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 推进民族复兴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5fd6b5c77da26925c5b0a6.png)
一
城市, 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 “ 以 阳光、 沙滩、 海
万 平方公里 。 太平 洋我 们还 拥 有 7 万平方公里 的 海底 矿 在 . 5
物开辟区, 在南北极建立了4 ‘ 个考察站。 这些 “ 蓝色国土” 是 我们巨大的资源宝库。 据有关专家预测, 中国近海的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别占中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天然气总储量
( 海洋空间资源。 二) 由海体水域、 海底和海洋上空及岛
宏 观 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是 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 的一个重要战略
● 陈 明 义
[ 内容提要] 辽阔的海洋 占 地球表 面的7%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宝库和发展开拓的空间。 前国际 1, 当
上新一轮 的海洋竞争正在激烈地展开, 沿海各 国都在制定和实施新的海洋战略。 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海洋 业绩, 后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闭关自守的政 策, 使我们失去了 许多开发利用海洋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 党 和 国家十 分重 视 发展 海洋事业 , 已取 得 了 足 的进 步 但是 与世界 发达 国家相比 , 国在 海洋 高科 技 和 海洋开 并 长 。 我
更是难以估计。 海洋生物资源可包括海洋渔业资源、 生物代 谢产物资源和基 因资源等, 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 是巨
大 的资源 宝 库 。 海洋 的油 气 资源 约 占全 球石 油 资源 总量 的 4%。 5 海底大 陆架 ( 水深 2 0 0 米以 内) 7 有5 %的面 积是 可蕴 藏
一定要向海洋进军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心得体会
![一定要向海洋进军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d00031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心得体会
这一期的青年大学习以“海洋建设”为主题,“海洋强国”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中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和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然而,几千年来,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不仅要开发好、发展好辽阔宽广的“蓝色国土”,把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要涵养认识海洋、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时代风尚,以海洋强国梦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赋能加力。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从历史昭示中传承海洋强国梦。
从青年大学习中我认识到: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重任,也是时代课题。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号”巨轮正扬帆远航。
作为青年团员,我们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常怀一颗“海洋之心”,携手并肩、同心同行,向着大洋更深处进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经略海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经略海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c791a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png)
经略海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海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舞台已然转向大海,海洋经济成为各国竞争的中心。
面对眼前海洋的巨大机遇,中华民族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抉择,推进经略海洋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上浩大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之一,其亲海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依靠海洋贸易和捕渔生活,开拓海洋辽阔天地。
宋朝“诸葛船舶”,明朝“宝船”和“大船队”,清朝“海禁”和“南海防务”,都是海洋文化的亮丽表现。
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始终把经略海洋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二、海洋利用的现状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海洋经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国家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加。
截止2019年底,中国海洋经济产值突破8.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累计比重达到9.6%。
在这个过程中,海洋杂志、海洋云平台、远洋渔船、深海勘探船、海上救援船、石油钻井平台等一批高科技和国际化的海洋器材和技术不断涌现,显示出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和产业优势。
三、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掀起海洋合作新潮流作为全球最大海上贸易通道,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到缔结21个“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平台,积极推动国际海洋合作,促进海洋技术转移和创新。
一带一路具有联通世界多条海上航线,连接着亚欧非大陆,使中国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圈”,并使中国成为亚洲和世界海洋合作的中心地带。
四、南海问题与国际法南海问题是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中国拥有着7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其中的南海岛礁目前正在面临争议和质疑。
为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并通过和平谈判、互利合作、保持克制等方式应对国际法与地缘政治压力。
同时,政府加大了南海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南海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巩固中国整体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梦--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梦--建设海洋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93f2bb71a26925c52cc5bf5f.png)
★国际海权争端解决4法:
A.谈判:争议海域共同开发-如英国与挪威,澳大利亚与印尼;
B.国际法院判决:2008年,马来西亚与新加坡3岛争端,两国愿意法判,判决1/2,同意双方渔民继续捕鱼;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可以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深度国际:海洋,中国策2012-12-28说473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7.8万平方公里,黄海25.6万平方公里,东海45.6万平方公里,南海201万平方公里。
1.我国边海形势复杂和严峻。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海疆中,大约150多万平方公里与周边国家在权益上有争议(敢动中国的:美国-总导演,日本越菲等)。
(二)建设海洋强国,有利于解决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就业等棘手难题
1.我国陆地资源短缺: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有2/3是西部高原区域,开发成本高,生态环境脆弱,高效国土面积较小,国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中国多种陆地资源日渐短缺,例如,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临海国家都在加大投入,制定新一轮海洋战略,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如美英日俄菲加越印度印尼等(2007.8.2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领科考队,乘坐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一面由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俄罗斯声称北极是它大陆架的延伸,北极航道是它的内江)。
2.我国边海资源丰富:我国主张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空间、旅游等资源。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7d5b157f524ccbff02184ba.png)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原文作者:黄良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
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
十八大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
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
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
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
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
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
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fe57f70cc22bcd127ff0c0b.png)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者:褚振江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1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强盛的依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其中152个是沿海国家。
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生存,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
与一些国家为殖民掠夺而走向海洋不同的是,我国坚定走向海洋,坚持走的是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是彰显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
纵观人类发展史,走向海洋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谁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谁就能在海洋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获取更多的战略空间和国家利益。
近年来,中国这支钢铁舰队奔赴世界多个国家和主要海区执行远洋护航、海上维权、远海训练、联合军演、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等使命任务,“出镜率”越来越高,“颜值”越来越赞,在这颗蔚蓝星球上犁出一道道壮美的航迹。
由于我国海洋地理相对不利,从北到南的黄海、东海和南海被包围在第一岛链内;承载经济重任的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处在美日军事打击覆盖范围内;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及海洋资源纠纷,严重地制约我国海洋事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家发展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大,来自海洋方向的威胁与挑战必然越来越多,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复杂。
海洋将成为遏制与反遏制、侵权与反侵权、控制与反控制的战略博弈区。
建设海洋强国,就要下力提升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能力,确保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不受侵犯。
要建立相应的力量支撑。
一是海上运输力量。
目前,中国的远洋运输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
二是海上科考力量。
随着“向阳红01”和“向阳红03”两艘国内最先进的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已拥有46条成员船;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考察破冰船、新型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和蛟龙号专用母船,陆续开工建造;具有世界最新先进水平的南极遥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投入我国南极观测,我国南极考察进入“航空时代”。
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2d2f006527d3240c8447ef5e.png)
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张海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海洋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海洋,从最初沿海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整个海洋变成了“世界交通重要通道”、“资源宝库”、“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可以通过海洋获取大量财富、资源和发展空间,海洋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宝贵财富”。
因此,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海洋资源、功能、作用、特点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主要包括:一是资源意识。
传统资源的概念基本上是指陆地资源,而现有的研究表明,海洋有着比陆地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解决当今全球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的重要出路。
据专家测算,仅近陆海区生长的藻类比目前全世界小麦的总产量多20多倍,海洋给人类提供的食物能力相当于陆地上全部耕地的1000倍,每年可以提供的水产品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而现在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利用率还不到1%。
海洋是人类社会极其珍贵的资源宝库,未来的海洋将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第二生存发展空间。
二是开发意识。
沉睡的资源要变为现实财富,必须进行大规模开发。
海洋经济潜力无限,我们要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多资源,就必须强化对海洋的开发意识,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
三是开放意识。
向海洋进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立足大海、面向大海,要有大海般宽广的视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牢固确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意识。
向内陆地区开放、向世界各国开放,让海洋变通途,使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畅通无阻地向沿海集聚,从而产生强烈的要素集聚效应。
四是创新意识。
在当今时代推进海洋开发是个全新的课题,创新至关重要。
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都需要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然而,我们对这些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受到对黄土地无限眷恋的社会文化心理、自给自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北方强大军事威胁的社会历史条件、400年海禁的社会历史后果等因素影响,至今仍未改变海洋意识不强的现状。
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e39e478a783e0912a3162aa3.png)
建设海洋强国一、背景材料: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
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岸线,勾勒出我国辽阔的海疆。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报告首提“海洋强国”的意义,阐述国家海洋局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上的具体部署。
二、什么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在当前新老海洋强国并存与共同发展时期,中国将坚持建设和谐世界”国家战略,遵循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以和谐海洋”为愿景,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平衡发展、不谋求海洋霸权,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
四、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包括那些方面?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
1、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
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
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
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
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
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3、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
一是要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
坚持规划用海,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
二是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4、综合管控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一是要完善海洋法律法规。
二是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
三是要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
5、虽然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建设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然——访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芳
![建设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然——访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芳](https://img.taocdn.com/s3/m/034149b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f.png)
建设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然——访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
究所研究员王芳
鲍晓倩
【期刊名称】《中国产经》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记者: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海洋强国战略?王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主要领域。
【总页数】1页(P3-3)
【作者】鲍晓倩
【作者单位】《中国产经》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4.41
【相关文献】
1.海之子——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武光海研究员 [J], 孙继文
2.光耀大海——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武光海研究员 [J], 孙继文
3.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调查动态与我国现状——访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 [J], 代安娜;陈硕
4.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贡献——访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J], 王少勇
5.依托海上风电场建设广东海洋立体观测网——访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红兵 [J], 高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
![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c57d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b.png)
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领土的国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重要战略支撑。
为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
措施一:加强海洋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建设统一的海洋法律制度。
•加强海洋执法与监管,维护海洋权益。
•提升海洋法律意识,加强普法教育。
措施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海洋科研能力。
•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海洋科技人才。
措施三: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支持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培育特色海洋经济。
•推进海洋与陆地经济发展融合,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措施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
•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修复与保护。
•提升海洋环境治理能力,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措施五:推进国际海洋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提升国际影响力。
•加强海洋外交合作,推动国际海洋法律规范建设。
•开展海洋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海洋问题。
措施六:加强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海洋文化传统,培育海洋文化自信。
•推动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海洋文化品牌。
•加强海洋教育,提高公众海洋意识和素质。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全面推进,我国将不断提升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水平,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海洋强国。
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海洋与陆地的和谐共生,造福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富强。
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续)在实施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工作措施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措施七:加强海洋安全保障•建立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警备力量建设。
•提升海洋保障技术能力,加强海洋安全监控与预警。
•加强国际海上合作,维护海洋安全秩序。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2f146d581b6bd97e19ea2f.png)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我国经略海洋重大战略问题冯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预示着海洋强国作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步伐加速推进。
在推进 海洋强国历程中,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国家増强忧患 (危机)意识,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战略统筹,提升海洋维权能力,推进国际 合作。
一是维护海洋权益问题。
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包括领 土岛礁主权、海域管辖权、海洋资源开采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洋污染管辖 权、海洋科学研究权等。
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 提升海洋综合国力、彰显海洋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然而,我国海洋权益面临 着巨大挑战。
在近海,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信息被盗取的 现象一直较为严重;在远海,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海盗和海上恐怖 活动对我科考船和运输船队安全构成威胁。
西方国家一度实施的海洋围堵战略 xt我海外通道安全也带来潜在威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在中央强有力的领 导下,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举措坚决维护海洋权益,这些举措包括:成立中央 层面的统筹机构,明确海洋维权的总体思路,加强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整合 国家分散的涉海力量,成立中国海警局形成维权合力;根据《领海及舭连区法》X才外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为钓鱼岛维权执法提供法理依据,发布《海上交通安全法》,明确我国政府对相关岛屿和海域的管辖权,为相关部 门对违法外籍船只采取手段提供法理依据;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常态化管控,实 现我公务执法船赴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常态化,加强对黄岩岛的有效管控和对 仁爱礁等岛礁的严密值守;加强管辖海域油气开发。
中海油在南海公开招标区 块,宣布实施联合油气资源共同开发。
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海域 进行勘探活动,并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对海底可燃冰试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 引领海上行为规则与制度建设。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a0a5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1.png)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交通的命脉。
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利益,维护我国对外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洋利益的安全。
此外还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海洋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 1.8 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在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些国家无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不断侵犯我国的海洋权益,在南海问题上,一些国家非法侵占我国岛礁,进行资源开发和军事活动,严重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在东海问题上,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归属争议,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和地区稳定。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海洋管理和保护,提高海洋综合实力,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我们要加强海洋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坚决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
我们要加强海洋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海洋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国际地位。
维护海洋权益,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开发活动。
我们要加强对海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自己的海洋素养,积极参与海洋公益活动,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636cd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b.png)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陆地上的资源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受限制。
而海洋拥有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人们重点开发的领域。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对于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维护全球经济和安全。
一、经济意义作为一个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物种、海洋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能够壮大我国的海洋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和劳动力的就业,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海洋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资源利用的规范和环境保护的完善,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国家财富水平。
二、生态意义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环境质量的重要参照对象。
海洋污染、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更要保障海洋生态和生态环境,弘扬經濟和环境联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标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们海洋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三、国防意义海洋是我国的国防前沿,建设海洋强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
从防范海上安全风险,保障渔业生产,到维护领海主权,保卫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我国国防安全极其重要。
建立海洋战略环境感知、海洋领土管控和海上打击能力,提高大国海军建设水平和应对海上安全挑战的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的海洋强国梦想。
总之,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之一。
要推进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产业成长、建立海洋法制和环保机制、加强海洋文化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全面推进经济、生态和安全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和海洋协同发展,共创美好的海洋未来。
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
![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b70f5dc0b8f67c1cfbd6b809.png)
中国在不同时期曾提出过建设“体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也没见国际社会有多大的舆论反应,为什么对建设“海洋强国”这个问题,一些境外媒体竟如此敏感?原因在于,有人习惯地沿用“逢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把某些国家对外扩张的“历史轨迹”套用在中国身上。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就是“谋求海上霸权”,必然会加大海上军力扩张,必然伴随着“枪炮相加”的硝烟弥漫,必然对世界和平发展带来威胁。
三、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海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引起境外媒体热议,一些媒体在报道评述的同时,也流露出“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态。一些日本媒体表现得更为敏感,认为这是中国进军海洋的宣言,是对钓鱼岛问题的不点名回应,无疑会引起西方的关注和担忧。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6261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9.png)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的关系近年来,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了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支撑。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一个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领土。
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强调了国际社会在海洋事务中的合作与共享,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事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民族复兴对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的民族复兴意味着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只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则成为了中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通过积极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主导和推动。
而中国的民族复兴,则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合作伙伴。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平台,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中国的民族复兴,也能够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动力。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和强大实力的国家,将能够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贡献。
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民族复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53d8ca68caaedd3383c4d36c.png)
建设海洋强国一、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们党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提出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则先后提出“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在新一轮海洋竞争中,我国在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显著上升,初步建立陆海资源配置与经济布局、海洋近岸开发与远海拓展统筹兼顾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建设海洋强国,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
海洋不仅孕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自然循环,而且赐予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丰富资源、广阔空间。
在21世纪,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竞争的视野转向海洋,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开发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改变资源约束趋紧的局面。
建设海洋强国,还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高度,从保护海洋空间安全出发,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高度关注海洋空间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新要求。
保护海洋空间安全是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保障。
各国维护海洋权益、拓展海洋空间的直接竞争愈演愈烈,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和岛礁主权、海域划界、航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
我国的海洋空间安全保护、海洋权益维护面临十分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需要树立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空间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海洋强国梦论文
![海洋强国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ce872e192e45361066f5f3.png)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就目前情况来看,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
建设海洋强国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海洋强国梦,才会进一步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海洋强国梦、大国梦中国曾在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有过一次通过海洋走出去的机会,不过被明朝的闭关锁国给阻断了。
清末,中国的海军实力却被1894年的甲午大海战毁于一旦,此战几乎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自此中国陷入一场半个世纪的内战中,而日本由此战跻身列强之中,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列强。
而2010年中国海洋冲突的集中爆发,再次敲响了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
反思国家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海洋强国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海洋强国梦,才会进一步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海权现状: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
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
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来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渔业资源、石油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受到严重侵犯。
中国海防任重道远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首先必须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我国应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积极调整并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强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建设现代渔业经济区。
培植特色优势品种,加强水产养殖的规范管理,加快水产良种产业化,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强力防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出现于海洋经济发展过程。
海洋环保切实加强:实现海洋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海洋环保.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的原则,在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使沿海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资源承载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环境生态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胡彦林上将:构建海洋强国实现中国崛起
![胡彦林上将:构建海洋强国实现中国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b3120f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b.png)
•论坛总结•2012.12.下MOTHERLAND胡彦林上将:构建海洋强国实现中国崛起只有建设强大的海军,并以它为核心,形成海上综合力量,才能够真正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记者/程四化12月29日,以“海洋权益——中国家利益与安全”为主题的中华爱国工程2012高级论坛在京闭幕。
全国人大党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军原政委、本次论坛组委会主任胡彦林上将在论坛上作了总结讲话。
他提出要加强海军力量建设,提高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的核心力量。
胡彦林上将首先对本届论坛产生的积极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表示,由《祖国》杂志社主办,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海洋法与海洋事务研究中心协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指导的 “海洋权益——中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高级论坛,召开得十分及时,也开得非常成功。
论坛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高端命题、高端专家、高端成果”为要求,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形势、挑战,探讨了国家海洋战略,提出了应对和解决海洋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胡彦林上将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会务保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他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出三点体会。
一是战略决定未来。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出系统性的阐述,也是党中央在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二是人才决定胜败。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更多专家学者建言献策,需要不断培养领土海洋政策、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努力建成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国家智库”。
三是实力决定一切。
海洋强国需要世界一流的海军做后盾,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海军能力的快速提升,海军走向远海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已成必然。
海军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核心力量。
只有建设强大的海军,并以它为核心,形成海上综合力量,才能够真正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民族复兴》
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着三百万左右的海洋面积。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
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选择,是中华民族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因此中国想要完全强大起来离不开对海洋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有几个特征,一是海洋经济要发达,二是海洋科技创新要强劲,三是海洋生态环境要优美,四是海防力量要强大,能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在维护海洋和平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想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一定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优先考虑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可持续利用资源。
想要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加以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人海和谐、海陆联动、江海连结。
例如中国南海设立的三沙市就是很好的一个人海和谐发展的典范。
另外,现在对生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然后中国也需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对海洋的科研能力,不断深化对深海大洋、南北极的科学认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贡献。
要大力发展海洋绿色开发技术装备,进一步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加强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推进海岛和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另外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国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需要维护海洋权益,首先我们需要有坚定的民族毅力和决心,然后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还需要有灵活合适的外交手段,最后,中国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来维护自己的领海权益。
所以说,想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很困难的,不过只要中国有信心,一定能做到以上的要求,并且实现真正的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对现在发展的意义是非常大的,陆地天空方面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在陆空方面强大的同时实现海洋强大,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强大。
因此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建设和实现海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