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目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电子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涵盖汽车电气电子原理、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电子技术,掌握汽车电路设计及故障排除方法。
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元器件进行汽车电路搭建,并能根据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和诊断。
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1.汽车电子原理及电路设计2.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和选择3.汽车电路故障排除课程设计一:汽车电子原理及电路设计本课程设计主要着重讲解汽车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气基本理论、汽车电路电路分析、电路设计方法和电路模拟等内容。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习到如何根据车辆的特点进行电路设计,并能够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合理化的优化。
课程设计二: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和选择本课程将学习到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和选择,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可变电阻及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的特性及应用。
同时,本课程中还将包括大功率IGBT、MOS管、SCR、TVS及Zener等元器件的应用和选择,以及部分进口车型应用的高端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知识。
课程设计三:汽车电路故障排除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分析和排除汽车电路故障。
在此基础上,还将进行案例分析,并通过实验操作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故障排除技巧和方法,提高汽车维修技能。
设计要求为了使本次课程设计更加有效和有意义,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为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有以下要求:1.学生需要组成3-5人的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定汽车电路设计及故障排除题目。
2.学生需要提交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应该包括设计的方案及流程、选择的元器件、设计说明、原理图、电路图和故障排除报告等资料。
3.学生需要参加现场实验和模拟操作,并完成相关实验报告。
学生需要在课程设计前认真阅读相关的课程材料,并准备相关的实验和模拟操作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双色版第三版课程设计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双色版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汽车电路、电器原理和故障检修,能够进行车辆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通过教学实践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大纲第一章:汽车电子基础知识•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述•汽车电子部件的分类和特点•收集汽车故障信息和维修工具的使用第二章:汽车电路基础知识•汽车电路结构和原理•汽车电路元件•汽车电路图的制定和阅读•汽车电路的故障检修第三章:电器系统调试与检查•汽车发电机和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器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检查技巧•灯光和喇叭系统的调试•制动和空调系统的调试技巧第四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充电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起动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灯光和喇叭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制动和空调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实践教学设计本课程设置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团队合作能力。
### 实验课程 - 汽车电路故障检修实验 - 车辆电器系统调试实验 - 车载诊断设备使用实验 - 基础电学实验课程设计•车辆电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电器系统的检测、维修及安全措施的设计。
–分工和合作: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电器系统的维护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电器系统的维护、故障检修、关键技术及维护流程等。
–分工和合作:小组合作完成实物车辆电路的测量和排查。
考核方式•实验考核•课程设计考核•闭卷考试参考资料1.阎凤祥,骆天庭. 汽车电子技术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严国雄. 汽车电子与工程实践[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3.王峰. 汽车电器技术与检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逐步接触到现代汽车技术控制系统,为未来汽车工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
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2)

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背景介绍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是现代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方面,如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等,对汽车的性能、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将针对一款汽车的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分析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3.能够了解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4.能够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
设计内容选择一款汽车选择一款汽车,比如本田雅阁,了解其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等。
分析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学生需要分析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
通过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和配合,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
设计一个电子控制模块学生需要设计一款电子控制模块,以控制汽车的某一部分,如发动机的点火系统。
学生需要理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
同时,学生需要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故障诊断和维修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学生需要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设计故障诊断程序,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论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和配合,以及掌握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子控制模块的方法。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华夏HX7180轿车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运输09交升01班姓名:王龙序号:05学号:**********指导教师:***2010-1-10内容摘要汽车的所有用电设备均是由由蓄电池和发电机组合而成的电源系统供电,在此电源系统中,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对用电设备供电并对蓄电池充电。
当发电机发出的功率不足以给汽车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时蓄电池对其供电。
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给蓄电池充足的充电时间以防止其亏点。
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发电机是否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用仪表板上的充电指示灯提示。
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大,为保证发电机发出的额定电压不受转速和输出电流的影响,发电机必须装有电压调节器。
发动机起动时的电源功率全部由蓄电池供给,所以蓄电池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容量才能顺利起动发动机。
本文是对华夏HXT180轿车汽车电源系统和启动系统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对各主要电器设备的选用,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蓄电池发电机发动机电压调节器起动机充电指示灯一华夏HXT180轿车的相关数据华夏HX7180轿车汽车与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相关的基本技术数据见表1-1。
表1-1 线路设计相关的基本技术数据二 充电系统、启动系统的计算(一)充电系统的计算1汽车用电设备及其功率汽车上的用电设备数量较多,大致可分为起动装置、点火装置、照明信号装置、仪表和辅助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等。
汽车上的各用电设备及其功率见表2-1。
2 整车用电设备负载电流的计算汽车用电设备按其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长期用电负荷、连续工作用电负荷和短时间歇用电负荷;按其运行条件不同可分为冬季和夏季,白天和夜间,晴天和雨天等情况。
因此计算整车用电设备负载电流时,应根据各个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确定其权值K (即用电设备的工作时间与发动机工作时间之比),然后再进行加权计算。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报告题目汽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结构、故障检测诊断与维修完成时间2015.4.20-5.31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相关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关于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检测及维护的课程,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引领现代新型汽车技术朝着高性能、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因此本门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工作特性、故障识别及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
主要教学要求是: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汽车服务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工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熟悉汽车常用的检测与维修仪器设备,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的检测、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和答辨,熟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并且使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一)设计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结构结构原理,绘制其原理图;2、熟悉常规故障检测诊断方法,写出汽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结构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维护的书面报告;3、明白各个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故障现象;4、提交设计文件;5、提交设计报告(WORD文档、论文格式)。
6、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5000字。
7、制作答辨PPT。
(二)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要求:1、针对所选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撰写论文大纲。
2、论文要紧扣主题、思路清晰、主题明确。
根据主题的具体要求提出相关的论点、论据。
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分。
论文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顺畅,层次分明。
研究内容与提出的观点要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对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汽车专业的学生们必须具备扎实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知识。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电路分析仪等工具进行检测和维修汽车电器系统;能够编写简单的汽车电器控制程序。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兴趣,以及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相关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包括汽车电器系统、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源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音响系统、汽车安全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点。
2. 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技术讲解并演示如何使用电路分析仪等工具检测和诊断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并介绍常见的汽车电器系统故障和处理方法。
3. 汽车电器控制程序设计以汽车喇叭的控制程序为例,讲解如何编写简单的汽车电器控制程序,并演示程序的运行效果。
教学方法1. 理论课教学通过讲解、讲授、解说等方式,详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作业辅导。
2. 实验教学设置实验室,并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检测和维修方法,以及汽车电器控制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流程。
3. 课程论文安排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一些问题和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考查学生的作业、实验记录、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
教学案例例如,在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实验项目:1.使用电路分析仪检测汽车点火系统,发现故障点并修复。
2.使用热熔管检测汽车车身系统的继电器,发现故障并替换。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汽车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查找系统故障。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方案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1、明确课程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设计)《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汽车电子与运用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基础课程。
通过汽车后市场服务调研的情况来看,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所对应的岗位有:汽车机电维修工、前台维修接待、汽车配件管理、维修顾问等,这些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它应包含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综合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在整体教学设计上,将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人才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专业能力目标:(详见模块课程学习目标)⑵方法能力目标:(详见模块课程学习目标)⑶社会能力目标:(详见模块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来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做、评四位一体,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具有“双证”资格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2、课程知识的解析与重构(课程内容设计)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及行动导向教学指导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维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与内容进行归纳提炼,按“适度、够用”原则,将《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章节解析成典型工作任务聚合的四个模块课程。
新的课程结构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工作内容频率的高低以及技术含量的难易程度,在遵循一定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构成了阶次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模块从知识的难易程度来看由浅入深,从职业能力的大小来看是由新手到专家的阶次培养。
此外,各课程模块又可开发出若干个学习情境来满足专业群不同职业方向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新的课程结构具有如下的结构特征:⑴根据汽车机电维修工的作业性质对课程进行了解构与重构;⑵根据阶次培养职业能力的规律对课程模块、学习情境按从简单到复杂进行了排序;⑶便于专业群各专业按不同教学要求的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组合;⑷利于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
新的课程内容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载体来组织相关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同时还加强对学生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课程目标更为具体与真实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目标性,加上课程的组织形式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设计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设计第一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介绍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解设计一个简化的汽车电路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第二章: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2.1 学习目标熟悉汽车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及其功能理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和阅读技巧掌握汽车电路的常见连接方式和特点2.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介绍,包括电源、开关、保险丝、电线等电路图的表示方法和阅读技巧讲解汽车电路的常见连接方式和特点分析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操作来介绍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利用电路图和实际汽车电路来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来熟悉汽车电路的连接方式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阅读并解释简单的汽车电路图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能够分析并说明汽车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第三章: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3.1 学习目标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定律掌握汽车电路的接地和防干扰措施熟悉汽车电路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3.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定律介绍,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汽车电路的接地和防干扰措施讲解汽车电路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分析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示范操作来讲解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定律利用实际汽车电路来进行接地和防干扰措施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故障诊断来熟悉汽车电路的故障维修方法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定律能够解释和实施汽车电路的接地和防干扰措施能够进行简单的汽车电路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第四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基础4.1 学习目标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4.2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介绍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评估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解设计一个简化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第五章:汽车电路的维护与检修5.1 学习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的维护与检修方法熟悉汽车电路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理解汽车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要性5.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的维护与检修方法讲解,包括清洁、检查、更换元件等汽车电路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技巧介绍汽车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5.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操作和实际案例来讲解汽车电路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利用模拟故障和实际汽车电路来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强调汽车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汽车电路的维护与检修操作能够准确诊断和排除汽车电路的故障能够说明汽车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要性第六章:汽车电动系统6.1 学习目标理解汽车电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熟悉汽车电动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6.2 教学内容汽车电动系统的概述和组成介绍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讲解汽车电动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分析6.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示范操作来讲解汽车电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利用实际汽车电动机来进行工作原理和特性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熟悉汽车电动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6.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汽车电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能够解释和应用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能够进行汽车电动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操作第七章:汽车照明系统7.1 学习目标掌握汽车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汽车照明灯具的类型和特性熟悉汽车照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7.2 教学内容汽车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介绍汽车照明灯具的类型和特性讲解汽车照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分析7.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示范操作来讲解汽车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利用实际汽车照明灯具来进行类型和特性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熟悉汽车照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7.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汽车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能够识别和应用不同类型的汽车照明灯具能够进行汽车照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操作第八章:汽车电器设备8.1 学习目标熟悉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方式和特性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8.2 教学内容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介绍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方式和特性讲解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分析8.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示范操作来讲解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利用实际汽车电器设备来进行工作方式和特性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熟悉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8.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能够解释和应用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方式和特性能够进行汽车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操作第九章:汽车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9.1 学习目标掌握汽车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熟悉汽车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式能够分析和解释复杂的汽车电路图9.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介绍汽车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式讲解复杂汽车电路图的分析方法分析9.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操作和实际案例来讲解汽车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利用实际汽车电路图来进行符号和表示方式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熟悉复杂汽车电路图的分析方法9.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汽车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识别和应用汽车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式能够分析和解释复杂的汽车电路图第十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学习目标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问题10.2 教学内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案例介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讲解实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10.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讲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利用实际汽车系统和实例来进行不同系统中的作用的训练通过问题解答和实际操作来熟悉实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10.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汽车中的应用能够解释和应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教学内容涉及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原理。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日新月异。
现代汽车所搭载的系统也越来复杂,由此也诞生了大量的新型的汽车零部件,如:感应式节气门、智能转向角传感器、驾驶员信息显示器等。
这些零部件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但是,它们的存在让车辆更加便于驾驶、控制、检测和维护等。
因此,本课程旨在教导学生有关于车辆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适应车辆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大力培养。
二、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汽车电器的原理和电路组成;2.学习汽车电器的系统编程和调试技术;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构成;4.学习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软件编程技术;5.了解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设计内容安排1. 全天候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要求通过对汽车全天候灯光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掌握汽车电器的电路组成和调试技术,完成一个模拟的汽车全天候灯光控制系统。
(2)设计内容1.充分了解汽车灯光的原理和性能,认识汽车灯光的种类;2.控制器与传感器匹配电路的设计;3.灯光控制电路设计;4.实现电路仿真,进行调试和测试。
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要求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分析,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构成,学习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器的软件编程技术,完成一个模拟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2)设计内容1.充分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性能,认识电子控制系统的器件类型和参数;2.决策分析和控制策略的设计;3.软件编程和参数调整;4.实现电路仿真,进行调试和测试。
3. 汽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要求通过对汽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分析,了解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完成一个模拟的汽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
(2)设计内容1.充分了解汽车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性能,认识汽车自动驾驶控制技术的分级和要求;2.车载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3.系统控制软件的开发;4.实现电路仿真,进行调试和测试。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DOC)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ABS系统设计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姓名:XXX学号:201101040XXX1.防抱死制动系统基本原理 (3)1.1 制动时汽车的运动 (3)1.1.1 制动时汽车受力分析 (3)1.1.2 车轮抱死时汽车运动情况 (4)1.2滑移率定义 (5)1.3 制动时车轮运动方程 (6)2.防抱死制动系统硬件设计 (7)2.1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与组成 (7)2.1.1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7)2.1.2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8)2.2防抱死制动系统轮速传感器选择 (9)2.3防抱死制动系统ECU (10)2.3防抱死制动系统执行部件 (11)3.总结 (17)1.防抱死制动系统基本原理1.1 制动时汽车的运动1.1.1 制动时汽车受力分析汽车在制动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地面给汽车的作用力、风的阻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
地面对汽车的作用力又分为:作用在车轮上垂直于地面的支承力和作用在车轮上平行于地面的力。
汽车在直线行驶并受横向外界干扰力作用和汽车转弯时所受到地面给汽车的力如图 2-1所示。
其中Fx为地面作用在每个车轮上的地面制动力,他的大小决定于路面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车轮所受的载荷。
所有车轮上所受地面制动力的总和作为地面给汽车的总的地面制动力,他是使汽车在制动时减速并停止的主要作用力。
Fy为地面作用在每个车轮上的侧滑摩擦力,侧滑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侧向附着系数和车轮所受的载荷,当车轮抱死时,侧滑摩擦力将变得很小,几乎为零。
汽车直线制动时,若受到横向干扰力的作用,如横向风力或路面不平,汽车将产生侧滑摩擦力来保持汽车的直线行驶方向,如图2-1(a)图2-1 汽车直线和转弯制动时的平面受力简图所示。
若汽车在转弯时制动或在制动时转弯,也将产生侧滑摩擦力使汽车能够转向,如图2-1 (b)所示。
地面制动力决定制动距离的长短,侧滑摩擦力则决定了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这里将作用在前轮上的侧滑摩擦力称为转弯力,将作用在后轮上的侧滑摩擦力称为侧向力。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第6部分
6. 具体实施
6. 具体实施
1
让学生从身边感受事物,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常识,使其变 得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理论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和实 习两部分,一是实验中,主要解决知识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 能
1 汽车技术迅速发展,最突出、最主要的变化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2 汽车上70%的革新来自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
3
电子技术对改善汽车的各种性能起到了机械装置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汽车生产厂家来说,汽车电子化程 度是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4 目前,平均每辆车上的电子装备占整车成本的20%~30%
5 一些高档车上微处理器的数量达48个,电子产品的费用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
让学生在合理的实践教学中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成就 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4
-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4
老师灌输、示范操作,学生简单模仿的教学模式变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整个技能的形 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 其次,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6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7
此外,汽车电器课程设计思路还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 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提高学生汽车电器实体的检测与维修能力
第4部分
4.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掌握汽车电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结构、作用和常用术语,
1 汽车电器中各零部件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故障
和排除故障的流程方法
2
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汽车电器与电 子控制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华夏HX7160轿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说明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华夏HX7160轿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简要:“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关键字:汽车安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汽车电器与电子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与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
在全面系统的分析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轿车类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的方法、规则与应用,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ABS电控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1 ABS的组成与结构ABS系统是在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上,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
ABS电子控制系统由轮速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等部分组成。
ABS系统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轮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控制程序向制动压力调节器输出控制指令,调节各制动轮缸的压力,使轮胎滑移率控制在最佳值,从而使得汽车具有最短制动距离、方向稳定和转向操纵性能。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是现代汽车制造业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标志。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对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为其将来就业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题目设计一个智能启停控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设计要求•设计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启停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
•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电量管理、电压检测和保护。
口令输入别打的123456。
•启停控制模块:通过测量车辆行驶状态、车速信息等,对车辆启停进行预测和控制。
•信号采集模块:采集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包括车速、油门位置、制动等信号。
•显示模块:将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指令等进行显示。
•通信模块:传递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指令等。
•调试要求:利用模拟器对上述每个模块进行仿真与调试,最终整合验证系统是否可以稳定运行。
•优化要求:从系统响应速度、能耗等方面考虑,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步骤1.系统设计与方案制定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通信方式,编写控制代码。
2.模块制作利用硬件平台搭建电源管理模块、启停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和调试。
3.模块调试对硬件模块进行仿真和调试,确保模块的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4.系统集成与调试对各个模块进行整合,进行系统调试,并对系统进行性能的调优和改进。
5.系统验证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汽车电器及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2)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汽车维修行业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车辆电路、电器元件、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方面。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教学设计,成为了汽车专业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标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设计出一套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们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各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前置知识在开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例如,学生需要掌握如下知识:•电路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传感器原理•控制系统基础技术授课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前置知识,我们将采用技术授课的教学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实操操作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授课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电路分析学生需要了解汽车电路图的基础知识,能够读懂和分析汽车电路图。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试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电器元件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电器元件的种类、特点和使用,如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等。
传感器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并了解其应用场景。
例如,氧传感器、ABS传感器等。
控制系统学生需要了解汽车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如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
实践操作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实操操作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操作汽车电路仪器、分析汽车故障等。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例如,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课程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课程设计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是现代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诸如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重要的电控系统。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那么深入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会学习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相关的知识,并通过实例来深入理解各个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目标在完成这个课程设计后,你将会学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相关的基础知识。
•实现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分析、诊断和修复常见的汽车电控故障。
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知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的基础概念,例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这个部分将会解释这些概念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用途。
2.系统实现:通过一个示例,我们将学习到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我们将会涉及发动机电控系统、车身电控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多种系统。
这个部分将会深入探讨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3.故障诊断与修复:对于电控故障,我们将会介绍一些诊断和修复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将会掌握如何识别和修复一些常见的汽车电控故障。
要求本课程设计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参考资料:本课程设计可以参考教材《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基础》、《汽车电气电子技术》等。
2.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需要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和剽窃。
3.代码实现:系统实现部分需要编写完整的代码,实现一个可运行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4.综合报告:在课程设计完成后,需要提交一份综合报告。
报告包括:设计思路、代码实现、实验结果等。
总结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是现代汽车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设计,我们深入理解各个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诊断和修复常见的汽车电控故障。
这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工程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华夏HX7160轿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说明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华夏HX7160轿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简要:“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关键字:汽车安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汽车电器与电子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与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
在全面系统的分析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轿车类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的方法、规则与应用,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ABS电控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1 ABS的组成与结构ABS系统是在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上,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
ABS电子控制系统由轮速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等部分组成。
ABS系统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轮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控制程序向制动压力调节器输出控制指令,调节各制动轮缸的压力,使轮胎滑移率控制在最佳值,从而使得汽车具有最短制动距离、方向稳定和转向操纵性能。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华夏HX7160轿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说明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华夏HX7160轿车ABS电控系统——线路设计与分析简要:“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 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关键字:汽车安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汽车电器与电子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与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
在全面系统的分析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轿车类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线路设计的方法、规则与应用,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ABS电控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1 ABS的组成与结构ABS系统是在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上,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发展起来的。
ABS电子控制系统由轮速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等部分组成。
ABS系统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轮速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控制程序向制动压力调节器输出控制指令,调节各制动轮缸的压力,使轮胎滑移率控制在最佳值,从而使得汽车具有最短制动距离、方向稳定和转向操纵性能。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图1:ABS系统的组成1-右前轮车轮转速传感器 2-制动液压调节器 3-ABS电控单元4-ABS警告灯 5-右后轮车轮转速传感器 6-左后轮车轮转速传感器 7-制动灯开关 8-制动主缸 9-比例阀 10-制动轮缸 11-左前轮车轮转速传感器 12-蓄电池 13-点火开关2.1.1 车轮转速传感器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车轮的转速信号并将之输送给电控单元。
车轮转速传感器通常为电磁感应式。
车轮转速传感器主要由永久磁铁和感应线圈组成。
齿圈转动时,磁极交替的通过齿顶和齿隙。
当磁极正对齿顶时,磁极与齿圈的空气隙最小,电磁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当磁极正对齿隙时,磁极与齿圈的空气隙最大,电磁线圈的磁通量最小。
磁通量交替变化使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电压信号。
图二: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1-齿圈 2-磁芯端部 3-电磁线圈接线端子 4-电磁线圈 5-铁心 6-磁力线2.1.2 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由输入级、数字控制器、输出级及稳压保护装置等组成。
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先进行滤波整形放大,然后计算出制动滑动率、车轮的角减速度或角加速度,再通过判别处理,最后由其输出级将指令信号输出至制动压力调节器以执行制动压力调节的任务。
(1)输入级电路主要由低通滤波器和输入放大器等组成,将四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送来的正弦交流电压转换成方波信号,并用此信号输入数字控制器的两个大规模集成电路LS1和LS2。
(2)数字控制器由两个相似的互相独立的数字电路LS1和LS2组成。
两个电路平行运行,各自独立地处理来自两轮[通道VL(左前)+HR(右后)和通道VR(右前)+HL(左后)]的信号,并执行逻辑加过程。
用这种方式可很容易实现通道隔离。
以隔开电路中的错误,因车桥的振动或路面颠簸所弓起的干扰信号在这里被滤掉。
后置串联的数学逻辑电路利用输入级中所传递的车轮信息,计算出车轮的滑移率和车轮的角减速度或角加速度。
其控制逻辑具有自动适应变化的功能,即通过自动调节适应于受控系统的各种变化。
最终把这些控制信号转换成电磁阀的执行命令。
(3)输出级两个输出级电路中均采用大功率的晶体管,接收从两个大规模集成电路传来的电磁阀激磁执行指令。
整流输出能使电磁阀在所加电压和温度范围内能始终保持其电磁力和转换时间性能的稳定。
(4)稳压与保护装置电子控制装置中设一集成块用来稳定汽车电源电压,该集成块具有监测和保护功能。
其内部有一监测电路,一个故障存储器和一个报警电路。
当汽车电源电压过低时,警告灯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系统的电路,停止系统工作。
2.1.3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种类较多,目前普遍采用二位二通电磁液压阀的制动压力调节器。
工作过程:(1)增压过程当滑移率高于理想值范围时,ECU输出增压信号时,进油阀、出油阀均断电,这时,制动轮缸只与制动主缸相通,制动主缸的高压制动液进入制动轮缸,使制动轮缸压力增大,滑移率降低。
(2)减压过程当滑移率低于理想值范围时,当ECU输出减压信号时,两电磁阀均通电。
进油阀关闭,断开连接制动主缸的通道;出油阀打开,制动轮缸与储压器相通,同时回油泵电机运转,使制动轮缸制动液经储压器泵回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压力减小。
(3)保压过程当滑移率处于理想值范围时,当ECU输出保压信号时,进油阀通电关闭,出油阀断电关闭,制动轮缸与制动主缸和储压器通道均被封闭,制动轮缸的压力将保持不变。
(4)故障安全模式当ABS系统出现故障时,ECU终止系统运行,两电磁阀始终保持断电状态,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直接相通,保证制动系统按常规制动方式工作。
2.2 ABS系统的类型1.液压ABS系统与气压ABS系统根据传力介质不同,ABS系统可分为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类。
气压式ABS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传力介质的。
气压ABS一般用在货车和大型客车上。
液压式ABS是利用制动液作为传力介质的。
液压ABS主要用在轿车、小型客车上。
2.三通道与四通道ABS系统根据ABS电控单元所控制通道的数量,ABS系统分为三通道ABS 与四通道ABS两种类型。
在三通道ABS系统中,电控单元对三路制动压力进行独立的调节控制。
一般两个前轮制动压力分别控制,两个后轮制动按低选原则(在两个后轮中,按制动附着系数小的一侧为依据,同时控制两个后轮制动压力的原则)一同控制;四通道ABS,电控单元对四路制动压力进行独立调节,分别控制4个车轮的制动滑移率。
3.整体式与分离式ABS系统根据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形式,ABS系统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类型。
整体式ABS是将制动主缸结合为一个整体;分离式ABS是执行器和制动主缸分别为独立的总成,两总成之间用高、低压管路连通。
4.ABS与ASR结合的系统将ABS与ASR系统结合,组成ABS/ASR系统。
三、ABS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3.1 轮胎附着力和附着系数制动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如图所示。
其中:垂直力W是车轮与地面的正压力,由汽车的载荷决定;纵向力Fx为制动力,其方向与车轮运动方向相反;侧向力Fy是汽车的侧向稳定力,其方向与与车轮运动方向垂直。
图二:制动时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纵向力、侧向力与纵向附着系数φX、侧向附着系数φY的关系为:Fx=WφX; Fy=WφY;W—轮胎对地面正压力; Fx—纵向附着力; Fy—侧向附着力。
φX —纵向附着系数; φY —侧向附着系数;3.2 滑移率的概念汽车制动时,车轮在路面上同时伴随着滚动和滑动,滑动的程度通常用滑移率来表示。
制动滑移率的定义为:式中 S ——车轮制动滑移率;V ——车速中心移动速度;ω——没有地面制动力时的车轮滚动半径;r0——车轮角速度。
车轮制动滑移率的数值在0~100%的范围内。
3.3 轮胎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图三:干燥硬实路面上轮胎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ΦP —峰值附着系数 Sp —峰值附着系数时的滑移率3.4 ABS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ABS 防抱制动系统由汽车微电脑控制,当车辆制动时,它能使车%1000⨯-=Vr V S ω轮保持转动,从而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达到安全的停车。
这种防抱制动系统是用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速度,然后把车轮速度信号传送到微电脑里,微电脑根据输入车轮速度,通过重复地减少或增加在轮子上的制动压力来控制车轮的打滑率,保持车轮转动。
在制动过程中保持车轮转动,不但可保证控制行驶方向的能力,而且,在大部分路面情况下,与抱死〔锁死〕车轮相比,能提供更高的制动力量。
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8~3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
因此,ABS防抑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命。
装有ABS的车辆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别达到80%—90%、30%—10%、15%—20%。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完全抱死。
当ABS系统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控制程序,调节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使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0~30%的范围内,使汽车获得最大的制动力且保持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
ABS系统具有缩短制动距离、改善制动过程方向稳定性、保持制动过程转向操纵能力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四、分析电控系统的电路4.1汽车导线尺寸的设计4.1.1确定负载电流I=P/U=U/R 由文献数据可知,在流经ABS电源模块和启动开关之间,电流强度可以达到10A-30A,电压是24V。
电信号的控制电流一般是几十到一百多毫安,电压是5V。
LED报警灯的工作电流一般是0.002-0.03A,电压是0.7V。
一般ABS压力调节器的4个常开进油电磁阀的最大起动电流约为3.6A;4个常闭出油电磁阀最大起动电流约为2.4A。
而L9349的工作电压为4.5-32V,两路通道内阻0.2Ω,最大负载电流3A;另两路内阻0.3Ω,最大负载电流5A。
4.1.2确定导线面积A=Iρl/Uvl ρ=0.0185Ω㎜²/m4.1.3将A值化整选用比A值大一档的规格,小于1㎜²时,机械强度不足,不予推荐。
表1 导线规格(*DIN ISO6722 第3部分 **DIN VDE0298)综合上面数据,带入计算公式得电源模块:其他模块:4.1.4计算实际电压降UvlUvl =IUl/A4.2 原理分析S178、S179为保护ABS控制单元的熔断丝,最大允许电流分别为40A和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