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试大纲.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数学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考试范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

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

其含义如下:a——辨认。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1。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考试目标〔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数与代数】应关系〔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1.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的大致范围值〔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3〕有理数的大小比拟〔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除运算法那么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11〕实数的简单四那么运算〔5〕乘方的意义3.代数式〔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步为主〕数量关系〔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2.实数〔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4〕求代数式的值〔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根本〔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性质〔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根,求实数的立方根〔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1〔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一元二次方程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仅指一次式相乘〕估计方程的解〔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导及运用检验结果是否合理〔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1〕不等式的意义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2〕不等式的根本性质〔11〕运用分式根本性质进〔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行约分和通分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除运算出解集〔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4.方程与方程组〔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应用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6.函数〔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1〕常量、变量的意义次方程组〔2〕举出函数的实例〔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表示方法过两个〕〔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中的函数关系进展分析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2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例函数的性质的取值范围〔15〕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6〕求函数值数的性质〔7〕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16〕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的关系〔公式不要求记忆〕〔8〕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17〕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初步预测〔18〕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9〕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次函数的意义〔19〕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10〕根据条件确定一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问题示法【空间与图形】〔1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7.图形的认识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1〕认识点、线、面式〔2〕角的概念与表示〔12〕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3〕认识度、分、秒,能进展数的图象度、分、秒的简单换算〔13〕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4〕角的大小比拟或估计的图象〔5〕角度的和差计算〔14〕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6〕角平分线及其性质3〔2〕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8.相交线与平行线〔1〕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中线和高〔2〕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3〕三角形中线及其性质角相等、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概念〔3〕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垂线段最短〔6〕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4〕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行线之间的距离〔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5〕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直于直线〔8〕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6〕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形的条件画一条直线的垂线〔9〕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7〕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10.四边形〔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多边形的概念〔9〕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条直线平行于直线公式〔10〕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正方形、梯形的概念的平行线〔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9.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正方形、梯形之关系间的4〔6〕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12.尺规作图形、正方形的条件〔1〕根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7〕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8〕判定等腰梯形的依据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11.圆段的垂直平分线〔1〕圆及其有关概念〔2〕利用根本作图作三角形;已〔2〕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知三边作三角形;两边〔3〕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及其夹角作三角形;两圆的位置关系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圆的简单性质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5〕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三角形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6〕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作圆〔7〕切线的概念〔4〕对于尺规作图题,应保存作〔8〕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图痕迹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5〕的切线13.视图与展开图〔9〕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1〕画根本几何体〔直棱柱、圆切线柱、圆锥、球〕的三视图〔10〕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2〕判断简单物体〔根本几何体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地简单组合〕的三视图面积〔3〕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5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6〕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4〕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图形〔5〕根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7〕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组合〕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8〕应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物体的包装〕他们的组合进展图案设计〔6〕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9〕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14.图形与变换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1〕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中的应用〔2〕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根本15.图形的相似性质〔1〕比例的根本性质、线段的〔3〕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比、成比例线段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2〕黄金分割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3〕图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概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念转后的图形〔4〕图形相似的简单性质〔4〕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5〕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据〔5〕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6〕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物体相似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7〕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6实际问题〔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16.三角函数结论〕〔1〕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4〕逆命题的概念〔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系tanA的概念〔2〕30°,45°,60°角的三〔6〕反证法的含义角函数值〔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8〕掌握以下“证明的依据〞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17.图形与坐标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设同位角相〔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假设两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置写出它的坐标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9〕利用“证明的依据〞〔上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一条目〕中的根本领实证明以下〔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命题:的位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18.图形与证明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7直线平行〕数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2〕抽样的意义论〔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6〕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7〕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线交于一点〔内心〕〔8〕选择适宜的统计量表示数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据的集中程度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分线交与一点〔外心〕的平均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0〕极差和方差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1〕极差和方差的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2〕用极差和方差表示数据的定理离散程度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13〕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方差判定定理〔14〕频数、频率的概念〔15〕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统计与概率】〔16〕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19.统计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及其应用〔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17〕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8判断和预测〔1〕有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18〕从有关实际问题的资料中和经历。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数与代数】1.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不含字母)(5)乘方的意义(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实数(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数的立方根(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围(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4)求代数式的值(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3(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4.方程与方程组(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的意义(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6.函数(1)常量、变量的意义(2)举出函数的实例(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3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围(6)求函数值(7)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8)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9)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意义(10)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示法(1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12)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13)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14)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5)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16)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17)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8)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9)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7.图形的认识(1)认识点、线、面(2)角的概念与表示(3)认识度、分、秒,能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4)角的大小比较或估计(5)角度的和差计算(6)角平分线及其性质38.相交线与平行线(1)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2)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3)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行线之间的距离(5)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6)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7)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10)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9.三角形(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2)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3)三角形中线及其性质(4)全等三角形的概念(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9)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10.四边形(1)多边形的概念(2)多边形的角和与外角和公式(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关系间的3(6)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7)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8)判定等腰梯形的依据11.圆(1)圆及其有关概念(2)弧、弦、圆心角的关系(3)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圆的简单性质(5)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6)三角形的心和外心(7)切线的概念(8)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9)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10)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12.尺规作图(1)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对于尺规作图题,应保留作图痕迹(5)13.视图与展开图(1)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判断简单物体(基本几何体地简单组合)的三视图(3)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3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4)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5)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6)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14.图形与变换(1)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2)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3)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4)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6)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7)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8)应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他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9)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5.图形的相似(1)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2)黄金分割(3)图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概念(4)图形相似的简单性质(5)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据(6)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似(7)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3实际问题16.三角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的概念(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17.图形与坐标(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18.图形与证明(1)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结论)(4)逆命题的概念(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系(6)反证法的含义(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8)掌握下列“证明的依据”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9)利用“证明的依据”(上一条目)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平行线的性质定理(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错角相等或同旁角互补,则两直线3平行)三角形的角和定理及推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心)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与一点(外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统计与概率】19.统计(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2)抽样的意义(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6)加权平均数的概念(7)加权平均数的计算(8)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10)极差和方差的概念(11)极差和方差的计算(12)用极差和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13)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14)频数、频率的概念(15)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16)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及其应用(17)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3(18)从有关实际问题的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19)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0.概率(1)概率的意义(2)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3)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5)理解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实践与综合运用(课题学习)】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学习领域的容进行课题学习容的考核,要求如下:(1)有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一、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有理数、实数、二次根式、代数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表示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数的开方等基本知识;理解实数、无理数的概念,以及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代数式、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以及因式分解、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知识;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求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问题。

2、几何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平面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相似与全等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如线段、角、多边形等;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内角和、中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掌握圆的性质,如圆心角、弧长、切线等;理解相似和全等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或全等。

3、数据与统计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知识点。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如频数、频率、累计频率等;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4、应用题考试内容:本部分主要考察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要求目标:学生需要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能够解决关于比例、利润、利率、速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即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增加,另一个变量的值就会相应地减少。

例如,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购买该物品的数量会下降。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通常写作y=k/x,其中k是常数。

这个表达式中,y和x分别代表两个变量的值,k是比例系数。

当x增加时,y会相应地减少,反之亦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朝下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y=k/x^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知识与技能注:知识与技能考查分为四个层次(1) 认识)(al);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2) 理解(a2):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掌握(a3):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4) 运用(a4):能综合运用知识,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上述知识与技能中,属于“运用”层次的有:图形与变换12 (7)、图形与坐标14(5) 、统计与概率1 (12)二、数学思考数学思考特指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该领域应特别关注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在较复杂的层面上用数字和图表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一些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与推断,并运用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去刻画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2) 对现实空间及图形有较丰富的认识,具体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

这一目标包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图形变换等多种方式探讨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量关系等,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构建几何空间,并尝试用图形去从事推理活动。

(3) 能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理推断,具有统计的观念。

这一目标主要包括能够从事教为完整的统计活动,能针对现实情境中呈现的原始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对数据作数学处理,按照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推断和决策,同时了解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与表达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4)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作出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doc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doc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数与代数】有理数有理数的意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乘方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代数式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求代数式的值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整式和分式的概念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方程与方程组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函数常量、变量的意义举出函数的实例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值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示法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认识点、线、面角的概念与表示认识度、分、秒,能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角的大小比较或估计角度的和差计算角平分线及其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三角形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中线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关系间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判定等腰梯形的依据圆圆及其有关概念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简单性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尺规作图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对于尺规作图题,应保留作图痕迹视图与展开图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判断简单物体(基本几何体地简单组合)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图形与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应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他们17.图形与坐标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欣赏(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图形的相似置写出它的坐标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比例线段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黄金分割(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图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图形相似的简单性质(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据的位置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18.图形与证明似(1)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题(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16.三角函数结论)(1)锐角三角函数 sinA,cosA,(4)逆命题的概念tanA 的概念(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系(2) 30°, 45°, 60°角的(6)反证法的含义三角函数值(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8)掌握下列“证明的依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与一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点(外心)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9)利用“证明的依据” (上【统计与概率】一条目)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19.统计命题:(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数据同旁内角互补)(2)抽样的意义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6)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7)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8)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内心)据的集中程度(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10)极差和方差的概念(11)极差和方差的计算(12)用极差和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13)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14)频数、频率的概念(15)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16)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及其应用(17)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18)从有关实际问题的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19)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0.概率(1)概率的意义(2)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3)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5)理解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实践与综合运用(课题学习)】结合“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课题学习内容的考核,要求如下:有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数与运算一、数的整除1.内容要目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二、实数1.内容要目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

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2.基本要求(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二次项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最新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最新

最新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数与代数】1.有理数(1)有理数的意义(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5)乘方的意义(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实数(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3(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4)求代数式的值(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4.方程与方程组(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3。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完整版)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数与运算一、数的整除1.内容要目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 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数的整除二、实数1.内容要目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

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第二单元方程与代数一、整式与分式1.内容要目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幕的乘法和除法,察的乘方,枳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 + b)(a -b) = a2 -b2;(a ± b)2 = a2±2ab + b2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幕,整数指数累的运算。

2.基本要求(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要求明细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要求明细
函数
函数及其图象
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 了 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 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会确定简单的整式、 分式和 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 自变量取值范围, 并会求函 数值
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 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 间的关系
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 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函 数加以表示;结合函数关 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 化趋势进行初步推测;能 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 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掌握相反数的性质
绝对值
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
义,会求实数的绝对值
会利用绝对值的知识解决 简单的化简问题和计算问 题
有理数运算
理解乘方的意义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 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以三步为主)
能运用的有理数的运算解
决简单问题
有理数的 运算 律
理解 有理数的 运算律
能用 有理数的 运算律简化 有理数运算
近似数、有效 数字和科学记 数法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 概念;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数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能按问 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 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代数式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会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 量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代 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意 义
代数式的值
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 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 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 况
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 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 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的 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 的取值范围; 会用配方法 对代数式作简单的变形; 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等式(组)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 关系 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完整word)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word)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目标
单元
知识条目
a1
a2
a3
图形的认识与证明
8、尺规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角的平分线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9、视图与投影
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正比咧函数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4、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15、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意义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5、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概念

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进行实数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6、代数式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代数式

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7、整式
整式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运算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单元
知识条目
a1
a2
a3






10、方程与方程组
①用观察、画图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

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③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方程中的分式方程不超过两个)

⑤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

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11、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⑧图形的位似

⑨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⑩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⑾锐角三角形函数的意义

⑿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⒀用锐角三角形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图形与坐标
14、图形与坐标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②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与坐标

③在方格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④图形坐标与坐标变化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目标
单元
知识条目
a1
a2
a3
图形的认识与证明
8、尺规作图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③作角的平分线

④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⑤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⑥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9、视图与投影
①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②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⑾运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进行镶嵌设计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V
⑤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V
⑥切线的概念
V
⑦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V
⑧切线的判定
V
⑨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V
⑩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V
(11)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V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目标


知识条目
a1
a2
a3
图 形 的 认 识 与 证 明
&尺规作图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V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V
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V
⑦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V
⑧梯形的概念
V
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V
⑩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的中心及物理意义
V
(11)运用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进 行镶嵌设计
V
7、圆
①圆的有关概念
V
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V
③圆的性质
V
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 圆周角的特征
V
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V
11、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不等式的意义
V
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V
③简单的一兀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V
④两个一兀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 式组的解法
V
⑤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 集
V
⑥列不等式(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V
函 数
12、函数及其表示
①常量、变量的意义
V
②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V
③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V
③估计、比较角的大小
V
④计算角度的和与差

【精品】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word文本

【精品】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word文本

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作者------------------------------------------日期上海市初中數學學科教學基本要求第一單元數與運算一、數的整除1.內容要目數的整除性、奇數和偶數、因數和倍數、素數和合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分解素因數;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數的特征。

2.基本要求(1)知道數的整除性、奇數和偶數、素數和合數、因數和倍數、公倍數和公因素等的意義;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數的特征。

(2)會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數;會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數。

3.重點和難點重點是會正確地分解素因數,并會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難點是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小公倍數。

4.知識結構二、實數1.內容要目實數的概念,實數的運算。

近似計算以及科學記數法。

2.基本要求(1)理解開方及方根的意義,知道無理數的概念,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2)理解實數概念,掌握實數的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運算的法制,會正確進行實數的運算。

(3)會用計算器進行實數的運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計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學記數法。

3.重點和難點重點是理解實數概念,會正確進行實數的運算。

難點是認識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系。

4.知識結構第二單元 方程與代數一、整式與分式 1.內容要目 代數式,整式的加減法,同底數冪的乘法和除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

單項式的乘法和除法,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最簡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減法,整數的指數冪,整數指數冪的運算。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目标
单元
知识条目
a1
a2
a3



1、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意义、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2、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很大的数与很小的数



3、数的开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4、实数
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

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逆命题的概念

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反证法的含义

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与过程

5、三角形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二次函数的意义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联系

2、空间与图形
考试内容
考试
目标要求
单元
知识条目
a1
a2
a3








1、点、线、面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一、知识与技能、空间与图形⑦频数分布表和分布直方图 _________________ ⑧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方差⑩用样本估计总体QD 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判断⑫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检验某些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 得数据信息,对得出的结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⑭用统计方法解决社会生活及 科学领域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_ 2、概率①概率的意义—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概念实验⑤用频率估计概念⑥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_注:知识与技能考查分为四个层次(1)认识)(al);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 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 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2)理解(a2):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 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a3):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 新的情境中(4)运用(a4):能综合运用知识,合理地选择与运 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上述知识与技能中, 属于“运用”层次的有:图形与变换12 (7)、图形与坐 标14(5)、统计与概率1 (12)二、数学思考数学思考特指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 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 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该领域应特别关注学生数 感、符号感、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考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 和抽象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考试目标(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数与代数】应关系1. 有理数(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1)有理数的意义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的大致范围值(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除运算法则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5)乘方的意义 3. 代数式(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步为主)数量关系2. 实数(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4)求代数式的值(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性质(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根,求实数的立方根(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一元二次方程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仅指一次式相乘)估计方程的解(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导及运用检验结果是否合理(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 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1)不等式的意义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行约分和通分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除运算出解集4. 方程与方程组(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应用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6. 函数(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1)常量、变量的意义次方程组(2)举出函数的实例(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表示方法过两个)(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例函数的性质的取值范围(15)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6)求函数值数的性质(7)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16)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的关系(公式不要求记忆)(8)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17)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初步预测(18)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9)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次函数的意义(19)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10)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问题示法【空间与图形】(1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7. 图形的认识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1)认识点、线、面式(2)角的概念与表示(12)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3)认识度、分、秒,能进行数的图象度、分、秒的简单换算(13)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4)角的大小比较或估计的图象(5)角度的和差计算(14)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6)角平分线及其性质8. 相交线与平行线(2)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中线和高(2)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3)三角形中线及其性质角相等、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概念(3)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垂线段最短(6)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4)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行线之间的距离(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5)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直于已知直线(8)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6)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形的条件画一条直线的垂线(9)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7)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10. 四边形(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多边形的概念(9)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公式(10)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正方形、梯形的概念的平行线(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9. 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正方形、梯形之关系间的(6)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12.尺规作图形、正方形的条件(1)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7)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8)判定等腰梯形的依据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11.圆段的垂直平分线(1)圆及其有关概念(2)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2)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3)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圆的位置关系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4)圆的简单性质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5)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三角形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6)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作圆(7)切线的概念(4)对于尺规作图题,应保留作(8)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图痕迹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5)的切线13.视图与展开图(9)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1)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切线柱、圆锥、球)的三视图(10)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2)判断简单物体(基本几何体积,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地简单组合)的三视图面积(3)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几何体或简单物体的实物原型(4)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5)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6)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14.图形与变换(1)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2)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3)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作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4)找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相关性质(6)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7)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8)应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或他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9)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5.图形的相似(1)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2)黄金分割(3)图形相似、三角形相似的概念(4)图形相似的简单性质(5)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依据(6)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相似(7)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命题的构成(区分条件与16.三角函数结论)(1)锐角三角函数 sinA,cosA,(4)逆命题的概念tanA 的概念(5)两个互逆命题的关系(2) 30°,45°,60°角的三(6)反证法的含义角函数值(7)综合法证明的格式(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8)掌握下列“证明的依据”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17.图形与坐标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若两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置写出它的坐标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3)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9)利用“证明的依据”(上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一条目)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5)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命题:的位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18.图形与证明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证明的作用、反例的作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2)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2)抽样的意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3)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论(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理(6)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7)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8)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线交于一点(内心)据的集中程度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9)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的平均数分线交与一点(外心)(10)极差和方差的概念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1)极差和方差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2)用极差和方差表示数据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离散程度定理(13)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方差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14)频数、频率的概念判定定理(15)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统计与概率】(16)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19.统计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及其应用(1)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17)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数据判断和预测(18)从有关实际问题的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19)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0.概率(1)概率的意义(2)运用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3)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2)能探讨一些较简单的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数学有整体性的认识。

(4)能积极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解决问题。

(5)理解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实践与综合运用(课题学习)】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三个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课题学习内容的考核,要求如下:(1)有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