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课标
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课程设计
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课程设计概述近年来,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现代的社会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保问题,我们设计了一门名为《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的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环保问题的敏感性和应对环保问题的能力。
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环保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意识,以及掌握应对环保问题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掌握环保问题的概念和关键词;•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学习环保组织的工作和环境工程技术;•了解环保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现状;•掌握对环保问题的自我保护和环境教育技能。
课程设置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课程的概要和目标,以及环保问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环保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环保问题的相关知识,包括环保问题的定义和分类、环保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第三章: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本章主要介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政策,包括环保法、环保政策、环保标准等内容。
第四章:环境保护组织的工作和技术手段本章主要介绍环保组织的任务和职责,以及环境工程技术和方法等内容。
第五章:国际环保问题的发展现状本章主要介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环保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等问题。
第六章:环境保护技术与产品本章主要介绍环保技术和产品,包括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术和产品。
第七章: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本章主要探讨环保意识教育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环保问题进行展望。
同时,总结本课程的目标和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分组研讨、实践教学、论文撰写等等,其中具体教学方式如下:课堂教学本课程采用讲授、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分组研讨本课程中设有小组研讨环节,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本课程中将规划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推动学生转化知识为实际能力;论文撰写本课程中将设置科研报告,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78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环境保护概论》是精细化工专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的专业拓展性课程。
课程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宽知识面与提高素质相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将其溶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为适应我国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熟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趋势、措施和方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
(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了解环境污染类型与防治;了解农业、城市、工业、旅游、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途径;重点理解并适当掌握化工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趋势、理念、措施和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了解环境一般性法律法规,能针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工艺特点给出适当的环境治理建议,并能实际解决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2、具有与时俱进的正确心态。
3、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齐达标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绪论明确环境的概念、类型和特性;了解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环境(1)环境的概念(2)环境的类型(3)环境的特性2)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及类型(2)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发展(3)环境问题的实质3)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的概念(2)环境科学的任务(3)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二)生态学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生态规律;了解其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概述(1)生态学及其发展(2)生态系统(3)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1)生态平衡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3)生态学的一般规律三)自然资源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环境保护概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代码:22410008学分:1学时:16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1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无要求适用专业:专业不限教材:环境保护概论、袁霄梅、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出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环境保护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活动各方面的庞大工程体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伟大事业。
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广博的现代环境科学知识,了解现代环境保护工程的动向。
本课程将比较全面地介绍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典型环境案例的分析,使同学们能够从生态、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不同角度全面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参与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启发和唤醒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引导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思考本专业与环境保护工程的结合点。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认知环境,对全球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所理解;课程目标2:掌握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境目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课程目标3:了解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其本专业的应用中具有环保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论(一)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环境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二)教学要求了解环境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特点,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分类1. 重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定义2. 难点:环境污染问题第二章生态学基础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生态学基础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生态、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2、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基本功能;3、了解目前城市生态系统的状况;4、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原则。
(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等2. 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第三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一)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掌握由环境所导致的地方病;4、了解居住环境中的污染源及防治方法。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的定位《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化工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是在学生入校后第一个学期开出的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现状,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水资源及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噪声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环境标准、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及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到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在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中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专业紧密相关的环境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其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和自己息息相关。
通过引用大量相关的实际环境问题案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除理论授课外,还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的环境问题进行社会和专业调查,通过开展社会和专业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环保社团活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环境现状和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2、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3、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掌握三废治理的常用技术、方法;5、了解其他污染的原理以及污染防治办法;6、了解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方法;7、了解环境评价和工业清洁生产的定义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较强的安全环保意识,具备一般环境污染事件的分析能力,是学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3、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一)理论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二)实验(实训)内容与课时安排六、课程实施的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常规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
2、教学手段采用ppt形式和实例讲解辅助教学。
环保概论课程标准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环保概论课程标准周数:3周学分:3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层次:三年制专科课程归口:生物工程系制定日期:2010年1月25日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环保概论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属于素质拓展课程。
时间安排8周,1个学分。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是高职高专非环保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也可作为环境专业的入门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
(三)课程设计思路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技能培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
①课程内容结构科学合理,突出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强调了环境保护针对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理论指导与应用,将环保经典内容与现代研究进展有机结合,具有明显基础应用背景。
②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及不同专业的要求,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上以“必需、够用”为度,精心组织、调配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好。
③联系定点的生产实习,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及生产技能的培养,突出环保理论与方法不仅是研究的手段,在产业化生产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食品加工,生物制品、生物药物生产等),以期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新型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本课程将紧紧围绕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着手,使学生既打下扎实的基础,又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环境保护概论》课标
环境保护概论课标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适用专业:化工类1、前言1.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兼学课程,它以《应用化学》为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为化工类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环境。
1.2设计思路(1)该课程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而设置。
(2)课程以《环境保护概论》为载体来进行,学生在学完了《应用化学》后,开始依次渐进地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从环境的概念、环境科学、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学、生态平衡、资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到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的未来。
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领会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防治方法。
(3)课程内容突出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和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课程在上完“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的内容后,安排学生到本市的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的处理和污泥的处置。
使学生既得了解污水处理的流程,又能了解污泥的处置流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
(4)教材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魏振枢、杨永杰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
(5)教学效果评价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即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2、课程目标通过依次渐进地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领会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防治方法以及法律法规,又安排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参观,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方法,又体念到政府对环境保护工程的投入。
3、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以上项目一、二、三共22节学时由覃晓虹老师负责)项目四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时10)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技术。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一)《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性质:《环境保护概论》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外,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等知识有一概貌性了解,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危害,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科学的特点,人口、粮食、能源等问题的现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
(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讲授课程22学时(学生讨论汇报),实验课学时数11学时,计划安排参观相关企业等实习学时数3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建议: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环境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地阐述清楚,力求讲深、讲透。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以课堂讨论、提问答疑,文献查阅与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试卷:(1)按照本课程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开卷考试。
(2)试卷一律用计算机打印,而且按照学校统一的格式,自己校样后交教研室校对,核对无误后交系里统一印制。
(3)考试结束及评定成绩后,试卷交系教务秘书存档。
成绩评定:(1)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平时成绩+研究性环保小论文);期终成绩占70%。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835011总学时数:32学时(讲课32学时)总学分:2学分课程类型:选修(限选)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以生态学为基础,介绍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影响,旨在使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并熟悉以下内容:1.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发展。
2.生态学、生态平衡以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4.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5.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6.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及防治技术与措施。
7.物理性污染与防治。
8.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环境法的内容、意义和原则。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主要通过课堂的讲授,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全校非环境专业(专科、本科)学生的使用。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1学时)本章讲授要点:环境概论,环境问题的由来,环境科学。
重点: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难点:环境科学。
§1-1 环境概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1-2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由来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3 环境科学习题:由教师选编。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生态学定义,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功能,生态平衡,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重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难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2-1 概述§2-2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3 生态系统的功能§2-4 生态平衡§2-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习题:由教师选编。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1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12学时)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对于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1.1环境保护的定义和范围1.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2.2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实施2.3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概述3.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估3.2环境质量评估的概念和方法3.3环境监测与环境检测技术4.大气环境保护4.1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4.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4.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5.水体环境保护5.1水体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5.2水体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5.3水体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6.土壤环境保护6.1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6.2土壤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3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7.生态环境保护7.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2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7.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7.4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8.1环境风险的概念和评估方法8.2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8.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通过PPT、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2.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设计环境监测方案和环境评估报告等。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涵盖课程理论知识;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涵盖整个课程的内容;4.实践报告:根据实验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相关的实践报告,并按时提交。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滕国祥.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参考资料:1.魏长仁,等.环境保护技术与法规.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2.孟家森,等.环境保护工程原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3.李国平,等.环境科学原理与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与课时安排:教学项目一:环境学基础知识1、介绍环境和环境科学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时)2、讲解生态学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4学时)3、介绍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对资源的影响。
(2学时)4、讲解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废水的处理方法。
(6学时)教学项目二:大气污染及其治理技术1、介绍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成因,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性。
(2学时)2、讲解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包括减排、治理和监测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
(6学时)教学项目三:噪声污染及其治理技术1、介绍噪声污染的基本概念和成因,让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性。
(2学时)2、讲解噪声污染的治理技术,包括源头控制、声屏障和降噪设备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治理方法。
(4学时)教学项目四: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及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方法1、介绍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2学时)2、讲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程序。
(4学时)3、介绍工业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工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实践。
(2学时)二)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社会和专业调查(4学时)2、环保公益实践(4学时)3、环保社团活动(2学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是一份教学计划,旨在教授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在本文中,存在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剔除。
同时,需要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重点:掌握环境问题、生态平衡、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6学时。
任务一: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处理和其他污染源的治理原则。
环境保护概论教案
环境保护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环境保护,并理解其重要性和紧迫性;2.了解环境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了解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4.掌握一些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5.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2.环境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4.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老师简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环境保护这个词?你们对环境保护有什么了解和认识?二、讲授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10分钟)1.环境保护的定义: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以便使之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维护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
2.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变差会引发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三、讲授环境问题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1.环境问题的起源: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环境破坏。
例如,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排放等。
2.环境问题的发展:环境问题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涌现,近几十年来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的出现,使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四、讲授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25分钟)1.环境保护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原则、治理原则、合作原则。
2.环境保护的方法:减少和回收废物、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城市、推广环保科技等。
五、探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30分钟)1.个人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少开私家车等。
2.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管、制定环境法律法规、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1.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起源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 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边缘科学,也是一门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变化、发展以及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环境科学及其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基础概念;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明确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明确污染源管理原则及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的理论及方法。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环境概论1.2 环境问题1.3 环境科学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2.1 概述2.2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3 生态系统的功能2.4 生态平衡2.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教学重点:生物圈及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3.1 概述3.2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3.3 中国21世纪议程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概念及五点内涵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4.1 概述4.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3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4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难点: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自然资源保护。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5.1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5.2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5.3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学难点: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教学重点: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剂量与反应的关系(高危人群的概念);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6.1 概述6.2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6.3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6.4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6.5 大气污染的防治教学难点:颗粒污染物——烟尘、粉尘及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环境保护概论 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当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威胁。
最后,我们还将讨论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资源短缺、生态灾难带来的经济损失等。
第三部分: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我们将讨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比事后治理更为重要。
其次,我们将介绍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点。
最后,我们还将探讨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展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将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平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其次,我们将介绍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的现状和问题。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包括绿色技术的应用、低碳经济的推动等。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环境保护的实践和效果。
我们将选择一些典型的环境保护项目,例如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全面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现状和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了解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增强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为创造美丽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概论课标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适用专业:化工类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兼学课程,它以《应用化学》为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为化工类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环境。
1.2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而设置。
(2)课程以《环境保护概论》为载体来进行,学生在学完了《应用化学》后,开始依次渐进地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从环境的概念、环境科学、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学、生态平衡、资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到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的未来。
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领会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防治方法。
(3)课程内容突出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和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课程在上完“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的内容后,安排学生到本市的污水处理厂参观污水的处理和污泥的处置。
使学生既得了解污水处理的流程,又能了解污泥的处置流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
(4)教材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魏振枢、杨永杰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
(5)教学效果评价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即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2、课程目标
通过依次渐进地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领会环境保护相关的概念,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防治方法以及法律法规,又安排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参观,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方法,又体念到政府对环境保护工程的投入。
3、课程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以上项目一、二、三共22节学时由覃晓虹老师负责)项目四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时10)
一、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技术。
促成目标:
1、掌握有关大气的几个基本概念;
2、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物传播扩散的因素;
3、了解疑温产生的原因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
二、活动设计
三、学习本模块学生应具备的知识
1、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2、分析化学知识;
3、流体力学知识。
拓展性知识
1、关于暖冬问题论述
2、汽车排放引发环境污染事件
3、污染——人将变成吸尘器
四、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又何危害?
2、当前世人关注的全球大气污染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3、酸雨的基本成分有哪些?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项目五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时12)
一、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污水防治技术。
促成目标:
1、掌握水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和水体污染的危害;
3、了解了解水体的自净作用;
4、掌握污水的处理方法。
二、活动设计
1、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2、分析化学知识;
3、流体力学知识。
四、拓展性知识
1、海洋污染与危害
2、今后我们要喝什么水?
3、古罗马瘟疫为什么如此猖獗?
五、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水与水体的区别?
2、什么是水体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有何危害?
3、什么是水体的自净作用?自净作用的净化机制有哪些?
4、参观污水处理厂后,画出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项目六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学时10 )
一、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及其技术政策。
促成目标:
1、了解危险废物的含义及管理;
2、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危害;
3、掌握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4、熟悉污泥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原理及工艺流程。
二、活动设计
1、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2、分析化学知识;
3、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4、热工基础知识。
四、拓展性知识
1、美国洛夫运河事件
2、杀人的垃圾
3、城市垃圾处理综述
4、城市污泥的治理
五、思考与练习
1、固体废物分有几类?
2、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
3、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有哪些?控制其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参观污水处理厂后,画出污泥的处置的工艺流程图。
项目七其他环境污染及防治
一、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要求掌握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噪声的叠加计算。
促成目标:
1、掌握放射性污染和电磁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废热污染、光污染、太空污染、居室污染、生物污染等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学会调查身边的各种污染现象,关注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污染,并能够提出初步治理措施。
二、活动设计
1、普通化学基础知识;
2、分析化学知识;
3、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4、热工基础知识。
四、拓展性知识
1、美国洛夫运河事件
2、杀人的垃圾
3、城市垃圾处理综述
4、城市污泥的治理
五、思考与练习
1、固体废物分有几类?
2、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
3、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有哪些?控制其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参观污水处理厂后,画出污泥的处置的工艺流程图。
项目八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
一、教学目标
1、要求掌握环境管理的含义、内容和中国环境管理有关制度。
2、了解环境管理基本职能。
3、熟悉环境法概念、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和法律责任,环境标准及其分类。
4、掌握中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原则。
项目九环境监测与评价
一、教学目标
1、要求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程序和方法;
2、了解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要求;
3、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4、掌握污染源调查方法;认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项目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重点介绍《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和清洁生产的含义、目的、内容和实施的主要途径。
(以上项目七、八、九、十共24节学时由戴晓迪老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