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二章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上

合集下载

第二章_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_热力学第一定律
6
“热力学之父”开尔文
• 上帝要给人类科学,于是“牛顿”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上帝要给人类工程,于是来了“开尔文”,从此产生 了电机工程、资讯工程与机械工程。 • 开尔文是位天才,10岁进大学,22岁剑桥大学就想聘 他去当物理系主任,绝对温度 K 就来自于他姓氏的缩 写。他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他首先压缩制出液氮, 他铺设了环球信息的第一条电缆,发明了电子检流器, 最先提出同位素放射理论的。因为他的发现,世界上 每一个学习工程与理科的学生,打开课本,就会发现 “能量”的观念贯穿了每一个物理与化学的公式,解 释了每一个热、电、磁的运动,成为近代科技的基石。
开尔文的哥哥—詹姆斯· 汤姆生 (James Thomson, 1822~1892, 英国)首次使用“热力学(thermodynamics)”这个名词(1849)
克劳修斯 (Rudolf Clausius, 1822~1888,德国) 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1850), 首次引入平均自由程 概念(1858),首次定义“熵”(1854),提出 “熵增原理”(1865);首次用统计方法导出压力 公式(1851),引进自由程概念(1858),获科普利 奖。 能斯特(Walther Nernst, 1864~1941,德国) 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1906),于1920年获Nobel物 理奖。
W pambdV
16
不同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一般过程:
W pambdV
恒压过程: W pdV p dV pV
恒外压过程:
W pamb V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nRT W pambdV pdV dV V
功是“非状态函数”(与途径相关) W
18
§2.3 恒容热、恒压热,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1完整ppt课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1完整ppt课件
南京大学精品课程 物理化学→ 网络课程→辅导答疑→第几章→
完整版PPT课件
3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ΔU=Q+W
完整版PPT课件
4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基本概念及术语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2.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2.4摩尔热容 2.5相变焓 2.7.化学反应焓 2.8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10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实验
物理化学
主讲: 化学学院 周建敏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联系电话:
短号:69779 办电:2923571 宅电:2981088
电子邮箱: mmczjm@
QQ: 530018104
完整版PPT课件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完整版PPT课件
2
物理化学
/jingpin/wlhx/index.htm
(ⅲ)定容过程 V1=V2 (iv )绝热过程 Q=0
气体 真空
(v)循环过程 所有状态函数改变量为零
(vi) 对抗恒定外压过程 pamb=常数。
(vii)自由膨胀过程(向真空膨胀过程)。Pamb=0
完整版PPT课件
17
§2.1- 4功和热
功由于系统与环境间除热外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用符号W 表示。单位:J KJ
环境对系统作功 W >0;系统对环境作功W <0
注意: W与变化的过程有关, W是途径函数,不能以全微
分表示,微小变化过程的功,不能用dW,用δW 表示
体积功 系统因体积变化时与环境传递的功;
功 非体积功
体积功以外的其它功, 以W' 表示 ,如,
电功,表面功等。
完整版PPT课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14-12-2 29
3、分析
机械能的增量 流动功
1 2 q u c f gz ( pv ) wi 2 18 2
容积变化功 机械能可以全 部转变为功 工质对机器作的功
说明:
(1)工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从热能转变而来的机械能 总等于膨胀功 。
1 2 (2)2 c f 、gz、wi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二解析式
引进技术功概念后,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2-16)可写为
Q H Wt 2 23a
对于微元过程,有
q h wt 2 23
q dh wt 2 23b Q dH Wt 2 23c
若过程可逆,则
q h vdp, q dh vdp2 23d
1、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3、分析
2014-12-2
22
1、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如图所示,一开口系统在dτ时间内进行一个微元过程:
2014-12-2
23
考察该系统微元过程的能量平衡:
进入系统的能量 离开系统的能量 控制容积的储存能增量
dE1 p1dV 1 Q
dE2 p2dV2 Wi
2014-12-2
15
一、推动功和流动功
推动功—工质在开口 系统中流动而传递的功。
mkg工质的推动功等于
pAl pV mpv
1kg工质的推动功等于
2014-12-2
pv
16
说明:
(1)推动功只有在工质移动位置时才起作用。 (2)工质在传递推动功时没有热力状态的变化,也 没有能量形态的变化。 (3)工质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运输能量。
2 1
2014-12-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敞开系统 系 统
所研究的 物质对象
系统与环境
物质进出 能量得失 √ √
封闭系统 隔离系统




状态及状态函数
系统有p, V, T, 组成, 内能等等宏观性质, 系统内的每个粒子 又有结构, 运动情况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等微观性质. 系统的宏观 性质有些是各粒子微观性质的某种平均作用, 如温度是分子热 运动的平均强度; 有些则是粒子微观性质的总体表现, 如压力是 分子运动碰撞容器壁面时对单位面积壁面的总垂直力.
状态及状态函数
系统的状态 是系统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具有单值对应的函数关系 (a) 系统所有的性质一定, 状态就一定; (实际上当系统中物质量及组成, 温度, 压力(或体积) 一定时, 状态便可确定) (b) 状态一定, 系统所有的性质均一定. 因此, 宏观性质又称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基本性质——状态函数法的基础. • 其微小变化值可用数学上的全微分表示,如dT, dp, dV… • 其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与具体变化途径无关
系统的宏观性质简称性质, 有的可以测量, 有的不可以测量. 性质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系统的性质
{ 强度性质 无空间上的加和性: T,
T p T p
广延性质 有空间上的加和性: n, V ,U, H ,S ,G …
p ,Vm , Um …
nL VL UL SL nR VR UR SR
两者的关系:广延性质的 摩尔量是(准)强度性质, 如:摩尔体积 Vm 等.
{p
su
}
W
p始
一粒粒取走砂粒 (剩 余 砂 粒 相 当 前 述 一个重物)


V终
p始
V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闭口与稳流开口的能量方程
闭口 稳流开口
q = ∆u + w
q = ∆h + wt
等价
容积变化功w 技术功wt 轴功ws 推进功∆ 推进功∆(pv) 几种功的关系? 几种功的关系?
几种功的关系
1 2 wt = ∆cf + g∆z + ws 2
q = ∆h + wt = ∆u +∆( pv) + w t
1 2 2 Q = (U2 −U1) + ( p2V2 − pV1) + m(cf 2 − cf 2 ) + mg(z2 − z1) +Ws 1 2
焓(Enthalpy) 的引入 )
定义: 定义:h = u + pv H = U + pV
1、焓是状态量 、 2、一般焓只计算其变化量△h 、 3、对流动工质,焓代表能量(内能 推进功 、对流动工质, 代表能量 内能 推进功) 内能+推进功 对静止工质, 不代表能量 对静止工质,焓不代表能量 4、物理意义:开口系中随工质流动而携带 物理意义:开口系中随工质流动而携带 取决于热力状态的能量 能量。 的、取决于热力状态的能量。
可逆(准静态 过程闭口系能量方程 可逆 准静态)过程闭口系能量方程 准静态
可逆过程容 可逆过程容 积变化功: 积变化功: 闭口系统能 量方程: 量方程:
δw = pdv δq = du + δw
δq = du + pdv q = ∆ u + ∫ pdv
注意公式应用条件
例2 - 1 如图所示,闭口系内的一定量气体由状态1 如图所示 , 闭口系内的一定量气体由状态 1 经 1a2 变化至状态2 吸热70kJ, 同时对外做功25kJ,, 70kJ 25kJ 变化至状态 2 , 吸热 70kJ , 同时对外做功 25kJ ,, 试问: 工质若由1 变化到2 试问:(1)工质若由1经1b2变化到2时,吸热为 90kJ 则对外做功是多少? kJ, 90kJ , 则对外做功是多少 ? ( 2 ) 若外界对气体 做功30kJ, 迫使它从状态2 30kJ 返回到状态1 做功 30kJ , 迫使它从状态 2 经 2c1 返回到状态 1 , 则此返回过程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 则此返回过程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其值为 多少? 多少?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 ws m u2 p2v2 cf2 gz2 0 2

u pv h
U pV H
,h 称为比焓。
, H 称为焓
焓的定义:焓=热力学能+推动功。
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由于p、v 、u都是状态参数,所以焓也是工质的一个
1 2 Ws m u2 cf2 gz2 mp2v2 2 1 2 Ws m u2 cf2 gz2 p2v2 2
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1 2 Q m u1 p1v1 2 cf1 gz1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2-1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
热力学能
热力学储存能
U
宏观动能与宏观位能
热力学能的定义:
Ek , E p
物体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是存储于物体内部的能量 。 内动能 内位能 原子能 化学能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 ,
q du pdv
q u pdv
1
2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适用条件:
闭口系;可逆、不可逆; 理想和实际气体;初、终态为平衡态
符号规定:
吸热q为正,放热为负 系统对外作功为正,反之为负
系统内能增大 U为正,反之为负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热力学能(内能)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Q ΔU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能量守恒和转换 定律在热现象上的应用。 表述1: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一 定量的热消灭,必产生一定量的功;消耗一 定量的功时,必出现与之相应数量的热。
表述2:第一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In 1843, at the age of 25, James Prescott Joule did a series of careful experiments to prove the equivalence of heat and work.
A p V
dl
对推进功的说明
1、与宏观流动有关,流动停止,推进功不存在 2、作用过程中,工质仅发生位置变化,无状态变化
3、w推=pv与所处状态有关,是状态量 4、并非工质本身的能量(动能、位能)变化引起, 而由外界(泵与风机)做出,流动工质所携带的能量
可理解为:由于工质的进出,外界与系统之
间所传递的一种机械功,表现为流动工质进 出系统使所携带和所传递的一种能量
4、物理意义:开口系中随工质流动而携带的、取决 于热力状态的能量。
三、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Energy balance for steady-flow systems
稳定流动条件
(P22)
1、



mout min m
2、

Q Const
min
uin 1 2
c
2 in
gzin
3、


Wnet ConstWs
三、总能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 储存于热力系统的能量。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 (2)外部储存能———宏观动能,宏观位能。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010-11-15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010-11-15

三、焦耳实验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 2.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推论: 实验结果推论: 5.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U = f (T) H = f (T)
四、理想气体恒温过程Q、W、△U、△H 的计算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 、 、 五、盖斯定律 1.表述: 表述: 表述 2.应用:例题 应用: 应用
研究正在喷射气体的钢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 、研究正在喷射气体的钢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 注意:系统与环境之间总存在一个界面(实际的或假想的)。 注意:系统与环境之间总存在一个界面(实际的或假想的)。
2. 系统分类:⑴敞开系统;⑵封闭系统;⑶隔离系统 系统分类: 敞开系统; 封闭系统; 例: 二、系统性质 1.定义: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的一切宏观性质叫系统性质。 定义: 系统性质。 定义 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的一切宏观性质叫系统性质 例如:T,P,ρ,η,V,m,n, U, H, S…… 例如: 2. 分类: 分类:
硫酸溶于水的过程。 例1. 硫酸溶于水的过程。
若在烧杯中进行, < 。 若在烧杯中进行,Q<0。 若在保温瓶中进行(视为绝热过程) 若在保温瓶中进行(视为绝热过程) ,Q = 0。 。
00-7-23
6
例2.
途径a: 途径 : Q = 0; ; 途径b: 途径 : Q>0; > ; 注意:这里 注意:这里H2视为理想气体
五、过程与途径
1.定义:系统从某一状态(始态)变至另一状态(末态),称为过程。 定义:系统从某一状态(始态)变至另一状态(末态),称为过程。 定义 ),称为过程 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途径。 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2.过程分类:⑴单纯 过程分类: 单纯PVT变化过程;⑵相变化过程;⑶化学反应过程 变化过程; 相变化过程; 过程分类 变化过程 各举一例: 各举一例: 3.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 恒温过程; 恒温过程; 恒压过程; 恒压过程; 恒容过程; 恒容过程;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循环过程; 7-23

ppt热力学第一定律

ppt热力学第一定律

dH d(U pV ) dU pdV Vdp
系统由始态到末态旳焓变
H U ( pV )4. Q来自 U ,Qp H 两关系式旳意义
特定条件下,不同途径旳热已经分别与过 程旳热力学能变、焓变相等,故不同途径旳恒 容热相等,不同途径旳恒压热相等,而不再与 途径有关。
把特殊过程旳过程量和状态量联络起来。
状态函数旳特征可描述为:异途同归,值变 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旳性质。
(2) 广度量和强度量 用宏观可测性质来描述系统旳热力学状态,
故这些性质又称为热力学变量。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又称为容量性 质,它旳数值与系统旳物质旳量成正比,如体积、 质量、熵等。这种性质有加和性。
系统始态为a压力为pa;末态为z压力为pz,
pz=1/5pa 。
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相反过 程环境对系统作最小功)。
3.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外压和内压相差无穷小
δWr
pdV ,Wr
V2 V1
pdV
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则
Wr
nRT
V2 V1
dV V
nRTlnV2 V1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学习要求:
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能和焓旳定 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旳文字表述及数 学表述。 了解热与功旳概念并掌握其正、负号旳要 求;掌握体积功计算,同步了解可逆过程 旳意义特点。 要点掌握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在单纯pVT 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旳热 力学能变、焓变以及过程热和体积功。
( H p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H称为焓
物理意义: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过程的恒压热在量值上等于其焓变。 适用条件:封闭系统、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12
3、焓 [1]焓的定义式 [2]焓变
ΔH=H2- H1 =(U2+p2V2)-(U1+p1V1) ΔH=ΔU+Δ(pV) 讨论:对于系统内只有凝聚态物质发生的PVT变化、相变化和 化学变化 Δ(PV)≈ 0
Zn+HCl
(2)广度量和强度量 广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如 V,U等;广度量具有加和性。 强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 T,p等; 强度量不具有加和性。
(3)平衡态 系统的温度、压力及各个相中各个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随时 间变化时的状态。
系统处在平衡态,满足 热平衡
4
力平衡
相平衡
化学平衡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Physical Chemistry
§2.4 摩尔热容 §2.5 相变焓
§2.7 化学反应焓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实验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6
体积功的定义式
※体积功W的计算
气缸的内截面积为As, 活塞至气缸底部的长度为l, 气体的体积为:V=As×l 在环境压力为Pamb下活塞移动了 dl的距离,则:
P<Pamb,dV<0,δW>0,系统得到功 P>Pamb,dV>0,δW<0,系统对环境作功 P>Pamb=0时,δW=0 体积功的定义式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其反应热就分别 为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W Q U +=∆或 'amb δδδd δdU Q W Q p V W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系统得功为正,对环境作功为负。

式中 p amb 为环境的压力,W ’为非体积功。

上式适用于封闭体系的一切过程。

2.焓的定义式3. 焓变(1) )(pV U H ∆+∆=∆式中)(pV ∆为pV 乘积的增量,只有在恒压下)()(12V V p pV -=∆在数值上等于体积功。

(2) 2,m 1d p H nC T ∆=⎰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一切过程,或真实气体的恒压变温过程,或纯的液体、固体物质压力变化不大的变温过程。

4.热力学能(又称内能)变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单纯pVT 变化的一切过程。

5. 恒容热和恒压热V Q U =∆ (d 0,'0)V W ==p Q H =∆ (d 0,'0)p W ==6. 热容的定义式(1)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pV U H +=2,m 1d V U nC T ∆=⎰δ/d (/)p p p C Q T H T ==∂∂δ/d (/)V V V C Q T U T ==∂∂(2)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定容热容,m m /(/)p p p C C n H T ==∂∂,m m /(/)V V V C C n U T ==∂∂上式分别适用于无相变变化、无化学变化、非体积功为零的恒压和恒容过程。

(3)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式中m 和M 分别为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

(4) ,m ,m p V C C R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23,m p C a bT cT dT =+++式中a , b , c 及d 对指定气体皆为常数。

(6)平均摩尔定压热容21,m ,m 21d /()Tp p T C T T T C =-⎰7. 摩尔蒸发焓与温度的关系21vap m 2vap m 1vap ,m ()()d T p T H T H T C T ∆=∆+∆⎰ 或 vap m vap ,m (/)p p H T C ∂∆∂=∆式中 vap ,m p C ∆ = ,m p C (g) —,m p C (l),上式适用于恒压蒸发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工程上常用流率
Q Q lim 0

m m lim 0

W W lim 0

Q dEcv / u pv c / 2 gz
2 2 in

out
Q
Q + min(u + c2/2 + gz)in - mout(u + c2/2 + gz)out - Wnet = dEcv
开口系能量方程微分式
Q + min(u + pv+c2/2 + gz)in - Wnet - mout(u + pv+c2/2 + gz)out = dEcv
一般与系统同坐标,常用U, dU, u, du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达式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对于任何热力系统,各项能量之间的
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进入系统的总能量
— 离开系统的总能量
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量
热力系统能量分析总模型
进入系统的能量
热力系统
储存能量的变化
离开系统的能量
第四节 能量方程
对于循环1b2c1
1b 2
( Q W ) ( Q W ) 0
2 c1
( Q W )
1a 2
1b 2

( Q W )
内能及闭口系热一律表达式
定义 dU = Q - W 内能U 状态函数
Q = dU + W Q=U+W
q w
上面得到的闭口系能量方程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对于可逆过程
q du pdv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无论是何种表述,它们都是等价 的,从本质上反映了同一个规律,即 能量既不可以无中生有,也不可以消 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在转化中能量的总值不变。能量 守恒原理是人们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 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之后 才认识到的,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自 然规律之一。数百年来,有许多人曾 经热衷于设计制造第一类永动机,结 果无一例外均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 就在于这种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原理。 将能量守恒原理应用于宏观的热力学 系统,就成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热力学的研究中,经常遇到体积功的求算问题。此 时需对体积功的定义式作定积分:
(i) 等容过程,特点是dV=0:
(ii) 自由膨胀过程,特点是psu=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iii) 恒外压过程,特点是psu=常数:
(iv) 等压过程,特点是p=psu=常数:
(v) 热力学可逆过程,特点是psu=p±dp。
其绝对值相当于图中阴影面积。 过程(iii)就属于准静态过程,显然由于过程推动力无限 小,过程的进展必定无限缓慢,所历时间无限长。不难看 出,在等温条件下,在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对环 境作的准静态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系统可由 该过程的终态按原途径逆向变化,直到系统和环境都恢复 到原过程的初始状态。例如,设想由过程(iii)的终态出发, 在活塞上每次添加一颗粉末,环境的压力就增大dp,即增 为(p+dp),这时气体就压缩dV。在等温条件下,逐次添加粉 末,就可使气缸中气体恢复到初始状态。在该逆向变化的 过程中,环境对系统作功: 由于是沿原途径逆向积分,因而其功的绝对值与过 程(iii)相等。显然,这一压缩过程使系统和环境均复原为 初始状态。 上述压缩过程也是准静态过程。对于等温条件下压缩 过程来说,无摩擦力的准静态过程中环境对系统所作的 功为最小。

大学物理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要点

大学物理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要点
(T(始) = T(终) = 常数,为等温过程,T = 0 )
2) 恒压过程:变化过程中p(系) = p(环) = 常数,(dp=0)
(p(始) = p(终) = 常数,为等压过程, p = 0 )
3) 恒容过程:过程中系统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 4) 绝热过程:系统与环境间无热交换的过程
5) 循环过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始态的过程。 循 环过程前后状态函数变化量均为零 。 6) 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过程后,能够通过原过程的反 向变化而使系统和环境都回到原来的状态
U=f (T ,V ) U U dU dV dT V T T V
又 dT = 0, dU = 0, dV 0
U 0 V T
即: 恒温时,U不随V变化
U=f (T)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时,U 只是 T 的函数
(液体、固体近似成立)
§2.3 恒容热、恒压热与焓的导出 1. 恒容热(QV):
对于封闭系统,W =0 时的恒容过程: ∵ dV=0 ,∴W = 0,有:
QV ΔU U2 U1
及 δQV dU
2. 恒压热(Qp):
对于封闭系统,W = 0 时的恒压过程: W= – pambV= – p(V2 – V1) = – (p2V2 – p1V1)
(H的定义虽然由恒压过程导出,但可用于任何过程的计算)
H: 状态函数, 广度量, 单位 J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恒温时: ∵ U = 0 ∴ H = U + (pV) = 0 + (pV) = (nRT) = nRT = 0 H = f ( T )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时,H 只是 T 的函数
摩尔热容
相变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Cp,m与CV,m的关系
C p,m CV ,m
H m T p
T=f(p,V) p=f(T,V) V=f(p,T)
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pV=nRT
状态函数的分类
广度量(extensive properties) 性质的数值与系统的物质的 数量成正比,如V、m、熵等。这 种性质具有加和性。 强度量(intensive properties) 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物质的数 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 压力等。 两个广度量之比为强度量
系统
环境
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系统分为三类:
(1)敞开系统(open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系统的分类
(2)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
系统的分类
(3)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 又称为隔离系统。有时把封闭系统和系统影响所及的环 境一起作为孤立系统来考虑。
系统吸热
Q>0 环境 U >0 W>0 对系统作功 系统
系统放热
Q<0 U <0 W<0 对环境作功
U = Q + W
焦耳实验
W 0 U 0 Q0
dT 0 dV 0
dU 0
U U dU dT dV T V V T
2.1 热力学概论
热力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热、功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及其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研究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q12 (u2 u1) 1 pdv
Q12 (U2 U1) 12 pdV
2020年3月19日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8
例2-2 在内燃机的压缩过程中,气体的热力学能增加了370J, 过程中气体向冷却水放热20 J,试求过程中消耗的压缩功。
2020年3月19日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9
例(习题2-7):一个热机循环由1-2、2-3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 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3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4 稳定状态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2-5 轴功 2-6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2020年3月19日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2020年3月19日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8
(2)以整个换热器中的工质为系统 对SSSF, 系统本身能量变化为零,则 进入系统的能量 = 离开系统的能量
若忽略进出口动能变化及位能变化,则
H1 H3 H2 H4 即 H1 H2 H4 H3 一种流体的焓增加等于另一种流体的焓减。 即 Q1 Q3 一种流体的吸收的热量等于另一种放出的热量。
17
2-6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举例
q
(h2
h1)
1 2
(cf22
cf21)
g
(
z2
z1)
ws
1.换热器
1、2两流体通过管壁进行热 量交换,壳体与外界绝热。
(1)单以一种工质为系统(如1流体)
q
(h2
h1)
1 2
(cf22
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量的总和,是状态参数。热量是传递过程中 的热能,不是状态参数。
思考
定量气体在等温过程中热力学能不变?
错误。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和比体积的函
数,等温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比体积可
能会发生改变,故热力学能也会改变。
思考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与温度有关。
正确。对于理想气体,因为分子间不存在相
互作用力,因此没有内位能。其热力学能仅 包括分子内动能。因此,理想气体热力学能 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二、外部储存能
需要用在系统外的参考坐标系测量的
参数来表示的能量,称为外部储存能,
它包括系统的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
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于系统外的参考坐 标以速度c运动时,其具有的宏观动能为:
1 2 Ek mc 2
重力场中质量为m的物体相对于系统外的 参考坐标系的高度为z时,其具有的重力位 能为:
滚球永动机
软臂永动机
19世纪有人设计了一种特殊机 构,它的臂可以弯曲。臂上有 槽,小球沿凹槽滚向伸长的臂 端,使力矩增大。转到另一侧, 软臂开始弯曲,向轴心靠拢。 设计者认为这样可以使机器获 得转矩。然而,他没有想到力 臂虽然缩短了,阻力却增大了, 转轮只能停止在原地。
软臂永动机
阿基米得螺旋永动机
分子热运动形成的内动能。它是温度的函数。
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内位能。它是比体积的函 数。
维持一定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原子核内部的原子 能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
1、内动能
根据分子运动学说,组成气体的分子是处于不 断运动的状态中,不仅分子本身作直线运动、 旋转运动和相对于其它分子的振动,构成分子 的内部原子也在不断地振动,这些运动着的分 子与原子都具有动能,称为气体的内动能。 气体的内动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气体的温 度越高,内动能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虽然右边每个 球产生的力矩 大,但是球的 个数少,左边 每个球产生的 力矩虽小,但 是球的个数多。 于是,轮子不 会持续转动下 去而对外做功, 只会摆动几下, 便停在右图中 所画的位置上。
4
1.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
热力系统总储存能 (1) 热力学能
(内能)热力学能
(外部储存能)宏观 动能、宏观位能
不涉及化学变化和核反应时的物质分子热
第二章 热能转换的基 本概念 和基本定律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一切热力过程所必须遵 循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本小节重点阐述热力 学第一定律的实质与数学描述,为热力过程计算 奠定理论基础。
1
第一类永动机:
某物质循环一周回复到初始状态,不吸热而向外 放热或作功,这叫“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机器 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外做功。
6
1
(2)外部储存能:
. 宏观动能 :Ek Ek= mc2/2 . 宏观位能: Ep Ep= mgz
机械能
(3) 总储存能:E ,单位为 J 或 kJ
E = U + Ek + Ep 比总储存能:e ,单位为 J/kg 或 kJ /kg
e = u + ek + ep
7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可表述为 :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流动功是由泵或风机加给被输送工质并随 工质流动向前传递的一种能量,非工质本身具 有的能量。
12
2
(2)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在 时间内,
进口质量 m1、 流 速 cf1、 标 高 z1 出口质量 m2、 流 速 cf2、 标 高 z2
稳定流动:
1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在 时间内进入系统的能量 在 时间内离开系统的能量
(2)对于流动工质,流动功等于pv,比 焓表示单位质量工质沿流动方向向前传递 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部分 ;
(3)对于不流动工质,不存在流动功, 比焓也不表示能量,仅是状态参数。
(4)工程上一般只需要计算工质经历某 一过程后焓的变化量,而不是其绝对值,所 以焓值的零点可人为地规定。
18
3
(3)技术功 定义:在工程热力学中,将工程技术上可 以直接利用的动能差、位能差及轴功三项之和 称为技术功,用Wt 表示
14
上式可整理成

,h 称为比焓。
比焓的物理意义: 比焓是状态参数;对于流动工质,比焓

,上式改成
表示每千克工质沿流动方向向前传递的总能
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部分。
15
16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以上两式称为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对于微元过程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写成
17
注意:
(1)无论对于流动工质还是不流动工 质,比焓都是状态参数;
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 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 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 = 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
8
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Q
W
ΔU
对于微元过程,
9
对于可逆过程,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 ,
10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
19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可改写为
对于微元过程 ,
对于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过程,系统内各 点的状态都不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可以将质量 为 m 的工质作为闭口系统来研究。
20
可以假定质量为m的工质从进口截面处的 状态1变化到出口截面处的状态2,从外界吸收 了热量Q,作了膨胀功W 。
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1) 稳定流动与流动功
(a) 稳定流动 流动状况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流动。即任一
流通截面上工质的状态都不随时间而改变。
稳定流动的实现条件:
1)系统和外界交换的能量(功量和热量) 与质量不随时间而变;
2)进、出口截面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 变。
11
(b)流动功 推动工质流动所作的功,也称为推进功。
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的位能之和(热能)。
热力学能符号:U,单位:J 或kJ 。
5
比热力学能:
单位质量工质的热力学能 。符号:u;单 位:J/kg 或kJ/kg。比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
气体工质的比热力学能可表示为
u f T , v
任何状态下系统热力学能的数值不可能为 零。由于在工程热力学中只计算工质在状态变 化中的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因此热力学能的零 点可以人为地规定,例如,通常取0K时气体 的热力学能为零。
2
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 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边缘安 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 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 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 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 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 子就会永无休止地转动下去,并且带 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 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 息的转动。
根据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对比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可得
21
对可逆过程,
式中,v 恒为正值,负号表示技术功的正负 与dp 相反。
22
将上式代入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适用于一般过程)
可得
(适用于可逆过程)
对于微元可逆过程,
技术功的图形表示
2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