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检验科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ppt课件

医院检验科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ppt课件
• 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 尿崩症慢性肾炎及精神性多尿 等。
• 减少:生理性:饮水少 出汗多。
• 病理性:常见于休克 脱水 严重烧伤急慢性肾炎 心功 能不全 肝硬化腹水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尿毒症 急慢 性肾功能衰竭来自ppt课件13
• 尿酸碱度

正常 5~8
• 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感染、碱中毒。
• 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 肾炎等。
ppt课件
7
•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 减少: •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 2 血小板破坏增多:远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
进; •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 增多: •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等; • 3 其他:脾切除术后。
病理性增加:先天及后天性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 所致代偿性增多,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增多。
生理性减少:婴儿、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脾亢、失血过多、肾 性贫血等。
ppt课件
4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5-5.5)×1012∕L 女:(4.0-5.0)×1012∕L 新:(6.0-7.0)× 1012 ∕L
白细胞分类计数
ppt课件
11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ppt课件
12
• 尿液检查:
• 尿量:正常 1000~2000ml∕24h
•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l∕24h,或持续<17 ml∕h • 多尿:>2500 ml∕24h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

亚硝酸盐
阳性见于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使用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出现 假阳性,尿PH值小于6、摄入大量维生素C时 可出现假阴性。
管型
❖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透明管型,其他管型不可 见。尿液中出现管型提示有肾实质损伤,见 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红细胞管型的出现有助于证明肾性出血,白 细胞管型的出现有助于肾盂肾炎核膀胱炎的 鉴别,后者为阴性。颗粒管型的出现核蜡样 管型的出现进一步表明肾脏疾病的恶化或进 入晚期;脂肪管型的出现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等。
❖ 尿液检查:
❖ 尿量:正常 1000~2000ml∕24h
❖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l∕24h,或持续<17 ml∕h ❖ 多尿:>2500 ml∕24h
❖ 增多:生理性:饮水过多饮浓茶 咖啡及酒精类或精神 紧张
❖ 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 尿崩症慢性肾炎及精神性多尿 等。
❖ PCT作为新的感染标志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 响。因此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WBC 计数及CRP,是一项灵敏度好,特异性高的具有鉴 别诊断意义的新指标。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 感染的能力明显的优于CRP,而且PCT还可以辅助 临床诊断重症感染和败血症的需求。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尿HCG
1、早期妊娠诊断;
2、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如葡萄 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 的诊断。
3、协助诊断异位妊娠以及流产;
4、其它,脑垂体疾病、甲亢、子宫内膜 增生、宫颈癌以及卵巢囊肿等可出现阳 性。

第三部分:凝血检查
❖ 凝血功能检验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9~12s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1.红细胞主要成分,承担运输气体功能 2.临床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1)增多:A.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B.创伤 大量失水、烧伤
(2)减少:A.出血 见于大出血 B.其他疾病 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
减少程度不如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
• 红细胞比积 (HCT):
• 男:40℅~50℅女:35℅~45℅ •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
11.尿酮体正常阴性
1.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
2.酮体增高见于: (1)非糖尿病酮尿 吐泻、过量饮酒 (2)糖尿病酮尿
婴儿、儿童急性发热、 提示酮酸症中毒
12、亚硝酸盐
阳性见于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使用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出现 假阳性,尿PH值小于6、摄入大量维生素C时可 出现假阴性。
1. 尿液酸碱度 中性或弱碱性5--7
1.酸碱度增高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等 (2)用药 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等 2.酸碱度降低 (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2)用药 应用酸性药物氯化铵等
• 2. 尿比重 1.015-1.025
•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 心功能不全 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增加,常见于糖尿病。
维蛋白原含量降低.
尿液检查
.
1. 尿液常规检查
标本留取: 新鲜晨尿,2小时内检测
二、尿液检查—尿常规
1. 构成:97%水分,3%固体物质(有、无机物) 2. 特征:正常尿液黄色或淡黄色,新鲜尿液呈 弱酸性 3.尿液检查的目的:
(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2)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断 (3)职业病,急性汞中毒;慢性重金属中毒 (4)治疗药物检测

最新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PPT课件

最新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PPT课件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 肾生理功能
1、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 2、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 3、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血清尿素氮(BUN)
❖ 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正常值:成人3.2~7.1 mmol/L;婴儿、儿童1.8~6.5 mmol/L
❖ 升高意义
❖ 1.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BUN(血清尿 素氮)高于正常值时说明损害60%~70%有效肾单位。尿 素氮测定对于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 值。
❖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 伤等。
用药:长期用激素。嗜碱性粒来自胞❖ 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 因子等,与过敏反应有关
❖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疾病:慢粒、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 罕见嗜酸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
创伤及中毒: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 以及注射疫苗等。
血红蛋白(Hb)
❖ 运输O2和CO2。 ❖ 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 参考范围: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 g/L

新生儿 170~200 g/L
❖ 1.血红蛋白增多
疾病: 慢性肺心病、紫绀型先天性心、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
创伤: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 2.泌尿系统疾病:结石、肿瘤、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 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肾后性氮质血症)。
❖ 3.其他: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 腹水、血循环功能衰竭、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胆道 手术后、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中毒等。

常见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常见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ppt课件
9
• 血小板病理性减少 • ①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 性放射病、某些药物(如抗感染治疗、防惊厥药、 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 ②破坏过多,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脾功能亢进及体外循环等。 • ③消耗过多,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 • ④某些病毒感染(风疹、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 ⑤PLT<60×10^9/L,存在出血或传染病的危险。
ppt课件 16
• (1)确诊糖尿病的关键指标:空腹血糖 ≥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 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 糖尿病。 • (2)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损伤机体,血糖 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 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血糖含量 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 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以及感染等 并发症的发生。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0
•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 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 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 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 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ppt课件
11
•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如 结核、结石、肿瘤、血管、泌尿系统炎症、 淋巴管病变及肾移植等。 • 2、协助诊断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如 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 溶血性疾病等。 • 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急性汞好热四氯 化碳中毒,慢性铅、铬、镉中毒等。 • 4、健康普查和家庭监护。
ppt课件
2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P)
• 正常:成人<40 U/L • 升高的临床意义
– 1.心梗:发病后6~8h上升,18~24h达高峰。心 绞痛时AST正常。
– 2.肝脏疾病。 – 3.其他疾病: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皮肌炎、
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 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粪外观
• 临床意义 • 稀糊状或水样—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
急性胃肠炎。 • 大量黄绿色稀便并有膜状物—伪膜性肠炎症; • 大量稀水便—艾滋病者的肠道孢子虫感染。 • 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等。 • 黏液便—小、大肠炎。
粪外观
• 冻状便—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 脓血便—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式结
• 2.降低 – 疾病: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 尿路结核、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 用药:酸性药物,如:维C、氯化铵。
尿比重(SG)
• 成人晨尿1.015~1.025;随机尿1.003~1.030 (一般为1.010~1.025)
• 新生儿1.002~1.004 • 1.增高
– 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糖尿病、周围循 环衰竭、泌尿系统梗阻、妊娠中毒症或脱水等。
– 疾病:慢粒、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 罕见嗜酸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
• 2.减少
– 疾病: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 用药:促皮质激素、激素过量及应激反应等。
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 1.绝对增多
– 传染病:百日咳、传单等。 – 血液病:急、性淋
• 2.减少
– 创伤:急性失血,脾摘除术后、骨折 – 其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真性RBC增多症、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培训课件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培训课件
2、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如葡萄 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 的诊断。
3、协助诊断异位妊娠以及流产;
4、其它,脑垂体疾病、甲亢、子宫内膜 增生、宫颈癌以及卵巢囊肿等可出现阳 性。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4

第三部分:凝血检查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5
• 凝血功能检验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9~12s
• 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 肾炎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14
• 尿比重

正常 1.005~1.035
•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 心功能不全 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增加,常见于糖尿病。
• 比重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症 等
• 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要更有价值。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19
尿白细胞
阳性见于泌尿系的炎症、结石等。 摄入呋喃妥因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 维生素C、庆大霉素、头孢氨苄等可出现 假阴性。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0
尿潜血
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 摄入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 生素超过100mg/L或尿中出现大量蛋白 质、葡萄糖时会出现假阳性。
• INR是用于检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以 INR2.0-3.0为宜。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6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参考28~32s
用于检测肝素的首选指标,在使用肝素 治疗时,检测药物量,一般以维持结果 为基础的2倍左右(1.5-3.0倍)为宜 (75-100s)。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27
•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 参考200~400g/L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粪便常规检查
1.A 粪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 过对粪便的性状、成分和显微镜检查,有助于 诊断消化道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
1.B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颜色、性状、红细
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指标,通过对这 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消化道出血、炎症、感染等疾病。
03 免疫学检查
乙肝两对半
•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用于判 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类型和病毒复制 情况。
乙肝两对半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
HBsAb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乙肝两对半
01
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详细描述
通过病毒分离,可以获得病毒的纯培养物,用于后续的病毒鉴定和基因测序。病毒鉴定可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亚 型,有助于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05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 尿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的性状、成分和沉渣进 行检查,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 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血常规检查 • 生化检查 • 免疫学检查 • 微生物学检查 •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 其他常用检验项目
01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白细胞计数
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等;降低则常见于免疫 缺陷、放化疗等。
尿素氮(BUN)、肌酐(CRE)
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共93张PPT)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共93张PPT)
生理性增加:新生儿、剧烈运动、恐惧、冷水浴、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增加:先天及后天性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所致代 偿性增多,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增多。 生理性减少:婴儿、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脾亢、失血过多、肾性贫血 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5-5.5)×1012∕L 女:(4.0-5.0)×1012∕L
尿HCG
1、早期妊娠诊断;
2、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如葡萄 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瘤 的诊断。
3、协助诊断异位妊娠以及流产;
4、其它,脑垂体疾病、甲亢、子宫内膜 增生、宫颈癌以及卵巢囊肿等可出现阳 性。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4、其它:洋地黄中毒、肝硬化、两性霉素应用等。
• 2,减少:病毒感染 伤寒 副伤寒黑热病 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 血 极度严重感染 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后 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
• 红细胞比积 (HCT):
• 男:40℅~50℅女:35℅~45℅
•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增多 脱水等。
• 减低:各种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有不同程度的 减低。
,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 程,因此,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 • (DVT)、肺栓塞(PE)的关键指标。

第四部分: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
• 肝功能指标: • 胆红素:17.1-34.0为隐性黄疸,>34时,称临
床黄疸。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其 中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 <20; 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可占总胆红素的35%以 上;阻塞性黄疸时,主要是结合胆红素升高,占 50%以上。

医院检验科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幻灯片课件

医院检验科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幻灯片课件
• 男:40℅~50℅女:35℅~45℅
•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 红蛋白增多 脱水等。
• 减低:各种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有不同程度 的减低。
7
•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 减少: •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 2 血小板破坏增多:远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
15
尿蛋白: 阳性见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
等肾脏病变,以及肾外性的高血压、糖 尿病、SLE等疾病。
16
尿葡萄糖:
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 甲状腺亢进、妊娠后期等。
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紧张等 也可致阳性反应。
17
尿酮体 :
阳性:见于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 中毒。 妊娠呕吐、 长期饥饿 、营养不 良、剧烈运动后、全麻术后、以及摄入L 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可呈阳性反应。
•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均可增 多 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 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明显增多表示 有疗效。
• 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贫血分类
10
白细胞分类计数
11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12
• 尿液检查:
• 尿量:正常 1000~2000ml∕24h
•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l∕24h,或持续<17 ml∕h • 多尿:>2500 ml∕24h
进; •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 增多: •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等; • 3 其他:脾切除术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
• 红细胞病理性增多: • 相对增多:大量血液水分丢失引起。 • 绝对增多:继发性增多(低氧血症的疾病: 肺病、心脏病 ) 原发性增多(真 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 多症)
ppt课件
3
• 红细胞病理性减少 • 1)红细胞丢失:急、慢性失血:各种原因 的出血,溃疡、痔疮、钩虫病。 • 2)红细胞破坏增多:各种原因的溶血,血 型不合输血、蚕豆病等。 • 3)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原料不足:铁、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铁利用障碍 骨髓 造血功能减退
• 白细胞病理性降低: • ①病毒感染:重症肝炎、流行感冒、麻疹 等; • ②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疟疾等; ③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 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 ④化学药品及放射损害如X线照射、镭照射、 晚期砷中毒等; • ⑤自身免役性疾病及脾功能亢进等。
ppt课件 7
• 血小板生理变化 • (1)正常人每天PLT有6%~10%的波动,一般晨 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 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静脉血平均值较末梢血略 高。 • (2)新生儿PLT较少,3个月后达成人水平。 • (3)女性比男性约高9%,女性月经前PLT降低, 经后逐渐上升;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d降 低。 • (4)剧烈运动和饱餐后PLT升高,休息后恢复至原 来水平。
ppt课件 16
• (1)确诊糖尿病的关键指标:空腹血糖 ≥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 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 糖尿病。 • (2)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损伤机体,血糖 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 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血糖含量 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 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以及感染等 并发症的发生。
ppt课件 13
• 肾功能检查是研究肾脏功能的实验方 法。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 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 量肾功能的变化。
ppt课件
14
• 总胆固醇(TC) • 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 • 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 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 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 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ppt课件 8
• 血小板病理性增多 • ①持续性增多: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增多:慢 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样 脾肿大;原因不明性增多:伴白细胞增多症、原 发行性的嗜中性多核细胞增多症等。 • ②一过性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失血、 急性溶血等。 • ⑤PLT>700×10^9/L,存在感染或凝血机制的紊 乱或贫血等。
ppt课件 12
• 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检查在于 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 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 肝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地发现和诊断 某些疾病,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 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 肝功能检查多项内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 如饮酒易使某些血清酶值升高,进食油腻食物后 可以使血脂增高等。
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 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ppt课件
1
• 红细胞生理性增多:多由于机体缺氧引起的代偿 性增多。如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或劳动、 兴奋、冲动等。还与年龄性别有关(男性高)。 男性,6~7岁最低,高峰在25~30岁;女性, 13~15有一高峰,最低在21~35岁,后又逐渐增高。 • 红细胞生理性减少:①6月~2岁儿童、生长发育 期儿童(男 6~7岁);②老年人; ③妊娠中后期
ppt课件
5
• 白细胞病理性升高: • ①各种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及化脓性炎症: 中耳炎、扁桃体炎、阑尾炎、脓肿等 • ②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猩红热等; ③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汞中毒、 铅中毒; • ④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 • ⑤恶性肿瘤、粒细胞血液病等; • ⑥类白血病反应。
ppt课件 6
ppt课件
9
• 血小板病理性减少 • ①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 性放射病、某些药物(如抗感染治疗、防惊厥药、 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 ②破坏过多,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脾功能亢进及体外循环等。 • ③消耗过多,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 • ④某些病毒感染(风疹、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 ⑤PLT<60×10^9/L,存在出血或传染病的危险。
ppt课件 10
•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 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 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 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ppt课件
11
•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如 结核、结石、肿瘤、血管、泌尿系统炎症、 淋巴管病变及肾移植等。 • 2、协助诊断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如 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 溶血性疾病等。 • 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急性汞好热四氯 化碳中毒,慢性铅、铬、镉中毒等。 • 4、健康普查和家庭监护。
ppt课件
15
• 甘油三脂(TG) • 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 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 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 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 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 药物时。
ppt课件 4
• 白细胞生理变化: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 冷热水浴后、酷热和严寒、紫外线照射、 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妊娠期(特别是妊 娠20周后)、产后、吸烟者、情绪激动、 刺激、儿童剧烈哭闹等因素都可导致白细 胞数量增高。此外在安静和放松状态下较 低、活动和餐后适当增高、下午较上午偏 高,一天之内的变化甚至可相差一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