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13版
18章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是遵循现有最好的证据制订的关于一组病人、一
个医院、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管
理模式、公共卫生措施和医疗卫生政策的学问。
循证卫生决策
可实施循证医学的领域
医疗卫生立法
医疗卫生政策的制订
新药审批
临床指南
规范化的临床服务
公共卫生策略的制订
医疗卫生技术准入
临床医生自发的尝试
病人的选择
医疗卫生组织和管理
这些研究的重要启示
实践经验和理性推理是不完全可靠的
医学干预,不管新旧,都应接受严格的临床评估
有意识、积极和系统地采取措施,淘汰医学实践
中无 效的干预措施,并防止新的无效措施引入医
学实践
所有医学实践的决策都应基于严格的研究证据之
上
阿奇 . 考科伦 (Archie Cochrane, 19091988)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 阿奇.考科伦医生看到了这 些研究证据对临床实践的 巨大的潜在意义和价值, 尖锐地指出 了整个医学界 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忽视, 从而唤起了社会对系统总 结、传播和利用临床研究 证据的重视。
• 遵循证据实施医学实践的文化
• 推行和监督循证实践的机制
寻找和评估证据是任何实施循证医学方式的必要环 节。 循证医学的实施将不断淘汰现行无效的干预措施, 防止新的无效措施进入医学实践,从而节省资源、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证据的含义
图18-4 关于干预效果研究的证据分级
明确区分和对待不同来源的证据
Lord Kelvin,1815,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 “任何 重于空气的人造物体绝对不可能会飞行。” Charles H. Duel , 1889 ,美国国家专利局局长 : “所有可能发明的东西都已被发明了。” IBM公司前总裁:全世界个人电脑的最大需求是5 台。 Grover Cleveland,1905,美国总统: “任何有理性、 负责任的妇女决不会参加选举。”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答:临床流行病学的本身是应用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并创产出最佳的研究结果,而且应用这些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医疗决策,从而提高医疗水平,达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二十世纪90 年代,循证医学这个概念的产生、应用与发展,实际上是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发源地之一的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 工作在临床医疗和教学第一线临床流行病学家们,应用了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指导临床医疗教学实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用于对病人(诊治决策)的一个现代名词”。
临床流行病学重在“创证”,而循证医学重在“用证”。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习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修订版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习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学习“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在迅猛发展的医学知识与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前,临床医生应迅速适应不断发展的相关医学信息,并在忙碌的工作与有限的资源下,使用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提供最佳的服务。
这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并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90年代迅速发展的循证医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因此,被称为循证医学或实证医学,有据医学,求证医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文献均用“循证医学”,台湾省学者有多称“实证医学”对我们来说,循证医学就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的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因而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
循证医学的理论并不复杂,简言之就是引用设计严谨,能直接解决临床问题的文献结果并结合实际应用于患者治疗,评估其疗效,以合理应用资源,改进医疗质量。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以自学问题为主的循证医学课程,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技巧和方法,俺一下5个步骤试验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的实践:(1)将临床医生实践中的信息需求,转变为能够解答的问题,即从个案的临床资料中寻找能解答的,具体临床问题,(2)通过有效的检索,搜寻,寻找与该临床问题相关的医学论据,包括各种文献及医学数据库,发表及未发表的研究成果,(3)对所获得的证据的可信度和临床使用性严格评价,做出结论,(4)将评论结果应用于自己的临床环境,(5)对相应的有效结果进行再评价。
循证医学的临床实施步骤:提出临床问题、寻找临床证据、评价证据、用于治疗。
流行病学课件:第16章 循证医学
Ⅳ ● 肯定最佳证据:临床应用 ● 无效或有害:停止/废弃→临床应用 ● 难定的证据:提供进一步研究
Ⅴ ● 终身继续教育 ● 提高临床水平
前后比较评价
图16-1 实践循证医学的“五部曲”
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
寻找和提出临床问题
找出临床问题是实施循证医学的第一步 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循证医学所赋予的任务
诊断试验的重要性 ①是否通过该项诊断性试验,能正确诊断或鉴别该患者有无特定的目
标疾病? ②是否作了分层似然比的计算?
诊断性试验的临床适用性 ①该诊断试验是否能在本单位开展并能进行正确的检测? ②我们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合理估算病人的验前概率?* ③检测后得到的验后概率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病人的处理?*
疾病治疗性证据的评价原则
第三节 系统综述
系统综述的基本概念
• 系统综述(SR):针对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 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 行病学原理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 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 综合可靠的结论。同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更新, 随时为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科学证 据,是重要的决策依据。
怎样基于精确性、准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及安全性等因 素选择一个与诊断有关的检查、检测或检验方法
怎样去估计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进程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并 发症或结局
怎样为所诊治的患者选择一个利大于弊、价有所值的治疗 措施
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如何通 过筛查来早期诊断疾病
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系统综述 第四节 Meta分析
流行病-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发展和演变
早期循证医学的概念 对循证医学的讨论和批评 重新定义循证医学 循证卫生决策
广义的循证医学 证据的含义 循证决策三要素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早期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早期倡导者多是医学院临床流行病学 的教授,他们的专业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早期循证 医学方向的把握,其用意在于呼吁提高对临床医 生检索、阅读、理解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 究文献的意识和能力。
Clinical Experience Clinical Experience 现有
Clinical Experie最nc好e 的C证lin据ical Experience
Clinical Experience Clinic可al 用E现x的p有e资rie源nce Clinical Experience
不治疗的危险有多大? 治疗的益处和害处有多大? 病人现有资源有多少? 病人如何看待治疗的总体价值? 若相关资源用在别的方面是否更可取?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高血压和高血脂药物控制的决策
中国有一亿六千万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还有一亿六千万高血脂 病人。 抗高血压药平均每人每年约需500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农村家 庭平均年收入的七分之一;降脂药更加昂贵! 假如治疗一个高血压病人每天只需一元钱,治疗一个高血脂病 人只需两元钱,治疗这两个病的全国总费用将是全中国医疗卫生 总费用的三分之一。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标准直接影响需要治疗的人数,必须考虑一 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卫生资源的多少!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代流行病学--应用性研究的方法论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A:群体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概率论的观点D:对比的观点答案:A2.疫情统计图运用的是哪种流行病学方法?A:描述性流行病学B:数理分析C:分析性流行病学D:临床实验答案:A3.流行病学最鲜活的实践性特征是A:预防为主B:对比分析C:与时俱进D:防治结合答案:A4.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最重要的特色是A:群体的观点B:预防为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社会心理的观点答案:A5.流行病学在疫情控制中主要任务为寻找传染源,发现传播途径,发现原始宿主,中间宿主,对病人和疑似病人来进行隔离,同时保护健康人群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对于“流行病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B: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C: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D: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对传染病研究答案:D2.关于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最大区别是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不涉及药物治疗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提供诊断依据答案:A3.在流行病学中,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A:疾病,伤害,健康B:身体,精神,社会C: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D:传染病,慢性病,伤害答案:A4.在流行病学中,研究方法分为A: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D: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答案:B5.在国内外,现在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B:研究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答案:D6.下列关于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项,哪项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答案:A7.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循证医学实践不一定会降低医疗费用B:循证医学不等于Meta分析C: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因人而异D: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惟一强调的是证据E: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答案:D8.循证医学就是A:Meta分析B:系统评价C:查找证据的医学D:临床流行病学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答案:E第二章测试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A:年龄、性别、职业B:地区、季节、职业C:年龄、性别、季节D:季节、地区、人群E:时间、地区、人群答案:E2.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A: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B: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C: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D: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E:其余选项均不是答案:C3.对疾病进行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A:理论流行病学B:遗传流行病学C:血清流行病学D:移民流行病学E:分子流行病学答案:D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是A: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B:甲地诊断不如乙地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D: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E: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答案:C5.为了正确反映慢性疾病各年龄死亡趋势,可用A:年龄死亡相关分析B:交叉分析C:抽样调查D:横断面分析E:出生队列分析答案:E6.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A:期初人口数B:(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C:健康人口数D:期末人口数E:患病人口数答案:B7.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答案:E8.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A:其余选项都正确B: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C:病死率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D: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E:病死率分母中患者情况不同则指标的意义不同,不能用医院病死率代表所在地区的病死率答案:A9.下列哪个因素对传染病年龄分布影响最大A:免疫水平的高低B:劳动强度的大小C:医生诊断水平的差异D:潜伏期的长短E:营养状况的不同答案:A10.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感染率B:发病率C:续发率D:患病率E:罹患率答案:C11.下列哪条不是续发率的用途?A:比较不同传染病相对传染力的大小B:病因不明疾病的病因调查C:比较不同经济卫生条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D:比较家庭大小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E: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答案:B12.出生队列研究是A: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视为一个队列B:将同一种族的人视为一个队列C: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视为一个队列D:将同一社区的人视为一个队列E:将同一国家的人视为一个队列答案:A13.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B:其余选项都不是C: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答案:C14.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A:因伤残而存活的寿命年B:因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C: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D:其余选项均不正确E: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答案:C15.描述人群的疾病发病状况的指标有A:发病率B:生存率C:续发率D:患病率E:感染率答案:ACDE16.疾病的时间分布变化形式可分为A:流行B:周期性C:短期波动D:长期趋势E:季节性答案:BCDE17.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A:获得与病因假设有关的资料B:判断疾病的传染性C:可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D:获得与流行因素有关的资料E:掌握疾病流行规律和特点答案:ACDE18.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包括A: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B: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疾病C:在其他地区的人群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D: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且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E:该病在当地居民中发病率均高,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答案:ABCDE第三章测试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C: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答案:D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答案:D3.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猜测和求证方法C: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D:科学实验四法答案:C4.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假设必定成立B:假设可能成立C:假设本身难以推论D:假设尚不能成立答案:B5.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可重复性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答案:B6.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强度B:关联的可重复性C:关联的时间顺序D:关联的合理性答案:D7.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共变法B:求同法C:求异法D:同异并用法答案:D8.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A: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B:宿主、环境和病原体C:遗传、环境和社会D:宿主、环境和病因答案:D9.因调查对象有意掩盖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为A:回忆偏倚B:暴露怀疑偏倚C:测量偏倚D:报告偏倚答案:D10.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说的三类偏倚指的是A:信息偏倚、测量偏倚、混杂偏倚B: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C:信息偏倚、失访偏倚、奈曼偏D: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错分偏倚答案:B11.设某研究因素为E,所研究的疾病为D,某外来因素为F,F和E与D之间分别存在独立的关联,E与D之间存在一般相关关系,该外来因素引起的偏倚为A:混杂偏倚B:奈曼偏倚C:信息偏倚D:选择偏倚答案:A12.对于选择偏倚的控制原则有A:采用客观指标进行测量B:采用多种对照C:采用盲法收集资料D:严格选入标准E: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高应答率答案:BDEl准则包括A:求异法B:排除法C:同异共用法D:共变法E:求同法答案:ABCDE14.因果推断的Hill标准包括A:剂量-反应关系B:关联的时序性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强度E:关联的合理性答案:ABCDE第四章测试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乳腺结节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累计发病率B:发病率C:发病专率D:罹患率E:患病率答案:E2.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现况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D: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E: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检验病因假设答案:C3.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层间变异大的资料适合于分层抽样B: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C: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E: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答案:E4.适用于抽样调查的情况是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C: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D: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率、情况答案:B5.随机抽样的目的是A:减少样本的偏性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系统误差D:减少随机误差E: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答案:A6.生态学研究中严重影响研究结果真实性的问题是A:发表偏倚B:失访偏倚C:生态学谬误偏倚D:无应答偏倚E:报告偏倚答案:C7.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错误的是A: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B: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C:设置对照D: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E:无需设立对照答案:C8.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观察法B:分析法C:实验法D:个例分析E:描述法答案:D9.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A:横断面研究B:病例报告C:病例-对照研究D:生态学研究E:纵向研究答案:C10.随机抽样方法不包括A:便利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系统抽样答案:A11.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A:典型症状的病人B:非典型症状的病人C:男女人数必须相等D:严重型病人E: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答案:E12.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A:现况研究B:实验研究C:队列研究D:理论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A13.下列哪项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A: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B:出结果速度快C:调查费用相对较少D:结果正确性高E:覆盖面大答案:A14.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A:选好研究因素B:样本必须足够大C:所选择的目标人群总人数不很多D:抽样必须随机化E:尽量选择发病率低的疾病答案:BD第五章测试1.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可以对大样本量人群开展长时间随访B: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能力较强C: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答案:B2.分层分析常用于控制什么偏倚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选择偏倚D:失访偏倚答案:A3.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应选择A:在病例中选择有、无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个组B:在非病例中选择有、无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个组C:在病例中选择有暴于某种露因素的为一组,在非病例中选择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个组D:在非病例中选择有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为一组,在病例中选择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为另一组答案:B4.评估某研究因素与某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最好衡量指标是A:人群归因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D:相对危险度答案:D5.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较,下列哪项特点不正确A:二者均是分析性研究B:二者均属于观察法C: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比病例对照研究强D:二者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答案:D6.开展队列研究时,下列哪项不应作为队列人群的选择条件A:年龄较大者B:稳定人群C:便于随访者D:暴露情况容易查明者答案:A7.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A:回忆偏倚B:混杂偏倚C:失访偏倚D:选择偏倚答案:C8.下列哪一项是队列研究的缺点A:节省人力、物力、财力B:不适用于少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代表性差,易产生选择性偏倚D:不能计算发病率答案:B9.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A:分析流行病学B:描述流行病学C:理论流行病学D:实验流行病学答案:A10.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C: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答案:B11.相对危险度是指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B: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C: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D: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答案:C12.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0.0048B:1.89C:22.6/10万D:48.0答案:B13.下列哪种方法最能降低队列研究中因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A:选择混杂因子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一致B:用相对危险度而不是比值比来测量C:对失访与未失访者的特征做比较分析,并尽可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失访与未失访者的结局并比较D: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答案:C14.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措施一般应包括A:选择严谨、科学、诚实、可靠的调查员B:所选的病例应有充分的代表性C:制定详细的调查员手册,并严格执行D: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答案:ACD15.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失访,说法正确的是A:应尽可能调查和记录研究对象失访的原因B: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应尽可能减少失访D: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答案:ACD16.有关混杂偏倚的控制,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化法可用来控制混杂B: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将主要的混杂因素进行配比C:分层分析是分析和控制混杂的最好方法D:在设计时,即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做某些限制,以保证两组样本的同质性答案:ABCD17.关于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同时出现B: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答案:BC18.队列研究中有关暴露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皮肤对外的暴露B:指给予了某种干预措施C:指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D: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答案:CD第六章测试1.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A: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B: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C: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D: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E: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答案:D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那种人不能作为肺癌病人的对照A:骨折病人B:肺结核病人C:营养不良者D:其他肿瘤病人E:健康人答案:B3.某人研究新生儿湿疹的病因,选择200例确诊的新生儿湿疹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的没有湿疹的新生儿2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介绍
预后问题的三要素
• 定性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
• 定量的: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 时序的:这些结果发生在何时
例:卵巢癌 5年 生存率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衔接
• 阅读、解析、评价和使用一篇论文的方法
属于临床流行病学范畴。多篇论文加上其
他各种证据的综合评价,以及在评价基础
上的决策过程,属于循证医学学科领域。
• 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
• 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 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 基础上 • 是一种理念,一种医学思维
EBM
Best Research Evidence
Clinical Expertise Patient Concerns
模式
二、循证医学的应用
• 新的理念和方法 • 根据应用对象不同,产生不同的概念
• 队列研究:按照暴露
因素分为暴露和非暴 露,随访一段时间后 评估临床结果即疾病 是否发生,比较暴露 与非暴露状态下疾病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临床研究基本类型-2 诊断试验评价
• 最基本的思想是将这个新的试验同诊断该 病的标准诊断方法进行盲法和同步的比较 ,以评价其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
• 通常包括金标准评价的患病人群与金标准 评价的非患病人群
• 系统类: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 Best Practice () – UpToDate ()
• 集成类:如临床实践指南
– Clinical Evidence()
• 系统评价摘要类
– ACP Journal Club (/) – DARE()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 刘广芝 2014年8月·海口
临床流行病学概念
第18章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PPT课件
7
PRE-MODERN EPIDEMIOLOGY
早期流行病学的探索
Epidemiology: a discipline evolved from
studies of outbreak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流行病学是从传染病流行
-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阶段 (1946~20世纪6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早期)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2
特点
传染病→所有疾病、健康问题 传统的调查分析→定量+定性、宏观+微观
“流行”→“分布”、“动态”+“静态”
三环节两因素→社会行为因素
分支学科↑、应用范围↑
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The war between miasma and germ theory
about causes of disease 病因学的瘴气说和细菌说
大战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与控制的经典实例
John Snow (1813-1858)
体现早期流行病学的主体思想框架
4
第一节 从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
5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
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
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
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与决策的学问
6
一、流行病学发展史
学科形成前期 (~18世纪)
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20世纪初)
学科发展期 (20世纪40、50年代~)
(现代流行病学时期)
分层分析法
体病人的治疗措施。(病因、诊断、转归)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13版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步骤。
熟悉:熟悉队列研究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了解:了解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教学内容: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1)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2)样本大小的估计。(3)研究变量的获取。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未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暴露分级资料的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匹配资料的分析;OR、OR95%可信限、病因分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
(四)课程编码:课程编码:
(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数24学时,1.5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 学 安 排
小计(学时)
讲授
讨论
实验
临床见习
第一章 绪论、疾病的分布 5 5
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5 5
第三章现况研究 4 4
第四章队列研究 5 5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5 5
合 计 24 24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Cochrane 协 作 网 ( Cochrane Collaboration) 、
Cochrane图书馆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杂志编汇:ACPJC: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 Jourmal club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杂志编汇(Journal Club),即ACPJC
•1992年英国成立Cochrane中心: RCT,进行系统评价
•1995年 Sackett建立了英国循证医学中心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er): 循证医学专 著, 循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和美国内科医师学 会)
筛查:早期诊断:乳腺照片普查 预防复发:心衰:转换酶抑制剂
(二)查寻科学的证据
证据科学性的分级
级别
证据来源
I. 从多个RCT通过meta分析获得;或把握度很高的 RCT
II. 至少有一项设计很好的RCT;或来自把握度低的 RCT III. 来自设计很好的非随机对照、前后对照、队列研究
,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半试验性)
●青霉素1天两次治疗链球菌性扁挑体炎和1天三次或更多的效果相同(meta分 析)(Pediatrics)
●急性无并发症疟疾患儿应用乙胺嘧啶-磺胺类药物加青蒿酯(artesunate) 治疗可提高疗效(三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Lancet)
●母乳喂养可增加母-婴传播HIV-1的危险性(盲法随机对照试验)(JAMA)
实用内科学:5/53种病
第二,人体十分复杂:
循证医学完整版
章节测试11 简述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得关系、循证医学得诞生与临床流行病学有直接得关系。
循证医学产生得方法学背景与流行病医学发展得背景密不可分。
流行病学就是关于传染病流行得学问,研究其流行及其病因然后进行预防。
上世纪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基于传统流行病学科学研究得概念,随机对照试验诞生用于评估干预措施得效果,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始用于研究病因及预防、现代流行病学在应对慢性病中诞生,就是一种定量地研究疾病、健康与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一般规律得方法论。
当它作为研究临床问题得研究方法时,即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临床实践问题得方法论,其结果可以反过来影响医学实践。
我们需要应用临床应用性研究进行医学实践,依据证据进行实践就就是循证医学最核心得思想、2 试述初筛临床研究证据得真实性与相关性得方法。
以下列指标作为参照,对研究证据得真实性做出初步得判断:该研究证据就是否来自经同行评审杂志、产生证据得机构就是否与自己所在得机构相似、该证据就是否由某个组织所倡议且其研究设计或结果就是否因此受影响等。
以下列指标作为参照,对研究证据得相关性作出初步得判断:1。
若该研究证据提供得信息就是真实得,就是否为自己得患者所关心得问题及其健康有无直接影响;2。
该研究证据就是否为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其涉及得干预措施或实验方法在自己所在机构就是否可行;3.若该研究证据提供得信息就是真实得,就是否将改变现有得医疗实践。
3 简述最佳证据得特性、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物美价廉。
4请简述对循证医学中证据得理解、证据,与依据一起作为循证医学得核心,就是学习循证医学与进行循证实践必不可少得、要了解证据,必须了解与决策有关得证据属性:1。
相关性,证据必须与临床医学应用具有相关性;2、研究结果得可信性,随机对照试验得质量最高,可作为其她条件相同时得最优选择;3.可接受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考虑研究结果对病人得重要性及其效果得大小;4。
适用性,即我们得决策场景与研究场景得相似程度;5、我们在判断证据得属性时,并不会得出绝对得结论,这也决定了证据得不确定性、5 循证医学产生得原因及意义?上世纪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基于传统流行病学科学研究得概念,随机对照试验诞生用于评估干预措施得效果,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始用于研究病因及预防。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在循证医学中的角色
循证医学强调使用最高级别的研究证据来支持临床决策,这促进了临床流行病学和其他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和有效的证据。
提供高级别的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强调多学科合作和综合评估,这有助于临床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如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健康经济学等的合作,共同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
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分析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
某团队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方法,评估了某药物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治疗依据。
案例三
某医院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对某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等进行系统评价和比较,为患者制定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案例四
某团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调查了某药物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方法,评估了该药物对另一种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治疗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1
未来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
2
3
加强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
拓展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应用领域。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医疗工作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水平和实践能力。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整合应用
05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对病历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某种手术的并发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有关,从而改进了治疗方案。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现有研究文献,为临床决 策提供最佳证据。
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随机分配患者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不 同治疗方案的效果,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系统
根据研究设计和结果的质量,对证据进行分级,并根据证据级别提出相应的推 荐意见。
循证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 效果,为医生选择最佳治 疗方案提供参考。
02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 方法,强调利用最新、最可靠的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
重要性
循证医学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为个体化治疗 提供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
2023-10-28
目录
• 临床流行病学 • 循证医学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联系
与区别 •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
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论
01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实证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临床问题的 医学方法学。
证据质量与偏倚控 制
临床研究证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因 此对研究中的偏倚控制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的障碍
由于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合作与 交流可能会面临语言、文化、方 法学等方面的障碍。
缺乏高级统计和分 析方法的研发与…
对于复杂的多因素分析、交互作 用分析等高级统计和分析方法的 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尚缺乏足 够的研发和应用。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十三五创新)》读书笔记模板
第一节病例报 告与系列病例
研究
第二节现况研 究
一病例报告 二系列病例研究 三优缺点
一目的和用途 二特点 三研究类型 四随机抽样调查的样本量估算 五研究步骤及设计要点 六常见偏倚及控制 七优缺点
第二节研究步骤及 设计要点
第一节概述
第三节常见偏倚及 研究的优缺点
一基本原理 二基本特点 三设计类型
一信息偏倚的概念 二几种常见的信息偏倚 三信息偏倚的控制 四偏倚程度与方向
一混杂偏倚的概念 二混杂因素 三混杂偏倚的控制 四混杂偏倚的测量
第二节病因与危险 因素的因果关联推
断
第一节现代流行病 学对病因的认识
第三节病因与危险 因素研究的评价
一从决定论因果观到概率论因果观 二从特异论病因学说到多病因学说 三现代流行病学对病因的理解及危险因素的阐述
一医学论文撰写 二文献管理软件
第一节临床科 研选题
第二节临床科 研设计书的撰 写
一找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 二构建临床问题 三临床研究的选题
一题目 二内容摘要 三立项依据 四研究方案 五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六经费预算 七其他内容
读书笔记
这是《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十三五创新)》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第四节卫生经 济学分析与评 价
一资料的来源 二资料的测量方法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二调查问卷编制的基本步骤 三量表及其与问卷的区别 四调查问卷的质量评价 五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疾病频率常用测量指标 二残疾失能指标 三生存质量的测量
一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指标 二卫生经济学分析的类型 三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循证医 学的概念及实
施步骤
第二节临床研 究证据及等级 体系
2009年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上课版
2020/4/3
19
举例
❖ 2001年5月,一位65岁女性病人因右侧半身无力, 说话不清3h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5年。急诊脑 部CT扫描显示没有出血和其他异常密度影。查体: 意识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上运动神经 元性面瘫和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Ⅱ度。不能自 理生活。
❖病人、家属和医生:能否使用溶栓药物以降低病 人死亡和残废的风险?
10
❖Archie Cochrane
(1909-1988),英国流行病学家
❖ 在1979年,他写到:“我们还没有从专业的或亚专 业的角度,周期性地应用所有相关的RCTs,编写
整理出一个评论概要(系统评价),这无疑是对我
们行业的一个强烈的责备。"
2020/4/3
11
一项震惊整个医学界的研究
❖ Iain Chalmers et al.
❖ JAMA 1992,268(17): 2420-2425.
User's Guide to Biomedical Literature (JAMA 1993-98 Series)
2020/4/3
16
循证医学--先驱
❖David Sackett 临床流行病学创始人之一,循证医学先驱,出版
第一本循证医学专著,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首 任主任。
Effective Care i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020/4/3
12
重要启示
❖经验和年资是不可靠的,医学干预不 管新旧都应接受严格的科学评估!
❖淘汰无效的干预措施,严防新的无效 措施引入医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疾病的分布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历史,临床流行病学定,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设计、测量、评价)。常用的疾病统计指标(1)疾病发生水平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疾病存在状况指标:患病率、感染率、(3)疾病死亡指标:死亡率、累积死亡率(4)疾病防治效果指标: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存活率5)评价健康寿命损失的指标:PYLL、DALY。疾病的分布(1)描述疾病分布的术语:散发、爆发、流行(2)人群分布特征: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和分布,以及影响人群分布的因素(3)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地区分布:地方病、输入性疾病。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常用的疾病统计指标。
熟悉:熟悉疾病分布的描述。
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
第二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教学内容:
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因果观的发展、流行病学病因定义。(2)病因模型: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病因网模型。(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局限性。病因的推断:(1)病因的推理方法:假设演绎法、MILL准则。(2)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因果关联(3)病因推断的标准: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终止效应
(二)编写依据:根据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本科)教学计划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6版制定本大纲。
(三)目的任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按教学计划规定,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是从患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患病群体的研究,以宏观的角度对疾病病因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可提高临床科研的选题、设计、误差控制及对研究结论的评价能力。为增强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准确性及可应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的决策。
(二)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
五、教材与参考教材
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主要参考书有:林果为主编《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
掌握:掌握病因的概念及学会如何进行病因推。
熟悉:熟悉病因概念的发展简史。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
第三章 现况研究
教学内容:
现况研究的基本原理、目的。现况研究的方法(普查、抽样调查)。现况研究的基本步骤(研究对象的确定、样本大小、调查表的制订、测量方法、质量控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步骤。
熟悉:熟悉队列研究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了解:了解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教学内容: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1)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2)样本大小的估计。(3)研究变量的获取。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未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暴露分级资料的分析,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匹配资料的分析;OR、OR95%可信限、病因分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熟悉现况研究的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熟悉现况研究的基本步骤。
了解:了解现况研究的常见的偏倚。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学时。
第四章 队列研究
教学内容: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目的、类型。队列研究的研究步骤。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1)率的计算: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SMR、SIR、SPMR (2)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AR、AR%、PAR、PAR%。常见的偏倚及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熟悉: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资料得分析方法。
了解:了解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教法教具:
以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配以多媒体。
教学时数:
总学时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
四、考核
(一)考核形式:考核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
(四)课程编码:课程编码:
(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数24学时,1.5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 学 安 排
小计(学时)
讲授
讨论
实验
临床见习
第一章 绪论、疾病的分布 5 5
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5 5
第三章现况研究 4 4
第四章队列研究 5 5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5 5
合 计 24 24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是一门采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使临床医学从经验提升到科学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临床流行病学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评价的一门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