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LCR测量仪说明

合集下载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一、引言LCR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对LCR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的详细指导。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使用LCR测量仪器进行电感、电容和电阻测量的操作人员。

二、背景LCR测量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电容和电阻等电学参数的仪器。

它通过施加交流电源信号,并测量样品的响应来确定其电学特性。

正确的使用和操作LCR 测量仪器对于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三、安全事项1. 在使用LCR测量仪器之前,请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所有安全说明和警告标识。

2. 在连接或断开测试样品时,务必确保电源已关闭,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3. 在进行高电压测量时,务必采取适当的绝缘措施,避免触电风险。

4. 请勿在潮湿或易燃环境中使用LCR测量仪器,以避免电击或火灾的危险。

四、LCR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1. 打开电源并进行初始化:按下电源按钮,等待仪器进行自检,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2. 连接测试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夹具或探针,并将其连接到仪器的测试端口。

3. 设置测量参数:使用仪器面板上的菜单按钮或旋钮,设置所需的测量频率、信号幅度和测量模式等参数。

4. 开始测量:按下“开始”按钮,仪器将开始施加信号并测量样品的响应。

5. 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五、常见问题和故障排除1. 测量结果异常:如果测量结果与预期不符,请检查测试样品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杂散电容或电感等干扰因素。

2. 仪器无法开机:请检查电源连接是否良好,电源是否正常,以及仪器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3. 仪器显示错误信息:如果仪器显示错误信息,请参考用户手册或联系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六、维护和保养1. 定期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定期对LCR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

2. 清洁和保护:定期清洁仪器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的积累。

在不使用时,请将仪器存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以避免损坏。

LCR测试仪操作标准书

LCR测试仪操作标准书

审核:
制定:段威
元斗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SUPERGEM Electronics (DongGuan)Co., Ltd
仪器、仪表操作标准手册
仪器名称 制定部门 制定日期
LCR 测试仪 LCR-816 研发部 2006 年 6 月 13 日
仪器编号 版 页 本 次
暂无
A 3/2
核准:
审核:
元斗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SUPERGEM Electronics (DongGuan)Co., Ltd
仪器、仪表操作标准手册
仪器名称 制定部门 制定日期
LCR 测试仪 LCR-816 研发部 2006 年 6 月 13 日
仪器编号 版 页 本 次
暂无
A 1/2
LCR-800 測試儀使用說明
接通電源,打開 LCR 測試儀開關,測試儀進入自檢狀態,預熱 5 分鍾。根據 檢測的元件來選澤不同的功能: 一 測試電阻部分 通過調節儀器的 MODE 按鈕,將顯示屏膜切換如下圖所示再調節 MUNU 按鈕,接 著按 SETTING 鍵 ,來調節 VOLT 電壓。輸入右邊鍵盤於所測元件相對應的電壓(一 般情況下電壓為 1 V),按 ENTRE 鍵確認。最後通過選擇左邊的 EXIT 鍵退出。 選擇右邊數字鍵盤 FREQ 鍵(參看圖 4) 輸入於所測元件相對應的頻率(一般情況下 , 頻率 為 1KHZ ),按 ENTE R確 認。 用 LCR 測試儀所帶的測試接線夾分別接在電阻的兩只引腳上,按右 邊數字鍵盤 START 鍵開始測試。屏幕上所顯示的數字就為測試的結果。 二 測試電容部分 2.1 通過調節儀器 的 MODE 按 鈕,將顯示屏 膜切換如右 圖所示再調 節 MUNU 按 鈕,接著按 SETTING 鍵,來調節 VOLT 電 壓。輸入右邊鍵盤於所測元件相對應的電壓,按 ENTRE 鍵確認。最後通 過選擇左邊的 EXIT 鍵退出。

LCR仪的操作规程

LCR仪的操作规程

LCR 仪的操作规程 第 1 页*共 2 页
文件编号:E-WI-07-006 版本: 1.0
1.结构简介
如下图所示为目前公司使用的数显式LCR 义。

数显示LCR 仪 2. 操作步骤
2.1读数及量程
2.1.1数显LCR 仪可直接由数字显示屏读出量测值;在测量中应注意参考误差值。

2.1.2数显LCR 仪按自身标示范围使用,不得超出其量程范围进行测量。

2.2测量前校零
每次开启电源机器会自动清零,如在称量过程中则按一次面板上的零点校正纽(ZERO),则
机器自动清零。

2.3电阻测量
2.3.1先开启LCR 仪的电源开关,在功能纽中按标识有LCR 的按键再观察LCR 仪量程指示位的 电源开关 测试值显示屏 测试表笔
功能和状态选择纽
L C R 量程指示
L C 的Q
值显示屏
LCR仪的操作规程第 2 页*共 2页
文件编号:E-WI-07-006 版本: 1.0
编制:审核:年月日。

lcr测试仪使用指导书

lcr测试仪使用指导书

LCR测试仪使用指导书简介LCR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的仪器。

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测试和分析被测元件的特性。

本使用指导书将详细介绍LCR测试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功能特点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该设备。

目录1.操作步骤–连接设备–设置参数–测试元件2.功能特点–自动识别元件类型–多种测量模式–数据存储和导出功能3.故障排除方法–无法连接设备–测试结果异常1. 操作步骤1.1 连接设备首先,将LCR测试仪与待测元件正确连接。

通常,LCR测试仪提供了多个连接端口,分别对应于电感、电容和电阻的测量。

根据被测元件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连接端口,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1.2 设置参数在连接设备后,需要设置相应的参数来进行测量。

LCR测试仪通常具有多个可调节的参数,如测试频率、信号幅度、测量范围等。

根据被测元件的特性和要求,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1.3 测试元件设置参数完成后,即可开始测试元件。

按下测试按钮或相应的操作键,LCR测试仪将发送信号并测量被测元件的特性。

待测元件的电感、电容和电阻值将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2. 功能特点2.1 自动识别元件类型LCR测试仪具有自动识别被测元件类型的功能。

它可以根据连接端口和信号响应自动判断被测元件是电感、电容还是电阻,并相应地进行适配和设置。

这一功能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并提高了测试效率。

2.2 多种测量模式LCR测试仪通常支持多种不同的测量模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常见的测量模式包括串联模式、并联模式、自动模式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测量,并获取相应的结果。

2.3 数据存储和导出功能LCR测试仪还具有数据存储和导出功能,可以将测量结果保存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

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和管理已保存的数据,并通过USB接口或其他方式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3. 故障排除方法3.1 无法连接设备如果LCR测试仪无法连接到被测元件,首先确保连接端口和线缆正常工作。

LCR-821 使用手册

LCR-821 使用手册

目录1.LCR-821高精密LCR测试仪特性: (1)2. LCR-821 介绍 (2)3. 使用前之注意事项 (2)3-1.操作环境 (2)3-2. 仪器的安装和操作 (3)4. 面板之功能介绍 (3)5. 仪器操作 (5)5-1. 归零 (5)5-2. 功能选择 (7)5-3. 设定条件 (13)6. 校正 (24)7. 规格 (30)8. 讯息代码 (37)9. 简易保养与维护 (37)9-1. 清洁 (37)9-2. 电池更换 (38)9-3. 故障修理 ................................................................................. 381.LCR-821高精密LCR测试仪特性:测试频率:12Hz ~ 200kHz,0.1% 高量测准确度100 组设定条件记忆储存、呼出功能R/Q, C/D, C/R, L/Q, Z/θ, L/R 测试模式绝对值, 差异值(Δ), 差异百分比(Δ%)显示240 x 128 大型LCD 显示幕测试条件及测试结果同时显示在萤幕上内建RS-232C 介面(含LCR-Viewer 控制软体)规格测试频率12Hz ~ 200kHz (504 steps)基本准确度0.1%测试电压5mV ~ 1.275V (5mV/step)直流位准外部2V内部0~35V显示范围串/并联等效阻抗R 0.00001Ω~ 99999kΩ电容 C 0.00001pF ~ 99999µF电感L 0.00001mH ~ 99999H品质因素Q 0.0001 ~ 9999散逸因素 D 0.0001 ~ 9999阻抗|Z| 0.00001Ω~ 99999kΩ相位(Degree)θ-180.00°~ 180.00°量测模式 R/Q, C/D, C/R, L/Q, Z/θ, L/R等效电路具串联与并联两种方式可供选择记忆体 100组平均测试值 1~255次测试工具LCR-06A2. LCR-821 介绍LC-821的电阻电感电容测试器是可靠性高、多用途且容易操作的精密测试仪器。

lcr测试仪使用方法图解

lcr测试仪使用方法图解

lcr 测试仪使用方法图解
lcr 测试仪使用方法图解
1、准备好LCR 测试仪,白色按钮是开关
2、一般常用的按钮是ZLCR 可以变换主测功能,然后就是DQe 可以变换辅助测量功能
3、将外设连接头准备好
4、按图上的方式连接好电脑和lcr
5、这是测试仪屏幕上会显示测量数据
6、开始测量就可以了
LCR 测试仪如何才能校正误差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LCR 测试仪具有若干校正功能。

校正值根据频率和阻抗的量程不同会有所不同,所以进行全范围的校正要花费很多时间。

这里,对零点校正和负荷校正进行解说。

零点校正:当LCR 测试仪的零点漂移对于测量值不能忽略时,就需要进行零点校正。

因为零点漂移会随着电缆和电极的物理配置不同而变化,所以进行开路和闭路的零点校正时,必须与连接零部件时的电缆布线、电极间隔等相同。

负荷校正:除了测量夹具等不同所引起的零点漂移以外,如果还有不能够忽略的测量误差,那幺可以进行负荷校正,以提高测量精确度。

即使对于没有负荷校正功能的LCR 测试仪,也能够对各个阻抗量程和频率求取校正系数,自己进行校正。

为了进行负荷校正,首先需要准备好标准器具或者已知准确值的零部件。

在进行了零点校正之后,再测量已知准确值的标准阻抗Zstd,如果得到的测量值为Zms,那幺就按照以下公式来求出校正系数。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LCR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L)、电阻(R)和电容(C)参数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中。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LCR测试仪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LCR测试仪的基本操作1.打开设备:按下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完成。

在设备上面板或液晶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相关提示信息。

2.连接被测件:使用测试夹或探针依次将被测件的引线连接至测试仪上相应的测试接口(L、R、C)。

3.设置测量参数:根据被测件的特性,在设备面板上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频率范围、电压等参数。

4.开始测量:按下“开始”或“测量”按钮,测试仪将自动对被测件进行测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结果。

5.记录结果:观察显示屏上的测量结果,并记录相应的数值和单位。

三、LCR测试仪的注意事项1.保持环境稳定:在进行测量时,应确保测试环境稳定,避免外部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正确接线:被测件的引线应正确连接至测试仪的测试接口,避免引线接错或接触不良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3.防止共模干扰:当测试仪与其他设备共用电源或地线时,要注意防止共模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注意雷电静电:雷电和静电可能对测试仪造成损坏,因此在雷雨和静电较为严重的环境下,应避免使用测试仪。

5.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LCR测试仪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测量结果异常:若测量结果异常(如偏差较大),首先检查被测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引线是否接触良好。

若问题仍存在,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测量模式或调整测量参数。

2.设备无法开机:若测试仪无法正常开机,首先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电池是否充电,然后尝试按下复位键或者重新插拔电源。

3.频率选择错误:在测量电感和电容时,要选择适当的频率范围。

频率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请查阅设备说明书或相关资料,确定适合被测件的频率范围。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一、引言LCR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LCR作业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对LCR进行检测、维护和修理的操作人员。

在进行LCR作业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设备概述LCR(电感、电容和电阻)是一种用于测试电感、电容和电阻的仪器。

它可以测量电感的电感值、电容的电容值以及电阻的电阻值。

LCR仪器通常由主机、测试夹具、连接线和电源等组成。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LCR仪器处于关闭状态,插头已拔出。

b. 检查主机、测试夹具、连接线和电源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c. 将主机连接到电源,并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d. 将测试夹具连接到主机,并确保连接牢固。

2. 连接被测物件a. 将被测物件正确连接到测试夹具上。

注意正确连接电极,确保电极与被测物件的接触良好。

b. 确保被测物件无损坏或污染,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打开LCR仪器a. 插入电源插头,并确保插头连接牢固。

b. 按下主机上的电源开关,打开LCR仪器。

c. 等待LCR仪器完成自检过程,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4. 设置测量参数a. 在LCR仪器的显示屏上,选择所需的测量参数,如测试频率、量程和测量模式等。

b. 根据被测物件的特性,调整LCR仪器的测量参数,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5. 进行测量a. 按下LCR仪器上的测量按钮,开始进行测量。

b. 等待LCR仪器完成测量过程,并在显示屏上查看测量结果。

c.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被测物件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关闭LCR仪器a. 在完成测量后,按下LCR仪器上的电源开关,关闭LCR仪器。

b. 拔出电源插头,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LCR仪器之前,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使用LCR 仪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仪器和被测物件的清洁,避免污染和损坏。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一、概述LCR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关于LCR(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的详细指导。

本指导书包括LCR测试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等内容,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LCR测试仪,提高工作效率和测试准确性。

二、基本原理1. LCR测试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感、电容和电阻的参数来判断被测物体的性质和质量。

2. 电感是指导体中储存磁场能量的能力,单位为亨利(H)。

3. 电容是指导体中储存电场能量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4.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能力,单位为欧姆(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LCR测试仪已连接到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确保被测物体已连接到LCR测试仪的测试端口,且连接稳固。

2. 设置测试参数a.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电感、电容或电阻)。

b. 设置测试频率,根据被测物体的频率响应特性和测试要求进行调整。

c. 设置测试范围,根据被测物体的预期参数范围进行选择。

3. 开始测试a.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LCR测试仪将开始对被测物体进行测试。

b. 在测试过程中,观察LCR测试仪显示屏上的参数数值,并记录下测试结果。

4. 分析结果a.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被测物体的性质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b.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LCR测试仪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LCR测试仪的操作手册。

2. 在进行测试之前,确保被测物体与LCR测试仪的连接稳固可靠,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3. 在设置测试参数时,应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测试需求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测试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4. 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5. 在测试完成后,及时断开被测物体与LCR测试仪的连接,并将LCR测试仪恢复到待机状态。

高精度LCR测量仪说明

高精度LCR测量仪说明

高精度LCR测量仪V1.0说明一、概述:很多电子制作需要知道元件的参数。

由于元件没有标称技术参数。

比如,需要知道谐振器件、检波器件、天线、耳机、变压器等器件的电抗特性。

其中,高频参数可以使用Q表解决问题,而低频参数Q表难以测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LCR测量仪能够胜任。

²设计目标:1、能够准确测量电抗器的L、C、R,精度优于0.5%,如果进行人工逐档校准,精度优于0.3%2、取材容易,电路简洁,易于制作,成本应适当控制。

使之具有更强的业余DIY价值及研究价值,并通过设计、DIY学习到LCR电桥的相关细节、原理。

²本LCR表的基本特性AD转换器的字数:约1000字,采用了过采样技术,有效分辨力约为2000字测量方法:准桥式测定,测量原理类似于比例法测电阻。

主要测量范围:1欧至0.5兆欧,精度0.5%(理论),阻抗实测比对,均未超过0.3% 有效测量范围:2毫欧至10兆欧,最小分辨力1毫欧串联残余误差:2毫欧,低阻测量时此误差不可忽略并联残余误差:50M欧,高阻测量时此误差不可忽略Q值误差:±0.003(Q<0.5),Q/300(Q>2,相对误差,简易算法),其它按0.5%左右估算D值误差:±0.003(D<0.5),D/300(D>2,相对误差,简易算法),其它按0.5%左右估算注意:Q = 1/D测试信号幅度:峰值200mV(100Hz),180mV(1kHz),140mV(7.8kHz)电感:0.02uH分辨力,测量范围0.1uH至500H,超出500H未测试(因为我没有更大的电感器)。

电容:分辨力与夹具有关。

夹具好的话,分辨0.1pF或0.05pF,不屏蔽只能分辨到0.2pF,甚至只有1pF。

上限测量,没有测试,只测过10000uF电容,手上没有更大的电容。

实测误差,比上述精度指标好许多。

本表基准源:分别为4个基准电阻,一个时间基准。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

LCR作业指导书一、引言LCR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L、C、R三种电性能测试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使用LCR测试仪器进行电性能测试的操作人员。

二、测试仪器概述LCR测试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等电性能参数的仪器。

它通过对待测电路施加交流电压或电流,测量电路的相应电压和电流,从而得出电性能参数。

三、测试准备1. 确保测试仪器的外观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 确保待测电路符合测试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连接和调整。

3. 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干扰和噪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四、测试步骤1. 打开LCR测试仪器,进行预热和自检。

2. 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测试频率、测试信号幅值等。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参数。

3. 连接待测电路和测试仪器,确保连接可靠且符合测试要求。

4. 开始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测试,取平均值或选择最佳值作为最终结果。

5. 完成测试后,关闭LCR测试仪器,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LCR测试仪器时,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电击和其他伤害。

2. 在测试前,应仔细阅读待测电路的规格书和相关资料,了解测试要求和限制。

3.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误差和偏差的影响。

4. 在测试中,应注意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修正。

5. 在测试结束后,应及时保存测试数据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使用。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测试结果不稳定或波动较大:可能是由于测试环境的干扰或待测电路的问题。

可以尝试更换测试环境或检查待测电路的连接和调整。

2. 测试结果与规格书不符:可能是由于测试参数设置错误或测试仪器故障。

可以仔细检查测试参数和测试仪器的设置,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修。

3. 测试仪器无法正常启动或显示异常: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仪器损坏。

LCR电桥自动测试仪测量操作规范

LCR电桥自动测试仪测量操作规范

LCR电桥自动测试仪测量操作规范LCR电桥自动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的仪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测试任务。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数据的可靠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LCR电桥自动测试仪测量操作规范的一些建议:1.仔细阅读使用手册:在使用LCR电桥自动测试仪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使用手册中的说明和操作步骤。

熟悉仪器的功能和特点,了解每个按键和设置的含义。

2.准备测试样品:选择合适的测试样品,并将其放置在测试台上。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尘灰,以避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连接测试夹具:将测试夹具正确连接到LCR电桥自动测试仪的测试端口上,确保连接紧固,接触良好。

避免插拔测试夹具时造成短路或断路,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4.设定测试参数:根据测试需求,设定合适的测试参数,例如测试频率、测试范围、显示单位等。

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如串联或并联测试。

5.零点校准: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零点校准以消除仪器自身的误差。

按照使用手册的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

6.进行测试:将样品置于测试夹具中,确保样品与夹具接触良好。

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单次测试或多次重复测试。

在进行测试时,保持测试仪器周围的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7.记录测试结果:在每次测试结束后,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包括电感、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单位和误差范围等。

可以使用电脑或纸笔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异常值和趋势,判断样品的特性和性能。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制定相关措施和计划。

9.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和检查LCR电桥自动测试仪的外部和内部部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遵循使用手册中的维护和保养要求,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LCR电桥自动测试仪的测量操作规范包括熟悉仪器使用手册、准备样品、连接测试夹具、设定测试参数、进行零点校准、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数据分析、维护保养和注意安全等。

LCR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LCR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目录一、目得………………………………………………………………………………………………、3二、使用范围…………………………………………………………………………………………、3 三、LC R功能面板介绍………………………………………………………………………………、3 四、LCR 测试电阻类元器件得具体操作……………………………………………………………、3五、L CR 测试电容类元器件得具体操作……………………………………………………………、3六、LC R测试电感类元器件得具体操作……………………………………………………………、4七、注意事项LCR 测试仪操作指导书一、目得:规范我司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要求,提高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我司产品得合格率;二、范围:适用于来料与生产退料重新送检得电阻、电容、电感; 三、LCR 功能面板介绍3、1测试探头:用于测试被测元器件3、2量程设置:用于设置测量范围,一般选用自动3、3复位键:用于测试前消除设备自身误差3、4触发方式:由于测量实际就是在设备本身加外围电路四、LC R测试电阻类元器件得具体操作4、1、 将LCR 电源插头插到A C220V电源上,将电源(P OWER)打开, 选择“FUN CTION ”(功能)面板下“R ”键,“R ”指示灯点亮4、2短接LCR 得测试探头,按下“MAU/Re se t”整机复位。

(由于我公司LCR 复位功能不能用,在测试阻值较小得电阻时,电阻得实际值=LCR 测试显示值-LCR 探头短接显示值;)LCR 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LCR 电源开关 被测元件参数值量程设置电压级别设置 频率设置 触发方式设置 功能面板电路模式面板复位键 测试探头4、3选择LCR触发方式,在“TRIG”面板下选择“INT”(外部输入方式),此时“INT”指示灯亮4、4选择“RANGE”(量程)面板下,按下“AUTO”(自动模式)键,“AUTO"指示灯亮4、5选择“CIRCUIT"(电路模式),按下“AUTO"键,“AUTO"指示灯亮4、6将“FREQ"(频率)面板下“1KHZ”键按下,“1KHZ”指示灯亮4、7将“LEVEL"(电压级别)面板下选择“1V",“1V”指示灯亮4、8完成以上设置后,对电阻进行检验;将LCR上两个探头分别夹在电阻得两个PIN上,然后记录下显示得数值,4、9 测试完毕后,关闭“POWER”按钮,把下电源线五、用LCR测试电容类元器件得具体操作5、1、将LCR电源插头插到AC220V电源上,将电源(POWER)打开,选择“FUNCTION”(功能)面板下“C”键,“C”指示灯点亮,5、2短接LCR得测试探头,按下“MAU/Reset”整机复位。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第一篇:LCR测试仪作业指导书(上)欢迎使用LCR测试仪,本指导书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LCR测试仪进行测量和分析。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步:仪器准备与连接1. 将LCR测试仪放置在稳定的平面上,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

2. 使用所提供的电源线将LCR测试仪连接到电源插座。

3. 轻轻插入测试夹具的测试插头,确保插头与测试仪的连接牢固。

第二步:仪器设置1. 按下电源开关,打开LCR测试仪。

2. 使用仪器上的导航键选择所需的测试模式。

根据您的需求,可以选择电感、电容或电阻测试模式。

3. 可以使用导航键和设置按钮来调整仪器的测试参数,如测试频率、测试电压等。

根据被测试元件的特性,进行合适的参数调整。

第三步:样品准备与连接1. 确保待测试样品已断电,并且与任何外部电源完全隔离。

2. 使用适当的工具将待测试的元件连接到测试夹具的测试插座。

确保连接牢固且无干扰。

第四步:开始测试1. 按下测试按钮,LCR测试仪将开始对待测试的元件进行测量。

2. 请您耐心等待,直到仪器完成测试过程。

期间,请确保测试夹具及测试线路无干扰或松动。

3. 测试结果将在仪器屏幕上显示。

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保存结果或进行其他操作。

第五步:结果分析与记录1. 根据测试结果,您可以分析待测试元件的电感、电容、电阻等特性参数。

2. 您可以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3. 在进行下一次测量之前,请确保仪器和样品的状态与前一次测量相同。

第六步:清理与关机1. 测量完成后,将待测试样品从测试夹具中拆除,断开与LCR测试仪的连接。

2. 关闭LCR测试仪,按下电源开关,待仪器完全关闭后,拔出电源线。

3. 清理测试夹具,将LCR测试仪放置在干净的存放位置。

请注意:在使用LCR测试仪进行测量时,请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操作要求进行。

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请及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咨询。

Agilent E4980A精密LCR测量仪用户指南第八版说明书

Agilent E4980A精密LCR测量仪用户指南第八版说明书

Agilent E4980A Precision LCR MeterUser’s GuideEighth EditionFIRMWARE REVISIONSThis manual applies directly to instruments that have the firmware revision A.02.11.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firmware revisions, see Appendix A.Manufacturing No. E4980-90080June 2010 1981Notices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This document contains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that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photocopied, reproduced, or translated to another language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Agilent Technologies.Microsoft®, MS-DOS®, Windows®, Visual C++®, Visual Basic®, VBA®, and Excel®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UNIX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in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licensedexclusively through X/Open Company Limited.Portions ©Copyright 199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6, 2008, 2010 Agilent TechnologiesManual Printing HistoryThe manual’s printing date and manufacturing number indicate its current edition. The printing date changes when a new edition is printed (minor corrections and updates that are incorporated at reprint do not cause the date to change). The manufacturing number changes when extensive technical changes are incorporated.March 2006 First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00)July 2006 Second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10)November 2006 Third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20)May 2007 Fourth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30)July 2007 Fifth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50)October 2007 Sixth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60)June 2008 Seventh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70)June 2010 Eighth Edition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80)The latest manuals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following site./find/e4980a/2Safety SummaryThe following general safety precautions must be observed during all phases of operation,service, and repair of this instrument. 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precautions or withspecific WARNINGS elsewhere in this manual may impair th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theequipment. Such noncompliance would also violate safety standards of design,manufacture, and intended use of the instrument. Agilent Technologies assumes no liabilityfor the customer’s failure to comply with these precautions.NOTE The E4980A complies with INSTALLATION CATEGORY II as well as POLLUTION DEGREE 2 in IEC61010-1. The E4980A is an INDOOR USE product.NOTE The LEDs in the E4980A are Class 1 in accordance with IEC60825-1,CLASS 1 LED PRODUCT•Ground the InstrumentTo avoid electric shock, the instrument chassis and cabinet must be grounded with thesupplied 3-pole power cable’s grounding prong.•DO NOT Operate in an Explosive AtmosphereDo not operate the instrument in the presence of inflammable gasses or fumes.Operation of any electrical instrument in such an environment clearly constitutes asafety hazard.•Keep Away from Live CircuitsOperators must not remove instrument covers. Component replacement and internaladjustments must be made by qualified maintenance personnel only. Do not replacecomponents with the power cable connect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dangerousvoltage levels may remain even after the power cable has been disconnected. To avoidinjuries, always disconnect the power and discharge circuits before touching them.•DO NOT Service or Adjust the Instrument AloneDo not attempt internal service or adjustment unless another person, capable ofrendering first aid and resuscitation, is present.•DO NOT Substitute Parts or Modify the InstrumentTo avoid the danger of introducing additional hazards, do not install substitute parts orperform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s to the instrument. Return the instrument to anAgilent Technologies Sales and Service Office for service and repair to ensure thatsafety features are maintained in operational condition.•Dangerous Procedure WarningsWarnings in this manual, such as the example below, precede potentially dangerousprocedures. Instructions contained in the warnings must be followed.WARNING Dangerous voltage levels, capable of causing death, are present in this instrument.Use extreme caution when handling, testing, and adjusting this instrument.34Safety SymbolsGeneral definitions of safety symbols used on the instrument or in manuals are listedbelow.Instruction Manual symbol: the product is marked with this symbol when it is necessary forthe user to refer to the instrument manual.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On (Supply).Off (Supply).In-position of push-button switch.Out-position of push-button switch.A chassis terminal; a connection to the instrument’s chassis, which includes all exposedmetal structure.Stand-by.WARNING This warning sign denotes a hazard. It calls attention to a procedure, practice, or condition that, if not correctly performed or adhered to, could result in injury or death to personnel.CAUTION This Caution sign denotes a hazard. It calls attention to a procedure, practice, or condition that, if not correctly performed or adhered to, could result in damage to or destruction of part or all of the instrument.NOTE This Note sign denot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It calls attention to a procedure, practice, or condition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user to understand.CertificationAgilent Technologies certifies that this product met its published specifications at the timeof shipment from the factory. Agilent Technologies further certifies that its calibrationmeasurements are traceable to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Technology, to the extent allowed by the Institution’s calibration facility or by thecalibration facilitie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members.WarrantyThis Agilent Technologies instrument product is warranted against defects in material andworkmanship for a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individual warranty periods of itscomponent products. Instruments are warranted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During thewarranty period, Agilent Technologies will, at its option, either repair or replace productsthat prove to be defective.For warranty service or repair, this product must be returned to a service facility designatedby Agilent Technologies. The buyer shall prepay shipping charges to Agilent Technologies,and Agilent Technologies shall pay shipping charges to return the product to the Buyer.However, the Buyer shall pay all shipping charges, duties, and taxes for products returnedto Agilent Technologies from another country.Agilent Technologies warrants that its software and firmware designated by AgilentTechnologies for use with an instrument will execute its programming instruction whenproperly installed on that instrument. Agilent Technologies does not warrant that theope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or software, or firmware, will be uninterrupted or error free.Limitation of WarrantyThe foregoing warranty shall not apply to defects resulting from improper or inadequatemaintenance by the Buyer, Buyer-supplied software or interfacing, unauthorizedmodification or misuse, operation outside the environment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duct,or improper site preparation or maintenance.IMPORTANT No other warranty is expressed or implied. Agilent Technologies specifically disclaims the implied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and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Exclusive RemediesThe remedies provided herein are the Buyer’s sole and exclusive remedies. AgilentTechnologi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irect, indirect, special, incidental, orconsequential damages, whether based on contract, tort, or any other legal theory.5AssistanceProduct maintenance agreements and other customer assistance agreements are availablefor Agilent Technologies products.For any assistance, contact your nearest Agilent Technologies Sales and Service Office.Addresses are provided at the back of this manual.Typeface ConventionsSample (bold)Boldface type is used for emphasis.Sample (Italic)Italic type is used for emphasis and manual title.[Sample] key Indicates a hardkey (key on the front panel orexternal keyboard) labeled “Sample.” “key” maybe omitted.Sample menu/button/box Indicates a menu/button/box on the screen labeled“Sample” that can be selected/executed byclicking “menu,” “button,” or “box,” may beomitted.Sample 1 - Sample 2 - Sample 3Indicates a sequential operation of Sample 1,Sample 2, and Sample 3 (menu, button, or box).“-” may be omitted.Documentation MapThe following manuals are available for the Agilent E4980A.•User’s Guide (Manufacturing Number E4980-900x0, attached to Option ABA,English)This manual describes most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E4980A. It provides adetailed operation procedure for each function (from the function overview to systemsettings), measurement examples, options, accessories, specifications, GPIBcommands, function lists by softkeys, and error messages.NOTE The number position shown by “x” in the manufacturing number above indicates theedition number.6Sample ProgramsThe customer shall have the personal, nontransferable rights to use, copy, or modify SAMPLE PROGRAMS in this manual for the Customer’s internal operations. The customer shall use the SAMPLE PROGRAMS solely and exclusively for their own purpose and shall not license, lease, market, or distribute the SAMPLE PROGRAMS or modifications of any part thereof.Agilent Technologi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the quality, performance, or behavior of the SAMPLE PROGRAMS. Agilent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disclaims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SAMPLE PROGRAMS shall be uninterrupted or error free. The SAMPLE PROGRAMS are provided AS IS.AGILENT TECHNOLOGIES DISCLAIMS IMPLIED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AND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Agilent Technologi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infringement of any patent, trademark, copyright, or other proprietary rights by the SAMPLE PROGRAMS or their use. Agilent Technologies does not warrant that the SAMPLE PROGRAMS are free from infringements of such rights of third parties. However, Agilent Technologies will not knowingly infringe or deliver software that infringes the patent, trademark, copyright, or other proprietary right of a third party.78Contents 1.Unpacking and PreparationChecking the Ship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Preparations before U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Verifying the Power Suppl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Setting up the Fu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Verifying and Connecting the Power Ca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How to Remove the Hand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Caution when Using the Hand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Operating Environ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Ensuring Adequate Free Space around the LCR meter for Immediate Disconnection of the Power Cable in Case of Emergenc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Starting the E4980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Turning the Power ON and OF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Disconnecting from the Supply Sour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2.OverviewProduct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Front Panel: Names and Functions of Par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1. Power swit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2. LC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3. Soft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4. Menu 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5. Cursor 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6. Entry 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7. LED indica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8. Preset k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9. Trigger k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0. DC Bias k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1. DC Source k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2. UNKNOWN termin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3. Front USB po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14. Ground termin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15. DC Source termin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Rear Panel: Names and Functions of Par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1. GPIB Interface Connec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2. Interface Connec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3. USB (USBTMC) Interface Po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4. LAN Po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5. External Trigger Input Connec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6. Serial Number Pla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7. Power Cable Receptacle (to LI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8. F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Screen Area: Names and Functions of Par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1. Display Page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2. Comment Line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3. Softkey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9Contents4. Measurement Data/Conditions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5. Input Line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6. System Message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7. Status Display Ar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Basic Ope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How to Use Cursor 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How to Use Skip Ke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3.Display FormatMEAS DISPLAY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Measurement Fun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Impedance ran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Test Frequenc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Test Signal Leve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DC Bia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Measurement Time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Display Setting for Measurement Resul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Displaying Errors instead of Measurement Resul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Monitor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 BIN NO. DISPLAY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Comparator Function ON/OF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 BIN COUNT DISPLAY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Counter Fun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LIST SWEEP DISPLAY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Sweep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DISPLAY BLANK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4.Configuring Measurement Conditions (Display and Function Related Settings)Initializing the Instru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 MEAS SETUP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Comment li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Trigger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DC Bias Current Isol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Averaging Fac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Trigger Delay Tim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Step Delay Tim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 DC Bias V oltage Moni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DC Bias Current Moni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DCR Ran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DCI Ran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 DC Sour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Automatic Bias Polarity Contr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Deviation Measure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CORRECTION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To set the correct function to on or of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6 The correction functions of the E4980A are operated as follow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Open Corre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10Short Corre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Correction Based on User-Specified Frequency Poi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rrection Based on All Frequency Points and Correction Based on SpecifiedFrequency Poi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7 Reading/Writing Correction Da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9 Measurement Functions for the Standar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0 Selecting Single/Multiple Correction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 Selecting the Cable Leng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2 LIMIT TABLE SETUP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3 Parameter Swap Featu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4 Comparator Limit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6 Tolerance Mode Nominal Valu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8 Turning On/Off the Comparato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9 Turning On/Off the Auxiliary B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0 Beep Featu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2 Lower and Upper Limi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3 LIST SWEEP SETUP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6 Sweep M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7 List Sweep Paramet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8 Sweep Points and Limit Mod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 Sweep Parameter Auto-comple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2 5.System ConfigurationsSYSTEM INFO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6 Bias Current Interfa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7 Handler Interfa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8 Scanner Interfa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Monitor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SYSTEM CONFIG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 Turning On/Off the Beep Featu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1 Changing the Beep To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Changing the Beep To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3 Configuring the Time Zo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4 Configuring the System Da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5 Configuring the GPIB Addr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7 Configuring the LAN IP addr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8 SELF TEST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Choosing a Test I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2 SERVICE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3 Monitor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4 Saving the System Information into External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4 6.Save/RecallOverview of Save/Recall Functional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6 Save Methods and Their U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6 Folder/File Structure on USB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6 USB Memory No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7 Saving/Recalling Instrument Configuration Sta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8。

LCR电桥测试仪操作指引

LCR电桥测试仪操作指引

LCR电桥测试仪操作指引1.仪器准备(1)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远离干扰源。

(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仪器要求,接通电源并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

(3)启动仪器并等待仪器初始化完成。

2.连接被测件(1)根据被测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测量夹具,确保夹具与被测件接触良好。

(2)将夹具的接线引出口与仪器的测试引脚相连,确保连接稳固。

(3)检查连接是否正确,没有接错引脚。

3.设置测量参数(1)使用仪器面板上的菜单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2)根据被测件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例如电感、电容或电阻。

(3)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额定值范围和测量精度。

(4)确认设置并返回测量界面。

4.进行测量(1)通过仪器面板上的选项或软键盘输入被测件的基本参数,例如电感的感值、电容的容值等。

(2)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进行测量。

(3)等待测量完成,并注意仪器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数值显示。

5.记录测量结果(1)在测量完成后,记录仪器显示的测量数值。

(2)如果需要,可以按下仪器面板上的保存按钮将测量结果保存到仪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

(3)根据需要打印测量结果或导出到计算机进行后续处理。

6.断开连接(1)测量完成后,断开夹具与被测件的连接。

(2)断开夹具与仪器测试引脚的连接。

(3)断开仪器的电源,并将测试引脚与夹具收好,以便下次使用。

7.仪器维护(1)定期清洁仪器外壳和面板,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避免仪器受到强磁场或高温环境的影响。

LCR电桥测试仪操作指引的上述步骤可帮助用户正确且有效地使用LCR电桥测试仪进行测量,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用户在操作测试仪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试和设置,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同时,用户还应注意对仪器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高精度LCR测量仪 (2)

高精度LCR测量仪 (2)

DIY数字电桥使用说明硬件版本V3.0 软件版本V5.3 DIY LCR数字电桥测量范围:电感200mH - 2000H 最小分辨率 0.01mH 电容200pF - 200mF 最小分辨率 0.01pF 电阻2000mΩ - 20MΩ最小分辨率 0.1mΩ副参显示范围:Q : 0.000 - 999.0D : 0.000 - 9.999θ: -179.0 - +179.0相对测量:-99.9%~+99.9%功能特性:⑴主显1999.9计数,副显999.9计数⑵测量频率:100HZ/1KHZ/7.8KHZ⑶测量电压:0.2Vrms⑷输出阻抗:40Ω⑸基本精度:0.3%⑹ LCR自动识别/手动测量⑺开路/短路校准补偿主参显示:Cp: 电容并联模式Cs: 电容串联模式Lp: 电感并联模式Ls: 电感串联模式Rp: 电阻并联模式Rs: 电阻串联模式副参显示:Q: 品质因素D: 损耗因素θ: 相位角Rp: 等效并联电阻ESR: 等效串联电阻Xp: 等效并联电抗Xs: 等效串联电抗操作指南:1、自动测量当仪器开机后,默认状态为自动识别模式(AUTO),默认测量频率为1KHz。

在自动模式下仪器自动识别被测物阻抗特性,自动选择L、C或R的主参数极其合适的串并联模式。

自动测量模式时,串并联方式依据被测物阻抗大小而定,阻抗较高时(>10KΩ)选择并联方式,阻抗较低时(<10KΩ)选择串联方式。

2、L/C/R 模式测量参数1)主参数选择,在开机状态下默认AUTO,按下“模式(X)”键参数依次被选中为“AUTO → AUTO-C → AUTO-L → AUTO-R → AUTO”2)副参数选择,测量模式下按“数值(R)”键切换副参“Q、D、θ、ESR(Xs)”注1:串联模式为“ESR”,并联模式为“RP”, Xs/Xp仅在主参数R(电阻)时被激活。

注2:副参数选择功能仅仅存在于1602屏的版本。

2004屏可以显示所有副参,无需切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精度LCR测量仪V1.0说明一、概述:很多电子制作需要知道元件的参数。

由于元件没有标称技术参数。

比如,需要知道谐振器件、检波器件、天线、耳机、变压器等器件的电抗特性。

其中,高频参数可以使用Q表解决问题,而低频参数Q表难以测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LCR测量仪能够胜任。

²设计目标:1、能够准确测量电抗器的L、C、R,精度优于0.5%,如果进行人工逐档校准,精度优于0.3%2、取材容易,电路简洁,易于制作,成本应适当控制。

使之具有更强的业余DIY价值及研究价值,并通过设计、DIY学习到LCR电桥的相关细节、原理。

²本LCR表的基本特性AD转换器的字数:约1000字,采用了过采样技术,有效分辨力约为2000字测量方法:准桥式测定,测量原理类似于比例法测电阻。

主要测量范围:1欧至0.5兆欧,精度0.5%(理论),阻抗实测比对,均未超过0.3% 有效测量范围:2毫欧至10兆欧,最小分辨力1毫欧串联残余误差:2毫欧,低阻测量时此误差不可忽略并联残余误差:50M欧,高阻测量时此误差不可忽略Q值误差:±0.003(Q<0.5),Q/300(Q>2,相对误差,简易算法),其它按0.5%左右估算D值误差:±0.003(D<0.5),D/300(D>2,相对误差,简易算法),其它按0.5%左右估算注意:Q = 1/D测试信号幅度:峰值200mV(100Hz),180mV(1kHz),140mV(7.8kHz)电感:0.02uH分辨力,测量范围0.1uH至500H,超出500H未测试(因为我没有更大的电感器)。

电容:分辨力与夹具有关。

夹具好的话,分辨0.1pF或0.05pF,不屏蔽只能分辨到0.2pF,甚至只有1pF。

上限测量,没有测试,只测过10000uF电容,手上没有更大的电容。

实测误差,比上述精度指标好许多。

本表基准源:分别为4个基准电阻,一个时间基准。

电阻基准就是电桥的4个下臂电阻,要求精度达到0.1%,对1%精度的金属膜电阻筛选即可。

时间基准用32MHz石英晶振得到,精度可以满足电桥要求的。

如果电阻达不到要求,可以使用软件校准。

频率精度:实际频率为99.18Hz、999.45Hz、7812.5Hz,简写为(100Hz、1kHz、7.8kHz)。

由于DDS的频率分辨力有限,所以不采用整数频率。

频率精度约为0.02%(由石英晶振决定)。

信号源失真度:没有专用仪器测试,只做估测。

对输出信号做一次高通滤波后,用示波器观察,未发现可觉察失真。

如果有可觉察失真,对D 值测量有小量一些影响。

²特点:将正弦信号发生器、AD 转换器、0度方波、90度方波全部利用单片机完成,电路大大简化,而性能可以满足一般要求。

这使得仿制者更容易,更适合作为DIY 仪表。

二、LCR 数字电桥的原理²LCR 电桥原理测定电抗元件Zx 中电压U1与电流I ,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得到IU Z 1x = 当Zx 串联了已知电阻R ,那么测定了R 上压降U2,就可得到21211x U U R R /U U I U Z ===可见,无需测量I 的具体值就可以得到Zx ,这是电桥的一般特征。

为了得到Zx 在x 轴与y 轴上的两个分量,以上计算须采用复数计算。

设U 1 = a+jb ,U 2=c+jd 那么22x dc )ad bc (j bd ac R jd c )jd c )(jb a (R jd c jb a R Z +-++=+-+=++= U 1与U 2要采用同一个坐标系来测量。

借助相敏检波器,可以分离出a 、b 、c 、d ,相敏检波过程,需要一个稳定的0度与90度的正交坐标轴,测量期间,U 1、U 2向量也必须在这个坐标系中保持稳定,不能乱转。

为了得到足够的精度,控制好放大器的增益,使得a 、b 、c 、d 的有效数字足够大,Zx 的测量精度就高。

然而,Zx 分母两个正交量ac+bd 和bc-ad ,其中一个可能相对于另一个小得多,这就要求AD 转换器的精度及分辨力要足够大,否则小的那一个难以分辨出来。

为了减小分布参数的影响,电路中引入了V/I 变换器,上、下臂的中点变为了虚地。

详见电路。

上、下臂电压分别通过“仪表三运放”缓冲放大后输出。

“三运放”电路有较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V/I变换器,并不能保证在7.8kHz时虚地对地电压为零,尤是在低阻测量时,这就产生了共模干扰信号,因此引入仪表三运放电路是必要的。

可见,V/I变换器与“三运放”的结合,有效实现了上下臂电压的隔离放大,并且在音频域很容易得到高精度。

经K3切换上下臂,信号进入下一级放大。

为了使电桥更精确,通常要求上、下臂使用“同一个毫伏表”放大(或者不放大,直接进行相敏检波)。

由于本电路AD的分辨力不足,直接检波只能保证电桥在平衡点附近±30%的范围内取各较好的精度。

如,桥平衡时对应表头字数600字,若被测阻抗不能使电桥平衡时,上臂变为600+300=900字,下臂变为600-300=300字,显然,对于300字的读数,最多只能得到0.3%的精度,超出这个范围后,精度将下降。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某一量程,保持良好精度的范围比较小,除非采用更高精度的AD。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级可控增益对每个量程都启用,这样,各档测量范围就增加了,而精度没有明显减小。

启用了可控增益放大器,上下臂电压测量实际上不再使用“同一个毫伏表”,因此误差大一点。

两级可控增加,分别为9倍和3倍,组合后,得到1、3、9、27四种增益放大。

电路中的杂散耦合总是存在的。

没有严格的屏蔽,杂散耦合多少存在一点,对高阻测量有影响。

当然,电路板内部信号传递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杂散耦合,这种耦合干扰常表现为高、低阻测量总是存在理论预期之外的误差,适当的电路结构,可以增加抗干能力,必要时,还要在PCB板设计上多下点功夫。

为了简化电路,采用了四运放电路,这也增加了运放之间的相互干扰。

带波滤波器的阻抗: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高频干扰,防止运放过载,同时可以减小工频干扰,使得末字跳动减小。

此外,滤波器对高次谐波有一定的抑制作,对提高7.8k档D值精度是有一定帮助。

设计滤波器应注意阻抗问题。

高阻抗滤波器本身会受到电路板上的附加耦合的干扰。

所以要求电容的取值不小于10nFDDS滤波器的阻抗也不能设计得太小。

道理与带通滤波器是一样的。

即使是想设计100kHz 的RC滤波器,也不宜采用小于10nF的电容。

电路板上的分布耦合,可以按0.1pF至2pF之间估算。

当后级信号比DDS信号大时,这种耦合是很可观的。

如DDS输出0.2V,末级输出2V,那么0.2pF的耦合相当于0.2V下2pF的等效耦合量(类似密勒效应),当DDS滤波器输出电容采用1000pF时,那么2pF的附加耦合相当于引入了2/1000的0.2%的误差。

倘若DDS 输出滤波器的Q值较高,误差还要放大Q倍左右。

实际上,在PCB布线中,没有进行充分屏蔽,10cm长度的引线,足以产生1pF的分布电容。

布线长度,一般都有几个厘米或更长,加上元件本身有一定的体积,分布耦合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使用1nF 的滤波电容,产生0.2%的额外误差是很正常的。

由于LCR 电路中,没有信号大电流,地线上也没有,所以对地线布置倒是没有很严格的要求。

²V/I 变换器的作用为了更加准确的测量U 1与U 2,须满足一些测试条件。

即流经被测电抗Zx 的电流,必须严格等于流经电阻R 的电流。

设Zx 与R 串联后,Zx 另一端接信号源,R 另一端接地。

接信号源的那一端称为热端,接地的称为冷端,串联的连接点称为温端。

现在有个麻烦的问题:当毫伏表接入Zx 或R 两端,会产生分流,引起Zx 与R 上的电流不会严格相同。

再者,温端对地分布电容以及温端对热端的分布电容,也会造成Zx 与R 上的电流不相等。

总体上说,会有一小部分电流从其它途径耦合到温端,结果Zx 与R 上的电流不相等。

当电路采用运放做“V/I 变换器”,那么温端就变成了虚地。

接在虑地上的对地负载电抗,不会产生分流,进而解决了毫伏表的分流影响。

温端的对地分布电容,也可以看作对地负载。

由于虚地对地电压为0,所以温端的对地分布电容不会分流Zx 与R 上的电流。

加入了V/I 变换器,并不能解决温端与热端的分布电容耦合。

切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信号进行屏蔽。

严格屏蔽,要用金属壳密封,广义屏蔽,就是信号源要远离Zx 。

采用了V/I 变换器,上臂热端、下臂热端,它们对地负载不会影响Zx 、R 上的电流。

如果不采用V/I 变换器,电桥中点对地是浮动的,若想把U 1、U 2转换为对地电压,就须采用差动放大,而且要求差动三运方的共模抑制能力非常高,这不容易。

采用了这种V/I 变换器,对差动放大的共模抑制要求低一些。

有的LCR 表设计,两臂电压测量直接采用开关切换,没有缓冲,这时上臂的限流电阻不可取值太大,以免切换过程中信号源电压变化,造成桥臂中的电流发生改变。

当然,这种影响,也可以在软件中进行补偿。

²开关式鉴相器正弦信号Asin(x+Φ),为了实现相敏检波,我们在信号通路上设置一个开关,使之仅导通半个周期。

导通开始时刻对x=0,那么导通期间的平均直流是:Φπ=πΦ+π-=Φ+π=⎰πcos A 20)x cos(A 1)x sin(A 1U 0x当导通时刻为x=π/2,平均直流Φπ=Φ+π=⎰ππsin A 2)x sin(A 1U 2/32/y 显然,如果使用复数表达,两个开关信号是相差90度的,构成坐标系。

该正弦向量在这个坐标的辐角是Φ,模是A ,它的两个正交量向量是实部(Acos Φ,0度)和虚部(Asin Φ,90度),而上面正交检波的结果与这两个向量的模值成正比,比例常数2/π。

因此,对于一个理想开关,只要控制好开关的导通时序,确保Φ稳定,两轴严格相差90度,并且导通时间为1/2个周期,那么就可以分离出信号向量的两个正交分量。

实际相敏检波器电路的检波效率并不是上述的计算值K=2/π,而是K=(2/π)*2R/(4R+r),详见下图:本电路的检波效率是:K=(2/π)*2R/(4R+r)=(2/3.14)*2*51/(4*51+20)=0.29三、焊接与元件选配及调试焊接是基本功,LCR 表元件多,焊接技术不过关,DIY 本电路不易成功。

这里讲到的焊接问题,包括元件引脚顺序、极性的识别,焊接技巧,飞线方法,检查连线正误的技巧,焊接质量、温度控制等等。

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因此,从来没有电子DIY 的朋友,请不要制作本电路,建议从基础的开始。

双面PCB 板孔洞疏通:电阻位置焊错了,得取出重新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