325号)、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工发〔2008〕86号)和省政府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院士增选名额及候选人年龄要求200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被推荐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44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工程院现设9个学部,分别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被推荐人的年龄不得超过70岁(1939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凡2003、2005、2007年已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合计连续3次的,2009年必须停止1次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有关两院院士增选的具体通知、相关文件及增选提名系统录入软件等可分别在两院网站上查询和下载(中国科学院网址为http://,中国工程院网址为http://)。

二、推荐渠道和程序各省辖市科技局负责组织辖区内单位开展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

中国林学会关于组织推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林学会关于组织推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林学会关于组织推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林学会•【公布日期】2015.01.16•【文号】中林会办字[2015]2号•【施行日期】2015.01.1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中国林学会关于组织推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林会办字[2015]2号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学会: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14〕206号)、《中国工程院关于做好由学术团体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的通知》(中工发〔2014〕143号)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中国科协组织推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15〕1号),中国林学会将组织推选院士候选人。

按照科协办发组字〔2015〕1号通知和《中国林学会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附件1)的规定和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开展推选工作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林学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

凡是开展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的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和省级林学会应严格执行《中国林学会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坚持学术导向,坚持客观公正,坚持专家主导。

要严格按照院士标准和条件推选院士候选人,确保推选工作的公信力。

要强化纪律意识,以优良的作风保证推荐提名工作顺利开展。

要量力开展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条件尚不成熟的,暂不开展这项工作。

二、推选名额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和省级林学会的推选名额不作限制,但应该严格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推选院士候选人不受理本人申请。

中国科学院不鼓励多渠道推荐同一候选人。

中国工程院实行候选人单一渠道提名,即候选人本人只能接受院士(包括特别提名小组)或全国学会两者中的一种渠道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并须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书》中签字确认。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一、背景介绍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最高水平。

每年,我国都会进行院士的增选工作,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2023年院士增选的指南,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相关流程和要求。

二、申报条件1. 具有中国国籍;2. 在相关领域拥有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贡献;3. 年龄不超过65周岁;4. 对国家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力;5. 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申报流程1. 确定提名单位:提名单位可以是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等。

提名单位需要对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进行严格评估,确保提名人符合院士申报条件。

2. 提名人申报:提名单位向中国科学院提交提名人的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代表性学术论文等。

申报材料需要详实、全面地反映提名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

3. 材料初审:中国科学院对提名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中,专家将对提名人的学术水平、学术声誉、学术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5. 决策审议: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士团体进行决策审议,最终确定入选院士的候选人名单。

6. 公示和公示反馈:确定的候选人名单将进行公示,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候选人进行了解和评价。

公示期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将根据公示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确认。

7. 最终决策:中国科学院根据公示反馈情况和综合评审结果,最终确定入选院士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四、评审标准1. 学术水平:申报人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成果,包括科学发现、理论创新、技术发明等。

2. 学术声誉:申报人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和尊重。

3. 学术影响力:申报人的学术成果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引发了重要的学术讨论和研究热点。

4. 国家贡献:申报人对国家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 说明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 说明书

·院士专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使 用 手 册━━━2011年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使用手册2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简介(2011年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原有院士增选信息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实现了对增选工作的全过程信息支持与辅助管理。

一、新版主要特点1.获取方便为了方便您进行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增选系统提供了两种获取电子版推荐材料的方式:一是登录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下载,您可通过此方式获得电子版推荐材料;二是您可以“用户名密码”方式登录增选系统下载。

2.操作简单增选系统所提供的电子版推荐材料是带有宏程序的MS Word文件:推荐书.doc和附件1.doc。

与原增选系统相比,其优点主要是:(1)您无需在您使用的电脑中额外安装软件,即可直接填写编辑推荐;(2)系统使用MS WORD文件,符合您的工作习惯,方便编辑操作;(3)编辑过程中采用“所见即所得”的工作方式,并进行逐步引导,更加直观简便;(4)自动数据校验;(5)提交过程安全简便。

3.工作高效在编辑推荐书和附件材料时,无需联网,可随时保存,并可以复制到其他计算机上继续补充编辑。

编辑完成后,通过互联网即可上报,无需再将电子版推荐材料寄送到院士工作局。

在网络正常的条件下,联网上报推荐书和附件1的过程速度较快。

上报完成后,您即可登录增选系统查看本人的推荐3情况、已提交的推荐材料及增选工作的进展,无需再电话询问有关事宜。

4.使用安全在技术方面:您下载电子版推荐材料后,离线填写推荐书和附件材料,数据不会暴露在公网上受安全威胁。

增选系统采用内外网分离的技术路线,内网与互联网安全隔离,用户提交数据后即时转入内网,以确保数据安全。

在个人权限与信息保护方面:上报推荐材料应由您本人完成,操作时必须使用相应的用户名密码(用户名及密码已随增选纸质通知寄送给您,请妥善保管,专人使用;若有遗失,请及时与院士工作局联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

附件4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本推荐书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被推荐人姓名:专业:工作单位:推荐学部:填表日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印制附件材料目录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附件2:被推荐人中国国籍证明附件3:论著目录附件4: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附件5:获奖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的复印件附件6: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说明1、本附件材料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或由被推荐人提供。

被推荐人对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向推荐单位负责,并提交确认函。

2、附件材料的附件1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填写,附件2至附件6不使用“院士增选录入系统”,请按相关要求填写或提供复印件。

全部附件材料用A4纸按顺序装订成册。

如10篇(册)代表性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不便装订,可以另附。

3、本附件材料内容不得涉密。

如确需提供涉密材料,涉密部分请另纸按保密规定报送。

不得报送绝密级材料。

附件1:被推荐人基本情况1.个人信息2.主要学历(六项以内)3.主要学术经历(十项以内)4.重要学术任(兼)职(六项以内),指在重要学术组织(团体)或重要学术刊物等的任(兼)职5.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限10篇(册)以内。

在每篇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后说明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如,提出什么学术思想,是否执笔人,研究工作的参与程度和主要贡献。

按以下顺序填写: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名称、地点。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杨叔子Yang shuzi
吴全德Wu Quande
吴承康Wu Chengkang
吴德馨(女)Wu Dexin
邱大洪Qiu Dahong
邹世昌Zou Shichang
闵桂荣Min Guirong
汪耕Wang Geng
宋健Song Jian
宋振骐Song Zhenqi
沈志云Shen Zhiyun
张兴钤Zhang Xingqian
苏纪兰Su Jilan
李钧Li Jun
李吉均Li Jijun
李德仁Li Deren
李德生Li Deshen
杨起Yang Qi
肖序常Xiao Xuchang
吴传钧Wu Chuanjun
汪品先Wang Pinxian
沈其韩Shen Qihan
张弥曼(女)Zhang Miman
陈庆宣Chen Qingxuan
王夔Wang Kui
王方定Wang Fangding
王佛松Wang Fusong
朱清时Zhu Qingshi
刘元方Liu Yuanfang
江元生Jiang Yuansheng
孙家钟Sun Jiazhong
何国钟He Guozhong
余国琮Yu Guocong
汪尔康Wang Erkang
沈家骢Shen Jiacong
戴汝为Dai Ruwei
戴念慈Dai Nianci
wwweducn20011212中国科技网数学物理学部38人丁大钊dingdazhao丁夏畦dingxiaqi万哲先wanzhexian王业宁女wangyiening王梓坤wanzikun方守贤fangshouxian甘子钊ganzizhao石钟慈shizhongci白以龙baiyilong吕敏luming汤定元tangdingyuan苏定强sudingqiang苏肇冰suzhaobing李家明lijiaming李德平lideping杨立铭yangliming杨福家yangfujia闵乃本minnaiben张仁和zhangrenhe张恭庆zhanggongqing张淑仪女zhangshuyi张涵信zhanghanxin陈建生chenjiansheng范海福fanhaifu周麟zhoulin冼鼎昌xiandingchang经福谦jingfuqian赵忠贤zhaozhongxian胡仁宇hurenyu胡和生女huhesheng徐至展xuzhizhan郭仲衡guozhongheng席泽宗xizezhong黄胜年huangshengnian蒲富恪pufuluo寥山涛liaoshantao熊大润xiongdarun潘承洞panchengdong化学部35人王夔wangkui王方定wangfangding王佛松wangfusong朱清时zhuqingshi刘元方liuyuanfang江元生jiangyuansheng孙家钟sunjiazhong何国钟heguozhong余国琮yuguocong汪尔康wangerkang沈家骢shenjiacong张滂zhangpang张乾二zhangqianer陆婉珍女luwanzhen陆熙炎luxiyan陈俊武chenjunwu陈敏恒chenminheng陈耀祖chenyaozhu周同惠zhoutonghui周维善zhouweishan赵玉芬女zhaoyufen俞汝勤yuruqin姜圣阶jiangshengjie袁权yuanquan徐僖xuxi徐如人xururen郭景坤guojingkun黄志镗huangzhitang黄葆同huangbaotong蒋锡夔jiangxikui程时chengshi游效曾youxiaozeng谢元xieyuan楼南泉lounanquan黎乐民lileming生物学部34人毛江森maojiangsen尹文英女yinwenying石元春shiyuanchun田波ti

2023院士增选指南

2023院士增选指南

2023院士增选指南一、引言2023年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的院士增选年份。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增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增选条件、程序和评审标准等方面介绍2023年院士增选的指南。

二、增选条件1. 具有中国国籍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2. 为科学技术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3. 在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享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4. 年龄不超过70周岁(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

三、增选程序1. 提名:由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名候选人,并填写提名表;2. 审核:提名材料经初审合格后,进入正式审核环节;3. 评审:由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4. 公示:公示通过增选的候选人名单;5. 投票:由院士大会对候选人进行投票;6. 结果公布:公布当选院士名单。

四、评审标准1.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对候选人在所从事领域的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价;2. 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考察候选人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力;3. 突出贡献:评估候选人对科学技术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4.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考察候选人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贡献;5. 遵守职业道德:评估候选人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五、注意事项1. 提名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包括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学术荣誉等;2. 提名材料应由提名单位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单位公章;3. 提名材料一旦提交后,不得更改或补充;4. 评审过程严格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或插手。

六、增选结果1. 当选院士:获得超过半数院士票的候选人当选为院士;2. 未当选院士:对于未当选的候选人,可以在两年后重新提名。

七、结语2023院士增选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一次盛会,将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候选人和提名单位共同努力,确保提名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增选工作顺利进行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和提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和提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和提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1.24•【文号】农办人[2011]005号•【施行日期】2011.0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和提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农办人[2011]005号2011年01月24日)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和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工发[2010]113号)(以下简称“两院”《通知》)精神,现就我部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通知如下:一、推荐提名候选人的条件和名额(一)“两院”院士候选人要符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和《中国工程院章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

(二)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46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年龄不得超过70岁(1941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三)凡2005、2007、2009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而未能当选者,2011年停止1次被推荐和提名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四)2011年“两院”增选院士名额均不超过60名,我部推荐名额不能超过“两院”相应学部的增选名额总数(具体名额见“两院”《通知》)。

二、推荐工作要求(一)各单位推荐、提名候选人要做到公开透明,应在本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要成立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材料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候选人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要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条件,认真推荐。

(二)各单位要积极推荐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及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07.01.24•【文号】•【施行日期】2007.01.24•【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现将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07〕10号)和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工发〔2006〕77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启动,中国科协负责初、遴选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学会推荐、提名的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现就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提名单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以推荐、提名本学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二、标准和条件1.各学会要按照两院《通知》和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的标准条件(见附件1、2),在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院士候选人的选拔。

在推荐、提名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好质量关,增加透明度,在本学会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

2.被推荐、提名的人选为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且必须是本学会会员。

3.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选拔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及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

三、名额及要求各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人数,由各学会按照增选院士的标准掌握。

被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即为1942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被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70岁,即为1937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张曙光的事令很多院士生气

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张曙光的事令很多院士生气

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张曙光的事令很多院士生气2014年05月20日06:14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原春琳张国原标题:取消部门推荐成院士评选改革焦点本报记者原春琳张国“院士”的问题谁有调查权因贪腐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震动了官场,同时给学术界出了一道难题。

东窗事发之前,他两次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尽管没能如愿,但根据法庭上的供述,他受贿的钱财不仅用于日常消费、包养情人等开支,还曾用来为自己包装学问、参选院士。

这个案件令很多院士十分气愤——它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学界最高荣誉真的能够花钱去买吗?张曙光究竟花了多少钱、给了谁?“张曙光的事情,很多院士生气,我也生气。

”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院士对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起此事,希望此案能查清楚。

2013年9月11日,针对张曙光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迅速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在张曙光2007年、2009年两次参选院士过程中,未收到“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

中科院还强调,“在此次有关方面的司法调查中”,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将严格按照院士章程撤销其院士称号,绝不姑息。

中科院的立场很清楚:希望司法调查能够核实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的说法。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院士说,张曙光参选时,有过一些关于他学术问题的举报信,不止是他,一些院士候选人参选后,告状信也跟着来了,这些信可能反映了真问题,也可能是诬陷信,不能因为一封信就取消一个人的参选资格,但问题是,到底谁来调查核实更具权威?司法部门可以去调查案件,采取各种手段鉴别,但科学院作为一个研究机构,并没有这样的权力。

如果让当事人所在的单位调查,又难以使人信服。

他认为,修改和完善院士制度时,应好好考虑这个难题。

他还提醒,处理此类事情,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要被舆论“绑架”而轻率得出结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与张曙光同在铁路系统,他并不避讳对张曙光参选院士的反对。

他向记者表示,他曾一再向原铁道部领导反映,不要再推荐张曙光参评院士,否则会“丢铁道部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doc 8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doc 8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doc 8页)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一章院士第一条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第二条院士的义务与权利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作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院士会议,承担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积极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条为维护老年院士的身体健康,在院士中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以下简称资深院士)称号。

资深院士继续享有第二条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享有资深院士津贴,但不担任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成员和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成员等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工作,自由参加院士会议。

第二章院士的标准及选举程序第四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条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确定。

第六条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

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2010)
【法规类别】科技人员
【发文字号】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
【发布部门】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0.12.24
【实施日期】2010.1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协: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将于2011年1月开始。

现将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九次会议确定,2011年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各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到各学部的候选人人
数不得超过该学部的增选名额。

二、各归口初选部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所属单位推荐并初选院士候选人。

凡双重领导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由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选。

推荐工作必须坚持院士标准,认真审议,严格把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