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四川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
这两幅图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木兰彩瓷笔筒。
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可能是鼓励学生图6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从1919到1979的六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主动对外开档”的过程。
回答16-18题。
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
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2009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北京卷)答案含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Ⅰ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12、13题12. 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
分封制开始于西周。
A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
B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
D项开始于秦朝,排除。
故正确选择C项。
【考点定位】考查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13. 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
A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
B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
C项是明朝坚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
故正确选项为D。
【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民族融合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民族和睦有多种方式。
回答14、15题。
14.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张骞“凿空”B.卫青远征C.昭君出塞D.甘英出使【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匈奴”、“两汉”、“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中原的冶铁、凿井技术传给西域,而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原,这些经济文化交流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B项所述属于军事斗争,排除。
C项指出塞蒙古高原,排除。
D项出使欧洲,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政府对边疆的治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含答案)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31.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32.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解析)
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解析】A “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2.(2009全国文综一)“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解析】B 楚汉战争中项羽面临“四面楚歌”,最终战败,西汉建立后,吸取教训,故“楚歌”流行,所以选B3.(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解析】D “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4.(2009北京文综高考)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井田制 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C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从题干中的“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判断是分封制。
5.(2009北京文综高考)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解析】D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制词语“元朝”,此题可用排除法,科举制开始形成于隋朝,排除A;殿试成为科举定制是在北宋,排除B;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古代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2.(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
答案为C。
【答案】C3.(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答案】A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0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试题及详细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洲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图1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2完成3—5题3.N 地风向为A.东北风B。
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B。
N地 C 。
P地D。
Q地5.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 C170m D220m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2009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Ⅰ)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全解全析
2009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Ⅰ)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全解全析(仓促写成,仅供参考,望批评指正)江西修水英才高级中学(332400)丁永生(QQ:949667768)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溢号D.行业【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知识的识记和认识能力。
我国古代姓氏起源种类很多,除了起源于题中涉及的官名、爵位、谥号、行业外,还有以氏、国名、乡和亭名、居住地、天干地支、排行方位、先人的字名等为姓的。
本题学生误选B、C两项,原因在于对“爵位”“溢号”的含义理解不准确,“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结束。
如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代封爵都有很大不同。
而“溢号”是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与的称号,如齐宣王的“宣”,诸葛亮谥“忠武”等。
【答案】A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解析】本题以典故“四面楚歌”为切入点,考查楚汉战争后汉初社会状况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汉高祖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后,为改变汉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困窘局面,吸取秦亡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的主要原因在于布衣出身的刘邦打败了势力强大的对手项羽,并能根据当时的形式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西汉初期,南方经济并未很快恢复和发展,由此排除答案A;汉初经济恢复的同时,刘邦采取了一系列实现“大一统”措施,民族融合加强,说“北方文化的衰弱”不符合史实,“楚歌”风行一时也并非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答案】B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安徽)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9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的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务必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列四图反应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
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16、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
第II卷8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 ②C. ③D. ④【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 N地C. P地D. Q地【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解析】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 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州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11. 图5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 重义轻利思想B. 维新图强思想C. 实业救国思想D. 中庸自保思想12.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
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 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 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 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D. 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13. 表1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A. 1949~1951年B. 1953~1955年C. 1958~1960年D. 1979~1981年14.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 进行工业化建设16.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近代史)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
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
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臵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
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福建卷)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福建卷)第I卷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6.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A.东渡黄河B.北渡长江式C.跨越陇海线D.挺进大别山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缓和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2009年6月8日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ⅱ)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B.邑号C.爵号D.官号2.(3分)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3.(3分)如图所示战役是()战役示意图A.明朝与瓦刺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4.(3分)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5.(3分)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
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6.(3分)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7.(3分)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
”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8.(3分)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0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试题及详细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洲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图1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2完成3—5题3.N 地风向为A.东北风B。
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B。
N地 C 。
P地D。
Q地5.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 C170m D220m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全国卷I】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
第II卷8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 ②C. ③D. ④【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 N地C. P地D. Q地【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解析】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2009年6月8日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ⅰ)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2.(4分)“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3.(4分)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4.(4分)如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如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5.(4分)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6.(4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7.(4分)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8.(4分)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 C.监察D.司法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31.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32.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B.创办《青年杂志》C.发动学生运动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
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34.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3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洲协作的世界D.欧俄均衡的世界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40.(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
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
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
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
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
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
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
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
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
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15分)41.(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5分)4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材料二第三篇国家权力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10分)4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会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9分)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
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
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
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7分)(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
(8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40.答案要点:(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