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实施管理
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
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引言民航维修管理是指对民航飞机进行维修和保养的管理工作。
在民航运输中,飞机安全是首要关注的问题,而维修管理作为保障飞机安全的重要环节,其内容涉及广泛且复杂。
本文将围绕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展开阐述。
二、维修计划管理维修计划管理是指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管理工作。
其中包括预防性维护计划、故障维修计划和定期检查计划等。
预防性维护计划是根据飞机的使用情况和维修经验,制定规定时间或飞行小时数的维护任务,以预防故障的发生。
故障维修计划是针对飞机出现故障时进行的维修工作,包括故障排除和零部件更换等。
定期检查计划是按照飞机制造商的规定,对飞机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和维修,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可靠。
三、维修工作执行维修工作执行是指按照维修计划进行具体的维修工作。
这包括维修任务的分配、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准备、维修材料的采购和维修人员的培训等。
维修任务的分配要根据飞机的实际情况和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维修工作的高效完成。
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是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维修工作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维修材料的采购是维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飞机制造商的要求,并具备合格证明。
维修人员的培训是保证维修质量的关键,要定期进行维修技能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维修记录管理维修记录管理是指对飞机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进行记录和管理的工作。
维修记录包括维修工作的内容、维修人员的姓名、维修时间、维修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这些记录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维修工作的参考依据。
维修记录管理要求记录准确、完整,并进行及时归档和保存,以备后续参考和审查。
五、维修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是指对飞机维修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管理工作。
维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估等环节。
质量控制是指对维修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维修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查是指对维修结果进行抽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
飞机维修的实施方案
飞机维修的实施方案飞机维修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飞机维修实施方案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飞机维修的准备工作、维修流程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飞机维修的实施方案。
首先,飞机维修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飞机进入维修前,需要对维修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首先,要对飞机的维修历史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飞机的使用情况和之前的维修记录。
其次,要对维修所需的人员、工具、设备和零部件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在维修期间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对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环境整理,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其次,飞机维修的流程需要严格执行。
在飞机维修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对飞机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检查。
然后根据维修计划和维修手册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和修复。
在维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及时记录和报告维修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处理。
最后,质量控制是飞机维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维修结束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飞机的每一个部件和系统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同时,要对维修过程中的记录和报告进行仔细的审核和整理,确保维修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
在维修结束后,还需要对飞机进行全面的试飞和检查,确保飞机的安全和性能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飞机维修的实施方案需要在维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维修流程,同时严格控制维修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飞机的安全运行。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飞机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在民用航空领域中,进行维修工作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管理方法,旨在确保民航维修质量的高标准与安全的持续。
以下将从民航维修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民航维修质量管理是指针对民用航空器维修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保证维修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维修体系,确保维修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维修质量问题。
要进行员工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使其能够胜任相应的维修工作。
要对维修设备和工具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还需要进行维修记录的完备和管理,包括对维修工作的完整记录、维修结果的评估和分析,以及维修质量的反馈和改进。
民航安全管理是指在民航维修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法,预防和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要确立安全责任,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使各级员工都意识到自己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机构,包括安全委员会、安全人员和安全培训机构等,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要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的制定和执行,确保维修过程中各项安全要求得到严格遵守。
还要进行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保障民用航空器在维修过程中质量可靠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维修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对维修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提高维修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确保民用航空运输的安全和可靠。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民用航空器维修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维修过程的顺利、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维修安全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设立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维修单位应该设立一套完备的维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评价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等。
这套制度应该明确维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和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2. 严格的人员资质管理对于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的人员,必须按照民用航空法规的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例如机电、电子等专业技能资质,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等资质。
维修单位应该建立规范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确保每位维修人员的资质及时更新,严格遵守资格认证程序。
3. 定期的安全培训维修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专业的安全培训活动,包括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技术和设备的培训、安全意识和危险预防的培训等。
培训内容应该根据不同的人员和专业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确保培训效果。
4. 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维修单位应该确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种工作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维修流程应该按照问题发现、评估、方案制定、实施维修和验证的流程进行,同时应该确保满足航空器制造商的标准。
维修单位需要定期对维修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维修过程进行评估,包括质量控制、安全技术控制、材料控制和维修记录控制等。
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可以帮助维修单位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问题。
总之,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从制度、人员、培训、工作流程和检查评估等方面全面建设,确保维修安全。
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手册
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手册1. 引言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在近几十年间蓬勃发展。
民用航空维修工程是保障飞机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维修工程管理方法,以确保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2. 背景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维修工程计划、维修工程执行、维修工程质量控制等。
合理有效的维修工程管理可以提高维修工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飞行安全。
3. 维修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在维修工程中,安全是最基本的原则。
维修工作必须按照安全操作标准进行,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培训。
2.按需维修:根据飞机的实际状况和使用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最大程度地保证飞机的连续运行。
3.协同合作:维修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团队的合作。
各部门和团队之间需要密切协作,确保维修工程的顺利进行。
4.高效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流程和工具,实现维修工程的高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5.持续改进:维修工程管理需要持续改进。
通过对维修工程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不断优化维修工程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4. 维修工程管理流程4.1 维修工程计划维修工程计划是维修工程管理的基础。
根据飞机的维修需求和使用情况,制定维修计划,并确定维修工作的优先级和时间安排。
4.2 维修工程执行维修工程执行是根据维修计划进行实际的维修工作。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维修工作准备: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设备,并对维修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 维修工作执行:按照维修工作指导书和相关规范进行维修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 维修记录变更:对维修记录进行变更,包括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维修项目的变更情况。
4.3 维修工程质量控制维修工程质量控制是保证维修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质量检查:对维修工作进行定期和随机的质量检查,确保维修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 质量记录管理:对维修工作的质量记录进行管理,包括质量检查记录和维修记录变更。
航空维修管理措施
航空维修管理措施航空维修管理措施一、维修管理概述航空维修管理是航空公司维持飞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维修管理措施能够确保飞机在运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飞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航空维修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有效、高效的方法来管理航空维修。
二、维修计划制定在航空维修管理中,制定维修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维修计划需要考虑到飞机的使用情况、技术要求、航空公司的运营策略等因素,合理分配维修资源,确保飞机按时进行维修,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飞机停场时间。
维修计划的制定应该由维修管理团队负责,并与飞行运营部门、供应商等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三、维修设施和设备管理为了有效地执行维修计划,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和管理适当的维修设施和设备。
这些设施和设备包括维修工具、设备、机械和测试设备等。
航空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和设备,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航空公司还应确保维修人员熟悉和掌握使用这些设施和设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维修记录管理维修记录是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飞机的安全运营和维修工作的监控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管理系统,完善维修记录的录入、储存和查询功能。
维修记录应包括飞机的维修历史、维修工作的具体内容、维修人员的姓名和执照号码等信息。
这些记录能够对维修工作进行跟踪和分析,提供对飞机维修状况的全面了解,并为后续的维修决策提供参考。
五、维修人员培训和管理维修人员是航空维修管理中的核心力量。
航空公司应建立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体系,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各类维修工作。
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维修规范和手册的学习、维修技术的培训、安全操作的培训等。
同时,航空公司还应制定维修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益,激励维修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维修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是确保维修工作符合航空公司要求的重要环节。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越发受到重视。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维修安全管理的不善会导致飞行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航空公司及乘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技术标准、设备设施、安全培训等方面探讨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人员管理人员是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核心。
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不同岗位的维修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航空公司需要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符合要求。
1. 选拔标准:航空公司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明确的维修人员选拔标准,明确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行为规范等。
选拔标准应包括学历、工作经验、技术资质等要求,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岗前培训:航空公司应对新招聘的维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岗位职责、安全规定、工作流程等内容,使其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范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资格验收:航空公司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资格验收,包括技能考核、专业知识测试等内容,确保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达到要求,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和提升。
4. 专业认证:航空公司应鼓励维修人员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认证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誉度。
二、技术标准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技术标准是保证维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航空公司应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确保维修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1. 维修手册:航空公司应编制完善的民用航空器维修手册,其中包括维修工作程序、维修程序、检测标准、验收标准等内容,确保维修作业按照标准进行。
2. 技术文件管理:航空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更新性,及时发布最新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意见,指导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
3. 资源配置:航空公司应合理配置维修设备和工具,确保维修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齐全,并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维护和使用。
民航维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民航维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维修能力提升的背景与意义民航航空器作为一项高科技产品,其维修保障环节是航空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航空工业中,航空器的维修保障系统与航空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相关。
为了满足国内航空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和国际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维修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民航维修基地的维修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提升维修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航空安全:维修能力的提升将有效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
2. 提高服务质量:维修能力提升将提高维修基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3. 降低成本:提升维修能力可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改善维修能力结构,全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 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提升维修能力可以引导和带动整个航空产业的发展,增加行业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综上所述,民航维修能力提升工程对于民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二、维修能力提升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民航维修基地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技术装备滞后:目前维修设施和设备陈旧,基地缺乏先进的维修设备与技术。
2. 人才储备不足:缺乏高级技术人才,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维修业务的开展。
3. 管理体制滞后:基地管理体制不够灵活,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4. 缺乏创新意识:基地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很少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5. 资源整合不足:民航维修基地之间缺乏合作,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着维修基地的维修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维修能力。
三、维修能力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原则1. 总体目标:提升民航维修基地的技术水平,增强维修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民航产业的发展。
2.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的维修基地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是航空业发展的基石,而飞机维修是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飞机维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为了保障飞机维修的安全性,不仅需要依靠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流程要求,更需要有专门的维修安全管理措施。
本文将就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管管理体系监管管理体系是维修安全管理的基础,它依托于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监管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手段,对维修单位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飞机维修活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飞机维修的安全和质量。
在中国,民航总局作为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对民用航空器的维修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要求维修单位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配备合格的维修人员和设施设备,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评估。
二、合格的维修人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飞机维修安全的前提条件。
合格的维修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维修人员的素质,维修单位需要对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资质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并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使其始终保持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三、科学的维修流程和技术标准科学的维修流程和技术标准是保证飞机维修安全的关键,维修单位需要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的维修流程和作业指南,确保飞机维修活动按照合理、科学的程序进行,并且要求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造成飞机维修安全隐患。
维修单位还需要进行技术数据的管理,确保使用的维修材料和设备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避免因材料和设备问题导致的飞机维修安全事故。
四、设施设备和环境管理设施设备和环境管理是飞机维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设施设备和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保障飞机维修的安全进行。
维修单位需要配置完备的维修设施和工具,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要求,保证飞机维修活动的安全性。
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
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民航维修管理是指对民航运输机组、航空器、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它是保障飞机安全、提高航空器可用度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民航维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修计划制定和执行维修计划是指根据飞机的使用情况、维修需求和维修资源,合理安排维修任务的计划。
民航维修管理要根据飞机的维修需求、航班计划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并确保计划的执行。
维修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维修任务的优先级、维修资源的利用率和航空器的可用度等因素,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维修资源管理维修资源管理是指对维修设备、工具、材料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维修任务的顺利完成。
民航维修管理要根据维修需求和维修计划,合理配置维修资源,确保维修设备齐全、工具配备到位、材料供应及时,并保证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以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维修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是指对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以确保维修工作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民航维修管理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评估等环节,对维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故障诊断和排除故障诊断和排除是指对飞机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排除。
民航维修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排除体系,包括故障报告、故障分析、故障定位和故障修复等环节,通过对故障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排除,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
五、维修记录和报告维修记录和报告是指对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报告,以备案和参考。
民航维修管理要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和报告体系,包括维修记录的填写、维修报告的编制和维修数据的分析等环节,通过对维修过程的记录和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为维修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支持。
六、维修技术支持维修技术支持是指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解决维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民航维修管理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环节,通过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解决维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航空维修管理制度内容
航空维修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航空维修工作,确保航空器安全飞行,保障航空器维修质量,提高航空器维修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维修领域,适用于航空器维修单位和维修人员。
第三条航空维修管理制度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坚持以安全为中心,保障飞行安全。
第四条所有航空器维修工作都应当按照本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不得擅自修改、违反。
第二章维修管理人员第五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经验,持有相关的执照和证书,具备较强的维修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
第六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熟悉航空器维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全面了解航空器维修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第七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积极配合航空器维修单位的管理要求,认真组织和监督维修工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掌握维修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信息传递和沟通工作,确保维修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九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不定期进行维修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保障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维修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维修管理水平,持续学习和进修,提高维修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章维修工作流程第十一条航空器维修工作应当按照预定的维修计划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和飞行安全。
第十二条维修工作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实力的航空器维修单位进行,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维修工作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维修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维修工作应当按照维修计划的要求,及时交付维修报告和维修记录,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维修工作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维修设备和工具,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
第十六条维修工作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章维修质量控制第十七条维修质量控制是航空器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障飞行安全和维修负责的重要保障。
民航中先进的航线维修管理策略和实施要点
1 2 航 线 维 修 是 重 中之 重
在 民用航线 中使 用的航空器 不 同就会 导致最 后的维修 方式 不同 , 而且不同的航空器所产生 的故 障不同 ,因此在进行 日 常 的维修 中需要 对航空器 的故 障进行分析和划分 , 这样才能够精确的进行故障维修 。 但 是 就 目前来说外包公 司的维修 人员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低 的现 象 ,这样
故 之前进行安全 隐患 的排除 , 提高航线 的质量 。 2 . 2 制定合理 的航线 维修收 费标 准 由于航 空公司在进行航线维护 的过程 中主要是对外 承包 ,由于航
在 民用航空公 司的管理 过程中 ,对航线进行定期 的维修和管理 时
摘 要: 随着我 国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在 民用航 空领域 中发展快速 , 尤其是在 民航领域 中先进的航线 月来越 多, 并且在 结构上也越来越复 杂。
尤其是在 最近几 年的发展 历程 中, 航线 的增 多导致航 空失事率逐 步的增 高 , 从而造成 了很 大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究其原 因 。 主要是民用航线上 的维修 管理出现 问题 。 为 了有效 的避免此类 问题的 出现 , 降低此类现 象的产生 , 在 民用航 空领域 中对航线进行维修 和管理。本文就是 在此基础上探 讨 民航 中航 线维修 管理和 实施要点 。
机械化 工
DO I : I O . 1 9 3 9 2 / j . c n k i . 1 6 7 1 — 7 3 4 1 . 2 0 1 7 0 3 1 1 6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
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一、民航维修质量管理1. 完善的管理体系民航维修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维修手册等。
这些管理文件既是维修人员的行动指南,也是监管部门对维修质量的依据。
民航维修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维修质量方针、维修质量目标、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维修质量评审、维修质量审核、维修质量信息和维修质量记录。
2. 严格的人员资质管理航空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资质和技能,其中包括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维修证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等。
只有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参与飞机的维修工作,从而保障维修质量。
3. 严格的工具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必须符合民航维修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工具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保障工具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4. 高效的维修过程管理维修的整个过程需要高效的管理,包括维修任务的安排、工作的分配、进度的跟踪等,以确保维修任务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
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的流程、检测方法和标准等,以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民航安全管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它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职责、安全程序及相关文件、安全资料记录等。
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建立,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是航空运输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航空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报告与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紧急情况处理等。
3. 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维修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风险,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控制。
只有控制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才能有效地保障维修作业的安全。
4. 事故及事件报告与处理航空维修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对发生的事故和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处理。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安全管理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飞行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必须严格要求。
为了确保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操作规程、高素质的维修人员和先进的设备设施等。
本文将从管理体系、操作规程、维修人员和设备设施四个方面探讨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的管理体系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维修管理制度、建立维修管理部门以及建立维修安全管理手册等。
维修管理制度是航空公司维修安全管理的基础,它规定了维修管理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包括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决策程序、维修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维修管理的监督和评价等内容。
建立维修管理部门是保障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维修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飞机维修工作,并及时处理各类维修管理事故。
维修安全管理手册是对维修管理工作的具体规范和要求的集中体现,它规定了维修管理的各项规程和操作规范,包括维修作业的程序和要求、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规定、维修记录的管理要求等。
二、严格的操作规程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第二步是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维修作业程序规定、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规定、维修记录的管理要求等。
维修作业程序规定是维修作业的具体操作规范,它规定了各种维修作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包括维修工作的准备工作、维修工作的操作过程、维修工作的验收程序和维修工作的记录要求等。
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规定是对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维修工具和设备的选用要求、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要求、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等。
维修记录的管理要求是对维修记录的管理和使用的具体规定,包括维修记录的填写要求、维修记录的保存要求、维修记录的查验要求等。
三、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第三步是培养高素质的维修人员,包括维修技术人员和维修管理人员。
民航维修管理V1.0
平均故障率=
故障次数 使用时间(发生故障的那段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可修复的产品在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
平均故障发生时间=
同型故障零部件使用时间总和 该型零部件故障总数
零部件可靠度是指航空器的零部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在规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 概率。 故障率是零部件工作到某个时刻 t 时,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条件概率。 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可分为三种类型: 递减型 (DFR 型) 常数型 (CFR) 递增型 (IFR) 浴盆曲线划分为三个可以识别的阶段: 早期故障期 偶然(随机)故障期 耗损故障期 航空维修分为 预防性维修 恢复性维修 改进性维修 航空维修作业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保养性作业、检测性作业、恢复性作业、拆装性作业
初始适航管理的内容: 型号合格审定 生产许可审定 适航审定 机载设备审定及零部件制造批准 初始适航管理中适航部门的责任: 1. 制定民用航空规章和标准; 2. 确定航空产品的生产符合批准的设计,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批准生产和质量保证 系统; 3. 持续监督航空产品的使用并协助解决发生的使用困难; 4. 坚持不懈地履行适航部门的义务。 持续适航性指的是 航空器在投入使用后仍能保持原型号设计经适航当局批准时所具有的适航 水平。 持续适航管理指的是 对航空器投入使用所产生的适航问题的管理。 怎样的航空器才能被认为保持了原有的适航水平? 达到符合性要求 处于可安全运行状态 持续适航文件分类: 1. 供运行使用的文件 2. 供维修使用的文件 3. 其它① 服务通报
航空维修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维修品质设计维修保障设计系统要素的统筹管理航空维修工作的特点具有与一般物质生产相似的生产过程具有与一般物质生产相似的构成要素接受与一般物质生产相同的经济规律支配航空维修与一般物质生产的非常重要的区别在于
民用航空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民用航空维修工作安全、有序进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民用航空器维修、维护、检测、改造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维修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维修安全工作的实施。
2. 维修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3. 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四、维修安全要求1. 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维修前,应详细检查航空器状况,了解维修项目及注意事项。
3. 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维修手册、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4. 维修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 维修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器具等。
6. 维修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7. 维修结束后,应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对维修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六、安全检查与监督1. 定期对维修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维修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安全考核,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能力。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应急处理1. 制定维修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 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损失。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维修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措施民航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安全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作为民航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受到了民航企业的重视。
下文就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措施一、引言民航机务维修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项流程较为繁琐且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因此,其和其他的设备维修工作相比较,民航机务维修对于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另外,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飞机的失事死亡率仍然较高,因此,研究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我国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一)维修飞机的差异还较为明显现阶段,我国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维修飞机的差异还较为明显。
具体表现为:第一,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民航客机主要有空客系列、波音系列,这些飞机都是由美国或者是英国的一些公司所生产的,而不同的飞机的设计理念、机械构造以及维修思维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对民航飞机的机务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机型的维修方法,这就导致了其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影响飞机的维修质量,最终影响民航飞机的安全系数;第二,民航飞机在维修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技术员所掌握的知识面也是不同的,故而导致其在面临同一个故障问题时,其解决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民航飞机维修的差异性。
(二)飞机维修的地区跨度较大从飞机维修的地区上来讲,我国民航飞机的维修的地区跨度通常情况下较大。
这是因为我国的民航公司的航线基本上都覆盖着整个国内地区,因此,不同维修地区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
另外,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也较多,每一种气候都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例如,我国最北边的东北地区,最南边的海南地区,这些地区由寒带到热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很大,对于飞机维修工作的影响也就较大,进而导致维修人员在不同自然环境下进行飞机维修的过程中,容易遭遇各种阻碍。
民航维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民航维修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 评估目标:对民航维修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改进和提升的重点和方向。
2. 人员培训: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3. 设备更新:对维修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引进先进的维修设备和工具,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养。
4. 流程优化:对维修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冗余步骤和繁琐操作,提高维修效率。
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帮助决策和监控维修过程。
5.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
加强工作检查和验收,确保维修工作符合标准和规范。
6. 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民航维修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维修能力的提升。
可以组织专业论坛和工作坊,促进行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7. 效果评估: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效果监测,对提升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根据评估结果,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持续提高维修能力。
8.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工作安全和飞行安全。
建立健全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机制,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9. 管理支持:加强领导层对维修能力提升工程的支持和关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10. 改进持续:持续监测和改进维修能力,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
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推动民航维修能力的提升。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一、维修管理概述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是指对民用航空器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以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维修管理规范涵盖了维修计划制定、维修实施、维修记录保留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维修管理要求2.1 维修计划制定•维修单位应当根据航空器的使用情况、飞行小时数和飞行周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
•维修计划应包括定期检查、大修、小修和特检等内容,并明确各项维修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要求。
2.2 维修实施•维修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保障维修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维修作业时,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制度要求,确保维修过程符合飞机制造商和监管部门的规定。
2.3 维修记录保留•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维修记录应包括维修计划、维修作业报告、维修检查记录、维修部件更换记录等内容,并应保存至少10年以上。
三、维修管理检查3.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指固定在航空器使用寿命内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检查,以确保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飞行。
定期检查应包括外部检查、内部检查、系统检查等内容。
3.2 特殊检查特殊检查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对航空器进行的检查,例如发生意外事件、高温天气飞行、重要部件更换等情况下需要进行的检查。
特殊检查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检查方案,确保飞机安全。
四、维修管理质量控制维修管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维修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维修工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活动。
维修管理质量控制应包括维修前检查、维修中检查和维修后检查等环节,以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五、结语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维修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维修工作质量和安全性,为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飞行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是对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和借鉴,保障飞机飞行安全。
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
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与挑战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和机务运营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确保飞行安全。
航空器的维护保养对于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规定了航空器维护保养的各项要求和程序,确保每一个维修环节都符合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
通过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可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预防机械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机务运营效率。
高效的维修保养工作可以减少航空器的停场时间,保证航班正点运行。
合理的维修计划和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航空器维护保养的时间和成本,提高机队的运力利用率。
同时,一个完善的维修补给系统和工具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及时的维修物资和设备支持,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要确保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更新和发展导致维修需求和维修内容的变化,对制度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航空器的推出和改进,新的技术和故障处理标准需要及时纳入制度中。
因此,制度的修订和更新需要密切跟踪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及时进行调整。
其次,人力资源和培训方面的问题也是制度执行的挑战之一。
航空维修人员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知识和技能,而这在培养和选拔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来提升人员素质。
此外,制度的执行还需要一个严格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确保维修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将维修管理与技术、质量和运营管理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第二,加强维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制定健全的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国内外航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03-0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程序阐述了在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对航空器、航空器部件进行的航线维修、定检维修、工程指令执行、修理和其它维修工作的过程和管理要求。
1.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各职能部门、维修单位。
子公司维修单位参照本程序执行。
1.3程序属性□CCAR121■CCAR145航线■CCAR145定检/部件2.引用文件和术语2.1引用文件2.1.1MUMMM《维修管理手册》9.5“生产控制要求”2.1.2MUEM第5章《维修计划和控制》2.2术语本程序采用《维修工程管理手册》和《维修管理手册》的有关术语、定义以及下述术语:2.2.1维修生产指令单:指维修管理部根据维修需要向维修单位下达维修任务的凭证。
2.2.2工作联系单:指维修单位为弥补本单位工种配置不全,需另一单位支援而签发的工作凭证,它属于《生产指令单》的一种。
2.2.3维修计划:是指按照飞机维修方案的要求所进行的各类定期检修工作的生产安排。
它包括飞机的字母检、结构检修以及加改装和监控项目飞机维修计划等。
2.2.4维修实施站:指在东航航线维修延伸地跟机维修放行或长期派驻人员(机务代表或维修队)的实施维修的地点。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1版本:03-012.2.5外站:指航空运营人的委托航线维修单位或勤务服务单位所在航站。
3.要求3.1所需的人员岗位1)机型/机队计划、飞机维修控制、工作单编制;2)生产保障运行管理、飞机维修设备保障、飞机维修设施保障;3)安全质量监督、质量审核;4)生产准备。
3.2需要的资料、工具和器材无特殊要求3.3职责3.3.1东航工程技术公司职能部门职责3.3.1.1维修管理部1)负责下发上海地区、浙江分公司和北京分公司执管飞机的维修计划并对下发的维修计划进行控制。
3.3.1.2生产保障部1)负责根据生产支援部的要求进行航材、工装设备等资源的准备和调配。
3.3.1.3质量管理部1)负责向局方提交上海地区《中国民用航空局重要修理及改装记录》复印件。
2)对航线维修工作和定期检修工作进行现场质量监督。
3)对维修工时、维修进程和停场时间出现重大偏差的质量调查。
3.3.2维修单位职责3.3.2.1上海地区/浙江维修部/北京维修部生产技术分部1)负责接收维修管理部下发的生产任务并进行生产准备后下发生产部门执行。
2)控制和掌握生产任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2版本:03-013)负责维修记录的上传。
3.3.2.2生产技术分部1)负责下发本单位执管飞机的维修计划并对下发的维修计划进行控制。
2)控制和掌握生产准备情况。
3)控制和掌握生产任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4)负责维修记录的上传。
3.3.2.3生产支援分部1)负责按照维修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的要求完成生产准备。
2)负责按照要求将工具设备、器材配送工作现场。
3.3.2.4质量管理分部1)负责向局方提交《中国民用航空局重要修理及改装记录》复印件。
(除上海地区维修单位)2)对航线维修工作和定期检修工作进行现场质量监督。
3)对维修工时、维修进程和停场时间出现重大偏差的质量调查。
3.3.2.5维修实施站1)负责接收维修管理部/生产技术分部下发的生产任务并进行现场准备后下发维修人员执行。
2)控制和掌握生产任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
3)负责维修记录的上传。
4.程序4.1航班与定检计划的下发维修管理部机型/机队计划/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4.1.1在定检和航班编排系统中进行一周内的航班编排并将三日内的航班计划导入到AOC系统中。
4.1.2负责根据航班计划和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每月和跨月飞机维修计划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3版本:03-01并发布。
维修管理部机型/机队计划人员/维修控制人员/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4.1.3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向各维修单位下发生产指令。
4.1.4在收到每月飞机维修计划后8小时内将各维修单位执行的定检计划录入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控制并向执行单位和配合工作单位下发生产指令,对维修过程实施跟踪控制。
4.1.5在收到维修计划的调整通知后8小时内核对并调整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内的定检控制项目。
4.1.6工作包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挂的时间规定如下:1)大修工作包至少提前3周。
2)C检工作包至少提前2周。
3)A检工作包至少提前1周。
4.2航班与定检计划的接收和生产准备维修管理部机型/机队计划人员/维修控制人员/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4.2.1按要求从定检和航班编排系统中接收次日航班计划并按照航班计划配发适用的例行航线维修工作单到维修实施部门。
4.2.2按要求从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接收生产指令,进行如下生产准备:1)打印《生产指令单》,加盖生产专用章;2)按指令时限要求下载打印工作包,指定维修实施部门;3)确认航材/工装准备到位后,附适用维修《工作单》发维修实施部门。
如定期检修还应附空白《维修放行证明》,重要修理/改装还应附空白的《中国民用航空局重要修理及改装记录》。
4.2.3在开工前负责向当地生产支援分部再次核对所有相关工具设备、器材并做好工作记录,如因航材/工装或其它原因无法按计划执行时,及时通知当地生产支援分部。
对于需要相关单位配合完成的工作或修理任务,飞机维修控制人员可以向相关生产部门签发《工作联系单》(FMUMOP04-003-003)。
4.2.4跟踪项目实施进展,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工装设备、航材、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4版本:03-01工卡问题。
如实施过程中出现导致单次维修计划或维修项目不能按期完成的,反馈信息给维修管理部协调更改计划或按相关规定办理延期执行申请。
维修实施站飞机维修人员4.2.5按要求从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接收次日航班计划并按照航班计划配发例行航线维修工作单。
4.2.6按要求从系统中接收生产指令,签发《生产指令单》,按指令时限要求下载打印工作包并附适用于本次维修工作的维修《工作单》。
如定期检修还应附空白的《维修放行证明》,重要修理/改装还应附空白的《中国民用航空局重要修理及改装记录》。
4.2.7根据生产任务确认航材/工装情况,若确认发现维修所需航材/工装没有完全到位,立即将情况报告生产指令签发单位。
生产支援分部飞机维修设施/设备保障人员/生产保障运行管理4.2.8按照生产技术分部的要求提供维修所需工具设备和器材进行二次准备,将准备情况反馈生产技术部并做好记录。
4.2.9根据生产技术分部的要求将维修所需工具设备和器材送至维修现场。
4.3维修实施与维修控制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4.3.1根据生产指令的要求安排人员实施维修。
各单位在进行生产作业时要合理排班,合理调配维修人力资源,防止因超时工作和疲劳作业发生人为差错。
对维修工作中的必检工序由具有检验资格的人员进行确认和签署,验证维修记录。
4.3.2当维修中发生影响生产计划的不正常情况,需及时向维修管理部PPC反映;在维修活动中如发现《工作单》有疑问时,则填写《工作单卡信息反馈单》直接反馈到维修管理部PPC;需要工作支援等涉及本单位内部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的情况时,及时向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报告。
维修实施站维修人员直接向生产指令签发单位报告。
维修管理部/生产技术分部飞机维修控制人员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5版本:03-014.3.3跟踪维修实施进度,对维修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提出的《维修工作单》疑问或工装、航材问题以及技术支援或跨维修单位协调的要求,应及时与维修管理部工作单编制人员、生产保障部协商并予以解决。
4.3.4定检/大修计划临时调整后,机型/机队计划人员应在1个工作日内负责计划更改通知,飞机维修控制人员接到计划更改通知后,应及时调整维修项目的计划安排并通报各相关部门。
4.3.5对定期检修工作单中因特殊原因(如工具设备、器材短缺)不能按时完成的维修项目,应在接到维修单位的保留工作项目申请后,立即办理审核和报批手续,确保在飞机签字放行前完成保留工作项目的申请批准手续,并按程序执行保留工作项目的控制、撤销工作。
4.3.6跟踪各维修工作实施单位计划执行进度,督促及时关闭系统内的维修项目。
维修管理部机型计划/维修控制人员4.3.7发生飞机AOG停场时,完成如下工作:1)应立即与MCC和停场站点联系,明确飞机AOG停场原因,按需调整航班计划,并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飞机停场信息。
2)督促相关部门完成生产准备,并组织、协调抢修,跟踪系统中抢修进展信息,帮助解决抢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此项工作必要时可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录入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控制和跟进,并通过及时签发各类生产(或准备)工作指令来组织抢修工作,对已明确的飞机故障,如需更换发动机、反推、尾喷等重要部件,在下发生产指令的同时应一并下发维修工作单卡。
维修管理部/生产技术分部飞机维修控制人员4.3.8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与相关站点联系,了解事件情况和后续抢修工作的需要,并立即组织、协调抢修工作。
4.3.9各单位在排除飞机重大或复杂故障时,项目主管应使每位维修人员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防止因工作重叠或责任不明导致工作项目的遗漏。
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6版本:03-01各维修单位/维修实施站飞机维修人员4.3.10按规范要求实施维修。
4.3.1当某项维修工作或定检维修工作没有完成需换班交下一组维修人员继续完成相应维修工作时,需建立相应的交接记录。
4.3.12按规范要求签署《维修生产指令单》、《附加工作指令单》、《非例行工作单》、《故障保留单》及系统上下载的工作单、卡,《维修生产指令单》上的“实际开工日期”和“实际完工日期”处,除填写日期外,还应填写具体的时间(小时/分),使生产技术分部人员可在系统上准确关闭项目和核实完成项目的实际工时。
4.3.13将完成签署后的航线维修例行工作单、生产指令单和定检工作单交生产技术分部。
生产技术分部维修控制人员4.3.14负责维修进度的监控,有影响生产计划完成的问题立即报告并且及时录入维修管理信息系统;4.3.15对于定期检修工作,当维修工时(包括例行工时/非例行工时的比例)、维修进程和停场时间出现重大偏差时(停场时间缩短或延长)应报告本维修单位质量管理分部和生产指令签发部门(维修管理部或生产技术分部)。
4.3.16每日回收完成的工作记录,维修控制人员应审核工作单、卡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录和签署,确认签署完整后在维修工作完成2小时内或飞机起飞前15分钟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录入和关闭。
4.3.17完成的各类维修工作记录按MOP03-020要求完成扫描上传,(AD类EO要求2日内完成扫描上传,其他维修工作项目5日内完成扫描上传。
对于定期检修工作完成后,应向维修单位质量管理分部至少提供如下记录:1)工作单卡(例行和非例行)及其汇总单;2)检查发现缺陷及其纠正措施记录;3)适航指令和服务通告执行记录;维修工作程序页次:4-3-7版本:03-014)部件更换记录;5)保留工作项目清单;6)维修放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