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求知欲较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不断启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让他们能对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
这就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训练和引导。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模板(6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模板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在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女里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好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性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二手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机整合学习内容。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功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性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张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幸福”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甘石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获得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现实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只会,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性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断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2024新教材】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人教版新教材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夏去秋来,天地欣然,人亦欣然。
在时间的流逝中,不知不觉迎来了新的学期。
在这个学期里,我继续承担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依据学情确立素养导向学习目标,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相关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教学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1.本册课程包含了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五个主题,以期帮助学生顺利衔接幼儿园生活和学校生活;用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介绍生命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明白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意义,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环境,安全、健康地成长;结合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直接联系的交通法规、环境保护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规则和法律常识教育,使其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讲述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并继承和发扬他们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入学教育这一主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小爱护集体荣誉、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这一主题对于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从适应新角色、新生活,爱护自己的校园,乐于和老师、同学交往等方面达成“道德修养”目标;从体会成长的快乐,感知学习环境的变化,养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从能够做到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初步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 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材分析: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2024秋期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生特点1.好奇心强。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知识和新体验有着强烈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汉字时,他们会好奇每个字的形状和含义。
2.注意力难以持久。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像在课堂上,可能一只飞过的小鸟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3.形象思维为主。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地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事物。
比如,在学习数字时,通过数具体的物品会更容易掌握。
4.好动、活泼。
一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喜欢活动和游戏。
(二)学习能力1.识字量有限刚入学时,大部分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可能会表述不清或不完整。
(三)学习习惯1.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2.书写规范需要培养,握笔姿势、笔画顺序等书写方面的规范都需要逐步教导和纠正。
(四)家庭背景影响1.家庭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方式不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有的家庭会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有的家庭可能关注较少。
2.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这些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引导策略,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框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一年级上册教材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
教材整体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旨在引导儿童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一、二年级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00年——00年第一学期( 一、二年级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计
划
学 1. 一年级的学生刚跨入小学的学习生活,面对新环境,多数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
的焦虑、胆小害怕等,一年级学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还处于幼稚阶
段,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
异,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的精神
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
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第1页 共3页
情
和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态度。 2.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对小学的学习生
活基本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行为习惯和思想方式上有了一定的模式,此时是渗
透德育教育的最佳时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接纳自己并
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
必须形成的态度。我们面对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将要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
分 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在于真诚、诚信,希望通过《品德与
社会》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
一年级: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按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
2.二年级: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
分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按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的班级,我们在公共场
所,我们生活的地方。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3篇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3篇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1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教学内容涵盖了道德、法治、礼仪、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礼貌待人等方面。
2. 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3. 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方面。
4. 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预防意外伤害。
5. 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其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 每周安排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教学进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将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其发现不足和改进学习方法。
六、教师发展本课程将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将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料,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七、家庭与社区的参与本课程将积极邀请家长和社区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2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处,并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体验到自觉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
4.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措施是: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规则和法律。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
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全册教材总目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三、教材分析(包含重难点分析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人教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新课导入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
上学了,你们开心吗?板题:开开心心上学去3.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要向老师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认识。
“击鼓传花”——介绍自己。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了解小学生活活动一:上学啦,真高兴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第3页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五幅插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指名发言,师生交流)图一预设:你上学了,在家里你是怎样向妈妈告别?爸爸妈妈对你说了什么呢?新同学王晓的爸爸跟王晓说了什么呢?你知道那是意思吗?图二预设:在上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像图片上的小女孩一样呢?图三预设:上学的第一天在学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图四预设:来到学校,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老师带同学们观察书本中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的?图五预设:来到教室,见到老师同学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2.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3.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
)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学校以学习为主,我们现在上学了,是小学生了,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4.课件出示:《小猴上学》的故事:《小猴上学》叮铃铃,闹钟响了,今天是小猴子上学的第一天,小猴子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翻了个身。
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小猴子起床了,他匆匆忙忙的洗了脸,狼吞虎咽的吃了早点,蹦蹦跳跳的背上书包跟着妈妈上学去了。
走到十字路口,他们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可红灯亮了。
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适应和训练,绝大多数孩子适应了校园新生活,大部分基本养成了学习习惯,且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步明显,大部分孩子都具有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信任老师等的基本特点,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注意力集中时间仍是10分钟左右,很难做到一节课专心听讲,部分学生好习惯缺失。
三、教材分析(一)整体分析1.教育主题:养成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是在“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
这里的习惯,是一个整体的视角。
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的自我启航。
遵循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儿童与伙伴。
之所以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
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状态。
“共在”的观念,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
道德与法治备课组一年级下册工作计划
道德与法治备课组一年级下册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将着重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守护环境等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扎实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2. 制定具体的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计划,确保教学质量;3.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培养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守法乐律;4. 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从小树立守法、护法、用法的观念;5. 积极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风气。
三、工作内容1. 制定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2.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如举办班会、讲座、主题班会、竞赛等形式;3. 制定法治小课堂教学计划,确保每周至少一节法治教育课程;4. 设计生动有趣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注重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5. 利用场景和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方面的思考和探索;6. 指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如家庭作业监督、社区服务等;7. 定期组织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8.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家校共育,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四、工作计划1. 制定课程计划本学期制定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计划,包括每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材料准备等。
确保课程的有序进行和教学效果。
2. 研究课程内容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确保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
3. 开展主题活动每月组织一次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周”、“法治知识竞赛”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守法意识。
一年级上道法教师工作计划
一年级上道法教师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2. 培养学生自律和遵纪守法的习惯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守规矩的行为理念二、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a.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b. 学习尊重他人c. 学习守信用d. 学习团结互助2. 法治教育a. 认识国家法律b. 了解社会规章制度c. 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d. 学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教学方法1. 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法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2. 体验式教学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道法的重要性,培养其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亲子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道法教育,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1. 开学初,首先进行道德规范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校规校纪,形成规范意识。
2.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道法教育内容,如小故事、小游戏等,激发学生对道法的兴趣。
3. 定期开展道法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与道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道法知识的积极性。
4.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相关单位,增加学生的实地体验和知识积累。
5. 在寒暑假期间,开展道法教育夏令营,拓展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效果评估1. 每学期进行一次道法教育成效评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行为表现。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道法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道法学习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4. 整理学生的道法学习档案,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反馈。
以上是一年级上道法教师的工作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学生在道德法治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对于他们来讲,无意注意还是占优势,有趣的儿歌,新鲜的故事能吸引他们,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可持续的时间不长,外界稍有动静还是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
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全册教材总目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2024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班级环境分析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糊口动力特别强,活跃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惟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糊口、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1、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平安地糊口,愉快积极地糊口,负责任、有爱心地糊口,脱手动脑、有创意地糊口,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勾当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亲近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糊口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糊口方面学习、勾当、汲引,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糊口事务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涵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糊口画面。
2、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入在勾当主题中。
国度层面价值目标:强盛、民主、文明、协调。
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道、法治。
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路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业》、《红路灯在站岗》等;小我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教员,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糊口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度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理解:让学生理解并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了解简单的法治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直、诚实、友善的品质。
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守纪律、爱护环境等。
二、教学内容
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友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
法治常识:包括基本的法律常识,如交通规则、校园安全规定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角色扮演法:设计一些简单的道德和法治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感受道德规范和法治精神。
故事讲述法: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讲述一些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来深化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
由于学生人数较少,我们可以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每周安排一次道德与法治课,每次课时长为40分钟。
五、教学评价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评估他们对道德规范和法治精神的掌握情况。
作品展示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道德和法治教育。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如参与角色扮演、分享家庭故事等,共同营造良好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氛围。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1.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
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学礼无以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猫场小学第一学期一年级
上
册
道
德
与
法
治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猫场小学
2016年9月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1
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
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