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常见的安全标志2. 我国的气候特点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生命周期5. 水的性质与用途6. 空气的力量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8. 光的反射与折射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特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声音与光的传播等概念。

2. 教学重点:安全标志的认识、水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的力量、声音与光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全标志卡片、气候图、植物生长模型、动物生命周期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安全标志,引发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图片、实例进行生动讲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在校园内看到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描述我国的一种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4)画出一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图。

(5)实验:探究水的性质与用途。

(6)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7)思考:声音和光是如何传播的?答案:(1)如:禁止通行、当心触电等,作用:保障师生安全。

(2)如:四季分明,影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4)如: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温度与水的变化; 磁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

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

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

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

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

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

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

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

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

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科学这门学科,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耐心和持久性,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包括“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四个单元。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和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认识周围的世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植物”单元,学生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命周期。

“动物”单元则着重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和行为,认识动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他们的材料意识和环保意识。

“水和空气”单元则聚焦于水和空气这两种重要的物质,研究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学生能够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行为,认识动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能够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4)能够了解水和空气的特征和性质,知道它们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2、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探究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并进行实验操作。

3、科学态度(1)对科学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愿意参与科学活动。

(2)能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3)能够在科学探究中表现出耐心和合作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五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五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本一、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科学在我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太阳与时间水的科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等五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教学难点: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情况: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____人,共三个班。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2. 《动物的生活》常见动物的特点动物的运动动物的适应性3. 《身边的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材料的再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了解常见动物的特点、运动方式及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3.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材料的分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点、材料的再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各种材料样品。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以动物园为例,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以具体的动物为例,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性。

通过分类游戏,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观察周围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进行记录。

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分类和特点描述。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运动方式和材料的分类。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吸收阳光、水分、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有机物2. 动物的特点与运动方式特点:形态、生活习性、适应性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3. 材料的分类与特点分类:金属、塑料、纸质、玻璃等特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可塑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并标注光合作用。

2024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名称:2024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总结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万物都有成因教学活动:- 利用课堂实验、教学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物体的形成过程和成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发现物体形成的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自己设立实验并进行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空气和水教学活动:- 带领学生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和教学片介绍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水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 生物的生活和变化教学活动:- 结合生活实例和教学片向学生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获取物质的方式;- 进行植物栽培活动和观察动物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太阳系和天体运动教学活动:- 利用实地观测和教学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天体的运动规律;- 带领学生在夜晚观察星星和月亮,并进行星座的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5. 电和磁教学活动:- 借助实物和教学片向学生介绍电的产生和磁的特性;-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设计和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方式本学期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和学习笔记等方式,评价学生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情况;2. 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小组探究成果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3. 表达评价: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情况;4. 综合评价: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二章《我们的身体》的第4节《骨骼和肌肉》,内容包括:骨骼的组成与功能,肌肉的组成与功能,以及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及其功能,理解它们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功能及协调配合。

难点:理解骨骼和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教学课件、实验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学习骨骼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骨骼模型,了解人体骨骼的分布和作用。

(2)学习肌肉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肌肉模型,了解人体肌肉的分类和作用。

(3)探究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在不同情况下骨骼和肌肉的变化,理解它们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画图、填空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骨骼的组成与功能2. 肌肉的组成与功能3. 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自己身体中的三块骨骼和三块肌肉,并描述它们的作用。

(2)通过观察家人或朋友运动,分析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 答案:(1)略(2)在运动中,骨骼起到支撑作用,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使骨骼产生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模型、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骨骼和肌肉的组成、功能及协调配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不同运动项目中的骨骼和肌肉运用,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

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1一、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各种科学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

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

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界中的常见事物:空气、水、土壤、植物和动物等。

2.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火灾安全等。

4.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空气、水和土壤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按照每周两节课的安排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和时数如下:1. 第一周:空气(2节课)1.1 空气的存在和压力(1节课)- 观察空气的存在,讨论空气的特点和用途。

- 进行简单实验,观察橡皮球被空气推动的现象。

-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观察不同气压对物体的影响。

1.2 空气的压强(1节课)-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空气的压强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改变。

- 观察气球缩小的现象,讨论气球被挤压时发生的变化。

-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观察气球在不同压强下的变化。

2. 第二周:水(2节课)2.1 水的存在和性质(1节课)- 观察水的存在形态,讨论水的特点和用途。

- 进行简单实验,观察水的凝固和蒸发现象。

-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024年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与化学变化1.1 探索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学习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通过实验观察探索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学习物质的测量单位:克、升、米1.2 探索固体的形状-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固体物体- 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常见形状的特点1.3 探索物质的变化- 学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燃烧和腐蚀等变化现象第二单元:能量与物体运动2.1 探索物体的运动- 学习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和速度2.2 探索物体的停止- 学习物体停止运动的因素,如摩擦力、阻力等-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停止运动的过程2.3 探索能量与物体的运动- 学习能量的概念和种类,如动能和势能- 通过实验观察能量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转化第三单元:光与视觉3.1 探索光的传播- 学习光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3.2 探索光的颜色- 学习光的颜色和光的波长的关系-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分光现象3.3 探索视觉的形成- 学习光线进入眼睛的过程- 通过实验观察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现象第四单元:天体与地球4.1 探索地球的自转- 学习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验观察地球自转带来的白天和黑夜的变化4.2 探索地球的公转- 学习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验观察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4.3 探索月亮的变化- 学习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通过实验观察月亮的不同形态和月相变化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 讨论交流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撰写能力。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二个班。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全册教学分析本册书25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2. 第2章《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

3. 第3章《天气与气候》: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基本气象现象。

4. 第4章《电与磁》:探索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学习简单电路和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与磁章节的电路连接和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体的器官功能、动植物分类、天气变化及电与磁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结构图、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出简单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3)描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图表;7.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其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其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

经过上两个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较弱。

学生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常不稳定,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且与兴趣密切相关。

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在活动中要多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多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包括:“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

其中“水”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空气”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天气”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总计24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单元以“水”为主题,让学生亲历观察水蒸发、水沸腾、水结冰以及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引导学生发现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如何分离混合物,从而了解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让学生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了解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第二单元以“空气”为主题,包括“感受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压缩空气”、“空气有质量吗”、“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我们来做‘热气球’”、“风的成因”、“空气和我们的生活”8个课时。

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作为物质的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包括“我们关心天气”、“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观测风”、“观察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8个课时。

让学生对天气现象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

要练好字,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东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工作分析: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习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8,其中女生1人,男生7人,在这8人当中大部分同学作业书写工整,但有少部分同学比较懒惰,作业书写马虎。

本学期教学目标:一、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当你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点、弯钩、横钩、横折弯、横、斜钩、横折、横折弯钩、竖、横折提、横撇弯钩、撇、竖提、横折钩、横折折撇、捺、竖折、横折折折钩、提、竖弯、撇折、竖折撇、竖钩等。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3)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4)汉字的偏旁部首。

三、采取的措施1、整体优化。

(1)认真制订实施写字教学计划。

(2)遵循直观性原则,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推出样板课,组织听课,研讨摸索写字教育的基本模式,确保写字的质量。

(3)认真做好每天10分钟的写字、。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动物的分类和领域间的关系、人体的五官和身体健康;2.物质:物质的状态变化和与能量的关系、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3.地球与天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四季的变化、太阳和月亮的变化。

三、教学活动: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将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线,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目标。

1.观察活动: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和描绘生物的特征,如动物的皮肤、外形、眼睛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并了解不同动物的分类和领域间的关系。

2.实验活动:运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材料,进行各种与物质性质和状态变化相关的实验,如溶解实验、融化实验、沉降实验等,通过实践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野外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变化,如春天万物复苏、夏天草木葱茏、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等,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4.科学小实验:在班级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如水的沸点实验、投影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5.科学展览: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展览,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评价:1.观察和实验记录: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观察和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实验。

3.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作业,通过批改作业,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情况。

4.科学展览评价:评价学生的科学展览成果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评选出优秀作品和团队,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4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4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4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规划教科版篇一《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育学生认知与发觉的力量,把这一力量作为本册教材要培育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展探究力量、科学学问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以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受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阅历动身,认真观看,发觉问题,绽开讨论。

2、注意对力量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把握科学探究力量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熟悉大自然共四课: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奇怪心;3、我们来观看;4、学会运用工具;其次单熟悉水果和蔬菜共3课:1、常见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3、蔬菜长在哪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共三课:1、各种各样的文具;2、铅笔和彩笔;3、常见的尺子;第四单元四季共四课:1、凉快的秋天;2、严寒的冬天;3、暖和的春天;4、酷热的夏天。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规划教科版篇二2023-2023学教学规划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规划一、学生状况分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育学生“模型与解释”的力量,把这一力量作为本册教材要培育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展其他探究力量、科学学问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受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

充分考虑三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学习了观察》1、《走进科学》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宝贝(学生依寻宝清单找到的自然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寻找、观察、整理的顺序,依次设计出《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三课,试图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引领下,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2、《身边的动植物》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

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3、《土壤》本单元正是以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

从探究能力的训练上看,本单元与三上其他单元一样,以观察、分类、比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兼顾其他探究能力的培养。

4、《奇妙的水》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水,观察水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流动的水的力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让儿童从多方面了解水的性质,加深对水的认识。

儿童对水的认识越深刻,就觉得水越奇妙,会从心底里觉得水的珍贵,自觉产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认识天气与气候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5.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6. 地球上的水资源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认识天气与气候,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 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点。

4. 了解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 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6.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2.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观察天气变化、植物生长过程等。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主题: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如“认识天气与气候”、“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等。

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3. 图表: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植物观察报告: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动物分类图: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动物分类图。

2. 答案:(1)天气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分析天气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生活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

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

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

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

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

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

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天气”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5课“风的观测”和第6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

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如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它的可逆性。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以及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特征及现象。

●以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尝试以气泡图、矩阵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体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天气。

●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

●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讲述自己的观测、记录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乐于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天气特征的观测。

●初步养成记录天气日历的习惯。

●体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观测天气。

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11 11.10-11.16 二7.风的成因;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 11.17-11.23 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 11.24-11.30 三1.我们关心天气;三2.认识气温计14 12.1-12.7 三3.测量气温;三4.测量降水量15 12.8-12.14 三5.观测风;三6.观察云16 12.15-12.21 三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 12.22-12.28 三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 12.29-1.4 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 1.5-1.11 期末复习20 1.12-1.18 期末测验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