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论述题大全1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第一章只考选择题第二章1.用图示简要说明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2.简述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答完影响因素后,再简述一下是如何影响的)a.商品本身的价格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货币收入d.其他商品的价格e.人们对未来的预期3.试述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生产者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需求和供给同时同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与供求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可能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需求和供给反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可能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4.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谷贱伤农的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这种似乎不太好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来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丰收使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减少。
5.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销售总收益是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即E d>1,则总收益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若是缺乏弹性,即E d<1,则总收益与价格同方向变化,如果是单位弹性的商品,则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6.运用弹性理论简要评述“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7.在不同的供给、求弹性下,征收从量税对消费者的影响政府税收究竟由更多的承担,取决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斜率。
西方经济学6套论述题试卷与答案
五、论述题( 1 小题,计12分)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得影响。
(要求作图)P (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得同方向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得变动。
(5分)E 0 E 1AS0 Y 2 Y 0Y 1(2)在短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得增加或减少, 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得同方向得增加或减少。
(5分)E 1E0P1 YY 0 Y1P ASA D1(3)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得增加或减少, E 1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得相应上升或下降,国民 P 1收入不会变动。
(5分)AD 0 A D2 E 0P 0E 2P 10 YY f五、论述题( 1 小题,计12分)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得特点,画图说明各自市场长期均衡得条件。
并从产品得边际成本MC 与价格P 得关系方面比较两者资源配置得有效性。
答:1、完全竞争市场与完全垄断市场市场结构特点得比较:(3分)完全竞争:(1)有很多买者与卖者;(2)厂商进入退出自由(3)厂商对价格没有控制能力(4)信息畅通完全垄断:(1)唯一得卖者 (2)其她厂商不能进入2、长期均衡状态均衡条件得比较:(2分)完全竞争厂商得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完全垄断厂商得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3 、作图(略)(3分)4 、长期均衡状态效率得比较。
(3分)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就是最有效率得,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C=P,MC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得成本,而P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得货币数量,即社会对于该单位产品得价值评判、MC=P,意味着最后一单位得产量耗费得资源得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得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
如果,MC大于P,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瞧来,最后以单位得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得生产会提高全社会得价值总与。
五、论述题( 1 小题,计12分)试比较不同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得经济效率。
西方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的变动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
如果购买欲望强,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则反之。
(2)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则反之。
(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则反之.(4)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3、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类型、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1`)Ed〉1,称为富有弹性。
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称为单一弹性,,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称为缺乏弹性。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Ed=0,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
(3)计算公式(4)影响因数:购买欲望;可替代程度;用途的广泛性;使用时间。
4.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①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②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③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MU = dTU/dQ.5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①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一~六
论述题1、试比较不同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单个买者和卖者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其条件是市场上有很多小规模卖者和买者,产品同质,进出市场和资源流动自由,信息完美。
完全垄断市场:在特定时期和地区之间,一种产品只有一个生产者或者卖者,其条件是由政府或者法律的社会,政策或法规限制进出市场,这种产品的生产有相应的技术和资源限制,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进入市场有其他障碍。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中多个小规模生产者生产有差异的同类产品,其要点在于产品刚生产出来是垄断的,但逐渐会被模仿从而进入竞争。
寡头市场:少数几个大的厂商占有某种产品或某个行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寡头市场中,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化将明显影响整个市场的产量。
2、论述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假定条件答:1)以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为考察对象2)利率水平既定,投资水平为一个常数,总供给短期内不变,总需求据顶国名收入3)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4)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3、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要求作图)(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
(2)在短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同方向的增加或减少。
(3)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相应上升或下降,国民收入不会变动。
4、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画图说明各自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
并从产品的边际成本MC和价格P的关系方面比较两者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答:1)特点:完全竞争市场内有多个厂商,生产着同质的产品,行业进出很容易,厂商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完全垄断市场内有单个厂商,产品无接近替代者,行业基本不能进入,厂商控制价格,但受政府管制。
2)长期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市场条件,P=MR=LMC=SMC=LAC=MC,所有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不断调整,逐渐消除利润及亏损,实现均衡。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第一章1.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1.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的任务是如何客观地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
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他们很快就发现,经济学面临着一个在自然科学中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
2.经济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
这里所谓的稀缺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是可以耗尽的,也不是指这种资源的绝对量是稀少的,而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人类需要相比,其供给量总是不足的。
所以任何经济社会都会面临着一个选择问题,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去,以便产生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
这是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和优化配置问题。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还是仍然没变。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在经济学看来,人是理性的。
西北大学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1试述垄断形成的原因以及垄断市场的社会福利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一,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
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之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第二,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第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2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
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
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
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
但后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么多,这就使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差额。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
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这一收入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
换言之,在消费需求已定的情况下,除非投资增加,人为地增加社会需求,否则就业是无法增加的。
(1)资本家在经营生产时,既要考虑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又要考虑商品的总需求价格。
如果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资本家就有利可图,增雇工人,扩大生产。
反之减雇工人,缩小生产。
直至两者相等,资本家预期获得的总利润达到最大量,生产和就业都达到均衡状。
此时的社会总需求,就称为“有效需求”。
(2)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也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即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必然导致社会总就业量的不足和经济危机的产生。
3.中国近年来实行的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及其效果4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困难及其深化改革的思路国有企业面临三个层次的问题,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是转变观念, 走出认识误区。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及部分答案
一、论述题:1)、什么是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有哪些?反通货膨胀的对策有哪些?答:1)、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和持续上涨。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代表性的4种: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有:1、通货膨胀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2、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反通货膨胀的对策有:1、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2、收入政策3、收入指数化政策2)、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答:所谓“内在稳定器“效应是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控制,它能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无须借助外力或不必采取任何有意行动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税制。
这是最重要的稳定器,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第二、政府支出。
政府公共支出一般会随经济的繁荣而自动减少,这有助于对总需求的抑制,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失业增加,政府就必须增加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从而阻止总需求的下降。
内在稳定器效应的两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而共同起作用的。
当然,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还不足以能够防止衰退,但没有自动稳定器,产出和就业水平的波动或许会更大。
二、画图并分析劳动供给曲线的规律。
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表现为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Array它指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出的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上升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特征。
(1)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
(2)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
西方经济学 简答题论述题
导论2.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答:微观经济学通过其理论框架研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譬如,生产某种产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将资源合理地配置在该产品的生产上的问题,怎样生产是一个将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配置的问题,为谁生产则是一个资源向什么样的经济主体配置的问题。
还有,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使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达到满足最大化?等等。
所以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3. 如何评价经济研究中的理性化假定?答: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理性化假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现实,也是理论分析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否则理论分析就难以展开。
例如,企业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将资源胡乱地利用甚至去故意浪费,那么理论分析便没有起码的原则,理论本身也成为多余的、无用的了。
4.哪个为实证分析,哪个为规范分析?(1) 汽油配给制不应实行,因为完全阻碍汽油市场的竞争。
(2) 汽油配给制是一项使更多的人失大于得的政策。
答:(1)为规范分析;(2)为实证分析。
5.有人认为“经济理论必须密切联系现实的经济问题,这样理论才有生命力”;有人则认为“经济理论必须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样理论才能得以真正的发展”。
请问,你对此怎样看?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看法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经济理论当然要联系现实经济,但又必须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因为理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十年动乱时期,理论与现实的“联系”过于密切,以致于理论在这种“联系”中迷失了自我。
第1章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1) 苹果与食盐(2) 录音机与磁带(3) 小麦与时装(4) 理发与旅游。
答:(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西方经济学 简答题论述题
导论2.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答:微观经济学通过其理论框架研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譬如,生产某种产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将资源合理地配置在该产品的生产上的问题,怎样生产是一个将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配置的问题,为谁生产则是一个资源向什么样的经济主体配置的问题。
还有,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使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达到满足最大化?等等。
所以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3. 如何评价经济研究中的理性化假定?答: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理性化假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现实,也是理论分析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否则理论分析就难以展开。
例如,企业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将资源胡乱地利用甚至去故意浪费,那么理论分析便没有起码的原则,理论本身也成为多余的、无用的了。
4.哪个为实证分析,哪个为规范分析?(1) 汽油配给制不应实行,因为完全阻碍汽油市场的竞争。
(2) 汽油配给制是一项使更多的人失大于得的政策。
答:(1)为规范分析;(2)为实证分析。
5.有人认为“经济理论必须密切联系现实的经济问题,这样理论才有生命力”;有人则认为“经济理论必须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样理论才能得以真正的发展”。
请问,你对此怎样看?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看法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经济理论当然要联系现实经济,但又必须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因为理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十年动乱时期,理论与现实的“联系”过于密切,以致于理论在这种“联系”中迷失了自我。
第1章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1) 苹果与食盐(2) 录音机与磁带(3) 小麦与时装(4) 理发与旅游。
答:(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西方经济学期末论述题范围
分析题1、论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列答:(1)需求规律的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增加。
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特列1>炫耀性商品股东珠宝等2>投机性商品、股票等3>吉芬物品2、如果要考虑增加生产者的投入,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应分别采取什么样的价格策略,为什么?答:(1)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数码摄像机属于富有弹性商品(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减少。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农产品应提价,而数码摄像机应降价3、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工作,他也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2)厂房租金为3万元(3)原材料支出60万元(4)设备折旧3万元(5)工人工资10万元(6)电力等3万元(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若存入银行,预计可得到5万元利息,贷款利息15万元,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为多少?答:(1)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据题意,该企业的会计成本为:3+60+3+10+3+15=94万元总收益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会计利润等于6万元(2)会计成本为94万元,机会成本为7万元(2+5),经济成本为10万元。
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101万元,经济利润为负的1万元,即亏损1万元4、说明牙膏这种产品的市场机构及其形成条件答:(1)牙膏这种产品的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结构的市场,这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各种牙膏存在着差别,如不同的牙膏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别,这就会形成垄断,而各种牙膏相互之间又可以替代,这又会形成竞争。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大体可分为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
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2.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简述供求定理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
4.简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
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
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历年论述题完整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历年论述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1.试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结合实际谈谈近几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答: (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踅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A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一AI Ay=i=i 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k=1/(1-b)被称为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5分)(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
乘数的作用体现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6分)(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4分)联系实际部分(5分):随着近几年会的筹备,国家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的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的带动,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
为了的建设,我国放开了很多方面的投资关口,大量的投资使得国民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对于的投资使得国家整体的经济得到增长,使得07年股市疯涨,房价高涨这些都是因为投资的过热引起的。
3、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
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是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就用本国生产的产品而绝不进口,这才是爱国主义者。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根据资源禀赋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具体国情加以分析说明。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大全1
1 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转化为消费物品的过程,也就是说,把现有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过程。
然而,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资源都具有稀缺性,所以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物品的生产、使用资源生产的技术方式。
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惟一途径。
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的问题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是说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越高,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越多。
商品总是流向为其支付得多的消费者那里。
同时,既定收入的消费者获得应有的消费数量,并得到最大满足。
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者的行为。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理性的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试图实现最小的成本或最大的产量。
生产者使用所有者的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而这些收入又成为作为消费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消费品的基础。
所以,决定生产要素的收入也就是决定产品的归属。
以上经济社会中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
通过价格的涨落,资源可流向能获得最有效使用的部门或生产者那里。
2 试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越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举例说明。
)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举例说明。
)从定义中可以知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三点。
(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运行,避免价值判断;而规范经济学则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作出好与坏的判断。
西方经济学(宏观)论述题
第九章1.为什么说在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义很受欢迎,而在充分就业时,货币主义很“时髦”?答题要点:(1)说明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2)用IS-LM模型或AD-AS模型来说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观点(3)结合图型说明为什么在经济萧条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很有效的而货币主义的管理政策是无效的;结合图型说明在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无效而货币主义的政策是极其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题目1、用IS-LM模型简要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答:(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I=S,L=M时,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下降。
2、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节俭的悖论”。
答:在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增加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储蓄减少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由此得出一个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社会却是好事。
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3、国民收入决定的三种模型有何内在联系?答:(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建立在价格水平不变、利率不变的前提下,用乘数理论来解释财政政策的效应。
该模型对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总需求分析。
(2)IS-LM模型保持了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分析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五道论述题
一、试结合当前实际经济情况说明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并说明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手段调节国民经济。
答: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和基本方向,可分为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每种方向又有两种基本的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税收。
扩张型财政政策指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
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我国实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乏力、增长速度下滑时,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支出,把社会的闲置资本利用起来,从而刺激经济,变下滑为上升。
这种做法是在当今世界市场失灵现象反复出现、经济活动复杂化合国民经济景气循环的不规则化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其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确保金融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因为在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中,财政政策市货币政策之外唯一可以仰仗的主力型工具和手段。
二、货币政策手段有哪些?论述当前经济形势及其主要特征,结合前述理论,并简要说明各种工具的作用机制,分析当前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
答: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水平,进而改变经济中的投资量,以调节均衡国民收入的政策。
按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来划分,也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两种类型。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简答题总复习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题、简答题2010。
12总复习1、画图说明完全竞争时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答:(1)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各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AR=SMC=LMC=SAC=LAC。
(3)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区别:A)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P=MR=AR=SMC=LMC=SAC=LAC;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SMC=LMC。
B)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均衡点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完全垄断均衡点不可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获得利润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P109(1)短期均衡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P>SAVC,存在亏损,但仍生产;5)P=SAVC是停止营业点,但生产比不生产好 6)P<SAVC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必须停产。
总之,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2)长期均衡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来消除亏损,,最终使超额利润为0,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整个行业供给会增加,价格会下降,直至超额利润消失;2)供给大于需求,存在亏损,各厂商会缩小生产规模,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直至亏损消失;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西方经济学考试论述题
论述题:一: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二者区别在于:1研究对象不同,围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是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3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4 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5 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联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二:分析以下情况,苹果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否会发生移动?农药残留:需求减少,需求取消向左下方移动,因为农药,降低偏好,消费者偏好是个人对物品或劳务的态度,由于各种原因,对该商品的偏好改变,当偏好增强时,需求增加,减弱时,需求减少。
农药导致偏好降低,需求减少,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因为消费者对于多数正常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减少而减少。
苹果属于正常片,消费者收入增加,对苹果消费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梨香蕉价格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因为属于替代,当一种价格高,替代需求增加,相反,一种价格降低,其替代品需求减少。
所以香蕉价格降价时,苹果需求减少,表现为: 工人工资提高:不会,只有影响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才会导致需求曲线移动,工资提高是影响供给的因素,不是影响需求的因素,所以不会。
三:限制石油产量:供给原理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不变,需求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需求不变,供给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石油输出组织限制石油产量及减少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供给,即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西方经济学论述题
1.2011-2011-01第十五章货币政策试述货币政策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2分)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中做再贴现率。
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
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
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
(8分)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6分)联系实际部分。
(4分)2009-2010-07、2007-2008-07和2005-2006-07。
第五章市场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
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 5分)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试述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转化为消费物品的过程,也就是说,把现有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过程。
然而,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资源都具有稀缺性,所以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物品的生产、使用资源生产的技术方式。
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惟一途径。
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的问题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也就是说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越高,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越多。
商品总是流向为其支付得多的消费者那里。
同时,既定收入的消费者获得应有的消费数量,并得到最大满足。
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者的行为。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理性的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试图实现最小的成本或最大的产量。
生产者使用所有者的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而这些收入又成为作为消费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消费品的基础。
所以,决定生产要素的收入也就是决定产品的归属。
以上经济社会中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
通过价格的涨落,资源可流向能获得最有效使用的部门或生产者那里。
2 试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越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举例说明。
)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举例说明。
)从定义中可以知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三点。
(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运行,避免价值判断;而规范经济学则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作出好与坏的判断。
(2)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经济学要解决经济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未来作出预测。
规范经济学则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
(3)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检验。
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仍具有相互联系。
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以规范经济学为指导。
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经济学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
3 为什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社会福利最大?当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处于均衡。
所以,均衡点位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上。
根据定义,需求曲线具有以下两种含义:(1)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所导致的支出之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供给曲线也有两种含义:(1)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相应的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2)表示对于各种数量的商品,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所导致的收入额之差,就是生产者剩余。
因此,只有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之处,商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才能同时获得最大满足。
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第一种含义,均衡状态只能处于需求曲线上或者供给曲线上(如图 A 2—11所示)。
当市场处于E点时,消费者剩余为需求曲线以下、EP 以上的面积,即阴影部分A;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以上、EP 以下的面积,即阴影部分B。
此时,社会总剩余为E点左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间的面积,即阴影部分(A+B)。
图A2—11若市场处于需求曲线上的a点,即相应的价格为P 1,数量为Q 1,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曲线以下、P 1a以上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以上、P 1a以下的面积,此时,社会总剩余为ab左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间的面积。
显然,该面积比E点所处状态下的社会总剩余小了一块面积△abE。
同理,任何位于E点左侧的状态,其社会总剩余皆小于E点的社会总剩余。
若市场处于供给曲线上的m点,即相应的价格为P 2,数量为Q 2,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曲线以下、P 2c以上的部分减去P 2c以下、需求曲线以上的面积△cmn。
生产者剩余为P 2m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部分。
此时,社会总剩余为E点左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间的面积,减去面积△Emn。
显然,该面积比E点所处状态下的社会总剩余小△Emn。
同理,任何位于E点右侧的状态,其社会总剩余皆小于E点的社会总剩余。
因此,在E点,不仅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获得了最大满足,而且社会总剩余为最大。
E点为均衡状态。
4 运用供求分析说明:(1)“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将使农民收入降低。
一般地,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而当其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导致农民的总收益(需求量乘价格)下降。
(2)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的生产?限制石油的供给,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
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的上涨幅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
若不限制石油的供给,各石油生产国都将蒙受收入上的损失。
5 试述微观价格政策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微观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给社会带来的有害方面而采取的影响或变动市场价格的措施。
一般采用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做法。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画图说明。
)当价格被限定在高于均衡价格水平时,对于供给者而言,高价格意味着高利润,生产者就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并且相应地供给量也多,从而起到了鼓励生产的作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高价格则意味着高支出,从而迫使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消费,从而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支持价格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农业更是如此。
在农业生产中,支持价格可以稳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减少经济波动对农业的冲击。
在具体运用中,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代理机构按照某一平价购买农产品,建立库存。
在供大于求时购买农产品增加库存,从而增加需求;在供小于求时减少库存,从而增加供给。
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稳定基金法,即政府或代理机构运用政府基金在支持价格水平上向农民订购农产品。
当供大于求时,农产品价格低,农民可以按支持价格向政府出售。
如果供小于求,农产品价格高,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农产品。
不过,支持价格也有副作用,例如使得价格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同时也使得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重要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规定的最高价格。
(画图说明。
)限制价格往往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时期加以使用,有些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也长期采取限制价格政策。
为此,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强行把价格规定在低于均衡价格水平之下。
把价格限制在低于均衡价格的水平上则可以起到鼓励需求一方同时又限制供给一方的作用。
这时,需求超过供给。
为了使得限制价格有效,政府往往采用各种形式的配给制,如排队等候、彩票和配给券等。
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有许多弊端。
它不利于刺激生产,造成长期亏损;造成价格扭曲,产生浪费现象;可能会出现黑市,使得社会风气败坏。
过去我国在粮食收购上基本上采取的是限制价格的做法。
为了尽快地实现工业化,国家在粮食收购上压低粮食的价格,以便工业生产得到低廉的原材料并维持低工资。
这在计划体制下是容易做到的,并在建国初期被证明是有效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限制价格所表现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稳定粮食生产,国家多次提价,并采用其他辅助措施。
今后,国家将会进一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支持价格。
6 试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
二者明显的差异如下:(1)假设不同。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值是多少;边际效用MU具有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2)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MU以及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
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约束线作为工具。
(3)均衡条件的表达也不同。
基数效用论表达为MU i/P i=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1,2 =P 1/P 2。
二者又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需要,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2)它们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
(3)它们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4)它们推导得出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7 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金刚钻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金刚钻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刚钻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金刚钻昂贵。
8 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推导出向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1)基数效用论。
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值是多少。
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
消费图A2—12(2)序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不饱和性、边际替代率递减等特点。
消费者的消费同样也是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追求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