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
• 代表作《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 成书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 版1596年。 • 载药数目:1892种(新增374种)。 • 主要内容和体例:全书52卷,约200万言, 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论分16 部、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 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 方诸项,逐一介绍。
•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 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 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 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 “1596年的百科全书”! • 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 记忆名录。
清朝
• 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 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 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 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 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 • 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 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 行注释发挥,如张璐《本经逢原》、邹澍《本经疏证》 等。 • 四是,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 内容。 • 五是,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

• • 柔肠续断意萦萦,闷坐重楼百感生。 早知牵牛去不返,当初谁肯不留行。 这位大夫读诗后,热泪盈眶,深感内疚, 火速赶回家安慰心上人
• 一次曹操写了一首诗,叫主簿杨修送交华佗,华佗打开一 看,见写的是:
• “胸中荷花,两湖秋英,晴空夜珠,初入其境,长生 不老,永远康宁,老娘获利,警惕家人。五除三十,假满 临期,胸有大略,军师难混,医生接骨,忠诚老实,不能 缺技,药店关门。” 华佗看后知曹操有意考他,便展纸挥笔,一口气写出 了曹操诗意中16味中药名称: 千年健 白术 益 没药
• 本草的含义 古人谓“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 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 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 草”。 ——《神农本草经》
• 本草与中药学、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 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 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 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隋唐时期
• 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唐本草》 记载植物 • 作者: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依靠了国 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和物力。 • 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 载药数目:844种。
• 《新修本草》是古代汉族药学著作之一,苏敬 (公元657-659年)等人于唐显庆2-4年所编 著。世称《唐本草》。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 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 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 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 脑香、胡椒、诃黎勒等。分玉石、草、木、人、 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 类。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 的补牙用的填充剂,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 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 《神农本草经》的价值 • 1.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 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 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 “三品分类法”。 • 2.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 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 等内容。 • 3.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 4.《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中药学的起源 •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 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 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 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 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 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 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 原始社会的后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 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 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 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中药故事
• 昔时,一年轻中医大夫悬壶他乡,因诊务 繁忙遂致日久未回家探望,其妻思夫深切, 眠食不安,乃用中药名嵌入句中,作七言 诗四首寄与夫君,以表相思之情。
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虔心只把灵仙祝,医回游荡远志人。
• 久别当归却不归,空将书信寄奴帏。
泪枯血竭何人见,愁日灯心缝客衣。
人言生地多繁华,君子勾留别有家。 几度思量恨独活,停针试泪眼双花。
• •
穿心莲 杭菊 满天星 生地 万年青 母 防己 • 商陆 当归 远志 苦参 续断 厚朴 •
写毕,他托杨修转交曹操,曹操看后大喜,连声称道 :“华佗真乃奇才也。”
秦汉时期
•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简称《本 经》],出现于汉代。该书共载药物365种,是由若干医 家陆续写成的。唐、宋时期,朝廷曾组织专人整理修订 中药学书籍。神农本草经 • 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中国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 作者: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 期的充实和完善过程。 • 成书年代: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 公元二世纪。 • 载药数目:365种。 • 版本情况:《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版本,均系明清 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
•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 作者:梁· 陶弘景所辑。陶弘景 •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 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 《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 本书原书已佚,现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 残本。但原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ຫໍສະໝຸດ Baidu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之中见到。[1]
• 1.“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 《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 术水平。 • 2.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 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 • 3.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 “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 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 • 4.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 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 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
• 中药学 •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 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古代有“神农尝百 草”的传说。“神农时代”大约相当于新 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 业,对各种农作物和天然之物的性能逐步 有所了解,对它们的药用性能也开始有所 认识。所谓“尝”,指的就是当时的用药 都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试验来了解其治疗作 用的。而一种药,能治两种截然相反的病, 这是一些中药奇特的地方。
• 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李时 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 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 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 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 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 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 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 学著作。
中药学基础知识
王鹏宇
• 什么是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 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 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 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 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 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 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 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神农尝百草
• 神农鞭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 话传说。 •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 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 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 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 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 为神农。 •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 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 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 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 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 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 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宋代
• 宋代官修本草宋代本草本草纲目
• 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 行。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 1.公元973~974年刊行的《开宝本草》 • 2.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本草》 • 3.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本草图 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 是中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
民国时期
•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 中国进一步传播,这对中国的社会及医药 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 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 的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 力下,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 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 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 ①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 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 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 ②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 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 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 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 ③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 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