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8ae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2.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第一章:公平正义的概述1.1 理解公平的概念1.2 理解正义的含义1.3 探讨公平与正义的关系1.4 分析公平正义在社会的价值第二章:公平正义的起源与发展2.1 公平正义的起源2.2 西方公平正义观念的发展2.3 中国公平正义观念的演变2.4 公平正义在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第三章:公平正义的内涵与维度3.1 分配公平3.2 机会公平3.3 程序公平3.4 互动公平3.5 探讨不同维度公平正义的关系与冲突第四章:公平正义的实践与挑战4.1 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4.2 劳动市场的公平正义4.3 社会福利的公平正义4.4 环境保护的公平正义4.5 分析公平正义实践中的难题与对策第五章:公平正义的守护与促进5.1 法律制度的保障5.2 社会道德的引导5.3 公民意识的觉醒5.4 媒体的角色与责任5.5 政府政策的推动第六章:公平正义与经济全球化6.1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平正义挑战6.2 经济全球化对公平正义的影响6.3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6.4 全球治理与公平正义第七章:公平正义与科技发展7.1 科技发展对公平正义的冲击7.2 互联网时代的公平正义问题7.3 与就业公平7.4 数据隐私与公平正义第八章:公平正义与多元文化8.1 多元文化社会的公平正义挑战8.2 种族、性别与文化平等8.3 文化多样性与公平正义8.4 反歧视法律与政策第九章:公平正义与公民参与9.1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9.2 民主制度与公平正义9.3 社会运动与公平正义9.4 公民教育与公平正义第十章:公平正义的未来展望10.1 年轻人对公平正义的期待10.2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正义10.3 社会企业与公平正义10.4 未来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平正义的概述:理解公平与正义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解整个教案的基础。
学生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二、公平正义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公平正义观念的演变。
名师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完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35f1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4.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观念。
二、能力目标1.增强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能力。
2.具有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三、知识目标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2.掌握维护公平的方法和途径。
3.掌握维护正义的方式、途径。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难点: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古语: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一一《淮南子•修务训》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一一《史记•太史公自序》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从古至今,人类都想生活在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而现实总是不能如人所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公平正义的守护》,来探讨如何守护公平和正义。
二、新授(一)坚守公平1、活动:我发现我解决(1)说一说你知道的不公平现象(我们身边、社会生活)。
(2)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可以怎样得到解决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讨论结果,思考:怎样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以公平之心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敢于说“不北(2)制度保障公平。
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对于司法而言,要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守护正义1、观看视频:朱振彪见义勇为的事情经过,回答:(1)朱振彪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既能帮助到被肇事人,又不会使肇事人受到伤害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朱振彪的事例,思考:如何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
2、观看视频:法院对朱振彪的判决结果。
回答:你认为法院对朱振彪的判决公正吗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法院判决,思考:如何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2a48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5.png)
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轿车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名出租车司机却不留姓名,悄然消失在夜幕中。经过众多市民的努力,终于找到他们。该市警方及客运出租车管理处给他们送来“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锦旗和奖金。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下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公平正义宣传片
教师导语: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渴望。然而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公平、守护正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公平正义的守护。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自觉树立起公平意识,具备公平素养,富有正义感。
道德修养: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学会见义智为。.
责任意识:知道如何坚守公平,如何守护正义。
教学重点
如何坚守公平、维护正义。
教学难点
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准备图片素材/视频。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引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④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知道了如何坚守公平和如何守护正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指导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正确区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能够做到见义“智”为。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2493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a.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明确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2.了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明确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如通过描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2.讲解:详细解释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同时介绍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措施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行动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公平和正义的行为,加深学生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
2.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措施和方法的思考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同时,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a0e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2.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守护》优质教学设计、教案1.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认识到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以及敢于斗争和讲究策略的守护正义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从而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和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认识到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以及敢于斗争和讲究策略的守护正义能力。
3.增强学生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道德的层面升华到法律的高度,理性地看待公平和正义。
2.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从而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平和正义的具体情境和实践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2.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增强他们对法律和司法的信任和尊重。
3.观摩法:通过观摩法庭审判过程和参观法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司法实践和司法机构的工作,增强对法律和司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本课时的主题和目标。
2.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公平或不正义的事情?二、讲授(25分钟)1.讲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2.分别介绍制度保障公平和司法维护正义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074e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让学生判断一些陈述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2.选择题:设计一些与公平正义相关的情境题,让学生在选项中做出选择。
3.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一些实际问题。
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他们对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形式较为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然而,学生在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及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公平正义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公平正义的感悟日记,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真实、具体、深入,体现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和理解。
2.设计一份关于公平正义的调查问卷,包括至少10个问题,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公平正义的看法和态度。完成后,可邀请同学或家人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65bb1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e.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8课《公平正义的守护》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以及学会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对公平正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对如何守护公平正义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守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3.引导学生将公平正义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意义。
2.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经验。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守护公平正义的过程。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角色扮演场景,准备相关道具。
3.分组安排,确保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平正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正义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守护公平正义的场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讨论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总结经验。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护公平正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守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公平正义的守护》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公平正义的守护》](https://img.taocdn.com/s3/m/8d89b0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3.png)
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二、教材内容分析1.内容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本课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J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法律与秩序”。
具体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时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J2.逻辑依据本课由“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两目组成,第一目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实现对公平的坚守。
要实践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对于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目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实现对正义的守护。
要实现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要讲究策略,还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34d0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b.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8.2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2 公平正义的守护》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守护公平正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平正义的含义,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对于公平正义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表面,对于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平正义的含义,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守护公平正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认识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平正义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
六. 教学准备2.相关案例材料。
3.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公平正义?为什么需要维护公平正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正义的含义。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公平正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532e81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8.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追求和守护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意义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对公平正义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内涵、意义和维护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
2.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提高他们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平正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正义?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和维护公平正义?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我国社会中维护公平正义?如何成为一名有公平正义意识的公民?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和维护公平正义。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公平正义的守护》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公平正义的守护》](https://img.taocdn.com/s3/m/b51acab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b.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守护公平正义一方面要靠个人的坚守,另一方面要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保障;掌握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守护公平正义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增强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立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守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2 .教学难点:法律制度守护公平正义。
三、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课堂调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从反面激发学生生崇尚公平正义的情感,从而为下一个环节如何守护公平正义做铺垫)【课堂调查】在生活中你有无遇到过有违公平正义的事情?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的不公平不正义的事并描述当时具体感受。
(可以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多角度考虑。
)学生自由回答并描述感受。
过渡:面对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同学们都感到气愤、、郁闷、悲伤等。
确实,我们都渴望我们的社会充满公平正义,那么面对这些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的?【焦点访谈】(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开展“我是记者”活动,以焦点访谈一•新闻读报--法治在线三个栏目贯穿,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突破重难点。
)出示漫画:【小组合作】当遇到这些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你觉得该怎么办?要求:5人一组,时间4∙5分钟,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师生一起归纳:公平正义需要个人守护。
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维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见义智为。
公平正义需要法治守护。
制度是守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通过立法、司法等守护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该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恰当引导和追问,例如,当学生说面对校园欺凌选择报告老师或报警等方式,教师可追问:为什么不直接上前加以制止?从而让学生明白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要讲究策略,见义智为。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12d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6.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法律等概念;2.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具体问题;3.培养学生的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意识;4.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5.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法律等概念;2.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具体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拓宽视野,认识公正、公平、平等、正义1.通过视频、图片等介质,让学生感知社会公正、公平、平等、正义的重要性。
2.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公正、公平、平等、正义的含义和关系。
2. 运用概念分析案例1.搜集历史上公正、公平、平等、正义背后的事例并分组讨论。
2.比较案例中公正、公平、平等、正义的不同体现。
3.针对现实中的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分析,并讨论处理方式。
3.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1.通过讲解法律相关知识,比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的概念和关系,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对于学生提出的关于法律的疑问,进行讲解和答疑。
4.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1.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如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如何维护社会和谐。
2.分析不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后果。
四、教学评价1.提供学生自学成果展示的机会,比如展示社会公正、公平、平等、正义的图片和视频等。
2.通过讨论、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公正、公平、平等、正义、法律等概念和运用能力。
3.考核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意识,特别是观察对待他人和公共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五、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公正、公平、平等、正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以求达到教学的效果。
同时,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监督学习方面加强。
(1200字)。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07791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6.png)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的理解和疑问以文字形式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自主探索公平正义的概念。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任务的发布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思考。
-书籍:《正义:该如何做是好?》(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文章:关于公平正义的社会评论或学术论文
-视频:有关公平正义的TED演讲或纪录片
2.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拓展内容进行阅读和观看,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此外,学生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看学生是否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课程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法治意识、公正观念、社会实践能力。
1.法治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的法治意识。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关于公平正义的案例视频和相关的讨论问题,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进行思考和讨论。
-设计预习问题:例如,“公平正义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守护公平正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观看案例视频,阅读相关文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比较感兴趣,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合作能力。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向于理论的学习,而部分学生可能更善于实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c8c1879b6648d7c1c746fe.png)
新授课
教师展示、解读学习目标
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教师设问、点评、补充及解题技巧指导
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
点
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科代表周夏进行抽查
1.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以小记者的形式进行抽查学生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启发我们从点滴做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重点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难点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默写
课前布置任务
学生背记,科代表抽查
落实上一课的知识点。把课前默写常规化。
导入新课
《扫黑除恶》宣传片导入新课。
思考:视频讲了什么?为什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
课题
公平正义的守护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发现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引导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激励我们努力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
2.能力目标: 引导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公平,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解决本课的重点
过渡到守护正义、守护正义应该怎么做?解决本课的难点
提升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板书
见课件
课后反思
1.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课堂;3.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4.在第四个教学环节中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一线教师使用课件(部编版)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一线教师使用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496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5.png)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一线教师使用课件(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公平正义的概念,并能说出常见的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
2、明确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识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学会如何维护公平正义,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4、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法制观念,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1、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
2、公平正义的维护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公平正义的维护方法和途径。
2、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新闻事件的图片或视频呈现不公平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不公平的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二、讲授(25分钟)1、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教师给学生讲解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公平正义是社会民众的追求,如果公平正义在社会中得不到保障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2、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教师列举一些违反公平正义的典型例子,例如家长代写作业、学校教师不公正评分、职场上的权力游戏等等。
通过这些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和违反的社会公德。
三、案例分析(25分钟)1、教师选取一些与公平正义相关的经典案例。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围绕这些现象进行思考,提出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3、让学生向其他组汇报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小组辩论,让学生充分交流和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
四、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五、作业(10分钟)为了检查学生的这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思考、描述一个公平的场景,并在作业中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悟。
【教学资源】PPT、视频、案例分析材料【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和汇报成果;2、作业完成情况;3、课堂参与情况。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ccf24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a.png)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2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坚守公平”。
“坚守公平”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公平的坚守。
要实现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对于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目“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正义的守护。
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要实现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要讲究策略;就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坚持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提高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二、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播放关于公平正义定义的相关视频。
思考: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结合视频,我们应怎样维护公平正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
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坚守公平(一)为什么要坚守公平?教师展示:(PPT图片)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①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二)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公平?1.个人守护公平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刨木、打磨、包铜管、定刀口……经过十多道工序,一杆秤才算初步制作完成。
之后还要反复校准,一天最多只能做两杆。
江家姐弟做秤秉承“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几十年坚持做公平秤。
在当地菜市场称重,卖方说句“这是江家的秤”,买者都会放心;遇到称量偏差,人们往往用江家的秤解决争端。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bb10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2.png)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公平正义的基本概念,阐述公平正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公平正义的具体表现,如平等对待、公正无私等。
3.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如法律法规、道德教育等。
4.讲解我国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仍需努力改进的地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与公平正义相关的主题展开讨论。
2.小组讨论主题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其他真实案例。
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公平正义的体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关爱他人、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热情。
3.培养学生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时,具有敢于发声、勇于担当的精神。
4.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关注弱势群体,学会换位思考,消除歧视和偏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时事新闻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提出与公平正义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关注。
例如:“某学校在分配奖学金时,采取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励。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才是公平正义的呢?”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公平正义的看法,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平正义的守护》。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公平正义问题上的认识与收获。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c204a1b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公正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 篇通过这周教学让同学熟悉公正和正义的关系,尤其是制度的正义性。
我利用教材或同学们实际生活实践、案例展现于课堂,选择实行了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案例,贴近同学的生活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相互沟通。
使同学从实际案例中得到启迪,从而完成了课堂教学。
培育了同学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实现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同学特点,我课前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用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消失了几大亮点:首先,以案说理的教学方法能够避开空洞的.学,增加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及实效性。
其次,布置的课前教学任务:搜集一些体现正义的制度,让同学在课堂上展现,这一活动为同学供应了一个熬炼自我的平台,并在同学活动中让教材学问有限性得以延长。
第三,设置一个质疑探究的问题:在质疑中澄清同学熟悉上的误区,在探究中理解正义与公正的关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这才是真正受益无穷的东西。
最终,小组合作争论:如何正确处理利和义的关系?作为内容延长,有着特别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一延长有助于培育同学。
公正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第2 篇本框题的教学过程分为:漫画导入、目标导航、自学梳理、合作解疑展现和点拨、合作探究、归纳小结、课堂检测七个步骤。
老师主导、同学主体;传统常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紧密结合;结构紧凑、有条不紊。
同学始终主动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教学的不足在于,《将改革进行究竟》第四集《维护社会公正正义》百度视频因白板故障未能播放;未能留出同学记诵时间;阅读感悟的内容未列入课堂教学内容等。
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一方面依照常规教学要求备课,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同头课集体备课,分散集体才智,还要紧密联系网络资源勤于查询和学习,争做新时期人民老师的排头兵。
公正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 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同学知道了如何坚守公正和如何守护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5e3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b.png)
公平正义的守护-部编五·四学制版八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平正义的相关概念和内涵;2.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方法;3.学会主动防范和解决不公现象;4.建立自我意识,具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能力;5.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勇气,积极为公平正义发声。
二、教学内容1. 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意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上每个人在经济、教育、医疗、公共资源等方面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没有任何人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财富、能力等因素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基本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之一,是维护人类尊严和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
2. 公平正义的保护方式和方法(1)主动预防预防不公现象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首要方法。
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拒绝采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人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经济、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了解和参与,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防范各种不公现象的发生。
(2)积极维权当我们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权益被侵害时,不要被动地接受或忍让,应该采取积极的维权方式,争取公正的处理和解决。
维权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如申请仲裁、向有关机构投诉、发表意见和建议等。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尊重他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整体利益。
(3)提高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关注社会风气和公共事务的发展状况,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公共事务的改进中去。
在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树立勇气和诚信的信念,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类不法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3. 课堂活动设计(1)启发讨论让学生围绕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探讨相关的现实案例和体现公平正义的行为或事件,并总结归纳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和保护方式。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现实中的不公现象,分组设计各种维权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维权的真切意义和方法,提高维权的意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八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守护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公平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
面对不公平现象,能够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认识到制度对于公平的重要性。
3.认识到守护正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讲究智慧;认识到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
4.树立公平正义观念,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学重点:
理解坚守公平的原因以及如何坚守公平。
教学难点:
知道如何守护正义以及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同学们,视频中一系列司法制度改革是为了什么?
二).自学解惑: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06—112页内容,找出书中相关知识点,并作上记号,完成下列问题:
1.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谋求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
2. 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3. 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5、请你介绍一个正直正义的人并简要描述他的事迹。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有正义感的人其实就是正直的人,他们立身做人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
( 1 )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我们应如何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
( 2 )有人说:“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四)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探究一】坚守公平
活动一个人维护公平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107“中学生在学校如何坚守公平”为主题的讨论会,探究:
你认为维护公平应如何做?
小结:(1)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活动二制度保障公平
你知道我国近年来实施了哪些保障公平的政策或制度吗?这些制度有什么作用?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等。
我国这些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现了正义,也正是这些正义的制度维护了社会的
公平。
小结:制度保障公平。
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 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探究二】守护正义
活动三个人守护正义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109三位出租车司机的事例,探究:
1.评价三名司机的行为,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当我们自己或他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你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有哪些吗?
小结:个人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活动四司法维护正义
我国司法制度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审判员回避制度?
小结: (1) 司法维护正义。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2) 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
到公平正义。
五)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该法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施救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求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款(A)
A.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
B.有利于维护正义,匡正社会风气
C.不适用于自我保护能力弱的未成年人
D.体现了以保护生命第一原则
2、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上述举措是因为正义的社会制度( D )
A .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B .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获得同等的利益
C .有利于实现绝对的公平
D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生活
3、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
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传承的精神基因。
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从个人的角度看,我们能为维护公平正义做些什么?
1、要坚守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
待人处事。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要守护正义。
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一个处处像别人表明自己优秀的,恰恰证明了他(她)并不优秀,或者说缺什么,便炫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