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词中含有山字的诗
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ebe134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b.png)
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1.含有山的诗句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2.描写山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3d8888aaea998fcd220e8e.png)
部编版7-9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注释、翻译与问题分析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注释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③发:出发。
二、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三、思考探究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全诗五个地名连用有什么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注释①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②寻常:经常。
二、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三、思考探究1.“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初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这两句诗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一、注释①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
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就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②傍:靠近。
二、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cbc2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1.png)
七上课外古诗词赏析【峨眉山月歌】李白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4、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答: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不只是写景。
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九日、登高、饮酒、菊等词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带山字的诗句
![带山字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5404f2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f.png)
带山字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可以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浅。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踪影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来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泪眼两神气,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叶唇柱。
(陶渊明:《归园田居》)9、西北望长安,心疼无数山。
青山芒斯尔县,毕竟东流回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13、无穷山河泪,谁言天地阔。
(夏完淳:《别云间》)1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15、飞去山上千寻塔,言说道鸡鸣见到日再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山回路转不见踪影君,雪飞过领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两岸猿声落花不了,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20、但使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
(陶渊明:《饮酒》)23、眺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2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攻灭。
(柳宗元:《江雪》)2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27、可以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浅。
(杜甫:《春望》)29、空山不见踪影人,但闻人语响。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和翻译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28452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3.png)
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和翻译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和翻译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和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望天门山字词解释:1、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
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背景:《望天门山》是李白开元十三年(725)乘船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用意。
望天门山主旨: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山鸟的古诗句
![山鸟的古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435ad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山鸟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山鸟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带有山和鸟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白居易《和《思归乐》》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宋之问《经梧州》1重1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杜甫《岳麓山道林2寺行》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韩愈《示儿》石泉远逾响,山鸟时1喧。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方干。
——方干《山中言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2.于“山”的古“鸟”的古诗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到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8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2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108员外2首》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中诗词鉴赏
![山中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e1f0e0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0.png)
山中诗词鉴赏山中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翻译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
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注释解释⑴滞(zhì):淹留。
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
属:恰逢,正当。
高风:山中吹来的风。
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2),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
被逐出沛王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
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诗文赏析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
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
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
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
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
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
古诗上三峡·巫山夹青山翻译赏析
![古诗上三峡·巫山夹青山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8c75bd58fb770bf68a5559.png)
古诗上三峡·巫山夹青山翻译赏析《上三峡·巫山夹青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古诗词全文如下:巫山夹青山,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前言】《上三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时的作品。
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长江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
此诗表现手法多样,语言自然真率,气象雄伟,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注释】⑴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⑵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⑶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
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
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
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⑷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
【翻译】高耸陡峭的巫山把窄小的蓝天紧紧夹住,峡谷中的流水沸腾如金汤。
峡中从巴国流下的江水也许会有枯竭的时候,那蓝天却永远也难以攀登。
看着那黄牛山,连续三天都是凌晨即起溯江而上,夜晚才休息,可它仍然遥在前方。
在此三天,满头的鬓发都已经雪白。
【鉴赏】此诗当为公元759年(唐肃宗干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自三峡入蜀时所作。
当时李白59岁,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诗人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
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此诗表现了当时诗人逆境难熬,情绪郁闷状况。
“巫山夹青天”,夹字用得极其到位,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巴水流若兹”,含有无奈之意。
三四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情景。
“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明写逆水行船艰难,船行缓慢,实际表达的是诗人的感受和心态。
带有山字的古诗词
![带有山字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f4ed52acf84b9d528ea7ab2.png)
带有山字的古诗词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山行--- 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百川沸腾,山冢碎甭。
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汉江临泛》)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唐·司空图: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故山下》)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全文我爱古诗词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全文我爱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55574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a.png)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全文《望天门山》原文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这一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作者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这一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作者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从诗中可以看到作者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和管士光编著的《李白诗集新注》,《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夏之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含有山字的古诗100首飞花令
![含有山字的古诗100首飞花令](https://img.taocdn.com/s3/m/2fb0ec4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4.png)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白居易《琵琶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落木无边幽眺处,云拥登山屐齿。
——俞处俊《百字令》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观里松株皆住鹤,山中竹叶尽成符。
——孙蕡《罗浮》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白古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全诗赏析
![李白古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f78fe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6.png)
李白古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全诗赏析李白古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全诗赏析《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直接从白云入手,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写白云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最后祝愿他高卧白云。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注释】⑴刘十六:李白友人,名字不详。
“十六”是其在家族中兄弟间排列长幼的次序数,唐时常用这种次序数来称呼人。
⑵楚山:这里指今湖南地区,湖南古属楚疆。
秦山:这里指唐都长安,古属秦地。
⑶湘水:湘江。
流经今湖南境内,北入长江。
《水经注·湘水》:“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⑷女萝衣:指的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中女神。
《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
”王逸注:“女萝,菟丝也。
”朱熹曰:“言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
”⑸堪:能,可以。
【白话译文】楚山和秦山之上都有白云,白云到处长久地跟随着您。
长久跟随您,您进入楚山里,白云也跟着你渡过了湘水。
湘水之上,有仙女穿着萝衣,白云可以躺卧您要早回归。
【创作背景】这首诗当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燕昭延郭隗》)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
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元代文学评论家萧士赟云:“刘十六楚人而游于秦。
其归山者,楚山也。
”据诗意刘十六为一隐者,所归之山乃湘中之山也。
【赏析】此诗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
全诗八句四十二字,因为其中不少词语的重沓咏歌,便觉得声韵流转,情怀摇漾,含意深厚,意境超远,应当说是歌行中的上品。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63f37bbb68a98270fefa14.png)
古诗词赏析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这首诗就是李白出蜀远游时写的。
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恋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这次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乘船渡过千里之外的荆门,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
这两句是总写,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总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回过头来写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写诗人乘船去楚国属地荆门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的是诗人坐在船上延长江顺流东下时一路上眼前景色的变化。
这两句诗容量特别大,诗人乘船从峰峦叠嶂的故乡蜀地出发,穿过崇山峻岭,一直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随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岭逐渐消失了,奔腾咆哮的长江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在无边的旷野上蔓延开去,平缓东流。
这两句诗时间持续长,立体空间大,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了一种具有行进感的动感画面。
有时间的变化,也有行进过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写的是夜空景观。
诗人坐在船上,遥看长空皓月,犹如天上飞旋而下的一团明镜,那升腾飘荡着的缭绕的云雾,仿佛即刻幻化成了绮丽壮观的海市蜃楼。
比喻的形象既虚幻,又鲜明,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仅仅四句,诗人从高山写到平川,从地下写到天上,从白昼写到黑夜,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容量大,内涵丰富。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紧扣“送别”的作品主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趣。
2.渡湘江(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诗词中含有山的古诗句
![诗词中含有山的古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fa10c5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0.png)
【导语】⼭虽然雄奇伟岸,却⽢愿把泥⼟表露在⾃体周围。
⼈们赞叹⼭之伟⼤,⽽⼭却把泥⼟捧在⾃⼰的峰巅。
下⾯就给⼤家介绍下诗词中含有⼭的诗句,欢迎阅读!诗词中含有⼭的诗句篇⼀ 1、蝉噪林逾静,鸟鸣⼭更幽。
——王籍《⼊若耶溪》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峨眉⼭⽉歌》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4、⼭⽓⽇⼣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5、⽟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萧森。
——杜甫《秋兴⼋⾸·其⼀》 6、挂席⼏千⾥,名⼭都未逢。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 7、⼭⼀程,⽔⼀程,⾝向榆关那畔⾏。
——纳兰性德《长相思·⼭⼀程》 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9、迟⽇江⼭丽,春风花草⾹。
——杜甫《绝句⼆⾸》 10、只在此⼭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11、树树皆秋⾊,⼭⼭唯落晖。
——王绩《野望》 12、⽊末芙蓉花,⼭中发红萼。
涧户寂⽆⼈,纷纷开⾃落。
——王维《⾟夷坞》 13、种⾖南⼭下,草盛⾖苗稀。
——陶渊明《归园⽥居》 14、笑别庐⼭远,何烦过虎溪。
——李⽩《别东林寺僧》 15、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苏轼《题西林壁》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陶渊明《饮酒·其五》 17、⽵喧归浣⼥,莲动下渔⾈。
——王维《⼭居秋暝》 18、⼭路元⽆⾬,空翠湿⼈⾐。
——王维《⼭中》 19、⽇暮苍⼭远,天寒⽩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主⼈》 20、会当凌绝顶,⼀览众⼭⼩。
——杜甫《望岳》诗词中含有⼭的诗句篇⼆ 1、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兰诗》 2、骊⼭语罢清宵半,泪⾬霖铃终不怨。
——纳兰性德《⽊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3、⼭光悦鸟性,潭影空⼈⼼。
——常建《题破⼭寺后禅院》 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路。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空⼭不见⼈,但闻⼈语响。
李白《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
![李白《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80a94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f.png)
李白《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李白《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鉴赏《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危楼高百尺”,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手可摘星辰”,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有很多,李白之所以为诗仙,不仅仅在于其诗歌作品的高产高质,作诗的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而更大程度上是其惊人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夸张给我们留下的浪漫主义画卷。
夜宿山寺》译文及赏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翻译】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楼后所作。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https://img.taocdn.com/s3/m/6914f3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7a.png)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古代的人文墨客中,不乏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几大著名的山峰都有人去过,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
一、《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仙李白绝对是历代诗人中游历过名山最多的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这首诗是当时26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郊长江畔,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其中又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
二、《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李白写有两首有关庐山瀑布的诗,其一为五言古诗,知道的人较少,其二为七言绝句,知名度较高。
尤其是最后两句,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三、《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
应验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南齐谢朓的《游敬亭山》和李白的这首诗篇传颂后,这座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历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来此并写下诗篇画作,敬亭山也因此被称为“江南诗山”。
四、《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庐山的诗中最有名的除了李白的,还有苏轼的这首。
诗题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的西麓。
当时,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江西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这首诗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包含重庆名山的诗
![包含重庆名山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61e18b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b.png)
包含重庆名山的诗
《早发白帝城/ 白帝下江陵》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识拓展:
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
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
带有“山”字的古诗词
![带有“山”字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533290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9.png)
山行--- 唐朝杜牧【1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泊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古风----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望岳》---杜甫岱宗夫若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山高月小,内情毕露. 陆游《后赤壁赋》斜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春联)日照喷鼻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幽谷为陵. (《诗经》)江流寰宇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汉江临泛》)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葱翠而欲滴,秋山清白而如妆,冬山暗澹而如睡唐·司空图: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宋·苏轼: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合.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唐·王维:江流寰宇外,山色有无中.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张锡: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低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西北望长安,可怜很多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晚风拂柳笛声残,斜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13.无穷江山泪,谁言寰宇宽. (夏完淳:《别云间》)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喝酒》)23.遥望洞庭山川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山字
的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李白古诗词中含有“山”字的诗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塞下曲六首·其一
作者: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作者: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