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种群生态学3
种群生态学
集合种群动态特征表现为局域种群的连续周转、局域灭绝 和再侵占。
集合种群判断
要判断一组局域种群是否为一个集合种群,必须要知道这 些局域种群中的一些种群会在生态时间内灭绝;
某一局域种群灭绝后会有一些个体从临近种群中迁移过来, 重新占领该斑块。
随着时间推移,集合种群整体的数量变化小于各局域的数量变化。
Levins关于集合种群的定义
Levins将集合种群(metapoputation)定义为“种群的种 群( a population of populations) ”,也即一个相对独 立的区域内各局域种群( local population)的集合,各局 域种群通过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成为整体。
种群是物种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中,门纲 目科属种等分类单元是按物种的特征及进化中的亲缘关系 来划分的,唯有种才是真实存在;
从进化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 从生态学观点看,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种群在自然界都不能孤立存 在,而是与其他物种的种群一起形成群落;
如果方差=均数,则为随机分布; 方差>均数,则为集群分布; 方差<均数,则为均匀分布。
空间分布指数法
空间分布指数(index of dispersion)就是由方差和均数 的关系决定的,即 I (空间分布指数) = V (方差) / M (均数)
空间分布指数常被用来检查种群的分布型, 当I=1,随机分布 当I<l,均匀分布(比随机分布更均匀) 当I>1,集群分布(比随机分布更集群)
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或称种群生物学 (Population biology)是以同种个体群为对象,研究其 数量动态、分布、生活习性、特性分化及发生发展的一门 学科;
第02章 种群生态学(1)
人口基本上是增长 型的; 0~5 和 5~10 两 个 年 龄组的横柱比较狭, 说 明 1972~1982 年 的计划生育有成效; 10~15和15~20年龄 组横柱相当宽,说 明 1962~1972 年 计 划生育的放松; 35~40和45~50年龄 组 的 减 少 是 1937~1947 年 战 争 期间出生人口减少 的结果。
(五)生命表
生命表是最直接地描述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 一览表,是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力工具。
1.一般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是由许多行和列构成的表格,通常是 第一列表示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从低龄到 高龄自上而下排列,其他各列为记录种群死亡或 存活情况的观察数据或统计数据,并用一定的符 号代表。
(二)影响种群数量的基本参数
种群数量的变动取决于四个基本参数:即出 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其中出生率和 迁入是使种群增长的因素,而死亡率和迁出 是使种群减小的因素。
△N
= B -D +I -E
1.出生率
( 1 )定义: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出生个体数 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分类: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即无任 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 限制)的出生率,也称为生理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是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 的出生率,也称为生态出生率。 ( 3 )影响因素: ① 性成熟的速度 ② 每次产 仔数目 ③每年繁殖次数 ④动物胚胎期、孵化 期和繁殖年龄的长短等。
③去除取样法
原理为: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的 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同等的捕捉力量 所获取的个体数逐渐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积 数就逐渐增大。 需要满足的条件:①每次捕捉时,每个动物 个体被捕机率相等。②调查期间,没有出生 和死亡,没有迁入或迁出。
种群生态学PPT精品文档
的个体可能呈随机、均匀和聚集分布等格局;在大尺度上,种群的个体则是聚积分布的。 均匀分布:S2/m=0(S2样方个体数的方差,m为样方个体的平均数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随机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聚集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不均匀;种子植物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群。
§2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种群的群体特征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种群主要特征
数量特征 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 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涉及: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3 种群的分布与多度
种群分布界限 种群分布格局 生物体大小与种群密度关系 稀有与灭绝 种群多度的估计
种群分布界限
自然环境限制物种的地理分布 气候 温度 降水 盐度 天然屏障
气候对三种袋鼠和一种虎甲分布的影响
A: Macrpus giganteus; B: M. fuliginosus; C:M. rufus; D: Cicindela longilabris
A
c
D
B
标准样地示意图生物体大小与种群密度关系体形与种群密度的关系--1
草食动物的种群平均密度随体型增加而降低
体形与种群密度的关系--2
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PPT课件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分布区的生物 类群。不同物种之间生殖上是隔离的。(中国百科大辞典) ➢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 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
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1.3 种群的构成
实验种群:种群也可指实验室内饲养或培养的一群生物,这时 称为实验种群。
1.2 种群与种(物种)之间的理解
种群(Population):
➢ 概念双重性(抽象/具体)生长在不同地段内的同种集合体,可 以理解为一个种群,也可以理解为彼此独立的种群。
➢ 种群个体之间了、可进行互配生殖。各个体间是相互依赖彼 此制约的统一体。同一种群内的成员共同栖于同一生态环境 并分享同一的资源。如同一水库中的鲢鱼就是一个种群。
种群的类型:自然种群、实验种群、单种种群和混种种群
2 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 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即占据一定空间 数量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大小(个体数量或种群密 度),并随时间变动。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基础;形成了2 个发展方向: ➢ 种群生态学+种群遗传学= 种群生物学
c.每年生殖次数:d.生殖年龄的长短. 次级种群参数
➢年龄、时期结构 ➢性比 ➢种群增长率
名词解释
➢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 的最大出生数量,又称生理出生率(physiological natality)。 ➢实际出生率(realized natality):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 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又称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 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 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 ➢最小死亡率(minimum mortality):最适条件下,所有个体都 因衰老而死,这种死亡率称生理死亡率,又称生理死亡率 (physiological mortality) ➢实际死亡率(realized mortality):一定条件下,种群实际的死
第02章 种群生态学(3)课件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 In plants, a phenomenon known as self-thinning attests to the importance o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 The rye grass Lolium perenne, exemplifies this phenomenon.(Fig. 9.10)
r对策和K对策种群的区别
属于r对策的生物通常是短命的,寿命一般不足一 年,它们的生殖率很高,可以产生大量后代,但 后代存活率低,发育快。r对策种群的发展常常要 靠机会,也就是说它们善于利用小的和暂时的生 境,而这些生境往往是不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
属于K对策的种群通常是长寿的,种群数量稳定, 竞争能力强;生物个体大但生殖力弱,只能产生 很少的种子、卵或幼仔;亲代对子代提供很好的 照顾和保护。K对策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由与种群 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不可预测的环 境条件变化引起的。
3. 群体选择:同种的种群表现为不连续的 小群,自然选择可以在小群间发生。
4. 性选择:在个体间竞争配偶中,由于优 势雄性能获得交配机会,从而使这些特征在后代 中不断强化发展。
六、渐变群
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 续变化(如温度、海拔、湿度、 光照、污染程度等),导致基 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 一变异梯度,称为渐变群。
3. 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 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上述三种选择是个体选择,可能还 有四个生物学单位的选择:
1. 配子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于配子,从而 影响基因频率。
2. 亲属选择:个体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亲属 的适合度,亲属个体具有某些相同的基因,自然 选择表现为亲属选择。(多与利他行为有关)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P75)一、填空1、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种群动态研究是研究。
2、自然种群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3、生态学是研究以、、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主要研究、的组织层次,在自然等级系统中、被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
4、种群个体空间分布呈、、三种类型。
5、从生命表可获得、和三方面的信息。
5、种群的统计指标,大体可分为、和三类。
6、种群进化过程包括的变化和的变化。
7、Deevey曾将存活曲线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9、生命表可以分为和。
10、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来表示,可将种群分为、和三个基本类型。
11、种群的密度制约性增长呈“”型,用来表示,逻辑斯谛曲线被划分为、、、、五个时期。
13、种群的统计特征有、、、、、、、等。
14、是人类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和控制有害生物的理论指导。
15、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以及种群与其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它生物种群,例如与,与等相互作用。
16、种群的数量特征分为、和三级种群参数。
17、一种生物进入和占领新栖地,首先经过和以后可出现或波动,也可能较长期地表现为平坦的,许多种类还会出现骤然的数量猛增,称为,随后又是,有时种群数量会出现长期的下降称为,甚至。
18、在“J”种群增长模型中,某种群的r值居于该种群为上升种群。
19、博登海默(Bodenheimer 1958)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和____三个基本类型25按Andowantha定义,rm是具有年龄结构的种群,在不受限制,同种其它个体的维护在水平,在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和等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增长率。
30、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27、年龄为3岁的马鹿,生命期望值为5年,它们平均能活到岁。
28、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是。
21、扩散有、、,鱼类称,鸟类称。
12、自然选择有、、三种类型;按其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分为和两类,前者常被称为,后者称为;根据生物的进化环境和生态对策又把生物分为和两大类。
种群生态学2010(三)
混交制
无论雌雄都可以与一个或更多的异性交 配,而不形成相对固定的婚配关系。
2.栖息地和食物对婚配制度的影响
决定动பைடு நூலகம்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 的分布,而资源主要是指食物和营巢地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食物、巢址和配偶均匀分布的条件下一般形成 一夫一妻制 斑块性的资源分布多形成多配制
7.1.3 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生殖成效 最大化
7.1.2.3 性选择
两条途径 性内选择 通过打斗 性间选择 硕大的尾羽、头羽
让步赛理论(handicap theory)
拥有质量好的大尾(或其他奢侈的特征),表 明拥有者具有好的基因,而弱的个体不可能 忍受这种能量消耗,也加大了奢侈特征者被 捕食的敏感性。
Fisher氏私奔模型
(四)结果与评价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1 .K1>K2/ β K2<K1/ α 1/K1< β/K2 1/K2 > α/K1 2. 1/K1> β/K2 1/K2 < α/K1 3. 1/K1> β/K2 1/K2 > α/K1 4. 1/K1< β/K2 1/K2 < α/K1
7.2.1.4 生态位理论
dN1 /dt = r1N1(1-N1/K1- αN2/K1) dN2 /dt = r2N2(1-N2/K2- βN1/K2)
(二)模型的行为
竞争的结局: 物种甲被挤掉,物种乙取胜而生存下来 物种乙被挤掉,物种甲取胜而生存下来 物种甲和物种乙取的共存的局面
竞争的四种结局
• 1/K1和1/K2,可以看作为物种甲和物种乙种内竞争的指标 • β/K2可以看作是物种甲对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指标; • α/K1可以看作是物种乙对物种甲的种间竞争强度指标;
种群生态学PPT课件
2)时期结构
许多生物经历离散的发育期,如昆虫幼体 的龄期,每个时期个体的数量,即为时 期结构。
时期结构可以对种群进行有效的描述。
3)性比
种群中雌雄个体所占 的比例,♀:♂。如 果性比不适当,就会 减少个体交配的能 力,种群数量减少。 如人类。
1.2.2.2 生命表、存活曲线 和种群增长率
1)生命表: 是研究种群动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公式:dN/dt=rN(1-N/K)
K:环境最大容纳量; 1-N/K:环境阻力
Nt=K/(1+ea-rt) (a=r/K)
曲线是“S”型。
举例
猫与老鼠的关系,猫吃老鼠,老鼠的 数量下降,对老鼠来说,环境资源 增加,增长率增加,数量也增加。
有些学者将此模型称为种群增长的普 遍规律。
1.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每年损失574亿元。
1986年,英国爆发“疯牛病”,欧盟各 国为防止该病入境至少耗去30亿欧元。 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目 前每年要为“生物入侵”损失1370亿美元。 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称, 这两个国家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 失分别为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
1.3 种群调节
常见的有三种: 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 根据一个特定年龄组的生存或死亡
数据而编制的。
静态生命表(特定时期生命表):
根据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对种群作 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
综合生命表:
利用各种方法得到年龄比率、出生 率、死亡率等数据,而后根据研 究目的编制而成。
2)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概念: Deevey(1947)提出。 以相对年龄(即以平均寿命的百 分比表示的年龄,x)为横坐标, 以存活数nx的对数为纵坐标而画 成的曲线。
种群生态学概论
调查和分析棉铃虫在田间的分布
每样方 数x
0
1 2 345 6 N
实查频 次f
1756
193
33 11 4
2
1
2000
2021/5/22
每样方的卵数 实查频次(f) fx
0
1756
0
1
193
193
2
33
66Biblioteka 31133
4
4
16
5
2
10
6
1
6
∑
2000
324
计算样方的平均数和方差S2
2021/5/22
f(k) NP(k) Nemmk / k!
f(0) NP(0) 2000 0.16200 / 0!e0.162 1700.8
f (k ) f (k 1)
N
e
Nem m mk
mk / k! 1 /(k
1)!
m k
2021/5/22
f (k) (m / k ) • f (k1) f(1) (m / k) • f(0) 275.54 f(2) (m / k) • f(1) 22.32 f(3) (m / k) • f(2) 1.21 f(4) (m / k) • f(3) 0.05 f(5) (m / k) • f(4) 0.00162
时间/生育期
遗传特征:
系统特征:
种群是一个 自组织、自 调节的系统
种群是同种个 体的集合,具 有一定的遗传 组成,是一个
基因库
若虫+短翅 长翅型
2021/5/22
o 地理种群geographic race:生物种群在地理隔离 条件下经长期适应产生的种内分化类群。
《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生态学》种群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3.1概述3.1.1种群的概念种群(Population)是指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动物种群的异性个体之间可以交配,并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遗传的稳定性,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组成了鲤鱼种群。
在自然界里,任何生物个体都难以单独生存下去,他们在一定空间内必须以一定的数量结合成群体。
这是因为群体不仅是繁衍所必需的基本前提,而且也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种群这个术语,不但在生态学中使用,而且在遗传学、生物地理学及生物学分支中都广泛应用。
有时种群这个术语也用来表示几个不同种个体的集合,一般称这样的种群为混合种群(mixed population),以便与单种种群(single population)相区别。
Population是从拉丁语Populues派生出来,含有人和人民的意思,一般译为人口,有人在鱼类学中将该词译为鱼口。
还有其它生物学中译为虫口、鸟口…等,也就是说各类动物就有各样的"口"了,比较混乱。
后来生态学家普遍译为种群。
也有译为繁群、居群和个体群的。
讨论种群生态学理论时,种群的概念可以抽象的,也可从具体意义上去运用。
当从具体意义上用种群这个概念时,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的界限,多数随科研工作的需要而划分,大至全世界的鹤类种群,小到池塘中的鲫鱼种群。
实验室饲养的一群同种动物,称为实验种群。
种群群体与个体的比较种群虽然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但种群内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也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它是在某种种内关系下组成的有机整体。
个体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信息相通,行为协调,共同繁衍,并集中表现出该种生物行为的特殊规律性。
从个体到种群是一个质的飞跃。
个体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的过程中。
而种群则具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社群关系和数量变化等特征。
这些群体特征都是种群个体所不具有的。
种群与物种的区别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从生物学分类中的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位是学者依据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唯有种(species)才是真实存在的,而种群则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第二部分第一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第二章生物种群及其变异与进化第三章生活史对策第四章种内和种间关系◆种群:同一时期内一定空间中生活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非生物因素和其它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2、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单体生物(unitaryorganim):生物胚胎发育成熟后,其有机体各个器官数量不再增加,只是各组成部分大小的增长,各个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
◆构件生物(modularorganim):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而成,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其初生及次生组织的活动并未停止,基本构件单位反复形成,有机体不断增长。
如:一棵树有许多树枝,一株稻丛有许多分蘖,一个水螅有许多芽体。
3、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①数量特征: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的个体数量。
②空间特征: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特定的分布区域(地理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型(内分布型)。
③系统特征:种群是一个具有自身组织秩序、自我调节能力的生物系统。
④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第二节种群动态◆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空上的变动规律。
内容包括:①有多少(数量或密度);②哪里多,哪里少(分布和空间结构);③如何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④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机制)。
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
一、种群密度和分布1、种群大小和密度(1)种群大小: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生物量或能量。
(2)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内个体的数目。
●绝对密度(abolutedenity):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实际个体数;●相对密度(relativedenity):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相对数量,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2、种群的数量统计(1)绝对密度调查法●总数量调查法(totalcount):计数某生境中生活的某种生物的全部数量。
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
4.2.4 种群的增长模型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或其性质的一个 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 • 用数学模型来揭示系统的内在机制和对系统行 为进行预测。 • 种群动态模型研究是理论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 容。 • 在模型研究中,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特定公式 的数学细节,而是模型的结构,哪些因素决定 种群的大小,哪些参数决定种群对自然和人为 干扰的反应速度等。
4.3.2 内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内分泌调节学说
• 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经受的社群压 力增加,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影 响了脑垂体和肾上腺的功能,使生长激素分 泌减少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 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该学说 主要适用于兽类,对其他动物类群是否适用 尚不清楚。
4.2.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季节增长 -----季节增长
4.2.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波动 -----种群波动
4.2.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波动(不规则波动) -----种群波动(不规则波动)
4.2.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波动(周期性波动) -----种群波动(周期性波动)
4.2.3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生命表
4.2.3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生命表
4.2.3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存活曲线
• 以存活率数据作图为 存活曲线。 • 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 了同生群的存活过程。
4.2.3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
----增长率 • 种群的实际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用r来 表示。自然增长率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相 减来计算出。 •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 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 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 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 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称为内禀增长率。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师大]
•
• 公式中: N,样地上个体总数; M,标记个体数; n,重 捕个体数;m,重捕样中标记数。
•
在用这种方法时,进行了以下二点假设:
• 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 个体被捕概率相等;
• 调查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
• 相对密度(数量)统计法:
• 相对密度表示种群数量多少的多度指数。 • 常用方法有:
•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又可分为两类: • (1)世代不重迭的种群离散型增长:假定①增长是无界 的;②世代不相重叠;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具年龄结 构等条件下,如许多一年生植物和昆虫。
• 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是把世 代t+1的种群Nt+1与世代t的种群Nt联系起来的差 分方程: •
• 3.群聚型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 群、成簇或斑点状密集分布。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 型。成群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①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 • ②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 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 四、种群统计学 • 1.、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要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 用随机取样的办法来保证样方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野外取样
样方法
• ★ 标记重捕法:对于不断移动位置的动物,可用标记重 捕法。 • 在调查样地上,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 经一定期限后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 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 即: N:M = n:m,N = M · / m n
• 二、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 1. 种群的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3-生活史对策
大小及对后代的亲代关怀等要素。
– 早熟型和晚熟型
– 生殖的时间节律
– 一次生殖和多次生殖
– 窝卵数/每胎产仔数
– 抚育与无抚育
12
• 植物种群的生殖对策:
–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 种子植物的种子数量与大小
• 生殖价 (reproductive value):生物体今后
传递到下一个世代的总后代数量。
15
r-对策与K-对策的特征比较
r-选择(机会主义) 气候 死亡 存活 数量 种内种间竞争 多变,不稳定,难以预测 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远远低于环境容纳量K 多变,通常不紧张 K-选择(保守主义) 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 通常接近K 经常保持紧张
• 生殖效率:后代质量与投入能量的比值
r
三、K-对策与r-对策 环境与物种进化
不稳定 环境 r生 物
K-
稳定 环境
不稳定 环境
r生 物
K-
稳定 环境
不稳定环境 不可预测 灾变较多
如何应对
两条道路 遭遇两种环境
?
环境
K
稳定环境 竞争较 为激烈
以r-对策者模式应对
以K-对策者模式应对
r K
r-对策者 K-对策者
• 扩散与迁移
藏羚羊的 季节性迁徙
• 美洲王蝶的迁徙:10 月底至来年3月初, 上亿只美洲王蝶从美 东北部和加南部飞越 4500多公里来到温暖 的墨西哥中部林区越 冬和繁衍。
动物的迁移模式
29
思考作业:主要概念
生殖价reproductive value 生活史life history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五)种群的调节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 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观点 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如以 色列学者F.S.Bidenheimer认为昆虫的早期死亡 率有85%~90%是由于天气条件不良而引起 的。他们强调种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 。
• 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
逻辑斯谛方程的重要意义:
1, 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 是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 主要模型
3, 模型中两个参数r 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 论中的重要概念。
(三)、两种模型的差别与联系
1,在种群增殖率与环境关系上的反映 种群增殖率与环境中有效资源的关系
: Malthus方程反映“无关”;Logistic方程反映有“线性”关系;
• 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
认为种群中具有的遗传多型是遗传调节学说的基础。
当种群数量较低并处于上升期时,自然选择有 利于低密度型,种群繁殖力增高,个体间比较能相 互容忍。这些特点促使种群数量的上升。但是,当 种群数量上升到很高的时候,自然选择转而有利于 高密度型,个体间进攻性加强,死亡率增加,繁殖 率下降,有些个体可能外迁,从而使种群密度降低 。
则P的变化速率为:
dP cP(1 P) eP dt
式中c和e分别为侵占和灭绝参数。
P的平衡值为: P 1 e c
4,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 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 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ecological invasion)。
欧洲的穴兔(Oryotolagus cuniculus)于1859年由 英国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由于环境适宜和没 有天敌,以112.6km/a速度向北扩展,经过16年后 澳大利亚东岩发现有穴兔,即16年中其向东推 进了1 770km。由于穴兔种群数量很大,与牛羊 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人们采用许多方法 ,耗资巨大,都未能有效控制,最后引入了粘 液瘤病毒,才将危害制止。
3.种群生态学 PPT课件
影响动物出生率的主要因素
性成熟的速度 每次产仔数量 每年生殖次数
植物的性成熟速度、结实 率、每次产种量、每年生 殖次数等差异很大
例:“二度梅”;箭竹 云南大理农民杨春海研究
开发出的‘二度梅’性状 稳定,一年开两季花
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存活数 250 178 107 76 36 17 9 6 4 2 0
种群增长率 r 和内禀增长率rm
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比例。 种群实际增长率r又称为自然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innate rate of increase):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 同种或其他个体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 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 光照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 瞬时增长率
生态死亡率: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个 体可能死于饥饿、疾病、竞争、被捕食、被 寄生、恶劣气候、意外事故等等
出生率和死亡率 常用1000个个体中的出生
数或死亡数来表示;也可以按特定年龄来统 计出生率或死亡率。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
年龄结构: 种群内各个年龄级个体数目与种 群总个体数的比例关系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及种群与其栖息地 环境中诸多因子的相互作用。种群动态是 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定量地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 入迁出率
了解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及种群存在、 发生规律
了解种群波动所围绕的平均密度及种群 衰落、灭绝的原因
第02章 种群生态学(4)
第一节
第二节
种群特征
种群动态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种群的遗传进化与生存对策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第五节 种间关系
从理论上讲,任何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只可能有三种形式,即有 利、有害或无利无害的中间态,可用+、-、○表示。
相互作用型 物种 1 物种 2 相关作用的一般特征
Predator-Prey Relationships
3、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
•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很复杂,这种关系不是一 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协同进化逐步形成 的。 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锐齿、利爪、尖 喙、毒牙等工具,运用诱饵追击、集体围猎等方 式,以便有利地捕食猎物;另一方面,猎物也相 应地发展了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集体 抵御等种种方式以逃避捕食。
dP (r 2 N ) P dt
模型中的θ值越大,表示捕食效率越大, 对于捕食者种群的增长效应也就越大。
(3)模型行为分析
对于猎物种群来说,猎物种群零增长,即 dN/dt= 0时, r1N =εPN,或P = r1/ε 因r1和ε均是常数,故被食者种群增长是一 条直线(图2-19a)。当P< r1/ε时,N值增加; 当P>r1/ε时,N值减少。 对于捕食者种群来说,捕食者种群零增长, 即dP/dt=0时, r2P =θNP,或N = r2/θ 因r2和θ均是常数,故捕食者种群增长是一 条直线(图2-19b)。当N >r2/θ时,P值增加, 当N < r2/θ时,P值减少。
(二) The Lotka-Volterra模型
1.模型的假设
现假设两个物种,单独生长时增长形式为逻 辑斯蒂模型。 若将两个物种放在一起,他们发生竞争,从 而影响其他种群增长。现假设α表示在物种 1的环境中,每存在一个物种2的个体,对于 物种1的效应。 β表示在物种2的环境中,每 存在一个物种1的个体,对于物种2的效应。
《种群生态学》课件
利用种群生态学原理,研究农业生态环境 中的生物种群变化,提出农业生态环境保 护的策略和方法。
THANKS
感观看
《种群生态学》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种群生态学概述 • 种群数量与动态 • 种间关系与群落结构 • 环境因素对种群的影响 • 种群生态学的应用与实践
01
CATALOGUE
种群生态学概述
种群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具有遗 传连续性和进化上的独立性。
详细描述
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具有种内 关系和种间关系,是生物群落的基本 组成单位。
种群调节与控制
种群调节
种群调节是指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种 群调节机制包括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两种 类型,密度制约机制是指种群数量变化受自 身密度的制约,而非密度制约机制则是指受 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种群控制
种群控制是指采取措施调节种群数量,以维 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种群控制的 方法包括生物控制、化学控制和物理控制等 。了解种群调节和控制机制有助于制定科学
种群增长与繁殖
种群增长
种群增长是指种群数量的增加过程。种群增 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了解种群增长规律有 助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资源管理和 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繁殖策略
繁殖策略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采取的行 为和生理特征。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 策略,如单次繁殖、多次繁殖、延迟繁殖等 。了解繁殖策略有助于理解生物的生殖和生 存策略,为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提供指导。
合理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
03
CATALOGU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 In plants, a phenomenon known as self-thinning attests to the importance o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 The rye grass Lolium perenne, exemplifies this phenomenon.(Fig. 9.10) • The straight line associated with the decline in density over time has a slope of –3/2. • This slope is found in many plant self-thinning lines (Fig. 9.11)
如果基因平衡不受干扰,种群的基因
型频率将稳定为:
25% A1 A1 ,50% A1 A2 ,25% A2 A2
二、变异和遗传漂变
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种群中的个 体在存活能力、生育能力、基因型方面存 在不同(形态、生理、行为、生态方面存 在差异)时,也就是在种群存在变异时, 自然选择才会对种群起作用。
(1)亲体投入:生产、抚育后代的能量、物质资源的花 费。亲体投入与环境的关系。
(2)有性繁殖的优势:产生更多变异类型的后代,适应 多变的环境,适应稳定而异质的环境。(这是大多数 生物选择有性繁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3)环境对种群繁殖对策的影响:繁殖对策包括有性— 无性繁殖,雌雄同体—异体,种群的性比等。
第三节 种群的遗传进化与生存对策
种群数量动态是对种群内个体数量 的定量研究(描述),对种群质量方面 的研究是本节要介绍的。
种群内个体质的特征有表现型和基 因型两类。高品质的种群竞争力强,种 群数量易增长,分布区易扩大。所以, 种群动态不仅包括数量变化,也包括质 量的变化。
种群是分布在特定区域、由彼此能交 配产生的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个体组成的。 种群是一个遗传单位,种群中所有个体 的基因组合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迁入 和迁出可以引起基因库的变化。 变异(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是种群 进化(基因库变化)的两个动力。新物 种的形成是种群进化的质的飞跃。
r对策和K对策种群的增长曲线
问题:用r-k理论阐明珍稀濒危 动植物为何要严加保护,否则 将有灭绝的危险?
第四节 种内关系
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出 现了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的种内与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 :存在 于各种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 系。 种间关系(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生活 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在大种群中,遗传结构相对稳定。在 小种群中,遗传结构更容易发生偶然的变 化,基因频率会出现随机增减的现象,我 们称其为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
三、适合度
⑴定义:综合了物种某一基因型个体的存活能力和生殖能 力,某一基因型个体的适合度实际上就是下一代的平均个 体数。它是表示在进化过程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后代衍续 能力的常用指标。 ⑵公式表示: W = l m l表示存活率,m表示生殖力,W表示适合度。 ⑶生物学意义:适合度越高,说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越强。在进化过程中,适合度高的个体,在基因库中的 基因频率将随世代增加而增大,反之,适合度低的,将随 世代增加而减少。 注意:适合度包括存活能力和生殖能力两个方面,在生 物的自然选择中,二者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一、 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 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 the effect of neighbours)。 (一)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二) -3/2自疏法则
(一)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Fig. Selfthinning in the rye grass.
Fig. Regression lines from self-thinning curves for 31 stand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plants.
二、动植物的性行为--性别生态学
1.定义:性别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内部性别关系的类型、 动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2.内容:
4.年龄结构因素
九、种群的适应对策
定义:种群的适应对策(adaptive strategy of
population) 是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 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分类:根据其适应方式不同,可分为形态适 应 ( morphological adaptation ) 、 生 理 适 应 (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 、 生 殖 适 应 ( procreative adaptation ) 及 生 态 适 应 (ecological adaptation)。
上述三种选择是个体选择,可能还 有四个生物学单位的选择:
1. 配子选择:自然选择作用于配子,从而 影响基因频率。 2. 亲属选择:个体行为有利于提高其亲属 的适合度,亲属个体具有某些相同的基因,自然 选择表现为亲属选择。(多与利他行为有关) 3. 群体选择:同种的种群表现为不连续的 小群,自然选择可以在小群间发生。 4. 性选择:在个体间竞争配偶中,由于优 势雄性能获得交配机会,从而使这些特征在后代 中不断强化发展。
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种群大小,种群越小, 遗传漂变越强。用种群大小的倒数(1/N)作为遗 传漂变强度的指标。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强度在种群进 化中哪一个作用更强,是近代种群生态 学和种群遗传学交叉学科的重要内容。 二者的粗放比较方法是:如果选择强度 (s)大于遗传漂变强度(d=1/N )10 倍以上,则遗传漂变的作用可以忽略不 计,反之亦然。
一、基因库和哈温定律
基因库( gene pool )是指种群中 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由于存在 基因突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是不断变 化的。种群中个体的特性就是表现型, 它是由基因型的特性和环境影响共同决 定的,所以种群的特性可以用表现型和 基因型的频率加以描述。决定种群质的 遗传特性,经过数量化以后,其动态就 比较容易研究。
四、 两种进化动力的比较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种群进化的两种动力。
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是选择系数( s ),决定 于种群适合度的差异程度(相对适合度, w )。 s=wmax-wmin 。 相对适合度是个体适合度与最高适合度的比值。
w11=W11/Wmax; w12=W12/Wmax; w22=W22/Wmax
生态适应对策
定义: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 为生态对策,这些对策要通过生物在进化过 程中所形成的特 有的生活史表现出来,因此 又称为生活史对策。 分类: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 ( MacArthur and Wilson , 1967 )按生物的栖息地和进化对策, 将其划分为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大类。 对策: 表示生物体对其所处生存环境条件的 不同适应方式 , 是物种在不同栖息环境条件的 不同适应方式.
K对策: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生物密度 很高,竞争激烈,物种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因此, 称为 K 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 K 对策,采用这类适应对策 的生物称为K对策者。 r对策: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的种群,生物密 度很低,基本没有竞争,种群经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 殖率的,称为 r 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 r 对策,采用这类 适应对策的生物称为r对策者。 r-K连续对策系统:生物适应环境会朝着两种不同的进化方 向-r选择和K选择发展。这种选择的结果,使一部分特征与 r- 选择结合,使另一部分特征为 K- 选择结合,从而形成两 种不同的生活史策略类型,即 r- 对策和 K- 对策。在 r- 对策 和 K- 对策之间,中间有很多过渡的类型,有的更接近 r- 对 策,有的更接近K-对策,这是一个连续的谱系,称为r-K连 续对策系统。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 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Donald 研究不同密度三叶草的产量(植株干重), 在发育过程中(62,131天),产量与密度正相关, 发育末期(181天)产量与密度无关。
c=wd
c为总产量#,常数;w为平均每株重量;d密度
这里的总产量指整株,而非种子或其它食用部分)
(#
(二)-3/2自疏法则 (the –3/2 thinning law)
自疏现象(self-thinning):在高密度的样
方中,有些植株成为竞争的胜利者,获得足 够的资源而继续生长发育;有些植株因不能 获得足以维持生长发育的资源而死亡,于是 种群出现“自疏现象”。
W=Cd-a a为一个恒定数值等于3/2,因此上式被 称为-3/2自疏法则。
五、自然选择的类型
按其对种群表现型的选择结果,可以将自然选 择分为三类: 1. 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 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 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 2. 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 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 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 3. 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 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 分。
3.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种群的 变异,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之间建立了生殖隔 离,使得基因交流受阻,形成了两个物种。
植物物种形成 植物不同于动物,固着 生活。具有无性生殖、易形 成多倍体、杂交能育性高等 特点。更易形成新物种。
八、影响自然选择的生态因素
1.空间因素 2.时间因素 3.密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