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浅谈
一、《尔雅》与《憧约》
我国最早提及茶叶的文字著作为《尔雅》。西晋文学家郭璞(公元276~324年)所注释的《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分类学辞典。此书著于何时还有争论:一说是远在公元前1100年,周公时代的学者编成的;另一说法,认为这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是由西周至春秋陆续积成的典籍。
《尔雅》释木篇中记载:“橙·苦茶”。郭璞注曰:“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曰并,蜀人名之苦茶.”这里明确地描述了茶树的特征特性。在历史上,给茶树以这样明确的描述,这是第一次。
《憧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又一份很有价值的茶叶史科。这本书虽然是记录劳役的契约,但是关于“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茶事记载,反映了早在西汉时期,四川一带饮茶风气已很盛行,形成了武阳(现四川省双江镇)这样的茶叶集散地。
二、陆羽与《茶经》
唐朝陆羽(728~804)写成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巨著《茶经》,书中论述了茶的起源、茶树品种、种茶技术、加工方法、烹法、饮法、和与采制烹饮有关的各种器具等。这部论述茶叶的科学技术专著,传播了茶的知识,不仅对我国茶叶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对世界茶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过去劳动人民的茶叶生产经验,认真记述了作者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结果,对研究茶叶生产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芋翁。此外,晚年隐居江西信城时,又号东岗子。陆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是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不少有趣的记载,很有传奇色彩。据说,公元729年,一天,有个名叫智积的大和尚在河堤上行走,听见草丛中有婴孩哇哇啼哭声,心生慈悲,抱回寺中抚养。长大后,用《易经》占卜,拈到“赛”和“渐”两个卦,“渐”卦上的九卦辞是“鸿渐(一种水鸟)于陆,其羽可以用为仪”,于是就以陆为姓,取名为羽,用鸿渐作字。智积和尚嗜好饮茶,陆羽自幼为智积煮茶和做一些杂役工作,因此,陆羽从小学会做得一手好茶,也善于煮茶。随之,饮茶成癖,积累了不少茶叶生产知识和丰富的饮茶经验。关于陆羽煎茶和饮茶,古书中记载了不少奇异的传说。《记异录》中写有一段故事,大意是:智积和尚嗜好饮茶,陆羽善于煮茶,所以大和尚非陆羽所煮的茶不饮。后来陆羽出游数年,智积便不再饮茶。有一次,代宗皇帝知道这件事,便召智积和尚进宫,命宫中做茶能手煮茶给智积饮;借此试试和尚的口味。谁知智积尝了一口茶汤,就嫌不好放下来。皇帝还是不信他的品茶本领,便秘密宣召陆羽进宫,设素宴,再请智积,暗中命陆羽煮茶,智积和尚品尝以后,一饮而尽,并高兴地说:“这真像陆羽亲手煮的茶啊!”代宗皇帝才深信无疑,叫陆羽出来与师父相见。这虽是传说,但也足以说明陆羽煮茶,确有独到之处。
陆羽自幼用功好学,上进心强,志在研诗习文,不肯念经学佛。在当时寺院中生活,抱有这种态度,不能不受到责难,但他坚决不屈服。十三岁时,他逃离寺院,当了一个伶人,在一个戏班子里学戏。陆羽相貌丑陋,又加口吃,只好做丑角。但由于他认真学习,丑角演得很成功。他才华出众,还编写了几千字的滑稽戏。
那时,陆羽得到了河南尹李齐物的赏识,李赠送诗集给陆羽,亲自教授诗文,还介绍他到天门山邹夫子处读书,这为他以后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李曾希望他长大做官,但由于他出身微贱,自幼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并不热心于仕途。他的诗句:“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屡,露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下竟陵城下来”,表达了他对权势富贵的鄙视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公元755~757年,安史之乱,汉水流域邻近河南,受战乱影响。陆羽为了避乱,沿着汉水,渡过长江,于公元760年来到浙江苔溪(今吴兴),隐居寺院。
其间他也出外云游,游历了浙江、江苏、江西各地,走访茶叶产区,亲自实践并注重实地调查,如到栖霞山等地采制茶叶,有诗为证。诗人皇甫冉题为《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诗写道:“采茶非采,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如泛碗花?”除此之外,陆羽对有关茶叶的资料注意搜集,无论经史、诗赋,还是故事、传说,兼收并蓄。在《茶经》中记下了不少两晋时代的茶叶典故,为研究茶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在隐居苔溪期间,陆羽自称桑芋翁,于晚年闭门著书,把数十年的所见所闻和饮茶经验,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晚年的著作很多,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茶经》一书。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包括源、具、造、器、煮、饮、出、略、图等十节,约七千字。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从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讲到采茶、制茶的用具以及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还谈到煮茶、饮茶的器具;又说及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饮茶的风习,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用等;并且论述了各地茶叶品质的好坏。《茶经》是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茶经》的流传,丰富了人们的饮茶知识,对饮茶的普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历来我国茶商把陆羽形象制成陶偶,放在茶灶上作为“茶神”供奉。
《茶经》问世虽已一千多年,有些论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如有关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与近代研究基本吻合。《茶经》要求只采春茶,“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如今采制一些名茶仍遵循这个原则。
三、古人的饮茶保健之道
《神农本草》云:“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劳。”还记载有茶叶可以医头肿,膀胱病,受寒发热,胸部发炎,又能止渴兴奋,使心境爽适。《神农食经》亦云:“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
华佗《食论》书中载有“苦茶久食,可以益思”。《本草拾遗》较为详细记载茶叶的功效,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日益思,除烦去腻。”闻龙《茶笺》中讲到浓茶漱口能去烦腻,健脾胃,保护牙齿。梁代陶弘景《什录》说茶有“轻身换骨”之功。《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诗人李白《茶述》中说到茶叶的功效远在参术之上,有“得之则安,不得则病”之语,真茶有“还童抗枯”之效。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唐宣宗三年(公元849年),有一个一百三十多岁的和尚,来到东都(今河南洛阳),宣宗问他吃了什么药而得长寿,他说:“性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宣宗听后,感赞不止,便赐茶五十斤给他,并留他居住在保寿寺传经。
唐朝顾况讲,茶叶有帮助消化,去除油腻,祛暑和振奋精神的作用。他在《茶赋》中说:“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擅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宋朝吴淑认为茶具有解烦止渴,提神清心之功。他在《茶赋》中说:“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劳之利,其功若神。效在不眠,功存说志,惟芳若之为用,益饮食之所资。”
茶在边疆人民生活中更占有重要地位,古书中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099年),官吏程之郡说:“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难得。”《滴露鳗录》记载有:“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明史食货志》中有“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而病”之语。清代《绩文献通考》有“乳肉滞隔,而茶性通利,故荡涤之故”的论述。在藏族地区甚至还流传“宁可三日不吃粮,不可一日不喝茶”的谚语。
四、茶文化的人文意义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