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阻温度系数表及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关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及最低允许值的分析

关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及最低允许值的分析

冯复生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1 引言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由于其方法简单、方便,通常作为判断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受潮、表面脏污程度以及判断绝缘裂痕等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采用三相绝缘电阻以及和以往绝缘电阻值相比较的方式,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此外还可做为定子绕组耐压试验或投运的重要判据。

但由于影响绝缘电阻测量值的因素较多,有的标准中对于其最低允许值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绝缘电阻值与定子绕组绝缘强度间也不存在明确的关系,无法直接由绝缘电阻值判断定子绕组的电气强度或由所测值的大小确定发生电气故障的可能。

目前国内外资料中表明绝缘电阻值与温度关系的表达式也极不统一,使所测值有时无法和以往测量值进行比较,因而不能了解到定子绕组绝缘的真实状态。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制造部门、运行部门推荐的绝缘电阻最低允许值作了系统比较,推荐了合理的最低允许值,同时对试验要求以及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方法、要领做了具体介绍。

2 不同温度下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换算公式2.1 定子绕组绝缘电阻与温度关系的表达式文献[1]所推荐公式为·B级热固性绝缘R1=R2×1.6(t2-t1)/10(1) 式中 R1为测量温度为t1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R2为换算至温度t2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t1为测量时的温度,℃;t2为要换算的温度,℃。

·热塑性绝缘 R1=R2×2(t2-t1)/10(2)文献[2]所推荐公式为·B级绝缘 R c=K t×R t(3)式中 R c为换算至40℃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R t为测量温度为t时的绝缘电阻值,MΩ;K t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换算至40℃时,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见图1,绝缘电阻换算至40℃及75℃时的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见表1。

图1 定子绕组B级绝缘换算至  40℃时表1 换算至40℃及75℃时的K t值文献[3]所推荐公式为B级绝缘 R75=K t×R t(4)式中 R75为换算至75℃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MΩ;R t为测量温度为t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MΩ;K t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Rt:t℃下的测量电阻值(Ω)
T :温度,指绕组温度(℃)
t:温度,指测量时绕组的温度(℃)
3.绕组相电阻与线电阻的换算
Y接
RAB=RAN+RBN
(R线=2R相)
RBC=RBN+RCN
RAC=RAN+RCN
Ra=1/2(Rab+Rac-Rbc)
Rb=1/2(Rab+Rbc-Rac)
Rc=1/2(Rbc+Rac-Rab)
第六部分零序阻抗的计算
第七部分温升试验的计算
第八部分声级测定的计算
第九部分计算案例
一、直流电阻的计算
1.电阻(Ω)=电阻率(Ω/m)×长度(m)/截面积(mm2)
2.电阻温度的换算
铜RT=Rt×(235+T)/(235+t)
铝RT=Rt×(225+T)/(225+t)
RT:需要被换算到T℃的电阻值(Ω)
n :匝数
7.测量直阻对所需充电稳定时间的计算
T=L/R
T :充电时间常数(S)当I1=IO时,t≥5T时才能稳定
L :试品测量绕组电感(L)I1:测量充电电流(A)
R:试品测量绕组电阻(R)IO:试品空载电流(A)
8.试品磁场强度的计算
H=nI/l
H :磁场强度(A/m)I :流经绕组的电流(A)
C:试品电容
Xd:发电机的同步阻抗(Ω)
X2:发电机的逆序阻抗(Ω)
Xk:试验变压器的短路阻抗(Ω)
2.同步发电机带电抗器不自激的计算
Xc>(Xd+X2)XL/(Xd+X2+XL)+Xk
XL:并联补偿电抗器的感抗(Ω)
3.试验变压器容升的计算

变压器绝缘电阻值自动计算公式

变压器绝缘电阻值自动计算公式

注:温度 系数表
特殊测试值温度折折算系数 特殊出厂值温度折算系数
温度差K 折算系数A
除蓝色字体外,其余全部不许 更改 K值所需减去20°时的绝对 值,大于20°时折算值为测试 值乘以A,小于20°是为测试 值除以A 蓝色表示需填入的数据,红色 表示计算出来的值 绿色值为公式中的计算环节, 请不要随867 1.383161867
10 15 1.5 1.8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
数据项
温度
测试的绝缘电阻值
1500
28
换算到20°的绝缘电阻值
2074.742801
20
出厂绝缘电阻值
1500
28
出厂换算到20°时的绝缘电阻

2074.742801
20
最终实测值的温度折算系数 最终出厂值的温度折算系数
1.383161867 1.383161867
常规实测值查找的返回值 常规出厂值查找的返回值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

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试1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1.1 绝缘电阻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现场普遍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地反应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例如:各种贯穿性短路、瓷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铜线搭桥等现象引起的半贯通性或金属性短路等。

干燥前后,绝缘电阻变化比介质损耗因数变化大得多:对7500kVA变压器,ΔR=4000%>>Δtanδ=250%。

用兆欧表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兆欧表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通常读取施加电压后60s的数值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的绝缘电阻值。

1.2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吸收比K1为60s绝缘电阻值(R60s)与15s 绝缘电阻值(R15s)之比值,即图1某台发电机绝缘电阻R与时间t的关系1—干燥前15℃;2—干燥结束时73.5℃;3—运行72h后,并冷却至27℃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有时R60s/R15s吸收比值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R10min)和1min(R1min)时绝缘电阻的比值K,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或油浸变压器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值(或极化指数)降低(如图1),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应该指出,有时绝缘具有较明显的缺陷(例如绝缘在高压下击穿),吸收比值仍然很好。

吸收比不能用来发现受潮、脏污以外的其他局部绝缘缺陷。

2 使用仪表最常用的测量仪表是兆欧表。

2.1 兆欧表的型式兆欧表按电源型式通常可分为发电机型和整流电源型两大类。

发电机型一般为手摇(或电动)直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经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整流电源型由低压50Hz交流电(或干电池)经整流稳压、晶体管振荡器升压和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

电缆绝缘电阻计算

电缆绝缘电阻计算

根据规范要求,380v地埋电缆的绝缘阻值一般为2MΩ~5MΩ,绝对不能低于0.5MΩ。

绝缘电阻越大说明设备的绝缘越好。

电缆的绝缘阻值,长度在500m及以下的10kV,用2500V摇测,在电缆温度为+20℃时,其值不应低于400MΩ。

电缆的数值随电缆的温度和长度而变化。

为了便于比较,应换算为20℃时值,一般以每千米电阻值表示:
即:R20=Rt×Kt×L
式中R20-在20℃时,每千米电缆的MΩ/KM;
Rt-长度为L的电缆在t℃时的绝缘电阻,MΩ;
L-电缆长度,Km;Kt-,20℃时系数为1.0。

良好(合格)的的绝缘电阻通常很高,其最低数值可按规定:新电缆,每一缆芯对外皮的绝缘电阻(20℃时每千米电阻值),6KV及以上的应不小于100M Ω,1~3KV时应不小于50MΩ。

关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及最低允许值的分析

关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及最低允许值的分析

冯复生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51 引言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由于其方法简单、方便,通常作为判断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受潮、表面脏污程度以及判断绝缘裂痕等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采用三相绝缘电阻以及和以往绝缘电阻值相比较的方式,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此外还可做为定子绕组耐压试验或投运的重要判据。

但由于影响绝缘电阻测量值的因素较多,有的标准中对于其最低允许值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绝缘电阻值与定子绕组绝缘强度间也不存在明确的关系,无法直接由绝缘电阻值判断定子绕组的电气强度或由所测值的大小确定发生电气故障的可能。

目前国内外资料中表明绝缘电阻值与温度关系的表达式也极不统一,使所测值有时无法和以往测量值进行比较,因而不能了解到定子绕组绝缘的真实状态。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制造部门、运行部门推荐的绝缘电阻最低允许值作了系统比较,推荐了合理的最低允许值,同时对试验要求以及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测量方法、要领做了具体介绍。

2 不同温度下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换算公式2.1 定子绕组绝缘电阻与温度关系的表达式文献[1]所推荐公式为·B级热固性绝缘R1=R2×1.6(t2-t1)/10(1)式中R1为测量温度为t1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R2为换算至温度t2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t1为测量时的温度,℃;t2为要换算的温度,℃。

·热塑性绝缘R1=R2×2(t2-t1)/10(2)文献[2]所推荐公式为·B级绝缘R c=K t×R t(3)式中R c为换算至40℃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MΩ;R t为测量温度为t时的绝缘电阻值,MΩ;K t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换算至40℃时,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见图1,绝缘电阻换算至40℃及75℃时的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见表1。

图1 定子绕组B级绝缘换算至40℃时表1 换算至40℃及75℃时的K t值文献[3]所推荐公式为B级绝缘R75=K t×R t(4)式中R75为换算至75℃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MΩ;R t为测量温度为t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MΩ;K t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2010-05-0822:25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率--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2009-10-2508:27生活中的金属等一般都是导体,还有的绝缘体如布条、干燥的木棍等被水湿润后会变成导体,还有陶瓷在高温下也会变成导体,生活中一般没有现成的半导体,半导体一般是c族元素的金属.简单的说生活中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界限是不明显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半导体不是金属从物理上定义就是禁带远小于绝缘体的材料或者可以理解为很容易让不导电的材料变成导电的材料常用的是硅半导体当然还有金属氧化物等很多导体:银、铜、金、铝、锌、铂、锡、铁、铅、汞、石墨、水、酸、碱和盐类的熔化液。

绝缘体:橡胶、塑料、陶瓷、云母、胶木、硅胶、绝缘纸、绝缘油、空气。

半导体:硅、锗、硒。

半导体和超导体有什么区别和相同处?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顾名思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用处: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是「电晶体(Transistor)/二极体(Diode)」。

一、在无电收音机(Radio)及电视机(Television)中,作为"讯号放大器/整流器"用。

二、近来发展「太阳能(SolarPower)」,也用在「光电池(SolarCell)」中。

三、半导体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测温范围可以达到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科研教学等应用的70%的领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辨率可达0.1摄氏度,甚至达到0.01度也不是不可能,线性度0.2%,测温范围-100~+300摄氏度,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测温元件。

物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等等。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

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种类、电压等级、电缆绝缘的温度、空气湿度、环境粉尘的性质以及电缆的使用年限有关。

一、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非测量相接地)新电缆绝缘电阻的最低值可比照制造厂给出的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的最低值(按电缆的实际长度、电缆绝缘的实际温度,折算到对应的数值)。

如果没有制造厂的数据,下列数值可供参考: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额定电压1kV,即电压电力电缆,一般不小于40MΩ;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60MΩ。

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额定电压6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1000MΩ;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750MΩ;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500MΩ。

额定电压10kV,导体截面16~35mm2,一般不小于2000MΩ;导体截面50~95mm2,一般不小于1500MΩ;导体截面120~240mm2,一般不小于1000MΩ。

橡皮电缆,20℃条件下,每千米长度的绝缘电阻最低值为:额定电压6kV,一般不小于50MΩ;额定电压1kV,一般不小于2MΩ。

二、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运行中电缆绝缘电阻自行规定,要求历次试验测得的数据变化不大,例如与历史数据相比,本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不低于原来数值的1/3。

此外,一般要求电缆的相间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大于2~。

否则,需要查明原因,必要时,通过进一步试验确认电缆是否可以投入运行。

从现场电缆试验情况看,许多单位看重电缆的耐压试验以及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的变化。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也没有对电缆绝缘电阻的数值做出明确的要求。

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缆绝缘电阻一栏,简单到只有“自行规定”4个字。

到目前为止“综合比较”,即与历史数据比较,与同类型电缆比较,与本条电缆的不同相比较,还是现场电气试验人员常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

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一、工作目的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部门最主要的电力设备之一,是输变电能的电器。

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行缺陷,如瓷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金属接地等缺陷。

二、工作对象SL7-1000/35型电力变压器三、知识准备见第三篇第XXX章XXXXXX标题四、工作器材准备10 放电棒1支11 接地线2根12 短路铜导线2根13 高压引线1根14 低压引线1根五、工作危险点分析见第一篇第二章通用危险点六、工作接线图上图为低压对高压及地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测试的接线图:将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兆欧表的输出L端接被试品端,E端接地,G端接屏蔽测量顺序为:1)低压对高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2)高压对低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1)高压、低压对地(ABCO与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七、工作步骤1)检查兆欧表,将其水平放稳。

2)高压线接“L”端子,低压线接“E”端子。

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

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按“启动”按钮,其指示应为“0”。

按“停止”按钮。

关掉电源。

3)“L”和“E”端子开路时,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按“启动”按钮,指示应指“∞”。

按“停止”按钮,关掉电源。

4)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地线连接。

5)兆欧表的高压端上接屏蔽连接线,另一端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6)将高压侧A、B、C、O用短路铜导线短接起来,同理低压短接。

7)将非测试绕组接地;先接接地端,后接被试品端。

8)将兆欧表接地;先接接地端。

9)使用专用带屏蔽的绝缘护套线,一端接“L”,“G”接屏蔽,别一端接被试品的测量端。

10)接通电源,选择电压5000V,按“启动”键测试。

测试1min。

测试完毕后按“停止”键。

11)记录试验结果,若吸收比合格,则不需测极化指数。

电缆绝缘电阻

电缆绝缘电阻

电缆绝缘电阻电缆绝缘电阻的数值随电缆的温度和长度而变化。

为了便于比较,应换算为20℃时单位长度电阻值,一般以每千米电阻值表示,即:R20=Rt×Kt×L式中R20-在20℃时,每千米电缆的绝缘电阻。

MΩ/KM;Rt-长度为L的电缆在t℃时的绝缘电阻,MΩ;L-电缆长度,Km;Kt-温度系数,20℃时系数为1.0。

良好(合格)的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通常很高,其最低数值可按制造厂规定:新电缆,每一缆芯对外皮的绝缘电阻(20℃时每千米电阻值),额定电压6KV及以上的应不小于100MΩ,额定电压1~3KV时应不小于50MΩ。

附:电缆的温度系数温度:0℃5℃10℃15℃20℃25℃30℃35℃40℃kt 0.48 0.57 0.70 0.85 1.0 1.13 1.41 1.66 1.92以上为计算方法,具体数据参照出厂单(或合格证)PVC电缆绝缘电阻合格值怎样换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很高,一般可达到2000MΩ以上。

因此,很多人认为PVC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也一定很高,其实不然。

根据国标GB/T 12706之规定,PVC电缆的绝缘电阻系数K1在20℃时,应不小于36.7MQ •km。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K1——绝缘电阻系数,MΩ•km;L——电缆长度,cm;R——绝缘电阻测量值,Ω;D——绝缘外径(或相当于外径),mm;d——绝缘内径(或相当于内径),mm。

由上式可得,电缆实测绝缘电阻的最小值应为例如:VV22—0.6/13×95电缆,长度500m,导体直径为11.6mm,绝缘直径为15.0mm,在20℃时,其实测绝缘电阻的最小值计算如下可见,对于上述电缆,在20℃时的绝缘电阻,只要大于8.2MΩ,就是合格的。

测量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测量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测量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是指导线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了解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电子科技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导线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温度系数,这将直接影响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性能表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基本定义。

简而言之,电阻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是指当导线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导线电阻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小)的比例。

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通常用ppm/℃(即百万分之一/摄氏度)来表示。

其次,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与导线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常见的导线材料包括铜、铝、铁等。

铜是一种常用的导线材料,其电阻温度系数约为每℃增加0.004Ω。

与之相比,铝的电阻温度系数较大,约为每℃增加0.00429Ω。

这种差异是由于导线材料的晶格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差异所导致的。

因此,当我们选择导线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和温度环境来合理选择。

此外,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还受到导线的制造工艺和电流负载的影响。

例如,导线的制造工艺可以影响导线的纯度和晶粒大小,从而影响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电流负载会导致导线发热,进而改变导线的温度,进而影响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导线材料、制造工艺和电流负载等因素,以确保导线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此外,了解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还有利于我们在使用导线的过程中做出合理的补偿和调整。

例如,当导线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可能导致电路的工作不稳定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使用具有较小电阻温度系数的导线材料、增加散热措施或者设计温度补偿电路等。

综上所述,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是衡量导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了解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和设计电路,以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交流电阻计算绝缘介质损耗计算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铠装损耗计算热阻计算载流量计算✧电线电缆允许短路电流计算✧电线电缆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计算✧电力电缆相序阻抗计算✧电线电缆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一、交流电阻计算1.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应的Ks 和Kp 系数的经验值: 导体不干澡浸渍:0.1=sk 0.1=p k导体干燥浸渍:0.1=s k 8.0=p k2. 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20(1[200-+⨯='θαR R0R —20oC 时导体直流电阻 OHM/M 20α—20oC 时导体电阻温度系数3. 集肤效应系数:1.一般情况:s SR f X κπ72108-⨯'=448.0192ss s X X Y +=2. 穿钢管时:s SR f X κπ72108-⨯'=5.18.019244⨯+=ss s X X Y f —电源频率Hz4. 邻近效应系数:a. 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X κπ72108-⨯'=一般情况: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穿钢管时:5.19.2)(8.0192244⨯⨯+=sd X X Y c p pp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b. 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p pR f X κπ72108-⨯'=(1) 圆形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442244⨯+++⨯+=ppc c p pp XXsd s d X X Y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2) 成型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Xtd d t d d X X Y 穿钢管时:5.1]}27.08.019218.1)(312.0[)(8.0192{32442244⨯++++⨯++=ppx X x X p p p XXtd d t d d X X Y dx: 截面和紧压程度均等同于圆导体的直径 t: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即两倍相绝缘厚度)5. 集肤效应产生电阻:S s Y R R '=6. 邻近效应产生电阻:p p Y R R '=7. 导体交流电阻:)](1[p s Y Y R R ++'=二、绝缘介质损耗计算1.导体电容:D i —— 绝缘层直径(除屏蔽层),mm dc —— 导体直径(含导体屏蔽层),mm 非屏蔽多芯或直流电缆不需计算绝缘损耗 ε:介电常数 PE:2.3 pvc:6.0 2. 单相绝缘介质损耗:ω=2πf)/( (20)m W tg U c W d δω=U 0:对地电压 V C :电容 F/m tg δ:介质损耗角正切 0.004三、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金属套截面积:A = π(Ds o + t) t 'MM^2)/(10)ln(189m F d D c ci-⨯=ε金属带截面积:A=π(Ds o +nt)nt/(1±k) (重叠:1-k,间隙1+k)金属套电阻:1011131/)](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 2022232/)](1[10A K R S S S S θθαρ-+=Rs:金属套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金属套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金属套电阻温度系数,1/oC K: 金属套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 金属套截面积,mm^2 总金属套电阻:3211111S S S R R R Rs ++=Rs1:金属套电阻,Ohm/km Rs2:金属带电阻,Ohm/km Rs3:其它电阻,Ohm/km1.单芯电缆或三芯SL 型,三芯钢管型电缆:)/(102ln 29cm D Sx ss Ω⨯=-ωS:带电段内各导体间的轴间距离 Ds:金属套平均直径Ds:金属套平均直径D 1….D 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前外径,mm t1….tn:第1至n 层的金属护套厚度,mm N:金属护套层数电缆类型1:单芯三相电路等边三角形敷设电缆;三芯非铠装分相铅包(SL 型)电缆; 两根单芯和三根单芯电缆(三角形排列)金属套两端互联接地;正常换位金属套两端互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 (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2221ss s s x r x r r +⨯='λNt D t D t D t D t D D n n S 2244233222211).......()()()()(++++++++=(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A 1=3 A 2=0.417电缆类型2:单芯三相电路等距平面布设(1).护套二端接地(涡流损失系数不计) 电缆换位:)/(102ln 29cm D S x se sΩ⨯='-ω S e =1.26S (cm)2221ss s s x r x r r '+'⨯='λ电缆不换位:a x r M s s+=3a x r N s s -=)/(102ln 29cm a Ω⨯=-ω fπω2=A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B 相:11.21+='N r r s λC 相:)1)(1(44)(323.22221+++--+='N M N M N M r r s λ(2).护套单点或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环流损失系数不计)Ss s s s D S r S D A S D r r A 52)/10.(])2/(1[)2(.2922211++="ωλ 两侧电缆:A 1=1.5 A 2=0.27 中间电缆:A 1=6 A 2=0.083电缆类型3:钢管型三芯缆(分相屏蔽或分相金属护套,不分连接方式)22217.1ss sx r x r r s+⨯='λ分裂导线:)1)(1(4)(422222++++=N M N M N M FF⨯''=''11λλrs:每cm 电缆的金属套电阻(OHM/cm) r:每cm 电缆的导体电阻(OHM/CM) Ds:金属套平均直径 S:导体轴间距离 f:电源频率 Hz2.二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 圆形或椭圆形导体:])(1[)(.1016221421dc d c R R S +⨯=''-ωλ扇形导体:])48.1(2.12[)48.1(.108.1021211621dt r d t r R R S +++⨯=''-ωλfπω2=椭圆形导体mM d d d*= dM :椭圆的长轴直径mm dm :椭圆的短轴直径 mmc :一根导体轴心和电缆轴心之间的距离mm二芯圆形电缆:c=0.5*绝缘外径 三芯圆形电缆:c=1.155*绝缘半径(1.155即 r 332(r 绝缘半径)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r1:两个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3.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0(411)2()10(11)2[(32742721⨯++⨯+=''ωωλSSS R dc R dc R R圆形或椭圆形导体,当R S >100μohm/m 时:1422110)2(.2.3-⨯=''dc R R S ωλ扇形导体Rs 为任意值:])/10(11)2[(94.027211ωλ⨯++=''S S R d t r R Rr1:三根扇形导体的外接圆半径mm f :频率 Hz d :金属套平均直径 mm t :导体之间的绝缘厚度4.二芯和三芯钢带铠装电缆:钢带铠装使金属套涡流增加,所以应按二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见上)计算的1λ''值乘以下述因数:22]11)(1[μδAAd d d ++四、铠装损耗计算非磁性材料铠装:以护套和铠装的并联电阻代替金属套和屏蔽损耗计算(如上节)中的r s ,护套直径D s1和铠装直径D s2的均方根值代替金属护套的平均直径(即22221s s sD D D +=)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42d nA π=A:铠装金属丝总截面积,mm^2 n:金属丝总根数 d:金属丝直径,mm铠装金属带总截面积: A=π(Ds+nt)nt/(1±k) (重叠:1-k,间隙1+k) A:金属带总截面,mm^2 Ds:铠装前外径,mm n:金属带层数 t:金属带厚度,mm k:重叠或间隙率(即重叠或间隙宽度与带宽的比值),% 铠装层电阻(工作温度时):A K R S S S S /)](1[1003θθαρ-+=Rs:铠装层工作温度时电阻,Ohm/km ρs:20oC 时铠装层材料电阻率, Ohm.mm^2/m αs :铠装层电阻温度系数,1/oC K:铠装层工作温度系数(0.8-0.9) θs: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oC θo:标准工作温度,一般为20oC A:铠装层总截面积,mm^2 铠装层平均直径(即节圆直径):D A =Ds+ntD A :铠装层平均直径,mm Ds:铠装前外径,mm n: 铠装层数 t:铠装单层厚度,mm 铠装层等效厚度:Ad A πδ=δ:铠装层等效厚度,mm A:铠装层横截面积,mm^2 d A :铠装平均直径,mm导磁性材料铠装: 1.两芯电缆钢丝铠装:22151422]7.9548.1[1082.31062.0Ad t r R A RR A A ++⨯+⨯=--ωωλr1:外切于各导体的外接圆半径 mm 其余见后所示。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 GB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    GB

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6-941.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电线电缆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104~1016Ω,测量电压为100,250,500,1000V。

(产品标准应规定测试电压,如不规定,产品标准规定的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低于500V的产品测试电压执行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产品标准规定的耐压试验的电压值不低于500V的产品一般选取500V。

)除电线电缆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抽样试验时,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15~2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0%的室内或水中进行。

2.试样准备1. 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试样有效长度应不小于10m,试样两端绝缘外的覆盖物应小心地剥除,注意不得损伤绝缘表面。

2.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的时间,使试样温度与试验温度平衡,并保持稳定。

3. 浸入水中试验时,试样两个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下于250 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下于150 mm。

4. 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护套的长度应不下于100 mm。

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洁净。

3.试验步骤1. 金属护套电缆、屏蔽型电缆或铠装电缆试样,单芯者,应测量导体对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金属或屏蔽层或铠装层连接进行测量。

非金属护套电缆,非屏蔽电缆或无铠装的电缆试样,应浸入水中,单芯者测量导体对水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水连接进行测量。

也可将试样紧密地绕在金属棒上,单芯电缆测量导体对试棒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电缆测量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试棒连接的绝缘电阻。

试棒外径按产品标准规定。

2. 测量时充电时间应充分,以达到测量基本稳定。

除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充电时间为1min。

3. 重复试验时,在加电压前,使试样短路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小于试样充电时间的4倍。

4.试验结果及计算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按下式计算:R L=R X L (1)式中:R L=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MΩ.kmL=试样有效测量长度, kmR X=试样绝缘电阻,MΩ。

绝缘电阻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1、普通电线电缆绝缘高阻计直流电压调节为100-500V,长度为50FT-5000FT的电线在水槽中浸泡2小时,高阻计的一个电极连接到水槽的铜板电极上,另一电极连接到待测的电线导线上。

测量时间为60秒,合格标准为15.6℃时1000英尺电线的绝缘电阻大于2.5M.将10 ℃-29.4 ℃水温的测量值折算为15.6 ℃、长度为1000英尺的值:R*L*M*TCF1000R:高阻计读数L:实测电线长度M:高阻计倍率TCF:温度修正系数TCF对照表可参见UL1581 Table52.12、常用户外型“w”电线电缆,如SPT-2W,SJTW,CXTW等。

短时间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与普通型电线电缆相同,但合格判定标准完全不同,“W”型电线阻值要高得多。

如CXTW22AWG,合格标准为15.6 ℃225M/1000英尺。

(1)判定标准SPT-2W,SPT-1W,XTW以及CXW,参见UL62Table35.1SJTW等护套线,参见UL62Table32.1表中所列的绝缘电阻为15.6 ℃下短时间浸水阻值,另外还需进行50 ℃升温长时间浸水测试其绝缘电阻。

(2)TCF的确定首先要确定阻抗因子C,再从UL62Table33.1中找出相应的M因子,套用前面公式,即可求出阻抗。

注:对于护套电缆,如SVT,SJTW,表中所列的绝缘电阻为护套内各导线间绝缘电阻,所以在测量时,需将护套外被切除后再浸水测试。

阻抗因子C的决定:参见UL62第34节。

原理:在两个样品升温和降温的过程中,测量5个固定温度点的阻值,在半对数坐标上作图,推算出15.6 ℃时的阻值,再读出16.1 ℃的阻值,两者相除即可求出C值UL电线电缆标准和基本测试方法及所需仪器UL电线电缆标准和基本测试方法及常用仪器常用仪器:直流低电阻测试仪、绝缘耐压测试仪、电子比重计、电线伸长率试验机、投影仪、外径千分尺、恒温水槽、火花机、砝码、燃烧试验机、紫外线光老化试验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