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一、概述原发性痛经,作为育龄女性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特指在月经期间,女性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更多地与功能性因素有关。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在青春期女性中尤为显著,达到了3050,尽管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研究显示,子宫收缩异常、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参与其中。

子宫收缩幅度增大和频率增加可能导致子宫缺血和疼痛,而前列腺素作为炎症介质,其水平升高同样可以引发子宫收缩和疼痛。

原发性痛经患者还可能存在痛觉过敏和痛觉阈值降低等神经系统异常。

在治疗方面,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为主,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等途径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热敷、按摩、心理治疗等,旨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减轻疼痛。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原理,调节女性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对于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也需要更加全面和客观。

未来原发性痛经的研究将继续关注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以期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一种常见妇科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有时伴有腰酸背痛,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这种疼痛多为痉挛性,有时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可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等,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之一,它困扰着很多很多女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上来讲,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经血运行不畅或者着凉受寒引起,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痛经出现的具体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痛经分为很多种类,有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不同的类型由不同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原发性痛经中寒凝血瘀型的中医治疗。

1.什么是原发性痛经呢原发性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痉挛性疼痛,伴有腰痛或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年轻女性,受各种因素所影响,例如精神因素、心理压力或者经期进食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痛经家族史等,原发性痛经是不伴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月经期腹痛,如果不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甚至会出现晕厥等。

在中医妇科学中,痛经主要有两大病因,一是不荣则痛,如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二是不通则痛,如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病机是充任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出现的痛经。

中医很早就对原发性痛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华佗神方》中写道:“妇人行经时,腹痛如绞,谓之痛经。

”这是最早对痛经下的定义。

在南宋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

”痛经的发生有虚有实,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记载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 实者则实由于气滞血瘀、寒凝气滞、湿热瘀阻导致的不通而产生的疼痛,虚者则由于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导致的不荣,子宫失于濡养产生的疼痛。

1.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临床表现呢在中医中,原发性痛经分为很多种类型,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有提到过,本文主要是谈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

那么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何特别的临床表现呢?首先,寒凝血瘀型痛经是实证,它是在经期中产生疼痛,拒按,疼痛性质为冷痛,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全身表现为寒症、血瘀证的表现,舌脉表现为舌黯苔白、脉沉紧,应该以散寒、化瘀、止痛的护治原则来进行治疗和护理。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3 9 6
环球中医药 2 0 1 3年 5月第 6卷第 5期
G l o b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Ma y 2 0 1 3 , V o 1 . 6 , N o . 5

综 述 ・
中西 医治疗 原 发性 痛 经 研究 进 展
d r u g s( n s a i d s )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o r a l c o n t r a c e p t i v e s , c a l c i u m c h a n n e l b l o c k e r s c a n a l s o t r e a t t h e d i s e a s e .
【 关键词 】 原发性痛经 ; 中医 ; 西医 ; 中西医结合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R 7 1 1 . 5 1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7 4 9 . 2 0 1 3 . 0 5 . 0 2 6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a l s o s h o ws g o o d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Cu r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o f pr i ma r y d y s me n o r r he a i s d i v e r s e,t he o v e r a l l e f f e c t i s g o o d. Bu t a t p r e s e n t t h e r e a r e s t i l l s o me c l i n i c a l r e — s e a r c h a r e n o t r i g o r o u s r a n do m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 . Fu r t h e r s t u d y i s n e e d or f t h e di s e a s e. M o r e a c c ur a t e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26-01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该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痛”的范畴。

在临床上原发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发病人群以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为主。

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对妇女的月经情况调查:痛经的发病率在42%-74%[1-6],与2000年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结果56.06%相比,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

aytacpolat[6]等学者调查原发性痛经的报道,45.3%的学生在每个经期经历痛经,42.5%的学生有时发生痛经,只有12.2%的学生从未发生痛经。

由此可见原发性痛经在临床常见,所以重视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和预防,不仅可以解除女性痛苦,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1中药的治疗1.1中成药的治疗中药汤剂有味苦难以坚持、携带不便等缺点,中药新制剂的开发应用如片剂、冲剂、胶囊等大大方便了患者。

王燕[1]用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

共分三组,其中a组定坤丹组总有效率90.0%;b组为定坤丹的变方,总有效率87.0%;c组为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0%。

朱崇云等[2]用独一味胶囊和田七痛经胶囊治疗103例原发性痛经。

其中治疗组69例为独一味胶囊组,总有效率89.86%。

另外对照组34例为田七痛经胶囊组,总有效率88.24%,组间比较p>0.05。

1.2中药外敷汤春琼[3]药用乌药散,组成乌药、香附各9g,郁金、元胡、泽兰各10g,枳壳15g,白芍12g,木香、炙甘草各6g,三七粉3g(冲服)。

服药后将药渣放入布袋敷于腹下。

总有效率100%。

张慧玲[4]用中药方桂枝、三棱、莪术、红花、生川乌、延胡索、乌药等,煎湿毛巾浸泡,热敷腹部治疗原发性痛经136例,有效率为91.18%。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素水平, 减少子宫收缩,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1、药物治疗
(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方法, 如当归、川芎、元胡等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2、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原发性痛经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手术方法 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因个体 差异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 疗进展
目录
01 一、原发性痛经的研 究现状
02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 疗进展
03 三、未来展望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 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次演示将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 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四、结论
四、结论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其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等方面,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 一步探讨。在治疗方法上,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因个体差异而异。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发病机制,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疗 效和安全性,并女性在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中的作用,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 在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出现明显的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中医治疗原发 性痛经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次演示将就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针灸治疗痛经

针灸治疗痛经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且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本病多见于未婚或未育青年妇女,国外报道原发性痛经发病率为43%~90%,国内报道痛经发病率为%,其中原发性痛经占36.06%。

目前西医治疗PD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钙离子阻滞剂、β-受体兴奋剂等,疗效肯定,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远期疗效,停药腹痛又作。

近年来的临床资料显示,中医疗法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随访疗效,尤其是针灸疗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现将近10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本病中医学又称“经行腹痛”。

《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明代《景岳全书》云"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常由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

临床上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虚弱、肾气亏损等证型。

治疗以散寒通络、调理气血冲任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主要与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2治疗方法针灸直接刺激经络系统,疏通脏腑,调理气机,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流变性,解除痉挛性收缩,改善子宫微循环,从而到达止痛之目的。

大多数医者在应用针灸治疗痛经时用的是多穴处方,强调辨病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有一部分医家仅用双穴治疗痛经,用得最多的双穴处方是三阴交配合谷,三阴交调经,合谷止痛。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

中医学的毕业论文中医学的毕业论文范文原发性痛经(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又称“经行腹痛”.西医认为原发痛经,是由内在的子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1].传统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防治措施多有研究,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本文对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内治法1.1朱小南先生治疗痛经,不仅重视辨证分型,而且认为掌握医治时机也很重要。

虚寒气滞型痛经,在行经初期,小腹不畅时用药最为妥当。

与寒证治疗时机相同,则为血瘀型痛经,两者又有气滞血阻,也应在行经初期,经水涩滞、腹痛剧烈、夹有瘀块时服药。

常用活血调经药如山楂、枳壳、川芎、当归尾、乳香、没药、青皮、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至于虚性痛经无论是气虚、血虚、还是冲任虚弱,都是由于身体虚弱引起,以致经来腹痛,因此体虚是本,经痛是标。

此证适合平时服药,气虚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血虚用当归、地黄、川芎、芍药;冲任虚弱用紫河车、鹿角霜、巴戟肉、仙灵脾等药;再略加苏梗、陈皮、木香、砂仁等行气醒脾药。

到行经期间不一定要服药,痛经也会逐渐缓解。

1.2刘奉五先生认为引起痛经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相互交错或重复出现,常见证型为:(1)肝郁气滞,由于忧思郁怒,气机不得宣畅,气滞则血瘀,滞与胞宫而作痛;(2)血瘀气阻,血不循经,阻滞于胞中形成瘀血,阻碍气机流畅,前者以气滞为主,后者以血瘀为主;(3)寒湿凝滞,经期淋雨感寒或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中,凝聚而不行;(4)肝郁血热,肝郁日久化热,气血郁结,不能宣通,聚于胞中;(5) 湿热下注,湿热博结,阻碍气血不得通畅;(6)气血亏虚,胞脉空虚,运行不畅,经血瘀滞;(7)脾胃虚寒,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脉虚寒,经来寒气客于脾胃。

刘老[4]认为脾胃虚寒是痛经最重之证型,其症状特点一是痛泄,一是脐周痛甚(脐周属太阴脾经,此证型的病因病机是中焦虚寒、气血化源不足、冲任失调受阻。

综刘老的经验,以附子理中汤为主方,温中散寒治其本,用沉香取其辛香温化,元胡、香附等温经舒气,共奏温通降气止痛之效。

原发性痛经的针灸作用机制概况

原发性痛经的针灸作用机制概况

原发性痛经的针灸作用机制概况目录一、内容简述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二、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6)1. 中医理论体系 (7)经络学说 (8)气血运行与调和 (8)2. 西医理论体系 (9)子宫内膜异位症 (10)生殖内分泌失调 (10)三、针灸治疗方法与技术 (11)1. 针灸种类 (12)2. 针刺手法 (13)常用补泻手法 (14)针刺角度与深度 (15)四、针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1. 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6)促进神经生长因子释放 (18)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19)2. 改善血液循环 (20)扩张血管 (21)增加血流量 (21)3. 调节免疫功能 (22)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23)调节炎症反应 (23)4. 调节代谢与营养吸收 (24)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26)调节能量代谢 (26)五、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 (28)1. 疗效评价 (29)2. 治疗方案优化 (30)3. 个体化治疗方案 (31)4. 随访研究与复发预防 (32)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3)1.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35)2. 未来研究方向 (36)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37)多学科交叉合作 (38)3. 临床应用推广与规范 (39)七、结论 (40)1. 针灸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41)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42)一、内容简述神经调节:针灸可以刺激穴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号,调节脑内疼痛调节物质的释放,如内啡肽等,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荷尔蒙调节:针灸可以调节体内荷尔蒙水平,如血清素、前列腺素等,这些荷尔蒙与痛经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这些荷尔蒙的水平,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血液循环改善:针灸能够促进盆腔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缓解子宫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心理学效应:针灸还具有缓解压力、舒缓情绪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因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引发的痛经。

《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其病因多与气滞血瘀有关,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血排出受阻。

传统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多样,本文旨在探讨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二、治疗方法1. 揿针治疗:揿针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埋入针芯,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根据患者症状及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揿针治疗。

2. 口服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是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根据患者病情,配合其他中草药进行煎煮,制成汤剂口服。

三、临床观察1. 观察对象:本研究共纳入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年龄范围16-45岁,病程1-10年。

2. 治疗方法:患者接受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伴随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

4. 疗效评定: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四、结果分析1. 临床效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痛经程度得到明显缓解,伴随症状也有所减轻。

其中,显效患者占60%,有效患者占35%,无效患者占5%。

总有效率高达95%。

2. 生活质量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疼痛程度减轻,情绪稳定,睡眠质量改善。

3.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五、讨论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

揿针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目的;而膈下逐瘀汤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二者相结合,共同作用于患者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痛经症状。

此外,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法安全性较高。

六、结论本研究表明,揿针配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程度、伴随症状及生活质量。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为 青 春 期 痛 经 以 气 滞 血瘀 、 寒湿凝滞 两型为多见 . 治 拟 疏 肝
效 较好 。王 氏闭 用 失笑 贴治 疗痛经 1 1 8例 , 贴敷 神 阙 、 关 元 穴. 疗 效 明显优 于元胡 止痛 片+ 氟灭 酸组 , 对 寒 湿 凝 滞 和 气 滞 血 瘀 型 疗 效 优 于 气 阴 两 虚 型 。 谢 氏等 口 ] 认为血行 瘀阻 、 气 机 不畅是 痛经病机关 键 , 治拟化瘀 行气 , 予 中药 止 痛 带 围 扣 小腹 , 通电加热 治疗 9 0例 , 总有效 率 9 1 . 1 %,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艺标 准 的 中 医 外 治制 剂 应 用 于临 床 。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痛 经 中 医 学 外 治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R 2 4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1 1 - 0 0 7 5 — 0 3
疗 大 法 .采用 痛 经 I 号 方 口服 配 合 敷 脐 治 疗 气滞 血瘀 型原 发
临床资料显示 . 中医 药 疗 法 具 有 满 意 的 近期 疗 效 和 远 期 随 医外 治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研 究 进 展 概 述 如 下 。
2 外 敷 联 合 内服
肢冷 , 且 不 伴 有 明显 的盆 腔 器 质 性 疾病 。 本 病 多 见 于 未婚 或
未育青年妇女 , 国外 报 道 原 发 性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4 3 %~ 9 0 %, 国 内报 道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3 3 . 1 9 %, 其中原发性痛经 占3 6 . 0 6 %。目 前 西 医治 疗 P D 主要 包 括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 口服 避 孕 药 、 钙 离 子阻滞剂 、 B 一 受 体兴 奋 剂 等 , 疗效肯定 , 但 均 具 有 不 同 程度 的 副作用 , 且缺乏远期疗效 , 停 药 腹 痛 又 作 。中 医 学 认 为 原发 性 痛 经 病 机 主要 为不 通 则 痛 、 不荣则痛 , 治 疗 以散 寒 通 络 、 调 理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经期出现严重腹痛、腰腹部不适及伴随其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虽然原发性痛经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与困扰。

对于原发性痛经的管理,中医药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中的证候研究尤为重要。

一、文献研究1.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及病因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由子宫内膜功能性异常引起的一种周期性腹痛。

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分泌及脱落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的异位、子宫肌壁的异常收缩等。

这些异常会导致子宫血管收缩、缺血、缺氧,产生疼痛。

1.2 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上以调整经血为重点,辅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办法。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丹、芪、苓、术茯中药方。

针灸、艾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也被广泛应用。

1.3 文献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不仅可以缓解经痛,还能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而且,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表现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调整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多方面。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对于证候辨识的严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二、专家共识2.1 中医专家意见在针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中,专家们普遍认为首先要重视辨证施治。

需要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诊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病位病性,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专家认为,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应以缓解疼痛为首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增强疗效。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prescription modified,di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for classification of syndrome,empirical formula,fixed form ula,acupuncture therapy,exter n al t reat m ent,an d summarizes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PD t hese yea rs.
1 经方加减 治疗
庞卫等【l佣 少腹逐瘀汤 (炒小茴香、炮姜 、制乳香、制没 药各 6g,延胡索 15g,当归 、白芍、川芎、蒲黄 (包 )、五灵 脂 (包 )各 12g,甘草 6g)治疗原发性痛经 30例,若痛经剧 烈伴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各 6g,若伴小腹冷痛者加艾叶 6g,若伴 口渴 发热者加栀子 6g,连翘 9g。总有效率 97%。
【关{I|问 】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进展 [Abstract] The treatment ofprimary dysmenorrhea is t roublesome.T h is text summarizes several therapy met hods such as classical
. 12.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0 VOL.(2) NO.15
原 发 性痛 经 中 医治 疗 研 究 进展 A study progress on treating PD in TCM
李凤 文 (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 院,山东 邹城 ,273500)
中图分类号 :R271.1l+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15.0012.03 证型:BDGI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引言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病变的情况下,女性在经期出现的疼痛感,是一种常见而困扰女性的病症。

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更为综合、安全的替代疗法,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引起了对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机制、临床应用及前景。

一、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神经调节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从而调节生理功能。

这一机制在缓解痛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分泌调节机制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女性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调,从而减轻痛经症状。

抗炎和抗氧化机制针灸在炎症和氧化应激的调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减轻痛经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从而改善症状。

二、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经典穴位的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常使用的经典穴位包括“关元”、“梁门”、“神阙”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达到舒经活络、调经止痛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原则。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能精准地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疗法的探索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或现代医学手段的联合应用,如中药疗法、理疗等,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效果。

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前景研究不断深入随着对针灸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望发现更多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为针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临床疗效的不断验证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良好疗效,未来仍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推广普及的努力针对社会对传统医学的认知度提高,加强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推广普及,将有助于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归及其有效组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当归及其有效组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当归及其有效组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张 怡,章宪慧,王丽丽,王 蓉,王新斌(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关键词] 当归;当归挥发油;阿魏酸;当归多糖;原发性痛经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23.026[中图分类号] R71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23-3339-06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在正常月经排卵周期发生的下腹痉挛性疼痛(位于耻骨上区域,可放射至大腿上部或腰部或两者兼有)[1],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受情绪影响而有疼痛强度的波动,严重者可误工误学,导致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2],甚至可影响社会经济。

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因此病估计可损失6亿小时或20亿美元,瑞典约有一半的女性每年因此病缺勤可造成23万个工作时的损失[3]。

据有关统计,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4],但PD 由于疼痛强度不同,来医就诊者实为少数,因此其发病率可能远被低估[5]。

西医治疗PD 常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即时止痛效果好但长期治疗不良反应大,且一些患者依从性差,因此很难根治,而中医药凭借其独特优势标本兼治。

当归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草药之一[6],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 ]的干燥根,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7]。

《景岳全[通信作者] 王新斌,E -mail :380692935@ [基金项目]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2021A -077);甘肃中医药科研立项课题(GZKP -2020-35)书》载:“其味甘而重……又能行血……亦血中之圣药也。

”当归在妇科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有“十方九归”之说,被称为“妇科要药”。

基于此,本文查阅了近年来当归及其有效组分治疗PD 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当归治疗PD 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3 巨剑玲. 1]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 2 3 【 ] 辽 3 例 J.
宁中医药杂志 ,9 72 ( 1 :l. 19 ,4 1 )5 8
[] 4 卓华. 烧山火 ” “ 手法治疗腰椎 问盘突出症 l5例 [] 天津中医 6 J.
药 ,o 3,0 1 ,3— 4 2o 2 ( ) 3 3 .
2 毫针 刺法
方面有其独特疗效 。目前 , 临床上对耳穴治疗该 已有不少 研究 , 并取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在选 穴 上 , 要根据辨证论治分 型选穴。另外 , 又可 以根据疾:
l相行 联 合、特 相 腑 应多 用 治位有 应 . 。, 、医 论 同及 脏 穴 位代 理穴时 究 直 进现 配 疗 性 表 部穴 学 。 研 明 一
JANG I Xl】 oURNA R T oN Hl S L oF T Dll L C NE E MEDl NE Cl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 的临床研究进展
★ 唐娓 指导: 江学勤 ( 成都中医药大学
07 成 6l 0 5)
关 键 词 : 穴 疗 法 ; 发性 痛 经 ; 述 耳 原 综
灸临床杂志 ,0 4 2 ( )2 . 2 o ,0 9 :3
[] 7 全昕, 单赤军.察[ ] 湖 J.
南中医药导报 ,o 39 1 )3 2 o ,( 0 :8—3 . 9
[7 赵天平 , 1] 仇裕丰. 养子时刻开穴 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疗效观 察[ ] 辽宁中医杂志 , o , ( ) 39 J. 2 o 2 8 :6 . O 7
[] 8 郑宗 良, 耿萍 , 滕秀英. 磁极针 与普通毫针治疗 腰椎 间盘突出症 2 l [ ] 中医药信息 , o , ( )3 — 9 2 例 J. 2 21 2 : 3. 0 9 8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劳伤血气 ,以致体 虚 ,受风冷之 气客于胞 络 ,损伤 冲任
之脉” 。认 为痛经发作 的原因是 素体气血不 足致 风冷邪气
客于人体 ,这为痛经 的病 因病 机奠定 了理论基础 。明代
张景岳 《 景岳全书 ・ 妇人规 ・ 经期腹痛 》指 出 :“ 经行 腹
痛 ,证 有 虚 实 。 实 者 或 因 寒 滞 ,或 因 血 滞 ,或 因 气 滞 ,
去而痛未止 ,或血 去 而痛 益甚 。大都 可按 可 揉 者为 虚 , 拒按拒揉者为 实。 ”“ 凡妇人经 期作痛 ,挟 虚者多 ,全 实 者少 ,即 如 以可 按 拒按 及 经前 经 后 辨 虚 实 ,固其 大 法 也。 ”从而归纳总结出虚 、实 、虚实夹杂等不 同的病 因病 机和痛经 的辨 证要点 ,对后 世影 响很 大 。 目前认 为痛经
第 1 1卷 第 9期 ・总第 1 6 1 期 2 0 1 3年 5月 ・ 上 半 月 刊


中 医针 灸治疗原发 性痛经 的研 究进展
张荆 柳
( 广 西柳 州 市 第 四人 民医 院针 推 科 ,柳 州 5 4 5 0 0 1 )
关 键 词 :中 医 ;针 灸 ;原 发 性 痛 经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r L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0 9 . 0 9 7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0 9 — 0 1 4 7 - 0 5
平 时急剧 ,易受 致病 因素 干扰 ,加 之体 质 因 素 的影 响,
导致子宫 、冲任气 血运行不 畅 ,不通或 不荣而 痛 。经净 后子宫 、冲任血气 渐复则疼 痛 自止 。但若 病 因未除 ,素 体状况未获改善 ,则下次月经来潮 ,疼痛又复发矣 。 隋代巢元方 《 诸病 源候论 》“ 妇人月水来腹痛者 ,由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犘狉狅犵狉犲狊狊犻狀狋犺犲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犲狊犻狊狅犳狆狉犻犿犪狉狔犱狔狊犿犲狀狅狉狉犺犲犪犪狀犱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狅犳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犲犱犻犮犻狀犲
WangLiyuan BeiXinJing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ChangningDistrict,Shanghai201103
痛经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治疗以清代高世縂 所提出的“通施之用”为依据。他指出痛经“有不同的方法, 调节气和血,调节血与气的和谐,通也……虚者需以通助之, 寒者温之 使 之 通。 总 之,无 非 通 之 法。”在 把 握 治 疗 时 机 方 面,医学学者往往依靠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气、阴、阳变化, 结合病因特点 和 及 时 治 疗,取 得 较 好 的 治 疗 效 果。临 床 上, 根据痛经的虚拟和实际分类,是在治疗前经验开始的,而虚 证患者需多注意日常康复。刘爱武[4]认为痛经综合征的临 床表现多与假 热、冷 热、虚 标 混 在 一 起。治 疗 必 须 根 据 病 因 和标本,出现疼痛时应进行症状治疗。翁雪松等[5]也主张治 疗原发性痛经,“以求 主 要 病 因,以 止 痛 为 补 充 ”。 无 论 实 际 情况如何,用药时间必须至少在疾病开始前3~7d,尤其是
痛经是月经前后下腹周期性疼痛或腰腹麻痹疼痛,甚至 严重昏厥的一段时间。根据是否存在有机病变,现代医学将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 前后的下腹部疼痛和鼓胀,生殖器官无有机疾病的类型[1]。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是以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 等药物为主,少量手术治疗,效果虽较理想,但副作用较大, 标准不为治愈;而我国的中医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辨 证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近年 来,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机制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几年原发性痛经病理机制以及中医治 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许壅荣;赵海洋;王璐瑶;杨金月;张亚倩;赵冠军;韩雪华;孙娜【摘要】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按分型治之,辨证准确,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进行整理,将资料按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及肝肾亏虚型进行分类,通过CNKI检索分析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肯定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方向.【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8(027)023【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疗法【作者】许壅荣;赵海洋;王璐瑶;杨金月;张亚倩;赵冠军;韩雪华;孙娜【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1+3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是女性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1]。

现代医学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而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类型[2]。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以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等药为主[3-4],少数为手术治疗[5],虽效果较理想,但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而中医疗法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原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运行无力所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运行不畅多由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气血运行无力多由内伤杂病所致,故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维持 时 间 、 疼痛 积 分 改善 情 况 均优 于 口服诺 福 丁 ( <00 ) 赵 P .5 。
规组 取穴三阴交 、 次髂为 主 ; 月月舒组 口服月月舒冲剂 , 治疗
3 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四关组治愈率为 7 .%, 50 总有效率为 10 常规组分别 为 6 . 9 .%; 0 %; 00 5 %、 0 月月舒组分别 为 2 .%、 50 9. 00 %。前 两组疗效优 于第 三组( <0 1 ; P . )而治疗 3 n内 0 0mi 止痛疗效 比较 , 前两 组优于第 三组 ( <00 ) 四关组 优于常 P .1 , 规组( <00 ) P .1 。陈少宗等 采用单刺十七椎治疗 原发性痛 经, 方法 单刺 十七椎 后 留针 3 n 结 果单独 针刺 十七 椎 , 0mi, 留针 3 n的止痛 作用优于 留针短于 3 n的止 痛效果 。 0mi 0mi 针刺十七椎时 , 留针 3 i 0m n条件下 的半衰期较短 , 于痛经 对
现将有关资料综述 如下 。
认 为头皮发 际区微针法对 于原 发性 痛经患者具有显 著疗 效 ,
其治疗机理与降低月经血中 P Fa G 2 含量相关。
1 单纯针 刺治疗
李成宏等 采用针 四关穴 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 , 10 将 8
例患者随机分为针 四关穴组 6 例 、 0 常规取穴组 5 、 0例 月月舒 组 6 。四关组 以青龙摆尾 法针刺四关穴 ( 0例 合谷 、 冲 )常 太 ;
疗, 穴位为三 阴交 、 子宫 、 三里 、 元 , 足 关 实证加 太冲 、 地机 , 虚 证加血海 、 膈俞 , 对照组 5 0例采用 口服芬 必得治疗 。结果针
灸 组的总有 效率为 9 .3 对照组 为 7 . %, 42 %, 33 0 针灸组 的疗效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0 5 。郑兆俭 _ P . ) 0 1 采用针 灸治疗 原发性

中医护理技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易于普及等优点 , 在原发性 痛经症 状改 善及远 期疗效 方面有
着独特的优势。
显降低 , 说明推 拿可 以改 善血 液流 变性 , 微 血 流的黏 聚性 降
低, 体 内瘀 血情况得到改 善 , 气血运 行得 以通畅 , 从 而达到 止
2 各种 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的作用 2 . 1 灸法 灸法是利用 易点燃某 些药物 , 烧灼 穴位 , 凭借 温 热刺激 , 通过经络 的作用 , 来 调整机 体 的生理失衡 , 达到治疗
薛 美玲


中医护理技术是 以中医基 础理论 为指导 , 以脏 腑学 说为 基础 , 将中医传 统治疗方 法应 用于护理工作 中, 具有 独特的操 作方法 和疗效 的一种 护理 技 能操作 技 术 】 , 包括 针刺 法 、 灸 法、 推拿 、 拔火罐 、 刮痧 、 熏洗 、 气功 、 穴位 注射等。这 些技 术具
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分泌 , 从 而能 明显改善 原发性痛经 患者
临床疼痛症状。朱英 等 通 过对 原发 性痛经 患者 神阙穴 进 行隔药灸 , 观察全血黏度 、 血浆黏度 、 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聚集
指数 、 红细胞变形指 数、 纤 维蛋 白原 的变化 , 经过 3 个月 经周
有操作方便 、 适 用 范 围广 、 见效 快 、 费 用低 廉 、 易 于普 及等 优 点 】 , 对减轻患者 痛苦 , 提 高患 者 生存 质量 以及 治疗 疑难 病
护 理 实践 与 研 究 2 o 1 3年 第 1 O卷 第 7期 ( 上 半月 版

l 1 l・

综 述 与讲 座 ・
中 医护理技术在 原发性痛经治疗 中的作 用研 究进展
曹鲁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参考文 献 】 [1] 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
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0,15(4):219 [2】匡丽君.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临床观察[J】.
南京中医药导报。2002,8(12):761 [3】缪乔.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
延胡索、当归、白芍、乌药各10 g,研磨成粉,与生姜汁调成湿 药末,外敷于关元、气海等穴,外用胶布固定,针刺与穴位贴敷
交替进行,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29例,显效10例, 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 2.4推拿治疗王俊豪等【14]采用推拿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型以泻法点揉期门、日月、太冲、行间等,并在足厥阴 肝经膝以下走行处施以擦法;寒湿凝滞型在腰骶部督脉走行 处和小腹冲任二脉走行处施以擦法;气血虚弱者以补法点按
果:痊愈3l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
97.83%。
3.3耳穴治疗杨献英等[17】采用耳穴贴压方法治疗原发性 痛经100例。主穴:子宫、卵巢、内分泌、交感、皮质下;配穴:
寒凝胞中配肾、脾、膀胱、神门,气滞血瘀配肝、胆、神门,气血 虚弱配心、肺、脾、血液点,肝肾不足配肝、肾。结果:显效89 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
3.4中药足浴张海萍【181采用中药足浴方法治疗原发性痛 经82例,药物组成:当归20 g、附子15 g、小茴香15 g、吴茱萸
159、JI|椒lOg、细辛109、柴胡159、香附109、五灵脂109、牛 膝15 g、延胡索15 g、鸡血藤15 g,煎煮取汁1 000 mL,连用10 d,总有效率97.57%。 3.5中药离子导入徐萍【19]运用活m化瘀、温经止痛的中
[18]张萝兰.人工流产手术对妇女机体及其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 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3,2(4):23—24 [收稿日期】2009—09—15
万方数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Feb,19(5)
[13]郑兆俭,徐福宣.丽华.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 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3):143
[14]王俊豪,孙爱玲.推拿配合神灯照射治疗痛经33例[J].按摩与 导引,2003,19(4):45
[15]赵长兰。王焕新.黑豆大枣汤治疗痛经[J].黑龙江中医药, 1998,30(4):31
25
[10]柯新桥,郝建新,刘建国,等.妇产科验方荟萃[M].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2003:280;292
[¨]陈燕.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72例[J].光明中医。 2009,24(1):52
[12]宋美芹.温针灸并拔罐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疗效观察[J].医 学理论与实践,2008,6(21):693
[13】叶青,高进军,郭瑞华.活血补肾法加宫腔镜分离术治疗官腔粘 连所致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继发性不孕57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7。46(9):806—808
[14]贾金英,贾可夫.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56例[J].陕西中 医,1999,20(12):537
[15]陈冀欣.应用官腔镜诊治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月经过少[J].中 外健康文摘,2007,4(7):67—69
气海、足三里,且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膝以下走行处施
以擦法。总有效率96.97%。 3其他疗法 3.1饮食疗法赵长兰等[1 5】将黑豆100 g、大枣50 g加水煮 成粥状,加红糖20 g调服,共治疗原发性痛经26例,总有效
率100%。 3.2穴位注射 尚校琪等【16J以丹参注射液于八髂穴(即上、 次、中、下髂左右共八穴合称)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结
刊,2006,24(10):1926 [4】侯德平.自拟调经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J】.中华
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80 [5】陈银藏,靳正利.自拟止痛汤治疗痛经100例临床观察[J】.河
北中医。1997。19(1):20一2l [6]李乃荣,姜清华.郭爱香.痛经宁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49(2010)05—0634—02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最早记载于《金匮要 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原发性 痛经是女性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 198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痛经发病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 痛经占36.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中医治疗原 发性痛经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现将近年来原发性痛经的中 医治疗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 内治法 1.1经方加减治疗 匡丽君12 J以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 性痛经,药用:当归10 g、赤芍lO g、川芎10 g、桃仁10 g、枳壳 10 g、延胡索10 g、乌药10 g、香附109、五灵脂109、甘草109、 丹皮10 g、红花6 g,兼寒凝者加干姜6 g、肉桂10 g、小茴香10 g,兼血热者加IJl桅10 g’黄芩10 g,兼气血虚者加党参10 g、黄 芪10 g,总有效率为91.7%。缪乔【3J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 仁8 g、红花8 g、当归8 g、熟地15 g、蒲黄15 g、五灵脂10 g、J JI 楝子10 g、延胡索10 g、丹参15 g、香附10 g)治疗本病98例, 疼痛伴经量多挟血块者加三七5 g、茜草15 g、花蕊石30 g,伴 气虚者加党参15 g、白术15 g,伴寒凝者加肉桂4 g、乌药10 g、 小茴香6 g,总有效率为96.6%。 1.2自拟方治疗侯德平【4】采用自拟调经通络止痛汤治疗 原发性痛经80例,方药组成:当归109、白芍159、白芥子99、 柴胡6 g、香附15 g、郁金15 g、延胡索10 g、JIf楝子10 g、蒲黄 15 g、五灵脂15 g、甘草6 g、熟地10 g,瘀血偏重者加血竭1.5 g,气滞偏重者加青皮6 g,寒凝者加吴茱萸9 g、小茴香9 g,痛 剧呕吐者加法半夏109。结果:痊愈52例。显效23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3.75%。陈银藏等…5采用自拟止痛汤治疗本 病100例,方药组成:艾叶、香附、炮姜、延胡索、桃仁、红花、当
[16]李刚,申爱荣.宫腔粘连子宫内膜中tPA、PAI一1变化的研究 [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5):1—2
[17]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 cations of adnexM adhesion,distal tubal ocelasion,tubal occlusion ac. condary to tubal ligution,tubal pregeaneies,mu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J].Fernl Stefil,1998.46(5):944
·63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Feb,19(5)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 治疗 进展
简佩玉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内治法;外治法;饮食疗法;穴位注射
归、JlI芎、益母革、甘草各10 g,结果痊愈89例,显效9例,好 转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1.3中成药治疗 李乃荣等【61使用痛经宁丸治疗原发性痛 经50例,总有效率90%,痊愈率68%。陈磊等L7】采用血府逐 瘀口服液治疗本病50例,于经期前2周开始服用,结果痊愈 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1.4周期疗法褚玉霞等【8J采用潮舒煎剂和二紫胶囊序贯 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68例,疗效显著。经前经期治疗:从月 经前3 d开始服潮舒煎剂(当归15 g、川芎10 g、赤芍15 g、红 花15 g、丹参30 g、泽兰15 g、香附15 g、延胡索15 g、乌药12 g、肉桂6 g、J JI牛膝15 g),每日1剂,至经期第3天停药,每月 6剂。经后治疗:于经净后开始服用二紫胶囊(河南省中医院 制剂窜生产,郑药制剂2001BW一10409,批号:020719),每次 4粒,每日3次,至下次经前3 d继服汤剂。如此序贯应用2 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1.5单验方治疗 于晓棠【9 J用鲜山楂l 000 g加红糖250 g 熬成稀糊状,每次30mL食用,治疗3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除 一例无效外,余均治愈。柯新桥等11 o】用金荞麦根50 g(鲜品 用70 g)水煎服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结果痊愈19例,好转9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2外治法 2.1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陈燕…J采用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治 疗原发性痛经72例。针灸关元、中极、次髂、三阴交、公孙。 药用当归、Jll芎、五灵脂、香附、甘草各10 g,延胡索、川楝子、 蒲黄各15 g,益母草、怀牛膝各20 g,白芍30 g,随证加减治 疗。结果:72例中痊愈3l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16]尚校琪,李秀芹.穴位注射八髂穴治疗痛经46戗【j】,跌西中
医.2001。22(6):361 [17】杨献英,索俊生.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00饲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7。47(25):63 [18]张海萍.中药足浴治疗原发性痛经82饲[j】.中国中医药信息
杂志,2003,10(4):56
[19]徐萍.离子透入法治疗痛经43例小结[J】.甘肃中医,卿2,15
用闪火法在腰骶部及腰背部两侧闪罐数遍,留罐于命门、双侧 脾俞、肾俞10~15min。于经前7 d开始,每日1次。7次为1 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痊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1.7%。 2.3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 郑兆俭等【13]采用针刺加穴位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