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的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化学1教学内容安排的顺序看,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学习物质的性质,并在前一专题中已经简单学习了原子结构理论,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时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从而为以后金属元素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也是高中第一次展现元素化合物的实验,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作用,利用实验现象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为后面用实验研究物质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本节课将用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通过案例(氯气泄漏事件)让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学习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NaOH的反应。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氯气化学性质中的氯气与金属(Na、Fe、Cu)、氯气与非金属(H2)之间的反应,以及氯气的用途。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能正确写出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闻链接,让学生自己分析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2)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学习兴趣,体会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氯水成分探究。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以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引导式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武状元苏乞儿》电影中的片段,其中提到用尿来解麒麟毒,思考引入氯气的性质的学习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一:通过新闻链接归纳氯气物理性质。
投影氯气泄漏事件的图片及内容。
教师: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氯气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归纳总结:
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
(3)比空气密度大;
(4)易溶于水(1:2)
(5)易液化;
(6)有毒。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动二: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
设问:氯气能不能跟水反应,其产物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方法验证,请设计实验方法。
探究一:氯水中有无Cl- ?
方案: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氯水中有Cl- 。
探究二:氯水中有无H+ ?
方案:在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结论:氯水中有酸,而且有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新问题:氯水中哪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是不是盐酸或氯气具有漂白性呢?
探究三:氯水中哪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方案1:把干燥的红纸条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
现象:红纸条未褪色。
结论:起漂白作用的不是盐酸。
方案2:把干燥的红纸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红纸条未褪色。
结论:起漂白作用的不是干燥的Cl2。
方案3:将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红纸条褪色。
结论:具有漂白作用既不是盐酸,也不是是氯气,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另一物质,我们把这种物质叫做次氯酸( HClO)。
得出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次氯酸(HClO)是一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具有很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且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纸张等的漂白剂,次氯酸不稳定,且见光分解放出氧气。
联系实际:刚打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养鱼?
活动三:氯气与碱的反应
教师向装满氯气的瓶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经振荡,黄绿色立即褪净。由此过渡到氯气与碱的反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根据氢氧化钠与氯气的反应,书写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与氯气的反应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制漂白粉)
重点分析氯气与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联系实际:家庭漂白衣物时,浸泡在漂白粉溶液中的衣物多翻动漂白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小结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Cl2+H2
O HCl+HClO
2、与氢氧化钠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
(五)、练习
1、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或方法属于氯气的物理性质的是:(1)自来水或游泳池的水发
出刺激性气味:氯气有刺激性气味;(2)氯水呈浅黄绿色:氯水中有Cl2分子;(3)实
验室收集氯气:向上排空气法(4)用钢瓶储运液氯:氯气易液化;(5)氯气泄漏时紧
急处理,用浸有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湿手帕捂鼻:氯气能溶于水()
A、(1)(2)(3)(4)
B、(1)(2)(4)(5)
C、(3)(4)(5)
D、(1)(4)(5)
七、课后反思
1、思路流畅、清晰,语言表述简练。
2、上课时提的问题主要是“是什么?”学生能紧跟思维,注意力集中,每个问
题过渡有适当的搭台阶、做铺垫,但是缺乏深层次的问题。
3、用电影中的片段引入,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带着“尿能不能解氯气的毒”这一问题来学习氯气的性质。但是电影中的
麒麟烟是不是氯气是不确定的,科学性不强。
4、在突破难点“氯水成分”时,设计了两个对比试验“稀盐酸、氯水分别滴加
到PH试纸”、“干燥氯气分别加入干燥红纸和湿润红纸”,通过“对比分析”
的教学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合理。
5、在设计实验研究氯水的成分时,目的是想通过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
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留给
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自己急于回答。
6、通过新闻链接,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材料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加强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但是如果增加让学生直接观察氯气、闻氯气等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7、实验操作有待加强,如胶头滴管的使用、氯水的储存、集气瓶的拿放等。
8、学生活动主要为齐答、问答、板演,比较单一,可增加小组讨论、学生演示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