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两宋居养制度的发展_宋代官办慈善事业初探(学术论文)
37两宋居养制度的发展———宋代官办慈善事业初探宋 炯 内容提要:宋代在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以中央统一政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慈善事业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居养院。
南宋出现了地方化倾向,地方慈善事业开始发展。
本文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论述宋代官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宋朝 慈善事业 居养制宋代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北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慈善事业体系,到徽宗时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后代主要的慈善组织形式在这时都已具备,如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
南宋时中央推行的慈善事业衰退了,而地方官员和士大夫推动的地方慈善事业又发展起来。
宋代官办慈善事业中,居养院是收养救济城市贫民的机构,最为典型和重要,它的发展变化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宋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
关于这个问题内地学者研究得不多,主要的研究成果是由台湾学者作出的,如王德毅先生的《宋代的养老与慈幼》①,金中枢先生的《宋代几种社会福利制度———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②等,但都有言而未尽之处,而且大都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
因此,本文即以居养院等济贫机构为例,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明整个宋代官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一、福田院和广惠仓北宋以前,慈善事业主要是由佛寺等宗教机构承担的。
至唐代,政府开始插手,宋代官办慈善事业正是这一进程的继续,居养制度的建立则是其发展的顶峰。
完全意义上的居养制度仅存在于徽宗时,而在此前,北宋已设有类似的官办济贫机构福田院和广惠仓。
嘉 以前,东京已有福田院。
福田院,唐称悲田养病坊,又称病坊、养病院、悲田院等。
原是佛寺开办的民办济贫机构,武后长安年间,政府开始指派官员监督。
开元时,京城的悲田坊开始为政府收养乞丐,政府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会昌五年武宗灭佛后转为官办,由政府拨给寺田,地方“耆寿”代管。
①由于佛教的影响力,唐代悲田坊遍布各地。
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开元十七年有养病坊碑……至今乞丐人所居犹呼悲田坊”②。
中国古代的慈善组织
by诸葛润之
慈善机构
• 有贫富差距就有相互帮助与社会平衡,于 是据出现了慈善机构。然而慈善事业和慈 善机构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早在中国 古代已经产生并发展,那么它和现在的运 营模式有什么区别呢?
一、思想来源
• 主要思想支撑是孔孟之道,还有的是宗教 思想。 • 因而主要形式为官办,这在《周礼》中就 有记载。
• 织发展历史上有着比前两者更为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 南北
• 朝至唐代佛教慈善组织以传教为主,
义舍
• 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三国时期张鲁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解以宗教之名修建的 慈善性组织。 • 《三国志· 魏志· 张鲁传》:“诸祭酒皆作义 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於义舍, 行路者量腹取足。”
义庄
• 义庄是古代汉族社会风俗。宗族所有之田 产。始于北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苏州用俸 禄置田产,收地租,用以赡族人,固宗族, 系取租佃制方式经营。
三、பைடு நூலகம்点
• 1、 国家救助” 是主流, 慈善组织居弱势。 • 2、大发展背后总有巨大的文化动因。 • 3、 带有“ 人治” 色彩。
二、发展
• 慈善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 • 阶段, 且在各个阶段都出现了代表其阶段特征的组织形态, 分 • 别是: 宗教组织形态, 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是佛教 • 寺院中的慈善组织; 家族事业形态, 兴于宋朝, 主要的代表是 • “ 义庄” ; 最后是民间组织形态, 出现于明末清初, 且在慈善组
明清时期已经固定化和严密化的民间慈善组织
明清时期已经固定化和严密化的民间慈善组织核心提示:明清时期,地处太湖流域的杭嘉湖三府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社会变迁加剧,萌生了大量慈善组织,并呈现功能拓展、主体多元、地域延伸、兼具传统和近代的两重性等多重特征。
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的大量涌现,说明了社会民间力量在公域中的地位与扩张,而同期市民社会则更多体现了草根民主。
本文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作者:方福祥(作者系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副教授),原题:《明清杭嘉湖慈善组织的特征分析》本文所指的慈善组织暂从台湾学者梁其姿的定义,主要指普济、同善、育婴、清节、放生、惜字之类的善堂善会,另外增加养济院、粥厂、丐厂、漏泽园。
明清时期同处太湖流域的浙西杭嘉湖三府,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与苏松常一起,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的前列。
本文拟对明清时期这一区域的慈善组织特征作一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学术界关注的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问题。
一、数量激增,功能拓展作为以组织形式出现的救济组织,是救济事业长期发展下的产物。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性慈善救济机构始于南北朝。
南齐文惠太子曾与竟陵王萧子良“立六疾馆以养穷人”,从而开启了官办慈善救济事业组织化之滥觞。
隋唐佛教昌行,政府吸纳佛教种福田思想,设立悲田养病坊,会昌五年,武宗下令废天下寺院,两京悲田养病坊“给寺田十顷,诸州七顷,主以耆寿”,矜孤恤穷,敬老养病。
宋初京师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
崇宁三年,诏诸州择宽广不毛之地置漏泽园,“命僧主之”。
为了养老恤孤、施医施药,又分别成立居养院和安乐坊,前者“差官卒充使令”,后者“亦募僧主之”。
宋室南渡,生齿日繁,加上战乱频仍,民间溺婴弃婴严重,隆兴年间,湖州郡守郑作肃设立机构收养弃婴,理宗淳祐七年杭州建立了慈幼局,并于10年后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
南宋初年,专司施药的机构是施药局或惠民和剂局(简称惠民局)。
元和明前期主要是养济院和惠民药局。
以上组织虽然是社会领域中的新气象,但毕竟是制度化的发轫期,数量廖如晨星,且往往集中在都市,并因经费制约屡建屡废。
历史揭秘|古代是怎么做慈善的?
历史揭秘|古代是怎么做慈善的?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也有说到其实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慈善事业,虽然那么时代的慈善事业并不像现在这样有一个规范的制度,但是古代的慈善也是发展得不错的。
历史上也出了很多著名的慈善家。
今天我们来说说古代的人是怎么做慈善的?
唐宋元明以后的民间慈善家,史上记载不少,在慈善史上有名的大善士则可推北宋时期的大峰和尚。
北宋徽宗政和六年,这位佛学大师从福建来到广东潮阳,自己募捐筹集资金,在潮阳修建和平桥,含辛茹苦历经十二年,至宣和末南宋初年建成。
当地居民感恩戴德,在桥旁建立了“报德堂”以祭祀他。
从此,广东潮汕地区慈善事业和慈善机构日渐兴盛,都源于这位佛教大善人。
东汉光武帝的外祖父樊重,就可以称得上为当时的大慈善家。
而
东、西汉有许多身为地方官吏而同时又是当地慈善家的,如西汉宣帝时的黄霸、在任扬州刺史时,常常鼓励乡亭小吏畜养鸡猪,到时候施舍给那些鳏寡贫穷户。
光武帝时的名臣宣秉,他官至三公九卿,权势很大,但他一生节约,从不乱花。
把他历年所得薪俸,尽数赠与贫苦亲族和孤寡之家。
南北朝时,民间也常有慈善家,在地方大行善事,每天从家中自出粟谷,去赈济贫苦百姓,另一良吏闫庆胤,任东泰州敷城太守,正遇荒年,庆胤把自家千余石粟米“赈恤贫穷”,使多家困难家庭得救。
最值得表彰的是隋朝“循吏”公孙景茂,隋文帝时,有伐陈之役,征途中有许多兵士不服水土而患病,景茂自求用自己的薪俸为这些病兵求医煮粥熬药,从他手中因之存活者达到一千多人。
到了19世纪90年代,西方新思潮开始传到中国,一些西方慈善
思想也流传到我国学术界,使得国传统的慈善事业受到冲击,我国传统的慈善事业也逐渐转变为近代公益事业。
历史上的慈善活动
历史上的慈善活动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历史上那些超厉害的慈善活动!
你知道吗,在古代,就有好多人在默默地做着善事呢!比如说,在灾荒年代,有些富人会开仓放粮。
想象一下啊,那些灾民们饿了好久,突然看到一袋袋粮食摆出来,那得多开心,多激动啊!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在古代还有一些富商,会捐钱修建寺庙、学堂之类的。
哎呀,这可不得了,那寺庙给人们提供了心灵寄托的地方,学堂呢,让好多孩子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这就好比给人们搭起了通往更好未来的桥梁呀!
咱再说说近代。
哇塞,那时候的慈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啦!比如一些慈善组织会专门去救助战争中的孤儿,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突然有人向他们伸出援手,那种感觉该多棒啊!这不就像在寒风中给他们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袄嘛!还有啊,医院会为贫困的病人减免医药费,这简直就是救命之恩啊!
历史上的慈善活动真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慈善之举,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单个看起来可能不太耀眼,但汇聚在一起,就照亮了整个天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温暖。
它们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重要。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慈善活动和那些善良的人们,也要把这份爱心和善意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不是吗?。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救助措施:
1.官方救助:古代官府常常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救助贫困人口,如宋代的常平仓和明清时期的养济院。
这些机构通过政府拨款或社会捐助来提供粮食、衣物、资金等帮助,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2.宗族救助:在中国古代,宗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
宗族成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助精神,许多宗族都设立了义庄、义田等机构,以帮助族内的贫困人口。
3.民间救助:中国古代的民间救助也十分活跃。
许多慈善组织和个人会通过捐款、捐物、义卖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以帮助贫困人口。
4.宗教救助:一些宗教团体也会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例如佛教的寺庙常常设立粥场、施药局等机构,以救助贫困人口和病人。
5.互助会:古代的民间互助会也是社会救助的一种形式。
人们会组织起来,定期捐款、捐物,以帮助贫困人口。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现了“仁政”和“民本”思想,政府、宗族、民间、宗教等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救助体系。
略论南北朝时期慈善组织的发轫
略论南北朝时期慈善组织的发轫郝华【期刊名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南北朝上承先秦两汉、下启隋唐,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初兴时期。
该时期的慈善思想不仅有儒家的仁义学说、道教的周穷救急思想,还有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和慈悲精神。
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批慈善机构。
%Immediately following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introduc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ancient charity. In this period, there were Confucian doctrine of righteousness, Taoist theory of helping the needy and the poor,and Buddhist doctrine of karma and merc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hought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aw the first batch of charity of ancient China.【总页数】3页(P116-118)【作者】郝华【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9【相关文献】1.魏晋南北朝时期儿童教育略论 [J], 王仁磊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川陕道教美术略论 [J], 秦臻3.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独立 [J], 卢东兵4.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活动 [J], 李娜;刘蓉5.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辽东海事 [J], 刘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最完备的慈善机构是哪个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最完备的慈善机构是哪个朝
代
导语:随着城市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宋朝已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
可以说,各种慈善机构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对鳏、寡、
随着城市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宋朝已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
可以说,各种慈善机构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对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实施救济工程的先河。
下面咱先瞧瞧宋朝人是怎么救助婴幼儿的吧。
他们建立了许多儿童福利院。
这在宋代早些的时候呢,什么幼儿救助啦,五保户人员啦,还有得了病的人啦等等,都是混搭在一起进行救助的。
这实在让管理人员抓耳挠腮地不好办,顾首不顾尾。
所以呀,到了南宋中期以后,对这几种人的救助就有严格地划分了。
毕竟是在工作当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嘛。
宋政府对孩子的管理上,主要设有婴儿局,慈幼局和慈幼庄等。
这些单位分别负责收养孤儿,或“为贫而弃子者设”。
据史料记载“有弃儿于道者,人得之,诘其所从来,真弃儿也,乃书于籍。
使乳母乳之,……有疾病者,医一人谨视焉……”诶,你不是捡了别人丢的孩儿吗,上交国家以后呢,主管这项工作的人还蛮有责任心的,要问一问你,孩子哪来的呀,是不是你本人不想养了呀,倘若真的是他人丢掉的,就要登记在册,并由政府出资雇佣乳母喂养。
假如小孩儿生了病呢,还请大夫给他们看病。
如果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家,有想要收养孩子的打算,这里边还有说法呢,哦,你怎么那么牛,俩儿嘴唇一碰,说收养就养,你若虐待孩子怎么办,贩卖人口咋整,因此,收养人还必须和政府有关部门签订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公益慈善发展 改革与趋势
结果与讨论
1、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 现状
近年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慈善公益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 的多元化格局;二是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日益丰富,涵盖了救灾、助学、医疗、 环保等多个领域;三是慈善公益募捐的规模不断扩大,善款和物资的来源逐渐多 元化,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
2、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存在 的问题
尽管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慈 善组织的公信力有待提高,部分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影响了公众的捐 赠意愿;二是慈善公益募捐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等 现象;三是慈善公益募捐的专业化程度较低,部分慈善组织缺乏专业的募捐团队 和策划人员,导致募捐效果不佳。
文献综述
慈善公益募捐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物资、技术 等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公益行为。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慈善公益 募捐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效果等方面,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 题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此外,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策略、模式和监管等方 面的研究也相对不足。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国际交 流与合作,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可以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 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国 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中国公益慈善的未来趋势
未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结论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 题和不足。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善公益募 捐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慈善公益募捐的研究和 探讨,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监管机制和专业水平,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历史上的民间赈灾组织
历史上的民间赈灾组织历史上的民间赈灾组织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
中国历代政府都把救灾看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受灾百姓最先想到的也是政府的公共救济。
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夏朝就已有官方的赈灾举措。
随着社会物资财富的不断增加,民间团体和个人,也开始纷纷参与到赈灾活动中来,成为了中国赈灾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古代民间组织自然灾难具有不可预见性和极大的破坏性,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大多数民众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赈灾救济。
在中国古代,民间赈灾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宗教团体宗教往往以积德劝善作为箴言,并辅之以因缘果报来劝化百姓,因而当面临大的自然灾害之时,宗教团体就会祈福禳灾,并采取具体行动积极投入到地方赈灾活动中来。
早在佛教传入的早期,佛寺就以施粥的方式来济贫赈灾,据《魏书》记载,当时的僧尼就亲自主持和收养那些因灾而无力自存的百姓,政府还把他们划归为僧祗户,交由寺院统一管理,并拨给相应的田地作为实物补助。
唐代是佛教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都广建佛寺并衍生出众多的宗派。
随着寺院经济力量的增强,许多佛寺都积极投身于地方赈灾的慈善活动之中。
如唐玄宗开元年间,五台山的清凉寺就专设粥院,在灾年周济贫民。
唐宣宗大中七年,“江表荐饥,殍踣相望”,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就施舍粮食,并提供草药给受灾的百姓。
地方士绅士绅作为地方社会的精英阶层,不仅在文化上具有优势,而且拥有相当的财富。
地方士绅在很早的时候就积极投身到地方公益事业之中。
明清以后,地方士绅的赈济活动就越发增多,在江南地区还形成了特定的慈善团体与民间慈善组织。
士绅深受儒家思想或佛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因而在地方受灾时,处于优势阶层的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官府组织赈济。
如明宣德年间,江西普遍出现饥荒,地方米价腾贵。
官府曾考虑开仓平粜,然库存有限,无法满足四乡的灾黎。
正当官府踌躇之际,地方乡绅鲁希恭、新淦及郑宗鲁各出粟二千石助赈济,随后又有众多绅民献捐,暂缓了饥民的乏食之困。
公益慈善发展史
[公益历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08-12-12 作者:编辑:点滴公益在我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中,主要有四类施善团体起着主要的济贫帮困作用,它们是家族、宗教组织、政府以及社会团体。
虽然这四种慈善类型并不表现为单一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同一时期处于并存状态,但大致上还是看得出其历史变迁的逻辑: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国家慈善和社会慈善。
宗族慈善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
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
因此,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
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宗教慈善宗教团体济贫是古今中外社会所常见的。
西方古时代的济贫医院主要由基督教教会主办,至于修道院、寺院等收容穷人、残废人、被遗弃的妇女,发散食物衣服给地方的贫户等救济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论及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无论国外汉学者还是国内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学者,都常强调中国宗族的重要性异于西方,西方教会的重要性异于中国。
但与这种“有宗族而无宗教”的“中国特色”观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从社会公益角度看,宗教组织的作用实比宗族组织更大。
诚如中国经济史专家指出:中古时期中国的寺院“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其所兴办之慈善公益事业,对当时、以后之社会民生,均有极大之贡献”。
政府慈善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很早就出现政府应是社会福利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提供者的想法。
这一观念在早期的儒家传统中已可见,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止之,说:“汝之民饿也,何不白于君,发癝仓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救济与优抚政策是当时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是为了帮助贫困穷苦的人们度过窘迫的生活,给特定社会群体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它们分为对老弱病残、孤寡、民间贫民,以及灾害贫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优抚支持和有利政策支持两类。
古代中国的优抚政策主要包括赈灾、施济、福抚等。
其中赈灾是指政府给予灾害灾民粮、衣、住等物资的支持,是一种集中的政府补助,而施济就是免予穷苦人民粮、衣等实物赈济,目的在于帮助贫困群众生存。
此外,福抚是指政府为贫困或病残群体提供特殊津贴、抚恤金等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以补贴贫困家庭的生活费用;而对孤寡者的政策支持则是通过政府出资安排他们的住房或支给他们生活费,以稳定孤寡者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救济与优抚政策表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政府出资为主,但也涉及到社会众人的救助;二是注重集体、社会性地处理各种社会福利救济事宜;三是政府以及上层社会各种形式下属群众贫困领域的有效支持,是贯彻政府社会福利理念的体现。
古代中国的助益制度和社会福利
古代中国的助益制度和社会福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助益制度和社会福利这两个重要的体系。
能否顺利地建设这些制度和体系,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古代的助益制度1. 赈灾救济赈灾救济是古代社会最早的助益制度之一。
自古以来,灾害就是无法避免的,一旦出现,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古代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赈灾救济制度。
唐代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受到大水和饥荒的困扰,便命令各地方官要进行救济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品、衣服等物资。
随着时代的变迁,赈灾救济制度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得受灾民众得到了更好的帮助。
2. 养老抚慰古代中国的养老抚慰制度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家庭来承担。
在古代,家庭结构相对稳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老人可以依靠子女的赡养生活。
而在城市地区,由于生活成本较高,许多老人依赖于自己的子女来生活。
此外,古代的政府也会提供公共福利来帮助那些没有子女或是没有子女的能力来照顾他们的老人。
3. 福利拨付福利拨付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福利制度。
在古代,皇帝通常会向一些有贡献的人或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某些特殊的福利,例如食物、官员的职位、金钱等,以帮助这些人更好地生存。
二、古代的社会福利1. 医疗救助古代中国对疾病和疾病预防有着相当高的关注度。
中国古代的医疗救助制度比现代社会的保健制度要简单得多。
当时,主要的医疗服务都是由庙宇活动来提供的。
庙宇往往会拥有一个专门的医疗组织,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同时,庙宇还会向那些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居民提供医疗救助。
2. 教育体系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考试来推广。
在底层社会,教育系统主要提供了基础教育和儒家教育。
儒家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体系,它主要关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识到儒家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种造就领袖和实现社会改进的工具。
因此,教育体系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福利的重要一环。
传统慈善文化
传统慈善文化【实用版】目录1.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3.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4.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正文一、传统慈善文化的概念和特点传统慈善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关于慈善的理念和行为规范。
它具有以下特点:1.基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强调仁爱、慈悲、互助等价值观。
2.以家庭、宗族、乡里为基础,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
3.慈善行为多样,包括救济、扶贫、助学、施药等,体现了民间自发的慈善精神。
二、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传统慈善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时期:慈善思想萌芽,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等。
2.汉唐时期:慈善文化逐渐形成,如设立养病坊、粥棚等慈善机构,进行救济活动。
3.宋元时期:慈善文化发展壮大,出现官办慈善机构和民间慈善组织,如宋朝的“福田院”。
4.明清时期:慈善文化日益成熟,各种慈善活动和组织更加丰富和完善。
三、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关爱他人,实现和谐共处。
2.慈悲:佛教提倡慈悲为怀,以关爱众生为己任,救苦救难。
3.互助:传统慈善文化强调互帮互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4.节俭:倡导节俭的生活态度,珍惜资源,勤俭持家。
四、传统慈善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传统慈善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1.促进社会和谐:传统慈善文化强调仁爱、互助等价值观,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共处。
2.提高公民素质:传承和弘扬传统慈善文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3.助力脱贫攻坚:传统慈善文化强调扶贫济困,有助于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现状慈善事业是一种本质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非营利性工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社会福利体系仍然不完善,一些弱势群体仍然处于贫困和困难的境地。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另一方面,慈善事业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慈善事业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寺庙为贫苦百姓提供救济。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垄断了所有慈善事业,并部署了国家福利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一批有能力和愿望进行捐赠的公民和企业家。
1994年,中国国家财政部颁发了第一份慈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国的慈善组织已经开始合法化。
此后,一些慈善组织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相继成立。
2004年中国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对捐赠作出了税收优惠政策。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加强慈善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民间慈善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慈善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慈善事业的现状1.慈善捐赠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2018年,全国社会募集慈善捐款总额达到1657.8亿元人民币,其中有约一半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直接捐赠,另一半则是由慈善组织进行募集。
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和企业家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和支持程度不断提高。
2.行业分化趋势显著中国慈善事业涵盖了教育、医疗、扶贫、环保、灾害救助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慈善事业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
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慈善事业呈现出行业分化的趋势。
每个行业内的慈善机构会专注于该领域内的闲置资产回收、儿童资助、扶贫助困等特定项目。
随着慈善组织的分化,它们所服务的群体和领域也得到了更加精准的定位和服务。
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慈善组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慈善组织泛指从事慈善活动的组织的组织, , 甚至有时也包括福利组织甚至有时也包括福利组织; ;狭义的慈善组织仅指以从事慈善事业为目的善事业为目的, ,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本文聚焦于狭义的慈善组织。
善组织。
一、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国内学者认为国内学者认为, , 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早已存在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早已存在, ,但慈善组织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有一个历史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宗教组织形态。
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是佛教寺院中的慈善组织院中的慈善组织; ;第二阶段:家族事业形态。
兴于宋朝第二阶段:家族事业形态。
兴于宋朝, , 主要代表是“义庄”;主要代表是“义庄”;第三阶段:民间组织形态。
出现于明末清初出现于明末清初, ,慈善组织的发展在历史上有着比前两者更为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南北朝至唐代佛教慈善组织以传教为主织以传教为主, , 而明末善会的理念主要在于处理俗世社会问题而明末善会的理念主要在于处理俗世社会问题, , 而非宗教思想问题非宗教思想问题;;这些善会也不同于以救济家族成员为主的义庄。
如果同时考虑这些民间组织的目标、果同时考虑这些民间组织的目标、领导、领导、所救济的对象所救济的对象, , 明末善会可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新现象。
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新现象。
早在原始社会早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就自然地养成了在氏族内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绝对平均的狭隘的平等思想。
这种互助启蒙了最初的慈善救助这种互助启蒙了最初的慈善救助, , 也为后世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久远的佐证。
春秋战国时期, “善人”大多以个人为主体大多以个人为主体, , 以赈济为手段以赈济为手段, ,在路上设食物救济饥民。
这些早期救助期救助, , 属于临时行为属于临时行为, ,并未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隋唐时期的社会慈善
隋唐时期的社会慈善作者:李嶷来源:《环球慈善》 2011年第7期文/李嶷图/GC隋唐时期无疑是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国力的强盛,为中国社会慈善活动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
隋唐时期中国的社会慈善活动,不仅表现于物质的丰富性,更由于佛教等宗教组织的极大发展,广泛地影响于民间,使社会的慈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在中国古代,政府的仓廪制度是官方进行社会慈善活动最重要的形式。
例如,汉代建立了“常平仓”,而在隋唐时期,则有著名的“义仓”。
据《隋书·长孙平传》记载:“平(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也就是在每年秋季粮食收获时,根据民间的贫富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相应数量的粮食,存储在地方的粮仓,以备荒年赈济使用。
“常平仓”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平抑粮价的一种方式,尽管客观上产生了慈善的效果,但更是一种政府的经济活动;而“义仓”则不同,它有完备的粮食入库、储存、管理和赈济制度,“义仓”的粮食只是用于荒年救灾,此外不能转移他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义仓”是政府组织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慈善。
在唐代前期,国力鼎盛,“义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史料记载,从唐太宗大兴“义仓”开始,到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天下‘义仓’无虑六千三百七十余石”,所储存的粮食量约占全国总藏谷量的40%。
不过,正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所展现的那样,在中国古代,由政府组织的慈善事业一直都是与执政者密切相关的,所谓“人亡则政息”。
尤其是中唐之后,由于“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义仓”也就基本废弛。
此外,隋唐时期,政府还有很多恤老、慈幼、施药等慈善事业方面的举措,这些都是延续前朝的“仁政”惯例。
如唐代对于养老问题,制定了法律上和礼仪上的规定,组织一些尊老敬老的礼仪或慈善活动,为老人提供救助,在社会上倡导敬老的风气;在灾荒期间,官方出资为饥民赎子,等等。
但是这些措施,始终没有促进民间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官方的观点始终停留在官方慈善与民间慈善对立的立场。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1 社会救济管理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管理制度,从有记录以来可以说早已成立,古代帝王本着治民之要让安抚百姓,就曾将扶助困人、救济贫民作为家室敬圣、朝廷端认的重要使命之一。
历代帝王将设立社会救济机构,细化配套政策,推断顺和发挥救济功能,抚恤民苦多种奉行世襲制度,示重救济及财政建制,洽经济发展均衡而富福之中。
2 流动救济自商周时期起,就有了流动性的社会救济。
早在春秋时期,社会上就有救济的机构:五榖制度,由礼比《仲尼礼记》提出,将农牧业、冶金业分别安置在五种不同的地方,每上海两五私社,然后把五榖分成五种:田、粟、簿、蚕、鱼、苗等,每亩田足蚕一榖,每溪苗一榖,然后把五榖拿出来,用来帮助贫苦群众。
春秋战国时期,奖助官职的机会更是活跃,有大多数的贫穷苦困百姓能够从官府里得到援助。
3 非流动救济古代还有非流动性的社会救济,以汉代的黄司政策,或推行赦免税收制度,实施敬老养老制度,还有为求得国家繁荣,龙失处置法,实行减五分之一税收,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就业利民、促进社会繁荣的有效救济政策。
皇帝们还会派遣官员把土地租赁出去,有些地方将贫穷村民分给私人,每隔十年给予以补助,以弥补因迁移而造成的损失。
4 教育救济随着学术交流的活跃,教育救济也普及了开来,汉朝定文帝就法定孝慈养老制度,譬如:提倡及遵守“边扶助老年孝亲、弱势师承及入学报名”。
为利益贫困学子,大汉曾通过设立“学术校园”、办学书局、清除不宜的学费等措施,增加了贫困学子易受教育的机会,而对及外请学者也采取类似的措施,为其提供补助来解决生计和学术研究等困难,大力鼓励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业和研究。
5 慈善救济除了官方机构推行的社会救济之外,当时也有民间的慈善救济制度。
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仁爱”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开创了许多仁爱之路,最为典型的就是孝悌慈善,不仅建立了孝悌法庭,而且还传播文化、维护君政。
后来者张仲景就把慈善作为治民法术,有现实功用,提出慈善家庭、孤儿房、孤老院等,当时也有衣食住行布施慈善,这些慈善救济被视为一项神圣的信仰。
明清时期的慈善教育与慈善文化
明清时期的慈善教育与慈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是慈善教育和慈善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慈善教育指的是培养人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而慈善文化则是弘扬慈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文化形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慈善教育和慈善文化两个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慈善教育与慈善文化。
一、历史背景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时期,社会分工严格,阶级固化,社会矛盾尖锐。
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慈善问题,提出关怀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张。
此时期中国也面临一些重要的变革,如“老幼保护法”、“丧葬礼制”和“救荒政策”的颁布等,这些变革也为慈善教育和慈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慈善教育明清时期的慈善教育,是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来灌输人们的慈善意识。
在诗歌方面,如唐代李商隐的“及时雨”和明代方孝标的“慈竹”,都是以慈善为主题的名篇。
在小说方面,如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其中的“李逵贪财,施行慈善”,就是对慈善行为的赞美和弘扬。
这些文艺作品,通过生动鲜活的形式,让人们深刻领会到慈善精神的力量,从而激发出弘扬慈善、乐于助人的品德。
此外,在明清时期的一些学校中,也开始设立慈善课程,让学生进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和习惯。
例如清代圆明园中的一所私立学校“和气堂”,就为学生设置了慈善课程,教授捐助弱势群体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的慈善意识,也让慈善文化深入到了校园中。
三、慈善文化明清时期的慈善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寺庙慈善:明清时期的很多寺庙都建立了慈善院,为弱势群体提供食物、药材、住宿等基本帮助。
例如北京的灵隐寺、浙江的灵宝寺等,都是建立了慈善院,并持续提供慈善服务。
2.商会慈善:明清时期的商会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会成员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慈善文化。
例如苏州的“新春行善”、杭州的“松江慈善”等,都是商会成员展开慈善活动的典型范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善组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慈善组织泛指从事慈善活动的组织, 甚至有时也包括福利组织; 狭义的慈善组织仅指以从事慈善事业为目的, 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本文聚焦于狭义的慈善组织。
一、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
国内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早已存在, 但慈善组织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宗教组织形态。
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是佛教寺院中的慈善组织;
第二阶段:家族事业形态。
兴于宋朝, 主要代表是“义庄”;
第三阶段:民间组织形态。
出现于明末清初, 慈善组织的发展在历史上有着比前两者更为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南北朝至唐代佛教慈善组织以传教为主, 而明末善会的理念主要在于处理俗世社会问题, 而非宗教思想问题;这些善会也不同于以救济家族成员为主的义庄。
如果同时考虑这些民间组织的目标、领导、所救济的对象, 明末善会可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新现象。
早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就自然地养成了在氏族内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绝对平均的狭隘的平等思想。
这种互助启蒙了最初的慈善救助, 也为后世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久远的佐证。
春秋战国时期, “善人”
大多以个人为主体, 以赈济为手段, 在路上设食物救济饥民。
这些早期救助, 属于临时行为, 并未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
佛教对于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它促使慈善行为由自发变自觉, 摆脱了应急性、个人性的特点, 第一次拥有了清晰的文化理念。
佛教提出了许多延续至今的重要的慈善理念, 如悲田、福田思想。
以这些思想为指导所产生的广泛存在于佛教寺院中的慈善组织成为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慈善组织。
隋唐时期, 由于统治者对于佛教的态度不一, 寺院中慈善组织的发展也有所波折。
到了宋代,“义庄”的出现成了慈善组织发展史上第二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义庄”是一种家族事业, 在宋仁宗皇佑二年( 公元1050年) 由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立, 其主要作用是救济族中贫困无告之人, 为本族贫寒子弟设立义学, 对于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婚丧嫁娶等大事的人实施临时救助。
其后范氏“义庄”受到了其他家族的认可和效仿。
“义庄”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现实影响, 也表达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慈善组织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发生于明末清初。
“明末民间慈善组织之中以同善会最突出”, 最早出现的同善会, 大概杨东明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 在河南虞城建立的。
同善会( 筹募善款和其他救助)、会馆( 救济同乡) 、清节堂( 救助贞女孀妇) 、骼会( 救助贫民丧葬) 、族田义庄( 救助族人) , 这些都是当时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硕果。
明末清初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 最靠近现代意义上的“慈
善”。
至此, 中国古代慈善组织的发育达到了最高点。
直至鸦片战争后, 随着西方慈善理论与实践的流入, 慈善组织才又开始了新的成长周期。
二、古代慈善组织的发展特点
古代慈善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终于在明末清初发展为与现代慈善理念相接轨的民间慈善组织。
纵观古代慈善组织发展的历程, 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国家救助”是主流, 慈善组织居弱势
“国家救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救助的主要思路。
这大概与古代中国愈演愈烈的集权体制有着重要的关系。
自秦汉集权体制确立以来, 历代政府都非常注意中央政府对于国家权力的集中与控制, 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慈善组织的基本态度有所保留。
一方面, 封建政府对于那些从使用资源、救助对象和运作过程都流于民间的慈善组织感到不够信任。
而另一方面, 儒家思想向来督促明君仁政的政策。
鼓励国家对于贫苦、病疾、无告、残老之民“有为”, 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事实上就把现实压力和道德压力一同加在了君主身上。
而君主为了满足儒家思想的这一要求, 一般也不愿看到政府救助不力的情况出现, 重政府、轻民间的传统也就因此得到了强化。
在古代历史上, 民间结社受到了很大制约。
这就决定慈善组织, 尤其是大规模慈善组织的形成都比较困难。
就算在国家鼓励和嘉奖慈善组织的发展的时候, 往往也是一鼓励就导致官僚化, 又绕回到了“国家救
助”的思维定势中来。
“国家救助”的思想直到现在还对于我们有着很大影响。
2、大发展背后总有巨大的文化动因
慈善组织发展中的三次飞跃, 每次都以巨大文化动因为动力。
宗教慈善组织的出现, 以佛教在我国的传入和发展为直接原因。
佛教的传入及其悲田、福田思想的发挥, 对于人们积德行善的规劝, 为寺院中慈善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家族慈善组织的出现, 则与当时重塑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尝试有关。
唐末至五代常年动乱, 封建伦理纲常受到很大破坏, 士人多谋实利, 不求名节。
五代的更迭更是一幕幕“弑君”惨剧, 严重破坏了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
一些士人深为宋王朝的命运担忧, 试图复兴并发展儒学。
宋代“义庄”的出现, 正是这种尝试的外在表现。
它除了救助贫苦的家族成员,还资助族中
子弟学习儒学, 应试科举, 以便将整个家族更好地规置于封建秩序
之中。
民间慈善组织的出现, 则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所产生的新兴工商文化力图摆脱“四民之末”的社会定位、挑战传统社会秩序的结果。
由宗教传入——儒家思想的发展——工商业文化的产生及反抗旧有制这条文化发展的线索,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文化的嬗变正是慈
善组织发展的动力所在。
3、带有“人治”色彩
古代慈善组织发展还带有明显的人治的特点。
古代社会中处处弥漫着人治的色彩, 连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运作尚且如此, 相对柔弱的慈善
组织就更不用说了。
以唐代佛教寺院中的慈善组织悲田养病坊为例,
其在唐代几位不同君主统治时期曲折的发展经历正说明了人治影响之深。
悲田养病坊在“举佛抑道”的武则天当政时期长足地发展, 其兴盛甚至都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置使专知”。
玄宗统治时期, 政府以供给经费的手段对其加强了控制。
可以说,这些举措还都是支持性的。
但到了重道抑佛的唐武宗“会昌废佛”时期, 悲田养病坊的命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遭受到严重的冲击而出现了“今缘诸道僧尼尽已还俗”, “悲田坊无人主领”的局面。
在这之后不久它又马上被抹去“悲田”二字而完全丧失其民间性, 被收归官方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 皇权的意志支配着慈善组织的存亡和兴衰。
虽然任何事物变化后面都必定有其复杂的经济原因,但是最高统治者信仰和好恶的变化无疑在慈善组织发展的命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