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海德认为我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来源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外部奖励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度等,我们就把这种归因称为情景归因;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环境、心态、能力、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体所具备的特点等,我们就把这种归因称为个人倾向归因。(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归因倾向,才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和顺利进行归因,胜不骄、败不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发奋努力。)

海德的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搞清楚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在内还是在外的,然后才能有效的控制个体行为。

(三)维纳的归因理论

该理论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成败经验做合理的反省与归因解释,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引导并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地归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回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维纳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原因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是第二个重要问题。韦纳还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高低、任务难度、努力大小、幸运与否,身心状况和其他。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因素来源、稳定性、能控制性。

1 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 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 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三维

内部的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的不稳定的稳定的

不稳定

不可控

的可控的不可控的

不可控

不可控

因素

能力高

低努力程

身心状况

任务难

运气好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把成败归因与何种因素,对情绪体验和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他人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比海德的思想有所发展,并且有助于人们对成就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他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

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避免失败的人)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运动会铅球,体育两运动员)。

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与否归结为自己是否努力,这种往往在下一次选择任务时,仍能选择相当难度的任务,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成功。因此归因理论推崇自我努力强调努力会给人带来一种兴奋感和自豪感,不努力会产生内疚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