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古代汉语虚词用法总结
古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古文虚词知识点总结一、虚词的基本概念1、虚词的定义虚词是古代汉语中一种语法现象,它具有虚化、削弱的特点,常常不带实际的语义,只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
2、虚词的种类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种类繁多,包括句末助词、语气词、连词、副词、语气词等。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了连接、衔接、修辞等作用。
二、句末助词类虚词1、句末助词的功能句末助词常用于句末,起到了限定、体现语气、加强语气、表示情态等作用。
常见的句末助词包括“也”、“乎”、“哉”、“罢”、“耶”等。
2、句末助词的用法句末助词的用法多种多样,通常要根据上下文和句意来确定其具体的语法作用。
在古文阅读中,理解句末助词的用法是十分重要的。
三、语气词类虚词1、语气词的概念语气词是古文中一类常用的虚词,它具有表示语气、情感、态度等功能。
常见的语气词包括“可”、“兮”、“矣”、“也”、“夫”等。
2、语气词的作用语气词在古文中常常用于表示感叹、否定、肯定、疑问等语气,使句子的语气更加准确、生动。
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气词的用法对于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至关重要。
四、连词类虚词1、连词的作用连词是古文中常用的一种虚词,它用于连接句子成分、衔接逻辑关系,起到了“并列”、“承接”、“转折”、“因果”等作用。
常见的连词有“而”、“乃”、“则”、“故”、“因”等。
2、连词的使用在古文中,连词的使用经常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意来进行理解和确定。
掌握这些连词的用法对于古文阅读和理解至关重要。
五、副词类虚词1、副词的功能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的词语,它在古文中具有重要的修辞和语法作用。
常见的副词包括“已”、“复”、“竟”、“皆”、“一”等。
2、副词的使用在古文中,副词的使用要注意上下文和句意,理解其具体的修辞和语法作用。
掌握这些副词的用法对于古文阅读和翻译至关重要。
六、语气词类虚词1、语气词的概念语气词是古文中一类语气和情感修辞手法,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语气等。
常见的语气词包括“诚”、“敢”、“甚”、“蒽”、“诚然”等。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虚词,是语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语言中没有具体意义,但在语句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或者用来表达语句的语气、情感、关系等功能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相对较多,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用法。
本文将对古代虚词的种类、用法及例句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古代虚词的种类1.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的词,可以在句子中起到调整语气或者表达感情的作用。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有“吗、呢、罢、乎、矣、哉、耳、也、兮、矣”等。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微草堂笔记》)“而心中徘徊矣!”(《庄子·逍遥游》)2. 关联词关联词是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者句子的词,用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折、对比等。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关联词有“之、于、乃、者、所以、其、而、以、乎、则”等。
例如:“李白作诗,善庆‘天门中断楚江开’,伯量‘宝剑霍霍向湖心’,……”(《文心雕龙·后序》)“一言而不合,懭然而归。
”(《庄子·齐物论》)3. 助词助词是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法成分、功能和作用的词,用来帮助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助词有“的、之、乎、者、所、所以、以、以及、尔、也、啻”等。
例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卷耳》)“我且偷生,生发不禁。
”(《后赤壁赋》)4. 离合词离合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来表示句子疑问、否定、感叹等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离合词有“未、仍、故、却、邈、荏、恶、庶、麋、亦”等。
例如:“我视其人,未有不喜者。
”(《韩非子·解老》)“将登华屋,故暂盘桓。
”(《吕氏春秋》)以上就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虚词种类,这些虚词在古文阅读中经常出现,了解这些虚词的种类及用法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和赏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虚词的用法古代虚词的用法多种多样,不仅有语气词用来表示语气,还有关联词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助词用来表示句子的功能和作用,离合词用来表示语气的疑问、否定、感叹等。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一、之1、代词。
代指人、事、物。
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
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1、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注:如果前半句情况属实,则译为“虽然”;如果不确定,则译为“即使”。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大全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大全一、虚词的定义与作用虚词是指在句中不表示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连接、修饰、补充或表达情感等作用的词语。
虚词不具备明确的实际含义,但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语法和逻辑作用,是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感叹词等。
二、介词介词是一种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于句子中的语法成分,表示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介词一般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方式等概念。
介词在句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常决定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1. 关于时间的介词:at(在……之前)、in(在……之内)、on(在……之上)、before(在……之前)、after (在……之后)、since(自从……以来)、for(以……之久)、during(在……期间)、until(直到……为止)、from(从……起)、to(……至)等。
2. 关于地点的介词:in(在……之内)、on(在……之上)、at(在……之处)、under(在……之下)、over (在……之上)、between(在……之间)、among(在……之中)、beside(在……之旁)、near(在……附近)、next to(在……附近)、opposite to(在……对面)等。
3. 其他介词:of(……的)、from(从……起)、to(……至)、for(为了)、with(带有)、without(没有)、by(通过)、about (关于)、before(在……之前)、but(除了)、except (除……之外)、like(像……一样)、as(作为)、because of(由于)、due to(由于)、owing to(由于)等。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者多个词、短语、句子等成分的一种词类,起着连接、衔接、对比、递进、转折等作用。
连词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法和逻辑作用,帮助句子结构的衔接和段落内容的连贯。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其特点是使用较多的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类词语,通常没有词义,起到连接句子和短语的作用。
下面是对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进行整理。
一、助词:1. 之:用于名词或代词前面,表示所属或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
例如: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之说。
2. 乎: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例如:此言差乎其实。
3. 何: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例如:何为道?4. 而:用于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转折、并列或承接关系。
例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而训之。
5. 乃: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因果关系,常与“是”搭配使用。
例如:非礼也乃人之常情也。
二、连词:1. 若:用于条件句中,起连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或“假如”。
例如:若有人问我,我当如何回答?2. 以:用于连词前,表示手段、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或“以便”。
例如:以此为根据,可以得出结论。
3. 曰:用于连词前,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例如: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副词:1. 矣: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或“呢”。
例如:已过目矣,不复责之。
2. 其:用于句中,表示指代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他的”。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如何?3. 皆:用于句中,表示全体或没有例外,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或“全部”。
例如:明君能以忠言救沉溺之臣,仁者必皆称其为圣。
四、介词:1. 于:用于介词后,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到”等。
例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乘:用于介词后,表示通过或利用某种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利用”或“通过”。
例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1. 关于“于”、“乎”和“哉”“于”、“乎”和“哉”都是表示语气的虚词,但其用法有所区别。
(1)“于”“于”表示语气时,多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表示疑问、惊讶、认可等语气。
如:“于彼处者,曷为乎不可得言也”(《论语·述而》)、“朕闻诸卿言,今复如是,是有神人于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也可用于表达时间、地点等,表示在某个时间、地点等发生或存在。
如:“于是吕绮徒跣而出”(《史记·楚世家》)、“于公元前132年,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出自华丽的《数学年代记》)。
“乎”表示语气时,常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中,表示疑问、肯定、否定等语气。
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子罕》)、“君子乎,其言也仁!”(《管子·舜问》)、“何必乎吾之不学无术也”(《荀子·君道》)。
“哉”表示语气时,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断语中,表示疑问、惊讶、肯定、否定等语气。
如:“嗟乎,其无人也,又何可称之哉”(《庄子·逍遥游》)、“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忽如突然归”(《道德经》),还有“既生烝域,既载一之民” 等等。
2. 关于“为”“为”有多种用法,表示目的、表示结果、表示转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示目的的用法。
如:“为人臣者,当以忠贞为本”(《史记·庄襄王本纪》)、“尽言天下,无为大功”(《左传·僖公九年》)。
此外,“为”还可以表示结果,表示由某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如:“以能衡道,为功名则不可得也”(《庄子·达生》)、“为迎使者,降十万户,实此之谓也”(《史记·项羽本纪》)。
“为”也可用于表达转折,表示它的前后部分有着某种对比或者转折关系。
如:“由之发则鑑于心,观于色,及至言,聽于耳”(《孟子·公孙丑下》)、“夫苏秦、李悝,位尊而不治,官重而不谋”(《史记·韩非子列传》)。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
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
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
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
”(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
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
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
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
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个古代汉语虚词用法、基本用法、固定搭配及双语例句:1. “之”- 基本用法:作助词,可译为“的”;作代词,代指人、事、物等。
- 固定搭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双语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想去南海,怎么样?)“此乃吾之宝物,岂容他人觊觎?”(这是我的宝物,怎么能让别人觊觎呢?)2. “而”- 基本用法:表转折、顺承、修饰等关系。
- 固定搭配:“敏而好学”(《论语》)- 双语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我提心吊胆地起来,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睡了。
)3. “以”- 基本用法:作介词,表凭借、因为等;作连词,表目的。
- 固定搭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双语例句:“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4. “于”- 基本用法:表在、到、向等。
- 固定搭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双语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显达。
)5. “其”- 基本用法:作代词,表他(她、它)的、那等;作语气词,表揣测、反问等。
- 固定搭配:“如其言”(《河中石兽》)- 双语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好的方面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6. “者”- 基本用法:表“……的人”“……的东西”等。
- 固定搭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双语例句:“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17.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8.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重要的文言虚词,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表示态度等作用。
以下是32个古代汉语中的重要文言虚词及其用法:1. 於: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于”。
例如:“於是乎,天下大治。
”(《孟子·告子下》)2. 乃: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
例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乃矣。
”(《论语·子罕》)3. 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都”。
例如:“皆大欢喜。
”(《西游记》)4. 故: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所以”。
例如:“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5. 而: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与”。
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而失之。
”(《左传·宣公十四年》)6. 亦: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却”。
例如:“孟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亦虑人之莫得其私也。
”(《孟子·尽心上》)7. 乎: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啊”、“呢”。
例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乎!”(《中庸》)8. 如:表示类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如同”。
例如:“犹是前番相见时,醉眼看诗如听琴。
”(李清照《如梦令》)9. 忽:表示突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突然”、“忽然”。
例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但忆经年事,几番欢笑声。
”(李清照《如梦令》)10. 何:表示问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为何”。
例如:“何为而可为,何不为而可不为。
”(《孟子·尽心上》)11.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其余的”。
例如:“剪径蹇驴,其毛骨鲠文。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2. 焉: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用来构建句子结构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汇。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助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用来表示语气、时态、语态等等。
例如,在表示疑问的句子中,可以使用助词“乎”、“耶”等来加
强疑问语气;表示过去时态时,可以使用助词“矣”、“已”等等。
2. 介词: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比如表示位置关系、时间关系、方式关系等。
例如,在表示位置关系的句子中,可以使用介词“于”、“在”等;表示时
间关系时,可以使用介词“以”、“自”等。
3. 连词: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或短语,起到连接的作用。
例如“而”、“乃”、“则”等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
4. 语气词: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语气等。
例如,“吧”、“哉”、“焉”等语气词可以用来表达疑问、感叹、命令等语气。
5. 代词:古代汉语中的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在句子中起到指代的作用。
例如,“之”、“其”、“夫”等代词可以代替名词,简化
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相较现代汉语较为复杂,使用上更加
灵活。
在古代文献中,虚词的用法往往与句子的结构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并且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们能够起到各种各样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介绍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可以起到连接词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之”字就是一个常见的连接词。
它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表示前后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古代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的“照汗青”就是用来连接名词“丹心”和“汗青”的。
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通过使用虚词,可以让句子更加流畅地连接起来。
其次,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还能够起到修饰性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之”字也可以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或方向。
比如,我们可以说:“奔腾之水”,这里的“之”字就是用来修饰动词“奔腾”的,表示水流的速度快、势头猛,更加生动地描述了水的特点。
同样,虚词“之”还可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使其更具强调或比较的意义。
比如,“美女之容”中的“之”字就起到了修饰作用,使得“容”更具有美丽的特点。
此外,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还能够起到语气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兮”字就是一个常见的语气词。
它可以用来表示疑问、感叹或者命令等语气。
比如,我们可以说:“天地何所以能长久?”,其中的“久兮”就是用来表示问句的语气。
类似地,虚词“焉”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比如“焉知非福”中的“焉”即表示感叹的语气。
通过以上几个角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它们能够起到连接词、修饰词、语气词等多种作用,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在学习和运用古代汉语时,我们应该注意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文本。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现代汉语中借鉴虚词的用法,丰富和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一、介词介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诗句中的成分。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需要我们了解。
1.以:表示目标、标志,例如“以德报怨”、“以冬日之北”;2.若:表示条件、假设,例如“若故而动”、“如若乃尔”;3.因:表示原因,例如“因其疾于东道,参人所不入也”、“非辨於事者以因人也”;4.为:表示目的、结果,例如“为民请命”、“遂为丞相”。
二、连词连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或句子内部的成分。
1.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两个事项同时存在,“予发愤图强,并且自立于江湖之上”;2.但是:表示一个转折关系,“我知与汝友好已久,但是今日为僵局所困,情形难保”。
三、助词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表明语法关系,在修饰谓语动词时还能够体现主谓一致。
1.之: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起到形容、代替的作用,“汝辩之高也”、“贤之人也”;2.乎:与疑问词结合使用,用来构成疑问句,“何事乎?”、“焉视天下人乎?”;3.以:可以表示手段、原因等,“以巧力而知荣辱者”。
此外,它还可以引导结果状语从句,“星罗棋布,靡有不至者以德运之”。
四、副词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虚词。
1.已: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夫子年已老矣”、“吾闻已久”;2.甚至:表达程度之深,“众勉而奋甚至于危难时刻”、“真可谓孔道所尽也矣”。
五、叹词叹词是用来表达感慨、惊讶等情绪的虚词。
1.咳/呜呼/唉:表示悲伤、不快或遗憾,“世亦远矣哀咳歌了”、“唉我心愁苦欲绝!”;2.哇:表示赞美或惊讶,“哇!花开得真美啊!”。
六、时语气助词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用于表示推测、猜测等含义的虚词。
1.或:表示不确定性或提出选择,“或是准备充分,或是不思考后果”;2.庶几/免则:表示假设或推测,“庶几以理投之,则天道将上佑我”。
七、语气词在表达感情和语气方面,文言文还使用一些特定的虚词。
1.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吾即位之年,然而朏笑者甚众”;2.遽然:表示动作突然发生,“遽然号古堡前而屈膝礼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凭借”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⑧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可译为“凭借(用)……身份”
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
然
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可译为“地”“着”“……的样子”等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所
①“所”作助词,只能与动词结合,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⑩介词,表示被动语气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作连词用法辨别
介词起媒介作用,引入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等概念。主要和名词、名词性、代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两个短语或句子,表达句子或短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介词(乎、为、以、于、与、因)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而”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⑧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⑨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⑩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⑤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⑥音节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乎
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介进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可译为“和”“同”“跟”等】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可译为“向”】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介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相当于“和”“同”“跟”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可译为“对”“对于”】
(一)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
连词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代汉语连词&介词
试一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为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②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者
①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事、情况)”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②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面,起提顿作用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⑥表示判断语气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
⑦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⑧通“欤”,语气词,可译为“吗”“吧”等。此时读yú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句中语气词(其、何、乎、焉、也)
①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宜为报仇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智能亦自可韬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语其妻曰……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介词
①当与秦相较。
②遂与之俱出。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连词
①原装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⑤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焉
⑧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状态,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那么”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感叹,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⑦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今俞瑱得之C. 降家皆为上所杀
乃令吴玉守之几为所误
B. 利为彼有 D.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可译为“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可译为“对”“向”】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可译为“给”“替”】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提宾,可译为“把”】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可译为“通过”“经由”】
介词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⑤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二)区分“与”是介词还是连词,一看前后是否并列关系,能否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句子成分;二看“与”前面是否出现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三看介词“与”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⑧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结构助词(其、且、然、所、者、之、乎、焉)
其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翻译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涉江》)
且
助词,作用相当于“夫”,表示以下要发表议论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放在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④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⑤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与“若”“似”“如”等词语呼应,表示“像……的样子”
助词&副词
句末语气词(乎、焉、也、与)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