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347

合集下载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危险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5)停(送)煤气作业未制定 方案。
55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1)进入有限空间未执行“先 通风、后检测,再作业”规定 。
56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2)进入有限空间检修前,未 进行毒害介质有效隔离,未实 行停电、挂牌。
57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作业
(5)停(送)煤气作业未制定 方案。
114
冶金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1)进入有限空间未执行“先 通风、后检测,再作业”规定 。
115
冶金
炼钢
公共部分
危险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84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造渣加料
85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真空吹氧脱碳精炼
(1)氧气系统冷却水漏水入罐 。
86
冶金
炼钢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2)煤气等综合性气体泄漏。
87
冶金
炼钢
钢水连铸
钢水连铸
钢液承载设备
(1)设备缺陷或操作不当。
88
冶金
炼钢
钢水连铸
钢水连铸
成型及冷却设备
(1)结晶器堵塞、渗水。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 、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在不安全地点。
38
冶金
炼铁
公共部分
公共部分
燃、易爆等危险设施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使用指南

附件(一)《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2017年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指导手册(2017年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1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冶金行业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二○一六年二月2目录一、炼铁(1) (4)二、炼钢(21) (29)三、轧钢(38) (49)四、焦化(56) (69)五、烧结(74) (89)六、煤气(84) (100)—2 —3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炼铁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二、炼钢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三、轧钢4950。

金属冶炼行业较大风险辨识和管控指南

金属冶炼行业较大风险辨识和管控指南

金属冶炼行业较大风险辨识和管控自查自评指南序号场所部位较大风险风险代码检查内容标准规范检查情况备注有色金属熔融工艺1 熔融区域吊运时起重机及吊具故障伤人。

0503/0507 吊运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 熔融区域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吊运时伤人。

0503/0507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应设置在铜水等熔融有色金属及渣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3 熔融区域熔融有色金属及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断裂,造成人员伤亡。

0503/0507 盛装熔融有色金属及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4 熔融区域熔融金属遇水、易燃物发生火灾爆炸。

0504/0508 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精炼、铸造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不应存在积水,不应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5 铸造、浇铸区域熔炉发生故障情况时,熔融金属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事故。

0512 熔融有色金属铸造、浇铸流程应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6 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无应急处置措施,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制止事故发生。

0501/0505 采用水冷方式冷却的熔融有色金属冶炼炉窑、铸造机、加热炉及水冷元件,应设置应急水源。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7 冶炼炉窑无安全设施,无法及时监测设备实时运行情况。

0502/0506 冶炼炉窑的闭路循环水冷元件应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开路水冷元件应设置进水流量、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应实施出水温度定期人工检测。

存在冷却水进入炉内风险的闭路循环元件,应设置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应设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置防止冷却水大量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如快速切断阀等)。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南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南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南一、引言冶金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到大量的重型设备、高温和高压等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指南,以提高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1. 风险识别与分类在冶金行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包括设备故障、不合格的原材料、人为疏忽等。

首先需要对可能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并进行分类,如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火灾安全等。

2. 风险评估工具为了评估风险的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使用风险矩阵、风险图、事件树分析等风险评估工具。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对不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

3.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技术措施(如设备改进、安全装置的安装)、管理控制(如培训、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

确保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可以减轻潜在风险的影响。

三、冶金行业的风险与控制1. 机械安全冶金企业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如熔炉、转瓦斯轮机、起重机等。

对这些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操作要求严格,必须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护设备、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等。

2. 化学安全冶金行业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酸碱、有毒气体等。

需要建立健全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备案、存储和使用的安全规范,确保化学物质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3. 火灾安全冶金行业涉及到高温和易燃物质,因此需要建立火灾监测、报警和灭火系统,提供紧急疏散通道和灭火器材,并加强员工的防火安全培训。

4. 电气安全冶金企业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炉、电动机等。

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

5. 人为疏忽安全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冶金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能力。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防范指导手册课件(PPT100页)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防范指导手册课件(PPT100页)

冶金生产具有系统庞大、因素复杂、关联 性强、单系统运行环节多、很多工艺过程 不可中断的特点,在系统中一个小问题处 理不当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系统瘫痪, 甚至灾难性后果。
比如能源动力介质停供、物流中断、检测 系统失常、自动化故障、网络事故等。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防范 指导手 册(PPT1 00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P PT服务 技术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防范 指导手 册(PPT1 00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P PT服务 技术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防范 指导手 册(PPT1 00页) 工作培 训教材 工作汇 报课件 管理培 训课件 安全培 训讲义P PT服务 技术
对辅助系统的依赖程度高
冶金(有色)行业较大 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指导手册重点释义
2016年6月
冶金行业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重点解决:
为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定为较大危险因素) 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危险的较大因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手册是按照冶金(有色)企业的工艺流程,结合行业特点, 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 教训,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制定防范措施:
冶金工业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 法将金属制成金属材料的产业。冶金工业包括黑色冶金工业和有 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包括铁、锰、铬,有色金属指除了铁锰铬 之外的所有金属,有色企业主要包括铜、铅、锌、铝、镁、钛生 产企业。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冶金企业指的就是钢铁企业。今天我 们以钢铁生产为例,向大家介绍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的较大危险 因素辨识和防范措施。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冶金企业危险源点)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

冶金企业危险源点)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

冶金企业危险源(点)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对于冶金企业来说,生产、检修、工程技改等方面涉及熔融金属爆炸、煤气中毒、起重伤害、火灾、触电、窒息等较大危险因素,点多面广且专业性强,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因此控制事故就变得尤为重要。

危险源(点)的管控,即控制事故发生的“根源”,而并非待其已转化为事故隐患再采取控制措施。

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对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将设备、工艺、人员等有机地与安全管理结合在一起,提高安全管理和控制能力。

使生产、检修、工程技改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达到可控管理,大幅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降低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职工的作业过程安全。

1确定危险源(点)1.1危险源(点)及风险的定义危险源(点)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可能”意味着“潜在”,是指危险源(点)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危险源(点)的存在才可能发生事故,与事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风险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是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描述,可预见的危险情况是通过危险源(点)辨识而得到的。

1.2危险源(点)的确定识别和确定危险源(点),要组织有实践经验、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等情况的专业人员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从物质、能量、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入手,对工艺流程、设备、动力、运输及存储设施、物质、容量、温度、压力等,对照岗位及操作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2运用lec法辨识危险源(点)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时间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种作业点的危险指数,并以此判断出危害等级,危险指数:d=l?e?c。

其中: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c――事故的可能后果。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手册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续表) 依据
(1)风口破损、 烧穿。
火灾
灼烫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 炉体、 炉壳
炉壳发红 开裂
(2)


放炮 中毒和窒息 灼烫 其他伤害
(1)加强风口冷却系统的水压、 水量、 进出口水温差检测控 制。 风口水压下降时, 应视具体情况减风, 必要时立即休风。 水压正常后, 应确认冷却设备无损、 无阻时, 方可恢复送水。 送水应分段、 缓慢进行, 防止产生大量蒸汽而引起爆炸。 (2)风口平台应有一定坡度, 并考虑排水要求, 上面应铺设耐 火材料。 风口、 渣口及水套应牢固、 严密; 进出水管, 应有
(3)短期休风未处理炉顶煤气时严禁动火作业。 禁止使用铁锤
敲击衬板和钢制保护机会在炉顶煤气点火后进行检修。
—1—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无钟炉顶
(1)料罐检修作业。
二、 高炉本体 (一)高炉基础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中毒和窒息
(续表)
主要防范措施
五、 烧结 ………………………………………………………………………………………………………………………………………………… (74)
六、 煤气 (84)
…………………………………………………………………………………………………………………………………………………………………………
—1—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操作上控制炉底温度。
《炼铁安全规程》 (AQ
(3)密切关注炉基是否有裂缝、 冒气冒火等情况, 并做好记 2002)
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安排休风处理。

炼铁指导手册 1

炼铁指导手册 1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二○一六年二(续表)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炼铁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供装料系统(1)炉顶设备应实行电气联锁,并应保证大、小钟不能同时开启;均压及探料尺不能满足要求时,大、小钟不能自由开启;大、小钟联锁保护失灵时,不应强行开启大、小钟,应及时(1)炉顶设备未电气联锁。

火灾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找出原因,组织抢修。

(2)蒸汽压力不足可通过蒸汽系统调压或充氮气辅助增加压力来实现正常均压。

通入大、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处旋转密封间的蒸汽或氮气,其压力应超过炉顶工作压力01MPa。

通入《炼铁安全规程》(AQ2002)大、小钟之间的蒸汽或氮气管口,不应正对拉杆及大钟壁。

(3)因大小钟磨损泄漏达不到均压程度时,应组织休风对大小1钟式炉顶钟进行焊补。

不应强行多次开闭大小钟。

(1)处理炉顶设备故障,应有专人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仪同行监护。

到炉顶作业时,应注意风向及氮气阀门和均压阀门是否有泄漏现象。

(2)更换受料斗衬板或火灾(2)清理更换受料漏斗衬板,应先与上料岗位人员联系并取得《炼铁安全规程》(AQ大钟拉杆保护套作业。

中毒和窒息操作牌和停电牌,还应有专人在场监护。

2002)(3)短期休风未处理炉顶煤气时严禁动火作业。

禁止使用铁锤敲击衬板和钢制保护套,以避免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燃。

(4)用长期休风机会在炉顶煤气点火后进行检修。

(1)进料罐检修安全条件:①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必须关闭眼镜阀;②关闭料罐煤气均压阀,开氮气将罐内煤气撵出后关闭氮气阀门,同时将回压管水封;③开启料罐置换风机打开人孔通风置换,经一氧化碳检测为零、氧气达2无钟炉顶(1)料罐检修作业。

中毒和窒息21%方能停止风机。

(2)依据作业面高度给料罐填充适量矿料,避免高度不够而造成作业伤害。

《炼铁安全规程》(AQ2002)(3)进罐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器和氧气检测报警器,预防煤气、氮气系统出现渗漏聚集。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手册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手册
7
—1— 8
9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一、 炼铁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一、 供装料系统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火灾 (1)炉顶设备未电气联 中毒和窒息
锁。
其他爆炸
钟式炉顶
(1)炉顶设备应实行电气联锁, 并应保证大、 小钟不能同时开 启; 均压及探料尺不能满足要求时, 大、 小钟不能自由开启; 大、 小钟联锁保护失灵时, 不应强行开启大、 小钟, 应及时
器, 预防煤气、 氮气系统出现渗漏聚集。
(4)只有在完成检修任务并经验收合格后, 方能关闭料罐人
孔, 恢复正常生产控制状态。
炉基周围有积水 火灾
(1) 潮湿物
塞,
炉基水槽堵 灼烫 其他爆炸

(1)炉基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 不应积水和堆积废料。 炉基水
槽应保持畅通 。
炼铁安全规程 》 (AQ
(2)渣罐车、 铁罐车及清灰车应各有运输专线。 渣、 铁线应高 2002)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2)
(3)冷却件安装之前应经通球试验合格, 方可安装。
炉体冷却系统
灼烫 (2)冷却水进入炉内。 火灾
其他爆炸
(1)冷却设备的运行控制方面, 应保证炉体冷却系统各部位冷
却水的压力、 流量、 水温差、 热流强度, 均控制在允许范围。
定期对冷却系统进行维护性清洗, 保证各冷却设备的应有冷
固定支撑; 风口二套, 应有固定支撑。
炼铁安全规程
(3)按规范制作风口小套备品并保持风口、 接触面完好无损; 安装和更换选准尺寸、 清理干净风口内部残渣铁; 风口周边 2002)
》 (AQ

冶金企业(炼钢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

冶金企业(炼钢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

C
(5)铁水预处理设施,应布置在地坪以上;若因条件限制采用坑式布置,则应采取
防水、排水措施,保证坑内干燥。
(6)脱硫用的铁水罐,罐口严重结壳,应停止使用。
(1)倒运、清理镁粉
(1)采用CaC2与镁粉作脱硫剂时,其贮粉仓应采用氮气保护;泄压时排出的粉尘
时,有明火或吸烟,器
应回收;该区域应防水、防火。
具潮湿; (2)带压力粉剂泄漏 遇水或者暴露于高温环 境中;
凝盖,也不应人工使用管状物撞击凝盖。有未凝结残留物的铁水、钢水罐,不应
卧放。
(9)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 1.5m的净空距离。 (10)钢水罐在线处理时,应将罐体、罐口的浮渣、浮钢清理干净。 (11)热修包应设作业防护屏;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2m。加强对包衬的 检查,钢包包龄不能过长,超过钢包使用寿命的钢包要及时更换包衬。
(1)铸坯堆放不规
超过3米;长度6m以上的连铸坯堆放最高不超过4.0m;板坯码放不偏中。
4
坯库管理
范;(2)吊运铸坯不 规范;(3)铸坯吊装 工具存在隐患。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2)进入坯库必须給吊车司机进入信号。 (3)库区严格执行:车行人离开,人行车停止的原则。 (4)修磨钢坯时,应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1)吊运前检查废钢无水无潮物,否则采取烘干措施或停用。 (2)加废钢前,检查确认操作室门前防爆门关好。 (3)进厂的社会废钢,应进行分选,拣出有色金属件、易燃易爆及有毒等物品;对密闭 容器应进行切割处理;废武器和弹药应由相关专业部门严格鉴定,并进行妥善的处 置。 (4) 废钢配料作业直接在废钢场进行的,废钢堆场应部分带有房盖,以供雨、雪天配
台100~200mm稳妥后,再使用正常速度。 (3)遇到钢水包漏包,司机要沉着冷静,听从地面人员的指挥,鸣铃警示,躲 离人员和重要设备,将钢包吊到安全位置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
手册》。

该手册结合了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由于冶金行业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千差万别,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二O—九年二月
目录
一、炼铁(1) (4)
二、炼钢(21) (29)
三、轧钢(38) (49)
四、焦化(56) (69)
五、烧结(74) (89)
六、 ............................................................................ 煤气(8 4)100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炼铁
炼钢
三、轧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