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

合集下载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一个网络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对于复杂的网络,传统的算法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

然而,超级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使用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1. 构建网络拓扑模型首先,需要将复杂网络抽象为一个拓扑模型。

这个模型通常由节点和边构成,节点代表网络中的对象(如路由器),边则代表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建立这个网络拓扑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展示出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

2. 确定最短路径算法选择适合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算法有Dijkstra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和贝尔曼-福特算法。

这些算法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适用性和效率。

根据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算法是确保效率的关键。

3. 并行计算超级计算技术的关键在于并行计算。

利用超级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将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划分为多个子问题,并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同时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并行计算的步骤包括任务分配、数据传输和结果合并。

4.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并行计算之前,需要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

包括节点和边的标识,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结构。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网络拓扑进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

5. 设计并实现并行算法根据选择的最短路径算法和超级计算技术的特点,设计并实现并行算法。

确定任务的划分方式,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进行计算。

并行算法的设计需要考虑任务的负载均衡、数据的分布和节点之间的通信等因素,以充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6. 优化和调试通过性能分析和测试,对并行算法进行优化和调试。

优化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可伸缩性。

在进行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任务的划分方式、增加缓存机制或使用其他优化技术来减少计算和通信的开销。

7. 运行并验证使用超级计算机运行并行算法,并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计算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

计算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

计算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因此网络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现在,计算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对网络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这也导致了计算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复杂网络是指结构很复杂、存在较多节点和链接的网络,包括社交网络、信息网络、生物网络和交通网络等。

这些网络的特点在于节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交错,使得复杂网络的结构不能够简单地被描述和分析。

因此,研究复杂网络需要共性和个性的结合,需要对网络结构进行量化和分析。

这也促进了计算复杂网络理论方法的发展。

计算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包括:图论方法、聚类算法、分层算法、最大流最小割算法、随机图模型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对其中的几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图论方法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主要分为四种: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最大流算法和最小割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指的是在网络中搜索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最小生成树算法常用于连接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连通性问题。

最大流算法和最小割算法则主要用于解决网络流的问题。

这些算法要求对网络结构建模并确定相应的指标,以便计算和分析。

聚类算法的主要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节点分组。

在社交网络中,聚类算法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的社群;在蛋白质网络中,聚类算法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结构的功能类别。

目前最流行的算法是基于谱聚类的方法,它可以快速将大规模网络分成不同的类簇。

分层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和组织结构中。

该算法确定网络中的分层结构,以便解释和分析网络的不同层面。

对于组织结构和管道网络,分层算法可以用于了解控制层次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最大流最小割算法是网络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图论问题之一。

最大流最小割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技术求解。

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可以通过网络的容量、流量和割的定义等基本概念进行计算。

随机图模型是用于描述和分析网络结构的数学模型之一。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化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化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化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使得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其规模迅速增长,处理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寻网络中最短路径,因为这种路径可以描述网络中的物理和功能路径,如路线规划、交通管理、通信网络等。

因此,在网络优化领域,对于如何优化寻找最短路径的算法研究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化算法,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网络寻找最短路径的速度和效率。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中最短路径的传统算法分析和改进:如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算法等,其中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是单源最短路径算法,Floyd算法是多源最短路径算法。

在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传统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改进,提高其速度和效率。

2. 基于深度学习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深度学习对于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将深度学习引入到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中,提高网络寻找最短路径的速度和效率。

3. 算法仿真与实验: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算法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明确各算法的优缺点,为算法的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提高复杂网络中寻找最短路径的速度和效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如路线规划、交通管理、通信网络等。

同时,本研究为网络优化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未来的复杂网络优化领域的研究也有所帮助。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算法设计、算法仿真等方法,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找到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优化算法,提高网络寻找最短路径的速度和效率。

六、论文结构本论文总共设立七个章节,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

计 算 机 应 用
Co p t m u erApp ia i n l to s c
定 的多 重图 中由出发结 点到 目的结 点的最短 K条路径 。
1 公共交通多重图生成 ) 图 2公共 交通 多重 图 中节 点 间的有 向边通 过 两种
, )a ) ) =曙 +
对 于任意一 个节点 . 则有 ,,

( 3 )
,J= J “ ( 铅(+ ) ) )
方式形成 : 一种是乘坐 同一路车可以达到 ; 种是步行可 一
以达到 。 通过检 索各路 公车行走路 线 ( 往返相 反方 向的同一
启发函数 设计如下 : ()
^) = +
对于任意 一个节 点 . 则有 『,
( 4 )
涉及 时 间和 空间 的 问题 。
23 模型分析 .
站点间 的换乘有两 种可能 , 一种 是从这路 车换乘另
o 道 路交叉点 ■ 公交停靠站点
路车, 一种是从坐 车换成步行 或从步行 换成坐车 。两次 换 乘都是从一 个站点 到另一个站点 , 样的两个 站点或 这
者坐 同一路车 可 以到达 , 或者 步行可 以到达 。如 果将所 有站 点看作是 结点 , 站点之 间坐 同一路 车或者步行 可以 到达看作一条有 向边 , 花费的时间看作 边权 , 所 则 时刻
3 算 法 的设计 与 实现
通 过 以上分析 , 对模 型 的求解 可 以分 成两步 : 一 第
步是确定 图 2所示 的公共 交通多重 图 , 即确 定哪些结 点 之间有边 , 几条边 , 的权值是 多少 ; 有 边 第二步是 求所 确
《 动 术与 用 21年 9 第3 自 化技 应 00 第2卷 期
k ∈Q ,

利用数学技术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

利用数学技术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

利用数学技术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互联网到社交媒体,从电子商务到智能交通系统,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优化复杂网络结构,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在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时,数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的结构和行为,并提供有效的算法和方法来解决网络优化问题。

首先,图论是解决网络优化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

图论是研究图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图由节点和边组成,节点表示网络中的元素,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

通过图论,我们可以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识别关键节点和边,以及研究节点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传递。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来找到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或者使用最大流算法来找到网络中的瓶颈。

其次,优化理论也是解决网络优化问题的重要工具。

优化理论研究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解决方案。

在网络优化中,我们可以将网络的性能指标作为目标函数,例如最小化网络的延迟、最大化网络的吞吐量等。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来寻找最优解。

通过优化理论,我们可以在复杂网络结构中找到最佳的配置和资源分配方案。

此外,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也可以应用于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通过数据和经验来改善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领域。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我们可以从网络中收集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预测未来的网络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聚类算法来识别网络中的子群体,或者使用分类算法来预测网络中的故障。

数据挖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网络中隐藏的模式和规律,以便更好地优化网络结构和性能。

最后,模拟和仿真技术也是解决复杂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和仿真,我们可以模拟网络的行为,评估不同优化策略的效果,并预测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

适合复杂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

适合复杂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

软件学报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E-mail: jos@Journal of Software,2011,22(10):2279−2290 [doi: 10.3724/SP.J.1001.2011.03924] +86-10-6256256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 Tel/Fax:∗适合复杂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唐晋韬+, 王挺, 王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Shortest Path Approximate Algorithm for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TANG Jin-Tao+, WANG Ting, WANG Ji(College of Compute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tangjintao@Tang JT, Wang T, Wang J. Shortest path approximate algorithm for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Journal ofSoftware, 2011,22(10):2279−2290. /1000-9825/3924.htmAbstract: The tremendous scale of the social networks mined from Internet is the main obstacle of a socialnetwork analysis application. The bottleneck of many network analysis algorithms is the extortionate computationalcomplexity of calculating the shortest path. Real-World networks usually exhibit the same topological features ascomplex networks such as the “scale-free” and etc, which indicate the intrinsic laws of the shortest paths in complexnetworks. Based on the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real-world networks, a novel shortest path approximate algorithmwhich uses an existent short path passing through some local center nodes to estimate the shortest path in complexnetworks, is proposed.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dvantage and feasibility of incorporat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within the network properties, which suggests a new idea for complex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proposedalgorithm has been evaluated both on synthetic network stage and real world network stage. Experimental results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large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remain highly effective incomplex networks.Key words: social network;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network property; shortest path problem摘要: 基于互联网抽取的社会网络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这对社会网络分析算法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网络性质的度量都依赖于最短路径信息,社会网络等现实网络往往表现出“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特征,这些特征指示了现实网络中最短路径的分布规律.基于现实网络的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利用通过局部中心节点的一条路径近似最短路径,该算法能够方便地用于需要最短路径信息的社会网络性质的估算,为复杂网络的近似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各种生成网络与现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网络上能够大幅降低计算复杂性并保持较高的近似准确性.关键词: 社会网络;近似算法;网络性质;最短路径问题中图法分类号: TP301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9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5CB321802);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926)收稿时间:2009-08-19; 修改时间: 2010-06-09; 定稿时间: 2010-07-282280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 V ol.22, No.10, October 2011随着Web 2.0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使得面向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分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从互联网上挖掘的数据规模也在快速地增长.与其他领域的网络研究一样,社会网络分析也面临着数据规模急剧扩张的挑战.研究者通常将社会网络视为一个图,利用基于图的算法来分析社会网络的性质.而这些分析算法大都依赖于一个基本问题——节点间的最短路径的计算.如20世纪60年代Milgram[1]提出的“六度分离”性质,就是对社会网络最短路径长度的假设;而近年在Internet中流行的“Bacon数”和“Erdös数”[2]游戏,以及对Internet等大规模网络的网络直径的研究[3],都是典型的最短路径查找问题;社会学家提出的度量网络元素重要性的两个性质——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4]——也是通过元素对最短路径的贡献程度来度量的;许多聚类算法也需要节点之间的距离或最短路径信息[5],如Girvan-Newman算法[6]等.但最短路径的计算具有很高的复杂性,使得这些分析方法在面向规模较大的现实网络时存在性能问题.在串行计算机上,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思路:利用优化算法结构等方法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利用启发式等方法限定搜索空间,近似计算最短路径.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最短路径算法[7−9],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最快的串行最短路径算法只能将计算复杂性降到O(n2.376)[10].因此,如何快速而高效地近似最短路径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在社会网络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不同于规则网络或随机网络的一些拓扑特征.如社会网络中往往具有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高的顶点集聚系数,Watts[11]提出了小世界模型来刻画这种现象,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六度分离”性质;Albert等人[12]则发现了在大规模现实网络中度分布的无标度现象.研究者们将具有这些特性的现实网络称为复杂网络,并对复杂网络的拓扑特性、构造模型、传播动力学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3],也将其成果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等领域[14].现实网络往往都具备复杂网络特征,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推导现实网络中最短路径的可能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中心点距离的最短路径(centers distance of zone,简称CDZ)近似方法,利用复杂网络拓扑特征寻找一条实际存在的路径作为可能的最短路径,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介数中心性等需要最短路径信息的社会网络分析算法的近似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网络上,我们的近似分析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保持了较高的有效性.本文第1节回顾相关工作.第2节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特征对最短路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CDZ.第3节将CDZ算法应用到计算机生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以检验CDZ算法的性能和正确性.第4节阐述如何结合CDZ算法近似计算中心性等社会网络性质的方法,并检验网络性质近似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全文,提出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工作.1 相关工作目前,面向互联网的社会网络挖掘和分析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针对人们在互联网的活动进行挖掘和分析,如邮件交互[15]、科研合作[16]等;也研究了面向Web 2.0的社会网络挖掘方法[17,18];并将社会网络分析广泛应用于恐怖袭击分析[19]、犯罪核心挖掘[20]等问题.这些研究与其他现实网络分析一样,面临着网络规模急剧增大的挑战.中心性等网络性质度量方法由于复杂性太高而不能在大规模现实网络上有效应用,其中,最短路径的计算带来的复杂性最为显著.因此,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近似最短路径,从而高效地分析网络性质,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Chow等人[21]提出了利用构建A*算法的启发式来快速搜索最短路径的方法.Slivkins等人[22]提出了Rings of Neighbors方法搜索最邻近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环的距离近似算法.Rattigan等人[23]则提出了图结构索引(network structure indices,简称NSI)算法,利用保存的预处理结果快速近似节点间的距离,文献[24]将该算法用于图聚类算法的近似,取得了较好的结果.Zwick[25]提出了t-最短路径近似算法的定义,一个算法被称作是t-近似的,是指该算法估算的最短路径都不超过实际最短路径长度的t倍.Cohen等人[26]O n e的预处理时间.Thorup等设计了一种面向加权无向图的近似算法,该算法在2-近似的情况下仅需3(人[27]提出了Approximate Distance Oracle数据结构,对于(2k−1)-近似需要O(kn1+1/k)的空间和O(n1/k)的预处理时间,并能在O(k)的时间内给出任意节点对之间的近似最短路径.Baswana等人[28]设计了两种随机近似算法,在非加权无向图最短路径的2-近似问题上具有O(e2/3n log n+n2)的时间复杂度.唐晋韬 等:适合复杂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2281上述方法的设计目标往往面向所有类型的网络,并没有针对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进行优化.研究结果[29,30]表明,最短路径算法在具有不同拓扑特征的网络上效率差异很大,通用算法很难在各种网络形式下均有较好的效率.本文在分析复杂网络拓扑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现实网络的近似算法.该算法利用符合复杂网络拓扑特征的一条可能的最短路径估算距离,适用于现实世界中基于最短路径的网络分析方法的近似. 2 CDZ 最短路径近似方法大规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all-pairs shortest paths,简称APSP)问题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一个挑战.本节分析了现实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由此推导了关于复杂网络节点间最短路径特征的一个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域中心点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并研究了适合于复杂网络的区域中心点选择策略.2.1 CDZ 算法现实世界中,较大规模的网络在结构上往往表现出复杂网络特征,如社会网络、生物网络、Internet 物理网络等等[16].复杂网络特征包括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征;小世界特征[11]说明,在复杂网络中,任意节点之间的距离均较短,且具有较高的聚集系数.而无标度特征[12]是指度分布较为符合幂律(power-law)定律,即复杂网络中存在着少量的占支配地位的中心节点,以及大量的不够活跃的普通节点.如在Internet 网页链接结构中,绝大部分网页的链接数不超过4个,而不到0.01%的网页占有了80%以上的链接[12].本文统计了实验采用的两种现实网络是否同样具有复杂网络拓扑特征,包括科研文献引用网络Cora 和Blogger 社会网络(参见第3.1节).Cora 网络为30 000节点规模,Blogger 网络则包含1 000多个节点.本文利用E-R 模型[31]分别生成与这两种网络规模基本相同的随机图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这些现实网络的确具有复杂网络拓扑特征.如图1所示,不同于随机网络的正态分布,Blogger 网络和Cora 网络的度分布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幂律分布特征.而Blogger 网络和Cora 网络平均距离仅为3和5,明显小于相同规模随机网络的平均距离(6和13).Fig.1 Degree distribution curve of real-world networks and random network图1 现实网络与相同规模的随机网路的度分布曲线复杂网络拓扑特征体现了现实网络中最短路径的一些内在规律.不同于随机网络,复杂网络的大部分节点都只在小范围内相互连接,呈现出一定的高聚集系数特性.不同于规则网络,复杂网络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距离都较短.复杂网络直径较小的原因在于少量连接不同簇的“长边”,社会学家Granovetter 提出了弱链接的强度[32],描述了在人际关系中少量跨越交际圈的较弱关系对交际网络的巨大贡献.这说明,最短路径通过“长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征说明节点的度数分布不均衡,存在少量具有很高度数的中心节点以及大量度数很低的普通节点.这说明“长边”属于少数的中心节点的概率更大,任意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很有可能通过中心节点.因此,本文提出了在现实网络中关于最短路径规律的一个假设:假设1. 在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现实网络中,大部分节点都是经过中心节点连接在一起的,任意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有较大的可能会经过中心节点.该假设在很多现实网络中可以找到佐证,如在Internet 网络中,绝大部分的节点是个人电脑终端,它们之间E-R random graph Blogger 3002001000N u m b e r o f v e r t i c e s 0 20 40 60 80 100Degree N u m b e r o f v e r t i c e s 0 20 40 60 80 100Degree E-R random graph Cora228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22, No.10, October 2011主要通过路由器连接.在性接触网络[33]和科研合作网络[16]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特点.根据假设1,在NSI 方法[23]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中心点的最短路径近似方法——CDZ 方法.在预处理时,该方法查找中心节点并记录各个节点到最邻近中心节点的最短路径;在估算最短路径时,该方法利用通过中心节点的一条路径近似最短路径.在无向图情况下,CDZ 方法的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根据某种节点选择策略(本文策略见第2.2节)选取d 个可能的中心节点,表示为C 1,C 2,…,C d ;(2) 从中心节点集合开始,宽度优先遍历整个图,记录每个节点到最临近中心节点的最短路径、相邻区域(两 个区域有节点直接相连)中心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该步骤将图划分为d 个区域,记为12,,...,.d C C C Z Z Z(3) 新构造一个仅包含d 个中心点的图,如果原图中两个中心点所在区域相邻,在新图中添加一条连接这两个中心节点的边,边的权值为步骤2得到的在原图中两个相邻区域的中心节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新图中所有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通过映射可以得到原图任意两个中心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CDZ 方法利用通过中心节点的一条实际存在的路径近似跨区域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任意两个属于不同区域的节点s ,t 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为这两个节点到各自区域中心节点的距离与中心节点之间的距离之和.d (s ,t )=d (s ,C s )+d (C s ,C t )+d (C t ,t ) (1) 其中,C s ,C t 分别为距节点s ,t 最近的中心节点,函数d (s ,t )为节点s 和节点t 之间的距离.属于不同区域的两个节点s ,t 之间的距离d (s ,t ),CDZ 方法利用一条通过中心节点的路径长度来近似:从节点s 到其中心节点C s 的距离d (s ,C s )、从节点t 所在区域中心节点C t 到t 的距离d (C t ,t )以及中心节点之间的距离d (C s ,C t )之和.如果两个节点属于同一区域,通过两个节点到中心节点的路径信息可以快速地发现它们的最近公共祖先(least common ancestors).本文利用两个节点通过其最近公共祖先的一条路径,近似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对于属于同一区域的节点s ,t ,C st 为区域的中心节点,LCA st 为s ,t 的最近公共祖先,s ,t 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为d (s ,t )=d (s ,LCA st )+d (LCA st ,t ) (2) 如果s ,t 的最近公共祖先是它们中间的一个,那么近似公式(2)给出的近似路径即为最短路径.与常见的随机方法不同,CDZ 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的高聚集特性来划分图的区域.在最短路径的近似上,该算法利用了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认为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有较大可能会经过中心节点.近似公式(1)、近似公式(2)在给出节点距离的一个近似值的同时,也提供了一条图中存在的可能最短路径.2.2 区域中心点的选择策略影响CDZ 近似方法有效性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区域划分,CDZ 方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划分的区域是否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CDZ 方法利用基于中心节点集合的宽度优先算法划分区域,如何构造适合复杂网络的中心点选择策略成为CDZ 方法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在社会网络的常用分析手段中,局部中心性(local centrality)[34]通过统计与节点相连的边数来度量节点的重要性.该性质能够度量在局部环境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点,测量方法也只需要利用到节点的度数,计算复杂度较低.因此,我们选取局部中心性最高的一系列节点作为CDZ 算法的区域中心点.在此度量方法下,中心点选择策略还需要考虑区域的划分粒度,即中心点的数目.选择合适的中心点数目能够将网络划分为符合实际拓扑结构的区域,进而能够有效地拟合节点间的最短路径,对CDZ 方法的性能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复杂网络一般都具有无标度特征,即度的分布较为符合幂律分布.在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网络中,存在少量有着较高度数的活跃节点,而大部分节点往往只有一两个邻居节点;如在科研文献引用网络Cora 中,度数最高的20%的节点的度数之和就达到了网络总度数的75.6%.因此,在复杂网络中,只需选择局部中心性最高的少量节点就能使划分的区域很好地符合网络拓扑特征.节点的度数是由与之相连的边的数目来决定的,我们认为,在所选取的中心点的度数之和接近或达到全图度数之和的50%时,绝大部分边都会与中心点相连接.如在Cora 网络中,当选择的中心点集合度数达到全图的50%时,与中心点集合相连的边占到了全部边的83%以上;而在图1所示的随机网络中,这个比例仅仅达到51%.此时,CDZ 算法在遍历中心点时就覆盖了复杂网络的绝大部分边,构建的结构索引更符合实际的网络结构.根据复杂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大部分复杂网络的度数均符合或接近幂律分布,即y =cx −r ,而社会网络的幂率r 往往在2~3之间[12].如果中心点集合的度数大于总度数的50%,则需要选择唐晋韬等:适合复杂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近似算法2283的节点数目一般不超过总节点数的10%.因此,CDZ方法的中心节点选择策略如下:(1) 将节点按照局部中心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节点队列Q;(2) 取出队列Q中的第1个元素,加入中心点集合C;(3) 如果中心点集合C中所有节点的度数之和大于全图度数之和的50%,或中心点集合的大小超过了全图节点总数的10%,则终止循环;否则,继续执行第2步;(4) 输出中心点集合C,此时,C中所有元素就是本文策略选择的中心节点.在近似节点间的距离时,CDZ方法仅需要常数时间.但预处理步骤中的图遍历需要O(e+n log n)的开销,其中, e为网络边的数目,n为节点数目.预处理步骤3将所有中心点抽取成一个加权网络,利用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需要O(d3)的时间,其中,d为中心点数目;选择中心节点需要O(n log n)的时间.因此,CDZ方法预处理的计算复杂性为O(e+n log n+d3),其中,e为网络边的数目,n为节点数目,d为选择的中心节点数目.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网络中,高度数节点的数目非常少,即d远远小于n.因此,在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网络中,CDZ方法的计算复杂性仅为O(e+n log n).如果图的规模较大或无标度特征不明显,则仍可能由于d较大而使得精确计算所有中心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时间开销过大.在中心点规模大于500的情况下,我们同样采用CDZ方法近似计算中心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以取得性能和正确性之间更好的平衡.3 最短路径近似评测作为很多网络性质的度量基础,近似算法对最短路径估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网络近似分析的性能.在本节中,我们在各种网络上评估了CDZ近似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影响算法正确性与性能的因素.3.1 数据集本文使用了科研文献引用网络Cora[35]和搜狐博客(/)社会网络Blogger来评测算法在现实网络中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常用的关系数据,Cora包含了在信息处理等领域的近37 000篇科研文献以及文献之间的100 000多个引用关系.我们将每篇文章作为一个节点,如果文章之间有引用关系,则在对应节点之间添加一条边.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得到了一个包含30 751个节点及134 996条边的科研文献引用网络,本文称其为Cora网络.此外,我们也抓取了搜狐博客的部分数据,共收集到了1 327个博客的20 166篇文章.将每个博客表示为图中的一个节点,如果博客之间存在着表示阅读、评论、引用、交友的链接,就在对应的节点之间添加一条边.去除了孤立节点后,生成了规模为1 113个节点和3 685条边的无向图,本文称其为Blogger网络.为了全面评测CDZ方法的近似效果,本文利用经典的网络模型生成了3种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网络:根据Erdös模型[31]生成的随机网络,根据Eppstein幂律模型[36]生成的幂律网络以及根据Barabási模型[12]生成的无标度网络.随机网络属于简单网络,而后两种生成网络都有着显著的无标度特征.为了便于统计性质的直观比较,3个生成网络的规模与Cora网络基本相当.这些网络的统计性质见表1.Table 1 The statisitical features of the networks used in the expermiments表1实验所用网络的统计性质Power-LawRandomScale-Free Network CoraBloggerNodes 30 751 1 113 29 999 30 000 30 000Average degree 8.78 6.62 9.01 6.0 8.361032 24 26Diameter 19Average distance 5.42 3.36 12.6 5.98 7.513.2 评测方法本文采用了Dijkstra算法的Fibonacci实现[30]作为距离的基准算法,该实现具有O(en+n2log n)的时间复杂度.本文采用该算法计算的距离作为标准答案评测近似算法的准确率,根据它的计算时间评测近似算法的实际性能.作为对比,本文还实现了两种知名的最短路径近似方法,包括Baswana提出的随机化近似方法[28](简称Baswana方法)和NSI近似方法中近似效果最好的DTZ方法[23],以验证我们提出的近似方法的有效性.平均路径比(PathRatio)[23]常用于度量距离近似方法的正确性.给定图G,从中随机选择r对节点,对于任意228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V ol.22, No.10, October 2011节点对i ,分别计算出精确距离i o P 和近似距离i f P .在此基础上,可以定义平均路径比P :11.i i r rf o i i P P P ===∑∑ 由定义可知,平均路径比P 的值越接近1,最短路径近似算法的准确性就越高.P 的值与1的差距越大,说明近似结果和实际距离的偏差越大.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如在路径导航问题中,用户能够接受比最短路径偏大的实际路径,而不能接受小于最短路径的不存在的一个近似解),常见最短路径近似方法(包括本文提到的几种方法)都要求近似结果不小于实际距离,所以平均路径比不会小于1.CDZ 方法使用通过中心节点的一条实际存在的路径近似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的长度也不会小于最短路径的长度,其平均路径比同样不小于1.3.3 结果与分析首先,我们测试了几种近似方法的准确性.CDZ 方法利用复杂网络结构特性划分区域,不需要输入参数. DTZ 方法需要确定划分的区域数目和区域划分次数,本文中设定为10%和5.Baswana 方法需要指定概率p 将节点加入样本集,本文中,p 设定为0.2.几种近似方法在各种类型网络上的正确性评测结果见表2.Table 2 The PathRatio measure of the approximate algorithms in different networks表2 近似算法在不同网络上的PathRatio 值Algorithm Random Power-Law Scale-Free Cora BloggerDTZ 6.412 6.246 6.600 5.549 5.648Baswana 1.124 1.211 1.222 1.160 1.092如表2所示,CDZ 近似方法和Baswana 方法相对于DTZ 方法更为精确.如在估算随机网络中节点的距离时, CDZ 方法和Baswana 方法的平均路径比分别为1.454和1.124,而DTZ 高达6.412.这是因为DTZ 方法利用泛洪算法随机划分区域;为了避免随机划分引入的距离偏置,DTZ 方法需要多次划分区域,并叠加每一种划分情况下的距离近似值.这在消除了随机偏置的同时,也使得估算距离远大于实际的最短路径长度.CDZ 近似方法和Baswana 方法在各种网络上均达到较高的近似水平;但CDZ 方法在Cora 网络和Blogger 网络中的近似准确性明显高于Baswana 算法;而在具有无标度生成网络中,CDZ 方法也要好于Baswana 算法.如在Barabási 无标度网络上,CDZ 方法的平均路径比达到了1.172,而Baswana 算法为1.222.这是因为Baswana 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挑选“Sample”节点,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却没有针对现实网络的特征进行优化;而CDZ 方法是以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为假设基础,认为在复杂网络连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的“长边”往往与中心节点相连.在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网络中,少量的中心节点占有了大部分的边,符合CDZ 方法的假设.而现实网络大都具有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特征,所以CDZ 方法更适合于现实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的近似. 本文也在2 000个节点规模的Cora 子网络上测试了CDZ 方法中心节点选择策略对近似正确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方法作为对比策略,以2为间隔,从20~400设置中心点数目,计算不同的中心点情况下CDZ 方法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基于局部中心性的选择策略在CDZ 方法上整体表现出较好的近似准确性,而随机选择策略则有着较大的偏置.这说明,基于局部中心性划分的区域更符合现实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而选择不同的中心点数目,对距离估算的准确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在随机选择策略中,CDZ 算法的近似准确率随着中心点数目的变化出现了较大的随机波动.基于局部中心性的选择策略在中心点数目很少时,对距离的估计偏大;而随着中心点数目的增加,估算距离快速地逼近实际距离.在中心节点数Local centrality Random selection 0 100 200 300 4002.52.01.51.00.50.0P a t h R a t i o Our strategyFig.2 Influence of center selection strategy on CDZ 图2 中心节点选择策略和对CDZ 方法的影响。

大型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查询的优化方法

大型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查询的优化方法

[bt c] t i r utnidtlo Ojsa n a o t tia ie nl e te ol ek eew grh s hn 1di A s at h n o co as f i t d l rh hs rc a zsh te cs fhs to ot e 印pe r Wi t d i n e i k ra A g i m, tl a y b tn ot a i m w l l n
【 e od ]i sa grh ; l rh ;hnspt; e o l k K y rsDj t ot A a ot s0 e a N t r b c w kra im l gi m t h wk o
(0 6 对 多种启发式 的算法进 行了 回顾和评 价 . 中包括 著名 的 A 20 ) 其 算 法 A 算法添加 了一个评估 函数 以加快搜索从 起点到终点的最短 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 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 的研究热点 路径速度 和 Djsa i t 算法一样 .它查找 时也将结点集合分为两个集 kr 它是资源分配 、 区位分析、 路线设计等优化问题的基础。 很多网络相关 合 : 表示已经找到从起点到该点的最短路结点 的结点 集合 , ’表示 s s 问题均可 纳入 最短路径 问题 的范畴之中 。 如时 间、 费用 、 线路容量等 。 还未找到从起点到该点最短路的结点集合 。 A 算法和 Dj t 算法不 is a kr 相应地 , 最短路径问题就成为最陕路径 问题 、 最低费用问题等 。 由于最 样的是它不仅考虑结点上标记的距 离( 记为 g n ) 也考虑其 与终点 () . 短路径 问题在实际中常用于汽车导航系统 以及各种应急 系统( 1 0 如 1 的邻近性。邻近性是其到终点的距离 的一个估计 . 记为 h n 。h n 表 () () 报 警、 1 火警 以及 医疗救护系统等 )这些系统一般要求计算 出到出 19 , 示从结点 n 到终点代价 的估计 。由于路径还未被计算 出, 以这个值 所 事地点 的最佳路线 的时间很短 . 在行车过程中还需要实时计算出车辆 只能进行估计。这正是评估方法所要做的事情 。 前方 的行驶路线 .这就决定了最短路径问题的实现应该是高效率的。 通常 . 一种一定 能保证能找到到达 目标点 的最短路算法称之 为是 其实 , 无论是距离最短 , 时间最快 , 还是 费用 最低 , 它们 的核心算法都 合理的 。如果 A 算法使用 的评估 函数 h n 的估计值不超过 实际值 , () 是最短路径算法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 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地理信息服 那 么它被证 明 算法是合理的( on 。 04 。 A 算法合理 K eiea 20) 使 g tl 务 的更详细 、 更高级别 的要求 . 用软件所采用 的道路网络越来越复 应 的评估 函数称之为合理的评估 函数。对 于 A 算法 , 如果 h n 恒为 0 () , 杂。 经典的最短路径算 法_ i s a狄克斯特拉) 】 Dj t ( L kr 算法 和 A 目 算法在 那 么它就 与 Djs a i t 算法一样 最好的评估 函数 h n 一般是到 目标的 kr () 处理大型复杂网络时所花费 的时间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那么怎样 最短距离 . 虽然往往难于求算。合 理的评估 函数 h n 的一个例子是 n () 在复杂的网络中迅速找到需求 的最短路径呢? 网络进行分块的思想 将 点到 目标点 的直线距离 可 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A 算法在检查下一个检查点时平衡地考虑这两个距离 g n 和 h () ( ) 它对临时标记 的结点 以 f )g n + ( ) n。 ( = ( )h n 值的大小排序 , 每次对 n 并 1 Djsr i t k a算法的主要 思想 f ) ( 值最小的结点进行检查 这种启发式 的算法只试着对引向终点方 n 设 G < E. > = v. A 为一个具有 n个顶点的赋权有向图 。 x ∈V 设 0 。我 向的结点进行查 找 这种方法加快了最短路查找 的进程 . 缩短 了查找 们循序渐进地建立这样一个顶点集合 x. 有 x . 对所 X 我们知道从 x O 时 间。 因此 A 算法要快于 Djs a } i t 算法 ( a t l 16 ) 这是个最 kr H re a t 98。 到 x的最短路径 佳优先查找的例子。然 而. 尽管这种方法减少了查找空间, 但是 A 算 开 始 , =x l xf , 0 然后 每一步 向 x中加入 一个顶点 x 加入 x , 的条件 法 中大多检查的点都不在最短路 中 因此 算法仍有效率提 升的空 是已知从 x O到 X的最短路径 的路程 .以及在这个路程 中位 于 x之前 间 的顶点。当所有从 x 可到达的顶点都加入到 x中时 , 0 运算结束 。 设 M= — 对于 M 中的顶 点 Y 一切从 x V X. . O到 Y的路 径 . 如果 除 Y 3 大 型 复 杂 网络 中最 短路 径 查 询 的 优 化 以外仅含 x的元素 , 之为从经 x 过 x到 Y 即称 0 的路径 . 这些路径 中的 较高级别 的服务要求采用面积覆盖广 、 线信息尽量详细的复杂 路 最短路径的路程记 为 : 路网( 因为用文件来保存网络的拓扑关 系在网络发生变化的时候修改 D S x X y I(( — ) 卜+ 会 比较麻烦 .并且在 实际市场化 的应用软件中地图更新周 期一般较 最短路径 中位于 Y 之前的顶点记为 : . 短. 因此动态生成 网络拓扑关系的适应性更强 )如果应用程序在处理 . P D x —x y RE (O斗 — ) 每一个 最短路查询 要求时每次 都要生成 完整 网络的拓 扑关系 . 而实 如此 , 每一步骤我们总是向 x中添加顶点 m. 并保证 : 际上 大部分点都不 是最短路所 经历 的节 点 . 必然会 导致计 算上 的 这 D s x_ x ÷ =N { s x_ x_ y)Y∈M I (O ÷ _ m)I FDI(0+ ), 浪费 . 因此 怎样 根据起 点 、 终点 的位 置来简 化检 索的 区域显 得十分 也就是说总是选择距 x 0最近的顶点添加 到 x中去 重要 。 当 m添加到 X中以后 , 于 M 中的顶点 v 可能产生从 x 到 v的 对 . 0 传统 的直线加速法是 以连接起 点和终点 的直线 为依据划定一 个 新的通过 x的路径 ,

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几种算法和应用总结

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几种算法和应用总结

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几种算法和应用总结最短路径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在各种现实问题上,我们能够结合现代智能交通的利用,并且成分考虑实地的不同的交通资源,从而能够真正的实现最短路径,那么首先第一有利的是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

并且在环境方面来讲,也符合了国际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即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有有效的减少了汽车尾气,缓解了大气污染,并且在车辆越来越多的今天,减轻了市民旅途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并且能够节约人们的时间。

本文就是对于最短路径问题的几种算法及应用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最短路径问题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出发,然后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接着对于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于本文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了总结,比如:图的概念,有向图以及无向图的说明,最短路径的一些概述,以及一般求解最短路径的步骤,还有一些求解最短路径的基本方法做了一些说明。

最后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以及改进的Floyd算法二种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到计算,最后本文将最短路径问题应用到了在生产车间中智能AGV小车的最短路径规划问题上,并且对于二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关的结论。

参考文献:[1] 张默.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52.[2]司连法,王文静.快速Dijkstra最短路径优化算法的实现[J].测绘通报,2005(08):15-18.[3] Thomas H.Cormen,Charles E.Leiserson,Ronald L.Rivest,Clifford Stein,殷建平,徐云,王刚,刘晓光,苏明,邹恒明,王宏志.算法导论(原书第3版)[J].计算机教育,2013(10):51[4]张引发,刘乾,王鲸鱼.必经节点约束下的光网络最短路径算法[J].光通信技术,2018,42(10):30-32.[5]虞谦,高岳毅,李俊.最短路径算法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安全,2018,39(09):15-17.[6]郑海虹.常用最短路径算法分析与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4):31-33.[7]肖金声.关于最短路径算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3):42-47.[8]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0-300.[9]俞飞蝶,罗杰.最短路径算法在外卖配送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8,34(08):155-156.[10]宋青,汪小帆.最短路径算法加速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41(02):176-184.致谢本课题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李敏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的每个环节,无不凝聚着李敏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算法的复杂网络图最短路径求解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算法的复杂网络图最短路径求解


boundaries,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for mining fuzzy association rules.

Keywords : Quantitative Association Rules; Fuzzy Set; Data Mining

!" MO D E R N C OMP U T E R 2007.10
1→3→5 19

由图 5 可知, 第四层的节点集包括{6、8、9、12}, 到 机
达它们路径的权值分别为: #%1→2→ 7→8 46
(总
%
%%1→2→11→12 47

%
$%1→3→ 4→6 35

% %
%1→3→ 4→9 39

% %
&%1→3→ 5→6 30
九 期

MO D E R N C OMP U T E R 2007.10 !"
在图 4(B)中, 比较 M 和 N+P 的大小, 如果 M>N+ P, 取消 A、C 之间的连线。如 果 M<N+P, 选择 A→C, 取消 A、B 和 B、C 之间的连线。在网络图 3 种, 由节点 9、10、13 和 节 点 11、12、13 构 成 的 三 角 形 既 是 这 种 。 在 第 一 个 三 角 形 中 , 9→10→13 的 权 值 为 34, 9→13 的权值为 28, 故取消 9、10 和 10、13 之 间的连线。在 第 二 个 三 角 形 中 , 11→12→13 的 权 值 为 25, 11→13
研究复杂网络图的简化。





(总

复杂网络的路径搜索算法优化研究

复杂网络的路径搜索算法优化研究

复杂网络的路径搜索算法优化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各类网络中,路径搜索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计算网络中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方便信息的传输和流转。

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网络的建模和算法优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复杂网络模型所谓复杂网络,就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动态性质的网络。

在研究路径搜索算法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对网络进行建模。

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模型包括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

无标度网络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而随机网络则具有良好的均衡性。

小世界网络则同时兼具了这两种结构,既保持了高度集中性,又具有较好的均衡性。

在复杂网络的建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节点度分布的模拟。

度分布是指在一个网络中,节点的度数分别为多少的个数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节点度分布往往对计算节点路径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模型进行不同的度分布模拟。

路径搜索算法路径搜索算法是指从图中的某个节点出发,找到到达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常用的路径搜索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和网络流算法等。

不同的算法依赖于不同的网络结构和节点度分布,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类型进行算法优化和改进。

最短路径算法是针对最短路径问题设计的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和Floyd算法等。

Dijkstra算法通过计算从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得到最短路长度和路径信息。

Bellman-Ford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算法,可以处理负权边的情况。

Floyd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算法,可以处理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最小生成树算法是指从有边权的无向连通图生成一个无向连通树,使得该树的所有边权之和最小的算法。

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算法包括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Prim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每次将生成树扩展一个节点,并选择与该节点相连的边中权值最小的边。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庞大的网络系统中,如何寻找最短路径成为一项挑战。

为了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超级计算技术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超级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的步骤。

首先,为了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我们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和分析。

这包括确定网络中节点和连接的关系。

在拓扑模型中,节点代表网络中的一个实体,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或计算机,而连接则代表节点之间的通信通道。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描述网络中节点与连接的属性,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超级计算技术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

超级计算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技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大规模计算。

通过超级计算技术,我们可以运用最短路径算法来求解复杂网络中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论的算法,它能够在网络拓扑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最短路径算法来解决复杂网络最短路径问题。

在选择算法时,我们需要考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贝尔曼-福特算法(Bellman-Ford algorithm)和弗洛伊德算法(Floyd-Warshall algorithm)。

这些算法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在选择了最短路径算法后,我们需要将网络拓扑和算法输入超级计算机中进行计算。

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和并行计算能力使得我们能够高效地解决大规模网络最短路径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超级计算机将会对网络拓扑进行图分解,将计算任务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并行地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提高算法的效率。

最后,我们将获取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不仅仅是简单的距离,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如带宽、延迟和流量等。

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题目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最短路径的运用非常多,算法也很多,最短路径分析是网络分析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当网络规模很大时,求解更加复杂,计算时间和所需的存储空间也大大的增加。

本文讨论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及其现实问题,其中典型的最短路径算法是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一种著名的最短路径算法, 它可为任一源节点找出与其它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 算法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Dijkstra算法将网络结点分为未标记结点、临时标记结点和永久标记结点,网络中所有结点先初始化为未标记结点,在搜索过程中和最短路径结点相连通的结点为临时标记结点,每次循环都是从临时标记结点中搜索距源点路径长度最短的结点作为永久标记结点,直至找到目标结点或所有结点都成为永久标记结点才结束,这样临时结点无序地存储在无序表中,每次搜索都要遍历到表中的所有临时结点,这样势必会带来很大的计算量,给系统的应用也会带来很大不便.提高算法的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临时结点表建立索引,加快检索速度;另一方面即减少搜索的临时结点的数量,那么效率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在寻径时要分步由源节点开始一步步地向相邻节点扩展, 直到包含所有网络节点为止。

针对如何利用Dijkstra算法来高效地查找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一问题,应用图中各结点的出入度来简化查找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再利用以求出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快速获得结点之间的最大路径。

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通过对Dijkstra算法的了解,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本文接着简单介绍了Floyd算法,又称弗洛伊德算法,插点法,是一种用于寻找给定的加权图中顶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

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复杂化,如何有效地在交通网络中找到最短路径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短路径算法不仅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系统、导航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图论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算法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包括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交通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等。

本文将详细综述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 算法等,并分析它们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接着,本文将探讨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最短路径算法,如基于启发式搜索的算法、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等,并分析它们在处理复杂交通网络中的性能表现。

本文还将关注最短路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问题,如实时交通信息的处理、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建模、动态最短路径的计算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更有效、更鲁棒的最短路径算法。

本文将展望最短路径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结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和优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二、交通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理论在交通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是一个关键且基本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从起点移动到终点,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所走的距离或所花费的时间。

最短路径算法是求解这一问题的主要工具,它们在网络分析、路径规划、导航系统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交通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基于图论。

在交通网络中,各个地点可以被抽象为图中的节点,而地点之间的道路或路径则可以被抽象为连接这些节点的边。

边的权重通常表示道路的长度、行驶时间、费用等。

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一种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最短路径求解算法,自1956年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杰斯特拉提出以来,已在图论、运筹学、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传统的Dijkstra算法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了计算效率不高、内存消耗大等问题。

因此,本文致力于通过改进Dijkstra算法,提高其在处理大规模图数据时的性能,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首先将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基本原理、计算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大规模图数据的改进Dijkstra算法,包括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优化策略以及复杂度分析。

接着,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包括在不同规模图数据上的测试、与其他最短路径算法的比较等。

本文还将探讨改进Dijkstra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例如,在交通网络中,可以利用该算法快速找到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为导航、物流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在社交网络分析中,可以利用该算法识别用户之间的最短路径,进而分析社交关系的传播和影响;在图像处理领域,可以利用该算法进行像素间的最短路径计算,实现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功能。

本文将对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算法性能、拓展应用领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Dijkstra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在加权图中查找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杰斯特拉在1956年发明,并因此得名。

Dijkstra算法采用贪心策略,逐步找到从源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最短路径近似算法

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最短路径近似算法

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最短路径近似算法张昕;严沛;郭阳;王慧慧【摘要】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classical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for complex networks is no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complex networks, moreover, the existing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are limited in generality and accuracy of calcu-lation for increasing scale of complex networks. K-shell shortest path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complex networks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The k-shell value of nodes is used to divide the network and guide the search path, the k-shell sub-net is processed by super-node aggregation to reduce the size of nodes and edges in the path search, and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are improved by using the bi-directional search tree in the path search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better generality and highe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in real and simulated large-scale complex networks.%复杂网络最短路径经典算法的处理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网络,而现有近似算法通用性有限,且计算准确率不理想,不能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复杂网络中的最短路径计算需求.针对于此,提出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最短路径近似算法.算法利用节点的k-shell值进行网络划分并引导搜索路径,利用超点聚合处理k-shell子网来降低路径搜索中节点和连边的规模,通过在路径搜索过程使用双向搜索树方法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通用性较好,在现实与仿真大规模复杂网络中均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9(055)014【总页数】7页(P54-60)【关键词】复杂网络;最短路径;k-shell;超点聚合;双向搜索树【作者】张昕;严沛;郭阳;王慧慧【作者单位】辽宁大学信息学院,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信息学院,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信息学院,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信息学院,沈阳 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11 引言复杂网络[1-2]是指节点数量巨大且节点之间连边关系复杂的网络,通常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等特性。

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图论中,寻找两个不同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迪杰斯特拉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之一。

该算法采用贪心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更新起始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距离,在最终找到最短路径的过程中。

邻接表是一种常用的图表示方法,将图的结构信息存储在一个表中,可以方便地查找与每个顶点相邻的顶点。

将迪杰斯特拉算法与邻接表结合起来,可以更高效地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本文将介绍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基本概念,并详细讨论如何通过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通过对算法步骤的分析和实例的展示,读者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以及邻接表在算法中的重要作用。

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背景。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原理和邻接表的概念及构建方法,同时介绍如何利用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结论部分将总结迪杰斯特拉算法在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情况,探讨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的优势,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如何利用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通过深入讨论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原理和邻接表的构建方式,帮助读者理解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邻接表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的优势和应用场景,以及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迪杰斯特拉算法在最短路径问题中的应用,并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该算法解决复杂的路径规划问题。

2.正文2.1 迪杰斯特拉算法简介迪杰斯特拉算法是一种用来求解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也被称为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该算法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格·迪杰斯特拉在1956年提出。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

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研究

道路上 , 步行也必须沿道路行走 , 所以两站点间是否步 行可以到达是无法直接求出的。对此问题, 用图 1 就可 以解决 : 站点位于道路上 , 道路由两个交叉点确定 , 所以 可由两点间距离公式直接计算出站点到相应两个道路 交叉点的距离。将所有的站点和道路交叉点看作结点, 节点间的权值为节点之间的距离, 这样整个道路和站点 便构成一个赋权无向图。在图 1 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 Di jkst ra 算法求解任意两个公交站点间的最短路径, 如 果两个站点间的最短路径小于给定的阀值 δ , 就认为这 两个站点相互步行可以达到, 否则两个站点间就不能生 成有向边。 2) 最短路径问题求解 鉴于公共交通多重图的特点, 本文采用人工智能领 域里面的 A* 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启发式搜索 A* 算法 是用于路径搜索和规划的经典方法 , 该算法简单 , 可以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数据进行启发搜索 , 比较灵活 , 有关 算法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但它在搜索过程中暴 露的不足却很明显 , 搜索空间越大 , 耗时越多 , 以及由于 估计函数设计的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求解过程中的启 发信息等。在 A * 算法中只要 h(x ) ≤ h* (x ) , 就一定能找到 最短路径 , 在一般情况下所设计的启发函数 h(x ) 为两个 节点间的欧式距离 , 这种启发函数往往远远低于实际的 最短路径 , 尽管他保证了算法的可纳性 , 却影响了算法 的搜索效率。从 A* 算法的性质可以看到启发函数 h(x ) 的值越大, 搜索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为了突出启发信息 的重要性 , 我们对估计函数进行如下改进 :
Research on the Algorithm for Shortest Path Problem in Complicated Network
FENG Zhen1, LIU Jia2, LI Jing2, CAO Yan-fei3

复杂网络中近似最短路径问题

复杂网络中近似最短路径问题

复杂网络中近似最短路径问题刘微;肖华勇【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6(025)005【摘要】With the increasing of data in complex networks, the efficiency of classic algorithms such as Dijkstra algorithm is very l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approximate search algorithms, but how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also keep the accuracy has been a big difficult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network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regional division,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ree decomposition, and constructs graph into a tree to search the target vertex, getting a new the shortest path approximate algorithm for complex networks.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not only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but also remains the high accuracy of approximation by examples.%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经典算法(如Dijkstra等)效率越来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候时间, 即发车间隔; d 表示按照该路车的行车路线两 车站之间的距离; s 表示该路公车在 t0 时刻的车速。 通过步行从一个站点走到另一个站点的距离如果 不大于某一阀值 ( δ ), 则这两个站点相互步行可到达, 可 以生成两条有向边 , 边权 =
步行距离 +Ψ 步速
所花费的时间 , 可以看到 h( j ) 为两部分之和 , T 为从 j 点 到终点 E 的直线距离 D jE 除以最大车速 vmax 得到的时间,
Research on the Algorithm for Shortest Path Problem in Complicated Network
FENG Zhen1, LIU Jia2, LI Jing2, CAO Yan-fei3
( 1. Department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41 China; 3.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
摘 要: 本文以时间代价作为目标函数, 针对复杂网络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 给出了目标评价函数模型的建立过程, 提出了改进的 A* 算法求解复杂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 并以城市交通为例, 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适用于一般 多重图中最短路径问题的快速求解,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重图;A * 算法; 最短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41(2010)03-0032-05
2 算法模型的建立
2.1 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
公共交通网络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主要是道路和 停靠站点数据结构的建立。道路网是一个网状结构 , 道 路数据结构采用拓扑型矢量表示法。整个道路网络, 可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lications
《 自 动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2 0 1 0 年 第 2 9 卷 第 3 期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第 i 次换乘时公车在 t 0 时刻的
《 自 动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2 0 1 0 年 第 2 9 卷 第 3 期
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Applications
定的多重图中由出发结点到目的结点的最短 K 条路径。 1) 公共交通多重图生成 图 2 公共交通多重图中节点间的有向边通过两种 方式形成: 一种是乘坐同一路车可以达到; 一种是步行可 以达到。 通过检索各路公车行走路线( 往返相反方向的同一 路车按两路车进行处理) 所经过的站点, 可以确定哪些站 点结点之间通过乘坐同一路车可以到达 , 生成有向边 ,
速度。 Ψ 是常数 , 因为每次换乘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可知 因素, 如过马路需要绕行天桥等等。所以每次换乘除了
t1 是所有可 所需的换乘时间外, 还应额外添加一段时间。 t2 是所有可能换乘公车 能换乘公车的最晚首发车时间。 N max 是最多换 N min 是最少换乘次数。 的最早末班车时间。 k 是第 i 次换乘时的起点。j 是第 i 次换乘时的终 乘次数。 Q 是公交线路中的节点 , 由公交站点抽象而成。 点。 L是
1 引言
最短路径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 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人们继 Di jkstra 开创性的工作提出 了大量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 [1-5] 。目前一些简单网 络图是最短路径搜索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 因此出现的 相关算法也都是针对简单网络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分布式处理和智能交通系统 (ITS) 的兴起给这个传统的 研究课题带来了新的转折, 这些要求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的领域都以复杂网络图的结构呈现。因此, 对复杂网络 中最短路径问题求解算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 一些 专家和学者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谭国真[ 6] 等人提出
对于任意一个节点 j , 则有
h( j ) = T + ρϕ ij β (0 < α , β 其中 α 、
, 其中 h 表示在 t0 时刻该路公车可能的
中设定 β ∈ (0.6,0.9) 。两个参数分别用于调整 g (x ) 和 h(x ) 在
g ( j ) 为从出发点 S 到 j 点实际 估计函数中所占的比例。
s.t. : t1 ≤ t 0 ≤ t 2
N min ≤ n ≤ N max k, j ∈ Q Q∈ p p∈ L
其中 f ( p ) 是在某个时刻 t 0 从出发点沿着路径 p 到达 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n 是总换乘次数 , hk 是第 i 次换乘时 在节点 k 的平均候车时间 , 可以认为是第 i 次换乘时公
0
2.2 时空搜索模型的建立
最优换乘方案数学模型的评价函数规定为乘客从 出发点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最少。在决定换乘所需 时间的诸因素中和时间有关的因素为首发车和末班车 时间、发车间隔以及车速。发车间隔分为高峰间隔、平 峰间隔和晚间间隔 , 相应的车速分为高峰车速、平峰车 速和晚间车速。这样在一个确定的时刻, 即用户的咨询 时间, 总可以确定有哪几路车正在运营及这些车在该时 刻的发车间隔和车速。因此, 在某个时刻 t 0 最短路径数 学模型的目标函数 f 为
min f ( p ) =
的公共交通状态便形成了一个网络。因为站点与站点 之间可能有多种到达方式, 所以该网络是一个不规则的 多重图[9 ] , 如图 2 所示。
∑ h + s
k i =1
n

d kj
kj
+ Ψ
(1)
图 2 公共交通多重图
图 2 中有序对( x s , t kj ) 表示乘客在第 i 次换乘时所花 费的时间为 t k j , 即为多重图中某条有向边的权值 , x s 表 示乘客第 i 次换乘时选择的换乘方式 ( x s ≥ 1 表示公车 号, x s =0 表示步行, x s 值相同说明乘坐的公车相同) 。由 此可知, 时空搜索模型的解即为该多重图中某两点之间 的最短路径。
以看成是由多段道路连接而成 , 连接点即为道路和道路 的交叉点。以道路和道路的交叉点为结点, 结点和结点 之间的道路为链 , 可建立链 - 结点式的拓扑数据结构 , 曲线道路可由多段道路进行拟合。每段道路由两个交 叉点确定, 且每段道路和每段道路只在端点处相交。公 交停靠站点以点的形式存在 , 类似于道路交叉点 , 但是 停靠站点必须位于某段道路上 , 而不能与道路的某个交 叉点重合。道路及其交叉点和停靠站点组成的网络如 图 1 所示 :
d 边权为 h + + Ψ s
对于任意一个节点 j , 则有
f ( j ) = αg ( j ) + β h ( j )
f (x) = αg (x) + β h(x )
(2) (3) (4) (5)
≤ 1,α + β = 1) 为两个参数因子 , 实验
启发函数 h(x ) 设计如下 :
h(x ) = T + ρϕ
道路上 , 步行也必须沿道路行走 , 所以两站点间是否步 行可以到达是无法直接求出的。对此问题, 用图 1 就可 以解决 : 站点位于道路上 , 道路由两个交叉点确定 , 所以 可由两点间距离公式直接计算出站点到相应两个道路 交叉点的距离。将所有的站点和道路交叉点看作结点, 节点间的权值为节点之间的距离, 这样整个道路和站点 便构成一个赋权无向图。在图 1 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 Di jkst ra 算法求解任意两个公交站点间的最短路径, 如 果两个站点间的最短路径小于给定的阀值 δ , 就认为这 两个站点相互步行可以达到, 否则两个站点间就不能生 成有向边。 2) 最短路径问题求解 鉴于公共交通多重图的特点, 本文采用人工智能领 域里面的 A* 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启发式搜索 A* 算法 是用于路径搜索和规划的经典方法 , 该算法简单 , 可以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数据进行启发搜索 , 比较灵活 , 有关 算法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但它在搜索过程中暴 露的不足却很明显 , 搜索空间越大 , 耗时越多 , 以及由于 估计函数设计的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求解过程中的启 发信息等。在 A * 算法中只要 h(x ) ≤ h* (x ) , 就一定能找到 最短路径 , 在一般情况下所设计的启发函数 h(x ) 为两个 节点间的欧式距离 , 这种启发函数往往远远低于实际的 最短路径 , 尽管他保证了算法的可纳性 , 却影响了算法 的搜索效率。从 A* 算法的性质可以看到启发函数 h(x ) 的值越大, 搜索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为了突出启发信息 的重要性 , 我们对估计函数进行如下改进 :
p 是 L 中的一条 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的可通行路径集。
可行路径。由以上分析可知, 最短路径的搜索不但是空 间的搜索 , 而且要和具体的搜索时间结合 , 是一个同时 涉及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2.3 模型分析
站点间的换乘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从这路车换乘另 路车, 一种是从坐车换成步行或从步行换成坐车。两次 换乘都是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 , 这样的两个站点或 者坐同一路车可以到达 , 或者步行可以到达。如果将所 有站点看作是结点 , 站点之间坐同一路车或者步行可以 到达看作一条有向边, 所花费的时间看作边权, 则 t 时刻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 about complicated net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gorithm to solve the shortest paths problem in complicated network based on A* algorithm, in which the time cost is taken as target fun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rget function model is give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shortest paths problems quickly in multi-graph. Key words: multi-graph; A* algorithm; shortest path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