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十四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
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
——自由的人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
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PPT文档)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 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
(一)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
•劳动时间是指人类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生命所必须进行的物质 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以必然为前提、限度和根据
必然 王国
自由 王国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 首先,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性在认 识之前,是盲目的力量,它统治人,束缚 着人,限制着人的活动,人们奴隶般受必 然性的支配,没有任何自由。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一运动过程的 两个方面。生产力是衡量社会的最高的客 体标准,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的最高的主 体标准。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人对社会共同体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以人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 其次,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人们认识 了必然性,但如果不能利用它去改造世 界的话,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一、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活动特 别是人的生 产劳动及其 能力的全面 发展。
人的社会关 系的全面丰 富。
人的素质的 个性的自由 全面提高。 发展 。
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 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 同时也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专业知识讲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关系
社会进步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 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促进了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的 提高,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主体条件
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 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 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 特别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方面, 更是不能缺失。这样,“个性发展” 就成了人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本1文7岁档所硕提供博的连信息读仅神当供之参童处考,之退请用学联,系不的能本启作人为或示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
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 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 院的硕博连读,被人们称为“神童”。但是, 这位“神童”在19岁时,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知识结构不合理,被迫退学。
本为文档了所提实供施的信他息的仅当供杀之参处考人,之计请用联,划系不,能本作人马为或科网加学站爵依删据除在,。网请勿上模仿查。阅文档了如许有不 多资料,最后确定用杀人后流血相对较少的铁锤 作为他的作案工具。他到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一 把石工锤,为了使用顺手,他请店主把过长的木 柄锯短,悄悄把锤带回,并藏在了宿舍楼内厕所 的隐蔽处,想等到作案时再取出来。但不知怎么 的,石工锤却被人偷走了。不得已,他又回到上 一次买锤的商店再买了一把石工锤,同样让老板 把过长的木柄锯短后带回宿舍。其间他还买了用 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并上街请制 证窝点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出逃时使用。
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哪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实现所有人的自由与发展的条件。
后来他们又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地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社会形态”。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自由”是指消灭社会分工强加给人们的、使人不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方式的状态,也就是能够自主活动。
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个人能力、个人活动、个人交往。
1、个人能力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能力是衡量人最基本的标准。
马克思曾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个人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现突出的领域,这正体现了不同个体自身能力的不可替代性。
促进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要找准个体所擅长的领域,将自己的潜能最大可能的发掘出来,为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奠定基础。
2、个人活动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生命是被各项活动贯穿着的。
生命活动是判断个体是否存在的基本标准。
人类的实践活动基于劳动,因此我们的最初目的是要实现物质生产的全面发展,积累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做准备。
其次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活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要怀有对共产主义坚定地信念,逐渐发觉自己的潜质并质的尝试超越。
3、个人交往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交往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特有的和基本的存在方式。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也要得到发展。
社会交往在个体的生存发展进程中占有很中的地位,在我们从中学走到大学,将来又要步入社会的这一个个阶段中,随着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人的发展也由片面走向全面。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关系辨析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关系辨析[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辨证的统一。
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可以从适应与超越、共性与个性、合格与特长、束缚与解放等几方面进行理解。
[关键词] 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论的研究归宿”。
[1]教育目的──关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何种人的教育理想在教育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宗旨,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依据。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教育价值观的制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何种质量规格的人才要求各不相同。
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培养国之“士”;古希腊的教育家在教育中开设“七艺”,培养健康体魄、有道德、有美感的人;而在哲学成为神学婢女的中世纪欧洲,教育要培养为宗教神学献身的禁欲主义的僧侣。
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林林总总,但“文艺复兴后,人的全面发展几乎为近代西方每一个进步思想家推崇,成为贯穿在近代历史文明发展中的崇高理想”。
[1]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共识。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无法避免的矛盾对立,“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以及相应的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人类整体上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精细,严格的社会分工却导致了劳动者个体越来越片面畸形的发展”。
[1]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面考证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学范畴里第一次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提出:1.人的全面发展应与生产发展相一致。
2.工场手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使工人片面发展。
3.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基础上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本质,同时“也为教育目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总是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而加以描述,十分强调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成员必将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马克思甚至还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恩格斯也明确指出: “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由于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虽然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具有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使劳动者失去基本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靠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的劳动是处于资本家监督下的强制劳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者仍是资本家的奴隶,不是自由的人。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
”而在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完全从私有制和阶级剥削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过程的主人,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前提。
正如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
”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旧式分工是指每个劳动者长期乃至终生被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某一种岗位上,始终从事一种职业,从而使劳动片面化的分工。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
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
——自由的人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
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2) “自由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 动力。
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 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 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 特别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方面, 更是不能缺失。这样,“个性发展” 就成了人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
数学不及格
钱钟书10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 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19岁被清华大学破 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 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 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 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 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
要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就不需要或不可能全面 发展吗?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关系
社会进步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 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促进了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的 提高,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主体条件
促进了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实现 和满足,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社会基 础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二.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个性自由 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
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
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
不寡。”
想
《孙子·虚实篇》
一 你认为孙子的这段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想?人要不要全面发展?能不能全面发展?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4)“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自由 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 的发展。
辨析
“全面”就是无一缺陷,无一短 处。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要“面 面俱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人的 “片面发展”倒是必然的和正常 的。
第五单元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孙子:“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1、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关系
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美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2.正确对待人生问题,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学习到的内容。
复习。
名言解读,引出对自由和全面的思考。
举例说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师生共同分析何为全面以及如何实现。
全面理解自由的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个人发展。
共同总结。
1
2
3
6
8
8
10
2
板书设计
3、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完整发展”;“和谐发展”;
“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
(2)主观条件:个人的追求和努力。
三、人的个性自由
1.人的个性自由的内涵
(1)个性自由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关键
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
教具资料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整理版]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
![[整理版]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bdb6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2.png)
《哲学与人生》复习提纲《哲学与人生》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三课,共十五课。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本单元以人生选择为起点,要求脚踏实地,从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规律办事,自强不息,走好人生路,少走弯路、错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客观实际2.人生的客观实际①个人的主客观条件②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3.怎样看待过去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的运动与物质的关系2.怎样才是善于行动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1.自觉能动性2.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3.怎么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本单元从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顺境与逆境,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第四课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1.联系①含义、特征、表现方式②普遍联系观点的要求2.人际关系的含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特征3.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的要求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1.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顺境与逆境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1.两点论2.内因与外因①含义②两者的联系3. P51案例分析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成淮阴侯,怎样看待顺境与逆境第三单元坚持始建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本单元要求掌握科学思维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开拓创新,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1.实践①含义②特点2.实践与认识3.P70案例分析:①失败与成功的联系②将失败转化为成功4.怎样做到知行统一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1.现象、本质①含义②关系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领3.明辨是非的积极作用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1.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2.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本单元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统一培养完整儿童的课程观

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统一培养完整儿童的课程观--学习新《纲要》的体会[摘要]新《纲要》颁布已有一年的时间,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许多专家、同行作了精辟的解读,精彩的文章诸见多刊,给教育者以启示,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如何找准理念与实际的结合点,构建既符合《纲要》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又有独创性,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发展,培养完整儿童的课程成为幼儿园的发展方向,本文试图从课程的发展,从当今课程的要求,从幼儿的发展等方面作简单分析,以求指教。
[关键词]全面发展自由个性类主体课程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自由的状态下,个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挥,所以,培养类主体的教育,就把“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代主体教育论》教育的发展伴随着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工具性教育、个人主体性教育、类主体教育,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趋势是由依赖性的个人走向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中国教育批判工具性教育,倡导个人主替教育转向类主体教育,类主体教育强调培养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要求完整的教育。
幼儿教育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规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相对自由灵活,容易贯彻“主体”教育精神,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几千年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师已有的教学理念仍影响着教师的实际操作,加之新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现有的教育条件与之又有距离,使得教师无所适从,本文试从一个伴随着教育改革成长的教师的角度分析当今的教师选择什么教育内容、采用什么教育方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完整儿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类主体教育。
一、课程目标:从统一到层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PPT精选文档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第十五课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河南省高级交通技工学校
周忠立 瞿圆圆
杨舒 闫培源
1
【教学目标】 1.认知: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3.运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处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
这位“神童”为什么被退学?
要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奠定坚实 的和全面的基础。
8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 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真
做人与做事
善
美
9
(2)“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指人的“和谐发展”,即 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 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
关系。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教学难点】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2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 的最高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有自由吗?在你看来自由是什么?
16
风筝在空中飞舞。当强风把风筝吹起,牵引线就能够控制它们。 风筝迎风飘向更高的地方,而不是随风而去。它们摇摆着、拉扯 着,但牵引线以及笨重的尾巴使它们处于控制之中,并且迎风而上。 它们挣扎着、抖动着想要挣脱线的束缚,仿佛在说:“放开我!放开 我!我想要自由!”即使与牵引线奋争着,它们依然在美丽地飞翔。 终于,一只风筝成功挣脱了。“终于自由了,”它好像在说,“终于 可以随风自由飞翔了!” 脱离束缚的自由使它完全处于无情微风的摆布下。它毫无风度地 震颤着向地面坠落,落在一堆乱草之中,线缠绕在一棵灌木上。“终 于自由”使它自由到无力地躺在尘土中,无助地任风沿着地面将其吹 走。
第五单元答案哲学与人生

第五单元答案哲学与人生(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一、单项选择1、B2、C3、A4、D5、B6、A7、C8、A9、D 10、B二、多项选择1、AC2、BCD3、ACD4、ABD5、ABCD6、ACD7、ABCD8、ABC三、辨析题1、义与利是对立的,我们只能舍利取义。
片面。
(1)义和利是对立统一的。
二者统一在公共关系上,是利益和道德的统一。
义和利又是对立的,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义和利不能同时兼得,但义和利并不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
(2)只要分清公利和私利,权衡大利和小利,就不难找到道德把握的界限。
因为利有正当的和不正当的,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获得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利,正当得利就应该努力争取。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错误。
(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种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思想。
(2)人生活在社会中,应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利己与利他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对立性表现为有的时候坚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
但两者的统一性表明有些情况下,“利己”的同时,也可以“利他”。
(3)“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处事原则体现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个人在为社会、他人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自我服务,但首先应强调“我为人人”,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努力为别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1、请你用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等知识谈谈材料一外来务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1)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认识社会的产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都依赖于社会。
离开了人的社会关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个人和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
人的全方面发展和个性自由体会心得德育

人的全方面发展和个性自由体会心得德育
人的全方面发展和个性自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情感智慧、身体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提升,这需要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积极探索、锤炼自己。
同时,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在德育中也应该为其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有选择的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具体来说,在学校的德育中,我认为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自我实践、自我创新。
例如,可以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多样的活动中,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提供适宜的社交环境,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合作、竞争,以提高其情感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个性自由方面,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度规范、压抑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例如,在服饰方面,学校可以制定一定的着装准则,但也应该容忍学生一定的自我风格和表达方式。
在行为规范方面,我们也应该如实地讲述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让学生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只有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实现德育的全面发展。
人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PPT教案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想 你如何理解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 一 诗中所说的自由? 想?你认为人要不要自由的发展?能不能
自由的发展?
第13页/共54页
第十五课
2、人的全面发展及实现条件
阅读教材例子
第14页/共54页
人的全面发展
互为前提
人的自由发展
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
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被人们称为“神童”。
但是,这位“神童”在19岁时,却因生活自理能
力太差,知识结构不合理,被迫退学。
这位“神童”为什么被退学?
要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奠定坚实 的和全面的基础。
第16页/共54页
“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 区别
第11页/共54页
这篇短文取名“忏悔”,除了想写出自己的所感 所想以对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有个交代之外,还想 以此警醒世人,千万不要犯罪,凡事要三思。当 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 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我最想对亲人们说声对不起。父亲母亲对 我从小就疼爱有加,从小就对我寄予厚望,希望 我出人头地,希望我为家乡争光。他们为我含辛 茹苦了几十年,而我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犯下 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对他们的打击是多么地沉 重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不起......
第5页/共54页
第一个是排除障碍 唐学李原本不住校的,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 但那几天由于还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 唐学李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住的317 宿舍。而邵瑞杰那几天经常跑到隔壁宿舍玩, 玩晚了有时也就住在隔壁。唐学李的存在成为 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2月13日晚, 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就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 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扎住唐的头部 藏进衣柜锁好,并认真处理好现场。14日晚, 邵瑞杰上网回来晚了,隔壁宿舍的同学已经休 息,他就回到了317室住。就在邵瑞杰洗脚的 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本体论基础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本体论基础在于 人自身,在于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活 动。实践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存 在方式。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特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的基本出发点,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 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 是我们 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和政策的基础,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 现实基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 体论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发展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现实性、理想性、相对 性的特点。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 制、推进文化建设、进行制度创新、加强 素质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 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 人的自由
• 念反映。“社会评价”是指他人、社会对人 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于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满足 与否和满足程度的评判。 • (4)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应是社会的 尺度,而不是个人的尺度,也就是说,主要 是看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社会的尺度 同时也是历史的尺度。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 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把 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基础、现实特 点、实现条件和途径,对于深入理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大力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推进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价值。
• (2)解放的内容:人全面把握自然运动的 客观规律,摆脱自然的盲目控制而获得自 由;人自觉把握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摆 脱社会关系的盲目控制而获得自由;人对 自身的把握而成为自觉的人。 • 5、人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 (1)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 • (2)社会进步是一个历史过程 • (3)两者是同一个历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 息 社 会 农 业 社 会 工业社会
电脑
快乐体验
惠民工程的开展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什么 作用?
二、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 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 得到完整的发展。
真
做人与做事
善
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5条规定,我国现阶段的 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培养德、智、体等方 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诗中所说的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 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你认为人要不要自由的发展?能不能 自由的发展?
第十五课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最高目标 1.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 互为前提 互相促进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 的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对束缚和限制的摆脱和超越,它强调的 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道德情感 道德认知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4)“人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人的“自由发 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 发展。
辨析
“全面”就是无一缺陷,无一短处。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要“面 面俱到”是根本不可能的,人的 “片面发展”倒是必然的和正常 的。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 多的条件。 (2)主观条件:个人的追求和努力。
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的自由、一 定条件下的自由。一方面,任何个人的个性 自由应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 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妨害影响别人的自由。 任何个人的自由都必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为前提。
在世界共同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时候,留学生在网上发起暂时不 回家的倡议书;大部分从国外回国人员自觉自我隔离。然而,北京输 入性甲型H1N1第39例患者,自加拿大抵京后不仅未按相关建议要求自 我隔离,相反带病在京频繁活动。 而北京的首例患者在确诊之前,除了打车前往医院就诊,与出租车 司机有过近距离接触之外,一直在家里呆着,与她的母亲在一起。而 且,为了防止意外,她把打车的票据一直保留着,方便找人。正是由 于患者这种极高的自觉意识,在她被确诊之后,需要隔离观察的只有 两人:她的母亲和出租者司机。而且因为她保存着票据,出租车司机 很快就被找到了,为隔离工作节约了大量的寻找时间。
(2) “自由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 动力。 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 性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 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 特别是在人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方面, 更是不能缺失。这样,“个性发展” 就成了人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
数学不及格
钱钟书10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 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19岁被清华大学破 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 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 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 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 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 要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就不需要或不可能全面 发展吗?
要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奠定坚实 的和全面的基础。
“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区别
(1)前者主要是就人的发展的完整性、 统一性和和谐性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 人的发展的自主性、独特性和个别性而 言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平均发展 和人的发展的一律化,更不是指所有个 人的发展都必须遵从一个相同的模式。
三、人的个性自由
1.人的个性自由的内涵
(1)个性自由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 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2)自由不是主观的任意妄为,而是对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自由受社会关系 的制约。
必然与自由
快乐梳理
必
然
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事物内 在的、本质的联系和趋势。
复习巩固
1、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2、你如何看待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快乐热身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 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 想 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 一 《孙子· 虚实篇》 想?不寡。”
你认为孙子的这段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人要不要全面发展?能不能全面发展?
想 一 想 你如何理解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
思维中的必然
太阳系中的必然
生物界的必然
必然与自由
自
由
指人类根据对于事物规律 的认识来行动并达到自己 预设的目的。
认识 改造 自由
必然性
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中国人的自由是人民争得的
远古人的自由
近代人的自由
超阶级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自由不是头脑中想象的
未来人的自由
2.正确理解和对待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 关系
从自由与约束的辩证关系来看,归国人员应该不应该自 我隔离?为什么?
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1.美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讨论:你对美好人生的理解?
2.正确对待人生问题,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我们每一个人, 不可把优点的标准定得太高, 而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你不要死盯着自己学习 不好、没钱、相貌不佳等不足的一面,你还应看到 自己身体好、会唱歌、字写得好等不被外人和自己 留意或发现的优点。
( 2 ) “自由发展”的本质就是“个性发 展”,“个性发展”的核心就是人的素质构 造的独特性。
作为奥运冠军,她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联系 (1)“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基 础。 任何一种创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 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 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合 力”。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如何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2)“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指人的“和谐发 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 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
宋 ·许 月 卿 《 先 天 集· 人邑道中三首》: “天涵地育王公旦,德 备才全范仲淹。”
( 3 ) “ 人的全面发展” 还指人的“多方面发 展”,即人的各种基 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 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 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 地发展。
快乐展示
17岁硕博连读神童退学的启示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 1000多个汉 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 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 博连读,被人们称为“神童”。但是,这位“神 童”在 19 岁时 , 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 知识结构 不合理,被迫退学。 这位“神童”为什么被退学?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关系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 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社会进步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了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的 提高,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主体条件
促进了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实现 和满足,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社会基 础
登上月球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蒸汽 机 渔猎社会
生物社会
课堂小结
人的全面发展 互为前提 互相促进 人的自由发展
课后作业
1、你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如何?
小沈阳从一名普通的二人转演员到拜赵本 山为师,到家喻户晓,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他 的人生经历告诉大家,只要有梦想,只要敢挑 战,就一定能成功。他的成功,让我们体会“ 努力一小步,就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的道理 。
今年 33岁的刘 谦,几乎已囊括 国际各大魔术奖 项,并活跃于世 界各地的魔术舞 台上。但让人意 想不到的是,这 位魔术界的佼佼 者基本是靠自学 成才的。引他入 门的人,只是百 货公司一位卖魔 术道具的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