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元素
【典例 3】 中国科学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 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 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 1 个质 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 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 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 C. 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称,例如,H-1、H-2、H-3 分属不同原子,但均属于氢
金属元素 6.组成物质的元素 非金属元素
元素。
现在人们已知的元素已有 110 多种。
7.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种物 质。
6
C 表示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7 个中子的碳 I和
53 127
53
131
I 的说法错误 的是 ..
(
)
A.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B.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属于同种元素
【解析】 因为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两者 互为同位素,同位素之间的区别在于中子数不同。
9.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多的是含氮、磷、钾元素的 无机盐。植物生长缺乏 氮元素时,植株矮小,叶色发 黄;缺乏磷元素时,植株暗绿带红;缺乏钾元素时, 植株矮小,叶片上带许多褐斑。
10.元素、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比较见下表: 项目 元素 原子 离子 具有相同核 电 荷 数 的 一 化学变化 中的 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类 原 子 的 总 最小微粒 称 含义 只分种类不 论个数 既可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教学反思《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对《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一课的反思相对原子质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提出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内容相较于以前的内容更加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其它道具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我用粉笔为例,设一根绿色粉笔是一个碳-12原子,取这个碳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以这十二分之一的质量为标准,说这个标准相对于原来的质量是1,然后提问,另一根蓝色粉笔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如何计算?学生很快想到用蓝色粉笔的实际质量除以标准的实际质量,这样就可以得到有a个标准,既然之前说过一个标准的相对质量是1,那蓝色粉笔的相对质量是a。
接着就能够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辅助公式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接着带入氧-16原子的实际质量进行计算,得到氧-16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接着让学生总结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的什么数有关系?学生自主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强调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1,而原子的实际质量的单位是kg。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较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D 6、(2014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A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 率加快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
B
40L 的钢瓶中
于压缩
在无外力作用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面上移动
D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典型例题 5】(2014 届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 Br。
(1)右图中 x= 7
,Br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 或“非
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填序号,下
同),与 B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答案】(1)7 ,非金属 (2)C ,E 【解析】 试题分析:(1)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5 ,故 X=35-28=7 ;Br 的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四、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联系与区别
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
分裂 构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原子和离子
原子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
相互联系:分子
分裂 原子 构成
注意: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 一切分解反应都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微粒之间的间隔大小决定物质有三态
例1、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A、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B、一定条件下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C、块状硫研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产生氧气
构成原 子的粒 子 质量/kg 相对质 量
电子 质子 9.109×10-31
原子核 中子
1.673×10-27 1.675×10-27
1/1836
1.007
1.008
结论:原子核虽小,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
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
1、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 原子和离子
(第三课时)
原子的质量有多大 离子怎样形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体育场 ) 原子核(蚂蚁)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
原子很小,让我们看看一个原子有多重: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
6、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 构成 分子 构成 物质
直接构成
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 固体非金属。
检查站(课本47页)
空气中的物质 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蒸气H2O 稀有气体He Ne 构成该物质的分 构成该分子的原 子 子
2.3_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质子
1.6726×10-27
1 1
1 1840
中子
1.6748×10-27
电子
9.1176×10-31
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 1、已知P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求中子数 2、硫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16, 求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 1.66×10-27千克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活泼与 否)
8
2
(He为
不易得失、 结构 稳定 ) 相对稳定
稳定
一般 一般
< >
4个 4个
不稳定结构 易 失去 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得到 电子 不稳定 结构 易
所 以 ,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练习 指出下列哪几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和D, C和E
A
B
C
D
E
原子的特性:(与 分子一样)
1、原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2、原子间存在间隙。 3、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相同 点
原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间存在间隙;不断运动;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反之。
3.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离子的形成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 万分之一,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电子在核外是怎么作高速运动的? 电子多了会不会出现“撞车”现象? 会不会被原子核吸掉?会不会飞到原 子的外面来?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Page 5
5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__学__性___质_的最小
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原子
____化__学__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
离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___得__失___ 电子后形成的__带__电____微粒
是否 再分
化学变化中可__以__再__分__
化学变化中 不__可__再__分__
第一讲 分子 原子 离子
【考试说明】 1. 理解物质构成的微粒性。 2. 了解分子、离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
微粒。 3.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 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5. 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
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6. 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3 )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 4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上。
( 5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是指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但
核外电子数可以得失。
Page 8
8
第 2讲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 理解氢、碳、氮、氧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常见元素。
2. 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4.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 的元素。 5. 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等。
1. 分子
( 1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2 )特点:在
中,分子可以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 3 )物质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态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化合物、酸类、有机物等。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知识总结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 磷硫氯氩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 上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三、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
专题10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扫描☆聚焦中考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的发现史、原子结构和性质等;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概念、分类、书写等。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低,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构成物质微粒问题的探讨:(1)原子、分子和离子;(2)核外电子排布;(3)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原子1、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
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
(3)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及分析:①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部分α粒子方向偏转,带正电的α粒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斥力,方向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过来说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
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结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1)原子(不显电性)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②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③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④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 量较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泡利原理
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存在。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 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 同。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实例: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循环
金属元素的循环
矿物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制品生产 、废弃物回收
非金属元素的循环
植物吸收、动物摄取、人类活动排放 、自然净化
05
实验探究:原子和离子存在证据
实验设计思路及步骤
01
02
03
04
设计思路
通过化学反应观察物质性质变 化,推断原子和离子的存在。
步骤一
02
离子形成及性质
离子键形成过程及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正、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通过静 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
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较大,形成的离子晶体硬度高、 熔点高、难挥发。
离子化合物性质分析
物理性质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 和沸点,硬度较大,难挥发。
100%
放射性元素分类
根据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射线类型 ,可分为α放射性元素、β放射性 元素和γ放射性元素等。
80%
放射性元素来源
天然放射性元素存在于地球岩石 、土壤和大气中,人工放射性元 素则通过核反应合成。
放射性衰变过程简介
α衰变
γ衰变
原子核放出α粒子(氦核)的衰变过 程,衰变后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 减少4。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 课时训练
7.(2002年徐州市)下列粒子不显电性
的是 ( A )
A.氢原子 B.氢离子
C.质子
D.电子
8.(2004年南昌市)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
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
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
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6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又可 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
区别:不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
联系: 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 原子 离子的化学表示方法
[2011·杭州]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 验现象无关的是 ( A )
阳离子
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关系非常密 切。
·人教版
► 类型四 粒子与物质的构成关系
命题角度:从粒子的结构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 2 [2010·上海]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
代表氧原子。下列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C)
[解析] 根据模型表示,可推断选项A、D中都只含有一种元 素,它们表示的均是一种单质分子,选项B中含有三种元素,只 有选项C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注:普通氢
(不带电)
原子无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与中子数无关)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这些微粒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
每种元素都由一种特定类型的原子组成,其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结构和排列决定。
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结构单元。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连接形成。
3. 离子: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负电荷。
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些微粒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1/ 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1.几个量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注: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所组成的。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分两层)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有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单位正电荷,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叫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
数值上等于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或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例如碳的原子序数是6,它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也是6。
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相对原子质量注: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中子数N的总和。
它也是同位素的质量最接近的整数,例如氮的同位素14N的质量为14.00307,15N的质量为15.00011,它们最接近的数值为14和15,因此这两种氮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分别是14和15。
按规定,质量数的表示方法为将它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14N、15N。
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中子数N的总和。
它也是同位素的质量最接近的整数,例如氮的同位素14N的质量为14.00307,15N的质量为15.00011,它们最接近的数值为14和15,因此这两种氮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分别是14和15。
按规定,质量数的表示方法为将它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14N、15N。
2.相对原子质量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⑵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⑵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⑶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4.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注意:①要熟练地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中考化学第二轮知识点复习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7)、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例如:2个钠离子:2Na +四、相对原子质量(A r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易错易混1、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
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_______, 1.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_______变
不同点 原子又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变成另外一 成另外一种原子。
种或几种分子。
2.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由__________构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________,彼此间均有_________,都在不断地______________。
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
8、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
A、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水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D、混合物一定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二、原子的构成
原子可以再分,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
外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
1、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6-
C、 电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2、某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 150mg,镁 65mg,铜 2.0mg,这里标明的各成分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过氧化氢(H2O2)是隐性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有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图 2-1-5 (1)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8 。
(2)若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y= 8 。
(3)写出铝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O3 。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
要点梳理
●要点 1 构成物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 、 原子 、 离子 等。
1. 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性质:分子具有 质量很小 、 体积很小 、 不停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等 性质。 (3)特点: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在 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以再分;在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2. (2012 揭阳)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现有 A、B、C、D 四种微粒,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微观示
——碳原子
意图
——氧原子
(1)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D (填物质序号),属于有机物的是 A
(填化学式)。 (3)一个 C 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 构成的。 (4)写出反应 A+D→B+C 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 。
同种分子(原子)具有相同的性质;既可以讲种类,又可以讲个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联系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要点 3 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区别
粒子电性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七、离子 1.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离子。 2. 分类: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阳离子;带负电
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 不显电性的化合物。
3. 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 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数字在前,正负 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必须省略,如 Na+(钠离子)、Cl-(氯离子)、OH-(氢氧根离子 )等。
由于原子核里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二者所带电 量相等而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三、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C-12)的质量的112(1.661×10-27kg)
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 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比值,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只是一个比值,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六、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成它的原子大。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只是一个比值,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在反应中较易得到电子。 (4)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在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 四、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易错提示】 (3)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 数为1时,1必须省略,如Na+(钠离子)、Cl-(氯离子)、OH-(氢氧根离子)等。
(核4)外金电属(子原1的子)这最原种外分层子层电运子得动数又一、叫般做小失分于层4电,排在布子反。应后中较,易失质去电子子;数不变,核外电子数一定变化。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数量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似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转化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Nhomakorabea原子离子
概念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呈电中性,不带电
带电: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Na 表示钠原子,2Na表示2个钠原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如H2,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F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NO3-
微粒的运动
联系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都很小,但者阶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③都在不断地运动;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上 2.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 课件 ppt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原子是化学变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中的最小微粒。
特征 极其微小;不停地运动;微粒间有空隙。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由原子构成。
水电解过程图示
水分子分解时,生成_氢__原_子__和_氧_原__子_,每 _两__个_氢_原__子_结合成_一_个_氢__分__子_,每_两_个 _氧_原__子_结合成_一_个_氧__分_子__,大量的__氢_分__子__ 聚集在一起形成_氢__气__,大量的_氧_分__子_聚集 在一起形成_氧__气__……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
温故而知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氧气由__氧__分__子___构成。 氢气由__氢__分__子___构成。 水由____水_分__子__构成。
一、什么是原子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讨论: 1.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 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反应的生成物—氧气和汞分别是由 什么微粒构成的?
1、原子的概念
化学变化中 不可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分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二 、原子具有哪些特征呢?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原子是不停的运动的 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3、努力不一定带来成功,但肯定带来增长。将来,您一定会感谢您的绝望!
9、无需让每个人都知道您真正的身份,或者您不必不断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所以人们仍然只想看他们想看的东西。 24、永远不要打破生活中的四件事:信任,关系,诺言和内心,因为一旦破裂,就不会发出声音,但这是非常痛苦的。 14、不懂得拒绝的人即使精疲力尽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在那些习惯于麻烦您的人的眼中,您已经帮助了他人,而不仅仅是为他。 15、如果您不够好,网络就不会有价值,这不是追求,而是吸引。只有同等的交易所才能获得合理的帮助。 24、永远不要打破生活中的四件事:信任,关系,诺言和内心,因为一旦破裂,就不会发出声音,但这是非常痛苦的。 12、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好人带来幸福,坏人带来伤害,合适的人教会我们爱是什么。所有的遗憾都是最美丽的成 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3 B. 14 C. 40 D. 27 2、下列粒子带正电荷的是(② ④ ) ①电子② 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 3、2011年3月,日本近海强震引发的海啸,造成 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导致周边环境出现 碘131超标。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 子质量为131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D ) A.131 B.127 C.78 D.53
创设问题情境:1、为什么大部分的α粒子能穿透 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前进方向? 2、为什么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途径? 3、问什么极少数α粒子像碰到坚硬的质点而被弹 回来?
解释1:在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粒子能够很顺 畅的通过 2:因为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 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 ,所以有极 少数的粒子会有偏转 3、因为在原子中有原子核的存在,而且体积 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粒子向 碰撞,并且能反弹。
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 无关);
③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原子核(+)
质子(+) 中子(不带电)
1、原子
(电中性)
核外电子( )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填写课本50页的检查站:
1、 原子中共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是 中子,则它的质子数为( A )
原子与原子核的相对大小示意图
原子核体积虽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讨论3: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种类
氢
质子数
1
中子数
0
核外电子数
1
碳
氧 钠 镁
6
8 11 12
6
8 12 12
6
8 11 12
①并不是所有原子均由质子、中子、电子构 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无中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 不同点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裂为原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其他原 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子
相互关系
本质区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问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还能再分吗?
对原子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 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 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卢瑟福原子模型
卢瑟福模型:在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 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 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做无规则的高 速运动。
二、原子的内部有何奥秘
讨论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
讨论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如何?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 分之一,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 亿分之一。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 ——原子、离子 第一课时
一、原子是什么
葛洪《抱朴子》中记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 变又还成丹砂。”
结论: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②有的物质可以有原子直接构成; ③汞原子和硫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没 有改变,只是改变了组合方式,它们重 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
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 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③原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于联系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①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 隔; ②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相同; ③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④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2)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 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试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
α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氦原子
现象: 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进行方 向 ,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 方向有所改变;极少数的α粒子由很大的 偏转,甚至是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