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2

合集下载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第1页共9页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板书)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演示:92页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二)、焦点和焦距第3页共9页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4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三、课堂练习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2.93页1、2、3、4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备注:板书设计:5.1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三、作图:三条光线1、凸透镜(1)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之透镜及其应用人教版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之透镜及其应用人教版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透镜及其应用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透镜成像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学生能够理解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内容逻辑关系
①透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重点知识点: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焦距
-板书设计: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透镜的焦距:焦点到透镜的距离
②透镜的成像规律
-重点知识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放大、缩小、正立、倒立
-学生能够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生能够运用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光学仪器等。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透镜成像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透镜成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案例研究法:教师将提供一些与透镜相关的实际案例,学生将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特点;(2)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包括焦距、焦点、焦平面等概念;(3)掌握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定律;(4)掌握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巩固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认识;(2)学会使用透镜公式计算光路;(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其认识透镜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特点;2. 透镜的光学性质,包括焦距、焦点、焦平面等概念;3. 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定律;4.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特点;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定律;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透镜公式计算光路;透镜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特点;2. 讲解与讨论:讲解透镜的光学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焦距、焦点、焦平面等概念;3. 案例分析:分析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4. 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透镜应用实验,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及特点的掌握情况;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焦距、焦点、焦平面等概念的理解程度;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小组设计透镜应用实验的创意和实施情况;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透镜光学性质和应用原理的理解。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2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2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重点目标2 3难点目标3二、自学指导1.学生自主学习资料P26实验探究有方法。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懂的小组讨论,不能解决共性问题老师统一点拨。

三、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学习资料P26实验探究有方法。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不懂的小组讨论,不能解决共性问题老师统一点拨。

四、重点点拨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

焦点以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像同向运动。

焦点以内,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物像同向运动。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中如何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有哪些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方法一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拿一张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到最小,最亮测出凸透镜到这个最小最亮光斑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②在光具座上一次放置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后,要调整它们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③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

④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交点处。

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能成实像,但由于物距较小,像距较大,光屏调不到像所在的位置。

⑤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有什么变化?仍可以成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了一些。

⑥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使烛焰的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有哪些调节办法?将光屏向上移动;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⑦实验时,相对于光具座的长度、凸透镜的焦距不宜过大,如果过大,可能使实验中某些步骤无法完成,为什么?焦距过大,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距很大,即使光屏移动到光具座的终端,可能也接收不到像。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如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3)掌握透镜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教材和课堂讲解,梳理透镜的相关知识点;(2)利用实验和实例,巩固透镜的光学性质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等;2. 透镜的光学性质: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和应用;2. 教学难点:透镜的光学性质计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复习教材和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梳理透镜的相关知识点;2. 利用实验和实例,巩固透镜的光学性质和应用;3. 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五、教学过程1. 第一环节: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如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等;(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各种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2. 第二环节:复习透镜的光学性质(15分钟)(1)讲解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概念;(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3)进行光学性质的计算练习。

3. 第三环节:复习透镜的应用(15分钟)(1)介绍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透镜应用实例;(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作用。

4. 第四环节:课堂讨论和问答(10分钟)(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2)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知识点。

5.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2)提醒学生注意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教案: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

2. 透镜的性质:焦距、焦点、放大率、缩小率。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透镜的分类和性质,理解透镜的应用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分类、透镜的性质、透镜的应用。

难点:透镜放大率和缩小率的计算,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透镜,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透镜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透镜的分类、性质和应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透镜的例题,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放大率和缩小率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透镜的分类及其性质。

2. 请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3. 请计算一个凸透镜的放大率和缩小率,并解释其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透镜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透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个别例题讲解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医学等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和详细补充说明。

一、透镜的分类和性质透镜的分类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考物理四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2

中考物理四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2

透镜及其应用学习内容课型:透镜及其应用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2、会处理简单光学问题,包括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重点:1、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2、会处理简单的透镜成像问题,包括凸透镜成实像、不成像的条件、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1.凸透镜、凹透镜的作图2.凸透镜的应用时间分配每节课的时间安排:导课 3 分、、交流20分、展示5分、小结 2 分、巩固 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考点: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及视力矫正考试方式:一个选择题(或实验题)一、知识整合1. 透镜的分类、三条特殊光线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3. 了解眼睛及近、远视眼的矫正二、中考题试做1.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琢壁透光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2.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中考命题导向知道本章在中考中的检测方法及题型预测自学指导活动一:知识整合的学生进行本章知识点的展示,并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合作交流展示纠错活动二:中考题试做活动三:示范题讨论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 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3题) (第4题)4.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5. 保温瓶中盛有半瓶温度为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冰块投入水中并盖上瓶塞,这时发生的现象是【 】A. 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B. 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也不变C. 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D. 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6. 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A. 向舞台喷射真正的烟雾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 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7. 在白色光源照射下的纸若呈现红色,则表示【 】A. 该纸吸收所有的色光B. 该纸除反射红光外,吸收其他的色光C.该纸不吸收所有的色光D. 该纸除吸收红光外,其他的色光均被反射 8.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cm 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屛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5cm 时,所成的像 、 、 三、合作讨论1. 《优化指导》P18示范题1、2、3 例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屏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教案: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第一章:透镜的基本概念1.1 透镜的定义1.2 透镜的分类1.3 透镜的主要参数1.4 透镜的光学性质第二章:凸透镜的光学性质2.1 凸透镜的光学特点2.2 凸透镜的焦距和焦平面2.3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关系2.4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第三章:凹透镜的光学性质3.1 凹透镜的光学特点3.2 凹透镜的焦距和焦平面3.3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关系3.4 凹透镜的放大倍数第四章:透镜的应用4.1 透镜在放大镜中的应用4.2 透镜在望远镜中的应用4.3 透镜在照相机中的应用4.4 透镜在投影仪中的应用第五章: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常见题型解析5.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5.2 透镜焦距的计算5.3 透镜放大倍数的计算5.4 透镜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第六章:透镜折射定律6.1 折射定律的定义6.2 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6.3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6.4 透镜的折射率第七章:透镜的光路计算7.1 透镜的光路图7.2 透镜的光路计算方法7.3 透镜的光路特殊现象7.4 透镜的光路应用题第八章:透镜成像规律8.1 透镜成像的原理8.2 透镜成像的数学表达式8.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4 凹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九章:透镜成像的应用9.1 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9.2 透镜成像在科技中的应用9.3 透镜成像在医疗中的应用9.4 透镜成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十章: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策略10.1 透镜重点知识的梳理10.2 透镜难点知识的突破10.3 透镜应用题的解题技巧10.4 透镜复习的注意事项第十一章:实验与透镜11.1 透镜实验的基本原理11.2 透镜实验的操作步骤11.3 透镜实验的结果分析11.4 透镜实验在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光学仪器与透镜12.1 光学仪器的基本组成12.2 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作用12.3 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12.4 光学仪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现代光学与透镜13.1 现代光学的基本概念13.2 透镜在现代光学技术中的应用13.3 透镜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13.4 透镜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第十四章: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综合练习14.1 练习题的设计原则14.2 练习题的类型与解答方法14.3 练习题的评分标准与分析14.4 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十五章: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总结15.1 复习过程的回顾与反思15.2 复习效果的评估与分析15.3 复习方法的改进与优化15.4 为学生提供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的备考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制成;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即f<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制成;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即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是___________的原理。

2、视力的矫正:眼的类型晶状体特征焦距会聚能力成像位置配戴眼镜及作用近视眼变变远视眼变变3、望远镜伽利略型:前凸透镜(焦距大)后凹透镜,视野小正立虚像。

开普勒型:前凸透镜(焦距大)后凸透镜,视野大倒立虚像。

4、显微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个_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称为________,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的称为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成放大的实像,__________成放大的虚像.二、典型例题:【例题1】照相机拍摄近的景物后,再来拍摄远景,则应调节调焦环,使()A.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近一些D. 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远一些【例题2】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例题3】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例题4】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B.15cmC.10cmD.5cm【例题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f= 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远视).【例题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4年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2024年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2024年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透镜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透镜的基础知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放大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尺子、照相机模型。

学具:每组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照相机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实践探究(1)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物距、像距、成像大小等信息。

(2)凹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通过凹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物距、像距、成像大小等信息。

4. 例题讲解讲解透镜成像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透镜成像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3. 凹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4. 透镜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1)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若蜡烛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会()。

答案:靠近透镜。

(2)蜡烛通过凹透镜在光屏上成像,若蜡烛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会()。

答案:远离透镜。

2. 家庭作业:利用身边的透镜,观察其成像特点,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2)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2)

透镜及其应用章节(课题)名称透镜及其应用(一)学时 1 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做适当引导教学难点.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典型题例分析讲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FF图9一、 复习过程 (1)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例题1:1、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2、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3、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4、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例2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总结梳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形成知识体系FFFF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例题3: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例4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三、课堂练习1、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1)(2)(3)2、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 镜.4、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能够准确做出光路图并能解释原理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能正确识记相关知识板书设计透镜及其应用教学反思图8。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精品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精品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透镜及其应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焦距和光学性质,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引出透镜的学习。

2. 知识讲解:(1)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2)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透镜的焦距和光学性质。

(4)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透镜成像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透镜成像的实践操作,观察成像特点,并解释原理。

5. 小组讨论:针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 透镜的焦距和光学性质4.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简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透镜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性。

2. 掌握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定义、分类和符号表示。

2. 透镜的特性:焦距、曲率、折射率等。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会聚、发散、折射等。

4. 透镜的应用: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5. 复习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回顾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透镜的不同应用场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以及透镜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透镜在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领域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透镜在科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性。

2. 思考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能源等。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和特性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透镜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供学生复习和参考。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实例图片。

3. 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展示透镜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教材第八章《光》的第三节“透镜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透镜的种类与成像原理,凸透镜的焦距与成像特性,凹透镜的成像特性,透镜的成像公式,以及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2. 学会运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透镜成像公式的运用。

重点: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幻灯片、光具座、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透镜的例子,如照相机、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1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3. 例题讲解(25分钟)讲解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2. 透镜成像公式。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求物体距离透镜20cm时的像距。

(2)简述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像距为20cm。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复习并巩固了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镜成像公式的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例子选择。

3.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

4. 随堂练习的设置与反馈。

5.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深度与拓展性。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种类、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焦距和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透镜的种类和成像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透镜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透镜、光具座、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透镜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成像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使用投影仪展示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例题讲解:(1)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2)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位置和性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透镜的种类3. 透镜的成像规律4. 透镜的焦距5.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2)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情况。

(3)计算某一凸透镜的焦距。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对透镜公式的运用仍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 透镜公式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解决3.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案例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2

教案2: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形状和特点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透镜的形状和特点,能够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了解透镜的应用,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直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放大镜观察硬币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的原理,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透镜的应用:介绍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透镜的应用,联系实际生活。

3.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的形状和特点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1. 凸透镜: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虚像2. 凹透镜: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实像三、透镜的应用1. 放大镜2. 显微镜3. 望远镜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2. 解释题:(1)为什么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了?(2)医生为什么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病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透镜的形状、特点和成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
章节(课题)名称透镜及其应用复习2学时1
总课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方法
(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做适当引导教学难

.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典型题例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











一、复习过程
例题1: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
例题2: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例3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例4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例题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例题6: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课堂练习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3、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
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
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
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5、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6、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A
.放大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D.显微镜
7、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
做的调整
能够准确做出光路图并能解释原理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
所做调整
能正确识记相关知识
板书设

透镜及其应用2
教学反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