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学院内控节点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的统称,其内部控制是保障其正常运转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组织管理效能、防范风险、增强监督和合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概念及构建原则1.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概念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状况和水平的一系列指标。

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到位、运行是否有效,为组织提供可靠的管理信息,以及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2. 构建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客观公正,真实反映内部控制情况,不受个人偏见和利益影响。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全面覆盖全面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联系。

(3)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比性,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内部控制情况可以进行可比性评价,为单位之间的比较和学习提供依据。

(4)确定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确定性,即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明确清晰,评价结果明确可靠。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1. 目标设定和战略管理(1)组织目标和政策的设定(2)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的设定(3)绩效目标的设定(4)绩效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2. 人员管理(1)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2)人员招聘和培训(3)人员激励和奖惩机制(4)工资福利和员工关系管理 3. 资产管理(1)资产的获取、使用和处置(2)资产的保管和保护(3)资产的清查和盘点(4)资产的折旧和损耗4. 经济管理(1)预算编制和执行(2)财务收支核算和管理(3)资金使用和监督(4)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管5. 运营管理(1)业务流程和程序管理(2)业务信息和数据管理(3)业务效率和生产力管理(4)业务风险和危机管理6. 法律合规(1)法规遵循和合规管理(2)内部监督和合规审查(3)法律风险和法律诉讼管理 7. 内部监督(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运行(2)内部审计和自查自评(3)内部监督和问责机制8. 外部监督(1)外部审计和评价(2)业务合作和联合监管(3)社会监督和舆情管理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1. 设置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组织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现行法规和政策,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

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引言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评价是评估学校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制定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以提升学校内部控制效能,确保学校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绩效评价标准1. 内部控制框架评价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时,应首先考察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和完善程度,包括下列要素:- 目标设定:学校是否确定了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以满足监管、管理和运营需求。

- 控制环境:学校领导层是否积极倡导和支持内部控制工作,员工是否普遍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 风险评估:学校是否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并评估可能对学校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

- 控制活动:学校是否建立了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并有效执行。

- 信息与沟通:学校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保证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 监督与改进:学校是否建立了监督内部控制工作并进行持续改进的机制。

2. 内部控制流程评价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时,还需考察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和协调性。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风险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了科学的风险管控流程,能够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 合规审计:学校是否进行合规审计,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违规行为。

- 资源分配:学校是否合理分配资源,以支持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 信息系统:学校是否建立了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确保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畅进行。

- 信息披露:学校是否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和外部相关方披露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

3. 绩效评估指标为了对学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根据以下指标进行绩效评估:- 内部控制合规性的达成程度。

-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成效。

- 内部控制流程的协调性和效率。

-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 内部控制的改进与持续优化程度。

结论通过制定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学校全面评价和改进其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学校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应积极落实上述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工作。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明星摘要: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

高等学校作为一类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大影响。

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多集中在企业方面,对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关注比较少,这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实践中的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基于目前内部控制最先进的理论———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构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推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高等学校;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一、研究背景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其中第五章明确要求“单位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进一步指出“以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为导向”、“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当前,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是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迫在眉睫的任务。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研究多集中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上,近几年才逐步开始研究其内部控制评价问题。

一种是将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宋良荣和张金悦等(2013)构建了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评价与监督三个维度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唐大鹏和吉金海等(2015)通过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导向模式和要素导向模式的利弊和适用范围,提出了基于整合观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安广实和周文琳(2015)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业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控制效果评估指标解析

内部控制效果评估指标解析

内部控制效果评估指标解析内部控制是组织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预防和减少风险,保障资产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政策、程序和措施。

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是为了衡量其发挥的作用和实施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效果评估的指标进行解析。

一、合规性指标合规性指标用于评估内部控制机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是否准确明确规定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内部控制机制中是否包含了制定合规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程序,并按照规定履行了相关的制度。

3.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建立了合规性检查的制度,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风险管理指标风险管理指标用于评估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指标:1.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包括业务风险、操作风险、人员风险等。

2.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流程,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或降低风险。

3.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建立了风险跟踪和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了解和处理风险事件,并对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三、信息披露指标信息披露指标用于评估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息披露指标:1.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等。

2.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建立了信息披露的流程和机制,能够保证相关信息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范围进行披露。

3.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和纠正信息披露中的错误和失误,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用于评估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1.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保证组织的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 内部控制机制是否能够保证组织的资源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使用,避免资源的滥用和挪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以提供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效果。

下面从内部控制概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工作开展等方面,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和系统,通过制度、措施和方法,规范和保证组织内各项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控制风险,保护资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错误和失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护机关形象,适应环境变化等。

二、指标体系构建(一)明确目标和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是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力。

原则上,评价指标应该简明扼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二)确定评价分类:评价指标可以从内控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等方面进行分类。

具体指标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业务特点、风险特征等确定。

(三)设置具体指标:根据评价分类,分别设计具体的指标。

内控环境可以设置指标如内控意识、内控框架、组织结构等;风险管理可以设置指标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

指标的设计应考虑到实际可行性,避免评价指标过多或过少。

(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个分类的指标进行整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层级结构,从总体目标到具体指标,逐层递进,清晰明确。

三、评价工作开展(一)明确评价责任: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责任的主体,明确评价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人和人员安排。

(二)制定评价计划: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的对象、时间、方法、程序等。

(三)开展评价工作:按照评价计划,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文件审核、现场检查、专家评审等方式,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评价该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以及评估该单位风险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

一、人员管理方面:1. 人员配备:是否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2. 人员激励机制:是否有激励措施,能够激励员工履行岗位职责。

3. 岗位职责明确:是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工作责任不重叠、不遗漏。

4. 人员招聘与培训:是否进行合理的招聘程序,以及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1. 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建立了适应单位性质和规模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了有效的执行。

2. 内部控制流程:是否建立了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各业务流程的合规性。

3. 内部控制制度的协调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协调一致,避免重复、冲突或遗漏。

4. 内部控制制度的更新与完善:是否及时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财务管理方面:1. 预算管理: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预算,及时监控和执行预算。

2. 资金管理:是否建立了现金管理制度,确保公款安全,防止挪用和占用。

3. 支出审批制度:是否建立了支出审批制度,确保支出的合规性。

4. 财务报告与分析:是否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

四、采购管理方面:1. 采购程序合规:是否按照规定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活动。

2. 供应商管理:是否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质量。

3. 采购合同管理:是否制定了采购合同管理制度,确保采购合同的履约。

4. 采购费用的核查与审批:是否进行采购费用的核查和审批,避免虚假报销和费用浪费。

五、风险管理方面:1.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否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

2. 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建立了风险应对措施,减轻和控制风险的影响。

3. 事前风险预防:是否建立了事前风险预防机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 事后风险应对:是否建立了事后风险应对机制,及时应对并化解风险。

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绩效指标

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绩效指标

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建立和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业务范围的增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保护其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并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

本文将讨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其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1. 符合适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内部控制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有效的控制体系应能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减少可能的法律风险和处罚。

关键绩效指标之一是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合规框架,并保证员工熟悉和遵守相关的法规。

2. 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内部控制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需要正确的财务信息来做出决策。

因此,关键绩效指标之一是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财务报告程序和内部审计机制,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资产保护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应能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降低潜在风险的影响。

这包括对公司资产进行适当的记录和分类,监控资产的使用和处置,以及规范授权和访问权限。

关键绩效指标之一是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是否对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4. 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效率内部控制体系还应能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本效益。

关键绩效指标之一是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业务的高效运转。

此外,绩效评估还应包括对流程改进和自动化的识别和推动。

5. 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应该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访问权限的控制和监控,以及网络和系统安全的保护。

关键绩效指标之一是评估公司是否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机制,并定期进行系统审计和漏洞扫描。

强化海关“体制内、系统外”执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思考

强化海关“体制内、系统外”执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思考

个 业务领域 ,表现 出多种 类型,具 有 多样 性、裁量 性、复杂性和 风 险性等特征 。根据 党 的十八 大报 告关于 “ 建 立健全权 力运行 制约和 监督体 系” 的精神 ,本 文提 出了加 强海 关 “ 体 制 内、 系统外”执
法权力 制约和监督 的对策 建议 。 关键词 :体 制内;系统 外;执 法权力 ;制约 ;监督
党 的十八 大报告 提出 “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 制约 和监督 体系” ,反 映了权 力健康运 行 的基
本原理 ,是对我们党十六大以来权力制 约监督制度建设 的总结 ,也是对权力制约监督规律 的 新认识 ,更是今后推进权力制约监 督机 制建设 的重要指针 。于广洲署 长在海关 系统司局级 主 要领导干部学 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 ,对于建立健全海关权力运行制 约和监督体系作 了 完整 的论述 ,提 出了新的要求 。从海关权力构成来看 ,海关 “ 体制内、系统外”执法活动是
讨。


海关 “ 体 制内、系统外”执法活动分布 与类型
“ 体制 内”一般是指在 国家机关 、企业 、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中起 主导作用 的一部分 , 本文是指 在海关 现行 体制下 ,属 于海关履 行职责 的范 围或发 挥职能作用 的领域 。 “ 体制内、 系统外”执法 活动是指根据海关现有信息化实现程 度和各级 海关单位信 息化手段 应用现状 , 暂时无 法或 尚未在海关作业 系统 中完整记 录控制过程和结果 或虽然在 系统 中记 录但需要通过
从执行控制节点体 系来看 。 目前 ,海关一线执法 内控节点 9 8 2 个 ,其 中 “ 体制 内、系统 外” 内控节点有 4 7 0 个 ,占比 4 7 . 9 0 。可见 ,海关 信息化 系统 已覆 盖大部分 内控节点 ,但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doc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doc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一、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针对高校内部控制自身的特点,遵循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设计指标体系如下:1.组织架构: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是行政事业单位明确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组织架构包括职责分工、制度建设和关键岗位责任制。

职责分工指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制衡原则确定高校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内设部门和下属单位的管理职权划分;制度建设指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是否各个部门、各项业务都建立了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关键岗位责任制是对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岗位,是否明确其岗位职责权限、人员分配,以及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惩。

2.决策机制:高校是否有合理的决策议事制度,详尽的决策记录制度和可操作性的决策问责制度。

决策机制包括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和集体决策。

风险评估指高校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找出那些影响控制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专家论证指聘请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集体决策指高校对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集体决策,防止决策风险和腐败行为。

3.监督机制:高校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绩效考评。

内部审计指高校内部审计是否保证具有独立性、权威性,是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改进;纪检监察指高校是否对重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察,是否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是否对信访案件及时处理;绩效考评指对各部门工作人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进行奖励与惩罚。

4.预算控制:对年度高校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预计和测算,并按照省教育厅批复的预算分配资金,安排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预算控制包括预算编制控制、预算执行控制和决算与考评控制。

上海海关学院内控前置审核管理办法

上海海关学院内控前置审核管理办法

附件上海海关学院内控前置审核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提高学院内控管理水平、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根据《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明确内控前置审核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署督发﹝2013﹞39号)精神及有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控前置审核是在学院制定规章制度、开发内部管理科技应用项目、出台重大改革事项之时,对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予以审核,以促进内控工作的规范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第三条监审室是内控机制建设的协调管理部门,负责对内控机制建设的总体协调和监督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开展内控审核的情况进行再复核,并提出调整完善的意见建议。

第四条内控前置审核由各部门自身的内控审核与监审室的监督复审两部分组成。

各部门作为内控的实施部门,负责在规章制度、科技应用项目、改革措施的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内控要求和措施的设计、完善及实施,对内控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交监审室复核,由监审室提出复合意见,各部门根据复核意见进一步完善内控设计。

第五条各部门应在规章制度出台前,对管理流程、条款设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等进行审查和论证。

各部门应在科技应用项目建设前,对建设需求、功能设计、内控要求在系统中的内嵌布局等进行内控前置审核。

第六条各部门对改革措施的内控前置审核分为原则审核和实体审核。

原则审核是对改革措施方案的整体内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核。

实体审核是对改革措施推进过程中制定的规章制度、开发的科技应用项目进行审核,其标准参照上述条款执行。

第七条对于改革措施、规章制度的内控前置审核,先由各部门按照内控机制建设要求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改革措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设计思路是否有利于强化内控管理,具体措施是否符合内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相关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措施是否完善等内容,以填制《内控前置审核联系单》(附件1)方式,将审核结果交监审室;监审室收到审核结果后,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并以《内控前置审核反馈单》(附件2)方式反馈有关部门。

内控 管理制度考核 指标

内控 管理制度考核 指标

内控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现管理目标,减少风险和增强运营效果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程序和制度体系。

内控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是对这一体系进行评估和监督的依据,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运转和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一、内控管理制度考核的目的内控管理制度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

通过考核,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风险点,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并确定改善措施,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内控管理制度考核指标的内容1. 内控制度制定和修订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制度的建立、修订、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评估。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制度的完整性、规范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内容。

2. 内控责任落实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责任的确定、分工和履行情况的评估。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责任的明晰性、明确性、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等方面内容。

3. 内控流程设计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流程的设计、优化和完善情况的评估。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流程的合理性、有效性、通顺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内容。

4. 内控监督检查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监督检查、评估和改进情况的评估。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健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内容。

5. 内控信息披露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透明性等方面内容。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内容。

6. 内控教育培训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教育培训的覆盖范围、深度和效果等方面内容。

具体指标包括内控教育培训的全面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内容。

7. 内控技术应用内控管理制度考核包括内控技术应用的先进程度、普及程度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内容。

内控体系评价指标参考标准

内控体系评价指标参考标准
2.是否持续性地收集相关信息,内外部风险识别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识别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风险
3.是否根据关键业务或事项分析关键成功因素
4.是否识别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风险
风险分析
1.风险分析技术方法的适用性
2.结合风险发生可能性、影响程度及可控程度标准划分风险等级
3.风险发生后负面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风险应对
针对各类业务事项的主要风险和关键环节所制定的各类控制方法和控制措施是否得以有效实施
利用信息化程度
1.公司是否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业务事项的自动控制水平
2.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否对信息技术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
3.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是否涵盖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硬件设备、操作人员等方面,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是否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培训是否能满足职工和业务岗位需要,是否存在员工知识老化
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有效
1.是否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执行考核评价,以此作为确定员工薪酬、职级调整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重要依据
2.是否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3.是否对关键岗位员工有强制休假制度或定期轮岗制度等方面的安排
内控体系评价指标参考标准
评价指标
参考标准
一理层的相互制衡
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是否明确并严格履行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效力于内控体系建设和运行
1.是否科学界定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在建立与实施内控体系中的职责分工
4.是否对发展战略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并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指标体系

内部控制指标体系

企业概况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下简称“外高桥造船”)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十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向前迈进,不断用数据书写着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公司规划占地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年造船能力700万载重吨以上,造船总量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稳居国内造船企业首位,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作为一家船舶与海洋工程并举的造船企业,公司依靠先进的硬件配置,科学的生产流程和合理的工艺布局,运用现代集成制造SEM系统组织造船生产,保证了产品的建造周期和优良品质。

在船市低迷,行业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公司将“管理创新、降本增效、转变作风、着眼长远”作为当前工作指导方针,依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集团)的整体优势,依靠自身的综合实力,逆势而上,积极寻求进入高附加值船舶领域机会,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一、成果背景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2008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正式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规范”)。

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随后颁布了相关配套指引,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指引增强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可操作性,为企业加速内部控制建设,创建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指南和方向。

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建章立制工作已逐渐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大致框架也业已构筑,却依然存在大量诸如财务信息失真、管理失控、营私舞弊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也只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鉴于此,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任重道远。

因各企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评价活动中,缺乏科学、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范围。

内控指标评价体系

内控指标评价体系

内控指标评价体系
内控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用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指标体系。

它通过对一系列内部控制指标的评估,来判断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内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定与战略规划:评价企业是否设定了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并是否与内部控制相一致。

2. 风险管理与控制环境:评价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环境,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措施等。

3. 控制活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包括对投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控制。

4. 信息与沟通:评价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信息和沟通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分析和传递等。

5. 内部监督与评估:评价企业内部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包括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等。

6. 监管合规:评价企业是否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合规制度和流程。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运用COSO理论加强海关财务内控建设

运用COSO理论加强海关财务内控建设

2015年1月第18卷第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an.,2015Vol.18,No.2在2014年的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于广洲署长强调:“要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查处和纠正人财物等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

”“严格财经纪律”要求海关进一步加强财务系统内控管理,主动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构建行之有效的财务系统“免疫体系”,进一步夯实财务内部管理基础,这是海关财务工作必须直面的全新课题。

1 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是海关财务内控管理的发展方向加强财务内控管理是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落地之举,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之策,是加强海关财务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加强海关财务内控管理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海关内控建设基础理论;同时,也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领域内控理论的精华。

笔者认为,由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COSO委员会提出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集内控理论和实践发展之大成,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中成效斐然,是国际上公认较先进的内控理论,也是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性标准。

鉴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海关财务内控管理存在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吸收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不断提高海关财务系统内控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1 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海关财务内控管理的契合性在核心理念上,二者都强调内控管理的整体性。

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海关财务内控管理都要求对风险点和风险防范力量进行整合,主张把风险看作一个整体加以考虑。

在制度执行上,二者都注重人的主动性,都认为人和环境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引擎,组织中的每个人不仅仅是内控客体,被动地接受他人的监督,其还是内控的主体,可以通过自身一种自我监督去影响着他人及整个内控系统,促进良好内控环境的形成。

在风险防范上,二者都突出内控工作的过程性。

都认为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规定,而是渗透于管理活动中的一系列监督与控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螺旋发展过程。

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doc

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doc

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难以真实反映,加上各预算单位管理情况不尽相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联系紧密度不高,内部控制效果欠佳。

随着海关三年滚动预算的实行,预算管理内控机制的完善更是预算管理改革成功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预算管理内控节点指标体系不完善现行预算节点指标由于未经“目标评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程序,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实践证明,每个节点所涉及的风险源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风险强度有待进一步评估。

其次这些节点指标只反映了一段时间内风险情况,当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时,风险也会随之变化,缺乏灵活性,因此节点指标还需要随政策调整而调整,在应用过程中仍需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更是迫在眉睫。

(三)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根据《海关总署关于2015年全国海关应用内控节点指标体系成效的通报》,2015年,全国各海关单位中,共有35个海关单位在财务、关保方面查发问题,其中不乏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发现,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内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人工判断,查发问题的手段较有限,内控成效整体偏低。

三、关于加强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建议(一)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内控节点指标体系加强对内控节点的梳理,根据预算管理环境和工作流程开展大量的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关区、不同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同影响加以修正,使指标体系结构具备“重点突出、纲目兼备、逻辑严谨、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特点,真正起到对关键风险要素的有效管控,实现海关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着力推进内控理念的创新;由查错纠弊向控制评价、风险评估转变,着力推进内控效能建设;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着力推进预算管理内控方式的优化。

(二)促进内控节点进预算制度,优化项目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结合预算改革发展新态势,将内控节点要求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支付、预算执行的疑点、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关区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各项预算管理制度,定期下发操作指引,及时对关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2021年{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2021年{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说明架构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思考TheoreticalConsideration(Perspective)ontheNormSystemofQuantitativeEvaluationfor CustomsInternalAuditing国家海关干部管理学院陈苏明〔内容摘要〕现代海关制度发展目标凸现监督在海关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建立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是实现其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强化受托管理责任的视角,对建立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动因进行分析,指出受托管理责任内容的可计量性是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多级受托管理责任形成的内部控制构成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强调内部审计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是一个评估工具,它同时也是一个风向标,它应融入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其建立将有助于海关受托管理责任的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受托管理责任内部审计评估指标架构海关内部审计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动因源自于受托管理责任“受托管理责任”源于英文的Accountability,它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它接受国家的委托,依照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负责监督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稽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在整个海关监督管理活动中,要求“最大限度地便利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为完成海关整体受托管理责任,在海关内部出现了纵向和横向责任和权利的分解,形成“国务院设立海关总署”,“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的海关垂直管理的组织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形成三个层级,即海关总署下设直属海关,基层海关和处级办事处。

在不同层级上,按照职能分工的要求,相应设置了监管、关税、稽查、统计等直线型的海关业务机构,同时,还设立了办公厅(室)、人事、财务等辅助型机构。

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唐祺
【期刊名称】《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5)006
【摘要】对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评价,是现代化海关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海关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是海关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开展此项评价已具备必要的政治理论、工作规划和方法论依据.评价基本路径为:设计评价
指标及其标准尺度,以个体指标为单元,实施指标层次的评价;吸收指标层次的计算结果,补充设计评价模块与指标权数,以模块为单元,实施聚类层次的评价;吸收指标层次或者聚类层次的计算结果,补充设计评价模块的权数,以某海关单位为单元,实施整体层次的评价,监测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与进度.由此,在业务现场、隶属海关、直属海关、海关全体等不同层级海关单位均可实现分项与聚类相结合、可拆可合的、由局部到整体的科学评价.
【总页数】8页(P44-51)
【作者】唐祺
【作者单位】武汉海关综合统计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探析 [J], 熊亮亮
2.试论推进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策略及其途径 [J], 武剑
3.试论推进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策略及其途径 [J], 武剑;
4.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J], 唐祺;
5.海关风险管理分析与评价方法 [J], 段景辉;李开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实 现情况
备注
控制方式 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 记录控制
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
提请协助配合时,应通过书面便函方式,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及具体要 求,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单证材料。
程序控制 记录控制
节点出处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三条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四条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七条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五条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六条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部门与学院 各部门关于审计工作的联系配合 办法》(沪关院审〔2016〕1号) 第八条
审计管理
业务类型
业务环节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管理执行控制节
序号
节点名称
控制节点
1
审计部门向相关部门 通报
通报
2
相关部门向审计部门 通报
审计 管理
审计工作联系配合
3
通报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协助配合
4
审计部门请相关部门 协助配合
5
相关部门请审计部门 协助配合
6
协助方式
上海海关学院审计管理执行控制节点体系表
控制节点 节点解释
对下列情况,审计部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一)审计工作相关政策、制度、措施等发生调整的; (二)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或问题; (三)相关部门移送审计部门核实的涉及经济行为及内部管理行为的举 报、信访的调查情况; (四)审计工作中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学院管理的对策或建议; (对五下)列审情计况部,门相认关为部有门必应要及通时报向的审其计他部情门况通。报: (一)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发生调整的; (二)本部门在执行相关政策、制度、措施中发现的有关风险和问题情 况; (三)本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相关风险信息; (四)本部门对深化学院内控机制建设、规范学院审计工作等方面的意 见(或一建)议《;审计整改联系单》。针对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需要相关部门处 理的情况,审计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出具《审计整改联系单 》,相关部门在收到《审计整改联系单》后及时进行研究,并按要求填 写整改结果,反馈具体处理意见; (二)行文通报。针对重要情况需要通报的,以书面便函的形式进行通 报; (三)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专题工作事项,由审计部门或学院相关部 门有提以出下召情开况专之题一会的议,,审进计行部情门况可通提报请和相工关作部研门究协交助流配;合: (一)审计工作中,可提请相关部门提供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各项数据及 资料、专业咨询或建议、各类信息化手段等; (二)组织开展与审计相关的调查和调研工作,可提请相关部门参加配 合; (有三以)下对情审况计之整一改的开,展相督关促部检门查可和提评请估审时计,部可门提协请助相配关合部:门积极参与配 (一)在职能管理工作中发现风险或问题时,可联系审计部门参与; (二)在业务工作中需要借助审计手段时,可联系审计部门予以协助配 合; (三)在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时,可联系审计部门参与督促检查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