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基本要求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基本要求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基本要求为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教学计划第二条:学校及教研组、科任老师等,要在开学初以学期为单位根据学校划定的教学时间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并将计划书面报送教务处检查备案。
第三条:教学计划包括:语文教学计划(含作文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科学教学计划,体育(含健康)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美术(含手工)教学计划,社会教学计划,品德教学计划,英语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活动教学计划等。
第四条:教学计划书写统一使用校发格式纸,写明学年度、册次、科目和任课教师姓名、制定计划的时间等。
第五条:教学计划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表等内容。
第六条:任相同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应在学校规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共同商量,写出进度比较一致的教学计划。
第三章备课第七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
要求提前备一定量的课。
第八条: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分析学情,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准备教具、书写课时教案、课前熟悉教案等。
第九条:要分课时、按学校统一要求的格式书写教案。
第十条:课时教案包括:语文(含作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数学教案、体育(含健康)教案、音乐教案、自然(含实验)教案、品德教案、美术(含手工)教案、社会教案、活动教案、英语教案、信息技术教案等。
第十一条:教案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写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编制课时教案要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力提倡教师结合教材、学生、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写出较实用的课时教案,不允许照抄照搬现成的教案。
第十二条:课时教案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教法,利于教学。
学校管理-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大全

***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二O二一年三月)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进程,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根据有关教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有效教学,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新方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有序、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机制,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校常规管理水平。
二、管理原则1全面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应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加以关注和了解,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
2 .一致性原则:一是落实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一致;二是教学常规督导管理评价标准一致。
3 .发展性原则:教学常规要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创新,从思想和行为上立足未来,促进常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 .反馈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旨在全面了解教师,促进教师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整体管理的优化。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在管理中强化反馈,在反馈中强化调控。
5 .实践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全面参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一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三、基本内容及要求(-)加强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实施。
1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特别是要加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的管理,严格落实学校“一把手”负责制,以课程开设的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按设置的课程表进行学科教学,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精细化程度。
1 .计划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层层制订各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各科教学计划、后进生辅导计划、总复习计划等。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教室管理1. 教室卫生在每天上课之前,教师要检查教室的卫生情况,确保桌椅、地面的整洁和干净。
学生要养成随时保持教室整洁的习惯,离开教室时要清理自己的座位。
2. 教室秩序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入座。
上课期间,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话、走动或打闹。
课间休息时,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大声喧哗。
3. 教室设备使用学生在使用教室内的设备时,要爱护、正确使用,不得私自调整和更换。
如需使用多媒体设备,须经过老师同意,并按规定启动和关闭设备。
二、学生出勤管理1. 出勤记录教师要按时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及时上报学校。
学生请假时,要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并提交请假条给班主任。
请假期间,学生要按时完成请假期间的作业。
2. 迟到和早退学生迟到和早退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因此应尽量避免。
学生迟到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并向老师请假;早退也需事先向老师请假,并由家长接人。
3. 缺勤处罚学生因无故缺勤,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学校规定,违反出勤规定的学生将会受到警告、扣分、补课等惩罚。
连续缺勤的学生,学校将会通知家长,并进行进一步处罚。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得打断讲话或插嘴。
上课期间,学生要禁止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2. 课堂互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或讨论活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 课堂作业教师要及时布置适当的课堂作业,并按时批改和讲解。
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在作业交流中,学生要遵守讨论规则,互相尊重和包容。
四、考试管理1. 考试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及时安排好每次考试的时间和科目,并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考试提前一周,教师应进行考试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推进我校管理的规化、科学化进程,实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效益;为规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的真正落实;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我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修订。
一、贯彻执行要求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纪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
要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1、贯彻制度要调动好教师的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贯彻制度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要结合平时检查评价,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贯彻制度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5、制度要全面落实但也要注意重点贯彻,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弱势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全体教师遵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教学活动。
三、具体容(附后)目录如下:1、学校领导听课制度2、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3、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4、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5、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6、教学会议制度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9、教研活动要求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1、备课要求12、学生作业要求(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版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一、教室管理1.学生入教室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安静学习。
2.学生进入教室后要按座位号有序入座,不得随意更换或抢占其他同学座位。
3.学生要保持教室内的卫生,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有序。
二、课间操管理1.课间操期间,学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有序排成队列,不得随意插队或乱闯。
2.学生要在课间操期间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时间。
3.学生要积极参加课间操活动,保持身体健康,不得逃避或懈怠。
三、课堂秩序管理1.上课前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整理好课桌,课本和文具等物品,以便有序开始上课。
2.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得出现打瞌睡、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3.学生在课堂上要按照老师的指示举手发言,不得随意插话或互相打扰,遵守课堂纪律。
四、考试管理1.学生在考试期间要提前进入考场,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有序入座。
2.考试期间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交流或抄袭等作弊行为,保持公平的考试环境。
3.学生要按照考试时间安排合理调配时间,完成试卷,不得借手机等作弊工具。
五、值日管理1.学生在值日期间要认真负责,按照值日表的安排完成各项任务。
2.学生要保持值日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学校环境的卫生美观。
3.学生要积极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值日任务,互相协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操场管理1.学生在操场上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运动。
2.学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操场活动,不得玩捉迷藏等危险行为,确保安全。
3.学生在操场上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不得欺负或打架,共同营造良好的操场氛围。
七、上下学管理1.学生上下学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平安。
2.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校门,不得拥挤或推搡其他同学。
3.学生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校,不得迟到,确保学习的连贯和完成度。
以上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模板,旨在帮助学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校园环境。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仓街中心完小课堂教学精细化基本要求一、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及细则教学活动是由几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构成的完整系统。
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研究、课外活动等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搞好,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规范教学,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总则要求,对教学工作常规提出以下要求:(一)执行课程计划第一条:学校依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制定全校课程总体实施方案,指导教师科学制定课程计划,特别是小学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育、音乐、美术等重点课程必须开齐开足。
省颁教材教辅必须从新华书店订齐订足。
第二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附教学教研活动月历。
计划包括:1、指导思想;2、任务目标;3、基本情况;4、主要工作内容;5、月历表.中心小学每学期对各校教学计划组织评审,制定得不细不实、缺乏可操作性的退回重新修改上报。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
每学期开学初,各学科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预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学科教学计划,包括:1、教材分析;2、学生情况分析;3、教学目标及要求;4、教学重点难点;5、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6、教学进度表六个方面。
教导处、年段长开学后第一周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进行检查.(二)课前备课第三条:学校制定备课常规评分实施方案,坚持对教师备课定期检查制度。
学校每期至少两次对教案进行检查、量化分值,形式可以是学校集中检查,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检查,不论何种检查形式,教导处教研组都要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教师反馈,以至今后备课中修正.。
第四条:教师备课要求。
每个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前1周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一、教室管理1.教室环境的整洁与安全:-每日清扫教室,保持教室的整洁;-检查电线电源是否正常,消防器材是否完好;-确保教室通风良好,定期检查空调、供暖、通风设施的使用情况。
2.学生座位管理:-学生座位要整齐划一,确保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固定座位;-座位距离适宜,不过近也不过远,保证学生舒适的学习环境。
3.班级纪律管理:-建立班级规章制度,明确行为准则;-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对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惩戒措施;-定期召开班会,进行班级纪律和学习态度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二、上课管理1.上课准备:-每节课前提前5分钟到教室,确保教室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准备好教案、教具和学生的学习材料。
2.上课纪律:-上课前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学生按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学生要认真听讲,不随意走动、打闹。
3.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管理1.学习目标的设定:-每学期初,制定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落后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扶持。
2.作业管理:-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确保学生按时完成;-定期检查和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3.考试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月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
1.家长交流:-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2.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多给家长带来过大负担;-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但不应代替学生完成作业。
3.学生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和奖惩记录;-定期向家长发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价。
五、其他管理1.学校安全管理:-制定学校安全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的安全;-定期进行消防、防灾演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学校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做好教材和教具的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范本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范本一、课前准备和准时上课1. 教师应提前备课,准备好教学教材、教具和其他学习资源。
2. 教室应提前打扫整洁,确保学习环境的良好。
3. 教师应于课前5分钟到达教室,准备课堂所需材料。
二、学生到课和上课纪律1. 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或缺课。
2. 学生应带齐所需教材和学习用具。
3. 学生应保持课堂安静,不交头接耳或打扰他人。
4.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三、课堂秩序1. 教师应清晰明确地提出课堂纪律要求,并告知学生相关的惩罚和奖励措施。
2. 教师应巡视课堂,确保学生的安全,并及时制止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
3. 学生应保持座位整齐,不随意离开座位或乱动教室物品。
4.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说脏话、辱骂他人或进行其他不良行为。
四、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1.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设计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
3.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参与互动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五、课后作业和复习1.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确保任务的质量和数量适中。
2. 学生应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认真复习、总结所学知识。
六、考试和评价1. 教师应根据学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考试和评价方式。
2. 考试应公平、公正,评价应客观、准确。
3. 学生应按要求参加考试和评价活动,诚实守信,不作弊。
七、课外活动和校规校纪1.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尊重他人,爱护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八、家校合作1.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2.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我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的真正落实;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我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修订。
一、贯彻执行要求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纪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
要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1、贯彻制度要调动好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贯彻制度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要结合平时检查评价,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贯彻制度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5、制度要全面落实但也要注意重点贯彻,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弱势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全体教师遵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三、具体内容(附后)目录如下:1、学校领导听课制度2、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3、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4、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5、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6、教学会议制度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9、教研活动要求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1、备课要求12、学生作业要求(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

•三、作业设计难易适度,作 业难易程度以班内中等学生 学习水平为基础,要因人而 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
• 四、作业安排份量适当,形式要多样 ,题型应多变。作业形式:一是书面 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作文 ,绘画等;二是口头作业,如朗读、 阅读、背诵等;三是实践活动,如调 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 作等。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 安排。题型应多样,以激发学生作业 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反对用机械模仿和不 必要的重复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严 禁以抄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
;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鼓励学
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
主线,尽可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给
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 ③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 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动情感 ,进入角色,深刻体验。
• ④教师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体 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诱导学 生善学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 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 会学。
• ①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示范课 或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学水平,同时听取同事对自己教 学提出的宝贵意见,以改进自己的 教学。
• ②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竞 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 和学习的平台。
• ③落实学校领导及教师听评课制度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等领导及新上岗的教师每学期听课 不少于20节,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 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均有较详的
十、学校建立作业布置和批改 的检查制度。
• 教研组每学期组织1-2次学生作业检查 评比活动,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评 比情况,应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学校 每学期结束对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情 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核评比,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模版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模版一、总则本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旨在建立和规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序进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原则1. 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3. 组织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班主任要尽职尽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三、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1. 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对每一节课进行充分备课。
2.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3.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4. 课堂纪律要严肃,不允许学生打闹、嬉戏和随意离座。
5. 课堂纪律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处理,不得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学生的学习常规管理1. 学生要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3. 学生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不得乱扔垃圾。
4. 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违规行为。
5. 学生要参加课外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五、班级管理常规1. 班级管理要重视卫生保洁,定期进行班级卫生检查。
2. 班级管理要建立规范的上课纪律,确保课堂秩序良好。
3. 班级管理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订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班级管理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班级凝聚力。
5. 班级管理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与家长沟通。
六、班主任的责任与义务1. 班主任要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 班主任要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4. 班主任要履行好学生管理责任,及时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
5.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七、家长的参与与合作1. 家长要关注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积极与学校保持沟通。
2. 家长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活动。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推进我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的真正落实;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我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修订。
一、贯彻执行要求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纪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
要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1、贯彻制度要调动好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贯彻制度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要结合平时检查评价,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贯彻制度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5、制度要全面落实但也要注意重点贯彻,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弱势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全体教师遵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教学活动。
三、具体内容(附后)目录如下:1、学校领导听课制度2、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3、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4、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5、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6、教学会议制度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9、教研活动要求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1、备课要求12、学生作业要求(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通用14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实施细致、高效、人文化的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培养爱生如子的人民教师情怀;在坚持依法治校而又充满民主、人文化的氛围中促进广大教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求真创新,营建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何坊乡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谱写和谐音符。
二、工作目标: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力推进,同时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严谨、和谐、健康、人文化的校园气氛,感受到学校管理中既有严谨的制度、严格的要求,又有亲情关爱、俨然如家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广大师生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工作,关心学校发展,由“精细化”带来“高效化”的变化,全面完成教育局下达给学校的各类工作目标,推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再上台阶,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的终极目标。
三、具体内容:1、学校行政管理:对学校发展要出台五年规划和学期计划,从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管理举措等各方面提出严密、细致、具体可行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学校出台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计划、方案、管理制度等要细致入微,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办法都考虑进去,经过一定程序的论证、审议之后再予以实施,尽可能减少具体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要深入一线,坚持“一日三巡”,走到师生中去,在检查、督促的同时掌握第一手素材,为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学校的有序运转,同时自己在群众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要多关心群众生活,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体现管理的人文化。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搞好教学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氛围,根据县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教学工作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结合我乡实情,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方案》,在工作中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从小处入手,从实处入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扎扎实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鼓励创造,倡导创新,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求真创新,营建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教育的发展谱写和谐音符。
二、工作目标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实现我乡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争办全镇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实施办法(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值周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课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考勤、奖惩制度进行处理。
(二)、备课1.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组织集体备课。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准备环节,要求在实施教学前一周备好课。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
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
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学生情况、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三)、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东案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检测与评价、教科研等方面,教师在按要求搞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方面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拟定东案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课程管理】1.按县教育局相关要求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上好每门课程,不随意调整科目和增减课时,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不占用早读和自习时间给学生讲课.2.学校、教研组、教师要根据要求,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情况分析、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以及教研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3.立足学科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全面安排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学科教师有课程标准,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学校要备有各学科课程标准,并要全面了解.5.学科教师能够深钻细研课标,对所任学科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用其指导所任学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6.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
7.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为规范教师备课行为,保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写好书面教案,不准无教案进教室上课。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1.备课标:教学有法,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吃透课标,搞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层次,应掌握到什么尺度,否则讲深了难度加大,加重了学生负担,讲浅了学生知识面太狭窄,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是备课标的关键所在。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东案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检测与评价、教科研等方面,教师在按要求搞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方面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拟定东案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课程管理】1.按县教育局相关要求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上好每门课程,不随意调整科目和增减课时,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不占用早读和自习时间给学生讲课。
2.学校、教研组、教师要根据要求,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情况分析、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以及教研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3.立足学科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全面安排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学科教师有课程标准,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学校要备有各学科课程标准,并要全面了解。
5.学科教师能够深钻细研课标,对所任学科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用其指导所任学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6.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
7.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为规范教师备课行为,保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写好书面教案,不准无教案进教室上课。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1.备课标:教学有法,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吃透课标,搞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层次,应掌握到什么尺度,否则讲深了难度加大,加重了学生负担,讲浅了学生知识面太狭窄,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是备课标的关键所在。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XXX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观念性的转变,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进程,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方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将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责任意识,关注管理细节,重视管理过程,突出管理重点,落实管理目标。
在管理的过程性上下功夫,在管理的精细化上做文章,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向制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片面型向总体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特色型转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重点工作及具体要求一)教学组织管理1.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
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工作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2.选拔思想素养好、工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担任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处室管理员等。
各类人员职责明确、目标具体。
3.完善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及措施,制度建设科学、民主,有较强的操作性,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各项工作落实到周、具体到天、责任到人。
二)课程管理1.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特别是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学科课程的管理,以高质量的课程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任课教师。
3.教师要按统一设置的课程表进行学科教学,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
4.学生一日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符合上级规定标准。
三)过程管理1、教学计划、总结1)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学计划、课外辅导计划等。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致管理。
教学常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环节。
下面是一份针对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方案。
一、教学准备阶段:1.定期召开教研会,讨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师对教学任务有清晰的认识。
2.制定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备课、教材选取、教具准备等。
3.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二、教学实施阶段:1.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统一约束,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规范。
2.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3.教师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通过小组活动、课堂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的速度和深度。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反馈和评估阶段:1.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问答等形式进行。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绩和进步的反馈。
3.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教师素质培养:1.学校要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使其具备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2.学校要建立教师交流平台,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以上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我们可以使教学过程得到更好的管理和落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推进我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的真正落实;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对我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修订。
一、贯彻执行要求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力,必须成为人人遵守的纪律,必须予以全面的贯彻落实。
要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必将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贯彻制度过程中,努力做到:1、贯彻制度要调动好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贯彻制度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3、贯彻制度要结合平时检查评价,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和改进。
4、贯彻制度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5、制度要全面落实但也要注意重点贯彻,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弱势环节、突出重点工作。
自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即刻停止使用;全体教师遵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教学活动。
三、具体内容(附后)目录如下:1、学校领导听课制度2、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3、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4、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5、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6、教学会议制度7、教学工作检查制度8、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9、教研活动要求10、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1、备课要求12、学生作业要求(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
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点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二)学校领导专题讲座制度1、学校校长: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学改革背景和学校教学实际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分析报告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
此外,要参与教导主任的专题讲座,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教导主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校本教研情况,要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专题结构,每学期2次。
(三)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1、集体学习(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两周1次,教师每月1次,并做好笔记记录。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
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要为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
(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4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并在学校博客上发表。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
提倡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
(3)提倡对学习笔记进行简笔画装饰。
(4)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5)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以及摘记日期。
(四)学校领导参与教研制度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参加学校教研组长会并深入各教研组活动,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每位学校领导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其中校长至少带1名、教导主任至少带2名教师。
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节,教导主任每学期不少于6节(在听课笔记上端注明“重点”字样),并有评课指导记录。
(六)教学会议制度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2、每学年初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布置工作,进行教研专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升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
4、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
(七)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次数要求:每学期在学期初对教师学科计划做好检查,备课每月检查两次、业务学习笔记每学期期末检查一次,教研活动记录每周检查一次、学生作业本每月检查一次、学生评价记录每月检查一次;每学期教学分析、卷面分析两次(期中、期末)、听课记录每学期检查一次,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及评价手册要随机抽查1次。
2、职责要求教导主任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配合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教导主任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
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
(八)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要求(1)制定以师德、能力、出勤、实绩为重点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与细则。
(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
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作为奖励升级的依据。
(九)教研活动要求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形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教研组分别为语文教研组,成员为全体语文教师,数学教研组,成员为全体数学教师,每组由一名骨干教师任教研组长,并落实学校领导参与教研制度,强化对教研组的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形成学校把关--教导处--教研组的管理网络。
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大型教学活动不少于3次,小型活动根据学校安排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安排。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各教研组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组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3、做好记录活动记录要规范,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
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
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
4、活动内容、形式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评课、说课、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
教研组活动可围绕如下内容进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集体备课、说课,教学案例研究分析,二十四字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等,如①这个教学内容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②这个难点我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突破;③谈谈我的一次教学得与失;④这个内容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一道题的多种解法;⑥后进生的成绩是如何提高的;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每个教师每次只谈一个问题,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
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
5、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框架为总结成绩、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十)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
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
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
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