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基本技术及原理
(完整版)焙烤食品工艺学
![(完整版)焙烤食品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9df01f551810a6f424868c.png)
绪论烘烤食品——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基本原料,通过发酵,高温焙烤过程而熟化的一大类食品叫烘烤食品。
焙烤食品的历史:国外最早在古埃及,国内: 三国,北魏,元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第一章(重点)小麦分类:按生长条件1。
冬小麦(温带)2.春小麦(寒带)白色(硬质粒,软质粒)红色(硬,软质粒),混合色(硬,软质粒)硬质粒与软质粒区别:硬质粒又叫角质粒,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品质好,筋力强,细胞排列整齐有序。
软质粒又叫粉质粒,筋力弱,排列无序。
为什么面粉中的水分不能太高?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皮层:9%,主要是纤维素糊粉层:3-4%,主成分色素和蛋白质胚乳淀粉层:80-86%,薄壁细胞组成,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籽粒胚(胚芽):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千粒重,容积重都是越大,小麦越好。
(看期中试卷)小麦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小麦粉的化学性质:1. 淀粉(支链多于直链)2。
蛋白质:a.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b。
非面筋蛋白:球蛋白和麦白蛋白面筋蛋白:不溶于水,可形成面筋,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3. 脂质:胚芽,糊粉层,2—4%,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时要除去面筋定义: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柔软性的胶状物就是面筋。
可将面筋分为以下三类:(重点)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或弹性中等,延伸性适中;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由于自身重力而自然延伸和断裂,还会完全没有弹性,或冲洗面筋时不黏结而冲散。
简答:形成面筋的蛋白是哪两种?各自有何特性?如果麦胶蛋白或麦谷蛋白太多,各自会导致什么后果?(重点)答: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面粉内所含蛋白质越高,制作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焙烤食品加工-PPT课件
![焙烤食品加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4ca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8.png)
弹性
• 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 可分为强、中、弱三等。 来状态的能力
延伸性
• 湿面筋被拉长至某长度后不断 延伸性好的面筋,面粉
裂的性质
的品质一般也较好。
可塑性
• 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不能恢 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韧性
• 面筋被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一般来说,弹性强的面筋,韧性也好。
2024/10/20
2024/10/20
32
三、油脂
动物油脂
• 猪油、奶油(黄油) • 熔点高、可塑性强、起酥性好的特点。色泽、风味较
好
植物油 • 花生油、棕榈油、芝麻油
2024/10/20
氢化油
• 硬化油 通过氢化作用和内部酯化作用改变原油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起酥油 人造奶油
• 以精炼的动植物油、氢化油等油脂为原料,经混 合、冷却、塑化等工艺加工而成,能使面制食品 起显著疏松作用的油脂。
2024/10/20
20
面筋的形成
当蛋白质遇水相溶时,疏水基团一侧斥水收缩,而亲水基团一侧则吸水膨胀, 这样蛋白质就弯曲成为螺旋型的球状“小卷”,其核心部分是疏水基团,亲水 基团分布在球体外面。
当蛋白质胶体遇水时,
水分子首先与蛋白质外围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形成湿面筋。
2024/10/20
21
面筋的形成
2024/10/20
5
2024/10/20
6
2024/10/20
7
2024/10/20
8
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 1.原辅材料逐步规格化、专用化
2.生产工艺日臻完善和成熟
3.行业行管体系不断加强,产品标准不断完善
4.产品产量不断提高
2024/10/20
食品焙烤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焙烤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fabf283968011ca30091e3.png)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标准一、前言(一)基本信息学时:学时/周教学对象:食品加工专业学生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后续课程:食品检验,食品分析,食品质量管理(二)教学对象分析我国的焙烤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我国食品专业已有的高校本科及大专毕业生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形成了焙烤食品加工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极度短缺的现象。
基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培养能适应企业需求、服务一线,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良好素质的从业者。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指导思想焙烤食品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组织部分,近年作为轻行业中的重要产业更是取得了长远发展。
做为食品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学必选课程之一。
本课程教学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训为手段,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在实训中有所运用。
烤焙食品生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操作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认知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遵守食品卫生相关各项法律、法规2.能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能根据工作内容选用工具,设备,正确常用工具、设备,并能简单维护4.熟悉焙烤食品加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能及用途,能正确使用加工所需材料5.能看懂配方,按照合理的加料顺序投料6.能根据根据产品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典型产品的制作7.能运用正确的工艺对产品进行冷却、包装、储放8.能经行产品成本核算并确定合理售价9.能合理运用各种材料,经行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的制作,能采用合理措施经行月饼包装及储藏10. 能按储放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储放2.知识目标(1)具备食品卫生基础知识(2)具备焙烤食品加工原辅料知识(3)知道焙烤食品配方表示方法,配料常识(4)具备焙烤食品加工用工具设备使用常识(5)知道面团、面糊调制常识(6)知道发酵工艺常识及工艺要求(温度,时间,湿度等)(7)掌握焙烤食品原料、设备、产品的专业英文词汇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同学们的遵守劳动纪律,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努力学习新知识,诚实守信,举止大方得体,爱护工具设备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73a8eb9b89680203d825f2.png)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加工技术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编码:4.学时:90学时5.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类(二)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讲述面包、饼干、蛋糕以及各类糕点等焙烤食品的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属于粮油食品深加工范畴之一。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人才,为打造合格的焙烤工高级技师做好预备和基础学习,课程学习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要求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机械设备知识、生化知识和食品分析知识,体现了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对食品生物技术行业的广泛调研,根据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性质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本课程及本课程相关内容。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课程目标按照2012级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针对该专业的就业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编写的。
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课程目标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辅助实践。
课时安排上要求重实践、轻理论,把过程学习贯穿到整个目标的实现中,整体理念是重过程考核、轻最终考核。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焙烤食品加工原理和加工技术,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②掌握各种焙烤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对产品进行感官鉴定检测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品保能力,有较强的操作技能;③具有编写产品生产方案和利用产品方案指导生产的能力;④具有使用焙烤食品机械、仪器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焙烤食品生产技术—饼干生产工艺
![焙烤食品生产技术—饼干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2ae77a710a6f524cdbf8506.png)
第四章饼干生产工艺【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饼干的分类;掌握韧性饼干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了解其他饼干的加工工艺。
【重点】饼干的成型;韧性饼干面团的调制;酥性饼干面团的调制。
【难点】不同种类的饼干面团的调制。
【教学内容】饼干是以小麦粉(或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及其他辅料,经调粉、成型、烘烤制成的水分低于6.5%的松脆食品。
饼干口感酥松,水分含量少,体积轻,块形完整,易于保藏,便于包装和携带,食用方便。
第一节饼干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饼干通用技术条件》(QB1253-91),饼干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二节韧性饼干生产工艺韧性饼干在国际上被称为硬质饼干,一般采用中筋小麦粉制作,而面团中油脂与砂糖的比率较低,为使面筋充分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调粉,以形成韧性极强的面团。
这种饼干表面较光洁,花纹呈平面凹纹型,通常带有针孔。
、韧性饼干的配方韧性饼干配方中油、糖比一般为1:2.5 左右,油、?糖与小麦粉之比为1:2.5 左右。
原料基本配方普通韧性牛奶饼干动物饼干钙质饼干小麦面粉/kg9494949494淀粉/kg666661、小麦面粉、淀粉过筛:控制粒度,使面粉中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饼干的酥松。
磁选:除去金属杂质。
根据季节的不同,对面粉的温度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节。
2、糖、油一般用糖粉或将砂糖溶化为糖浆,过滤后使用。
普通液体植物油脂、猪油等可以直接使用;奶油、人造奶油、椰子油等油脂在低温时硬度较高,可以用搅拌机搅拌使其软化或放在暖气管旁加热软化。
3、磷脂磷脂是一种很理想的食用天然乳化剂,配比量一般为油脂用量的5%~15%,用量过多会使制品产生异味。
4、疏松剂韧性饼干生产中一般都采用混合疏松剂(小苏打和碳酸氢铵两者配合),总配比量约为面粉的1%。
5、风味料乳品和食盐等作为风味料,能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改善口感,可以适量配入。
有些产品还可以加入鸡蛋等辅料作为风味料。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38078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c.png)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一种食品烘烤方法,通过高温加热,可以使食品表面产生想要的色泽和香味,使食品口感更好。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面包、蛋糕、饼干、肉类、蔬菜等食品的加工制作中,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原理、加工流程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一、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特点1、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能够充分锁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得烘烤后的食品比其他加热方法更具有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口感。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能够使食品表面形成金黄色的外观和脆爽的口感,增加食品的味道和风味。
3、延长食品保鲜期。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能够杀菌、烘干和去除水分,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4、增加了食品的美感。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能够使食品的表面形成均匀的色泽和纹路,从而提高了食品的美感。
二、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原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加热,使得食品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并且表面呈现出所需的颜色。
在焙烤食品加工过程中,热量会从加热源传递到食品表面,同时热量也会向食品的内部传递,使得食品内部的水分蒸发、变干。
如果加热过度,食品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多,会使得食品口感变差,变得干燥。
三、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加工流程1、烤箱的预热。
将烤箱加热到所需的温度,通常建议是175C至200C。
2、食品原材料的准备。
将所需的食材准备好,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别,还需进行醒发、混合搅拌、分割等操作。
3、浸泡蘸液。
这一步操作不是必须的,但浸泡蘸液可以使食品口感更好,也可以增加食品的色泽和味道。
4、抑制气泡或增加喷香味。
对于蛋糕和面包等食品,还需进行抑制气泡或喷香味的操作,使得食品的口感更加出色。
5、进入烤箱焙烤。
将食品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进行焙烤,时间和温度根据食品类别和大小而定。
6、取出食品。
待食品焙烤完成后,取出食品,待食品冷却后即可进行包装或加入其他食品材料制成更复杂的食品品类。
四、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操作技巧1、预热。
烘焙原理
![烘焙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f96949af1ffc4ffe47ace1.png)
烘焙原理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而成的面团,经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所谓面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的面团胚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
通常,我们提到的面包,大都会想到欧美面包或者日式面包的夹馅面包、甜面包等。
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的特殊种类的面包。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制作面包的原料除了黑麦粉、小麦粉以外,还有荞麦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面包经过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蓬松柔软;有些面包则恰恰相反,不用醒发。
尽管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口感则香脆可口,它们都被称为面包。
面包又被称为人造果实,品种繁多,各具风味。
面包是高热量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容易肥胖。
温度高时较为松软好吃,低温状态下会变硬,风味口感都会差很多。
面包的区分:(一)颜色区分1-白面包:制作白面包的面粉磨自麦类颗粒的核心部分,由于面粉的颜色也是白的2-褐色面包:制作该种面包的面粉中除了麦类颗粒的核心部分,还包括胚乳和10%的麸皮。
3-全麦面包:制作该种面包的面粉包括了麦类颗粒的所有部分,因此这种面包也叫作全谷面包,面包的颜色比以前述褐色面包深。
主要食用地区是北美。
4-黑麦面包:面粉来自黑麦,内含高纤维,面包颜色比全麦面包还深。
主要食用地区和国家有:北欧、德国、俄罗斯、波罗的海岸、芬兰。
5-酸酵面包:一般都是含有饱和脂肪酸、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面包。
(二)国家区分除了前述的分类中的面包,还有些面包是某些国家特产的,具有国家或者地区的特色;1-英国:英国面包以复活节十字面包和香蕉面包闻名。
2-丹麦:丹麦面包以表面浓厚的糖汁闻名,特点是甜腻而且热量高。
3-德国:椒盐八字面包(Brezel)或称Pretzel 。
4-法国:法式长棍面包。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版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ea0c4c850ad02de8041d8.png)
精心整理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名词解释:1、 面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泡在水中30~60min ,将淀粉及可溶性成分洗去,剩下的有弹性像橡皮似的物质,即为湿面筋,烘干后即得干面筋,其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2、 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时,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的外被膜被破坏,即为损伤淀粉。
3、 吸水率是指面粉加水到粉质曲线到达500Bu 时所需的加水量,以面粉含水14%为基础计算加水量。
4、 (5、 (6、 用7、8、9、 1、 2、 3、 4、 (5、 6、 焦亚硫酸钠(还原剂)7、 高筋面粉:蛋白含量11%~13%,中筋面粉:蛋白含量9%~11%,低筋面粉:蛋白含量7%~9%,8、 奶油、黄油需18-21℃时加工9、 白砂糖精制的蔗糖晶体,纯度最高;饴糖:糕点中做抗晶剂淀粉糖浆:防止蔗糖结晶返砂转化糖浆:主要利用其吸湿性10、 蛋白起泡性:30℃时11、 食品的疏松方式:机械的作用(油脂打发、蛋白打发)酵母化学疏松剂水蒸气12、 酵母种类: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13、 化学膨松剂:小苏打、臭粉、泡打粉14、面包用水:硬度为8~12度,pH值为5~6。
碱水可用乳酸中和;酸性水可用碳酸钠中和15、面包的分类:主食面包、花色面包、调理面包、酥皮面包16、面包制作包括:面团搅拌、发酵、整型、醒发、烘焙等五个主要工序17、搅拌过程:拾起、卷起、面筋扩展、完成、搅拌过度、面筋打断软式面包搅拌到搅拌完成阶段、硬式面包搅拌到面筋扩展阶段、酥皮面包:面筋扩展阶段、欧美式的甜面包进行挤出成形,搅拌至搅拌过度阶段。
18、面包面团温度的控制:26~28℃发酵箱28~30℃19、搅拌好的面团6.0,发酵后降低至约5.0。
20、面包烘烤结束标志:中心温度在100℃下维持8~12min,淀粉糊化完全,才算烤熟。
21、面包的冷却:面包皮温度达室温;中心温度32℃;整体水分38%-44%。
焙烤食品
![焙烤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3f6d67b1f121dd36a32d825d.png)
焙烤食品是指以谷物为主原料采用焙烤加工工艺定型和熟制的一大类食品主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方便面挤压膨化食品等我国传统的烙饼火烧月饼也是焙烤食品特点○1谷物原料是焙烤食品的基础原料○2糖油蛋乳是主要的辅助原料○3最后熟制工序都采用焙烤技术○4焙烤食品是一种冷热皆可食的方便食品中西式糕点的区别○1配料:中式以油糖面粉为主乳果仁肉制品为辅西式以奶油糖蛋为主果酱可可为辅○2风味:中式香甜咸为主西式突出奶油糖蛋风味○3工艺:中式制作方法简单有制皮包馅模具模型等成熟方法烤蒸炸;西式制作方法复杂夹馅切条挤花装饰烘烤成熟后在加工图案比中点丰富多样饼干按工艺分: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性饼干苏打饼干面粉含量:蛋糕含30—60%面包含90%以上饼干含80%以上面粉成分碳水化学物(75%)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水分少量维生素酶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糊精纤维素游离糖和戊聚糖淀粉在焙烤食品中起到的作用○1淀粉水解发酵产生气体使面包等发酵产品体积膨大○2决定焙烤期间产生糊精的程度○3决定烘烤时的吸水量蛋白质根据溶解性不同分为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麦球蛋白麦清蛋白酸溶蛋白其中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能形成面筋约占蛋白质的80% 是影响烘焙的主要因素选择面粉时应按以下原则在面粉蛋白质数量相差很大时以数量为主在蛋白质数量相差不大时以质量为主面筋是将面粉调成面团后用水反复冲洗最后剩下的胶状物质小麦粉分为高筋粉湿面筋含量大于30%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中筋粉湿面筋26%—30%弹性好延伸性小中下面筋湿面筋20%—25%弹性小韧性差低筋粉湿面筋含量小于20%弹性差易流散面筋形成过程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时麦谷蛋白首先吸水膨胀随后麦胶蛋白麦谷蛋白及残基蛋白互相按一定规律相结合组成面筋网络形成骨架影响面筋形成的因素○1温度面筋蛋白质吸水膨胀的最适温度为30℃○2放置时间面团调制后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以利于面筋形成○3面粉的质量面筋的形成量随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评定面筋质量和工艺性能的指标延伸性可塑性弹性韧性比延伸性面粉中重要的酶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主要是α—淀粉酶β—淀粉酶两者异同○1α—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从分子内部进行水解属于内酶75℃时仍能进行水解作用水解最终产物为麦芽糖87%葡萄糖13%小麦在发芽时才含有大量α—淀粉酶○2β—淀粉酶:也是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但是它是从淀粉分子中的非还原末端开始是外酶热稳定性差当加热到70℃时即钝化在面团中加入α—淀粉酶制剂或加入相当于面粉质量0.2%—0.4%的麦芽粉并加入含有面粉酶的糖浆可以改善面包的皮色风味增大面包体积面粉在焙烤食品中的工艺性能面粉的筋力面粉的吸水量面粉的糖化力和产气能力面粉的糖化力指面粉中淀粉转化成糖的能力产气能力:面粉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能力转化糖浆的两个特性○1保湿性能好○2具有抗结晶性糖蜜可保持烘焙产品的水分延长其保鲜时间分为初级糖蜜次级糖蜜赤糖糊糖在焙烤食品中的工艺性能○1改善焙烤食品的色香味形○2是酵母的营养物质○3面团改良剂○4对面团吸水率及搅拌时间的影响○5提高贮存寿命奶油特点○1味道有较强的使人垂涎欲滴的味道○2溶化性质入口即溶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工艺性能○1油脂的起酥性○2可塑性○3充气性○4润滑作用○5抗老化作用○6热学性质油脂的起酥性原理○1油脂具有起酥性阻止面筋形成弹性降低○2具有隔离作用不会形成大的面筋网络○3润滑作用使食品有层次影响油脂起酥性的因素○1固态油比液态油起酥性好○2油脂的用量越多起酥性越好○3温宿影响油脂的起酥性○4鸡蛋乳化剂乳粉等原料对起酥性有辅助作用○5搅拌混合的方法及程度适当乳化均匀投料顺序正确固体脂肪指数SFI在一定温度下油脂中固体脂和液体油的比率SFI为40-50油脂过硬小于5接近液体油温度越高SFI越小蛋制品在焙烤食品加工中的作用○1蛋白的起泡性○2蛋黄的乳化性○3蛋的凝固性○4改善焙烤制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影响蛋白起泡性的因素○1粘度大○2油是一种消泡剂○3偏酸性稳定○4温度30℃○5蛋的质量鲜蛋起泡性好乳制品的工艺性能○1提高面团的吸水率○2提高面团的筋力和搅拌力○3提高面团的发酵耐力○4焙烤食品的着色剂○5改善制品组织○6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面团改良剂改良面团性质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而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按作用分:酵母营养剂发酵促进剂面筋调节剂发酵促进剂主要指α-淀粉酶(面包粉中一项检测指标为α-淀粉酶活性即降落数值氧化剂(属于面筋调节剂)能够增强面团筋力提高面团弹性韧性和持气性增大产品体积的一类化学物质(V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酵母的使用量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1:0.5:0.3食盐在面包中的作用○1提高面包风味○2调节和控制发酵速度○3增强面筋筋力○4改善面包内部颜色○5增加面包调制时间生产面包时面粉处理○1调节粉温○2过筛去除金属杂质酵母处理:鲜酵母加5倍28-30℃的水干酵母加10倍40-44℃的水酵母最适pH为5.0-5.8面团调制的不同阶段○1原料混合阶段○2面筋形成阶段○3面筋扩展阶段○4搅拌完成阶段○5搅拌过渡阶段○6破坏阶段调粉时最后加盐的优点○1缩短面团调制时间○2有利于面粉中的蛋白质充分水化面筋充分形成提高面粉吸水率○3减少摩擦热量有利于面团温度控制○4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主要起了三方面作用○1产生大量二氧化碳○2为后续操作创造有利条件○3增进面包特有风味一次发酵法面团温度27-29℃发酵室理想温度28-30℃相对湿度75-80%面团成熟度的判别方法○1手插法:用手指轻轻插入面团内部抽出手后仅沉凹处周围略有下落○2拉丝法:用手将面团撕开如内部呈海绵状说明已成熟○3pH法:pH由6.0下降到5.0左右○4回落法:感官观察当面团表面刚出现回落现象时即为发酵成熟面团的整形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一定形状的面包胚整形室要求温度25-28℃相对湿度65-70%面团醒发条件一般温度38-40℃含油多的点心面包在23-32℃相对湿度80-90%85%为宜醒发时间30-60min醒发适宜度的判别○1观察体积:膨胀到面包体积的80%另20%的体积在入炉烘烤中进行○2膨胀倍数:成形后的面包胚经醒发后增加3-4倍○3柔软度透明度:由不透明的发死状态膨胀到柔软薄膜的半透明状态有越来越轻的感觉面包烘焙的传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传导和辐射式主要方式褐变(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单糖褐变强弱:果糖葡萄糖双糖褐变强弱:乳糖蜜二糖麦芽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起褐变作用面包冷却场所的适宜条件温度22-26℃相对湿度75%空气流速180-240m/min冷却损失2%-3%小面包的质量损耗大大面包的损耗小蛋糕油酥面团作为内夹酥水油面团作为外皮酥水油面团调制方法冷调制法温水调制法冷热水调制法产品起酥的目的限制面筋形成○1酥性面团不需要静置易形成面筋○2调制酥性面团严禁后加水月饼用的糖浆面团要用凉糖浆前一两天做成面糊调制○1蛋糖调制法○2糖油调制法○3粉油调制法蛋糖调制法首先搅打蛋和糖后加入其他原料原理是利用蛋白的起泡性面糊调制是生产蛋糕的关键工序而打蛋尤为重要蛋糖比例1:1效果最好。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126875eaf1ffc4ffe47ac51.png)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加工技术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编码:4.学时:90学时5.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类(二)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讲述面包、饼干、蛋糕以及各类糕点等焙烤食品的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属于粮油食品深加工范畴之一。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人才,为打造合格的焙烤工高级技师做好预备和基础学习,课程学习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要求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机械设备知识、生化知识和食品分析知识,体现了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对食品生物技术行业的广泛调研,根据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性质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本课程及本课程相关内容。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课程目标按照2012级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针对该专业的就业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编写的。
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课程目标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辅助实践。
课时安排上要求重实践、轻理论,把过程学习贯穿到整个目标的实现中,整体理念是重过程考核、轻最终考核。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焙烤食品加工原理和加工技术,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②掌握各种焙烤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对产品进行感官鉴定检测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品保能力,有较强的操作技能;③具有编写产品生产方案和利用产品方案指导生产的能力;④具有使用焙烤食品机械、仪器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567600bc281e53a5802ff48.png)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一概述1 焙烤食品的概念与特点焙烤食品是指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焙烤食品分为许多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分为数以百计的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焙烤制品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所有焙烤制品均以谷类为基础原料。
2.大多数焙烤制品以油、糖、蛋等或其中1-2种作为主要原料。
3.所有焙烤制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
4.焙烤制品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
5.所有焙烤制品均属固态食品。
2 焙烤食品的分类焙烤食品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食品。
例如:仅日本横滨的一家食品厂生产面包就有600种之多,故而分类也很复杂。
通常有根据原料的配合、制法、制品的特性、产地等各种分类方法。
按生产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面包类包括主食面包、听型面包、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果子面包等。
(2)饼干类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性饼干和发酵饼干等。
(3)糕点类包括蛋糕和点心,蛋糕有海绵蛋糕、油脂蛋糕、水果蛋糕和装饰大蛋糕等类型;点心有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
(4)松饼类包括派类、丹麦式松饼、牛角可松和我国的千层油饼等。
按发酵和膨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用酵母发酵的制品包括面包、苏打饼干、烧卖等。
(2)用化学方法膨松的制品指蛋糕、炸面包圈、油条、饼干等。
总之是利用化学疏松如小苏打、碳酸氢铵等产生二氧化碳使制品膨松。
(3)利用水分气化进行膨化的制品,指天使蛋糕、海绵蛋糕一类不用化学疏松剂的制品。
二焙烤食品的原辅料及其加工特性I 面粉面粉是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面粉的性质是决定焙烤食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从事焙烤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必须对面粉的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面粉的化学成分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面粉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约占面粉质量的75%。
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低分子糖和少量的糊精。
第七章 西式糕点生产工艺
![第七章 西式糕点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18eda08e2bd960590c6778d.png)
第七章 西式糕点生产工艺西式糕点(简称西点)是从外国传入我国的糕点的统称,具有西方民族风格和特色,如德式、法式、英式、俄式等。
第一节 概述一、西式糕点的发展概况西点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西点的主要发源地是欧洲,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已有相当长的生产历史。
1854年欧洲学者在瑞士一个干涸的湖底发现了面包化石,据推测距今约8000~10000年前。
这种面包是一种点心面包,用石头先将谷物粉碎,加入水捏和,添加果料(如苹果干等)、亚麻籽、芥子等拼成3cm左右的饼,然后焙烤制成,这种面包化石现在收藏在瑞士国家博物馆。
据记载,在埃及的众多的宫殿和陵墓的古埃及的壁画中,有一幅壁画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埃及首都底比斯城的宫殿焙烤场面,从中可以看出几种面包和蛋糕的制作图案,说明有组织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当时已经出现。
到了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五六百年,开始使用木炭加热封闭的烤炉,人们开始用大型的公共烤炉烘烤面包。
几个世纪以后,古罗马开始生产面包,职业面包师所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含有大量的蜜糖和油,这些食物更应该称为酥皮糕点,而不是面包。
古罗马人制作了最早的奶酪蛋糕,迄今最好的奶酪蛋糕仍然出自意大利。
1492年,美洲大陆的发现给面点制作带来了一场革命,人们开始使用蔗糖和可可粉。
初具现代风格的西式糕点,大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糕点制作不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种也不断增加,相继出现了两类主要的糕点(派和帕夫点心)。
18世纪到19世纪,在西方政体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式烘焙工业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特别是磨面技术的改进为面包和其他糕点提供了质量更好、种类更多的面粉。
一方面,贵族豪华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式糕点上,特别是装饰大蛋糕创制作上;另一方面,糕点朝着多样化、个性化、方便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西点的生产从作坊式制作开始进入工业化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成为西方国家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之一。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教案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008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e.png)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教案教案主题: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焙烤食品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概述a.焙烤食品的定义和分类b.焙烤技术的基本原理2.常见焙烤食品的加工与制作a.面包类焙烤食品的制作i.准备材料和工具ii.面团的制作和发酵iii.面团的整形和装饰iv.烘烤的温度、时间和顾及细节b.糕点类焙烤食品的制作i.材料和工具的准备ii.糕点的制作和发酵iii.烘烤的温度、时间和注意事项3.常用焙烤设备的介绍和操作a.焙烤炉的类型和功能b.烤盘和烤网的选择和使用c.烤箱的调节和控制4.焙烤食品的质量控制a.焙烤食品的外观和口感评价b.焙烤食品的保鲜和储存方法c.问题分析和改进方法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对焙烤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示范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焙烤食品的制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亲眼见到和亲手体验。
3.实践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焙烤食品的制作,培养其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焙烤食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改进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估:以学生独立完成焙烤食品的制作为评估依据,评估学生的操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2.工具:烤箱、烤盘、烤网等焙烤设备3.食材:面粉、酵母、油脂、糖等制作焙烤食品所需食材六、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为一个学期,每周2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共计16周。
第1-2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概述第3-6周:面包类焙烤食品的制作第7-10周:糕点类焙烤食品的制作第11-13周:常用焙烤设备的介绍和操作第14-15周:焙烤食品的质量控制第16周:教学总结和评估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焙烤食品加工技术。
焙烤食品基本技术及原理
![焙烤食品基本技术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0c22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c.png)
焙烤食品基本技术及原理焙烤食品是指通过高温加热来烘烤食材,使其呈现出香脆的外表和口感。
焙烤食品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既可以制作面点类食品,也可以制作肉类、蔬菜等其他食材。
下面将介绍焙烤食品的基本技术及原理。
1.预热:焙烤食品前需要将烤箱预热到特定的温度。
预热的目的是使食材能够均匀受热,提前升高食材表面的温度,使其容易产生焦糖化反应。
2.热传递方式:焙烤食品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指通过触摸在烤盘或烤架上的食材,将热量从烤箱的热源传递给食材。
传热是指通过空气流动将热量传递给食材,使其受热均匀。
辐射是指通过烤箱内的热源辐射出的红外线热量,直接烘烤食材表面。
3.焦糖化反应:焦糖化是指在高温下,食材中的含糖成分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有机物的化学过程。
焦糖化反应使食材表面形成一层金黄色的外壳,赋予食品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4.烤盘选择:烤盘的材质和形状会对焙烤食品产生影响。
金属烤盘可以提高传导传热效果,使食材更均匀受热。
而玻璃烤盘则会减缓热传递速度,适合烤制敏感食材。
5.热风循环:现代烤箱中,通常都配备了热风循环系统。
热风循环可以帮助热量均匀传递到食材表面,提高烘烤效果。
通过热风循环,可以避免烤箱内部的温度差异,使食材更加均匀受热。
6.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的烘烤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高温烘烤可以使食材迅速形成外壳,保持内部的湿润,适合烤制面点类食品。
低温烘烤则适合烤制肉类和蔬菜等食材,可以使其慢慢受热,保持内部的嫩滑。
7.烤制中的翻转和观察:在烤制过程中,需要适时翻转食材,以保证受热均匀。
同时,观察焙烤食品的颜色和外观,根据需要调整烘烤时间和温度,以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总之,焙烤食品的基本技术及原理包括预热、热传递方式、焦糖化反应、烤盘选择、热风循环、温度和时间控制、翻转和观察等。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出美味的焙烤食品。
焙烤食品生产技术—蛋糕生产工艺
![焙烤食品生产技术—蛋糕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04c740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e.png)
焙烤⾷品⽣产技术—蛋糕⽣产⼯艺第六章蛋糕⽣产⼯艺【教学⽬标与要求】了解蛋糕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蛋糕加⼯基本原理;掌握清蛋糕的加⼯⼯艺;掌握槭风蛋糕的⽣产⼯艺;了解其它蛋糕的⽣产⼯艺。
【重点】蛋糕的分类;蛋糕加⼯的基本原理;油蛋糕与清蛋糕的区别;槭风蛋糕的制作;海绵蛋糕的制作。
【难点】各种蛋糕制作技能要点。
【教学内容】第⼀节概述搅糖粉(⼜叫糖粉膏、糖粉⾯团)——⽤于制作⽩点⼼、⽴体⼤点⼼和点⼼展品等,是⽤糖粉和鸡蛋清搅拌制成。
化学起泡——是以化学膨松剂为原料,使制品体积膨⼤的过程。
化学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泡打粉等。
⽣物起泡——是利⽤酵母等微⽣物的作⽤,机械起泡是利⽤机械的快速搅拌,使制品体积膨⼤的⽅法。
跑油——即指⾯坯中的油脂从⽔⾯⽪层溢出,多指清酥⾯坯。
打发——指蛋液或黄油经搅打体积增⼤的⽅法。
熟化——是指⾯粉被氧⽓⾃动氧化,使⾯粉中的还原性氢团硫氢键转化为双硫键,从⽽⾯粉⾊泽变⽩,且物理性能得到改善。
⼀、蛋糕的概念及分类1.蛋糕的概念蛋糕是⼀种以⾯粉、鸡蛋、⾷糖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打充⽓,辅以疏松剂,通过烘烤或汽蒸加热⽽使组织松发的⼀种疏松绵软、适⼝性好的⽅便⾷品。
蛋糕具有浓郁的⾹味,新出炉的蛋糕质地柔软,富有弹性,组织细腻多孔,软似海绵,易消化,是⼀种营养丰富的⾷品。
2.蛋糕的分类蛋糕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乳沫类,⼜叫清蛋糕它⼜分为蛋⽩类和海绵类两种1、蛋⽩类—天使蛋糕,主要原料为蛋⽩、砂糖、⾯粉。
特点:洁⽩的,⼝感稍显粗糙,味道不算太好,但外观漂亮,蛋腥味脓。
2、全蛋类—海绵蛋糕,主要原料为全蛋、砂糖、⾯粉,蛋糕油和液体油。
特点:⼝感清⾹,结构绵软,有弹性,油脂轻。
⼆、戚风类在九⼗年代初,随着台资烘焙企业进⼊⼤陆市场,他们制作的戚风蛋糕也就逐渐流⾏。
其实戚风蛋糕的历史并不短,⾄少已有三、四⼗年了,所谓戚风,是英⽂CHIFFON译⾳,该单词原是法⽂,意思是拌制的馅料向打发的蛋⽩那样柔软,⽽戚风的打发正是将蛋黄和蛋⽩分开搅拌,先把蛋⽩部分搅拌的很蓬松,很柔软,再拌⼊蛋黄⾯糊,因⽽将这类蛋糕称之为戚风蛋糕。
食品工艺学-焙烤
![食品工艺学-焙烤](https://img.taocdn.com/s3/m/14ffb1de2cc58bd63186bdb7.png)
《食品工艺学》-焙烤部分1.焙烤制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2.面筋性蛋白:麦谷蛋白:延展性和粘性好,弹性差,赋予面包延伸性。
麦胶蛋白:弹性好,延展性差,赋予面包弹性3.面粉在分类:①强力粉:湿面筋含量>=35% (干面筋>=11%)。
面团粘性和弹性大,适宜做面包②中力粉:湿面筋含量25%—35% (干面筋7%—11%)。
适宜做面条、馒头③弱力粉:湿面筋含量<=25% (干面筋<=7%)。
面团柔软,流变性好,适宜做糕点、饼干4.面筋:将面粉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
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5.高油脂面团的走油现象:面团温度超过油脂熔点,油脂熔化从面团析出的现象。
6.影响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①面团温度:影响面筋形成和酵母发酵。
适宜温度25—28℃②面团放置时间③面筋质量7.评价面筋质量的指标及分类指标:①延伸性:面积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②弹性: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③韧性:面筋对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④比延伸性:面筋每分钟自动延伸的厘米数分类:①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②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③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8.糖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①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②提供酵母发酵的碳源③糖对面团结构的影响(反水化作用)——双糖>单糖;糖浆>糖粉④延长产品的货架期——防腐;抗氧化9.氢化油:加氢到动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生成饱和度和熔点较高的固态酸性油脂。
10.起酥油: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酯交换油或它们的混合物,井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成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11.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主要区别:有固态、液态、粉末状,无水相,不可直接食用12.油脂在面包、饼干中的工艺性能:可塑性、起酥性、充气性、乳化分散性、稳定性。
焙烤食品实验讲义
![焙烤食品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cd515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b.png)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小圆蛋糕的制作 (1)实验二桃酥的制作 (4)实验三广式月饼的制作 (5)实验四酥性饼干的制作 (7)实验五黄金面包的制作 (11)实验六比萨的制作 (13)实验七生日蛋糕的制作 (15)实验八蛋挞的制作 (21)实验一、小圆蛋糕的制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小圆蛋糕生产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1. 实验进行过程中对每一操作都应作详细记录,如各种原料的使用,成品数量,烘烤温度,时间等。
2. 掌握烤炉的使用方法三、实验原料及所用设备器具1.原料:鸡蛋、低筋粉、砂糖、蛋糕油、泡打粉、添加剂等。
2.每组实验用原料配方:鸡蛋1000g ;面粉600g ;白糖600g ;蛋糕油6g ;泡打粉4g。
3.设备器具:打蛋机、台称、蛋糕烤盘、烤箱、打蛋搅拌棒、小勺。
四、操作步骤1. 打蛋:鸡蛋和白糖混合,用打蛋机高速搅拌蛋液5-10min,至均匀;2. 加蛋糕油:慢慢加入蛋糕油,继续高速搅拌5min;3. 加泡打粉和面粉:把面粉和泡打粉一次加入,慢速搅打3-5min,搅打至均匀。
4.装模:的在小圆烤盘四周均匀刷油,装面糊到模具80%。
5. 焙烤:焙烤前需预热。
生料上小圆蛋糕烤盘,开始上火低,下火高(160-180℃/180℃)。
依据上色时间,至焙烤后期,选择上火高,下火低(180-200℃/180℃),料熟后取出。
五、质量要求色泽呈淡黄或黄色,均匀,香甜,形状规整。
六、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2. 讨论题①蛋液的比例较小时对制品有何影响?②为什么在加面粉时不宜用力搅拌?③烤箱预热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二、桃酥的制作一、目的与要求掌握桃酥的制作过程和包酥的方法。
二、实验原料及所用设备器具1.原料:面粉、猪油、水、糖粉、豆沙馅2.每组实验的原料配方:水油面:面粉300g;猪油25g;糖粉25g;水150g油酥面:面粉200g;猪油100g3. 设备器具:台称、烤盘、烤箱、小勺。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
![焙烤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fd46a1af78a6529647d5345.png)
实验一面包工艺实验及产品检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加深对面包工艺的基本原理、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的理解;(2)掌握面包原辅料的性质、选择及使用方法,以及其配比对成品质量的影响;(3)掌握面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面包是由面粉、酵母及其辅助材料一起加水调制成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的面团,利用酵母发酵,使在面团中产生大量的CO2气体,然后加热烘烤,物料在熟化的同时,热胀的气体使面胚膨大,进而成为海绵状结构的成品。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原材料(1)高筋粉:筋度>30%的精白粉(2)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3)砂糖:纯度>99.5%的白砂糖(4)油脂: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植物油和奶油(5)其他配料:盐、改良剂、奶粉、水等2.主要用具及设备台秤、不锈刚盆、和面机、调温调湿箱、烘烤箱以及整形、切割所需用具。
四.实验方法各种配料→面团调制→静置→分块称重→成形→发酵→烘烤→冷却→包装→成品第一组:称面粉、酵母(放进调粉缸)第二组:称奶粉、改良剂(放进调粉缸)第三组:称白砂糖、水第四组:称鸡蛋,并打蛋第五组:将白砂糖用水溶解,搅拌均匀至糖溶解第六组:称盐、奶油3.操作要点(1)面团调制将面粉、酵母、改良剂及奶粉混合均匀,放进调粉缸中,另将白砂糖用水溶解后与鸡蛋一起加入调粉缸中(注意:用水量要作记录,不能超过总用水量)。
然后开动搅拌机,搅拌片刻后再加入盐和奶油以及剩下的部分水,,快速搅拌至面团成熟。
取出面团静置15min,并盖上湿纱布。
(2)分块成形(每组约分面团1100g)用不锈刚刀把面团切成80g一块,用手在平板上将其压平后再卷成折叠,再压平,如此反复5-6次,再将面团搓成形,放置在烤盘中。
(烤盘上刷上一层油)(3)发酵(请在面团发酵时做实验二)把盛面包坯的烤盘放进调温调湿箱中,调温度35-38℃,湿度85-90%,发酵1.5~2h。
(4)烘烤烤箱在进料前先预热至200℃左右,然后放入生坯,当面包进入上色阶段时把烘盘取出,迅速在面包上涂上一层蛋液或白糖水,继续烘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糖霜类装饰料(lcings) • 糖霜类装饰料的基本成分是糖和水,糖在制品中多呈细小的结晶状态, •
如添加其他万分如蛋清、明胶、油脂、牛奶等制成不同品种。使用时 开采用浸蘸,涂沫或挤注等方法对西点进行装饰。 方登装饰科(fondant)又称粉糖、白马糖、风糖、白马糖膏、返砂 糖、马牙糖。 配方:白糖5000g、水2500g、醋精10g 制法:糖+水 煮沸 醋精煮到沸腾115℃ 糖浆倒入大理石板 上 冷至40℃,用木搅板来回搅动,变稠、变白,成为较硬的团块 放入盆中湿布盖好,随时取用。 注意:a 用时可用水浴温化(<38℃)如需降低其硬度,可加入少量 糖浆(6份水,1份糖配成糖液煮沸而成)。 b 熔化时加入适量可可粉,即可成为巧克力方登,可加入少许色素和 香精。 c 此糖呈膏状,洁白细腻,可挤抹,挂在西点表面。 d 将方登(1780g)温化后加入奶油1000g,炼乳165g就成了富吉装 饰料(Fudge)
心、甜酥点心、部分饼干等。面团又因面筋蛋白、 油脂和糖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面包面团面 筋蛋白质含量高,糖油含量少,面团筋力强,弹 性高;相反甜酥点心面团面筋蛋白质含量少,油 糖含量高,面筋弱,酥性好。 浆料:由浆料加工的品种有:蛋糕、巧克斯点心, 部分饼干等。
•
二、面团和浆料调制的原理
• (一)面筋蛋白的吸水原理:在调制面团或浆料
2、果仁馅料
• 马可路泥(Macaroom Paste)又称马子畈杏仁泥。 • 杏仁沸水浸泡10min 去皮 凉水洗净 500g湿杏仁,
• • • • •
放入800g糖粉 轧成细泥即可,如果发现出油现象,可 适量加入些糖粉或稍加点水。 用途:a 做馅心:加工可粗略点,如月麦点心,马可畈大 圈的馅。 b 挂点心面:擀成薄片,如马子畈蛋糕,马子畈排条 c 捏出月季花、玫瑰花、花叶、各种小劲物和各种水时等。 d 调色 吸能加入色粉,揉搓均匀使用,不能对入色水,以 防影响其软硬。 e 使用时,防粘连可使糖粉代替薄面使用。
第三节 西点的成型
• 西点成型是通过和、揉、擀、打、卷、捏、挂、 • •
抹、调、挤等十个方面的操作,将面团或浆料制 成所需形状的操作。这是西点师的基本功。 一、和: 和面是制作面点的第一道工序,是在面粉中加入 水或者其他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面团的性质概 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让面筋充分形成的面团, 和面时先加水,且加水充足;第二种面团加水少, 是阻止面筋形成的面团。加糖、油多,后加水, 且和面时间短,配料混合均匀后,拢合在一起, 用手摁一摁,稍揉几下成为面团。
• 1、面粉本身面筋蛋白含量是影响面筋生成的内在因素, • • •
这是选择面粉的基本依据。 2、油和糖的反水化作用 水化作用:即面筋的吸水作用即面筋外水分,由游离水变 成水化水的过程。 油的反水化作用:利用油脂的疏水性和油膜的隔离作用限 制了面筋蛋白质吸水。 糖的反水化作用:利用糖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与面盘蛋 白争奇水分,使面盘的生成率降低。 3、搅拌或揉合程度是影响面盘生成的重要因素,搅拌程 度越强,即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扩展及网勤务 员结构的形成。
时,面筋pro首先通过水合作用吸水膨胀,形成湿 面筋。然后在搅拌或揉捏的机械作用下,面筋蛋 白质的多肽链伸展成为扩展状态的面筋。接着, 多肽链相互接触,并通过二硫键的交联形成立体 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不仅可以保留水分, 而且可以包容气体及其他成分。它是烘烤制品的 骨架及强度基础。
(二)影响面筋及网络结构的形成 的因素
第五节 西点的装饰技术(decorate)
• 西点装饰技术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不仅需
要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精湛的技术,而且 也涉及到糕点工艺基础,审美意识和艺术 的想像力。其手法多样,变化灵活,可简 可繁,给创作者留有充分的创作天地。 • 西点装饰的作用在于使制品更加美观,吸 引人,增加风味,增加品种变化。
一、西点装饰半成品(装饰料)制 作技术
• (一)果酱与水量馅料 • 1、果酱馅料(Jam) • 果酱是西点最普通,最常用的馅料,在西点制作中可起粘接作用。熬
制果酱时不可合用铁锅,以防果酱颜色变黑。做点缀使用的果酱,不 可随意搅动,以防果酱返砂不亮。如果返砂不亮,可再次上火熬开, 使果酱的亮度还原,如水果酸味不足,可添加酸,含果胶少的水果添 加琼脂。 • ①草莓糖酱:鲜草莓(5000g) 去把 洗干净 入锅加入白糖 (3500g) 上火熬 木搅板不停搅动,防止糊锅底 熬制变稠 • 120℃时 撤离火源 晾凉使用。 • ②苹果糖酱:苹果(5000g) 洗净去皮、核 入锅加水(1000g) 加白糖(3500g) 上火 木搅板不停搅动 变稠 离火 晾 凉。
• 二、揉: • 揉是制作面包的基本动作,把一块不成型的面团经双手的
• • • •
揉制把面团揉紧、揉光揉圆。例如揉大面包剂,将750g一 个的面剂,双手各握一个,两个面剂相向用掌跟压住面剂 的一端,双手同时向前揉搓 ,向后叠回,经前后反复揉 叠六七下,使面剂光滑部分越来越多,逐渐变园,收口集 中变小,最后把收口压紧向下,立放在木板案子上饧发, 待装模成型。 三、擀: 把坯料擀成符合要求的厚度和形态。用具有走锤,擀面棍、 花擀面棍。 四、打: 是一种用力气的基本功,主要是手腕子的功夫。如打奶油、 打蛋糕、打蛋清等,开始先打担架一点待打起来后,再逐 渐加快速度,打到膨松细腻立即停止。
第二节 膨松技术(leavening)
• 膨松是在制品中引入气体的作用。质地疏松是西点质量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主要指标。膨松是西点制作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生物膨松(natural leavener) 利用生物膨松剂即酵母(yeast)的发酵作用来进行膨松的过 程。用于面包上。 二、化学膨松(chemical leaveners) 由化学膨松剂通过化学反应产生CO2使制品膨松的作用, 通常在蛋糕点心和饼干制作中应用。 化学膨松剂俗称发酵粉或泡打粉(Baking Powder) 思考题:化学膨松剂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如何合理选 用?
•
•
三、调制技术(technology)
• (一)面团的调制技术(饼干面包中讲述) • 1、简述酥性面团和韧性面团调制的要求和
养分关键,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 2、什么叫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各有何优 缺点。简述面团发酵原理。
• (二)浆料的调制技术(威化饼干(华夫
饼干)的面团的调制) • 威化饼干是一种在具有多孔性结构的饼片 与饼片之间,夹有夹心馅料的多层夹心饼 干。具有酥脆,入口易化的特点。
第三章 焙烤食品基本技术及原理
• 各类西点的制作工艺虽有不同,但总的工
艺流程仍大致归纳为:原料准备 混料 (面团和浆料调制) 成型 烘烤 冷 却 装饰。其中混料和烘烤是对产品品质 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序。成型和装饰是提 高产品感官及商品性的重要技术。
第一节 面团和浆料的调制
• 一、类型(classification) • 面团:由面团加工的品种有:面包、帕夫酥皮点
2、调制馅心
• 馅心是以油脂为基料,加上糖粉和香料等辅料搅拌而成的浆料,油脂以100%
• • • • • • • • • • • •
计,糖粉为100-130%,糖粉细度100-120目,油脂熔点34-40℃常温下为固 态,一般使用低度氢化精炼油或精炼猪油。油糖配比为1:1,还可添加一些 花生酱、芝麻酱、果酱或杏红酱、鲜味剂、风味剂。 馅心投料顺序:硬化油 抗氧化剂 柠檬酸 香味料 糖粉 调制时间10-15分钟 夹心馅料比重= 一般为0.6-0.7为好 馅料温度:22℃ , <25℃ 工艺流程: 油脂 馅心 面粉 淀粉 打浆料 烘烤 夹馅 切块 → 成品 水 疏松剂 包装
1、面浆的调制
• 单片:面粉、淀粉、油脂、水及化学疏松剂组成的浆料,经烘烤而成
• • • • • • • •
的疏松多孔薄片。面粉和淀粉总和为100%,油脂用量为1.5-2%,水 为140-160%,面浆的调制。按顺序将原料辅料投入搅蛋器中进行搅 拌,经过充分搅拌混合即可。 投料顺序:水 面粉 淀粉 苏打粉 NH4HCO3 钾明矾 油 色素。 (1)面粉:面筋含量较低的面粉,以减少调浆时的起筋,添加淀粉, 降低面筋含量,增加单片表面光泽度,一般为面粉量的8-15%。 (2)加水量:浆液浓度一般掌握在16-18Be 加水过量:浆料浓度太稀,流动性大,易出现废品。 加水过少:浆料浓度太浓,流动性差,易产生缺角的“秃片” (3)温度:浆料结束时温度为19-20℃最高不超过25℃ (4)调浆时间:7-9分钟,过长易起筋,不松脆
• 五、卷: • 卷蛋糕卷,将烤熟的胎坯,扣在操作台上,抹好果酱,双手用力协调 • •
• • • • •
把胎坯卷起来,既不能有空心,又要粗细均匀一致。卷螺丝转:将擀 好的清酥面团,用花刀切成面条,左手拿起面条的一端,右手转动着 铁筒模子,双手配合一致,把面条卷在模子上。 六、捏: 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手工操作方法,如制作花式糕点,需要手工捏制 的装饰品点缀,制水果排边,需要手工捏成花纹。马子畈是一种比较 高级的半成品原料,用它可以捏成各种水果、香蕉、桔子、桃、苹果 等,还可捏成熊猫、山猫、小免等小动物,既可捏成空心的,也可捏 成包馅的。 七、挂:挂皮。 是西点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技术性能很强。挂皮就是表层的装饰, 如巧克力气鼓,糖皮酥饼,糖皮蛋糕等,都是把风糖加温后挂在上面。 如制水果蛋糕、水果排,是挂冻粉皮,要求光亮,透明,均匀,速度 块。 八、抹:蛋糕抹面 九、调:调配颜色,调制口味,调剂稀稠,调剂温度等 十、挤:是美化装饰的重要手段(法),要把挤的技术掌握到熟练程 度,达到运用自如,挤什么像什么,挤的形象逼真,挤的规格均匀, 需要初学者苦练的过程。
3、蛋奶糊与凉类饮料
• ①吉士包料(Custard) • 吉士又称淇淋:忌淋,结淋,黄酱子,黄少司,黄酱,牛奶黄酱子,牛奶黄 • • • • • • •
酱膏等 配方:牛奶500g,白糖100g,鸡蛋黄3个,淀粉50g,香豆素1g 工艺:淀粉,白糖,鸡蛋黄 入锅 100g牛奶 甩子搅拌均匀 浆糊 其余的牛奶入入另一处锅内烧沸,冲入浆糊内,边冲边加牛奶,边用甩子搅 拌(不可有疙瘩) 牛奶合部冲完后,搅拌均匀 再次上火搅拌煮沸, 离火放入香兰素。 制可可黄酱子时,在制浆糊时加入25g可可粉,过萝后倒入浆糊锅内,搅拌均 匀。 制咖啡黄酱子,在制浆糊时加入25g速溶咖啡入浆糊搅匀。 ②柠檬冻馅料(lanmon Curd) 配方:水1000g,糖450g,鸡蛋4个,奶油60g,淀粉160g,4个柠檬的皮与 汁。 制法:少量将淀粉调制淀粉乳,糖放入剩余水中加热煮沸冲入淀粉乳中不断 搅拌,加入将蛋液,柠檬皮(切碎)和柠檬汁混匀加入奶油搅匀。