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电影中平凡的人性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电影中平凡的人性之美

关于《中国当代电影中平凡的人性之美》,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人性之美是电影表现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在当代的中国电影中,有一些电影,他们没有伟人英雄般的豪情壮举,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华丽花哨的镜头语言,总是以平凡的视角,朴素的语言,温婉地讲述一个个仿佛发生在我们周遭的平凡故事。表现了那些由于我们熟视而不能惊心的平凡故事,从而唤起了现代都市人心中日渐淡漠的伦理亲情。该文通过梳理当代中国电影对平凡的人性之美的表现,希图探讨此类电影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学价值。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人性;人性美;平凡

电影作为电子时代的产物,并非诞生伊始就戴着艺术的光环。其诞生之初,只是纪录和再现一些生活的片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影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电影才逐渐成为一种为全世界人们乐于接受的时间空间艺术。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

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才能完成艺术家的初衷,否则就只能停留在“文本”的阶段。电影的接受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我国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常人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地’、‘无批评地’,这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的特殊性。他偏向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境界与故事,生命的事迹,而不甚了解那创造表现的形式。”宗白华先生所说的“常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常人”的意思,他说:“常人的立场不就等于外行,它只是一种天真的,自然的,朴质的,健康的,并不一定浅薄的对于文艺欣赏的口味与态度。”[1]所以,艺术作品要想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求其内容要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

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它与艺术接受主体的“期待视界”有关。所谓“期待视界”是指接受者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宗白华先生认为:接受者期待的是“艺术的真实”与“活泼强烈的生命表现”,“他所能把握、所能感受刺激引起兴奋的是那活泼的真实的丰富的生命的表现。他们虚心地期待着接受着这‘感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充实自己的生命”,“他是笔直地穿过那艺术的形式……而虚怀地接受那里面的生命表现。这生命的表现动摇他、刺激他,使他悲,使他喜,使他共鸣,使他陶醉。这与他的生命有关,这是他的真实,

他的真理。能满足这要求的艺术是好的艺术,不符合他这真理的艺术,就引起他的惊异而认为不满。”[1]由此可见,只有那些体现着丰富、强烈的平凡人性之美的电影,才能令最广大的受众所接受、感动、共鸣、陶醉,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并在接受与欣赏影片的审美取向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审美体验。

那么电影作为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能否在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上找到自己的艺术定性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所谓平凡的人性之美就是以平民生活为切入口,描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长里短、伦理亲情及凡人琐事,往往将夫妻情、母女情、亲子情、友情、恋情作为表现的重心。镜头对准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去展现这些普通人身上所散发出的质朴的人性之美。它以十分平凡的故事客观地展示给观众一段生活,一个参照物,观众从关注人物到关注自己,由体验到反思。如霍建起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描写一个深山里的将要退休的老邮递员,在儿子接班的第一天,陪儿子共同走了一趟邮路的经历。父亲由于经常进山送信,与家人聚少离多,儿子对他有着诸多的不满和不理解。三天两夜的邮路上,儿子体会着父亲的艰辛。父亲对大山的深情和对工作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儿子,两代人的隔阂在相互理解中渐渐弥合。故事简单而平淡,整个影片虽然没有紧张剧烈的外在冲突,但却在至情至性中演绎出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亲情主题,体现出一种含蓄的张力和悠远的意境。湘西大山的自然美和隽永蕴藉的

人性美交织在一起,濡染着人们的心灵。与影片《那山?那人?那狗》相类似,同是表现父子亲情的电影《洗澡》,描写的是耽于世故的大明在感受并感动于父亲和弟弟之间朴实而又动人的父子情,以及“澡堂”生活的温情和睦之后,冷漠的内心开始被滋润,距离感逐渐消失,逐步与父亲由隔膜转向和谐与融洽,最终走进并融入了人类天性的人伦之爱和人间温厚的人情友爱之中的故事。同样没有波澜起伏,跌宕曲折的情节设置,却在平和舒缓的节奏和恬淡温情的氛围中奏响了人性美的乐章。

在当下,表现平凡人伦理亲情的影片可谓是源源不断,蔚然成风。且创作动机更趋明确和自觉,如表现母爱亲情的《漂亮妈妈》,表现姐妹情深的《绝对情感》,表现婚姻生活的《爱情麻辣烫》,表现婚外恋的《一声叹息》,另外,《过年》、《没事偷着乐》、《可可西里》、《我的父亲母亲》、《和你在一起》、《生活秀》、《我的兄弟姐妹》、《卡拉是条狗》等一大批影片也都在表现平凡人的伦理亲情方面有所建树。取材上,这些电影关注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中间有家庭妇女、普通女工、知识分子、个体户、甚至有社会的边缘人物等等,以小人物、大社会来概括它的题材走向也许更为贴切。平常事、小人物决定了它所表现的美的形态具有特殊性,一般说来,它远离突兀的、壮阔的美,而多体现为细微的、平实的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与对人待事似乎都不可能有大的英雄行为,难有闪光的行动,而不值得大颂特颂。可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普通小人物身上所折射的光辉,却

能使我们悟出生活的哲理,散发着温馨的人性美。电影《洗澡》中的人性美体现在老父亲对傻儿子无微不至的日常呵护上;《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人性美体现在山村姑娘招娣对下乡知青骆教师几十年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上;《我的兄弟姐妹》中的人性美体现在失去双亲的四个兄弟姐妹间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上;《漂亮妈妈》中的人性美体现在孙丽英面对生活的困境而百折不挠的韧性精神上;《没事偷着乐》的人性美体现在盖房、结婚、娶妻、生子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上……,这些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人们所熟视,熟得让人难以惊心,然而却是那般的实在和亲切。

这些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可信,观众对它最多最好的评价也是“真实”。歌德也曾说过:“……真实而伟大的艺术,往往比美的艺术本身更真实、更伟大些。”[1]在当下的许多影评中,人们喜欢用“原生态”、“原汁原味”去赞美这些反映现实伦理情结的电影,可见真实性是人们衡量这类电影艺术的基本指标。同时这一标准在评价电影艺术的传统法则中占有极高的位置,这也与电影艺术的接受主体的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作品把视野集中地投射到家庭这一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内,把家庭内部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父子、母子、兄妹、兄弟、夫妻及与邻里之间形成的伦理关系做几近解剖似的表现。以真切动人的家庭亲情来张扬我们民族的伦理美德,营造和表述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家庭氛围和温馨情感,使家庭成为了特有的审美张力场,使那些日常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