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伯端开创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流

合集下载

《生命(医易)百年历》出版为生命历世界申遗奠定了现代理论基础

《生命(医易)百年历》出版为生命历世界申遗奠定了现代理论基础
当 代 道 教 研 究 的 开 拓 性 成 果 读盖建 民 《 道教 金 丹 派 南 宗考论 》

逄 礼 文
南宋 时 期 白玉 蟾 及 其 所 创 立 的道 教 金 丹 派 南 宗 ,在 中国道 教 史尤其 是宋 元道教 发 展史 上 占有重 要 的历 史地 位 。南宗 经典 与修道 思想 十分 宏 富,是 支有广 泛 影 响的道 派 。然而 ,纵观 目前 国内外 学 术 界 的研 究 成 果 ,在 南 宗 研 究方 面 还 存 在 许 多分 歧 ,亦 有许 多未 解之 谜 ,尚未 能在 南宗 的名称 、 南 宗宗 师 的道 履 生平 、传 承谱 系 、文献 思 想上达 成共 识 ,缺 乏本 宗派研 究统 一的学 术 范式。 近 日, 由教 育部 人 文社会 科 学重点研 究基 地 四 川 大 学道教 与宗教 文化研 究所 盖建 民所 长所著 《 道 教 金 丹派 南 宗考 论—— 道 派 、历史 、文 献 与思想 综 合研 究》 ( 社 会 科 学文 献 出版 社 2 0 1 3年 6月第 1 版 ,计 1 1 7万 字余 ) 实 为该 研 究领 域 的大成 之 作 , 可喜 可贺 。该 著 的可贵 之处在 于作 者不 为学 术界 流 行 观 点所左 右 ,纠偏 正 实 ;还 在 于作者 不畏 学术迷 障 , 以宏 富 的新证钩 沉稽 索 ,新论迭 出。该 书作者 盖建 民教授 从 2 O世 纪末 涉足 道教金 丹 派南 宗 以来 , 历 时十 多年 ,精 意覃 思 ,最 大 限度 地破 解 了长期 以 来 笼罩在 白玉蟾创 立 的道教金 丹 派南 宗方 面的 学术 纷 争 与谜 团,弥 补 了相 关 学术 盲点 ,推 进 了国内外 该研 究领 域 的 深 度 与广 度 ,拓 展 了 南 宗研 究 的 水 平 ,具有 较 高学术 价值 和理论 价值 ,显示 了作者 扎 实 的 学术功底 和理 论造 诣 。 卿希泰 先 生为 《 道教 金丹 派 南 宗考 论 》题 写 书 名 ,并亲 自为之撰 序 ,给 予很高 的评价 :“ 本 书是 国 内外学术界第 一部 系 统深入 探讨 道教 金 丹派 南 宗 的 学术专著 ,在 史料 文献 稽考 和道 教 宗派 问题 诸 多 方 面 有重要 的学术推进 和 突破 的创新 性成 果” ;“ 盖建 民教 授 的新著 《 道教 金 丹 派 南宗考 论— — 道 派 、历 史 、文献 与思 想综合 研 究》 一 书,在 国 内外学 术界 研 究的基础 上 ,以地域 道教 的视 阈 ,围绕 南 宗文 献 稽 考为 中心 ,运用 多元 的研 究方 法 ,对 白玉蟾 所创 立 的金丹派 南宗进 行 道 派 、文 献、历 史、 思想 之 综 合 性研 究。通 览全 书 ,文 献 和 田野 史 料 翔 实,考 辨 细致 ,言之 有据 ,是作 者在 其承 担 的 国家 社科 基 金 项 目优秀结项 成果 的基础 上 完成 的 ( 该 成果在 2 0 1 1 年 1月通过 专家鉴定 ,评 为优秀成 果) ,是 道教 宗派 研 究 的一项 新成果 ,有 重大创获 。 ” 笔者 沿着道教 研 究学界 泰 斗 卿老 先 生 的序 指 ,仔 细 研 读 该 书 数遍 , 受益 良多,书 中亮 点纷 呈,是 一部 当代 道 教研 究的 开拓性成果 。 创建 范式 多元 整合 目前 国内外 学术界在 有 关南 宗名称 的用语 上 很 不统 一 ,在 南宗 的界定 和研 究 范 围、对 象诸 多问题 上 尚未取 得共 识 ,此宗 派研 究 尚未 形成 本 多 问题 尚待 厘 清 和 深 入 。盖 建 民教 授 以史 为据 ,文 献为基 ,详 深分 析 ,综合地 理 学意 义 、历 史 阶段性 与道教 宗派 要 素特异 性 ,严格进 行 道 教 宗派厘 定 ,认为 道教史 上 的南 宗至少 有三 种不 同所指 ,有 泛义 、广 义 与狭 义之 分 。狭义 的南 宗指 宋代 时期奉 张伯 端 、石泰 、薛道 光 、 陈楠 、 白玉蟾 为祖 师 ,专 以修 炼金 丹为 务 的道 教 宗派 ,又称 金丹 派南 宗 ;广 义 的南 宗指活 动于 中国南方地 域 的道教 宗派 ,既包括 张伯 端 、石泰 、薛道 光 、陈楠 、 白玉 蟾 、彭耜 、 留元长 一系 的金丹 派 南宗 ,还 包含 其 前 身钟 吕金 丹道 , 以及 元 明清 以后金 丹派 南 宗与全 真 道合 流并 宗后 在南 方形 成 的全 真道 南 宗 ;而泛义 上 的 南宗则 更为 宽泛 ,通指 宋元 明清 时期在 中国 南方 地域 孕育 发展 的道教 宗派 。 该著 重 点厚 实,钩 索综合 ,体 系备 全 ,为道教 金丹 派 南宗 的研 究创 建 范式 。在衡定 了 “ 金 丹派 南 宗” 、“ 道 教 南宗” 的名 义后 ,于狭 义 范 围内对 “ 金 丹 派 南宗” 的道 派、 历史 、文献 与思 想进行 综 合研 究 ,以金 丹 派南 宗的 灵魂人 物 白玉蟾 为 中心 ,以南 宗 四祖 为上 延 ,以 白玉蟾所 创立 的南 宗教 团为 整体 研 究 的集成 块 ,突 出重 点,兼 顾 支 脉 ,体 系 明晰 , 求 索全 面。 章 目所 及道教 金 丹派 南宗 形成 的 区域 社 会 历史 之维 、南 宗典籍 文献 史料 厘正 与辑存 、南 宗 祖 师 生平 系年 、南宗道 士及 传 法谱 系考订 、 白玉蟾 与南 宗教 团组 织 的创 建 、金 丹 派 南 宗 与儒 释 关 系 、 金 丹派 南 宗丹道 思想发 微 、道教 金丹 派 南宗 的历史 地 位及 其影 响 、金丹 派南 宗起 源发展 的地 理分 布 与 遗 存 田野调 查 、金丹 派南 宗 与其他道 派 关系探 析 。 《 道教 金丹派 南宗考 论》在 国 内外学术 界研 究的 基 础上 ,分析 评价 已有研 究成 果和 观 点 ,有 意识地 运 用 多元 的 “ 科 际整 合”研 究方 法 ,发 幽抉 微 ,对 白玉蟾所创 立 的金 丹 派 南宗进 行 了深 入细 致 的综 合 性研 究。该 著 不 仅 有 纸 面 上 的训 诂 、考 据 ,也 有 “ 动 口又动 手” 的 田野调查 和地 下 出土 文 物 的化 用 , 相互参证 ,还透 过 尘 封 的史 料 ,还 原 宗 派历 史 ,做 到 “ 知 其 然” ;而且 挖 掘 其 背 后 蕴含 的道 教 修 炼 思 想 ,“ 知其 所 以然” ,追 问宗教 哲 学意 蕴 ,评 价其 影 响 ;同时在详尽 占有 资料 、分 析 辨 明 的基 础 上,灵 活地借鉴 西方 的哲 学诠释 学、文化 人 类 学和 文化 社 会 学的方法 ,对道 教 金丹 派 南 宗的 宗教 哲 学思想 意 蕴进行 深度 的 “ 真诠” 与体 系建构 ,“ 明其所 以然” 。 这无疑是 一部倾注 了著 者心血 的学术扛鼎之作 。 二 、纠偏 正实 新论 迭 出 由于道 门 内部 有 “ 道不 言寿” 的传 统 ,道教 人 ( 下转 封 三 )

道教门派之南宗

道教门派之南宗

道教门派之南宗道教门派之南宗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

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

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

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

又称紫阳派、天台宗。

张伯瑞(987—1082),字平叔,号紫阳。

浙江天台人。

“少业进士”不第,后为胥吏,因触犯“火焚文书律”“坐累谪岭南兵籍”。

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刘海蟾授真诀,于是作《悟真篇》,传法于石泰,依次传于薛道光、陈楠、白玉蟾。

这五人后被誉为“南宗五祖”。

因张伯瑞等人皆不曾出度为道士,自白玉蟾始为道士传法,且白玉蟾著述最丰,弘扬法门最力,故俞琰《席上腐谈》认为南宗形成于白氏。

实际上,白氏一系所传丹法乃是《悟真篇》中清修思想的发挥,此一宗脉下传夏宗禹、俞琰等,史称南宗“清修派”。

除此以外,南宗还有发挥《悟真篇》阴阳思想的“阴阳派”。

阴阳派始于张伯瑞之徒刘永年(《三乘秘要》称张伯瑞有两个嫡传弟子,一是石泰,二是刘永年。

)刘传翁葆光,翁传若一子,再传陆墅、戴起宗、陈致虚,以至于明清时期的陆潜虚、彭好古、甄淑、陶素囗、仇兆鳌等。

其实石泰、薛道光亦习阴阳丹法。

故南宗以阴阳双修为正宗。

南宗修丹讲求“先天后性”,张伯端《悟真篇》;“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

”明彭好古解注说:“虚心为性功上事,实腹为命功上事,二者俱有深义。

然人心浮动,如何得虚?不若炼铅服气,先实其腹,使金精之气充溢于身,然后行抱一之功,以虚其心,则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而大修之事毕矣。

”(仇兆鳌《悟真篇集注》)此一述一注,指明南宗修丹的底蕴。

仇兆鳌《悟真篇集注例言》也说;“《悟真篇》中,言命处多,言性处少。

”又说:凡解注《悟真篇》者“大都详于命而略于性”。

南北二宗虽然皆主张双修性命,但在具体修炼过程中处理性命关系时,南宗明显的则重于炼形炼气。

如石泰说:“真精与元气,此是大丹基。

”(《还源篇》)南宗阴阳丹法分为七个步骤:凝神定息、运气开关、保精炼剑、采药筑基、还丹结胎、火符温养、抱元守一。

文化 阶段测评(三)

文化  阶段测评(三)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三(第4章-第5章)、单选题1、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

A 、荀子B 、孟子C 、墨子D 、孔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参见教材P209。

2、从()开始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来说明。

A 、孔子B 、荀子C 、朱熹D 、王夫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孔子开始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

参见教材P190。

3、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的是()。

A 、孟子B 、孔子C 、王阳明D 、王夫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

参见教材P190。

4、无论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达到空前是在()。

C 、唐代D 、宋代【正确答案】CA 、 西周东汉【答案解析】唐代的舞蹈可谓是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

参见教材P217。

5、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词的是()。

A、董仲舒B、刘康公C、邵雍D、张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宋代的张载。

参见教材P186。

6、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

A、《父母恩重经》B、《二十四孝》C、《孝经》D、《孝道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唐代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

参见教材P197。

7、唐代的大型舞蹈中最著名的是()。

A、《兰陵王》3、《凉州》C、《胡璇》D、《霓裳羽衣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唐代还出现了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霓裳羽衣舞》。

参见教材P217。

8、我国创立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是在()。

A、周代B、汉代C、唐代【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在周代就已经创立了五音阶体系和七音阶体系,称“五音”(或“五声”)和“七音”。

参见教材P216。

9、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终目标是()。

兼传雷法的南宗三祖陈楠

兼传雷法的南宗三祖陈楠

烂醉,莫测所如,而济人利物,效验有不可掩者。”后定居长沙,“湖广中人常问翠虚觅诗。但自口缕缕而出,皆成文理,第不肯亲书,竟未解其故。有《翠虚妙悟全集》行世,及作《罗浮翠虚吟》。以丹法授琼山白玉蟾,其出入白玉蟾常侍左右。”
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陈楠赴漳州参加鹤会,预知将逝,遂留四句,命白玉蟾题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19)此时白玉蟾伴随左右,在漳州梁山亲见陈楠入水而逝。《静余玄问》载白玉蟾其弟彭耜说:“先师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在漳州梁山,与一箍桶老子椅角入水而逝,当时有潮州葛县尉在潭州宁乡县见之。先师与尉之父为久契,因寄书使尉归以达其父,后方知当日在此死,在彼见。予时随侍在彼,目者见其事。”(20)时人谓之“的道人所传《太上三五邵阳铁面火车五雷大法》及邵阳雷法印,收载《道法会元》卷一二二。其中曰:“凡召雷部将吏及邵阳雷公,皆以此印符牒,谓之暗号,大有报应,昔邵阳将军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符,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授与陈泥丸真人,流传至此。”(15)陈楠亦自述说:“昔邵阳雷公于南岳衡山祝融峰顶,得遇六波天主帝君,授以三阳五雷之道,使之掌风雷之政。凡天下水旱、人民疫疬,皆隶之焉。昔六波天主帝君,乃以都天大雷火印并三阳五雷神火之印,及雷霆都司符玺。悉以付之。自是邵阳雷颐指神气,使风雷立至,积久而有大功,闻于上帝,遂诏封为三五邵阳雷公火车将军,以掌中斗大魁五雷之政。……昔晋旌阳县令许君逊隐于豫章之西山,后数年丹成,得九天灵剑之术,飞神驭气于西山之上,专以伐蛟为心。蛟精知之,遂遁于潭州之境。上帝闻知,乃降诏以此书赐许君,以斗府雷雨判官为职,仍以邵阳五帅为将,诏立邵阳五雷元帅之司,以斗府雷雨判官掌之,以邵阳五帅辅之。因此许君遂得风雷之权,蛟精寻亦剿绝。此事乃吴猛、丁义二君当时得其传流,年代更变,流传至今,其有得是书者

道教南宗双修传承考

道教南宗双修传承考

道教南宗双修传承考在《全真道与金丹南宗的合流——以陈致虚的“五祖七真说”为契机》一文中,提到了陈致虚在“南五祖”变为“南七真”的过程中,在薛道光之后,增加了刘永年一人,或是由于陈致虚自己也是南宗双修传人之一,所以在五祖变七真之时,加入了双修传人刘永年。

道教南宗又称金丹南宗,由北宋张伯端所创,张伯端为天台人,故以天台桐柏宫为祖庭。

张伯端五传至白玉蟾,始建教团,所以后人以白玉蟾为南宗创始人,不过白玉蟾自述传承,上溯至张伯端,故后人称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为南宗五祖。

张伯端所传嫡系是金丹南宗一脉,以张伯端至白玉蟾为南宗五祖,为清修派。

别有一双修派传承,以刘永年、翁葆光、若一子、龙眉子为传承体系。

宗承《悟真篇》的双修一派,始于刘永年,刘传法于翁葆光,翁传于若一子。

若一子门人龙眉子撰《金液还丹印证图》。

书中有《后识》一篇说:“余师若一子尝曰:曾闻我师无名子翁先生云:吾师乃广益顺理子刘真人。

”上述的传承就是根据此书而来的。

若一子又得寺簿卢公之传,说他也是刘永年的传人。

刘永年字广益,号顺理子,传说刘的祖父与张伯端为同窗。

绍兴戊午(1138),刘永年遇高人传给他《悟真篇》一书,从而懂得修道的诀窍,高人同时让刘永年看《参同契》,认为这样内丹修炼诸事可明。

关于刘永年所遇之人,颇多争议。

《金液还丹印证图》中先称张伯端为“悟真仙翁”,而称刘永年“绍兴戊午刘遇悟真得其道”。

这个“悟真”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张伯端本人,即“悟真”是“悟真仙翁”的简称,但问题是此时张伯端已经去世50多年了。

第二种解释是把“悟真”认定为《悟真篇》,则有可能是张伯端的传人传刘永年《悟真篇》,这个解说比较合理。

戴起宗所疏《悟真篇注疏》中记述刘永年自述称“永年绍兴戊午尝遇至人亲授口诀,仍训永年但看《参同契》,与我诀俱同。

”则刘永年自己也没有说明所遇“至人”是谁。

陈致虚合并南北两宗时,把南宗五祖改为七真时,加入刘永年,其系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刘永年——陈楠——白玉蟾——彭耜。

天台山桐柏宫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初探

天台山桐柏宫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初探

Forum 天台山桐柏宫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初探■张学旗(浙江台州学院)二p台山桐柏宫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西北125公里K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风光秀美,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

桐柏宫道教南宗洞经音乐,也称桐柏宫全真龙门派十六韵诵经音乐,系由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所创。

■“紫阳真人”与桐柏宫张伯端(984-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

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

北宋时浙江天台人。

自幼博学,三教经籍、医、卜、兵、算,无不涉猎。

曾长期居台州府城临海为府吏,后因火烧文书被流放岭南。

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他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三教合一”,注重修身养性,被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o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天台山的许多道观被列入道家的“洞天福地”,也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如黄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商末伯夷、叔齐以九天仆射掌治桐柏;周灵王太子晋治理金庭洞天等。

三国东吴大帝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葛玄来天台山辟院修道,道教的丹鼎、灵宝、上清诸早期道派相继诞生。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亲赐敕文,令州县置观,为司马承祯修建桐柏宫。

在近1800年的岁月里,在天台山先后建有法轮院、丹霞洞、鸣鹤观、清圣祠、卧云庵等许多著名的道观,许多高道如司马承祯、冯惟良、徐灵府、叶藏质等在此修炼。

北宋时,张伯端在天台山桐柏宫修道,著《悟真篇沢开创了中国道教南宗,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的祖庭。

天台山不仅是张伯端的故乡,而且张伯端从成都等地学道回乡后,在天台山桐柏宫栖真修炼,系统梳理了自己学道的成果,悟出了真谛,写就了《悟真篇九张伯端的《悟真篇)倡导“三教归一”,在道教传统命功的基础上,引入儒家“穷理尽性”和佛教“达本明性”的心性修养方法,将隐匿在金丹术中的内丹妙道和盘端出,形成“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南宗丹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道教的发展。

【道教名人详解】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

【道教名人详解】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

【道教名人详解】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紫阳真人又叫张紫阳,即张伯端。

张伯端生前创作道家养生功法《悟真篇》,总结北宋之前的道家内丹思想,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佛法的雍正将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编编入《御选语录》中。

自北宋以来,《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

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看看道教文化吧!【道教名人详解】传说中的紫阳真人是谁?张伯端(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北宋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

《悟真篇·序》有:“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

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

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成为全真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后着书立说,传道天下。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

而主张“大隐隐于市”。

他本人就不出家。

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百岁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

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金丹派南宗(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的祖师。

道教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

传承影响: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

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

辗转授受至白玉蟾,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

称为“金丹南宗”,由于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

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金丹道教的名词解释

金丹道教的名词解释

金丹道教的名词解释道教作为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之一,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派别和学派。

其中,金丹道教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道家思想与炼丹术的结合体,在追求永生和修炼人的内在潜力上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金丹道教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探索。

一、金丹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金丹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当时的道家学者们提出了“人为仙,骨为金丹”的理念,认为通过合理的修炼和内省,人类可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丹道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修行体系,并以炼丹术为基础,注重修炼者的身体和精神的平衡发展。

二、金丹道教的基本观念1. 金丹:金丹是金丹道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修炼者追求的最终目标。

金丹代表着修炼者的精神和灵魂的升华,具有不朽和永生的含义。

炼制金丹需要通过精心的炼丹术和内化外化的修炼过程,以升华人的精神能量和实现内在的状况。

2. 阴阳五行:金丹道教强调万物的阴阳相生相克和五行相互制约的观念。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两个对立面,在金丹道教中,修炼者们需要通过调和和平衡阴阳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内外的和谐。

3. 合一:在金丹道教中,合一是指修炼者与自然和宇宙的融合。

这种融合要求修炼者不仅要以自己为中心,也要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和联接。

这种“合一”的状态是实现金丹和修行目标的关键。

三、金丹道教的修行方法1. 内丹炼制:内丹是金丹道教修炼者在身体内部培育的一种精神能量。

通过特定的炼丹术和内在的修炼,内丹可以逐渐增长并达到完美的状态,从而实现个体的提升和觉醒。

2. 内观与修养:金丹道教鼓励修炼者通过内观和自我了解来提高自己的修炼水平。

内观是一种通过冥想和思考来观察自己的心灵和精神状态的方法,这有助于修炼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追求修炼目标。

3. 仙丹炼制:仙丹是金丹道教修炼者在炼丹过程中制造的特殊药物,它可以增强修炼者的身体和精神能力。

通过合理使用仙丹,修炼者可以加快修行的进程并达到更高的境界。

临海道家高人---南宗祖师张紫阳

临海道家高人---南宗祖师张紫阳

临海道家高人---南宗祖师张紫阳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号紫阳,临海人。

道教南宗的开祖,也即是道教紫阳派的祖师。

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卒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

关于张伯端的籍贯,还有其为天台人的说法、主要依据是张伯端的《悟真篇自序》,张伯端在序中自称“天台张平叔”。

元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的《张用诚传》也沿用此说法:称“张伯端,天台人也”。

而后,明传灯的《天台山方外志》与清张联元的《天台山志》均持所说。

然在宋代,天台作为台州的别称,为台郡各县之人士争相沿用。

张伯端自称“天台张平叔”,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宋临海人陈耆卿(1180~1237年)的记载是比较重要的。

陈耆卿在其所著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中称:张伯端“郡人,字平叔”。

大家都知道,宋代时,设府于州,“郡”即州府所在地。

临海是台州的所在地,故“郡人”的意味自是不言而喻。

而后,言称张伯端为“天台璎珞街人”或“璎珞街人”,还有玉枢子王建章的《历代仙史》及《张真人本末》与清康熙《临海县志》等。

按戚学标《台州外书》,璎珞街在临海“府治东北,有宋真人张伯端故宅,即今紫阳楼是也”。

陈耆卿本为临海人,其生活年代与张伯端仅相差百余年,有关张伯端生平活动的口碑和史实,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陈耆卿受学于叶适,文章法度,具有师承。

他所著的《嘉定赤城志》为台州总志,以所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条分件系,分十五门。

宋世荦赞其志“积十数年参考之功,创千百载遗缺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

因此,陈耆卿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即张伯端为临海人。

清雍正皇帝在其御书的《道观碑文》中讲得更明白了:“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

尤其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的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

齐召南(1703~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城关人。

南宗五祖道要

南宗五祖道要
南宗五祖道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派亦称南宗,为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派别,创始人为北宋张伯端,因其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故称“南派”。张伯端得道后一传石泰(石杏林),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此为“南宗五祖”。紫阳真人张伯端三传非人,“三遭祸患”,发誓再不妄传,乃作《悟真篇》行于世。石杏林作《还源篇》于世。
后序中又曰:“窃以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若无其身,患从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钝,执其有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故《道德》、《阴符》之教得以盛行于世矣,盖人悦其生也。”
自悟:玄窍于黄庭,无须定一点,螺旋尽包容。

再读石杏林《还源篇》,则完全体现了白玉蟾修身真言中“大道之要,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之说。单看白玉蟾修身真言,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再看张伯端《悟真篇》则容易理解多了。
综观南宗五祖《悟真篇》、《还源篇》、《修身真言》,无不体现“大道之要全在凝神处”之说。 如此,则《仙传玄机口诀》所言非虚,并高度体现“大道至简”之精神。
张伯端《悟真篇》:“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及乎篇集既成之后,又觉其中惟谈养命固形之术,而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 ”可见悟真篇所言,实际上还是养命固形之术。

南五祖简介

南五祖简介

南五祖简介
传承
道教金丹派「南宗」或「*** 派」尊奉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等五位为祖师。

因多在南方活动,所以称为「南五祖」。

相传张伯端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在成都遇异人海蟾帝君刘海蟾授予「金液还丹诀」,因此修炼得道。

他将金丹之道传给石泰,石传薛式、薛传陈楠、陈传白玉蟾。

此派进行内丹修炼,主张儒、道、释三教同源一理,出现于北宋时期,于元初与北方的全真道合流,因活动于南方,故后世称之为「南宗」,称其上述五位祖师为「南五祖」。

《玄门必读》载此派派诗为:
清静心宗远,绍世治崇人。

应化通志惠,洞理自明真。

道忠传守义,茂演教无元。

冲和正法威,智慧保福全。

思想
「南五祖」继承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认为修炼「金丹」以内丹即「性、命」为主,而视儒、释、道三教为同源一理,以道禅结合、摄禅释性、先命后性独树一家之学。

修炼则从传统命功着手,先须「炼己筑基」,待精满、气足、神全后,才正式进入炼丹阶段。

在内丹修炼环境问题上,「南五祖」主张「混俗和光」、「大隐混俗」,不提倡出家。

南五祖的内丹理论对全真道有较大影响,使之更加充实、完善。

他们促进了符箓派的改革,将内丹修炼引入斋醮活动中。

他们留下大批内丹专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气功学、医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道教人物张伯端

道教人物张伯端

道教人物张伯端道教人物张伯端张伯端(983~1082)为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

一名用成或用诚(或谓得道后改名用成),号紫阳,因尊为“紫阳真人”。

又人称“悟真先生”。

北宋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知名道教学者,得到全真教北五祖之中的广阳真人刘海蟾而得道,成为全真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

而主张“大隐隐于市”。

他本人就不出家。

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张伯端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

熙宁二年(1069年),称在成都遇到广阳真人刘海蟾,海蟾“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熙宁八年(1075年)作《悟真篇》,为道教南宗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之一。

又作《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青华秘文》)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

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据清朝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张平叔“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

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

陆诜“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陆诜“薨于成都”。

平叔“转徙秦陇。

”《悟真篇·序》有:“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张伯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

张伯端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

熙宁八年(1075年),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

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

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全真道与金丹南宗的合流——以陈致虚的“五祖七真说”为契机

全真道与金丹南宗的合流——以陈致虚的“五祖七真说”为契机

全真道与金丹南宗的合流——以陈致虚的“五祖七真说”为契机道教现在有两个大的宗派,分别是重内炼的全真派和重符箓的正一派,道教是多点起源的,历史上的宗派很多,合流为全真、正一两大宗派,都是元代发生事。

正一派的合流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作“正一教主”,又加授“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

丹鼎派的全真道与金丹南宗的合流则以陈致虚“五祖七真说”的提出为契机。

全真道由王重阳创教于北方,是为北宗,金丹南宗由张伯端创立于南方,是为南宗,都自称为吕祖所传之内丹宗派,也可通称为丹鼎派。

北宗先性后命,南宗先命后性,丹诀虽然各有偏重,但都倡性命双修。

双方本不排斥,在元代中后期全真道三次与佛教论战败北,受佛教排挤时,势力庞大之北宗和擅长理论之南宗的合流,是在时代大潮下,水到渠成之事。

南北宗合流的关键人物是陈致虚,不过南北宗的合流虽然最终由陈致虚所促成,但两宗的合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宗各自发展的需要所导致的。

陈致虚的作用应该说只是在水到渠成的最后关头提出了两宗都能接受的“五祖七真说”,从而促成了两宗的合流。

一、南北宗对各自传承的自述张伯端真人南宋时,金丹南宗主要在南方发展,一般认为南宗的真正创始人是白玉蟾,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的传承体系是白玉蟾追述的。

在白玉蟾以前,南宗师徒间多以个人传授为主,从白玉蟾开始,才有教团和相应的仪规出现,才能真正算一个宗派。

白玉蟾的弟子陈守默、詹继瑞等人作《海琼传道集》时,认为张伯端师承刘海蟾,而刘海蟾是吕洞宾的传人。

于是南宗就成为钟吕金丹一系的正宗传人,并将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五人尊称为祖师,后世称为“南五祖”。

王重阳真人与陈楠、白玉蟾授受的同时,王重阳在北方的金统治区创立了全真道。

在金朝北方的蒙古正在兴起,成吉斯汗召见全真道的代表人物邱处机,邱处机提出了“止杀保民”、“布法推恩”、“以孝治国”等治国之术,得到成吉斯汗的推崇,成吉斯汗令邱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张伯端“金液还丹”大道

张伯端“金液还丹”大道

张伯端“金液还丹”大道作者:梁浩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0年第06期张伯端(公元983—1082年),字平叔,名用成,号紫阳,宋代天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人。

他从小习科举之业,青壮年走仕途之路,曾为府吏,因误判一婢女偷食鱼膳案,致婢女含冤自尽,他深感内疚,而怒焚公文,弃官学道。

由于私烧公文,被充军岭南,在桂林驻军统帅陆诜账下主管机要。

但他厌恶官场,立志学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千千。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紫授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不久,陆诜调任成都。

西蜀自古多贤士,他为访道而欣然随往。

宋神宗宁熙元年(1069年),张伯端游成都天回寺(今成都市北郊天回镇),遇青城丈人刘海蟾,见他心诚志坚,遂授金丹秘诀。

张伯端顿觉“雾开日莹,尘尽鉴明”,乃将其真诠写成《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等书,被道门奉为南宗派祖师,世称紫阳真人。

张伯端为弘扬道法,曾广收门徒数百余人,尽管他的老师刘海蟾曾告诫他“异日为汝脱缰解锁者,当以此道授之,余皆不许”,但为了“普渡众生”,他毫无顾及,竞因此“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

陆诜在成都逝世后,他便独自一人漫游甘陕一带。

后来因触犯凤州(今陕西省凤县)太守,而受黥刑(面部刺字),被逐放。

路过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时逢大雪,遂与押解者在酒店饮酒避寒,恰遇久慕张伯端大名的石泰(江苏常州人)。

此人常为人治病不收谢礼,只要病愈者植一杏树,久之杏树成林,故人称石杏林。

石泰在邠州太守面前辨明张伯端的冤情使其得以获释。

石泰成了“脱缰解锁”者,于是张伯端将金丹秘诀倾囊授予石泰。

石泰从此苦学苦练,颇多心得,著有《还源篇》行世。

石泰又传薛道光(四川阆中人),薛传陈楠(广东惠阳人),陈传白玉蟾(海南琼山人)。

张、石、薛、陈、白被后人称为“南宗五祖”,属于南宗清修派,乃张伯端嫡传正宗。

其支派尚有南宗双修派、天台紫阳派、以及融贯南北二宗的陈致虚派。

浙江道教学院(筹)情况说明

浙江道教学院(筹)情况说明

浙江道教学院(筹)情况说明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浙江道教学院是传承和发扬天台山优秀文化传统,扩大天台山文化交流平台的需要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台山道教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文化空间宽广,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优秀代表。

但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的多方面原因,已处于濒危状态。

浙江道教学院天台宗学院的创办,对传承和弘扬天台山道教文化起促进作用。

2、建设浙江道教学院天台宗学院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而现实意义天台山道学文化把道学思想与儒家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弘扬道教南宗上善若水的道德品质、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贵生乐生的人文情怀、天人合一的大道精神,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

天台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5A级旅游城市,“道宗道源,山水神秀”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生态优先、基础先行、龙头带动、内涵发展、创新跨越的五大发展战略,推进天台山旅游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社会化、集聚化、特色化、集团化、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天台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建成以“绿色、健康、体验、运动、探险、避暑、自助、自驾”等为主题的时尚旅游新高地。

浙江道教学院的创办,对促进天台的道教文化旅游产业、增强天台的经济活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现提出创办浙江道教学院是非常及时和非常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1、天台山山水神秀,是中国道教重要发祥地和浙江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小洞天金庭、灵墟,司马悔山福地等道教圣地,其道教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轩辕黄帝在此受金液神丹的传说,自东汉至明清期间,有葛玄、陶弘景、司马承祯、张伯端等上百位高道在天台山传道修炼。

金丹派南宗前三祖北地行迹考辨

金丹派南宗前三祖北地行迹考辨

作者: 盖建民[1];刘雪涛[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研究
页码: 104-11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金丹派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圆明宫;真多观
摘要:我国传统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白玉蟾创立的金丹派南宗主要活动于南方,固有"南宗"之称.综合运用道书文献、史志资料和田野考察中发现的新材料,分析南宗前三祖在北方地区的行迹,可以发现张伯端、石泰、薛道光均涉足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然其在北方地区多为匆匆辗转或丹道秘传,并未正式创宗立派.张伯端得金丹大道于成都,青城山圆明宫、金堂县真多观等地至今仍有道教南宗相关遗存,且其道众仍延续着道教南宗的修炼传统.张伯端离开成都后,于汉阴山中紫阳洞修炼,其地理位置属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薛道光从关中南下后,数量众多的南宗后学也均活动于南方地区.从地缘上看,金丹派南宗并非源起于北方,而是起于南方并于南方正式发展成熟直至白玉蟾开宗立派.。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导读:内容提要: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入清以来,他的籍贯出现了临海说……内容提要: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入清以来,他的籍贯出现了临海说与天台说之争,至今不息。

本文就临海说代表作《台州道教考》所列主要依据,归纳成郡人就是临海人吗、雍正御书认可张伯端是临海人对吗、齐召南为什么要变更张伯端籍贯、张伯端真的只有临海立传天台无吗四个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认定张伯端确实是天台人无疑。

关键词:紫阳真人张伯端籍贯天台考辨紫阳真人张伯端,自称天台人(1),此后六百多年亦无异义(2)。

然而,自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临海县志和台州府志(下简称康熙两志)称其为临海人后,原本并不存在的张伯端籍贯问题,却成了学界的争论议题。

历史的责任感驱使我们探寻真相。

任林豪先生是临海学界名流,其力作2009年版《台州道教考》堪称临海说之集大成者。

(3)然细研其据,颇觉牵强。

现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作些分析,就教于同道,并与任林豪等临海说学者商榷。

悟真篇序(1075)--自署天台张伯端*一、郡人就是临海人吗?《台州道教考》写道:临海一说的主要依据则是南宋临海人陈耆卿的记载:张伯端郡人,字平叔。

陈耆卿、吴子良、林表民均为临海人,他们均自称郡人,可见当时所谓郡人者即为临海人的事实。

(4)然而笔者考证的结论是:陈耆卿称张伯端为郡人恰恰说明他是天台人。

南宋临海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原文是这样的:张用诚,郡人,字平叔。

曾入成都,遇真人得金丹术。

归以所得粹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

已而仙去。

至淳熙中,其家早起,忽有一道流居主席而坐,叩其家事历历,会其孙他出,乃去。

人以为用诚之归云。

(5)在这里,陈耆卿将天台张伯端改称为郡人,成为后世临海说学者称张伯端为临海人的最根本的依据。

他们认为,郡人就是临海人,自称天台人的不一定是天台人。

然而,通过对《嘉定赤城志》的深入研究发现,陈耆卿称张伯端为郡人,恰恰说明张伯端不是临海人而是天台人。

道教内丹派南宗首祖张伯端(转载)

道教内丹派南宗首祖张伯端(转载)

道教内丹派南宗首祖张伯端(转载)一、张伯端的生平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或诚),号紫阳,临海县城(即台州府城)璎珞街人①。

据《图书集成·神异典》载,张伯端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住世九十五岁;又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张用成传》载:张伯端“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趺坐而化,住年九十九岁”,以此推算,张伯端应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

二者说法稍异,通常认定后者为多。

张伯端出生在临海县城一个富有人家,青少年时期即博览群书。

据他在《悟真篇·序》自称:“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张用成传》载:张伯端“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临海县志》载,张伯端“幼时无书不读”,以及从他晚年所著《悟真篇》等用明白晓畅的诗词来表达深奥内丹义理的诗才,都可以看出,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不仅用功苦读应试科举的必读经书,还研读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等经世致用书籍,充实自己,盼他日能步入仕途,出人头地。

张伯端也十分喜好游山逛水。

据《历代名道传》和《中国历代名道》云:张伯端读书之余,常去故乡的盖竹山和离故乡不远的委羽山、天台山游玩。

盖竹山洞(在临海城南)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十九洞天;委羽山洞(在黄岩城南)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二洞天;赤城山洞(在天台城北)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六洞天,天台山(在天台城北)则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

盖竹山、委羽山、赤城山和天台山历来是浙东佛道胜地。

时经五代十国战乱后天下初定,进山求佛问道者络绎不绝,那些云游至此的僧、道高人浪迹山水的生活令张伯端十分向往。

道家的神仙生活和佛家的西方极乐世界对青少年时期的张伯端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时的北宋已经恢复科举制度。

且“太宗即位……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为不违父意,求得功名,张伯端入太学,专攻儒业,然而举进士不第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张伯端开创的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

与以往的内丹派别相比,金丹南宗无论是在具体的炼养方法上、还是在抽象的理论建构上,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和提高。

特别是它关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更具哲理意味。

对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整个金丹南宗的理论体系的核心。

因此,在阅读南宗的典籍时,我们可以发现,与此问题相关的文字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当然,所有与之相关的讨论,如"神气"、"阴阳"、"心"等,并不总是直接在"性""命"的概念下展开,但如果我们以"性命观"来统摄所有相关的问题,却不仅有其传统上的依据,亦有其内在理路上的根由。

本文将以南宗的性命观为核心,着重研究整个南宗修持方法的理论基础。

我们将尽量通过对其内在理路的把撑,尽可能多地呈现其原始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框架来组织和整理材料。

一、性命在南宗的思想传统里,相较而言,张伯端更喜欢用"性""命"这个概念来阐发自己的思想。

然而张伯端并没有对"性""命"这个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

他在言及"性""命"时,更多地是指两种不同的修持进路,如《悟真篇序》云:"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

张伯端对于"性"的理解,较偏重于佛家"慧"和"觉"的方面,所以他常常以"本源真觉之性"、"真如觉性"等说法来指称"性",有时甚至直接援用佛家经典,将"性"等同于"正觉三昧"。

他在《悟真篇·禅宗歌颂》中如是说道:夫学道之人,不通性理,独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备,则运心不普,物我难齐,又焉能究竟圆通,迥超三界。

故《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于人中炼心,坚固精粹,寿千万岁,若不修正觉三昧,则报尽还散入诸趣",是以弥勒菩萨《金刚经颁颂》云:"饶君百千劫,终久落空亡"。

故此《悟真篇》中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伯端在谈到"性"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强调其觉悟的层面,其间受禅宗影响的痕迹十分显著。

张伯端以下,如石泰、白玉蟾等,在论及"性""命"时,更倾向于将"性""命"等同于"神""气"。

石泰《还源篇》云:气是形中命,心为性内神;能知神气穴,即是得仙人。

这里,"心为性内神"显然应作"神为心内性",因此"神气""心形""性命"在内丹学传统中都是两两相对的概念。

很显然,这里的"性命"即指"神气"。

白玉蟾也有同样的说法:"神即性也,气即命也"(《海琼白真人语录》)。

《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载萧廷芝①《无极图说》一篇,其文仿周敦颐《太极图说》,祖述南宗丹法,其于"性命"则曰:纯乾%,性也,两乾而成坤%命也,犹精与气也。

……然则形中之精,寂然不动,盖刚健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为命之根矣。

心中之神,感而遂通,盖喜怒哀乐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为性之枢矣。

这里不仅将"性"解释为"心中之神",而且更将"命"具体地理解为形中的精气。

事实上,将"性命"理解为"神气",更能彰显道教本身的特点,这一方面是由于以"神气"释"性命"在道教的传统中有着相当长久的渊源,另一方面在于,"神气"作为构成人的基本成分,与气化的宇宙观相一致,从而与以"慧""觉"释"性"的缘起观区别开来。

白玉蟾在"性命"问题上还有"神乃形之命"、"性乃神之命"的说法:形中以神为君,神乃形之命也;神中以性为极,性乃神之命也。

自形中之神以合神中之性,此谓之归根复命也。

所谓"神中以性为极",其中的"神"当指"心"。

性是最根本的,修持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使"心"或"神"合乎"神中之性",这里的"心""神"当即通常意义上的念虑之心②,而"性"则是本体意义上的本然之性。

实际上,类似的说法在张伯端以下的南宗诸祖中并不多见,相较而言,他们并不过多强调性的意义,而是将本然之心作为修持的最终目的和根据。

白玉蟾曾如是说到:"是臣此身皮毛骨血涕泪涎之末,不能成真,臣有一灵之天,本来之性,元命之神,神而无方,大不可测,可以宾帝梵,立侍玉晨",其中虽然言及"本来之性",但又说此"一灵之天"是"神而无方、大不可测",则其所说"本来之性",实际上是更接近于"心"的概念。

二、神气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指出"神气"的概念比"性命"的概念更能彰显出南宗③的理论特点,在随后的讨论中,我们将会更为清楚的展现"神气"在南宗理论中的重要性。

《静余玄问》中有一段白玉蟾与弟子彭耜的问答,其文如下:耜问:《参同契》所论日月龙虎,是精血么?曰:非也。

耜曰:如是则是甚么字?先生云:只是神气二字。

这里,"神气"被作为贯穿其丹道理论的核心概念来加以强调。

石泰的《还源篇》对于"神气"的强调也十分突出,如说:"惟留神与气,片饷结玄珠",又说:"气神难捉摸,化作一团金"。

在南宗的丹道理论中,"神气"、"性命"、"形神"、"身心"等对等的概念所表达的虽然都是人的形质和性灵的分别,但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神气"这一对概念,相对而言更具构成论的特点,这样一来,以这一对概念为核心概念的南宗丹法显然更具气化论的色彩。

南宗丹道理论的气化论色彩更主要地还表现在其关于"神气"关系的论述中。

白玉蟾云:人之一念,聚则成神,散则成气,神聚则谓之魂,气聚则谓之魄。

(《海琼白真人语录》)这一表述,虽然很令人费解,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神"和"气"在实质上是同质的。

事实上,"神""气""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唐以来内丹学的普遍共识,白玉蟾在《快活歌》④中说:"忘形化气气化神,斯乃大道透三关",从广泛意义的"气"的观点看,"神"也是气的一种,只不过在形态上较为精微而已。

这里,我们仍可以看到汉代元气的影子。

三、阴阳"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贯穿整个内丹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内丹典籍往往用种种譬喻来指代"阴""阳"这两个概念。

如《丹髓歌》所说:"真阴阳,真阴阳,阴阳都只两个字,譬喻丹书几万章"。

在传统的中国哲学中,"阴""阳"往往指两种相对立的力量,而在气化的宇宙观里,"阴""阳"更多的指阴阳二气,而且阴阳二气的所有性质和作用,皆一一相反⑤。

一般说来,阴阳二气无疑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在南宗的阴阳观念中,显然也有这一思想传统的延续。

白玉蟾《玄关显秘论》⑥云:古者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

这里的阴阳观念与传统的观念完全一致。

在南宗的阴阳观念中,阳是人长生成仙的保障和根由,而阴则是长生的障碍。

《悟真篇序》曰: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阳杀之形。

《丹髓歌》亦云:"九转炼成十月胎,纯阳无阴命不死"。

这样一种阳善阴恶或阳尊阴卑的观念,实与汉代儒学思想有关⑦。

汉代儒学往往以善恶来分判阴阳,其中尤以董仲舒最为突出,董仲舒说:"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这里虽然强调了阴阳之间的善恶尊卑,但从根本上说,阴阳无疑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然而,南宗的丹道理论中对"阳"的突出强调,使得在很多地方,"阴""阳"的平行关系被完全打破,"阳"被作为本根意义上的概念,而与"阴"区别开来。

石泰《丹髓歌后序》云:钟离谓四大一身皆属阴也,如是则不可就身中而求,特可寻身中一点阳精可也。

然此阳精在乎一窍,常人不可得而猜度也。

只此一窍,则是玄牝之门。

"玄牝"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子》,在道教典籍中,这一概念往往具有本源的意义,主要是指万物的最初来源。

在内丹学中,"玄牝"即被看着人之所以生成的根源,同时也是人的现实存在和解脱的根据。

这里,"阳精"在"玄牝"之中,这实际上也就是说"阳精"即是"玄牝"。

人身上所有有形有相的东西都属于"阴",而"阳"则是无形无相却又最为真实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白玉蟾与彭耜的一段问答表达得更为清楚。

据《静余玄问》载:盖四大一身皆属阳,且道阳在甚处。

耜问:阳在甚处?先生云:在乎杳杳冥冥恍惚之中,释氏有云:"不属中间与内外是也"。

邵康节亦曰:"见时似有觅时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