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策略的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的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2fa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0.png)
一体化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1.基础架构的管理:通过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硬件故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调度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2.应用系统的管理:通过对企业的核心应用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系统性能的监测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减少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对系统进行升级、扩容和备份,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网络设备的管理:通过对企业的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障企业的网络通信畅通。
通过对网络负载的监测和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减少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升级和备份,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安全性的管理:通过对企业的安全设备和安全策略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威胁,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通过对安全事件的分析和响应,提高安全事件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更新和备份,提高安全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5.数据的管理:通过对企业的数据存储和备份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故障,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和可用性。
通过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对数据进行优化和归档,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成本效益。
6.运维流程的管理:通过对运维流程的规范和优化,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对运维任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运维人员的手工操作,提高运维工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通过对运维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报告,提高运维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的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减少系统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业务的连续性和服务水平。
(完整版)桌面运维专业试题
![(完整版)桌面运维专业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49a1b976c66137ef061975.png)
判断题红色表示为正确的 选择题红色表示为答案、判断题1、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厂商发布的核心安全补丁, 订详细的回退方案。
( )2、操 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
3、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它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更新补丁之前应当在正式系统中进行测试, )()4、信息内网办公计算机可以配置、使用无线上网卡等无线设备,通过电话拨号、无线等各种方式 连接到互联网。
( )5、单台桌面系统扫描器配置可以添加多个扫描器,并且多个扫描器可以同时扫描。
( )6、一 个有效的信息设备命名必须包含主段和至少一个辅段。
( )7、专 用移动存储介质制作过程中, 制作工具中的 “初始密码强制修改” 是指不能使用 0000aaaa 作 为专用介质登录密码,必须修改后才能使用。
( )8、终端使用涉密工具进行深度检查, 选择扇区级别的检测时, 可检测出已删除文件含敏感关键字 的情况。
( )9、公 司灾备系统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10、采取措施对信息外网办公计算机的互联网访问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要可追溯,并保存六个月 以上。
( )11、 终端操作系统漏洞补丁按照重要性共划分为5 级。
( )1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安全事 故调查规程》 、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向公司系统各级单位反映。
( ) 13、重要数据应使用专用介质拷贝,涉及企业秘密数据应存储在启动区。
( )14、为方便用户使用,专用移动存储介质交换区与保密区登录密码不区分大小写。
( )15、任何部门和个人如果有需要,可以改动办公终端 IP 地址。
( )16、IP 地址使用 DHCP 方式分配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桌面系统对终端实行定。
17、 终端涉密检查工具能够粉碎的文件数据包含:粉碎全盘数据、粉碎磁盘剩余空间数据、粉碎 删除文件记录、粉碎目录、粉碎文件、粉碎 NTFS 日志文件记录。
燃气行业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
![燃气行业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808d3e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4.png)
06
CATALOGUE
结语
结语
技术进步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管控 平台升级。
客户需求
客户对高效、安全、环保等方 面要求提高,推动管控平台发 展。
行业趋势
燃气行业持续发展,对综合管 控平台需求增加。
竞争格局
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一体化 综合管控平台成为竞争焦点。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燃气行业一 体化综合管控平台的发展。
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平台具备高可用性和可靠性,确保燃气行业各项业务的稳定运行。
平台技术架构
01
02
03
基于云计算
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实 现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微服务架构
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平台 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拆分和 独立部署,实现服务的快 速响应和容错处理。
数据安全保障
通过数据加密、备份和恢 复等技术手段,保障平台 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方式,保障平台的安全性。
02
分阶段实施
为降低实施风险,可采用分阶段 实施的方法,如先实现核心功能
,再逐步添加其他功能。
04
优化用户体验
通过不断优化界面设计、提高系 统的响应速度等方式,提升用户
体验。
实施效果评估
效率提升
通过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 能够大幅提高燃气行业的运
营管理效率。
1
成本降低
通过统一的管理和优化资源 配置,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通 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体系,提高燃气设施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02
CATALOGUE
燃气行业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 架构设计
平台架构概述
平台一体化设计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9fa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
一、总体目标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提升自然资源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全面、一体化的信息化体系,以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自然资源部的管理能力,提高信息安全的保护程度,为实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信息化策略
(1)硬件策略:硬件设施是信息化的基础,应当采用性能稳定、灵活配置、安全可靠的硬件系统,做到硬件设施的及时更新,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行。
(2)安全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妥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措施,创建安全容错的网络环境,以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都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3)管理策略: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立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实施工作,形成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4)应用策略:根据自然资源部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实施应用,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办公效率的提升。
三、信息化体系应用
(1)自然资源信息库:建立自然资源信息库。
护航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孚数据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
![护航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孚数据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93f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4.png)
护航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孚数据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快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对行业发展的叠加作用,是烟草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举措。
当前,烟草行业已经形成了业务横线联通、上下级纵向贯通的基础现状。
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交换共享需求激增,进一步加大了行业敏感数据及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治理与应用,已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任务。
2023年初,“全国烟草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指出“要切实筑牢行业大安全屏障,增强平台安全防控,突出数据安全保护,注重信创技术应用,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再次强调了确保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全维度、全周期、全场景的数据安全设计思路()以国家监管要求、行业标准规范、行业业务特性为基础,以满足合规监管要求及切实提升数据安全能力为目标,针对业务开发、业务测试、业务运维、业务应用、共享交换、要素流通等业务场景,综合考虑组织、制度、技术、人员等多维度影响因素,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交换、销毁全生命周期,通过管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评估、安全策略规划、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安全运营5个关键步骤的实施,体系化完善数据安全建设并形成持续优化的安全能力。
“1+4+X”数据安全总体框架中孚信息“1+4+X”数据安全架构:从数据安全治理角度出发,以业务系统的重要数据资产为核心,通过厘清数据资产,研判数据及其在流动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优化数据安全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端管边云脑”数据安全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防护,并以防护与监管一体化为目标,打造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叠加数据安全运营服务,对数据安全态势全面监控、安全威胁实时预警、安全事件及时处置,最终建成自适应的数据安全体系,达到数据可见、风险可控、安全可护、资产可管的安全效果。
01-信息安全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指引
![01-信息安全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5479f57a67ec102de2bd8970.png)
01-信息安全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指引XXX公司信息安全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合于公司。
第三条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遵循如下原则:(一) 主要领导负责原则:公司主要领导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统筹规划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和策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队伍并合理配置资源;(二) 全员参与原则:公司全员参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将信息安全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相互协同工作,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共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三) 合规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遵循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以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根本依据,全面符合相关主管部门和公司的各类要求。
(四) 监督制约原则: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组织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层面、执行层面建立相互监督制约机制,降低因缺乏约束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五) 规范化原则: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在执行层面对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进行合理控制,降低由于工作随意性而产生的安全风险,同时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六) 持续改进原则: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每年组织公司管理层对制度的全面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进行版本修订。
第四条本指引适用于公司全体人员。
第二章信息安全保障框架及目标第五条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结合公司已有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依托于安全保护对象为基础,纵向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行体系和安全管理中心的“三个体系,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一) “三个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信息安全运行体系,把信息安全标准的控制点和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相适应的体系结构框架;(二) “一个中心”: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实现“自动、平台化”的安全工作管理、统一技术管理和安全运维管理;(三) “三重防护”:安全计算环境防护措施、安全区域边界防护措施和安全网络通信防护措施,把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与安全保护对象相结合。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8a5b69e10661ed9ac51f331.png)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nited Endpoint Management, 简称UEM)”,以其全新的安全理念、强大的功能体系、完善的技术架构,改变了传统的内网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主机监控与审计的完美统一。
该系统采用了终端安全“一体化”的安全防护技术,整合了病毒防护监测、网络接入认证、终端健康性检查、系统身份认证、资产管理、补丁管理、运行监控和失泄密防护等等终端软件的安全功能,是终端安全的完整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该系统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内部安全:一.终端安全管理1.安全策略管理按照企业终端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统一配置终端计算机的Windows安全策略,实现集中的安全策略配置管理,统一提高终端计算机用户的安全策略基线。
系统所能配置的安全策略有:帐户密码策略监视、帐户锁定策略监视、审核策略监视、共享策略监视、屏保策略监视。
2.终端入网认证对接入内网的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管理,未经许可的计算机不能接入内网,接入内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安全性检查才能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其主要功能为:非法用户内联控制、主机安全性检查。
3.用户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系统应用安全的起点,通过硬件USBKey和口令认证登录Windows系统用户身份,保证进入Windows系统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对登录用户权限进行合法性检查,保证用户权限的合规性。
具体功能为: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登录用户权限合法性检查。
4.网络进程管理通过对网络进程的统一管理,规范计算机用户的网络行为,实现“外面的网路连接未经许可进不来,里面的网络进程未经许可出不去”。
具体功能为:管理向外发起连接的网络进程、管理接收外部连入的网络进程、实时获取网络进程信息和会话连接状态。
5.防病毒软件监测通过策略设置输入防病毒软件特征,按照统一的策略监测防病毒软件使用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统一的数据报表。
具体功能为:监视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状况、防病毒软件监测特征的自定义。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3ca004ba0d4a7303763ac2.png)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指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和八大业务应用。
“一体化平台”包含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和企业门户;“业务应用”包含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应用。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遵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执行。
第三条信息系统安全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因信息系统本身故障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和系统崩溃,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各类攻击和破坏,防止信息内容及数据丢失和失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防止公司对外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第四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坚持“分区、分级、分域”总体防护策略,执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管理信息网络分为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实现“双机双网",信息内网定位为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业务应用承载网络和内部办公网络,信息外网定位为对外业务网络和访问互联网用户终端网络。
信息内、外网之间实施强逻辑隔离的措施.电力二次系统实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安全防护策略。
第五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系统时,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应按照“三同步”原则,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f947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1.png)
全面整合与创新: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实施指南一、引言1.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组织竞争力的关键。
信息系统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其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不同系统间缺乏有效沟通与整合,导致资源浪费和决策效率低下。
因此,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协同,进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2.目标设定本方案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统一的、高效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业务的无缝对接。
具体而言,目标包括: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以及支持未来业务的发展需求。
3.方法论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论,结合最佳实践和前沿技术进行设计。
方法论的核心是用户需求导向,强调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服务化的设计原则,确保方案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按计划高效推进。
二、现状评估与需求分析1.现有信息系统评估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估,以识别各系统的功能特点、技术架构和使用状况。
功能上,评估系统是否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技术上,分析系统的架构是否现代化,是否存在过时的技术栈;使用状况方面,考察系统的用户满意度、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2.业务流程梳理深入分析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明确流程的起点和终点,识别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及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
此过程将揭示流程中的冗余环节、瓶颈点和潜在的改进机会。
3.用户需求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工作坊等多种方式收集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需求将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功能开发提供依据。
4.需求分析与整合基于收集到的信息,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如用例分析、用户故事映射等,提炼出核心需求。
然后对这些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整合成一套清晰、完整的需求文档,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及运维管理
![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及运维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39051726fff705cc170ae4.png)
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及运维管理摘要:市级供电公司,尤其是县公司乡镇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环境存在设备老化、运行环境杂乱、缺少电源保障等薄弱环节,要求开展专项治理提升活动。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市县一体化信息安全专业管理。
组织从基础管理、设备配置和运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整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落实、统一监督、统一考核。
实现对供电所营业厅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管控,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提升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运维水平。
本文基于生产实践,提炼治理提升管理流程和方法,对推进市县一体化专业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供电所营业厅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窗口,信息通信系统的支撑保障是做好用电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运维管理的薄弱环节,将直接影响客户服务工作。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深入开展市县供电所营业厅信通专业安全运行基础建设及运维管理,通过专业调研与分析,查找差距,加强市公司对县公司信通专业的技术督导和专业化管理。
以基础建设为基础,指标监控和考核为抓手,建立常态监督机制,推动市县公司信通专业的一体化管理,提升县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为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1.管理的理念及策略1.1工作理念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及运维管理工作,旨在全面整治供电所营业厅信息通信基础管理、设备配置和运行环境上存在问题,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促进精益化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持续提升,推动市县一体化专业管理深入开展。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确定了“管控全过程,整改无死角,帮扶促提升”的工作理念。
通过市县一体化同步开展评估整改工作,全面梳理评估管理、设备、运维上的问题,按照统一的标准,在提升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水平的同时,将“市县一体化专业管理”理念逐步植入日常运维管理之中,进而促进信通专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PPS)的安全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
![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PPS)的安全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6d8e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e.png)
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PPS)的安全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Analysis of Technical Points for Safety and Security Integration of 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张 鑫1 李天佑2 刘 瑶1 王麟琨1(1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55;2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北京 100846)Zhang Xin1, Li Tianyou2, Liu Yao1, Wang Linkun1(1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nstitute, Beijing 100055;2 Talent exchange center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846)摘 要:针对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CPPS)面临的安全挑战,本文以功能安全理论和工业信息安全理论为基础,结合CPPS的架构层级和风险演化规律,阐述了CPPS安全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两种跨域传播风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了安全一体化技术框架的要点,以期为研究者开展安全一体化领域的共性方法、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安全一体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security challenges faced by Cyber 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CPPS), this article, based on functional security theory and industr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rchitecture hierarchy and risk evolution laws of CPPS,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ual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PPS security integrati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cross domain propagation risks, and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securit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to conduct research on common methods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integration.Key words:C 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 Safety and security integrationFunctional safety security收稿日期:2024-01-18作者简介:张鑫(1990-),男,山东聊城,汉族,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评估、装备维检修策略优化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研制。
安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ES)重磅发布践行“数字资产守门人”之道
![安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ES)重磅发布践行“数字资产守门人”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b28a03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6.png)
安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ES)重磅发布践行“数字资产守门人”之道终端作为企业各类业务的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数据资产。
当前,全球终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终端面临恶意软件等多重安全风险。
如何加强终端的安全管理,抵御外来攻击,各企业在终端安全建设中普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Gartner调查显示,当前,UES框架处于创新发展阶段,预计2024年,超过50%的端点安全产品将支持统一端点安全(UES)框架。
4月19日,在以“新·见未来实·现梦想”为主题的西湖论剑暨安恒信息首次年度新品发布会上,作为“数字资产守门人”,安恒信息正式发布了安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ES),旨在打造统一管理、配置和响应的终端安全平台,为客户提供智能、全面、综合的防护方案。
终端安全核心痛点企业数字化自由的拦路虎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终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部署分散,任何一个失陷的端点都可能造成全面的网络安全事故。
终端安全通常面临以下五大核心痛点:帮助客户搭建一体化终端安全防线安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ES)是安恒信息基于全新的“无极”架构开发,集成病毒查杀、主机监控审计、漏洞扫描及防护、入侵行为检测及告警、数据防泄露等核心技术的新一代终端安全一体化产品,本次发布的重点是将多种终端安全防护能力融合打通,为用户提供能够真正解决终端安全建设痛点、难点的一体化终端安全产品,时刻保证终端资产在安全、合规、可信的前提下被使用。
特点一:高效全面的资产及威胁识别能力全面的资产探测及变更监测,包括资产新增、变更、上下线等,精准识别资产安全状态。
完善的主机漏洞、WEB漏洞、篡改事件、弱口令等扫描发现能力,高效发现主机资产脆弱性。
特点二:独创无极框架构建一体化终端安全体系采用全新技术架构与设计理念,一个客户端即可满足客户多种安全需求,构建一体化终端安全防线,贯彻极简理念:部署极简、配置极简、升级极简、响应极简,做到将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55bc87271fe910ef02df821.png)
“中软统一终端安全管理系统(United Endpoint Management, 简称UEM)”,以其全新的安全理念、强大的功能体系、完善的技术架构,改变了传统的内网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主机监控与审计的完美统一。
该系统采用了终端安全“一体化”的安全防护技术,整合了病毒防护监测、网络接入认证、终端健康性检查、系统身份认证、资产管理、补丁管理、运行监控和失泄密防护等等终端软件的安全功能,是终端安全的完整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该系统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内部安全:一.终端安全管理1.安全策略管理按照企业终端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统一配置终端计算机的Windows安全策略,实现集中的安全策略配置管理,统一提高终端计算机用户的安全策略基线。
系统所能配置的安全策略有:帐户密码策略监视、帐户锁定策略监视、审核策略监视、共享策略监视、屏保策略监视。
2.终端入网认证对接入内网的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管理,未经许可的计算机不能接入内网,接入内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安全性检查才能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其主要功能为:非法用户内联控制、主机安全性检查。
3.用户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系统应用安全的起点,通过硬件USBKey和口令认证登录Windows系统用户身份,保证进入Windows系统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对登录用户权限进行合法性检查,保证用户权限的合规性.具体功能为: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登录用户权限合法性检查。
4.网络进程管理通过对网络进程的统一管理,规范计算机用户的网络行为,实现“外面的网路连接未经许可进不来,里面的网络进程未经许可出不去”。
具体功能为:管理向外发起连接的网络进程、管理接收外部连入的网络进程、实时获取网络进程信息和会话连接状态.5.防病毒软件监测通过策略设置输入防病毒软件特征,按照统一的策略监测防病毒软件使用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统一的数据报表.具体功能为:监视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状况、防病毒软件监测特征的自定义。
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解析
![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cf18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f.png)
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解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对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进行解析。
该系统是一个集成了财政预算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用于支持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运行环境、维护策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系统架构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前端用户界面、应用层、数据层和基础设施层。
前端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业务逻辑,数据层存储系统所需的数据,基础设施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支持。
运行环境该系统需要在稳定的服务器环境下运行,服务器应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同时,系统对数据库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应选择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配置防火墙、安全认证和备份机制。
维护策略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定有效的维护策略。
首先,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性能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其次,建立完善的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机制,及时响应用户反馈并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测试,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
风险管理在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降低潜在风险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首先,制定安全策略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数据和功能只对授权人员可见和操作。
其次,建立灾备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和系统的备份,并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
此外,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安全漏洞,防止系统被攻击。
总结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合适的系统架构、运行环境、维护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为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以上为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解析。
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的作用
![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80c9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4.png)
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的作用
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终端设备保护:保障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免受恶意软件、病毒、勒索软件等威胁。
通过安全管理,可以防止数据泄露、系统瘫痪和设备被远程控制等问题。
2. 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在终端设备上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等策略可以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或篡改。
3. 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系统和数据。
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访问权限管理等手段,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4. 网络安全:终端设备通常是接入网络的入口,因此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
通过终端安全管理,可以防范网络攻击、入侵和恶意行为。
5. 合规性与监管要求:保证企业符合各项法规、标准和合规性要求,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这包括个人隐私保护、数据保护法规等方面。
6. 远程管理和监控:允许远程监控和管理终端设备的安全状态。
管理员可以通过中心化的管理平台监测和更新设备的安全策略,及时应对威胁和漏洞。
7. 应急响应和恢复:出现安全事件时,可以快速响应、隔离受影响的终端设备,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减小损失和影响范围。
综上所述,一体化终端安全管理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数据保护和业务持续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现代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至关重要。
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
![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50ca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a.png)
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是指将IT运维管理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个综合性的框架下,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可靠的IT运维管理。
该模式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IT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变化,以确保IT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1.统一工具平台:在传统的IT运维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多种不同的工具来处理不同的任务,例如使用监控工具来监测系统性能,使用配置管理工具来管理硬件和软件配置,使用报告工具来生成报告等。
而在一体化模式下,可以使用统一的集成工具平台来完成所有的运维管理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管理复杂度。
2.自动化运维:自动化运维是指借助自动化技术和工具来完成运维管理的任务,例如自动化监控、自动化配置管理、自动化故障修复等。
自动化运维可以提高运维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人为错误和人力成本。
3.问题管理与优化:一体化模式下的IT运维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问题管理和优化,通过收集和分析系统数据和日志,识别和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以及优化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
4.服务管理与运营:一体化模式下的IT运维管理可以更好地与IT服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相结合,提供综合的IT服务支持和运营支持,确保IT 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通过建立服务目录、定义服务级别协议、实施变更管理和问题管理等,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5.安全管理与合规性:IT运维管理一体化模式强调安全管理和合规性,通过实施安全策略、监测安全事件、强化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护IT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机密性。
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IT系统的合规性。
1.提高工作效率:一体化模式下的IT运维管理将不同的运维管理任务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实现任务的快速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2.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建立服务目录、定义服务级别协议等方式,一体化模式下的IT运维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https://img.taocdn.com/s3/m/ebf2ef2a90c69ec3d5bb757b.png)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引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从与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的物理层面、网络层面、系统层面、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分等级安全保护。
管理层面贯穿于其他层面之中,是其他层面实施分等级安全保护的保证。
本标准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提出了分等级安全管理的要求,阐述了安全管理要素及其强度,并将管理要求落实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所规定的五个等级上,有利于对安全管理的实施、评估和检查。
GB17859-1999中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对安全技术和安全风险控制的关系确定的,公通字[2004]66号文件中安全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信息和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程度确定的。
两者的共同点是:安全等级越高,发生的安全技术费用和管理成本越高,从而预期能够抵御的安全威胁越大,建立起安全信心越强,使用信息系统的风险越小。
本标准以安全管理要素作为描述安全管理要求的基本组件。
安全管理要素是指,为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所规定的安全要求,从管理角度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方法和措施。
根据GB17859-1999对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会有不同的安全管理要求,可以体现在管理要素的增加和管理强度的增强两方面。
对于每个管理要素,根据特定情况分别列出不同的管理强度,最多分为5级,最少可不分级。
在具体描述中,除特别声明之外,一般高级别管理强度的描述都是在对低级别描述基础之上进行的。
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系统或者网络;信息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存储、传输、处理的数字化信息。
本标准涉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公司、集团等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以下统称为“组织机构”。
信息系统在技术上采取何种安全机制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确定,本标准仅提出保证这些安全机制实施的管理要求。
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
![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fba2b7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a.png)
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简介信息安全合规管理是现代企业必备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合规体系,我们推出了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它采用简单的策略,没有法律复杂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合规能力。
系统特点1. 一体化管理: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将信息安全合规的各个环节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使企业能够全面管理和监控信息安全合规事务。
2. 自动化流程:系统中的流程均采用自动化方式进行,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模板,方便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合规工作。
3. 监控与报告:系统提供实时监控和定期报告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信息安全合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系统优势1. 简单易用: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采用直观的界面设计,操作简单易上手,不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
2. 快速部署:系统的部署过程简单快捷,无需复杂的安装和配置,企业可以迅速开始使用。
3. 提升合规能力:通过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引导,企业可以快速提升信息安全合规能力,降低合规风险。
使用效果使用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能够带来以下效果:1. 提升信息安全合规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降低信息安全合规风险,防范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
3. 增强企业的合规可信度,提升品牌形象。
4. 减少合规管理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总结信息安全合规管理系统“三同步”是一个简单而高效的工具,帮助企业建立起全面的信息安全合规体系。
通过其一体化管理、自动化流程和监控报告等特点和优势,企业能够有效提升信息安全合规能力,降低合规风险。
建议企业尽早引入该系统,以确保信息安全合规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
![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a42726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6.png)
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通常涉及多个安全组件和技术的整合,以确保网络、系统、应用和数据在各个层面的安全性。
这样的配置要求对各种安全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来定制安全策略。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考虑因素,用于构建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1.安全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安全需求。
这包括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资产、威胁和漏洞的全面理解。
这些需求将指导后续的安全策略和技术选择。
2.技术选择与整合:基于安全需求,选择适当的安全技术和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数据加密、身份和访问管理(IAM)等。
然后,需要确保这些技术和工具能够相互协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
3.策略制定: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策略、数据保护策略、事件响应策略等。
这些策略应明确说明在各种情况下应如何采取行动,以确保安全。
4.实施与部署:根据制定的策略,配置和部署所选的安全技术和工具。
这可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安装、配置、测试和优化。
5.监控与响应:建立持续的安全监控机制,以实时检测和响应安全事件。
这可能涉及对日志文件的分析、异常行为的检测、安全警报的生成和响应等。
6.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以识别新的威胁和漏洞,并据此调整和优化安全策略和技术配置。
请注意,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需要组织内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协作。
因此,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也是成功的关键。
此外,如果你提到的一体化安全策略配置特指某种技术或产品的配置,那么具体的步骤和考虑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参考相关技术或产品的官方文档和最佳实践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安全策略的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的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年发展和不断推进,电网企业已建设推广了众
多信息系统,并已深入到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的各个角落。
各类信息系统的高效
访问集成是提高公司员工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是整个
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自动化、不间断的监控报警系统是及时发现隐患、保
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有效手段。
因此,建设一个集信息系统监控、预警、全生命周
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工具在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营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安全策略;信息系统;现象描述
1、现象描述
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已上线了各类国网公司、省公司统推
系统,且各类系统版本较为复杂,造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1)依靠手工Excel方式对这些数量众多的信息系统进行监管,监管力度不够,对信息系统上下线管理缺乏有效管控工具,一些不应继续使用的遗留系统仍
在运行并局部使用。
(2)信息系统能否正常使用只能依靠管理员人工查看或用户报修,缺乏有效手段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对各子系统运行状况无实时监控,发生故障后无法及时
察觉,恢复速度慢导致故障排除周期较长,信息运维用户满意度降低。
(3)公司所有的信息子系统缺乏统一入口,不少信息系统还没有与统一门户集成,各个子系统使用各自的访问控制手段,杂乱难记,用户日常使用时只能靠
输入链接地址进行访问,系统访问不方便,带来安全隐患。
2、处理过程
设计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统筹管理,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各信息系统间互通互联,实现数据集中、文档集中、资源整合;实现信息系
统实时监控及风险预警缩短系统故障响应周期,提供信息运维服务水平,提高用
户满意度;实现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1)、通过“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管理”研究,基于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合理设置
各类用户的权限,构建公司各类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建立信息系统快速搜索功能,方便用户准确快速链接到需要使用的信息系统,无需刻意记忆,提高工作效率。
● 面向方面的应用程序访问控制
利用运行时织入(runtime weaving)手段,可以将访问控制逻辑实现为AOP
方面模块后,在部署平台上织入到应用系统中,而不用修改应用系统的源代码。
安全方面代码织入之后,即可拦截过滤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实现按规则的访问控制。
AOP工具在多种语言上都有实现。
其中在Java上有运行良好的AspectJ库,
此库可结合Spring框架及Spring Security子框架,实现高品质的安全控制特性。
在.NET环境,有通过MSIL动态注入来实现AOP的PostSharp库。
这样,公司多
数应用都可以在同一种技术框架下实现访问控制了。
● 基于Apache的访问控制方案
Apache服务器集成了访问控制能力,通过编辑.htaccess文件,可以设定特定
来源的用户对特定资源的访问允许和禁止规则,Apache将会执行该文件中设定的
规则,对某些请求进行拦截。
此外,读取.htaccess文件并作出拦截或放行决定的,并不是Apache核心代码,而是Apache中的几个模块(以mod_auth为核心)提
供的。
● 基于OAuth的分布式认证方案
OAuth方案能够解决公司众多应用子系统统一认证用户的难题。
即,每个子
系统均将用户认证任务委托给提供OAuth服务的门户网站进行用户身份验证。
2)、通过“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制,实现信息系统上下线、系统权限
变更等审批流程的规范化和电子化,建立一套既能实现集中授权又能实现分散管理,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业务权限管理机制,提高系统权限管理工作的效率,
有效防范权限管理工作的风险隐患。
涉及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管理的产品首先关注的是对开发外包方提交的应用
程序进行部署运行的工作。
基于统一客户端平台的GUI或控制台程序,可以在这
些平台上,由管理员登记、上传更新包。
用户通过统一名录定位到这些程序,点
击后,下载到客户端机器运行。
这种机制,可以确保用户使用的程序总是合法的,且内容是当前最新的。
J2EE技术中,B/S应用的部署标准是统一的。
应用程序提供商需要提供单一
的WAR或EAR压缩包文件,手工安放到应用服务器下指定的目录中,应用服务
器通常就可以自动对该压缩包程序解压,并在用户请求压力下将该Web应用执行起来。
要实现ASP和网站的自动部署的整体思路如下:①编写C++程序,
调用IIS的DLL(动态链接库)实现网站新建。
注意网站新建工作仅需要在应用程
序第一次部署的时候开展,之后的应用升级过程中,无需重复执行。
②如果希望用Java程序来控制IIS下网站部署动作的话,可将上述代码封装为支持JNI的DLL
库函数,然后从Java代码中调用,完成网站新建动作。
③采用和J2EE应用一样
的方式,拷贝文件,完成应用部署和应用升级。
3)、通过“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研制,通过对各信息系统可用性进行实时监控,对无法访问的系统进行报警,通知系统管理员及时处理,缩短系统故障响应周期;当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信息系统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因
信息系统中断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提供信息运维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
● Web网页的监控
● 应用服务器的监控
● 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
● 服务器网络状态的监控
● C/S系统的监控
3、原因分析
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工具的效益分析如下:
1)、节省人员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前,信息部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基本只能依托excel及人工监控,对信息的跟踪不方便不及时,对系统上下线全过程缺乏有效管控,本系统通过系统故障实
时监控、智能预警、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电力系统
员工职责更清晰、分工更明确,对员工要求少而精。
2)、缩短故障发现及恢复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通过系统故障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系统管理员可提前发现系统异常、及时
处理系统隐患,快速处理系统故障,大大减少系统故障时间,提高系统稳定性,
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
4、经验总结
工具所采用的技术和基础软件库,使得工具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可推广性和科学发展性。
后期在系统试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系统使用情况,配合实施相应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及运维(OpDev)管理制度,并提出对本系统的下一步功能和性能需求,达成更有效和更高效的信息系统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