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十二章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反应
鸟类:大脑相对较小,神经细胞数量较少,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哺乳动物:大脑发达,神经细胞数量多,信息处理能力强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特点
爬行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
两栖动物的运动系统:相对复杂,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和自主神经系统
爬行动物的运动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实现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从而影响动物的行为反应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神经信号通过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神经冲动:神经元接收到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形成神经信号的传递
实例分析:例如,当兔子遇到危险时,它的神经系统会接收到危险信号,然后传递到身体各部分,使兔子迅速逃跑。
结论:逃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密切,神经系统在逃避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通过接收外界刺激,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从而实现逃避行为。
攻击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求偶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纤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负责传递信息
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控制和协调全身的活动
神经元和突触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类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等
突触的类型:化学突触、电突触等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信息传递
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复杂,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自主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动物的神经系统在行为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神经系统的组织,动物能够感知外界的刺激,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动物的行为调控。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动物行为调控的核心。
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别的结构,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
脊髓则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和接收外界的感觉刺激。
这两者协同工作,实现了动物行为的调控。
大脑中的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回路。
在这些回路中,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相互作用,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不同区域的大脑负责不同的功能,如感知、运动、记忆和情绪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了协调工作的网络。
二、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着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各部分。
脑神经负责调控头部的感知和运动,如视觉、听觉和面部表情等。
脊神经则通过脊髓与肌肉和内脏相连,控制全身的运动和内部器官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冲动。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官神经会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后再通过运动神经传递给肌肉,实现相应的行为反应。
这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称为感觉-运动通路,是动物行为调控的基础。
三、行为调控的基本原理动物的行为调控是由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的。
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感知与反应:动物通过感知外界刺激来了解环境,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应不同的感知方式,如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
感知到的信息会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处理,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2. 协调与整合: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通过连接和调控,实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整合。
这种协调作用使得动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合理的反应,同时也保证了不同行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3. 学习与记忆:动物通过学习和记忆来适应环境和改变行为。
6第十二章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 与动物的行为
1 动物的神经系统及其进化
神经系统调节控制着机体的绝大 部分重要的生命活动。如感受外界 刺激、调节运动、协调整个有机体 的活动,并使动物具有学习、记忆 和复杂的行为等。
神经元的类型和分布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总体上 也与其他器官系统的演化一样,经 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3.4 突触
神经冲动沿着轴突, 基本上都是按照引起邻段发生动作电位方式向远端传播;
轴突的末梢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小球状,这是神经元传出神经 冲动的终端; 通常,在小球后面,紧紧靠着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或紧
紧靠着一个效应细胞(例如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神经细胞和接受神经信号的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即为突触。
神经冲动到了突触的地方,如何跨越 两层细胞膜之间的空隙,传向后一个细胞 ?
•突触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1、电突触:突触间隙不足2nm,突触前、后膜非常 接近,神经冲动仍以引起后面的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方式,使神经冲动传播下去,非常快速与直接。常 见于低等动物如:蚯蚓、虾、海参等。
如蚯蚓的每一体节腹面均有 一神经节,前后神经节以纵走 神经相连,形成链状的腹神经 索。位于身体腹面的腹神经索 在身体前端止于食管下神经节, 以围咽神经走向身体背面,连 到脑神经节上。
蚯蚓的神经系统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环节动物更集 中。如昆虫,头部最前面的3对神经节 愈合而为脑,脑以围食道神经与头部腹 面的食道下神经节相连。食道下神经节 与胸部和腹部神经节共同组成腹神经索。 链状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和外围2个 部分,脑和腹神经索属中枢系统,从脑 和各神经节伸到身体各部的神经属外围 系统。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一、昼夜节律教师:人一天的活动有没有节律?学生:有、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一日三餐。
教师:动物也是这样,大部分动物不是昼夜都在不停地活动,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间活动,有的是早晨和黄昏时活动。
根据昼夜活动不同的习性,可以分为夜行性动物和昼行性动物。
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有哪几种夜行性动物。
学生:夜行性动物有老鼠、猫、猫头鹰、蝙蝠等。
教师:空中既然有飞翔的蝙蝠,这时的空中是不是还应该有其他动物在活动?学生:应该有大量的昆虫在飞舞。
教师:大部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
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及少数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
有些动物,如许多种鸟类在拂晓和黄昏时活动,也有一些动物的活动没有昼夜的区分。
演示实验:蝶和蛾的昼夜节律。
这里有5个硬纸盒,每个盒里放着1只蝴蝶和1只蛾子。
蝶类一般是夜伏昼出,蛾类一般是昼伏夜出。
现在打开盒盖,看看它们的活动情况。
相继打开5个盒盖。
应该5个盒中的蝴蝶全部飞出,蛾子全部不飞出。
如果有的蛾子也飞出,教师可向学生解释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不是节律行为。
可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和蛾子各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是飞出去活动还是藏匿起来了。
二、季节节律以上学习的内容和看到的现象就是动物的昼夜节律。
有些动物的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行为,这叫季节节律。
请同学们举几个实例,说明动物的季节节律。
学生:每年的初夏布谷鸟便叫了。
秋季,许多鸟飞到南方过冬,明年再飞回北方。
教师:这说的是鸟类的迁徙。
除去鸟类的迁徙外,还有什么动物的行为也是随着季节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学生:蛙、蛇的冬眠,鱼的洄游。
教师:结合教材说一说大雁一年两次在什么时候迁徙,飞到什么地方,飞去干什么?学生:每年秋季到来时,大雁便从北方飞向南方去过冬。
第二年春又从南方飞回北方,进行繁殖。
教师:鸟类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就是鸟类的迁徙行为,有迁徙行为的鸟叫候鸟。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密切相关,其神经系统是控制行为的关键部分。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来调节动物的各种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如何与行为相互作用的。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每个神经元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树突用于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而轴突则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纤维是由许多轴突组成的束,能够将信号快速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处理和整合神经信号。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将信号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这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共同控制动物的行为。
三、感知和反应动物通过感官器官感知外部环境的刺激,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感官器官可以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或皮肤等。
当感官器官接收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信号,并通过神经元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中枢神经系统在接收到信号后,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包括运动、行为或内部调节。
四、行为的调节动物的行为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
神经系统通过传递和整合神经信号,调节动物的各种行为。
这些行为包括食物摄取、求偶、逃避危险等。
不同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适应了它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需求。
五、学习和记忆神经系统还参与了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动物可以通过经验和环境刺激来改变其行为和反应。
当动物重复受到某种刺激时,神经系统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改变,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这种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生存需求。
六、神经系统与行为异常神经系统的异常可能会引发动物的行为异常。
例如,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导致动物运动障碍或认知能力下降。
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引发行为异常,如焦虑、抑郁或多动症等。
研究神经系统与行为异常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异常的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指导。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动物是地球上的众多物种之一,其中不乏智慧灵性的生命体。
它们在大自然中生活、繁衍、乃至适应环境,演化出了各具特色的神经系统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着重探讨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的相关内容。
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动物身体构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动物神经活动的“指挥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处。
1. 脑脑是动物神经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控制和调节神经活动的主要器官。
通过脑,动物可以进行感觉、思考、判断、决策等复杂的神经活动。
不同物种的脑结构和大小、功能也有所区别。
例如,哺乳动物的脑相对较大,灵活性和运动协调性较高;鸟类的脑重量通常是它们体重的2%~3%,能够控制它们高超的飞行技巧;爬行动物的脑相对较小,但也能完成相应的神经功能。
2.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用于接受、处理和传递神经信号。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细胞体,以及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
其中,树突负责接受其它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轴突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它神经元或者效应器(如肌肉、腺体等)。
3.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的另一种基本单位,主要由轴突组成。
神经纤维负责将神经信号从神经元传递到其它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纤维通常可以根据其直径和髓鞘来进行分类,例如粗大无髓鞘纤维、细小无髓鞘纤维、细小有髓鞘纤维等。
二、行为行为是动物神经系统的表现和体现,是动物通过感知、思考、反应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外部表现来观察和研究。
1. 进食行为进食行为是所有动物都需要进行的一种基本行为。
动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如嗅觉、味觉、视觉等)来寻找和选择食物,同时通过运动器官(如牙齿、舌头、喉咙、胃肠等)来实现吞食、消化和吸收。
2.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一种重要行为。
动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来寻找和选择配偶,并通过交配来完成繁殖过程。
动物的神经与感觉
动物的神经与感觉动物世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拥有各自独特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使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神经和感觉是动物生理学领域中重要的话题,本文将探讨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活动的关键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脑是动物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承担着信息处理、记忆、思维和行为调控等功能。
脊髓作为信息传递的通道,将外界输入的神经信号传输到脑并从脑中接收指令,控制各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2.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聚集的地方,起到信息传递和信号整合的作用。
神经纤维则负责将神经信号从一个部位传递到另一个部位,分为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传递实现了各种生理功能,如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等。
二、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觉器官是动物用来感知外界环境和内部刺激的器官,常见的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1. 眼睛:眼睛是动物最常用的感觉器官之一,负责接收和传递光线信息。
眼睛的结构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组织。
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可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调节,使得眼睛能够对焦不同距离的物体。
2. 耳朵:耳朵用于接收声音和平衡。
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负责收集声音,中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3. 鼻子:鼻子是动物的嗅觉器官,负责感知气味。
鼻子内部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时,它们会与感受器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的嗅觉中枢,产生相应的嗅觉感知。
4. 舌头:舌头是动物的味觉器官,主要感知食物的味道。
舌头上有许多味蕾,每个味蕾都含有不同种类的感受器,可以感知酸、甜、苦、咸和鲜味等。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动物们展现出了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行为。
从小小的蚂蚁协同工作,到雄鹰在天空中翱翔,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着神经系统的精密调控。
动物的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复杂而高效的信息处理中心,它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信号,并据此指挥动物的行为。
神经系统由无数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复杂的连接形成了神经网络。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信息传递员。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负责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处理信息。
树突则像树枝一样从细胞体伸出,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则是将神经元产生的信号传递出去。
不同动物的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例如,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它们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但也能够完成复杂的行为,如蜜蜂的舞蹈语言来指示花蜜的位置。
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则更加复杂和发达。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尤其复杂,大脑成为了控制和调节行为的核心区域。
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例如,大脑皮层负责感知、思考、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小脑则主要参与协调运动和平衡;下丘脑则在调节内分泌和维持体内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神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调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动物感知到外界的刺激时,例如食物的气味、天敌的出现或者同伴的信号,感觉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行为反应。
以觅食行为为例,当一只饥饿的狮子闻到了远处猎物的气味时,嗅觉神经元会将这一信息传递到大脑。
大脑会评估猎物的位置、数量和自身的状态,然后决定是否发起攻击。
如果决定攻击,大脑会下达指令,激活相关的肌肉群,使狮子能够迅速奔跑、扑向猎物。
动物的防御行为也是由神经系统调控的。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动物的行为是由其神经系统调控的。
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最为复杂和精细的调节系统,它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元和化学信号传递,使得动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应和反应。
本文将从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信号传递以及行为调控三个方面来探讨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突触和纤维组成。
神经元的细胞体包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质,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纤维则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元的形态多样,根据其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
神经元内有许多突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内合成和释放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电信号或化学信号。
当电信号到达神经元的突触时,神经递质会释放出来,通过化学反应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完成信号的传递。
二、神经信号传递神经信号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来沟通交流的过程。
当外界刺激作用在动物的感觉器官上时,感觉神经元会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在感觉神经元中,外界刺激会引起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当达到一定阈值时,神经元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内电势的反转,它在神经元的轴突中快速传导,从而将信号传递到突触。
当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神经递质会在突触间隙中释放出来,并与下一个神经元的受体结合,继而引发下一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这样,神经信号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元之间的连锁反应,在神经系统中快速传递和加工。
三、行为调控神经系统通过调控动物的行为来适应外界环境。
神经系统接收到的外界刺激信息会被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和决策,再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调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行为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不同的脑区在行为调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前额叶皮层与决策和计划相关,运动皮层与运动调控相关,边缘系统与情绪和冲动相关等。
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表现
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表现动物的神经系统是调节其内部环境以及对外部刺激做出响应的关键机制。
神经调节使得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维持内部稳态,从而表现出各种行为。
一、感知和传递信息的系统动物感知外界刺激的能力对其生存至关重要。
视觉系统允许动物通过光信号来感知和识别物体,进而表现出捕食、逃避等行为。
听觉系统使得动物能够接收声音信号并作出相应的行动。
嗅觉和味觉系统则让动物能够通过化学物质来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
此外,触觉系统使动物能够感知物体的接触和温度等刺激。
二、神经递质与神经传导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神经递质和神经传导。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能够传递神经脉冲信号。
通过向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当刺激作用到神经元上时,神经细胞内会发生电信号改变,从而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传导。
三、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动物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和处理感知到的信息。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到身体各部分。
这两个系统共同调节动物的各种行为。
1. 感觉和运动协调动物的运动行为很大程度上由神经系统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对运动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使动物能够灵活地适应和处置周围环境的变化。
例如,走路、跳跃、游泳等各种运动都需要神经系统发出指令,并协调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2. 内脏器官的调节神经系统还负责内脏器官的调节,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平衡。
这种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对于动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3. 情绪和行为反应动物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区域负责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表现。
例如,恐惧、愉快等情绪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反应来体现。
总结: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表现密切相关。
感知和传递信息的系统使得动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反应。
神经递质和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
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
大腦(意識中樞) →運動 ’感覺 ‘語言 ‘思考 ‘記憶
腦 小腦(平衡中樞) →協助運動 ‘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樞神經
腦幹(生命中樞) →呼吸 ‘心跳 ‘體溫
神經系統
脊髓 傳遞訊息
周圍神經
腦神經 12對→眼 ‘鼻 ‘口 ‘內 臟
脊神經 31對→四肢
★依照傳遞方向
感覺神經元 運動神經元
*本能行為與學習行為
本能:與生俱來 學習:與神經系統發展程度有關
學習行為: 1.制約:巴夫洛夫 2.銘印(印痕) 3.洞悟:猴仔運用工具取食物 4.試誤:隨者練習而縮短時間
制約反應(巴夫洛夫):
實驗:
1.狗見到食物會不自覺的流下口水,這屬於一種 自然的反應,稱為非制約反應。
2.當巴夫洛夫以食物和鈴聲一起出現時,狗 也會流口水。
3.最後,即使只出現鈴聲的時候,狗還是會 流口水。
神經系統與動物行為
組員:呂奕霆、楊明哲、陳威丞、黃少澤
生物體內有兩大調節系統,一是內分泌系統,二是神經系統,它們 可以偵測生物體內與外在環境的變化,並且指揮身體作必要的調整, 一般說來,內分泌系統主要涉及人體的各種代謝機能。
1.單細胞生物沒有神經系統
2.多細胞生物
構造簡單:神經網 EX.渦蟲、水螅 構造複雜:完整神經系統
理論: 由於鈴聲屬於非自然刺激,這種刺激稱為制
約刺激,狗聽到鈴聲而產生流口水的這種反應, 就是制約反應。
印痕(洛倫士): 以實驗室中之溫箱孵卵,剛孵出之小鵝,看
到洛倫士在慢慢行走,而洛倫士又學鵝之叫聲, 這群小鵝便追隨他,將他當做鵝媽媽。
↑→上圖為小鵝成群跟著洛倫士的 情景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动作调节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动作调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其体内协调各种生理功能和行为的关键组织之一。
神经系统由许多神经细胞组成,它们通过神经信号传递信息并调节动物的各种行为。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节,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感受外界刺激。
二、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神经信号通过电化学方式传递,即神经脉冲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然后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三、动物的感知与行为动物依靠神经系统的感知和行为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
感知是指动物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如光、声音、味道等。
不同动物的感知器官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感知刺激后,神经信号会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和加工。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对神经信号的处理和整合,调节动物的行为。
例如,当动物感受到危险的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发送相应的神经信号,促使动物做出逃避或反击的行为。
这种行为调节需要复杂而精确的神经回路和通路来实现,包括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等。
四、运动的协调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是神经系统调控的结果,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动物的机械运动。
当中枢神经系统下达运动指令时,神经信号将从大脑或脊髓传递到运动神经元,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
动物的运动调节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姿势和动作调节。
姿势调节是指维持和调整动物身体的位置和姿势,以保持平衡和稳定。
动作调节是指控制动物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任务。
这两种调节都需要神经系统精确的信号传递和回路反馈来实现。
五、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多样性不同动物的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巨大的多样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是一门研究动物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表现的学科。
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的控制中枢,负责感知外界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行为反应。
它由神经元和神经组织构成,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调节机体内部平衡。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是动物智力和行为控制的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保存信息。
脊髓作为信息传递的通道,负责传递信息和调节简单的反射行为。
2. 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自主神经系统和体感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心脏、血管、消化系统等。
体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感觉信息,使动物能够感知到外部刺激。
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感知与传递:动物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如光、声音、味道等,这些刺激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2. 行为调节与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通过产生神经冲动调节和控制动物的行为反应,包括运动、觅食、逃避等。
3. 内脏器官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调控内脏器官的活动,在动物内部维持稳定的内环境。
二、神经系统与动物的行为表现1. 反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即时反应,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过程,如眨眼、摇尾等。
这种行为是通过脊髓的反射弧直接控制的。
2. 本能行为:是生物体天生具备的一种行为模式,能够在特定情况下自发产生,如鸟儿孵蛋、狗咬骨头等。
本能行为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固定神经回路实现的。
3. 学习与记忆行为:通过感知、认知和思考,动物可以根据经验学习和记忆,改变行为模式。
学习可分为条件反射和习得行为两种形式。
4. 社会行为:在动物群体中,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来实现的。
如昆虫的行为分工、动物的求偶行为等。
三、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动物神经系统与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
动物的神经与感觉系统
皮肤上的触觉受体能够感受外界物体的接触、压 力、温度等刺激,将触觉信息通过神经传输到大 脑进行处理。
味觉和触觉协同作用
味觉和触觉在食物口感和质地识别等方面起着协 同作用,共同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感知和喜好。
03
中枢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大脑结构与功能区域划分
大脑皮层
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思考、决策、语言 等。
嗅觉器官及嗅觉感知机制
鼻子结构
包括鼻孔、鼻腔和嗅觉神经等组成部分, 负责接收气味分子。
嗅觉感知过程
气味分子通过鼻孔进入鼻腔,与嗅觉受体 结合,激活嗅觉神经进行传输。
嗅觉信息处理
大脑接收来自鼻子的神经信号,进行气味 识别、记忆等嗅觉信息处理。
味觉和触觉感知机制
1 2 3
味觉感知
舌头上的味蕾负责识别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如甜 、酸、苦、咸等,将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输到大 脑进行处理。
记忆相关脑区
海马体、杏仁核等脑区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脑区内部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整合是记忆形成和 存储的基础。
神经递质与受体
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学习记忆过程中 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通过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传递来 影响记忆的形成和巩固。
情绪反应中神经递质作用
神经递质种类
听觉障碍类型和治疗方法
听觉障碍类型
包括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等。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的听障,可采用药物治疗、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方法。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疾病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 硬化症、脑卒中等。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进行神经 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和动物行为
胺、谷氨酸、肾上腺素、 ATP、神经肽、 NO等。
抑制性递质: γ 氨基丁酸、甘氨酸等。
24
神经递质的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M型受体,
即毒蕈型受体(为阿托品阻断);另一类是N 受体,即烟碱型受体(为箭毒阻断)。
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 型肾上腺素受体(多为引
起兴奋)和β 型肾上腺素受体(多为抑制兴
2、随后K+通道的激活,导致K+外流逐渐增多,使膜极化状态逐渐恢 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17
轴突
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无髓鞘神经上神经冲动
的传导:
由于在膜的活动区 (动作电位、去极化,内 正外负)与静息区(静息 电位,内负外正)之间局 部电流产生,这种局部的 电流可以使动作电位前沿 的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激 活离子通道),而使动作 电位不断向前推移,神经 冲动就得以传导。
和有机磷酸化合物 等有机大分子带有
负电荷。
2)细胞膜内外Na+ -K+泵的作用。细 胞膜外Na+浓度大于 细胞内K+浓度。
15
动作电位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由于兴 奋部位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立即会发生一次短 暂的电位变化。此时膜内迅速由负电位转变为正 电位(去极化)。而这种电位变化沿膜向周围扩 散,使整个细胞膜都经历一次同样的电位波动, 这种电位就称为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脊神经
除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外,脊椎动物的脊神经都 由脊髓两侧的背根和腹根混合而成,是既有感觉神经 又有运动神经的混合神经。人类共有31对脊神经。
8
神经元的类型
9
脊神经及其反射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指动物体内的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系统,它与动物的行为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同时参与调节和控制动物的各种行为。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工作机制,以及与行为调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各种信息。
周边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或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出来。
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传递信息、调节机体活动和保持机体稳定。
传递信息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生理信号和化学信号来实现。
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经过处理后再传递出来,触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同时,神经系统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活动,如呼吸、消化、运动等。
此外,神经系统还能通过负反馈机制来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二、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神经系统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行为来适应和应对外界的变化。
在面对不同的刺激时,神经系统会触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这种调控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来实现。
下丘脑作为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控制中心,能够接收到来自大脑皮层和其他脑区的信息,并通过控制垂体来分泌激素,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和行为活动。
此外,神经系统还通过学习和记忆来调节和控制行为。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环境的作用,改变行为方式和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记忆则是指将已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保存下来,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利用。
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高级功能的表现,它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和信号传递方式来实现。
三、神经系统与行为异常神经系统的异常会导致行为出现异常。
当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神经元功能或神经递质异常时,会影响到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从而引发行为异常。
例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运动失调、认知障碍等行为改变。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1
生物钟与行为的适应性
生物钟的进 化意义
帮助生物适应环 境变化
行为节律与 环境的适应
性
行为节律与生存 有关
结尾
动物的生物钟与节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不 仅揭示了动物生理活动的内在规律,也为我们更 好地了解动物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深入研究动 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保护 动物,促进生态平衡的发展。
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行为的定义
行为是生物对内 外刺激做出的反
应或活动
行为的分类 与特点
行为可分为生存 行为、社交行为 等,具有目的性
和适应性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01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控制动物的行为
02 行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行为可以改变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03
神经元的传导
学习与记忆
包括不同类型的学习 记忆有短时和长时之分
判断与决策
神经机制涉及多个脑区 神经递质在调节中起作用
总结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动物 的感知、认知、学习、记忆、判断和决策等过程, 为人类行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通过神经科学手 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动物大脑活动的奥秘。
● 03
探索神经系统中 未知的功能和调
控机制
动物行为模 式的建立
利用现代技术手 段,建立更精确 的动物行为模式,
以便深入研究
神经学疾病 研究
探讨神经系统疾 病与行为异常之 间的关联,为临 床治疗提供新思
路
跨学科融合 研究
结合神经科学、 行为学和人工智 能等领域的知识, 深入研究神经系 统与行为的关系
总结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 系
第3章 动物的情绪与情感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密切相关,神经系统是动物身体中控制行为的基础平台。
从简单的反射到复杂的学习和认知,动物的行为是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物的神经系统如何与行为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种类动物的行为方式和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一套高度复杂的网络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指挥和控制全身各系统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组成,负责传递感觉刺激和控制肌肉运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脑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高度复杂,可以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等不同的部分。
每个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二、不同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1. 昆虫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昆虫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一些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虽然神经元数量较少,但昆虫的行为却十分复杂。
例如,蚂蚁可以通过化学信号与同伴进行沟通,实现整个蚁群的协同行动。
2. 鸟类的神经系统和行为鸟类的神经系统相对于身体大小而言较为发达。
鸟类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发达度,使得它们具备了复杂的行为能力,包括学习、记忆和社会行为等。
例如,许多鸟类能够学习和模仿人类的语言,展示出惊人的智力。
3.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最为复杂,大脑的规模和结构相对较大。
哺乳动物拥有高度复杂的行为特征,包括社会行为、求偶活动和繁殖行为等。
例如,猎豹的神经系统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使其成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三、神经系统与行为的相互作用神经系统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神经系统通过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调控和控制着动物的行为。
根据刺激和环境的变化,神经系统能够引发动物的行为响应,以保障其生存和繁衍。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状态对动物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发育不健全或损伤的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行为异常或功能障碍。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
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和行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动物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动物神经系统的核心控制中心。
脑是动物神经系统功能最为复杂和高级的部分,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产生出适当的反应。
脊髓通过神经纤维与全身各个部分连接,负责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反应。
2. 周边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组成,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直接与脑相连,负责传递进入和离开脑的信息。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负责传输信息并控制身体的运动和感觉。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和控制动物的各种生理和行为活动。
1. 接收信息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信息,如光、声音、气味、触觉等。
这些刺激信息经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并被大脑分析和解读。
2. 传递信息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和其他身体部位。
这些神经纤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3. 处理信息大脑是神经系统中信息处理的中枢部分。
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存储。
它能够快速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控制身体的运动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
4. 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能够调节和控制动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行为功能,包括呼吸、消化、循环系统、运动等。
它通过产生神经冲动和释放神经递质来实现这些功能的调控。
三、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的关系神经系统和动物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神经系统的活动决定了动物的行为表现,同时动物的行为也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1. 神经系统对行为的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决定动物的行为特征。
例如,脑部结构的不同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变化,可能导致不同种类动物的行为表现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的脊髓反射
1.2.3 外周神经系统
• 脑神经
10 12 12
嗅觉神经 视觉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眼分支 上颌分支 下颌分支 外展神经 颜面神经
前庭(耳)蜗 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颈丛
• 脊神经
臂丛
31
胸丛
腰丛
骶丛 尾丛
• 脊神经的结构
• 躯体神经控制机体有意识的运动 • 植物性(自主)神经控制无意识运动
• 神经递质 1921 年德国科学家通过一个巧妙的 实验第一次证实神经递质的存在。又 经过 12年,到 1933 年由英国科学家 Henry H. Dale 证实,这个化学物质是 乙酰胆碱。两人因此项工作获 1936年 诺贝尔医学与理学奖。
迄今已发现的神经递质已有十几 种,大多数是一些有机小分子。还发 现一些小肽类物质,作用于神经细胞, 调节神经细胞对神经递质的感受性, 称为神经调节物。
•
软体动物头足类的脑
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 以头足类较为发达。脑由 脑神经节、侧脏神经节和 足神经节组成,外面围有 软骨加以保护,这在无脊 椎动物中绝无仅有。 • 脑神经节位于食道背面; • 侧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位 于食道的腹面;
1.2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
1.2.1 脊椎动物的脑及其进化
后生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演化是按两种主要趋势进行的: 一种趋势是神经元聚集为有方向性的束,并出现单根 纵行的主束; 另一种趋势是脑的演化。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已发展为链状神经系统。
•
链状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具链状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围 咽神经节和1条腹神经索组成。其特点是,神经细胞集中成 神经节,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如蚯蚓的每一体节腹面均 有一神经节,前后神经节以纵 走神经相连,形成链状的腹神 经索。位于身体腹面的腹神经 索在身体前端止于食管下神经 节,以围咽神经走向身体背面, 连到脑神经节上。 蚯蚓的神经系统
• 能感受接触、压力、地心引力、张力、运动、 姿势以及光、声、热等的感觉器都是物理感受 器。 • 化学感受器是指嗅感受器、味感受器对溶于水 中的化学物质的感受机能。
1.5.2 光感受器
光感受器最简单的类型是 分散在上皮中的单个感受细 胞,如蚯蚓尾端上皮光感受 器; 最复杂的是哺乳动物的眼, 外界的光线射入眼内,在视 网膜上成象,从视网膜发出 神经冲动,经视神经到达大 脑皮层,产生视觉。
•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1 2
1.3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3.1 静息电位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 时,即未接受刺激, 未发生神经冲动时, 细胞膜内积聚负电荷, 细胞膜外积聚着正电 荷,膜内外存在着- 70 mV 电位差。
静 息 电 位
Na+, K+— ATP 泵 工 作 原 理 图
造成静息电位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存在 Na
神经系统的进化方向是从分散到集中。在 无脊椎动物中,随着体型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 称的进化,神经系统也逐步集中而成两侧对称 的神经系统。 如涡虫的神经系统初步集中而成梯形神经 系统。
• 梯状神经系统
涡虫的神经系统中,已有很多神经细胞集中而成身体腹 面的2 条神经索和头部的“脑”。这个脑,只是形态学的脑, 并没有真正的脑的功能,只是一个传送信息的中转站。涡虫 的神经系统其实还保留着网状的特性,细胞分散,并以突触 相连。 梯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脑神经节、2条腹神经索及许多 横神经。
• 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1.4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
Ø Ø
A. 膝跳反射
B. 刺痛反射
运动神经元
1.5 感受器
receptor)
1.5.1感受器的类别
• 外感受器,如皮肤感受器; • 距离感受器,如眼、耳、鼻; • 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中的 感受器; • 内感受器,如内脏感受器;
2.1.2
(defensive behavior)
2.1.3
(breeding behavior)
2.1.4
2.1.5 • 社群行为
• 通讯
2.1.6
2.2 动物行为的发生
2.2.1
主要的先天性行为有:
• 趋性
• 反射
• 本能
2.2.2
• 印痕学习(imprinting)
神经递质
神经调节物
neurotransmitters neuromodulates 乙酰胆碱 正肾上腺素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内啡肽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哺乳动物 中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主要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起作用,脑中常见的 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 运动终板
神经纤维与肌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
(二级神经元)
(一级神经元)
• 白天活动的动物,感光细胞 几乎全是视锥细胞,很少或 没有有视杆细胞,可称为视 锥眼; • 夜间活动的动物则相反,很 少或没有视锥细胞,可称为 视杆眼; • 日夜均可活动的动物,视网 膜中既有视锥细胞,又有视 杆细胞,称为混合眼。
1.5.3 声音感受器
• 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声音感受器是鱼类的 侧线器官。
突触小泡
• 突触后膜的表面的神经递质的受体与递质结合,使介质中 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于是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发生; • 若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则乙酰胆碱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 结合发生冲动后,即被神经细胞中的胆碱酯酶破坏失去作用, 使神经恢复到静息电位,从而使神经不处于持续的冲动状态, 而胆碱又被突触前末梢吸收后重新合成乙酰胆碱。
•
•
眼球壁: • 外膜(角膜、巩膜) •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 内膜(色素层、视网膜) 内部的折光物质: • 房水(前房) • 晶状体 • 玻璃液(后房)
• 眼球的结构
玻璃液
(三级神经元)
• 视网膜的精细结构
• • • 视网膜中有一级、二级、 三级神经元,即感光细胞、 双极神经元和神经节细胞; 感光细胞可进一步分为视 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对光敏感而不能 辨色,视锥细胞能感知强 光和辨色。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环节动物更 集中。如昆虫,头部最前面的3对神经 节愈合而为脑,脑以围食道神经与头部 腹面的食道下神经节相连。食道下神经 节与胸部和腹部神经节共同组成腹神经 索。 链状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和外围2 个部分,脑和腹神经索属中枢系统,从 脑和各神经节伸到身体各部的神经属外 围系统。
昆虫的神经系统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全或无”:刺激强度不够,不产生动作电位,刺激达 到或超过有效强度(阈值),动作电位恒定为 +35 mV。 2、快速产生与传播:动作电位的产生很快,大约仅需 1 ms 时间。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很快从刺激点向两侧传播,传播速度可 达 100 m/S。
3、不应期:
第十二章
动物的神经系统 与动物的行为
1 动物的神经系统及其进化
神经元的类型和分布
1.1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 系统
• 单细胞原生动物中 具有多种神经肽存 在,它们可以对外 界的刺激作出应激 反应,但没有神经 胞器,更没有神经 系统;
• 海绵动物已经有两 种类型的神经元存 在,一种是纺锤细 胞,另一种是多极 神经元。然而神经 元之间并无突触性 联系,也没有接受 感觉和支配运动的 机能。这与海绵动 物营固着的生活有 关 。
1.3.4 突触 神经冲动沿着轴突, 基本上都是按照引起邻段发生动作电位方式向远端传播; 轴突的末梢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小球状,这是神经元传出神经 冲动的终端; 通常,在小球后面,紧紧靠着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或紧 紧靠着一个效应细胞(例如肌肉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神经细胞和接受神经信号的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即为突触。
• 听觉和耳的结构
前 庭
3 3
触觉、温度
1.5.4 化学感受器
• 昆虫的触 角以及味 觉毛等是 非常灵敏 的化学感 受器。
•
人的味觉感受器
•
人的嗅觉感受器
2 动物的行为
(behavior)
2.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 6 2.1.1 (aggressive behavior)
产生动作电位需1 ms 再加上恢复到原来静息电位状态 所以在一个刺激作用后, 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状态,总共 4-6ms 这段时间内,神经细胞对新的刺激无反应,称为不应期。 3-5ms
总之,动作电位以“全或无”的方式传递, 传导不会衰减,也不会叠加。
1.3.3 神经冲动的传导
•
•
“ ”
1/5000
?
• 突触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1 2nm
2
20
50nm
突触小泡
通常,化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 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内有许多小泡,称为突 触小泡,该小泡中有许多神经递质,最常见的为乙 酰胆碱。
突触小泡
• 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突触前膜的通透性发 生变化,使Ca2+大量进入突触前膜; • 钙离子的进入使突触小泡移向前膜,然后突触小泡的膜 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将神经递质送至突触间隙;
• 联系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2 2 conditioning reflex) “ ” “ ”
• 洞察学习(insight learning)
+,K+—ATP
泵,这是一个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蛋白质,每水解一个
ATP 分子,可将 3 个 Na+ 泵向膜外,同时将 2 个 K+ 泵向膜内。
1.3.2 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 动作电位的产生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急剧变 化,大量正离子(主要是 Na+)由膜外流向膜内, 使膜两侧电位从 -70 mV , 一下子跳到 +35mV。 这种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味神经冲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