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因素
自然禀赋 的差异性
经济活动 的不完全 可分性
空间距离 的不可磨 灭性
自然条件的异质性 资源的稀缺性
流动性 极化性
时间成本 费用成本 交流成本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
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区域演化 规律
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社会经济、 自然环境、文化心理……)及其综合效益 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 时空规律;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判定
高比较优势系数: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 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利税系数 高产业关联度: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 高需求收入弹性: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 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 之比。 高生产率上升率: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资金生产率;技术生产率; 高产业创新能力
1. 三次产业的划分
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 包 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 主要 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 无形财富的生产。指除第一、第二产 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基础产业一主导产业一关联产业开发模式
核心思想: 努力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
服务业
主导产业群
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产业
地区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业示意图
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
先导产业一主导产业一支柱产业开发模式 生命周期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供给、技 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作用,每种产 品都有一个“研制-开发-进入市场-大批 量生产-市场饱和-利润下降-衰退”的过 程。与此类似,一个产业由出现到衰落, 也有这样的过程,这就是产品和产业生命 周期理论。
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 同时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五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 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 服务业中分离出来, 并占主导地位 。
第六阶段——— 现代化社会阶段
工业化过程
3. 区域空间结构
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 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网络
地域类型
区域
线
地带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位指向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 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原料地指向 燃料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 市场指向 运输指向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发展模式
先导产业 主导产业
较大
支柱产业
大 初期略快于GDP, 后期略慢于GDP 很好→一般 高
夕阳产业
由大到小
规模 速度 效益 当前 地位 未来 影响 政策 取向
小 不一定快于 GDP 不一定好 低
明显快于GDP
较好→很好 较高
明显慢于GDP
差 由高到低
逐渐增大
越来越大
大而稳,后期开始 减小
3.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 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 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 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以 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 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4.其它产业分类
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即按照产业的技术 先进程度,将产业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两大类。 发展前景产业分类:即按照产业发展前景、 发展潜力的大小将产业分为夕阳产业和朝 阳产业两大类。
区域的划分
2. 按内在结构划分 均质区: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 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 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几个相关概念: 结节性:一定地域范围中某些地段对 人口、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所产生 的聚焦作用。 结节点:具有聚焦性能的特殊地段。
2. 产业功能分类
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 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 协作的产业。
关联 产业
潜导 产业
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 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 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基础性 产业
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 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 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避免集聚不经济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效应
产业梯度转移机制
技术进步
经 济 特 区
制度移植模仿机制
嘉善的“一、三、五、七、九”特点:
技术溢出机制 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学习、生活; 30%以上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大市场;
周 边 地 区
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产业结构升级与完善
极化、反馈效应 50%的工业产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
自我积累、自我发 展。政府的作用是 适当提供技术援助, 及时更新换代以延 长黄金时间
逐渐减小
鼓励转移;适当促 退.但要解决好有关 的社会问题,诸如失 业后的再就业安排、 最低生活保障等
依靠社会力量建 政府大力扶持; 设;政府的作用 制定优惠政策; 主要是引导、服 给予资金扶持 务,发展配套产 业和相关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几点认识
无农不稳。一个大的国家或区域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必须优先 发展农业。 无工不富。工业是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之一。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第三产业将变成最大的行业, 其 所吸纳的劳动力和所创造的国民收入,都可以占一半以上的比重。 要想使贫国变富国、贫困落后地区变先进发达地区, 应首先实 现“农业革命” , 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解放农业劳动力, 然后进行工业革命。 就工业化而言, 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 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重工业化过程
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的过 程。重工业化过程贯穿工业化始终。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用消费资料工业净 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 此为霍夫曼系数或霍夫曼比例, 即:
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 产值
经济地理学
张 伟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区域的基本概念
2.区域经济结构
3.区域空间结构
4.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1. 区域的基本概念
区域
模糊性
….
矛盾?
区域
地球表面(层) 上被 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 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 所固定的空间系统。
主观性
客观性
区域的划分
1. 按物质内容划分 自然区域: 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依照一定的目 的去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社会经济区域: 在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过程中所形 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地域单元。包括经济区域和社会、文化区域等。
比例
一产
二产
三产
农业经济时代 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时间
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国民收入及劳动力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
比 例
1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1949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概念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 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 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分类及其演化模式
分类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 产业功能分类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其它产业分类
三产所占比重 二产所占比重 一产所占比重 年 份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现实案例
湛江市历年产业结构变化态势(1949~2008)
•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 没有或极 少有现代化工业, 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钱纳里: 基于产业结 构转化的区 域经济发展 阶段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 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将逐渐 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 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库兹涅茨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吸引区:结节点按其有效半径所服务 的一个或大或小的地域空间。(腹地)
结节区:吸引区和结节点的组合。
区域系统
区域系统的特征: 综合性 与 整体性 动态性 与 开放性
层次性 与 嵌套性
空间性 与 地域性 自适应性 与 自组织性
与区域的特征有何区别?
区域系统
区域经济的地域分异 根本原因 前提和基础
• 产业结构由农业主导逐步向工业化结构转变, 工业以食品、 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期阶段
•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 长, 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重工业化阶段。
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 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 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 增长转入持续地高速增长, 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
产 业 地 位
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
夕阳产业 先导产业 衰退产业
时间
支柱时期: 新兴阶段: 朝阳时期: 夕阳时期: 衰落时期: 主导产品拥有稳定的市场销售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新产品群 产品进入成批扩大销售阶段。 主导产品的销售量趋于下降 主导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
都大幅度下降。
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 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 三个方面: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集聚与扩散机制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Fra Baidu bibliotek
上海
70%的出口商品通过外贸口岸进入国际市场; 90%的外资或县外内资是受上海影响而进入嘉善。
嘉善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
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 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产生原因: 就近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助于节约成本 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 影响: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带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
2
区域差异
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 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 的地域差异;
3
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
区域发展 模式
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并系统 地探讨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区域发 展的优化模式。
2. 区域经济结构
霍夫曼认为, 在工业化进程中, 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过程
深加工化过程
即深加工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制造 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 步下降的趋势, 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的 投入。
技术集约化过程
即在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 越来越先进的工艺,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 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
这些理论还有哪些更实际的用途?
城市规划 区域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2. 产业功能分类 主导产业
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其特点包括: 生产规模大 产品输出率高 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与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支柱产业
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 比重高的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