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bc176d99ec3d5bbfd0a74e1.png)
先秦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2.《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4.《小雅·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5.《卫风·伯兮》,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
岂无膏沐,?”6.我国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是:、。
7.中国文学发展是不平衡的,如地域的不平衡,建安文学集中于;梁陈文学集中于。
8.《典论·论文》在论及各种文体的区别说:“奏议宜雅,,铭诔尚实,。
”9.诗和赋的区别本来是很明显的: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
但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兴盛起来,这是赋的诗化;而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赋的现象。
10.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先秦、秦汉时期。
散文可以追溯到;诗歌可以追溯到、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以追溯到。
11.《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二曰,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12.《尚书·尧典》:“帝曰:……诗言志,,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
”13.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
14.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礼记·乐记》云:“诗,;歌,咏其声也;舞,。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a643f85ef7ba0d4a733b49.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试题(答案)——先秦两汉文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试题(答案)——先秦两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2ce7d7802768e9951e738cb.png)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 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2. 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8分)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1.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的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https://img.taocdn.com/s3/m/caba2ec158f5f61fb7366652.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及整理答案(先秦两汉)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举例说明上古歌谣的特点。
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人们在劳动时发出的呼声---‘邪许’2、为什么歌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文学艺术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最早的文学样式。
3、以“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为例,说明英雄神话的模式。
灾难降临---英雄救世---天下太平名词解释: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背诵: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原称是什么?何时称为“经”?诗,诗三百,汉尊为经。
2、《诗经》共有多少篇?各部分具体数量是多少?一共三百零五篇,‘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有诗四十篇。
3、名词解释: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十五国风雅:京都民歌颂:祭祀、朝会、礼仪音乐赋:白描、叙述比:比喻兴:兴起、引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4、说明《诗经》收集的作品时间和空间。
西周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黄河、长江流域5、《诗经》收集作品的方式有哪些?(1)献诗(2)行人采诗6、名词解释:四家诗---齐辕固(齐诗),鲁审培(鲁诗),燕韩婴(韩诗),赵毛苌(毛诗)7、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生活真实、情感真挚,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消遣闲情的东西,倡导现实主义精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8、《诗经》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1)现实主义诗歌源头(2)赋比兴的影响(3)昭示后代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9、周民族史诗有哪几首?《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背诵:《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77ec9ea417866fb94a8e43.png)
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23、七体:七体形成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
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
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七体”。
24、枚马:西汉时期大赋代表作家枚乘与司马相如的合称。
枚乘的赋富于铺陈,描写生动,多用夸张比兴手法,代表作为《七发》。
司马相如的赋体制宏伟,辞采华艳,奠定了汉大赋的写作模式,是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25.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26.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27.“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28.《太史公书》:《史记》的原名。
因作者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其文章中又屡屡自称“太史公”,故汉人多以此相称,也有称《太史公记》、《太史公百三十篇》的。
东汉末灵帝时方有《史记》之称。
29.互见法:《史记》选取、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其法是把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并不写入本人传记中,而写入他人的传记里,以避免行文重复和影响传主的主要性格。
30、《史记》三家注:《史记》唐代及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晋(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31.班马:班固与司马迁的合称。
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其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继承《史记》的传统,著作《汉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征,文学性强。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683ee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2.png)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文学试题1.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海经)2.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______ [填空题]空1答案:书经3.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颖达)4.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轮辐式)5.5.“屈原”的“原”是他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字)6.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______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填空题]空1答案:班固7.7.《孔雀东南飞》原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8.《过秦论》的作者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贾谊)9.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韦昭)10.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选)11.11.在古代神话中, ______ 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填空题]空1答案:仓颉12.12.三家诗是指_____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填空题]空1答案:鲁人申培13.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公羊传)14.14.______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107797571a37f111f0855b0c.png)
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录在文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常常环绕一此中心来组织构造,后代称之为构造。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期间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着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建者。
12.三家诗是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点。
15.“刻舟求剑”的成语出自《》。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尽地记录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本是《》。
22.《诗》到了 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拓的抒怀言志道路行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掩人耳目”成语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应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区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杀身成仁”成语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写成书的。
38.《九辩》创始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期间代表性的楚辞注本主假如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反应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dc8075b240c844768eaee33.png)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典籍是()A.《山海经》 B.《穆天子传》 C.《吕氏春秋》 D.《淮南子》答案:A2.一般认为,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A.地域B.音乐C.内容D.年代答案:B3.《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董仲舒B.何晏C.王逸D.王弼答案:C4. “郑人买履”寓言出自()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D5.《国语》的性质是()A.编年史B.国别史C.通史D.断代史答案:B6.《七发》的作者是()A.枚乘B.班固C.张衡D.扬雄答案:A7.开创了文学史上“悲秋”题材的是作品是()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九思》答案:C8.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出自()A.《山海经》 B.《淮南子》 C.《九歌》 D.《三五历记》答案:B9.下列不属于今文诗的是()A.鲁人申培的《鲁诗》B.齐人辕固的《齐诗》C.燕人韩婴的《韩诗》D.赵人毛苌的《毛诗》10.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邹氏传》答案:D11.《国语》最权威的注者是()A.韦昭B.何晏C.王弼D.朱熹答案:A12.成语“越俎代庖”出自()A.《国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答案:C13.《山鬼》属于()中的一篇。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答案:B14.中国文学史上“七体”主题,实由()所撰《七发》发端。
A.宋玉 B.贾谊 C.枚乘 D.班固答案:C15.司马迁,字()A.子长 B.子建 C.子美 D.子瞻答案:A16.《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昭明文选》 D.《文心雕龙》答案:C17.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A.《论语》 B.《战国策》 C.《尚书》 D.《左传》答案:C18.“狡兔三窟”成语出自()A.《战国策》 B.《国语》 C.《史记》 D.《庄子》答案:A19.《诗经》中的“三颂”是指()A.周颂、商颂、齐颂B.周颂、商颂、鲁颂C.夏颂、商颂、鲁颂D.周颂、韩颂、鲁颂20.《过秦论》的作者是()A.李斯B.晁错C.贾谊D.司马迁答案:C21.《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A.扬雄B.刘向C.王逸D.郑玄答案:B22.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A.后羿B.后稷C.伏羲D.仓颉答案:D23.“五言之冠冕”是刘勰对()的评价A.《古诗十九首》 B.《诗经》 C.苏李诗 D.《咏史》答案:A24.散文《论贵粟疏》的作者是()A.陆贾B.贾谊C.王符D.晁错答案:D25.被后人称成为“小离骚”的作品是()A.《九歌》B.《九章》C.《九辩》D.《九怀》答案:B26.《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刘向C.晁错D.仲长统答案:A27.《史记》中人物传记不在下列哪个体例中()A.本纪B.世家C. 列传D.书答案:D28.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后汉书》 B.《汉书》C.《史记》 D.《战国策》答案:C29.“长沮桀溺耦而耕”出自()A.《论语》 B.《韩非子》 C.《荀子》 D.《孟子》30.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 B.《春秋》 C.《逸周书》 D.《左传》答案:B31.下列寓言出自《庄子》中的是()A.画鬼最易B.买椟还珠C.老马识途D.庖丁解牛答案:D32.下列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A.《天问》 B.《九歌》 C.《九章》 D.《九辩》答案:D33.()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e93f7d026fff705cc170ab7.png)
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
1 、古代神话;上古歌谣。 2 、地方音乐;京都雅乐;宗庙祭祀音乐。 3 、《孟子》;《庄子》;《韩非子》。 4 、墨家;法;术;势。 5 、《天问》;《招魂》。
6 、表;书;列传。 7 、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 1分,共101.《山海经》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3.无己 无功 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 吾将上下而求索6.本纪 世家 列传7.桓宽8.赵晔9.枚乘 《七发》10.班固 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
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左传》详事实,《公》《谷》释义例。3.庄子以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谓之“逍遥游”,即不凭借任何外物而作超越时空之游,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4.即裴骃《史记集解》、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原为单行本,后散列于正文之下。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题
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
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四、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林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第1、2句言诗人高贵的世系,3、4句言吉利的生日,5、6、7、8句言美好的名字。屈原以此三者为“内美”。再辅之以后天的“外美”,即屈原终生所追求的“完美”。2.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汉乐府民歌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富有特征的典型行动以及铺张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古诗十九首》则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及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前者语言朴素自然并具有口语化特点,后者语言含蓄蕴藉而余味无穷。汉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及《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便是两首典型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先秦两汉)](https://img.taocdn.com/s3/m/59f7ad59bd64783e09122bc0.png)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习题一、填空题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成语“舍生取义”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后附答案)
![研究生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db6006c175f0e7cd13714.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913e3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a.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案: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6.本纪世家列传7.桓宽8.赵晔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dc8075b240c844768eaee33.png)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典籍是()A.《山海经》 B.《穆天子传》 C.《吕氏春秋》 D.《淮南子》答案:A2.一般认为,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A.地域B.音乐C.内容D.年代答案:B3.《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董仲舒B.何晏C.王逸D.王弼答案:C4. “郑人买履”寓言出自()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D5.《国语》的性质是()A.编年史B.国别史C.通史D.断代史答案:B6.《七发》的作者是()A.枚乘B.班固C.张衡D.扬雄答案:A7.开创了文学史上“悲秋”题材的是作品是()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九思》答案:C8.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出自()A.《山海经》 B.《淮南子》 C.《九歌》 D.《三五历记》答案:B9.下列不属于今文诗的是()A.鲁人申培的《鲁诗》B.齐人辕固的《齐诗》C.燕人韩婴的《韩诗》D.赵人毛苌的《毛诗》10.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邹氏传》答案:D11.《国语》最权威的注者是()A.韦昭B.何晏C.王弼D.朱熹答案:A12.成语“越俎代庖”出自()A.《国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答案:C13.《山鬼》属于()中的一篇。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答案:B14.中国文学史上“七体”主题,实由()所撰《七发》发端。
A.宋玉 B.贾谊 C.枚乘 D.班固答案:C15.司马迁,字()A.子长 B.子建 C.子美 D.子瞻答案:A16.《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昭明文选》 D.《文心雕龙》答案:C17.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A.《论语》 B.《战国策》 C.《尚书》 D.《左传》答案:C18.“狡兔三窟”成语出自()A.《战国策》 B.《国语》 C.《史记》 D.《庄子》答案:A19.《诗经》中的“三颂”是指()A.周颂、商颂、齐颂B.周颂、商颂、鲁颂C.夏颂、商颂、鲁颂D.周颂、韩颂、鲁颂20.《过秦论》的作者是()A.李斯B.晁错C.贾谊D.司马迁答案:C21.《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A.扬雄B.刘向C.王逸D.郑玄答案:B22.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A.后羿B.后稷C.伏羲D.仓颉答案:D23.“五言之冠冕”是刘勰对()的评价A.《古诗十九首》 B.《诗经》 C.苏李诗 D.《咏史》答案:A24.散文《论贵粟疏》的作者是()A.陆贾B.贾谊C.王符D.晁错答案:D25.被后人称成为“小离骚”的作品是()A.《九歌》B.《九章》C.《九辩》D.《九怀》答案:B26.《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刘向C.晁错D.仲长统答案:A27.《史记》中人物传记不在下列哪个体例中()A.本纪B.世家C. 列传D.书答案:D28.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后汉书》 B.《汉书》C.《史记》 D.《战国策》答案:C29.“长沮桀溺耦而耕”出自()A.《论语》 B.《韩非子》 C.《荀子》 D.《孟子》30.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 B.《春秋》 C.《逸周书》 D.《左传》答案:B31.下列寓言出自《庄子》中的是()A.画鬼最易B.买椟还珠C.老马识途D.庖丁解牛答案:D32.下列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A.《天问》 B.《九歌》 C.《九章》 D.《九辩》答案:D33.()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10353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1.png)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诗经》中的诗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4.《战国策》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先秦两汉文学专题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专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63437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5.png)
XXXX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专业《先秦两汉文学专题》课程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5分)1、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2、“三表法”的提出者是。
3、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体例分为和两类4、《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
5、《春秋》三传包括、和。
6、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到再到的漫长过程。
7、《庄子》一书分为、和三部分。
8、汉初的思想界盛行9、西汉中期以后渐次流行10、《过秦论》的作者是11、陆贾的散文代表作是12、《论贵粟疏》的作者是13、《谏吴王书》的作者是14、《说苑》《新序》的作者是15、《太玄》《法言》的作者是16、刘歆的散文代表作是《》17、《难蜀父老》的作者是18、董仲舒的代表作是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九流十家:2、《老子》:3、《论衡》:4、《论语》:5、《汉书》三、翻译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四、论述题(20分) 《左传》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先秦两汉)](https://img.taocdn.com/s3/m/259ef58ecc22bcd126ff0c70.png)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含答案)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书经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淮南子》。
22.《诗》到了__.汉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_ 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战国策》》。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张衡。
29.《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年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孟子》》。
古代文学先秦--秦汉部分试题库
![古代文学先秦--秦汉部分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0f1d941e518964bcf847c1a.png)
《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题库一.选择题: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西周时期B.西周和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代2.风、雅、颂的得名本质上是由于()。
A.诗歌的内容B.产生的地区C.音乐D.产生的时代3.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是()。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4.赋、比、兴是《诗经》的()。
A.音乐的分类B.内容的分类C.艺术表现手法D.讽刺手法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
A.《春秋》B.《左传》C.《国语》D.《尚书》6.我们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
A.编年体史书B.分国记事的史书C.纪传体史书D.汇集历史资料的史书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这篇文章出自()。
A.《老子》B.《论语》C.《孟子》D.《庄子》8.屈原的《九歌》和《九章》分别有()。
A.11篇和1篇B.9篇和9篇C.1篇和9篇D.11篇和9篇9.《鵩鸟府》和《吊屈原赋》的作者是()。
A.枚乘B.司马相如C.司马迁D.贾谊10.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
A.《孔雀东南飞》B.《离骚》C.《木兰诗》D.《天问》11.汉代传习的"四家诗"中,属于"古文诗"的( )。
A.《鲁诗》B.《毛诗》C.《齐诗》D.《韩诗》12.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两部书是()。
A.《左传》和《战国策》B.《左传》和《国语》C.《春秋》和《左传》D.《尚书》和《国语》13.《子虚赋》和《上林赋》的作者是()。
A.扬雄B.司马迁C.司马相如D.贾谊14.《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1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四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A.《涉江采芙蓉》B.《青青陵上柏》C.《迢迢牵牛星》D.《青青河畔草》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题为()。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30b3cc81c758f5f71f6709.png)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一)一、填空题: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最为精彩。
4、《论语》是一部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5、《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
6、在古代神话中,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的英雄是。
7、《诗经》依、、分类编排。
8、《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9、《孟子》今存篇,每篇又各分上、下。
10、屈原《九歌》并非九篇,而是篇。
11、《论语》中载孔子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其意是说。
12、《战国策》载,触龙说服了赵太后,使长安君。
13、神话流为仙话,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14、《诗经》中的国风,有不少“饥者歌其食,”的诗篇。
15、《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史记》,又称《周书》。
16、《左传》大约成书于,与《国语》成书同时或稍后。
17、今存《老子》分上下篇,上篇称,下篇称。
18、《战国策》载,倚柱弹其剑,歌“长铗归来乎”的人名叫。
19、春秋以前,文学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20、在古代神话中,衔木石而填东海的神鸟名曰。
21、《诗经》曾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春秋时政治、外交场合公卿大夫颇为盛行。
22、《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之语。
2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体断代简史。
24、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为核心,并认为天道。
2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所说。
26、李斯最著名的散文是他在秦统一前写的。
27、汉代的政论散文以初期最为发达,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28、史传文学是由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开创的,他字。
29、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其中最大的代表作家是。
30、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变来的。
31、现存秦刻石文,大部分都出自之手。
32、汉赋四大家中属于西汉的两位是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
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
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
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
3.《诗经》中的诗
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
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
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
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
4.《战国策》
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
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
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
④《庄子·逍遥游》
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
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
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
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
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
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
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
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
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
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
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_______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_______最为精彩。
4.《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_______ 和博引史事。
5.《论语》是一部记述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6.《招魂》中招魂辞的内容主要是“外陈四方之恶,_______。
7.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8.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_______”变来的。
9.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_______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三、词语解释题(10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词或词语1分)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四、翻译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五、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2分)
1.“六义”
2.墨子“十诫”
3.《史记》
六、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
1.先秦文学有何传统特征?
2.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七、分析题(10分)
《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①
2、②
3、④
4、②
5、③
6、②③
7、②
8、②
9、②10、①
二、填空题
1、集体生产劳动;
2、文学;
3、婚恋诗;
4、寓言;
5、孔子;
6、内崇楚国之美;
7、《史记》,以人系事;
8、《汉书》,八书(答作“书”亦可);
9、贾谊
三、词语解释
1、①为:研究②之:往③踵:至,走到④廛:一夫所居的住所⑤衣:穿、着⑥褐:用兽毛或粗麻编织的短衣。
2、①揆:测度、揣度②肇:始。
3、①淹:久留②代序:递相更替;或说,代序即代谢。
(义同(字)词异不扣分;古今字、通假字,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得分。
)
四、翻译题
1、大叔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装备武器,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庄公听到大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
”就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攻打京城。
京城的人反对大叔。
大叔逃到鄢地。
庄公又赶到鄢地攻打他。
2、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半途而废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的色泽更青。
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寒冷。
笔直的木材合乎绳墨,用火熏使它弯曲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圆规;虽然暴晒干枯,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火熏使它这样的缘故。
所以木材照墨线砍削就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后就锋利。
君子如果能广泛地学习,又能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地反省,那么就会才智增长,行为上也不会有过错了。
(得分点:(1)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夫人,启之,诸;(2)已,中绳,輮,规,有,挺,受绳,金,砺,参省。
)
五、解释名词
1.赋、比、兴、风、雅、颂(3分),六诗(0.5分),出处《周礼·春官》“教六诗”,或《毛诗序》“《诗》有六义”(0.5分)
2.墨子“十戒”,即墨子十种主张(3分),见于《墨子》书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快乐》《非命》十篇(1分)。
3.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1分)。
它由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组成(1.5分)。
它集文学和历史于一身,对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1.5分)。
六、简答题
1.答:(1)发愤著书的传统(1分);(2)忧国忧民的传统(1分);(3)放言无惮的传统(1分);(4)深于取象的传统(1分)。
2.答:叙事性、故事性强。
(1.5分)形式自由,篇章句式多样。
(1.5分)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清新,富于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
(1.5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色彩。
(1.5分)
(各小题的答案均需略作解释或增详[即不仅写“纲”],有例子酌情加分。
)
七、分析题
(1)清醒地认识到民的地位的提高;(2)非常重视民心的向背;(3)对民意与舆论的重视。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5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八、论述题
1、(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2)深沉执著的爱国感情;(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2、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1)从汉初到武帝即位是汉赋的形成期。
此期以骚体赋为主,大赋也开始形成。
前者的代表是贾谊,作品有《吊屈原赋》等;后者的代表是枚乘,作品有《七发》。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兴盛时期。
此时名家辈出,作品众多,著名的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皆在此时。
(3)东汉中期以后至汉末,是汉赋的衰变时期。
此时大赋衰落,言志抒情的小赋兴起,张衡、蔡邕、赵壹等为其名家。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如果按四阶段划分答题也不为误。
分析到位,有例子者酌情加分;论述丰满者酌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