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儿童和老年人用药折算法
一般来说,老人的服药剂量,应按年龄调
整:即60岁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3,70岁
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4,80岁用药剂量是 成人用量 1/5 。 另外,从 50 岁开始,每增 加 1 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 1%;60 岁以上用成 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二)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三)
因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年轻人,而且常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 病,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持续用药时间又长,容易产生不良 反应。一般来说,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用药 时间呈正比。据有关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 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而10至30岁人群发生率仅 3%。因此,专家建议,给老年人用药从低剂量开始为好。 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开始用 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 。从小剂 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佳的治疗剂量。应定时进行血药浓度 监测等身体检查,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老年人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老年人因吸收、代谢的机体功能下降
,使得药物在血液中半衰期延长,容
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增加某些药物 的毒性反应。因此,老年人服药时, 除注意服药的方法,还需考虑药物的 服用剂量、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目前, 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多指成人 剂量,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一)
12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
婴儿6月前体பைடு நூலகம்(千克)=月龄*0.6+3;
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0.5十3; 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
简易快速计算法
01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新生儿用药剂量应该没有专门的书籍介绍,不过可以参照临床《指南》和药品说明书。
儿童用药有几种计算方法,可以掌握。
方法一: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情况。
公式如下:1 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3)1 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年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 毫克(即1 片),8 岁儿童1 次该服多少? 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05*(8+2)=50(毫克),即8 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 毫克(即半片)。
方法二: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每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 计算用药量。
公式如下:小儿剂量= 每公斤每天(或每次) 用药量* 体重(千克)方法三:按公斤折算剂量。
小儿剂量= 成人剂量* 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
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婴儿6 月前体重(千克)= 月龄*0.6+37 个月~12 个月体重(千克)= 月龄*0.5+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 年龄*2+7方法四: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在30 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035+0.1= 体表现积(平方米)。
2、体重在30 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 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 平方米。
比如30 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 1.15 平方米,35 公斤体重者为1.25 平方米,40 公斤体重者为1.35 平方米。
方法五: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正确的配药量计算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药学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药配药量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计算的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药物的剂量是以mg/kg为单位来计算的,即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药物剂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物剂量(mg)=体重(kg)×剂量(mg/kg)。
例如,如果患者的体重为6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60kg×10mg/kg=600mg。
2.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相对成人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儿童用药剂量(mg)=(年龄+1)×体重(kg)×剂量(mg/kg)。
其中,年龄以月为单位。
例如,如果一个4岁的儿童体重为2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4+1)×20kg×10mg/kg=1000mg。
3. 静脉给药剂量计算公式。
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药物的浓度、速度和时间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静脉给药剂量(mg/min)=浓度(mg/mL)×速度(mL/min)。
例如,如果一种药物的浓度为5mg/mL,需要以每分钟10mL的速度给药,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静脉给药剂量为5mg/mL×10mL/min=50mg/min。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会降低,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的情况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mg)=正常用药剂量(mg)×(1-肝肾功能指数)。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药物剂量换算公式:
1. 按体重计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所测得值为准。
若按体重计算结果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2. 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计算药物剂量更准确,因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心搏量等生理活动关系密切。
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 +;>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30] × +。
儿童用药剂量=体表面积(㎡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药量。
3. 按年龄计算用于不需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剂量范围大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
4. 按成人剂量计算由于所得剂量偏小,一般不常采用。
计算公式为: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
5. 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如氨茶碱每支2 mL 250 mg,医嘱用30 mg,系数=2÷250=(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mL)。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药物剂量换算信息,可以咨询药剂师,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儿童用药剂量简易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简易计算方法
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确定合适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剂量的不准确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者过低的效果。
儿童的身体构成、代谢速率以及免疫系统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常规的成人剂量不能直接用于儿童。
下面将介绍几种简单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1.按照体重计算:
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体重是指儿童的实际体重。
2.按照年龄计算: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婴幼儿,因为体重变化较快,用体重计算可能不太准确。
此时,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来计算药物剂量。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年龄是指儿童的实际年龄,a是根据具体药物和儿童年龄来确定的系数。
3.按照体表面积计算: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药物剂量。
然后,可以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体表面积是指儿童的实际体表面积,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出。
常用药品使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
常用药品使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在儿童用药中,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地给予儿童药物治疗。
一、基于体重的剂量计算方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是最常见也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药物的推荐剂量(通常是按照体重给药)。
然后,根据儿童的体重和推荐剂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实际的药物剂量。
例如,某种药物的推荐剂量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
如果一个儿童的体重是20千克,那么他所需的药物剂量就是20乘以0.1毫克,即2毫克。
二、基于体表面积的剂量计算方法除了体重外,儿童的体表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体表面积反映了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可以用来计算药物的合理剂量。
常用的计算体表面积的方法有:Dubois公式、Mosteller公式、Haycock公式等。
以Mosteller公式为例,计算公式如下:体表面积(BSA)= [身高(cm)×体重(kg)/ 3600]^0.5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可以确定药物剂量的倍数。
例如,某种药物的推荐剂量是每千克体表面积0.01毫克。
如果一个儿童的体表面积为1平方米,那么他所需的药物剂量就是1乘以0.01毫克,即0.01毫克。
三、基于年龄的剂量计算方法儿童的年龄也是决定药物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使用年龄来计算剂量时,通常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生理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一种常见的基于年龄的剂量计算方法是按照儿童的年龄段设定不同的剂量范围。
例如,对于0-1个月的婴儿,某种药物的剂量范围是每次给药0.1-0.2毫克。
对于1-6个月的婴儿,则是0.2-0.5毫克。
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确定在该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药物剂量。
四、利用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器除了手动计算,现代医疗技术还提供了便捷的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器。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输入儿童的体重、年龄等信息,计算出合适的药物剂量。
儿童用药如何正确计算剂量
儿童用药如何正确计算剂量儿童用药是医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对于儿童患者,正确计算药物剂量至关重要,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同时又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儿童用药计算剂量的方法和技巧。
1. 体重法计算剂量体重法是常见的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儿童的体重,然后根据儿童体重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计算剂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药物剂量 = 儿童体重 x 推荐剂量范围 / 平均体重”。
其中,推荐剂量范围是指药物在儿童患者中的常用剂量范围,平均体重则是指参考年龄段儿童的平均体重。
2. 表面积法计算剂量表面积法也是常用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之一。
它考虑了儿童体表面积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
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使用计算公式计算体表面积。
最后,根据儿童体表面积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计算剂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药物剂量 =儿童体表面积 x 推荐剂量范围 / 平均体表面积”。
其中,推荐剂量范围是指药物在儿童患者中的常用剂量范围,平均体表面积则是指参考年龄段儿童的平均体表面积。
3. 年龄法计算剂量年龄法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可以获得一个大致的剂量范围。
然后,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
4.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在计算儿童用药剂量时,除了采用正确的方法,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生理特征:儿童与成人相比,体重、肝肾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特征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需要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剂量调整。
- 药物的安全性: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副作用。
因此,在计算剂量时,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临床实践指南: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剂量计算标准。
总结起来,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体重法、表面积法、年龄法等不同的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年龄法:根据儿童的年龄来确定用药剂量。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常用的药物,比如退热药物对于儿童的用量可以根据年龄来确定,比如1岁以下婴儿每次用药可按照体重的1/3计算,1-3岁儿童用药可以按照体重计算,3-6岁儿童用药剂量可以按照体重的2/3计算等。
2. 体重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确定用药剂量。
这个方法适用于很多药物,特别是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的药物。
通常,根据体重计算的剂量能够更加准确地满足儿童不同体重的需要。
根据体重法计算,可按照药物剂量(mg/kg)×体重(kg)来计算给药剂量。
3. 身体表面积法:考虑到儿童的身体构成与成人存在差异,儿科用药常采用身体表面积法来计算剂量。
通常,药物给儿童用量是成人用量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根据身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具体计算方法可根据DuBois公式或Mosteller公式进行计算,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
4.线性插值法:当儿童年龄或体重处于两个给定剂量之间时,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计算。
具体操作是根据已知的两个剂量和对应的年龄或体重信息,通过线性插值来确定中间值的剂量。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药物的特性:儿童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以及儿童生理和发育的差异。
-药物安全: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因此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并确保用药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体重、身体表面积以及药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同时,儿童用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小儿用药量可以按体重、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是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由于儿童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等均随年龄增加而改变,不同年龄儿童用药剂量差别很大。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很多,包括根据体重、体表面积计算;或以年龄估算等方法。
我国儿科多采用前两种方法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有以下几种方法:1、按体重计算:即按药典或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小儿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乘以小儿体重的千克数,即可得到一天的用药量,然后再按药品和病情要求分成数次服用。
我国药典对一些药物已规定了小儿剂量,如琥乙红霉素为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mg,分3-4次服用。
2、按体表面积计算:这是一种广为推荐的方法,一般认为此方法的科学性强,既适合于成人又适合于各年龄组的儿童。
不论年龄大小可按一个标准准确给药。
此法的缺点是计算方法复杂,首先要知道用药者的体表面积大小,还得知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此公式适合于30公斤以下的小儿。
对超过30公斤的小儿,体重每增加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m2;对超过50公斤的小儿,体重每增加10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m2如体重为22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22×0.035+0.1=0.87m2。
如体重为40公斤小儿的体表面积:30×0.035+0.1+0.2=1.35m2。
一些药物规定了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如仅知成人剂量,则根据体表面积比例计算小儿剂量,公式为: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成人体表面积。
成人体表面积可按1.73m2计算。
3、按成人剂量折算:很多药物仅规定了成人剂量,药典对此采用按小儿年龄阶段折算的方法解决。
国内外小儿药物剂量根据成人剂量折算方法有几十种,结果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所载的老幼剂量折算表是参考了20余种不同计算法,认真细致地按小儿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细胞外液量比例折算出来的,详见下面“老幼药物剂量折算表”:初生-1个月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18-14;1-6个月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14-1/7;6个月-1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7-1/5;1-2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5-1/4;2-4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4-1/3;4-6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3-2/5;6-9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2/5-1/2;9-14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1/2-2/3;14-18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2/3-全量;18-60岁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全量-3/4;60岁以上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3/4。
儿童抢救用药剂量换算表
Nikethamide (1.5ml) 引起的呼吸抑制 1次
50~75
100~150 150~225 200~300 250~375 300~450 350~525 400~600
mg
第 二
洛贝林
中枢性呼吸抑制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一次1~3 mg 3mg 、新生儿窒息、
层 第
Lobeline
(1ml) 一氧化碳中毒、 阿片中毒
推荐剂量 5kg 10kg 15kg 20kg 25kg
2
4
6
8
10
0.5
1
1.5
2
2.5
肌注:一次0.02 ~ 0.15 mg
30kg 12 3
35kg 14 3.5
单位 40kg kg
16 mg
4
mg
0.25~10 0.5~20 0.75~30 1.0~40 1.25~50 1.5~60 1.75~70 2.0~80 μg/min
静脉注射 一次0.3~3 mg,必要时30分钟可重复1次。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用量为3 mg
1 列
阿托品 Atropine
0.5mg 用于麻醉前给药 (1ml)
(1)体重3 kg以下者为 0.1 mg(2)体重7~9 kg者为 0.2 mg(3)体重12~16 kg者为0.3 mg(4)体重20~27 kg者为0.4 mg (5)体重32 kg以上者为0.5 mg
(2ml) 性房室传导阻滞 时为每分钟0.05μg/kg,每5~10分钟增
、心搏骤停
量一次,直到疗效满意
一 层 第 1 列
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或肾功能减退、心
去乙酰毛花苷 (西地兰) Deslanoside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
儿童的用药量要根据年龄或月龄来计算。
一般药物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只写“儿童酌减"。
那么,该酌何情减多少呢?下面提供几种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按体重折算小儿用药剂量。
有很多药品需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如果有条件称量出准确的体重,其剂量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X每公斤体重规定用量=小儿每日用量在不方便称体重的情况下,一般按年龄来推算体重。
公式如下:1~6个月:月龄数×0.6十3=体重(公斤)7~12个月:月龄数×0.5十3=体重(公斤)1 岁以上:年龄×2十8=体重(公斤)举例:比如土霉素片剂,口服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5~50毫克,分3~4次服。
痢特灵的小儿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分4次服。
如果按每日每公斤体重7.5毫克计算,8岁儿童每日剂量为:7.5×(8×2十8)=180毫克。
痢特灵的规格为每片100毫克,8岁儿童每次的剂量45毫克(约半片),每日剂量在2片以内。
计算方法2:按成人剂量根据年龄折算.列表如下:计算方法3: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公式如下: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十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年龄十2)举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式计算:100(毫克)×0.05×(8十2)=50(毫克).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计算方法4: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输液,成人和小儿用抗肿瘤药物,多按体表面积来计算剂量.计算方法是: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035十0.1=体表面积(平方米).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平方米。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仅供参考)一、按年龄计算12小儿年龄(岁)+小儿年龄(岁)成人剂量小儿剂量⨯=注:成人指18岁以上至60岁二、按体重计算55小儿体重(千克)成人剂量小儿剂量⨯=其中,小儿体重(千克)计算法:1~6个月体重=3 000克(出生时体重)十月龄×600克 6~12个月体重=3 000克(出生时体重)十月龄×500克 1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2十8三、按体表面积计算7.1)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成人剂量小儿用量⨯=其中,小儿体表面积推算法: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克)XO.035+0·1儿童计划免疫及时地给孩子进行全程计划免疫,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通过计划免疫可以保护90以上的儿童免患儿童期易得的一些最危险的传染病。
一、实行计划免疫可预防的传染病见下表:疫苗及可预防的传染病二、儿童计划兔疫程序见下表:儿童计划兔疫程序(供参考)三、注意事项1.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接种当天勿洗澡,不要让孩子太兴奋和疲劳;2.接种后如出现高热等情况,应立即送医院;3.不能在指定日期去接受预防接种的,切勿忘记补种。
四、计划免疫的禁忌1.正在发热的小儿在未恢复健康时暂缓注射,患心、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及其他肺部疾患未治愈时应禁忌;2.生长发育明显迟缓者或既往或家庭中有癫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3.所用过的疫苗中任何一种已发生过过敏者;4.正在患腹泻、口腔溃疡、有口腔黏膜破损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五、孕妇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孕妇是不用接种疫苗的.但在长达10个月的妊娠过程中,有时免不了会遇到需要接种疫苗的情况。
如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就需注射狂犬疫苗;密切接触了乙肝病人,或被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便需注射乙肝疫苗。
接种疫苗,主要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但是,接种疫苗后会不会给胎儿造成损害呢?哪些疫苗孕妇可以接种,而哪些疫苗不能接种呢?疫苗分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汇总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1.根据成人剂量按小儿体重计算:
(1).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
此方法简单易记,但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2).根据推荐的小儿剂量按小儿的体重计算:
每次(日)剂量=小儿体重*每次(日)剂量/kg
2.根据小儿年龄计算:
(1).Fride公式
婴儿量:月龄*成人量/150
(2)Young公式
儿童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
(3).其他公式
1岁以内用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用量=0.05*(年龄+2)*成人剂量
根据年龄计算的方法不太实用,但是对某些剂量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仍有使用;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1.73m2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合理,但比较繁琐,首先要计算小儿的体表面积。
30kg以下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30kg以上小儿年龄超过10岁者,每增加体得5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体重超过50kg者,每增加体重10kg,增加加体表面积0.1 m2.
4.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计算:
该算法总体剂量偏小,但较安全。
5. 按药动学参数计算
血药浓度=
此方法较合理更安全,但是目前我国血药浓度监测还不普遍,故其应用方面还受到一定限制。
临床儿科儿童用药剂量换算方式、特殊情况儿童用药剂量调整及调整剂量时选用体重注意点
临床儿科儿童用药剂量换算方式、特殊情况儿童用药剂量调整及调整剂量时选用体重注意点四种用药剂量换算方式1、体表面积计算法(精准度高、剂量更合理)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常用于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激素、抗病毒药等。
(1)对体重< 30 kg,儿童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0.1;对体重>30 kg,每增加体重 5 kg,增加体表面积 0.1m2;对体重>50 kg,每增加体重 10 kg,增加体表面积 0.1m2;表1 各月龄、年龄儿重体重及体表面积换算表(2)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 = 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示例:免疫缺陷者合并水痘的儿童,注射用阿昔洛韦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是:按体表面积一次 500 mg/m2,对于体表面积为 0.8 的患儿,一次给药量为0.8 × 500 = 400 mg(3)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 = 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2、体重计算法(临床常用、方便、比较准确)(1)每千克体重剂量×体重 = 1 日或 1 次剂量。
示例:头孢羟氨芐片,剂量标明为每 12 小时 15~20 mg/kg。
如儿童体重为 15 kg,次量为(15~20)×15 = 225~300 mg,每 12 小时一次。
(2)不知道儿童体重多少,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1~3 个月儿童体重(kg)=月龄×0.7+3;4~6 个月儿童体重(kg)=月龄×0.6+3;7~12 个月儿童体重(kg)=月龄×0.5+3;1~10 岁儿童体重(kg)=年龄×2+8。
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如己超过成人量,则以成人量为上限。
根据儿童营养状态适当增减,如度营养不良应减少15%~25%,Ⅱ度营养不良应减少25%~40%,Ⅲ 度营养不良应减少40%以上。
儿科用药
小儿常用药物剂量
一、单位换算:1kg=1000g 1g=1000mg 1mg=1000ug 1L=1000ml 1ml=20滴
二、常用药物剂量
1、强心剂
西地兰(0.4mg/2ml/支):‹2岁 35ug/kg,›2岁25ug/kg
2、精神类(镇静、止痉、抗惊厥)
氯丙嗪(又名冬眠灵25mg/1ml/支):0.5-1mg/kg
安定(又名地西泮10mg /2ml/支):0.1-0.3mg/kg
鲁米那(0.1g/支):镇静 1mg/kg/次抗惊厥 5-8mg/kg/次
10%水合氯醛:抗惊厥 0.5ml/kg(或1-2ml/岁/次)+等量生理盐水灌肠
3、平喘药
氨茶碱(0.25g/10ml/支):2-4mg/kg静滴 2mg/kg肌注
4、退热剂
安乃近(0.5g/2ml/支):0.5-1mg/kg
5、抗过敏药
地塞米松(5mg/1ml/支):婴儿1/4支幼儿1/2支儿童1支
肾上腺素(1mg/1ml/支):婴儿1/4支幼儿1/2支儿童1支
三、换算方法
1.药物毫升数÷药物剂量数=常数
2.常数×所需剂量=所需毫升数。
例如:氨茶碱(0.25g/10ml/支)医嘱60mg加入输液中静滴应抽多少毫升?10ml÷250mg=0.04 0.04×60=2.4ml。
最新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法
一、按年龄计算
小儿年龄
剂量
初生~1个月
1/24成人剂量
1~6个月
1/24~1/12成人剂量
6个月~1岁
1/12~1/8成人剂量
1~2岁
1/8~1/6成人剂量
2~4岁
1/6~1/4成人剂量
4~7岁
1/4~1/3成人剂量
7~11岁
1/3~1/2成人剂量
11~14岁
1/2~2/3成人剂量
14~18岁
3/4成人剂量
注:成人指18岁以上至60岁
二、按体重计算
其中,小儿体重(千克)计算法:
1~6个月体重=3 000克(出生时体重)十月龄×600克
6~12个月体重=3 000克(出生时体重)十月龄×500克
1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2十8
三、按体表面积计算
其中,小儿体表面积推算法:
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XO.035+0·1
体重(千克)
体表面积计算法(平方米)
1~ 5
0·O5X体重(千克)+0.05
6~ 10
0·04X体重(千克)+0.10
11~ 20
0·03X体重(千克)+0.20
21一40
0·02X体重(千克)+0·40
儿科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儿科用药剂量计算公式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①Fried 公式: 婴儿药物剂量=月龄×成人剂量/150。
②Young 公式:小儿药物剂量=(年龄×成人剂量)/(年龄+12③其他公式:1岁以内儿童用量=0.01×(月龄+3)×1岁以上儿童用量=0.05×(年龄+2)×很少被儿科医师采用,但对某些剂量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如镇咳药、助消化药,仍可以按年龄计算。
根据儿童体重计算①若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直接乘以体重即可得1日或1次剂量。
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1日每千克体重20~80mg ,分4次服用。
如儿童体重为15kg ,即为:(20~80)×15=300~1200mg ,分成4次,即为一次75~300mg 。
②若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可按下式计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 )/70。
1~6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0.6+3。
7~12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0.5+3。
1~10岁小儿体重(kg )=年龄×2+8。
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做调整。
用体重计算年长儿童的剂量时, 为避免剂量过大,应选用剂量的下限。
反之,对婴幼儿可选择剂量的上限以防药量偏低。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剂最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包括新生儿及成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
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计算比较合理,但首先要计算儿童体表面积。
如体重≤30kg ,小儿体表面积(m 2)=(体重×0.035)+0.1。
如体重>30kg ,小儿体表面积(m 2)=(体重-30)×0.02+1.05。
上表不适宜体重大于30kg 的儿童,对10岁以上的儿童,每增加5kg 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m 2,如体表面积(30kg )=1.15m 2,体表面积(35kg )=1.25m 2,体表面积(50kg )=1.55m 2,体表面积(70kg )=1.73m 2。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哎呀,你问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哈。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按年龄来算。
一般刚出生的小宝宝,用药剂量那得特别小心。
像一些普通的药,1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只能用成人剂量的1/18 左右。
等孩子到了 1 到 6个月呢,大概能用成人剂量的1/14 到1/7 。
再大一点,6 个月到 1 岁,差不多是成人剂量的1/7 到1/5。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 1 到 2 岁,就可以用到成人剂量的1/5 到1/4 了。
这就好像孩子一点点长大,能吃的饭也慢慢变多了一样,药的剂量也跟着年龄在变。
还有一种是按体重来计算。
这就需要知道孩子的体重了。
比如说有个公式,如果药品说明书上写着每千克体重用多少药,那你就得称称孩子的体重。
要是孩子10 千克,说明书说每千克用 1 毫克药,那这孩子就用10 毫克药。
这就像买菜按斤称似的,多重的孩子对应多少剂量的药。
有时候也可以按体表面积来算。
不过这个稍微复杂点。
要用到一个公式,把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代入进去,算出体表面积。
一般来说,体表面积越大,用药剂量就越大。
就好像盖房子,面积大的房子需要的建筑材料就多。
我跟你说个事儿哈。
我邻居家的小孩,有一次生病了。
那小孩大概 3 岁左右。
他们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一种药。
那药的说明书上写着按年龄计算剂量的方法。
他们就根据那个,知道 3 岁小孩大概是成人剂量的1/5 左右。
但是呢,那小孩长得比较胖,比同龄人重不少。
另一个医生就说,也可以考虑按体重来计算一下剂量,这样更精准。
他们就称了小孩的体重,然后根据体重和说明书上的方法,调整了用药剂量。
结果小孩吃了药后,病好得挺快的,也没有啥不良反应。
在给儿童用药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不能凭感觉随便给孩子用药。
要是药的剂量太大了,孩子小小的身体可受不了,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情况,像肚子疼啦、头晕啦之类的。
要是剂量太小呢,又起不到治病的效果。
还有哦,不同的药,计算剂量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样。
有些药可能主要按年龄,有些可能按体重更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按儿童体重计算
(1)按儿童体重计算:
儿童每次(日)剂量=儿童体重×每次(日)剂量/kg
(2)根据成人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70kg
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
剂量偏大。
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
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
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的饱和量,2岁以下为0.06-0.08mg/kg,2岁以上为0.04-0.06 mg/kg。
这是因为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较大儿童按体重计算,所得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实际称量的儿童体重,结果准确;根据年龄估算时方法如下:
出生时平均体重3kg
1-6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6
7-12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5
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8
2.按儿童年龄计算
有时只知道成人剂量参数,而不知道每千克体重用量时,可如下:
(1)1岁以内的剂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的剂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2)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
(3)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
3.按体表面积计算
(1) 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
(2) 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
由于很多生理过程(如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比与体重、年龄更为密切,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更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至成年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是相同的。
适用于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激素等。
成人(按体重70kg计算)的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为1.73 m2。
儿童BSA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根据体重计算BSA
体重低于30kg儿童的BSA(m2)=(年龄+5) ×0.07或BSA(m2)=0.035×体重+0.1
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在30kg体重的BSA=1.15 m2的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kg,BSA增加0.1 m2。
②根据儿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折算,见附表-1。
儿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折算表(附表-1)
年龄体重(kg)
体表面
积(m2)年龄
体重
(kg)
体表面
积(m2)
出生 3.0 0.21 4岁16 0.66 1月龄 4.0 0.24 5岁18 0.73 2月龄 4.5 0.26 6岁20 0.80 3月龄 5.0 0.27 7岁22 0.89 4月龄 5.5 0.28 8岁24 0.94 5月龄 6.0 0.31 9岁26 1.00 6月龄 6.5 0.33 10岁28 1.08 7月龄7.0 0.35 11岁30 1.15 8月龄7.5 0.36 12岁33 1.19 9月龄8.0 0.38 13岁36 1.26 10月龄8.5 0.40 14岁40 1.33 11月龄9.0 0.42 15岁45 1.43 12月龄10.0 0.44 16岁50 1.50 2岁12.0 0.52 17岁55 1.55 3岁14.0 0.59 18岁60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