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doc
曼斯坦因定律
曼斯坦因定律
“曼斯坦因计划“是将德军主力放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区,对法军造成突然袭击,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军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
此方案风险极大,但最终获得成功。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施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
最曼施坦因计划提出人——曼施坦因后确定担任突击的两个装甲军(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和赖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组成一个装甲集群,由克莱斯特将军指挥;其中第19装甲军将担任安德内斯攻击战的矛头。
而霍特的第15装甲军,则位于集团军群右翼担任辅攻。
1940年5月9日“曼施坦因计划”被付诸行动。
由于英法等同盟国方面仍死抱德军会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进攻的观念
不放,按照“D”字计划进行防御,即同盟军的防御重点仍放在左翼。
而在右翼,则只留下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把守“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各路口处和前进道路上的要地。
就这样,“曼施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计划”
1939年,曼施坦因开始担任伦斯特将军指挥的德 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准备入侵波兰。1939年 9月,德军突袭波兰。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 南方集团军群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 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 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 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示了闪电 战的思想和其创造力。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 中使用装甲部队穿越阿登森林,迅速占领马斯河 的桥头堡,并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 军切断在北部。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 1940年2月1日,曼施坦因出任德军第38军军长。 法国战役中德军装甲洪流滚滚席卷而下,英法联 军全线崩溃,英军从敦克尔克狼狈撤回英国,法 国很快沦陷。曼施坦因因此获得骑士勋章。
曼施泰因一生征战, 不仅亲自指挥了无数 次战役,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而且参与 了德国许多侵略计划的制定,显示出卓越 的战略家才能。 他最大特点就是大胆果断,思维缜密。 但他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有重大的失 误,例如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就是他的败笔。
他一生为希特勒战争政策服务,最终得到 失败的结果。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后,整个南线部队向 西退却,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南方集 团军群全部放弃顿河弯曲部向西撤至亚速海至哈 尔科夫之线,苏军还在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 来临。恰恰正在这时,曼施泰因的“特异功能” 意识到反击的机遇已经来到。因为苏军名将瓦图 京发生了失误,错误地认为德军只有退逃而没有 阻击之力了,于是指挥方面军在宽大正面上展开 成一个梯队猛追,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 障困难。曼施坦因抓住这一良机,坚决顶住苏军, 同时缩短防线,抽出装甲兵力组成了两个装甲突 击群,于1943年2月19日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 德军夺回了战役主动权。此次反击被举世闻名的 历史学家利德尔· 哈特誉为“曼施泰因一生中最精 彩的作战表演,在全部的军事史中,也要算是一 流杰作”。
德国曼施坦因计划
德国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方案初期
1940年1月10日,即希特勒最终确定的开战日期的前一个星期,空军的一个联络官乘坐的飞机误入比利时并被迫降落。
因此,德军身上所携带的进攻西欧方案大纲,也就很有可能已经落到了比利时人手里。
消息传到柏林后,空军司令戈林暴跳如雷。
相反,希特勒却异常冷静。
开始,他想提前实施方案,立即出击。
突然希特勒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曼施坦因方案。
很快,伦斯德集团军群参谋长埃里希曼施坦因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
他让希特勒相信,他的方案将是陆地上可以夺取全面胜利的唯一途径,而其他的方案都为权宜之计。
以前制订的进攻西线的作战方案根本上依据了1914年德法战争的方案,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方案规定由位于北面的B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包克)担任主攻,从比利时中部突破后自北面包围盟军主力。
而位于南面的伦斯德指挥的A集团军群,那么将穿过阿登山脉的山林地带担任助攻。
当时,无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还是盟军最高统帅部,似乎都认为德军的进攻就只能有这样一种方案。
原因是阿登山脉易守难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步兵尚且难以通过,眼下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更不可能在此险地发起主攻了。
但是曼施坦因却不这样看。
他认为战争靠的是出奇制胜。
如果你的作战方案已经被敌人猜中,那么你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敌军的重点设防区域,其结果就将是一场胜负难分的持久战。
而对于这场即将进行的战争,曼施坦因却早已想出了一个大胆方案,就是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因为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
西线战役法国对德国的顽强抵抗
西线战役法国对德国的顽强抵抗西线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一战,涉及到法国和德国两个强大的国家。
本文将介绍法国在这场战役中的顽强抵抗以及战役的重要性。
一、战役背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纳粹德国迅速侵略波兰,并于1940年在北欧以闪电战的方式击败了挪威、丹麦和比利时。
接下来,法国成为德国进攻的目标,法军和盟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德国进攻的计划德国希望迅速通过法国,侵略英国,实现其欧洲霸权的目标。
他们采取了名为“曼施坦因计划”的战略,通过对阿登森林地区展开猛烈的攻势,将法国军队分为两半,并从北部占领法国。
三、法国的抵抗面对德国的强大攻势,法国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
他们利用了狭窄的阿登森林地形,设法阻止德军的行动。
法军还在河流和遮蔽物后筑起防线,对德军发起了持久的抵抗。
四、面临的困境然而,法军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住德军的攻势。
德军成功地穿过了阿登森林,将法军的防线击穿,并转而向北推进。
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南部,并向德国投降。
五、战役的影响西线战役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通过战役迅速占领了法国,并获得了在欧洲的巨大影响力。
法国的失败表明德国空中优势的重要性,并经济上削弱了英国作为盟友的地位。
六、法国的持久抵抗尽管法国在西线战役中失败,但他们的抵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法国士兵继续在抵抗军中进行游击战,对德军发动袭击。
法国抵抗军成为了后来解放法国的关键力量。
七、战役的教训西线战役的失败给世界带来了重要的教训。
它揭示了德军新型战术的可怕威力,以及战争中的地理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此外,战役还提醒我们要警惕军事上的强国,以免重蹈覆辙。
八、总结西线战役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战。
尽管法国在战役中遭受了失败,但他们的顽强抵抗为后来的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
这场战役还揭示了新型战争战术的威力,对世界各国留下了重要的教训。
无论成败,法国士兵的英勇和坚持精神将永远令人铭记。
战役的策略曼斯坦因计划
战役的策略曼斯坦因计划曼斯坦因计划是二战中一个重要的战役策略,旨在通过突袭法国并摧毁法国军队,迅速结束西线战争。
本文将通过分析计划的执行过程、策略的有效性和对冲突结果的影响,揭示曼斯坦因计划的重要性。
一、计划执行过程与策略选择曼斯坦因计划于1940年5月10日开始执行,由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制定。
该计划采用了机动战术,主要包括突破马其诺防线、分割法国军队以及快速进攻巴黎等策略。
首先,曼斯坦因计划通过快速突破法国北部的防线,迅速推进进入法国境内,以避开马其诺防线的强大防御。
其次,德军采用闪电战战术,即迅速机动并分割法军,以割断其后勤供应线并造成混乱。
这种战术使得法军无法集结反击。
德国装甲部队的优越机动性和火力远远超过法军,加之空中优势的支援,使得法军在战场上处于弱势。
最后,德军迅速推进巴黎并攻陷法国首都,使得法国政府不得不于1940年6月22日签署了停战协定。
曼斯坦因计划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法国的征服。
二、策略有效性与冲突结果曼斯坦因计划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策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役的结果。
首先,通过突破马其诺防线,德军规避了法国北部的强大防御,从而避免了艰难的攻坚战。
这使得德军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推进战线,迅速占领法国的战略要地。
其次,闪电战战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德军的机动性和决战力。
通过分割法军,德军有效地摧毁了法军的后勤供应和指挥系统,迫使法军放弃了有效的抵抗。
这种迅速、集中的攻击方式让敌方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为德军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最后,德军迅速攻占巴黎使法国政府陷入重大危机。
法国政府内部产生分歧,导致其抵抗力量瓦解,最终被迫签署停战协定。
曼斯坦因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法国的全面战胜。
三、曼斯坦因计划的重要性曼斯坦因计划是二战中的一次经典战役策略,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曼斯坦因计划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法国被击败后,德国取得了对欧洲大陆的主导权,使得德国成为二战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是德军为数不多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将领之一。 在战争中还相继得到一级铁十字勋章 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
1919年初,曼施坦因志愿到东部边防部队服役,任驻布雷斯劳南方边防司令部参谋。同年夏,南方司令部 参谋长洛斯贝格被召回柏林,他把曼施坦因也一同带了去,任帝国国防军第2集群司令部参谋官,成为魏玛共和国 国防军......
私下里,曼施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 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在德占区,南方集团军集群于1939年9月1日 顺利发起进攻。第10集团军的装甲兵部队追赶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 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军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 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龙德施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 军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doc
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过阿登森林的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为了成为天下霸主,在完成了对波兰的完全占领后,经过多方研究最终决定向英国、法国开战,其中德国的领袖希特勒更认为攻占西欧是德国的唯一出路,于是一场大战迫在眉睫,随时爆发。
为了能够战胜法国,德国人准备了两套作战计划,但由于出现失误,原定计划取消,德国最终实施的是曼施坦因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那么在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想要知道德军是怎样通过阿登森林的,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曼施坦因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德军究竟有哪些布置?曼施坦因计划是一个出其不意的战略,在该计划中德军将主力攻击部队布置在法国和德国的交界阿登森林山区,这样可以对法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同时德国的北方部队则负责吸引法国军队的注意,最后与主力部队会合形成合围之势,将法国军队团团围住,如此操作如果计划没有出现意外,德国是一定能够战胜法国的。
从曼施坦因计划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德国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德军能否通过阿登森林山区。
德军并不傻,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如果战争装备不够的话,很可能被敌军追着打,所以在实施曼施坦因计划之前德军将领便请教过坦克专家古德里安,确定德国的大规模坦克群是可以通过阿登山口的,于是德军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作为武器保证,最终完美的通过了阿登森林山区,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曼施坦因计划的目的曼施坦因是德国陆军中的灵魂人物,他与古德里安、隆美尔并称为德国战时的三大战神,曼施坦因终其一生都在为德国而战,他不仅亲自指挥作战,而且多次参与对敌作战方案的制定,种种表现都充分显示了他超凡的军事才能。
在曼施坦因的一生中,为德国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提出了曼施坦因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德国顺利取得了对法战争的胜利。
那么曼施坦因计划企图是什么?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制定了这个计划?二战初期,德国战胜波兰之后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法国,为了能够战胜法国,德国内部制定出两个制敌计划,它们分别是黄色方案和曼施坦因计划,不管是哪个计划,其制定的最大目的都是快速的战胜法国。
大不列颠空战-雷达的巨大作用
英德大战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 “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 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 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于是德国 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 和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 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 国占有2 :1的优势。
我们虽然落后,但我们绝不会放弃努力
大不列颠空战
雷达的巨大作用
德法大战——法国全线溃败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划)分为A、B、C三个 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静坐战结束。第一阶段作战: 当法国统帅部迷恋在马其诺防线不可攻陷的神话里时,5月13日德国A集团按曼施坦因意图 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 织有效的抵抗。德国人的两个坦克师在高射炮的掩护下强渡缪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 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一时期德意志帝国B集团军也使用闪击战的方式入侵荷兰、比利时, 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 北部附近通过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网。到5月19日7个 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意志帝国装甲部队已经望见 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德军的致命 失误,被包围的盟军立即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 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尔刻,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 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保留 了元气,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跌落至低 荡。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 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 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贡 比涅地区的福煦车厢内签署与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 域由德意志帝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维希 政府。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 国的耻辱。
黄色方案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计划方案
黄色方案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计划方案本文导读: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
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
曼施坦因提出了他的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
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
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
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拒绝将曼施坦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
于是曼施坦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布劳希奇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
但曼施坦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
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坦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
虽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坦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
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
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曼施坦因:二战德军“头号战略专家”
1887年,曼施坦因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
作为第十个孩子,他从小就过继给了姨夫,并受到良好的教育。
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兴登堡是他的伯父。
1914年,曼施坦因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
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比利时、东普鲁士、波兰作战,先后担任参谋长、骑兵师和步兵师作战科长。
一战结束后,曼施坦因参加了重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在访问欧洲国家的装甲兵部队过程中,曼施坦因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信息。
1936年10月,曼施坦因晋升为少将,先后出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首席副总参谋长,开始接触德国陆军的高层决策机构。
1939年夏,曼施泰因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中将参谋长,参与策划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闪电般地灭亡了波兰。
随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
几经周折,该计划受到希特勒的大加赏识,并且在1940年入侵法国的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德军装甲兵部队出人意料地穿过阿登森林,向东进攻绕过马其诺防线,将法军切断在北部。
英法联军溃不成军,最终从敦克尔克撤退,法国很快沦陷。
曼施坦因因此得到骑士勋章。
1941年,希特勒向俄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300万德军分成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团军群向俄国进攻。
曼施坦因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他率领的第56装甲军在开战后的4天内,冲入敌境达200公里。
1941—1942年,出任德国第11集团军司令期间,曼施坦因指挥了“克里木战役” ,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俘获苏军超过46万,随后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1942年12月,为救援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苏军重围的第6集团军,曼施泰因发动了“冬季风暴”的反攻。
至19日,他的部队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
由于希特勒拒绝第6集团军突围,救援行动最终告败。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整个南方集群被迫向西退却,苏军步步紧追,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曼施坦因利用苏军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于1943年2月开始了坚决的反击,为德军夺回了战略主动权,被誉为是“曼施坦因一生中最精彩的作战表演”。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闪电利剑”——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
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
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
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
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战术大多都是最常规的实用型战术,如集结冲击等。
真正创新的战例则是阿登迂回法国,但是这种战术的指导理论思想早就有人深入的进行研究了。
他并没有跳出那个框架。
简单的说,曼施坦因的战略战术思想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战争体系,而是丰富了闪电战体系的内容。
他的一套东西还是以闪电战为基础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
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 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
曼施泰因计划
曼施泰因计划——《失去的胜利》作者:曼施泰因陆军总部(或希特勒的计划)如果有人要求我根据陆军总部颁布的作战命令,分析陆军总部(和希特勒)计划在西线采取的基本战略,那么我可以简单地作如下分析:按照希特勒10月9日颁布的命令,陆军总部主张在右翼使用一支较为强大的兵力,经过荷兰进入比利时北部,击败预期在那里出现的英法联军,包括荷兰和比利时两国部队,也就是说,陆军总部要以强大兵力寻求在右翼的突破,以此获得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担负这个突破的是N集团军和B集团军群(总司令包克上将),这两支部队集中在上莱茵河和埃费尔高原北部。
B集团军群由三个集团军组成,共计三十个步兵师和大部分的机械化部队(九个装甲师和四个摩托化步兵师),因为德军在西线的总兵力不过一百零二个师,所以这个集团军群的实力约占全部兵力的一半左右。
N集团军的任务在于消灭荷兰的抵抗,B集团军群的三个集团军则通过比利时北部,由列日两侧攻击前进,强大的装甲兵力将在这里扮演决定性角色,击溃可能出现的敌人。
10月29日,对这个最初的作战计划进行了修改,在开始阶段的进攻中,不考虑侵犯荷兰的中立,这可能是出自陆军总部的建议。
这样,B集团军群应从列日两侧发起攻击,具体执行是由第4和第6集团军领先进攻,第18和第2集团军则紧随其后。
但是后来还是把对荷兰的攻击包括在作战范围中,由第18集团军担负这项任务。
在B集团军群在右翼进行决定性突破之时,A集团军群负责为它的南翼提供掩护,这个集团军群包括两个集团军(第12和第16),一共有22个步兵师,没有任何机械化部队,当这个集团军群在埃费尔南部和亨斯鲁克一线展开之后,就通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前进——第12集团军在A集团军群的左翼形成一种梯次配置,掩护B集团军群的南翼;第16集团军在进入卢森堡后,就应该向南旋转,沿着萨尔河和色当以东的马斯河之间向西延伸的马其诺防线的北面,建立防御阵地,掩护整个攻势的纵深侧翼。
由两个集团军和18个步兵师组成的C集团军群负责防守卢森堡至瑞士之间的齐格飞防线,另外有17个步兵师和两个机械化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闪击战术震惊了世界,更是用血的教训教会了一战的欧洲战胜国们应当如何打机械化战争。
然而,德军的战争神话并不是仅仅靠人们认为的“以快取胜”而已,其中蕴含的对机械化的理解运用,指挥官们的指挥艺术以及德军引以为傲的军人素质,留给了后世一笔宝贵的财富。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
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其实这一计划是一战时德军进攻法国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主力从荷兰、比利时等国穿过,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消灭法军和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起初遭到其他将领反对,但最后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更改了作战计划,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
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由图我们可以看到,德军从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
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下辖第4、12和16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
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一线,作为右翼,突破荷兰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再向法国推进。
1944年的阿登战役
1944年的阿登战役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44年爆发的阿登战役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1944年阿登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阿登战役爆发1944年12月16日,“二战”结束前西线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战役“阿登战役”爆发。
这次发动攻击的是一直节节败退的德国人。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一名德国奥宁堡部队的士兵后来回忆说。
他们以为能够重现1940年席卷英法军队的情景,然而最终结果,却是西线盟军踏上了直捣柏林之路。
1944年深秋,战争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本土逼近。
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计划从1944年9月底开始在德军最高统帅部秘密地策划。
这个被命名为“莱茵河卫兵”的作战计划(主要内容是: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并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然后再转头来对付苏联),由希特勒亲自设计,他试图通过欧洲西线战场的最后一次攻势,迫使盟军从德国本土撤出,重新夺回西线主动权。
这几乎就是1940年曼斯坦因计划的小型翻版。
1940年,被盟军公认为德军最伟大将领之一的曼斯坦因元帅(当时他只是一位)制定了全然不同于德军传统的西线作战方式(那是自小毛奇和施里芬计划以来德军对法国作战的传统思维,即通过内线调动兵力上的优势击败对手,再将获胜后的兵力调动之另一条战线再次获得兵力优势)。
阿登战役战略英国首相卡梅伦后来评价德军的战略意图时分析道:“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计划穿过阿登山脉进行大规模的突击,在肩胛处切断盟军北方集团军的弯曲的左臂。
这一行动除规模较大和速度与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突袭普拉赞高原,切断和破坏奥俄联军的迂回运动,并突破其中央阵地。
”遗憾的是,这些分析都是马后炮了。
在丘吉尔的伟大著作《二战回忆录》中,他表示,当时他对德军的判断是一场“我们明知危险而又甘冒这种危险”。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德军的进攻还是缺乏关注:“德军第6党卫装甲军是一支大家公认的劲旅……1944年12月初那条战线的战斗沉寂下去时,他暂时逃脱了我方情报部门的监视。
阿登森林规则
阿登森林规则指的是在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利用阿登森林的地形进行伏击和突袭的战术。
阿登森林是比利时东南部、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的一片森林地带,地形复杂,树木茂密,非常适合隐蔽行动。
德国军队在阿登森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战术手段,包括利用森林中的小路和沟壑进行埋伏,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突袭和反击。
在阿登森林地区的战斗中,德国军队的战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阿登森林的地形复杂,盟军部队在进入该地区时难以展开队形,也很难进行有效的通讯和协调。
此外,德国军队在阿登森林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欺骗和伪装的手段,使得盟军部队难以发现他们的真实意图和行动计划。
总的来说,阿登森林规则是指利用复杂地形和隐蔽行动进行伏击和突袭的战术手段。
在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在阿登森林地区成功地运用了这些规则,给盟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和困境。
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法国是怎么投降的
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法国是怎么投降的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黄色”计划)。
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德军空降兵占领了荷兰和比利时的许多重要地区、机场和桥梁。
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1940年5月14日,荷军投降。
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退至安特卫普和马斯河地区。
到1940年5月14日,部分英法军推进到这一地区按计划驰援比利时。
与此同时,德“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于12日越过阿登山区,突破了法国的薄弱防御,次日下午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
1940年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
1940年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轰炸,下午4时,古德里安指挥部队开始强渡马斯河。
当天黄昏,第1装甲师已经插入法军阵地,突入纵深。
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晚间全部渡过了马斯河。
同一天,霍特的15装甲军属下的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不但令联军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克莱斯特曾两度下令古德里安暂停前进,但他不惜以辞职抗争。
禁令解出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1940年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个装甲师向西转进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敦克尔克地区。
1940年5月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
同日,德坦克兵团进抵拉芒什,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分割了英法比军重兵集团。
尔后北上向被围联军侧后卷击。
21日,新任联军总司令魏刚命令所部向阿拉斯方向德军翼侧反击并突破合围正面的尝试未获成功,1940年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的安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来。
阿登反击战时盟军处决德国伪装者全过程
阿登反击战时盟军处决德国伪装者全过程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向盟军突然发又出现了状况。
原来德军派了大量身着美军制服的士兵潜
入盟军后方,伪装成美国宪兵在路口执勤,给过往的美军车辆指示错误的方向,并拦截美军人员,进行各种刁难,并将答不上来的美军人员,公然的以间谍论处,就地枪毙。
这一情况,让盟军司令部大为恼火,命令宪兵部队不惜一切代价要将这些潜入后方的德军伪装人员搜捕出来,进行正法。
德军这一大胆的计划被称为“格里芬”。
它是由160名精通英语的特工进行,在训练期间他们就尽量的去模仿美军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求达到以假乱真。
在准备就绪后,每个行动队员都领到了一套美军制服,以及伪装
的身份证件和美元,随后突破美军的防线,潜入了美军后方。
1944年12月17日,美军俘获了一批“格里芬”行动队员。
大多数战俘被抓后都被立即枪决了。
少量没有立即执行的也在审讯后处决了,其中冈特.比林,阿尔弗雷德.伯纳斯和威廉.施米特经过审讯,被美军军事法庭以间谍罪判处死刑。
在比利时的亨利.夏佩尔的一个军营里,被俘的3名行动队员被蒙上眼睛绑在木柱上,胸前挂上了白色的圆盘做靶子被执行了枪决。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
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
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过阿登森林的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为了成为天下霸主,在完成了对波兰的完全占领后,经过多方研究最终决定向英国、法国开战,其中德国的领袖希特勒更认为攻占西欧是德国的唯一出路,于是一场大战迫在眉睫,随时爆发。
为了能够战胜法国,德国人准备了两套作战计划,但由于出现失误,原定计划取消,德国最终实施的是曼施坦因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那么在曼施坦因计划中德军是怎么过的阿登森林?
想要知道德军是怎样通过阿登森林的,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曼施坦因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德军究竟有哪些布置?曼施坦因计划是一个出其不意的战略,在该计划中德军将主力攻击部队布置在法国和德国的交界阿登森林山区,这样可以对法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同时德国的北方部队则负责吸引法国军队的注意,最后与主力部队会合形成合围之势,将法国军队团团围住,如此操作如果计划没有出现意外,德国是一定能够战胜法国的。
从曼施坦因计划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德国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德军能否通过阿登森林山区。
德军并不傻,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如果战争装备不够的话,很可能被敌军追着打,所以在实施曼施坦因计划之前德军将领便请教过坦克专家古德里安,确定德国的大规模坦克群是可以通过阿登山口的,于是德军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作为武器保证,最终完美的通过了阿登森林山区,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曼施坦因计划的目的
曼施坦因是德国陆军中的灵魂人物,他与古德里安、隆美尔并称为德国战时的三大战神,曼施坦因终其一生都在为德国而战,他不仅亲自指挥作战,而且多次参与对敌作战方案的制定,种种表现都充分显示了他超凡的军事才能。
在曼施坦因的一生
中,为德国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提出了曼施坦因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德国顺利取得了对法战争的胜利。
那么曼施坦因计划企图是什么?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制定了这个计划?
二战初期,德国战胜波兰之后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法国,为了能够战胜法国,德国内部制定出两个制敌计划,它们分别是黄色方案和曼施坦因计划,不管是哪个计划,其制定的最大目的都是快速的战胜法国。
在进行了综合比较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最后决定实施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的最大企图是用尽所有办法尽快取得对法战争的胜利,同时如何达到这一目的也成为曼施坦因计划的重要企图之一,那么曼施坦因计划是如何达成这一目的的呢?
曼施坦因计划是参照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施里芬计划进行了局部修改的,曼施坦因认为要快速战胜法国,一定要出奇制胜,于是他将主张应将装甲主力配置在南方,穿越阿登山区,由后方截断孤立英法主力部队,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德国的坦克武器,集中火力突破马奇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令法国陷入德国的包围圈内,最终德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曼施坦因计划的企图得以最终实现。
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时间
曼施坦因计划不仅是德国对法战争中的出色方案,更是享誉全世界的制敌战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曼施坦因计划闻名全世界,被冠以最厉害闪电战的称号。
德国通过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不仅达到了战胜法国的目的,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强大实力,曼施坦因计划虽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德国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那么制定曼施坦因计划时间为何时,实施这个计划的时间又是何时?
曼施坦因计划是德国为了对付法国而制定的作战计划,其制定者是德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
在德国元首希特勒决定攻击法国之前,曼施坦因计划就已成型,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军事天才曼施坦因,早在波兰战争时,曼施坦因便费尽心思想出了曼施坦因计划,这里真应该为曼施坦因点赞,因为这个计划在不久之后
就被派上了大用场,并令德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曼施坦因计划正式实施的时间是公元1940年5月10日,这个时间是经过多番推迟后才最终确定的。
那么不停的推迟曼施坦因计划实施时间的原因有哪些呢?
其一、曼施坦因计划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划,风险性极高,为了降低曼施坦因计划的风险,确保达成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德国军方不断进行多方实验。
其二、气候的不配合、军队战士们的心态消极这两个原因也是导致曼施坦因计划不断推迟的重要原因。
:
1.丰特努瓦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2.法国战役为什么法国惨败
3.法国战役法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古今战役之普法战争介绍
5.法国贝洛森林战役
6.二战重大战役巴巴罗萨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相关要求,紧紧围绕《xx县201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的精神,深入开展慢病监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元创建
等工作,现将xx县201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与政策倡导工作
积极开展对公卫工作人员及村医的慢性病防控政策与知识宣讲工作,拟对公卫人员开展一次慢病防治工作现状的知识讲座,让其了解当前的慢病防控形势及慢病所带来的严重社会负担及经济负担,从而有利于慢病防治政策开发及工作开展。
二、加强慢性病监测,进一步提高慢病监测质量
加强慢性病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慢病监测质量。
在死因监测工作中,要求全镇10个村卫生室严格按照死因监测中的相关工作规范,正确填写医学死亡证明书并按规定时间上交到我院进行网络直报。
与此同时,规范村医对新发肿瘤纸质版报告的填写,保质保量地完成新发肿瘤监测工作任务;在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病例报告中,要求各村卫生室对新发的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病例进行详细的登记,进一步完善心肌梗及及脑卒中病例的既往慢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的信息。
三、大力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打造健康云阳平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有效地促进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在2018年,我镇将继续在全镇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上宣传慢病防治知识;搞好健康主题日,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世界
糖尿病日”、“全国高血压防治日”、“全国爱牙日”、“世界无烟日”等活动日中开展大型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计划2018年开展宣传活动12期。
四、搞好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
严格按照《**市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管理规范》、《**市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规范》的内容,要求各村卫生室继续加大对辖区慢病患者的发现率(登记率),对已登记的高血压患者严格按照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要求做好高血压随访工作,逐步提高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与控制率;积极利用辖区家庭医生的建立,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对以户为单位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慢病干预,从而减少慢病的发生。
五、加强慢病防治工作业务培训、指导与督导考核
在慢病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死因监测、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病例报告的培训工作。
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加大对片区内乡镇卫生院的培训、指导与督导考核。
全年累计计划开展慢病培训工作3次,累计指导与督导考核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