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阅读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参考答案(201X.9)
![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参考答案(201X.9)](https://img.taocdn.com/s3/m/4db5aeda3c1ec5da51e27049.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参考答案1 窃读记自学提示2. 安心、担忧暗喜快乐、惧怕依依不舍浑身轻松巩固运用2.(1)时间长精力集中(2)外面下雨,人们可以在书店停留。
“我”爱读书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拓展阅读1.(1)突然(猛然)(2)陶醉2.快要考试了,我不复习功课,悄悄看课外书,妈妈会不会很生气?我这样做很不应该吧?只要掌握好时间,多看课外书可以增长很多知识,家长不会反对,也不用躲躲闪闪。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学提示1.xìng hǔzhuàn lùgǔn2.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留德十年》(《清华园日记》巩固运用2.乙:课题中的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苗苗和季羡林先生。
苗苗在求知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小苗一样需要营养,而季羡林先生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棵大树。
他们俩的对话正是交流了如何让小苗成长为大树的问题,季老先生鼓励苗苗多读书,广泛汲取知识的营养。
乙:“起码”表示最低要求,说明了小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重要性。
乙: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广泛的兴趣。
拓展阅读2.说明作者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3.三个比喻句之间的顺序不能打乱,因为三个小分句的内容所指范围是逐渐减小的,表达上很有顺序。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我爱我的家,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范围逐渐扩大)3 走遍天下书为侣拓展阅读2.粗读,细读,解决探究不明白的问题3.经常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4* 我的“长生果”自学提示2.我醉心阅读“香烟人”,读连环画,读文艺书籍;我从课外读物中领悟作文构思的巧妙方法,作文得了“甲优”;我在读书时摘记优美词句段落,积累下来,作文时进行借鉴和模仿。
巩固运用1.别出心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真情实感模仿自己创造2.(1)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
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三、1.下笔如有神。
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b42985561252d381eb6e48.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重点知识部编版一、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3)却只漫浪..诵读____________ (4)心到最急.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⑤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⑥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26aee2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1.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3)却只漫浪诵读____________ (4)心到最急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2. 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
②柘(zhè)木:柘树。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⑤少女:小女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白喙:__________________(2)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形成性评价试卷(内含答案)15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形成性评价试卷(内含答案)15](https://img.taocdn.com/s3/m/d59e020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e.png)
) 密 封 线 内 严 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严 禁 答 题1.读书有三到,,,。
2.故今日之责任,,。
3.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戒掉奢侈,用节俭代替。
用魏征的话来说,就是,。
4.唐代的虞世南在《蝉》中,对人的内在品格热情赞美与讴歌的句子是,。
八、根据下面描绘的情景,回答问题。
(3分)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推进垃圾分类,但是仍有不少市民乱扔垃圾,作为一名小公民,看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劝说?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5分)泥土是有一点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
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
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
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同是攀缘性蔬菜,苦瓜也像南瓜和丝瓜那样爬藤开花,但苦瓜开的是什么花呀!淡黄色的花朵很小,在阳光下极易被忽视,花瓣张牙舞爪呈锐角型,还散发出一股黏腥的气味。
不艳丽不芬芳的苦瓜花,连蝴蝶、蜜蜂都不愿光顾。
看到南瓜、丝瓜的藤蔓下一片热闹的嗡嗡声,苦瓜流泪了———为不公平的待遇。
长大成熟的苦瓜满怀热情走进菜市场,不幸的是,它再一次遭遇冷眼:对习惯了甜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他们不喜欢苦瓜。
喜庆宴席上,苦瓜是不能上桌的———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来一盘“苦”味岂不是很扫兴?苦瓜悲愤难抑:我身体里维生素含量丰富,虽味苦但性寒,能消暑去热气。
但人们听不进苦瓜的争辩,苦瓜潸然泪下———餐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诚实的苦瓜!苦瓜入馔,可以炒肉丝,焖火腿,但苦瓜很少直接下锅,要么先在开水里滚一道,要么用盐腌上片刻。
被扼杀生机的苦瓜再一次伤心落泪———它是多么渴望在油锅沸腾的瞬间辉煌一次啊!从幼年到少年,从青年到老年,苦瓜一直在流泪;它的表皮斑驳凹凸,布满颗粒,那是一滴滴泪水凝固而成的。
哭到最后,苦瓜的颜色由青转黄再转红,身体如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味道也变得格外甘美——苦瓜用它生命中最后一滴泪水来证明自己是美丽的、甘甜的、鲜艳的!回望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苦瓜,很多人都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
202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2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7a3bc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1.png)
书写看拼音写词语。
(1)yè mù降临,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xián yì的心情油然而生,此刻那风声、鸟鸣听起来也令人心旷shén yí。
(2)在那xiá zhǎi的窝口,松鼠miǎn qiǎng探出小小的脑袋,露出líng lóng的面庞。
(3)妈妈直起弯曲的jǐ bèi,掏出一卷毛票,用jūn liè的手指数着。
【答案】(1)夜幕闲逸神怡(2)狭窄勉强玲珑(3)脊背龟裂【解析】本题主要利用拼音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根据语境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书写时要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书写“逸、狭、窄、勉、珑”时笔画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苔藓(xiān)皎(jiǎo)洁凛(lǐn)冽炊烟袅袅(liǎo)B.誊(téng)写客栈(zhàn)治疗(liáo)水浒传(zhuàn)C.湖畔(bàn)回馈(kuì)嫉(jì)妒应接不暇(xiá)D.落魄(pò)漆(qī)黑酵素(xiào)栩栩如生(xǔ)【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字音的识记积累。
A项中,“苔藓”读音错误,应为“tái xiǎn”;“炊烟袅袅”读音错误,应为“chuī yān niǎo niǎo”。
C项中,“湖畔”读音错误,应为“hú pàn”;“嫉妒”读音错误,应为“jí dù”。
D项中,“酵素”读音错误,应为“jiào sù”。
B项加点的字注音全对。
选择题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荒唐质朴煤炭金壁辉煌B.竞然繁殖爱慕众星拱月C.心酸隐敝衰弱一知半解D.噪声销毁船桨不可计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133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f.png)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卷面书写(5分)1.(3分)卷面整洁,字迹端正。
1.(5分)名言藏着智慧。
选一句读书名言摘抄下来勉励自己做一个书香少年,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二、积累运用(30分)3.(6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
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图腾,是中华民族的xiàng zhēng 。
龙的传说bù kě jì shǔ 。
一代代炎黄子孙shù shuō 着龙的故事,lǐng lǜe 着龙的气魄,zhuī zhú 着龙的精神。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4.(2分)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摄(shè)影矫(jiāo)健称赞B.脊(jǐ)背眷(téng)写燥音C.过瘾(yǐng)美差(chā)照耀D.眼睑(jiǎn)凛(lǐn)冽僻静5.(2分)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8分)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春晚以“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为主题。
生僻的“龘”字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龘”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成,“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这个主题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再接再厉、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龘”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成。
B.“龘”字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C.春晚主题展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
D.春晚主题昂扬而热烈,一炮而红。
(2)与文中“欣欣家国”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路不拾遗B.国泰民安C.流离失所D.夜不闭户(3)“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社会风貌随处可见,以下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e2ed3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d.png)
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3)却只漫浪通读_______ (4)心到最急_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2. 阅读课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古人谈读书(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____________,如井蛙之________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2]“此三者缺一不可”中“此三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原文回答)[3]由“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短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0b83c2a300a6c30d229f47.png)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是说,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父亲把花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________。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是父亲教育子女学习花生________的精神。
3.“我”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我”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两种事物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四季之美》(节选),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慕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矿)神(怡移)。
1.选择()里的字,依次填在文中“”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3.把画“”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按照()来描述四季景物的。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情发生发展顺序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文言文《读书要三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读书要三到》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64d16876137ee06eff91886.png)
文言文《读书要三到》原文及翻译《读书要三到》宋代:朱熹【原文】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扩展阅读:朱熹理学思想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的是朱熹。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e61caeaeaad1f346933f70.png)
小古文阅读(含答案)姓名:班级: .班级: 姓名:楚王好细腰(分值:10分 时间:10分钟)昔xī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xié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lí黑hēi之色。
(选自《墨子·兼爱中》)昔:从前。
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在位11年)。
好(h ào):喜欢。
士:大臣。
故:所以。
之:的。
皆:都。
以:用,用来。
一饭:每天吃一顿饭。
节:限制,节制。
胁息:屏住呼吸。
带:束带。
比:等到,及至。
期(j ī)年:一周年。
“期”表示一年(月)。
黧(l í) 黑:黑中带黄的颜色。
色:面色;脸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楚灵王好士细腰( );(2)以一饭为节( )(3)胁息然后带( );(4)比期年( )2、给下列居中的“故” 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a 、故意b 、所以,因此c 、原因,缘由。
d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1)无缘无故( );(2)故人西辞黄鹤楼( )(3)明知故犯( );(4)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译:姓名:班级:望梅止渴(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魏武行役①(yì),失②汲③(jí)道,军④皆(jiē)渴,乃⑤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⑥(ráo)子⑦,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⑧之,口皆出水,乘⑨此得及⑩前源。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2分)(1)前有大梅林,饶子();(2)乘此得及前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魏武行役,失汲道。
译:3、“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原意是。
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bc161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f.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⑥而不求偿⑦。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⑧以书,遂⑨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
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打洞。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⑥佣作:被雇佣劳作。
⑦偿:报酬。
⑧资给:资助。
⑨遂:终于。
⑩大学:有学识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邻居有烛而不逮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怪而问衡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①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部编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75b876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0.png)
部编人教版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3)却只漫浪..诵读____________ (4)心到最急.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二、快乐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的青铜礼器,下至()历代的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______)珍贵(______)销毁(______)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此刻的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7bca6ad4d8d15abf234e66.png)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侯,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用“﹏﹏﹏”在选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些写了鸟的___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___。
又写了一只画眉鸟,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鸟的天堂》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这一次是在早晨。
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五年级2022年语文S版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
![五年级2022年语文S版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3227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五年级2022年语文S版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二、课内阅读。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d3d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b.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部编版)卷面书写。
1.请正确抄写下面句子,要求做到书写规范、整洁、行款整齐、美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填空题。
2.我会根据拼音,在语境中写出相应的字词。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xiàn( )。
日本qīn lüè( )者闯入我国jiāng( )土,他们有shì( )无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南京城内,房屋尽huǐ( ),āi( )鸿遍野,南京市民沉jìn( )在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之中…这段屈辱的历史不容忘却!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jì( )日。
身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时刻铭记:勿忘国chǐ( ),振兴中华!3.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举世( )名①内( )外患①国( )民安①直言不( )①面面( )觑①负( )请罪①如痴如( ) ①( )名远扬(1)上面和俗语“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填序号)(2)上面有两个意思相同,感情色彩相反的词,分别是( )、( )(填序号)(3)第①个词语来自历史典故( )(谁)和( )(谁)的故事,请再写出一个课外读过的历史故事成语:( )。
选择题。
4.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妩.媚(wǔ)笨拙.(zhuó)山涧.(jiàn)绷.脸(béng)B.干燥.(zào)拘束.(sù)雹.子(báo)歼.灭(qiān)C.狞.笑(níng)恩赐.(cì)单薄.(bó)喧.闹(xuān)D.毁.坏(huǐ)参.差(cān)矗.立(zhù)瀑.布(pù)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胆却隐蔽梳理手电筒B.爱慕象征繁殖珊瑚礁C.烦琐迟延销毁荧火虫D.噪声崩塌恩慧博物馆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以静写动,进一步衬托了山间生活的宁静。
语文《古人谈读书》阅读答案
![语文《古人谈读书》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8cbe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c.png)
语文《古人谈读书》阅读答案
语文《古人谈读书》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人谈读书》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ong;决。
2、B
3、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
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
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b69537998fcc22bdd10d74.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读好句子,有助于理解意思,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古今字义有不同。
“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急”在本文中指__________。
3.朱熹通过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4.读书“三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特别强调_____的重要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
5.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出了读书的感想,成语“源头活水”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凝缩而来的。
二、课内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
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
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
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____________。
2.“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老”意思一样()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
B.这孩子老生病。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你能给她介绍介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09acaa76e58fafbb003b9.png)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读好句子,有助于理解意思,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古今字义有不同。
“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急”在本文中指__________。
3.朱熹通过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4.读书“三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特别强调_____的重要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
5.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出了读书的感想,成语“源头活水”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凝缩而来的。
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高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段中的“___________”一词与加点词“其实”意思相近。
2.第一自然段开头引用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开头的作用是(_________)(多选)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揭示这个传说的荒谬(miù)。
C.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读书有三到阅读答案
篇二:读书有三到阅读答案
用原文回答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什么?举两种读书的方法?原文: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一说明了读书的关键所在!心到,即集中注意力,只有用心去读,方可理解文中意思。
如果读书三心二意,再有用的知识也会被拒之门外,不被自己所用,如此读书亦是浪费时间!!!“心到”是最重要的。
学语文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斟酌、体会。
所以,语文课堂上,有时候“沉寂”比“活跃”更为需要;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时必须静下心来,或静静阅读,或独立思考。
那种见问题就讨论,见问题就热闹的语文课,看似气氛活跃,场面生动,实则蕴涵了多少泡沫啊。
提问者评价非常感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一说明了读书的关键所在!心到,即集中注意力,只有用心去读,方可理解文中意思。
如果读书三心二意,再有用的知识也会被拒之门外,不被自己所用,如此读书亦是浪费时间!!!“心到”是最重要的。
学语文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斟酌、体会。
所以,语文课堂上,有时候“沉寂”比“活跃”更为需要;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时必须静下心来,或静静阅读,或独立思考。
那种见问题就讨论,见问题就热闹的语文课,看似气氛活跃,场面生动,实则蕴涵了多少泡沫啊。
参考资料:读书要三到【南宋】朱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是读书要三到,我们老师刚讲完)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篇四:读书有三到阅读答案
阅读《读书要三到》回答:1、小明同学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教育他._百度作业帮阅读《读书要三到》回答:1、小明同学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教育他. 语文金凤1632014-10-29 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小明读书只做到了眼到、口到,而最重要的心到却没有做到(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这样读书效果是不会好的.篇五:读书有三到阅读答案
您的位置:>>读书三到阅读答案_文言文读书三到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读书三到》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 1凡:凡是 2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3见:同现 4晓:明白,知道 5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6急:紧迫,要紧 7岂:难道 8亦:也 9矣:了 10乎:语气词,意为吗【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