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 第10课 梨园春秋
历史: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三)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第10课 梨园春秋
2023年8月18日,贵州傩戏傩文化馆在贵州省 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落成。该馆藏有上百面精致 旳地戏脸谱以及演地戏使用旳法器和道具等。贵 州省拥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汉族等民族旳 傩堂戏、彝族旳撮泰吉、汉族和布依族旳地戏等 丰富旳傩戏傩文化资源。图为几位头戴面具旳农
第10课 梨园春秋
第10课 梨园春秋
关汉卿
《窦娥冤》插图
第10课 梨园春秋
《窦娥冤》插图
连环画《窦娥冤》
第10课 梨园春秋
京剧《窦娥冤》剧照
越剧《窦娥冤》剧照
第10课 梨园春秋
电视剧《窦娥冤》海报
第10课 梨园春秋
戴敦邦《窦娥冤》(国画)
第10课 梨园春秋
白朴
白朴(1226—1306),元代戏曲作 家、词人,隩州(今山西河曲县附近) 人。白朴自幼聪慧,早年习诗赋,后精 于戏曲。白朴杂剧代表作有《梧桐雨》 《墙头立即》《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泉州南戏以古老乐种“南音”(或称弦管、南曲)旳清唱曲和“指套”为其音乐唱 腔,故亦有“泉腔”之称谓。
泉州南戏较早形成旳剧种有梨园戏与傀儡戏。明清之间,又有布袋戏、高甲戏、打 城戏等剧种相继崛起。这些剧种均以泉州方言演唱,以南音为主要声腔,均属“泉腔” 范围。
早在明代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广为流布之时,“泉腔”南音与梨园戏 剧种早已存在,并以其鲜明个性、独特风格挺立于戏曲舞台。
第10课 梨园春秋
南戏博物馆内收藏旳南戏行头
第10课 梨园春秋
南戏博物馆内收藏旳民国时期旳镜担
第10课 梨园春秋
南戏博物馆内收藏旳木偶头
返回
第10课 梨园春秋 元杂剧与昆曲
第10课 梨园春秋
河南偃师酒流沟北宋墓杂剧砖雕
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
越剧《窦娥冤》剧照 京剧《定军山》剧照
京剧《窦娥冤》剧照
京剧为何称为国粹?
因为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 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 的精华,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做、念、唱、打于一 体的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 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 缩影。它被传播到国外后,很快就被各国所认可 和瞩目。中国京剧在音乐、唱腔、表演、伴奏、 化妆等方面的独一无二性和它的普及性,使它理 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的国粹。
源头: 傩——傩仪——傩戏
梨 园 春 秋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产生的原因: 市民娱乐兴起
南戏
南戏的特点: 贴近百姓,揭露黑暗 兴盛 原因 特点: 京剧: 徽班进京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 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多种表演形式,戏曲的成熟 融合吸收 京剧(国粹) 徽调
杂剧
列表归纳南戏和元杂剧的兴起的背景、剧种特点及其影响
剧种 兴起 时间 南戏 两宋 之际 兴起 地点 浙江 温州 以及 福建 泉州 一带 北方 兴起的背景 剧种特点 成就
。
工商业发达 城市经济繁 荣,民间表 演技艺十分 兴盛。 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壮 大,知识分 子地位低下 统治者喜爱
体制较自由,剧 我国戏剧开 本结构可长可短, 始形成。 各个角色都可以 唱,有接唱、同 唱、多人合唱等 多种形式。 将诗词、歌唱、 对白、音乐、舞 蹈等多种表演形 式结合在一起; 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角色配合。
①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社会地 位低下。 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为什么说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元杂剧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 一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共44张ppt)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
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 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 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 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南人” (中国南方人) 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 社会的底 层,使他们有 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 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 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 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 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 文学艺术水平。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匠 八、娼 九、儒 十、丐
二、戏曲的发展——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戏曲成熟 (1)背景: ①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文人地位低下(八娼 九儒十丐),仕途碰壁的文人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 。 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2)特点及成就: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 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3)影响: ①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②其中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的手法,形成了 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元杂剧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 愚枉做天!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妇 关 汉 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被诬 卿 为“药死公公”而斩首示 《 众的故事,它反映了昏官 窦 的贪赃枉法,当时社会的 娥 冤 不公正性。 》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件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兴盛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2)王实甫《西厢记》 3、流行区域——北方地区 4、特点 1)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
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用虚拟动作表意和时空自由转换更替
3代戏曲的源头 — 傩戏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三星堆铜人面具:方正脸,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 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
第10课 梨园春秋
贵州傩面具
第10课 梨园春秋
2004年8月18日,贵州傩戏傩文化馆在贵州 省落成。该馆藏有上百面精致的地戏脸谱以及演 地戏使用的法器和道具等。图为几位头戴面具的 农民演员在演地戏。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第10课 梨园春秋
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
第10课 梨园春秋
元杂剧:王实甫《西厢记》
第10课 梨园春秋
电影《西厢记》海报(1927年)
第10课 梨园春秋
《同光十三绝》: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 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 (《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 周瑜);时小福(《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 胜奎(《战北原》诸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 (《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四郎探母》杨延辉)。
第10课 梨园春秋 梳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历史线索
高中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doc
高中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材分析:《梨园春秋》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最后一课。
本课既是本单元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一个总结。
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教材共分三目: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以及“国粹”京剧,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戏剧这种艺术,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戏剧这种相对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戏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及多媒体的直观优势,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网络信息、观看影视剧作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思考,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等剧种发展的历程及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唤醒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如何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六)教学方式竞赛式、探究式、讨论式,讲解和观看戏剧短片等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及教学媒体的运用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设置3个环节:昨天——回顾梨园,侧重于课本知识的吸收;今天——关注梨园,主要是知识的拓展并与现实的结合、由此引入第三个环节即明天——展望梨园,思索中国戏曲的出路。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0课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第10课梨园春秋一、戏曲的起源1.原始时代: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傩〞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3.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称 "梨园〞 .4.宋代:出现了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 .两宋之际 ,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 "南戏〞 ,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兴起:元朝时在北方兴起 .(2)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融入一炉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3)代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2.昆曲(1)由来:因兴起于江南昆山而得名 .(2)鼎盛:明中叶到清中期 .(3)特点: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 .(4)影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 "百戏之祖〞 .三、 "国粹〞京剧1.背景(1)明清时期 ,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 ,各地艺人荟萃一堂 .(2)乾隆年间 ,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徽班吸取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 ,经过不断融合和吸收 ,形成了新的剧种 - -京剧 .3.特点(1)角色: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用多种乐器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在 "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 ,亮相和定型那么给人以雕塑的美感 .4.影响: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顶峰 ,被誉称为 "国粹〞 ,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轻巧识记] 中国戏剧的产生、开展[易错提醒]元曲并不是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 ,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 ,包括歌唱、对白、舞蹈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 ,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名师点拨] 经济与戏曲的关系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开展 ,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 .宋元城市经济的开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古代戏曲进入黄金时代 ,出现了元杂剧 .明清时期 ,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 ,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 ,京剧得以产生并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剧种 .1.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唐代宫廷中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梨园〞;两宋之际 ,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 ,称 "南戏〞 .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明中后期 ,昆曲开展成全国性剧种 ,并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誉为 "百戏之祖〞 .3.清乾隆年间 ,徽班进京后 ,经过不断融合吸收 ,形成新的剧种 - -京剧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被誉为 "国粹〞 .京剧[材料一]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 ,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 ,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 ,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四大行当 .- -?京剧行当?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 ,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1)材料中京剧表演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从材料中的关键词 "依照不同类型人物〞、 "划分〞、 "四大行当〞和对联内容总结其特点 .[提示] 适应剧情和表演的需要 ,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表演带有虚拟化 .[材料二] 请看关于戏曲的对联:对联一劝忠劝孝 ,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 ,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 ,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 ,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抬起头来 ,看几个仁人义士 ,或全忠、或全孝 ,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 ,想那些贼寇奸臣 ,谁报迟、谁报速 ,归家说与子孙 .(2)京剧的表演内容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从 "冷暖人情〞、 "观古观今〞、 "兴亡世道〞中看表现内容;从 "劝忠劝孝〞、 "五伦天性〞、 "忠〞、 "孝〞等看价值观念 .[提示] 京剧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 .主要演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 ,抒发群众的情感;表达传统的价值观 .京剧的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3)表演艺术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 ,多采用虚拟性动作 ,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 .(5)表达社会主流价值观 ,有社会批判意识 ,强调教化功能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开展的因素1.宗教因素: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 ,后来在国|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也采用类似的形式 .2.(政|治)因素:戏曲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与(政|治)密切相关 .比方元代杂剧就是由于元朝统治者轻视知识分子 ,致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而出现的 .3.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 ,南戏、元杂剧开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开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4.文化因素(1)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 ,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 ,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 ,还是表演者 ,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 ,戏曲艺术才开展成熟 .(2)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 .南戏吸收了宋词曲词和唐宋乐曲成分;元杂剧也唱诗词 ,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题组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开展1. "三五步走遍天下 ,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 ,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以下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解析:选C 题干两句诗句表达了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的特点 ,故C项正确 .2.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 ,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现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 "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顶峰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解析:选B "百戏之祖〞是昆曲 ,不是京剧 ,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 "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现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可知 ,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 ,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表达了京剧的形成过程 ,并没有反映其地位 ,故C项错误;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故D项错误 .3.京剧脸谱繁多 ,蔚为大观 .?说唱脸谱?中的这段歌词写道: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白脸〞表达的是(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刚直果敢D.凶猛骁勇解析:选B 红脸表达的是忠勇正义 ,故A项错误;白脸表达的是奸诈狡猾 ,故B项正确;蓝脸表达的是刚直果敢 ,故C项错误;黄脸表达的是凶猛骁勇 ,故D项错误 .题组二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宋以后是戏曲开展时期 ,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 ,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 ,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说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解析:选D 戏剧为统治者效劳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 ,故A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 ,故C项错误;戏曲是市民文化开展的表现 ,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 ,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标准、内化的功能 ,统治者神化关羽 ,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故D项正确 .5. "豆棚茅舍 ,邻里聚谈 ,父诫其子 ,兄勉其弟 ,多举______上之言词事实 ,以为资料 ,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 ) A.汉赋B.唐诗C.宋词D.戏曲解析:选D 汉赋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 ,与材料中的民间生活场景不符 ,故A项错误;唐诗虽然风格众多 ,但主要属于文人作品 ,与材料主体环境不符 ,故B项错误;宋词虽然相对于唐诗而言 ,其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 ,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但是它的创作依然有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它的具体内容和语言仍然达不到 "邻里聚谈〞、 "以为资料〞的通俗和普及程度 ,故C项错误; "豆棚茅舍〞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材料中的 "诫〞、 "勉〞突出了社会教化功能 ,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文化形式无疑是戏曲 ,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32分)1.?永顺县志?载: "永俗酬神 ,必延辰郡师巫唱演 .至|晚 ,敲锣击鼓 ,人各纸面一 .〞其中处最|可能是( )A.傩戏B.南戏C.杂剧D.昆曲解析:选A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中 "酬神〞、 "巫唱〞可判断最|有可能是傩戏 .2.?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欣赏元宵灯会 ,但见: "楼台上下火照火 ,车马往来人看人 .〞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 ,其名称是( )A.坊市B.勾栏C.舞坛D.瓦舍解析:选D 宋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 ,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产生 .3.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说明我国戏曲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B.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C.商业开展与市民阶层壮大D.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解析:选C 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 ,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 .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后人评价曰: "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解析:选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 ,像白话文一样 ,A项最|符合题意 .5. 读右图 ,根据所学判断 ,在地区③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A.皮影戏 B.南戏C.杂剧D.京剧解析:选C 皮影戏始于战国 ,兴于汉朝 ,盛于宋代 ,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不符合题意 ,故A项错误;南戏产生于两宋时期浙江温州一带 ,符合地区④ ,故B项错误;杂剧产生于元代北方 ,且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与地区③相符 ,故C项正确;京剧产生于清朝北京地区 ,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6.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 ,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 ,违者杖一百 ,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表达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根底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方干预明初杂剧演出 ,在这样的限制之下 ,明初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 ,只能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 ,这表达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效劳 ,故B项正确 .7.清乾隆年间 ,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相继到京城献艺 ,徽戏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 ,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不属于徽戏吸取的地方戏的是( ) A.秦腔B.昆曲C.汉调D.黄梅戏解析:选D 徽班兼容并蓄 ,融会贯穿 ,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 .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群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B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 ,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装造型艺术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戏剧本身就是艺术 ,是经过加工的 ,不能看做历史的如实反映 ,所以A、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脸谱等各个方面 ,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 ,执著探索 ,大胆革新创造 ,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标准化的程式 ,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 ,又用法严谨 ,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 ,在于虚实结合 ,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已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精致细腻 ,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 ,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 ,而以 "武戏文唱〞见佳 ,所有这些成就 ,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 ,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材料二清初 ,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 .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 ,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 ,以?滚楼?剧名动京师 ,京腔大为减色 ,竟 "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 ,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 ,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 ,通称皮簧戏 .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 ,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 ,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 ,于是形成徽、汉合流 ,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 ,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 .(8分)(2)依据材料二说说京剧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 .(5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艺术在我国戏剧史中的地位 .(5分)解析:第(1)(2)问可从材料中概括 .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①虚实结合 ,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以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②表演精致细腻 ,处处入戏 .③唱腔悠扬委婉 ,声情并茂 .④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 ,而以 "武戏文唱〞见佳 .(2)昆腔 ,京腔 ,湖北汉调 ,西皮调 .(3)京剧被誉为 "国粹〞 ,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第10课--梨园春秋
韵,亮相和定型给人以雕塑旳美感
⑥主要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⑦经过兼容并蓄、融会贯穿、不断融合形成 ⑧程式化、大众化、民族性、世界化
• 取其精髓,弃其糟粕
• 批判、继承、发展
• 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要不 断向外学习
戏曲发展历程
起源 ——从傩到梨园 形成 ——宋代南戏 成熟 ——元杂剧 发展 ——明清昆曲 新高峰——“国粹”京剧
京剧美在何处?
• 配乐美, • 唱腔美, • 动作美, • 服装美, • 布景美, • 化装美, • 唱词美……
京剧旳艺术手段
京剧旳演奏器乐 京胡
单皮鼓
月 琴
大锣
弦子 小锣
①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旳化 装都有一定旳谱式。
②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旳老式 ③艺术手段上综合利用唱、念、做、打等 ④演奏器乐上用锣鼓、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
京剧旳表演艺术
人物化装旳写意──戏曲脸谱
舞台 行动 旳写 意
── 有话 则长 无话 则短
人物衣饰旳写意──长袖善舞
说唱脸谱部分歌词
• 蓝脸旳窦尔敦 盗御马 • 红脸旳关公 战长沙 • 黄脸旳典韦 白脸旳曹操 • 黑脸旳张飞 叫喳喳…… • 紫色旳天王 托宝塔 • 绿色旳魔鬼 斗夜叉 • 金色旳猴王 银色旳妖怪 • 灰色旳精灵 笑哈哈……
1、背景: ①元代数年不行科举,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将一腔
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 ②黑暗统治,人民旳悲惨遭遇
2、特点: ①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有完整旳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②形成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旳特殊老式
第10课 梨园春秋(正)
◆ 原因:
⑴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 ⑶ 市民阶层壮大; ⑷ 出现专门娱乐场所; ⑸ 民间艺人的努力。
三、成熟—元杂剧与昆曲
(1)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特点:
① 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② 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缩影、浓缩。
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
四、繁盛—“国粹”京剧
京剧发展史
乾隆嘉庆,蕴育期; 道光咸丰,形成期; 同治光绪,成熟期; 民国时期,鼎盛期。
代表:同光十三绝 代表:梅兰芳
◆ 京剧的魅力
忠勇侠义, 正面角色。
脸谱的色彩
阴险奸诈; 刚愎自用。
直爽刚毅, 勇 猛、智慧。
◆ 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 是元杂剧的奠基者,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其代表作。
王实甫 著名的杂剧作家, 《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三、成熟—元杂剧与昆曲
(1)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元杂剧繁荣和衰落的原因:
☆ 繁荣的原因:
① 吸取前代戏曲精华。 ② 元朝政府注意保护艺术。 ③ 元代科举长期停止,读书人没有出路,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和 戏曲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人们对京剧 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① 认为京剧难以反映现实,主张让它自然消亡; ② 认为京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③ 认为对京剧应倍加珍惜,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2011·福建文综·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 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 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公开课优质教案】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
【公开课优质教案】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戏剧艺术”,重点探讨中国戏曲发展历程、表演特点以及梨园文化内涵。
具体包括戏曲五大行当、四大流派,以及京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理解并掌握:1. 中国戏曲基本发展历程和表演艺术特点;2. 梨园文化形成及其在中国戏曲中地位;3. 培养学生对传统戏剧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戏曲流派表演特色及其背后文化意义。
重点是使学生能够辨别戏曲行当,并欣赏梨园艺术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戏曲表演视频资料、板书工具。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相关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经典京剧《梨园春》选段,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艺术魅力,从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介绍五大行当和四大流派,结合教材插图,让学生对戏曲艺术有直观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地方戏曲,介绍其特点,并派代表进行简单表演。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教材中例题,讲解梨园文化历史背景及其在京剧中体现。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简答题,要求学生描述两种不同行当特点,并进行即时反馈。
6. 深入探讨(10分钟)讨论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以及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梨园春秋2. 板书提纲:戏曲发展简史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四大流派: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梨园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京剧与越剧主要区别。
以“我心中梨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分享你对戏曲艺术认识和感受。
2. 答案要点:京剧与越剧区别:表演风格、唱腔特点、服饰化妆等。
短文要求:内容真实,表达流畅,能够体现学生对戏曲文化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学生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教案-word
梨园春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说明其艺术成就,理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戏剧文化盛衰的关系。
通过材料阅读和观察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及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分析戏曲发展原因及其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渗透学习掌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B、通过启发学生分析戏曲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思考未来发展之路,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元杂剧、京剧的形成【教学难点】戏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原始的“傩戏”,经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发展历程,走向繁荣、辉煌。
本课分三目:(1)戏曲的起源:介绍戏曲的萌芽——傩的出现及唐宋戏曲发展状况(2)元杂剧和昆曲:介绍元明戏曲的主要形式(3)国粹“京剧”:介绍京剧产生及主要代表成就【学情分析】1、由于语文课里已有的戏曲知识和学生对我们广东粤剧及湛江的雷剧都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对戏曲并不陌生,但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而不喜欢戏曲而又对戏曲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教学中必要的图片资料比不可少,直观性不言而喻,这样也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及人文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对戏曲产生、发展背景不清,故教师应根据经济史、政治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突破。
【教学方法】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喜欢。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适当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1张)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 巫术仪式——“傩”(nuó) 。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 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 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 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 平衡与和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 春秋》优质课件(31张
)
2020/9/21
戏曲为什么又称为梨园?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 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 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 艺人,成为我国历史上 ,第一座集音乐、舞蹈 、戏曲的综合性“艺术 学院”。后来就与戏曲 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 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 词。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请问: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 在浙江的温州以 及福建的泉州、 福州一带,所以 叫南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思考:南戏形成的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
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市民阶层壮大; ⑶出现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⑷民间艺人的努力。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2.中国戏曲之母----昆曲
(1)概况: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时期 兴起于江南昆山
(2)特点:
文词华美、载歌载舞
(3)代表作: 汤显祖的《牡丹亭》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元杂剧和昆曲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 一位戏曲学家说:“杂剧在元代出现并且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3张)
宋代 南戏
3、产生背:
(1)政治经济重心南移; (2)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 (3)市民阶层壮大; (4)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
勾栏百戏说唱
顶竿
傀儡戏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 本《张协状元》是一出 婚变悲剧。写书生张协 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 发之妻。后其妻被一高 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 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 后,夫妻和好。这出戏 反映出当时“富易交, 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 春秋》优质课件(33张
)
2020/9/21
中国戏曲的种类及发源的地方
晋剧、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汉剧、 京剧 山西、河南、浙江、广东、安徽、 湖北 、北京
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 也。”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 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3、京剧的艺术特色 (1)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 大行当。
“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 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净”:亦叫花脸。 “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 很大区别。
“曲圣”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誉为“元曲第一家”、“东 方的莎士比亚”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 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创作杂剧 60余种,保留至今共约18种。
关汉卿
《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王实甫与《西厢记》
吸收了昆 曲、秦腔 等戏曲剧 种优点和 特长而成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2
一、戏曲的起源: 二、戏曲的形成: 三、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 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
成熟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三十三分。
元代杂剧
王实甫《西厢记》
元杂剧是把音乐、歌 舞、表演、道白融一炉而 形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其基本形态是四折一楔。 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 “幕”;楔,指使剧本结构 更加完整、紧凑的短小开 场或过场戏。元杂剧题材 广泛,结构严谨,剧情合 理,悬念强烈,更适于舞
关汉卿、白朴、 马致远、郑光祖。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三十三分。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3、代表: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4把乐、诗等特词多点、种:歌表唱演、 形舞 式蹈 相、 结对 合白 ,、 有音 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三十三分。
内容概述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京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三十三分。
一、戏曲的起源:
“戏曲者,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 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 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综合性艺
术。
在早期人类生活中,什么活动中包括上述表演艺术因素呢?
傩
其中蕴含着戏曲的萌芽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三十三分。
一、戏曲的起源:
傩:其中蕴含着戏曲的萌芽 周秦到汉唐祭祀中傩仪唐代:出现“梨Fra bibliotek〞、歌舞戏 。
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
生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 。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 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 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 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 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 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含蓄蕴藉,红娘的锋利 俏皮,都写得活灵活现。红娘这个晶莹亮丽的形 象,在后世成了热心撮合男女恋爱婚姻者的共名。
惊叹”百戏之祖”—曾经的“国剧”昆曲 昆曲的兴盛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 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 剧种,是名副其实的 “国剧”清初,昆曲 的名称产生了。从明 天启初到清康熙末, 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 期 ,昆曲是当时的 “国剧”。
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 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 母型角色。另有“正旦”之称, 端庄、严肃、知书达理,在旦行 里占据重要位置。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 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 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 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 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 老年妇女。
净
亦叫花脸。净角指脸 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 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
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 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 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 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 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
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 “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 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 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 生);武丑,专演跌、打、翻、 扑等武技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 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 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 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 的愿望与要求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3、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 C、元杂剧的出现 B、南戏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4、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 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 D、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6、徽班进京时在位 的皇帝是: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7、徽班进京的直接原因是:
A、谋求艺术发展 C、庆祝康熙寿辰 B、满足皇室文化娱乐需要 D、与昆曲进行竞争
8、京剧产生的原因有:
a 统治者大力提倡
b 汉、徽合流,并逐渐京字京 韵
c 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bcd B、bc C、abc D、acd
内容概述: 一、戏曲的源头——傩戏
二、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三、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四、戏曲的繁盛——京剧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1、萌芽——傩
2、发展——
春秋战国——宫廷宴乐、杂技百戏
唐代——专门场所-----梨园
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南戏
1.产生背景
1)经济重心南移; 2)商品经济活跃,城 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兴 起; 3)出现集市和专门娱 乐场所瓦舍。பைடு நூலகம்
分为十级。
四、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昆曲
1、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 地区:江南昆山 2、代表作:汤显祖 《牡丹亭》 3、特点:文词、发音…… 载歌载舞、婉转优雅
4、地位:明中后期 发展为全国性剧种 “百戏之祖”
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来源 2、条件(1)(2)(3)(4) 3、形成: 开端:乾隆 形成:道光年间形成新剧种——京剧。 第一个繁盛期:同治、光绪年间 4、特点: 唱念做打、生旦净丑、虚拟性、写意性 5、地位: “国粹”
中《 的清 说明 话上 场河 面图 》
勾栏百戏说唱
2.流行时间、区域
顶竿
3、特点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 一、官 ①元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繁荣和市民阶层的 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个等级。 二、吏 壮大 四个等级的划分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 三、僧 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 ②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作业布置: 1、理解记忆、 整理体系。 2、完成第10课 《非常学案》。
中国京剧:自强更需创新!
古老的京剧正在走进21世纪,但京剧是否还能拥抱 时代,与时代一起跳动,的确不是一件乐观的事。 有京剧表演艺术家认为,京剧面对着“现代背景”, 几百年以后的今人演古人,当然要有现代内涵,要 有现代的立足点。“只有激活传统,京剧做到既有 血有肉又好看好听,还能撞击心灵,孕育当代中国 人的精气神,京剧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京剧是民族文化精髓,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虽然现在我们面临时代快速的变迁,速食文化的充 斥,但只要我们能像梅兰芳等大师一样坚定自己的 艺术理想、文化选择,中国文化放眼国际指日可待。
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艺术特征——综合性
唱
念
做
打
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 脸谱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大傩之舞 ——中国古代戏剧起源 二、■南戏 ——中国古代戏剧形成 三、■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四、■京剧 ——中国古代戏剧的鼎盛
原因:重文、文人阶层的壮大;
(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A、傩
C、傩戏
B、傩仪
D、傩剧
2、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 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 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 中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 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 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 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 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 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 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 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 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四、道 蒙古人 五、医 2、代表: 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 六、工 色目人(中亚) 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 王实普《西厢记》 七、匠 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 3、特点: 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 “汉人” (中国北方人) 八、娼 ①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 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 式相结合; 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 “南人” (中国南方人) 九、儒 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十、丐
复习提问: 1、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汉武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董仲 舒新儒学的内容有哪些? 3、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 展的影响。
第11课
平阴一中
高二历史组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 引导学生透过戏曲发展演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 的轨迹,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影音资料、历史图片、知识结构图等直观 形象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难点】戏剧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举例说明世俗化趋势在绘画、文 学、戏剧领域的表现?原因?
表现: (1)绘画:民间风情画(宋代、明清)
(2)文学: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戏剧:宋代南戏、元杂剧、京剧 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2、列举宋代思想文化繁盛的表现、原因?
表现:(1)思想:理学兴起 (2)书法:宋四家 绘画:文人画、民间风情画 文学:宋词 戏剧: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