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数据的分析学案

合集下载

6.3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6.3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四、畅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四、畅谈收获 五、作业:我们学校要建一个新的自行车停车棚,至少需要多大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大 作业: 家要思考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你准备怎样收集?请大家下去后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问 题,并将你们这组的方案形成文字后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
板 书 设 计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案、
课题 隋 雪 芹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统计图的选择 学校 荣成三十五中 的统计图. 的作 .2. .3.
教 学 方 法 设 计
课时 —— 教 统计图, ,
一课时 学 统计图, 题制作 的三 中 三 的统计图
制作人 的统计图—— 统计图 的 ,作 统计图, .
三 统计图 的 .2. 题选择 学 作图的 . ,体 统计 题,选择 的统计图 ,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中 . 统计图 的 , 三 统计图的 ,制作 选择, 一 学 统计 . 学 体 学 的 , 的 学. 教学 设计
一、 学 题 2008 的统计 1 2
体 , 的 , 学 教
设计
的成
设计





中 学 中的



题 统计图 统计图 的 的 体 学
题 统计图
学 的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各自的特 点。让学生合作交流,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 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二、 练习巩固
扇行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
练习巩固: 三、练习巩固: 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50 年后世界 人口情况的数据(如图) 1、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2、个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3、明同学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你们能告诉我 小明的这几个统计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屏幕显示动画:世界人口情况数据图消失,显示三 种不同的统计图) 4、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2) 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 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 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 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 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6.3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3.学会测量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原理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密度是量(选填“间接测量”或“直接测量”).2.物质的质量可以用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来测量.二、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4.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体积也利用量筒测量,即先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固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三、测量液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四、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课堂检测1.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分度值,要求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前者标的是量程,后者标的是分度值)( )A.500 mL,10 mLB.100 mL,2 mLC.250 mL,5 mLD.50 mL,2 mL2.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相关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的是(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 g,1.0×103 kg/m3B.60 g,0.8×103 kg/m3C.60 g,1.0×103 kg/m3D.20 g,0.8×103 kg/m35.小平同学想知道一块均匀大岩石的密度,于是他从这块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用天平称得其质量是27 g,将其放入装有8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90 mL,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是kg/m3,它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6.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小颗粒质量是g.(2)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小颗粒体积是cm3.(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密度的测量1.ρ=质量和体积间接测量2.天平量筒或量杯二、量筒的使用1.液体体积2.mL 量程分度3.垂直平行相切相切三、测量液体的密度4.ρ=四、测量固体的密度3.ρ=课堂检测1.C2.D3.B4.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 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液=80 g,即20 g+ρ液V液=80g,故ρ液==1 g/cm3=1.0×103 kg/m3.5.答案:2.7×103相等解析:小岩石的体积V=90 mL-80 mL=10 mL,则小岩石的密度为ρ= =2.7 g/cm3=2.7×103 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小岩石的密度和大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6.答案:(1)零刻度线平衡螺母147.6 (2)60 (3)2.46 (4)小解析:在调节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读数时把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表示的质量加起来,读游码时要读左端刻度线表示的示数,读得示数为147.6 g.颗粒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细铁砂的体积,总体积为160 mL,细铁砂的体积为100 mL,则颗粒体积为60 mL.该物质的密度为ρ==2.46 g/cm3.若摇动不够充分,所测出的颗粒体积将比实际的偏大,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偏小.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消失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B.看起来水没那么深C.桥在水中的倒影 D.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和乙都是晶体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熔点比乙低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二、填空题11.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_____kg/m3.12.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着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A.物距B.像距C.像的大小D.焦距13.伊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教案名称:数据的分析目标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3.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数据并讨论,我们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2. 分享经验: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数据分析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 数据分析的概念:解释数据分析的含义,强调数据分析在决策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2. 数据分析的步骤: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

三、方法和工具介绍(30分钟)1.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回归分析等。

2. 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巧,如Excel、Python、Tableau等。

四、案例分析(60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根据一组给定的销售数据,学生需要分析销售趋势、找出销售增长的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

2.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3. 结果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五、总结和延伸(20分钟)1. 学生总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据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2. 延伸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巧,思考如何将数据分析应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提交一个关于案例分析的报告,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过程和结论等内容。

3. 总结讨论:结合学生的总结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的分析 教案

数据的分析 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教案标题:数据的分析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分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3.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巧。

4. 能够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 确保教学环境和设备良好。

2. 学生准备:- 提前了解基本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 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数据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如调查问卷、观察、采访等。

- 介绍数据整理的步骤和技巧,如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巧,如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的案例,例如市场调研或学生调查等。

- 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 帮助学生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

-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强调数据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扩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考虑以下扩展活动:- 给学生更多的实际问题案例,让他们自主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班级中展示结果。

- 鼓励学生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或工具,如Excel、SPSS等,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技能。

-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企业或机构,了解他们如何应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原创)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原创)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原创)第一章:数据与信息1.1 数据的概念引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的存在。

讲解:数据的定义、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形式。

练习:学生举例说明数据的含义。

1.2 数据的特点引入:讨论数据的属性,如大小、数量、分类等。

讲解:数据的属性、数据的特点、数据的类型。

练习:学生分析一组数据的特点。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数据的收集引入:解释数据收集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收集的工具。

练习:学生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的计划。

2.2 数据的整理引入:强调数据整理的必要性,展示整理前后的对比。

讲解:数据整理的步骤、数据整理的方法。

练习:学生实践数据整理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的描述与展示3.1 数据的描述引入:通过实例说明数据描述的作用。

讲解:数据描述的方法、数据描述的指标。

练习:学生运用数据描述的方法。

3.2 数据的展示引入:展示不同形式的data visualization,强调其优势。

讲解:data visualization 的类型、data visualization 的工具。

练习: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data visualization。

第四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1 数据的处理引入:讨论数据处理的目的,如去除重复、筛选等。

讲解:数据处理的方法、数据处理的工具。

练习:学生应用数据处理的方法。

4.2 数据的分析引入:解释数据分析的目标,如找出趋势、关联等。

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的工具。

练习:学生实践数据分析的过程。

第五章:数据的应用5.1 数据在决策中的应用引入:讨论数据在决策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

讲解:数据在决策中的应用、数据在决策中的限制。

练习:学生分析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数据进行决策。

5.2 数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入:展示数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金融等。

讲解:数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数据在其他领域的潜力。

练习:学生探索数据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第一部分:导入数据的分析教案在信息时代,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

2.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能够应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数据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a.数据分析的定义:数据分析是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通过运用统计学和相关软件工具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分析、解释和预测,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

b.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发现问题和机会,并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过程。

2.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a.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b.数据收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

c.数据整理: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

d.数据描述:频数分布、中心趋势和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e.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

3.数据分析的方法a.统计学方法:基本统计量计算、概率论、假设检验等。

b.数据可视化: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

c.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等。

4.数据分析的应用a.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求、产品定位、竞争对手分析等。

b.金融分析:风险评估、投资组合分析、股票预测等。

c.医疗研究:疾病预测、药物疗效评估、流行病分析等。

d.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统计、人口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引入数据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b.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2.知识讲解和示范(15分钟)a.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b.解释各种数据类型和数据整理的步骤。

c.展示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3.小组讨论和练习(2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数据分析任务中。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1 数据分析的定义和意义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的过程。

数据分析在商业、科学、医疗、金融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

1.2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挖掘。

其中,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包括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推断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得出总体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关联和规律。

2. 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1 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其中,数据收集是指从各种渠道获取数据;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预处理工作;数据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建立等工作;数据可视化是指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交流。

2.2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挖掘。

其中,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包括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推断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得出总体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数据挖掘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关联和规律。

3.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1 数据分析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数据分析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市场调研、客户分析、销售预测、风险管理等。

通过对市场、客户、销售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科学的营销策略和决策。

3.2 数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生物信息学、天文学、地质学等领域。

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数据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数据的整理和概括方法;3.学会运用统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4.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思维和能力;5.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数据的整理和概括方法;3.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应用;4.数据分析实例和案例分析;5.数据分析的思维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数据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思考和讨论。

2.数据的整理和概括方法(20分钟)讲解数据的整理和概括方法,如频数表、频率分布表、直方图等,通过例子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3.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应用(30分钟)讲解常用的统计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通过实例演示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数据分析实例和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各种真实数据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讨论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5.数据分析的思维和方法(2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和梳理数据分析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小结和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反思,总结学生的收获和不足,提出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讲授、示范、练习、讨论、案例分析;2.教学资源:课件、数据分析软件、实例和案例材料。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指标的计算练习;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组数据分析的案例报告,包括数据整理、统计指标计算、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机构的数据分析中心,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科学竞赛或项目实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反思本设计主要通过讲授、实例演示、练习、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和能力。

通过真实数据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讨论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6.3 美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6.3 美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第三节美洲【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1-41的分析,掌握北美洲和南美洲气候的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3、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居民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导学】结合图1—411、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以气候和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2、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缺失。

气候类型以和分布最广。

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的大洲。

3、美洲的经济发展。

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4、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阿根廷是重要的出口国,、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5、南美洲的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能源矿产以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为多。

农业以为主,大量出产、、、、等。

【合作探究】课本29页活动1、2【拓展延伸】你了解美洲哪些国家的热点时事问题?【达标检测】1.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2.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刚果河 C.亚马孙河D.长江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东非高原C.青藏高原D.中西伯利亚高原4.下列气候类型中,南美洲没有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巾海气候 D.原气候5.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6.纵贯南北美洲的巨大山系是( )A.科迪勒拉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安第斯山脉D.落基山脉7.南美洲缺乏寒带的原因是( )A.地形狭窄B.地势高峻C.纬度偏低D.纬度偏高8.下列有关墨西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的食物以稻米为主B.该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墨西哥城是该圈最大的港口D.石油工业是该国的经济支柱9.有关美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智利、加拿火都足发展中国家B.拉丁美洲各刚都属发展中国家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D.巴西是南美洲唯一发达国家10。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指标,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强调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发现有些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学生讨论和操作的时间有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学生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实例,让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对数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思考。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对于数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见解。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举例: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极差和方差在描述数据波动程度方面的作用,并学会计算。
(4)数据分析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数据,提出结论。
举例:分析实际问题,如购物优惠活动的效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突出核心知识,明确学生难点,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常用工具;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数据分析的定义;b.数据分析的重要性;c.数据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常用工具:a.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b.数据收集和整理;c.数据可视化;d.统计分析;e.数据挖掘;f.机器学习;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a.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b.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c.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学:a.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b.介绍数据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示数据分析的重要性;2.教授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定义数据分析的概念,解释数据分析的含义;b.讲解数据分析对决策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c.列举数据分析在市场营销、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3.介绍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常用工具:a.分别介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概念和应用范围;b.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c.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原理和常用工具;d.讲解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e.介绍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a.通过实际案例演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c.设置数据分析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数据分析技能;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数据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b.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测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作业评价:a.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可视化;b.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数据;c.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处理数据;3.课堂表现评价:a.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b.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c.评价学生在数据分析项目中的实践能力;六、教学资源:1.教材:《数据分析导论》;2.教具:计算机、投影仪;七、教学反思:数据分析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教材)2020-2021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6.3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6.3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含解析

6.3 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新版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要求利用导数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1.借助教材实例进一步掌握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图象、零点等问题中的应用.(数学运算)2.能利用导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运算)关键能力·素养形成类型一函数的图象问题【典例】给定函数f=e x -x.(1)判断函数f的单调性,并求出f的值域;(2)画出函数f的大致图象;(3)求出方程f=m在区间[-1,2]的解的个数. 【思维·引】(1)求导数、求极值后确定最值,得到值域;(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增长趋势作图;(3)利用图象的交点个数判断解的个数.【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R.f′=e x-1,令f′=0,解得x=0.f′,f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x 0f′- 0 +f单调递减 1 单调递增所以,f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x=0时,f的极小值f=1.也是最小值,故函数f的值域为.(2)由(1)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1.函数的图象经过特殊点f=+1,f=e2-2,f=1,当x→+∞时,f→+∞,f′→+∞;当x→-∞时,指数函数y=e x越来越小,趋向于0,因此函数f图象上的点逐渐趋向于直线y=-x.根据上述信息,画出函数f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3)截取函数f在区间[-1,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得:当f<m≤f,即m∈时,f与y=m恰有两个不同交点,即m∈时,方程f=m在区间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同理,当m=1或+1<m≤e2-2时,方程f=m在区间上有唯一的实根;当m<1或m>e2-2时,方程f=m在区间上无实根.【内化·悟】作函数的图象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提示:定义域、单调性、极值、最值以及图象的变化趋势等.【类题·通】作函数f图象的步骤(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2)求导数f′及函数f′的零点;(3)用f′的零点将f的定义域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列表给出f′在各个区间上的正负,并得出f的单调性与极值;(4)确定f的图象所经过的一些特殊点,以及图象的变化趋势;(5)画出f的大致图象.【习练·破】函数f(x)=(x2+tx)e x(实数t为常数,且t<0)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选B.由f(x)=0得x2+tx=0,得x=0或x=-t,即函数f(x)有两个零点,排除A,C, 函数的导数f′(x)=(2x+t)e x+(x2+tx)e x=[x2+(t+2)x+t]e x,当x→-∞时,f′(x)>0,即在x轴最左侧,函数f(x)为增函数,排除D.类型二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典例】(2020·泰州高二检测)某连锁分店销售某种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4元,并且每件商品需向总店交a(1≤a≤3)元的管理费,预计当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8≤x≤9)元时,一年的销售量为(10-x)2万件. (1)求该连锁分店一年的利润L(万元)与每件商品的售价x的函数关系式L(x);(2)当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元时,该连锁分店一年的利润L最大,并求出L的最大值.【思维·引】(1)利润=每件商品的利润×销售量;(2)利用导数求最值. 【解析】(1)该连锁分店一年的利润L(万元)与售价x的函数关系式为L(x)= (x-4-a)(10-x)2,x∈[8,9].(2)L′(x)=(10-x)2-2(x-4-a)(10-x)=(10-x)(18+2a-3x),令L′(x)=0,得x =6+a或x=10(舍去).因为1≤a≤3,所以≤6+a≤8.所以L(x)在x∈[8,9]上单调递减,故L(x)max=L(8)=(8-4-a)(10-8)2=16-4a.当每件商品的售价为8元时,该连锁分店一年的利润L最大,最大值为(16-4a)万元.【类题·通】解决实际优化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列函数关系式时,注意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2)一般地,通过函数的极值来求函数的最值.如果函数在给定区间上只有一个极值点,则根据所求即可判断该值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习练·破】(2020·焦作高二检测)欲制作一个容积为V的圆柱形蓄水罐(无盖),为能使所用的材料最省,它的底面半径应为 ( )A. B. C. D.【解析】选C.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表面积为y,则由题意有πr2h=V,所以h=.蓄水罐的表面积y=πr2+2πrh=πr2+2πr=πr2+(r>0).令y′=2πr-==0,得r=.检验得,当r=时表面积取得最小值,即所用的材料最省.类型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问题角度1 恒成立问题【典例】(2020·龙凤高二检测)函数f(x)=e x-kx,当x∈(0,+∞)时,f(x)≥0恒成立,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B.k≤2C.k≤eD.k≤【思维·引】转化为最值问题.【解析】选C.依题意,e x-kx≥0在(0,+∞)上恒成立,即k≤在(0,+∞)上恒成立,令g(x)=(x>0),则g′(x)==,当x∈(0,1)时,g′(x)<0,g(x)单调递减,当x∈(1,+∞)时,g′(x)>0,g(x)单调递增,所以g(x)min=g(1)=e,所以k≤e.【素养·探】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用到了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将本例改为在区间上存在x,使f(x)≥0成立,试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在区间上存在x,使f(x)≥0成立,即在区间上存在x,使k≤成立.令g(x)=(x>0),则g′(x)==,因为当x∈(0,1)时,g′(x)<0,g(x)单调递减,当x∈(1,+∞)时,g′(x)>0,g(x)单调递增,所以g(x)min=g(1)=e,又g=2,g=e3,所以g(x)max=g=e3.所以k≤e3.角度2 证明问题【典例】已知函数f(x)=ae x-bln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e-1)x+1.(1)求a,b的值;(2)求证:f(x)>2.【思维·引】(1)利用切点坐标、切线斜率构造方程(组)求值.(2)转化为最值进行证明.【解析】(1)函数f=ae x-bln x的导数为f′=ae x-,函数f=ae x-bln x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k=ae-b,由切线方程y=x+1,可得ae-b=e-1,e=ae,解得a=1,b=1.(2)f=e x-ln x,导数为f′=e x-,x>0,易知f′为增函数,且f′>0,f′<0.所以存在m∈,有f′=0,即e m=,且x>m时,f′>0,f递增;0<x<m时,f′<0,f递减,可得在x=m处f取得最小值,f=e m-ln m=+m>2,可得f>2成立.【类题·通】1.关于恒成立问题注意区分“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值”“在定义域内存在值”成立的区别,两种叙述反映了不同的逻辑关系,对应的最值类型不同,要准确判断针对的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确定好最值类型后利用导数求最值解题.2.关于证明问题首先分析要证明的命题是否与函数的最值、单调性等性质有关,如果有关则转化为相应的问题证明;其次是针对要证明的命题构造函数,再通过构造的函数性质证明.函数的证明问题往往都比较复杂,需要综合应用函数、导数等知识进行构造、转化等方式证明.【习练·破】1.(2020·秦州高二检测)已知函数f(x)=-mx(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x)<0在(0,+∞)上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e,+∞)B.(-∞,e)C. D.【解析】选C.由f(x)=-mx<0在(0,+∞)上有解,可得,m>在(0,+∞)上有解,令g(x)=,x>0,则m>g(x)min,g′(x)=,则当0<x<2时,g′(x)<0,函数单调递减,当x>2时,g′(x)>0,函数单调递增,故当x=2时,函数g(x)取得最小值,g(2)=.故m>.2.已知函数f(x)=alnx+bx,g(x)=x2-,曲线y=f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x-2y-2=0.(1)求a,b的值;(2)证明:f(x)≤g(x).【解析】(1)f′(x)=+b,则a+b=,f(1)=b=-,解得a=1,b=-.(2)令h(x)=ln x-x-x2+,则h′(x)=--x=,又x>0,则h(x)在(0,1)上递增,在(1,+∞)上递减,所以h(x)≤h(1)=0,f(x)≤g(x)成立.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有一长为16 m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则此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为( )A.4 m2B.8 m2C.12 m2D.16 m2【解析】选 D.设矩形一边长为xm(0<x<8),则另一边长为(8-x)m.S=x(8-x),易知当x=4时,S有最大值16 m2.2.一个箱子的容积与底面边长x的关系为V(x)=x2·(0<x<60),则当箱子的容积最大时,x的值为( )A.30B.40C.50D.60【解析】选 B.V(x)=-x3+30x2,V′(x)=-x2+60x,令V′(x)=0,得x=40(x=0舍去),且当0<x<40时,V′(x)>0,当40<x<60时,V′(x)<0,故V(x)在x=40时取得最大值.3.函数f(x)=x3-x2-2x+5,若对于任意x∈[-1,2],都有f(x)<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f′(x)=3x2-x-2,令f′(x)=0,得x=-或x=1.可求得f(x)max=f(2)=7.所以对于任意x∈[-1,2],f(x)<m恒成立时,m>7.答案:m>74.已知函数f(x)=e x(lnx-1),使得f(m)≥-e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f′(x)=e x,令g(x)=ln x+-1,则g′(x)=-=,当0<x<1时,g′(x)<0,函数单调递减,当x>1时,g′(x)>0,函数单调递增,故g(x)≥g(1)=0,即f′(x)≥0恒成立,从而f(x)在(0,+∞)上单调递增,且f(1)=-e,故m≥1.答案:[1,+∞)【新情境·新思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上午6点到9点,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用时y(分钟)与车辆进入该路段的时刻t之间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y=-t3-t2+36t-.则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该路段用时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所求的量为当y为最大值时的自变量t的取值,y′=-t2-t+36,令y′=0,得3t2+12t-36×8=0,解得t1=8,t2=-12(舍).当t∈(6,8)时,y′>0,t∈(8,9)时,y′<0,所以t=8时,y有最大值.答案:8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六整理与提高6.3交换学案沪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六整理与提高6.3交换学案沪教版

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交换【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2.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2.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口算。

37+22= 58+67= 35+65= 0+57= 22+37= 43+86= 120+240= 73+57= 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相加得到的结果叫什么?二、自主学习1.花园里有许多蜻蜓,飞走了18只黑蜻蜓和32只红蜻蜓,还剩下32只黑蜻蜓和18只红蜻蜓。

花园里原来哪种蜻蜓多一些?列式解答:列式解答:2.你能仿照上面的等式再写出几个吗?3.认识加法交换律:两个( )交换( ),( )不变,这叫做( )。

4.用字母A 、B 表示加法交换律: 【达标检测】1.填空。

(1)交换( )的位置,( )不变,这是加法( )律。

用字母表示是( )。

(2)a +58=( )+( ) 300+600=( )+( ) ( )+65=( )+35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 307+348= 123+2847=3.你会简便计算吗?182+765+11889+110+111思路探究:求花园里原来哪种蜻蜓多,应知道原来黑蜻蜓和红蜻蜓各有多少只。

花园里原来黑蜻蜓的只数等于飞走的18只加上还剩下的32只,即18+32=( )(只),花园里原来红蜻蜓的只数等于飞走的32只加上还剩下的18只,即32+18=( )(只)。

要知道哪种蜻蜓多,就是比较18+32和32+18的大小。

观察你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我发现只是两个算式的加数的( )变了,但( )并没有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6.3-防灾减灾-含解析

2022版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6.3-防灾减灾-含解析

第三节防灾减灾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结合材料,认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阐述面临自然灾害时宜采取的应对措施。

(地理实践力)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①防为主,②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手段(1)灾害监测:通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③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④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⑤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⑥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⑦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⑧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⑨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⑩恢复和发展。

二、自救与互救1.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⑪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⑫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⑬高的地方逃生。

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⑭山坡转移。

3.灾后自我保护: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⑮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⑯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时要注意收听地震预报。

( )(2)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自我保护和灾后救助三个方面。

( )答案:(1)×解析:(1)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还无法预报地震。

答案:(2)×解析:(2)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学案 (新版)北师大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学案 (新版)北师大

数据的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数据离散程度所表示的意义,并会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整理,回顾解决问题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习重点】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各自的计算公式;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会用极差、方差、标准差来研究数据波动的大小. 【学习难点】理解数据代表的意义和方差、标准差代表的意义.学习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师生共同回顾本章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个整体把握,体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要有的放矢.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方数⎩⎪⎨⎪⎧算术平均数:x =1n (x 1+x 2+…+x n)加权平均数:x =x 1f 1+x 2f 2+…+x n fnf 1+f 2+…+fn中位数: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 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方差:s 2=1n [(x 1-x )2+(x 2-x )2+…+(x n-x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利用本章主要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师适当给予点评,指明应用哪些知识点,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对学生有所警示,以防一错再错.学习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知识清单 加深理解 1.求加权平均数求算术平均数是求加权平均数的特例.加权平均数的实质就是考虑不同权重的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的各项权重相等时,就变成了算术平均数. 2.求中位数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时,要把这些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求中位数,不可直接取中间的数为中位数. 3.方差在平均数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证明数据越接近平均数. 知识模块二 典例引路 全面复习例1:某鞋店为了了解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某中学七年级(2)班的20名女生所穿鞋号统计如下:那么由这20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鞋厂最感兴趣的是________数.分析:平均数可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x =21.5×3+22×4+22.5×4+23×7+23.5×1+24×120=45120=22.55(cm ).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两个数据的平均数,而这两个数据均是22.5.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同时也证明这种号码的鞋是学生中穿得最多的,也是厂家销售得最好的,是这组数据中最重要的. 解:22.5,22.5,23,众.例2:某样本x 1+1,x 2+1,…x n +1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求样本x 1+2,x 2+2…,x n +2的平均数及方差.分析:由平均数及方差的性质可知,若x 1,x 2,x 3…,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ax 1+b ,ax 2+b ,ax 3+b ,…,ax n +b 的平均数为ax +b ,方差为a 2s 2.解:由题意可知:1n [(x 1+1)+(x 2+1)+(x 3+1)+…+(x n +1)]=10,1n[(x 1+1-10)2+(x 2+1-10)2+…+(x n +1-10)2]=2,所以样本x 1+2,x 2+2,x 3+2,…,x n +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x =1n [(x 1+2)+(x 2+2)+…+(x n +2)]=1n [(x 1+1)+(x 2+1)+…+(x n +1)]+n n =10+1=11.s 2=1n[(x 1+2-x)2+(x 2+2-x)2+…+(x n +2-x)2]=1n [(x 1+2-11)2+(x 2+2-11)2+…+(x n +2-11)2]=错误![(x 1+1-10)2+(x 2+1-10)2+…+(x n +1-10)2]=2.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知识清单 加深理解 知识模块二 典例引路 全面复习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1: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1: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能力目标:具备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及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重点难点:1.重点: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2.难点: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环节一教材延伸判断1.农村村委会选举是我国公民通过直接选举参与国家事务的表现。

2.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3.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环节二迁移运用情境一情景模拟《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民主协商会》,在我们的模拟活动中,由居委会来主持民主协商会议,推进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一天,在社区的便利店里,来了几位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人员。

他们告知店长,根据居委会汇报,该店没有按照市里的相关规定,将大量的商品摆在了门前的人行道上,影响了居民出行和市容环境,而且经过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拒不整改。

工作人员要求该店限期整改,否则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问题探究1】村(居)委会的性质和作用如何体现基层民主的直接性和管理的自治性?【典型例题1】某县根据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方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

有人认为,上述做法能够有效加强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你认为是否合理?情境二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自治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参与民主自治的具体形式。

民主选举我们已经探讨过了,你能说说在刚才的模拟民主协商活动中,其他四个民主是如何体现的吗?【问题探究2】群众自治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体现的基层民主的直接性和管理的自治性。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

数据的分析教案教案:数据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 学习数据的分析方法,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 了解统计学中的常用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和分析实际数据,得出有效结论。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a. 了解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b. 学习数据的整理和清洗方法。

2. 描述性统计分析:a. 掌握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方法,如平均值、中位数等;b. 学习数据的离散程度测度方法,如标准差、方差等;c. 理解和运用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图等描述性统计图形。

3. 相关性分析:a. 了解相关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b. 学习使用散点图和相关矩阵判断变量间的关联程度。

4. 回归分析:a. 了解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公式;b. 学习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参数估计和拟合程度判断;c.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多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5. 数据的可视化:a. 学习使用Excel、Python等工具制作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b. 尝试使用可视化工具绘制数据的热力图、雷达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提出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a. 分享数据来源和获取方式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多样性;b. 教授如何进行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描述性统计分析:a. 介绍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解读;b. 演示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的制作和解读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

4. 相关性分析:a. 讲解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作出相关矩阵并解读结果;b. 指导学生根据数据绘制散点图,分析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5. 回归分析:a. 讲解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原理和计算步骤;b. 引导学生进行回归参数估计和拟合程度的判断,解读回归分析结果;c. 提供多元回归分析案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数据的可视化:a. 指导学生使用Excel、Python等工具绘制常见的统计图表;b. 展示数据的热力图、雷达图等高级可视化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计十二:《数据的分析》

教学设计十二:《数据的分析》

教学设计十二:《数据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2.掌握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方法。

3.能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实际数据问题引出数据分析的话题。

2.讲解平均数
(1)定义和计算方法。

(2)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3.讲解中位数
(1)定义和求法。

(2)中位数的特点。

4.讲解众数
(1)定义和求法。

(2)众数的意义。

5.例题讲解
运用统计量进行数据分析的例题分析。

6.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数据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练习。

7.小组讨论
讨论不同统计量的适用情况。

8.总结归纳
总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求法,强调选择合适统计量的重要性。

9.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3小数的读写方法学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3小数的读写方法学案

3 小数的读写方法
项目内 容
1.读出或写出下面的数。

105 1005 一百八十六 三千零九十
2.读出下面的小数。

172.31 30.402 0.098
分析与解答:
(1)首先要弄清楚( ),让各个数字正确占位。

(2)172.31 读作:( )
30.402 读作:( )
0.098 读作:(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小数的写法:先写( ),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再在个位数
字的( )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的每一数位上的数字。

4.一个数字所在的( )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5.填空。

(1)4.785是( )位小数,7在( )位上,表示( );8在( )位上,表示
( );5在( )位上,表示( )。

(2)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
作:( )。

6.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某种大甲虫长11.5厘米,重0.115千克。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整数的读写法。

答案:
1.一百零五 一千零五 186 3090
2.(1)小数数位表 (2)一百七十二点三一 三十点四零二 零点零九八
3.整数部分 右下角
4.数位
5.(1)三 十分 7个0.1 百分 8个0.01 千分 5个0.001
(2)60.06 六十点零六 6.(1)十一点五 零点一一五 (2)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一、 课前复习:
1 数据1,0,- 3, 2, 3, 2,— 2的中位数是 _____________ ,众数是 _______ . 2、 某电视台举办青年歌手演唱大赛, 7位评委给1号选手的评分如下: 9.3 8.9 9.
2 9.5 9.2 9.7 9.4
按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 将其余得分的平均数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么,1号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________ 分. 3、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统计如下:
月工资
/元 5000
4000
2000
1000
800
500
人数
1 2 5 12 30 6
、新课预习:(阅读课本P145—146页,完成下列各题)
1. 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 随机抽取 了同种规格的面包 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 量如图所示。

(1 )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是多少? (1)
观察三幅图,你能从图中分别看出三支球队
队员年龄的众数吗?中位数呢?
(2) 根据图表,你能大致估计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么 估计的?
110
1阳
108 10T 10^
IQ5 104 103 102
101
100 的
9S
(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 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93 92
1
2 3^1 FS9 1O11
2. 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
12名队员,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图。

甲队队员年龄
人数
乙队队员年龄
丙队队员年龄
(3)计算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看看你上面的估计是否准确?
三、小组合作,展示点评
例1.小明调查了班级里 20位同学本学期 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 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 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是多少?
(2)计算这20位同学计划购买课外书的平均花费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
(3) 在上面的问题,如果不知道调查的总人数,你还能求平均数吗?
四、巩固练习
1.某题(满分为5分)的得分情况如右图,计算此题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
:
⑤ ①
□①1遍 ■②BC 诜 口③5[玩 □畝硏
(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 与同
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 平
如何。

3.下图反映了初三(1)班、(2)班的体育成绩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
(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 55、65、75、85、95 分,分别估算一下,两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看
甲队员10次射击成绩

成10o q £ 4^
9OP
£4 三 2
(1)不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4)初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4. 某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一所中学初二(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
实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写出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 )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
8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