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

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于是王唯轻拂杨柳吟诵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高适在漫天飞雪中用“天下谁人不识君”诠释着离别的豪迈大气,柳永则将离别定格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永恒凄楚……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播放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

二、静静聆听,浮现画面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我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是那样的多情。我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梦,梦醒时分,我只能倚在康桥轻轻吹奏“离别的笙箫”。

2.播放康桥

图片,(配乐小提琴《回归家园》)感受诗歌流动的画面美。 3.学生介绍经过筛选的有关作者及背景资料。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三、放声诵读,把握感情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感情的关键词语。明确:?能够体现作者感情脉络的关键词语如作别、荡漾、甘做、寻梦、别离、沉默。?诗人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再到怅惘,经历波澜。这种变化源于对康桥的爱恋。

2.齐读诗歌,注意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特征。

四、激情诵读,捕捉意象

1.“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

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用康德的话说,即“灌注了生气的形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2.本诗中的意象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3.学生再次诵读诗歌,讨论作者选择这些意象的作用。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如“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

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以“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如“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如“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精妙入微的折射出诗人隐秘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高洁秀美、宁静祥和,诗人视作朋友、知已,与他作心的交流:当年你或许飘浮在碧绿的草坪上空,装点着蔚蓝的天空,为我遮挡炎炎烈日,见证我痴迷康河、回归自然的诗心画意。如今,你离我而去,我也带着割舍不下的眷恋,惆怅远你而去。永别了,飘逸的云彩。永别了,静美的康桥~

五、再次诵读,感受音乐美和建筑美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如: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六、深情品读,体会意境美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字词,进行赏析。

如:用了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这就使得全文基调轻柔缠绵。表面上洒脱飘逸实际上隐寓着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